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

  • 作者:陳劍鍠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9-09-07
  •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中國初期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於六、七世紀之間發生在曇鸞(476-542)、道綽(562—645)與善導(613—681?)三位大師身上。他們對於弘傳彌陀淨土教門,不遺餘力。本書對三位大師開展彌陀淨土教門的思想,提出幾個重要的見解: 一、曇鸞、道綽與善導對證入念佛三昧都有極為濃厚的興趣,且一再以此教導信徒,因為往生與否在於有無證入空性,即使下品往生者,雖不知空性的道理,但在臨終所發的勇猛心便能令其證入空性。 二、曇鸞、道綽與善導對稱名念佛的修持見解,具有甚深哲理,在稱念的同時亦操持空觀,這跟目前華人社會所推行的僅以口頭唸佛的方式不同。 三、曇鸞、道綽與善導對彌陀本願的推廣已成系統,亦受到肯定與注目。然這須配合懺悔來操持,亦即凡夫須懺悔、念佛,方能獲致阿彌陀佛的加被而往生極樂國。在此須再下一轉語,欲往生極樂國時須阿彌陀佛及極樂淨土的諸聖前來迎接,否則無由到達,即使證入念佛三昧者亦然,這是彰顯彌陀本願的深層意義。 四、稱名念佛可以通向實相念佛,也就是說,善導轉換「十念」為「十聲」,亦可證入念佛三昧。善導操持的「稱名念佛」是含有「思念」、「憶念」的內涵,即心內的憶念和口稱的聲音完全打成一片,以證入念佛三昧。 五、近代印光弘傳「稱名念佛」時,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教學依據,他深知該章經文的教示本屬實相念佛,而特以持名念佛能證入實相念佛來詮釋《念佛圓通章》的經義,因而導出稱名念佛可以通向實相念佛,亦即得以證入念佛三昧。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壹.中國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
‧貳.曇鸞的十念相續與空觀思想
‧參.道綽的末法觀與創立淨土門
‧肆.道綽、善導的懺悔觀與念佛三昧
‧伍.「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
‧陸.〔附論〕印光以稱名念佛詮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二章 曇鸞的空觀思想
‧壹.前言
‧貳.「十念相續」的空觀內涵:賦予下輩的救度
‧參.「生而無生」的空觀內涵:上輩的智慧體驗
‧肆.結語

◎第三章 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
‧壹.前言
‧貳.末法思潮的興起與道綽的末法觀念
‧參.道綽歸向淨土的動機與淨土門的創立
‧肆.結語

◎第四章 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
‧壹.前言
‧貳.道綽、善導的末法觀念及懺悔思想
‧參.善導證入念佛三昧及道綽的三懺悔
‧肆.結語

◎第五章 「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
‧壹.前言
‧貳.「稱名念佛」與「執持名號」的修持內涵
‧參.「稱名念佛」與彌陀法界身之普攝三根
‧肆.「十念」轉換為「十聲」與善導的教法
‧伍.結語

◎附論:《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詮釋問題--以印光之詮釋為主

‧壹.前言
‧貳.印光對《念佛圓通章》的詮釋
‧參.《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問題
‧肆.結語

◎第六章 結論

◎附錄:曇鸞(476-542)、道綽(562—645)與善導(613—681?)之事蹟簡表


◎徵引書目
◎索引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導言


壹.中國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

  中國初期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於六、七世紀之間發生在曇鸞(476—542)、道綽(562—645)與善導(613—681?)三位大師身上。此說是就曇鸞、道綽與善導專弘彌陀淨土教門而言,跟相傳創立白蓮社的廬山慧遠(334—416)有著極為不同之處。

  據說慧遠曾在廬山邀集僧俗共十八人(即所謂的「東林十八高賢」)創立白蓮社,念佛求生西方彌陀淨土。由於白蓮社為結社念佛之始,因此一般稱淨土宗為「白蓮宗」或「蓮宗」。雖然這個傳說自宋代以來極為流行,仿效白蓮社結社念佛的團體也很多,因此慧遠被推尊為淨土宗初祖的說法便成為定論。但是經過湯用彤(1892—1965)考證,認為不可信,再經方立天(1933— )補充說明、陳揚炯(1932— )詳細論證,認為十八高賢結蓮社一事出於偽託。基此,確知廬山慧遠並非專修淨土,他的淨土思想結合般若學與禪學,使用觀想念佛,與後世持名念佛不同。他實際上並未弘傳彌陀淨土法門,依湯用彤指稱,在廬山慧遠後,「北方大弘淨土念佛之業者,實為北魏之曇鸞。其影響頗大,故常推為淨土教之初祖。」陳揚炯亦認為:「慧遠是中國淨土宗的先驅者之一,但是,後世奉之為淨土宗初祖,則恐怕是誇大了。慧遠也不是彌陀信仰的思想家,他只是追求永生,沒有獨特的淨土教義。因此,慧遠去世後二百多年中,他的彌陀信仰思想不見有什麼影響。弘揚彌陀淨土的大師曇鸞、道綽、隋慧遠、智顗、吉藏、窺基等,誰也沒有提過他的淨土信仰。」可見,從實際弘傳彌陀淨土教門的立場來看,應以曇鸞、道綽與善導這一系為主。

  另外,淨影寺慧遠(523—592)是現存最早《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注疏本的作者,但他屬於地論學統的學者,此學統為印度大乘佛教之如來藏學說在中國的延展,因而淨影寺慧遠純就經論研究的立場來探討彌陀淨土,並非以彌陀淨土信仰者的立場來討論彌陀淨土,他沒有信仰、弘揚彌陀淨土,僅從經典本身進行討論。而且,從實際弘傳的情況來看,曇鸞、道綽與善導在後來受到重視,而淨影寺慧遠的淨土學說便相對的闃寂無人。

  中國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應以曇鸞為是,而非以廬山慧遠的結社與修念佛三昧為是,這個初步共識如獲得首肯,研究曇鸞、道綽及善導在中國彌陀淨土法門的貢獻,則為刻不容緩之事。 貳.曇鸞的十念相續與空觀思想

  我研究曇鸞的思想旨趣,主要在於他的空觀思想。追溯其源,跟我近年來一直思索淨土教學的「十念」要義有關,這是承續早期接觸印光(1861—1940)所教導的「十念記數」法,冀求進一步對歷代大德對「十念」的教示,進行集中式的體認。其實在我陸續完成本書的幾篇文章之前,曾對元代天如惟則(?—1354)的《淨土或問》以及清代續法(1641—1728)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作過初步闡析,前者屬禪淨思想,後者屬華嚴的淨土思想,這兩位大德屬不同宗派,對「十念」有著不同解釋及傳播目的。然而,我深深以為歷代的解釋無論如何,仍須溯本還源,從彌陀淨土教門的倡議者及創立者的思想來證明「十念」的原始要義,這樣才能首尾相銜,勾勒出中國彌陀淨土教門的輪廓,尋繹出歷代大德對淨土教學的創造性解釋。這對學術研究或淨土修持都極其重要,因為這是彌陀淨土教門最為基本的問題,亦是銜接、涵蓋大部分彌陀淨土議題的主軸。從這個立場來看,本書第二章探討曇鸞的空觀思想,即導源於曇鸞所論述的「十念相續」。當時剖析此議題時,發現大多數學者以他力、易行來談「十念相續」,忽略曇鸞的思想性格及他在面對當時流行的般若、空性等思想的挑戰,須作出適時回應。

  在曇鸞的思想裡有著濃厚的空觀思想,這層潛藏的底蘊具有修持密意,主導著淨土教學的開展及其未來發展的走向。我陸續研讀曇鸞著作及近代學者的相關論著,經過約兩年的省思,而有以下幾個看法:

  一、曇鸞論證「十念相續」的深層觀念在於空觀思想,這層內涵少有人為之表出,僅強調他論證「十念相續」是為了開立易行道之他力救濟。但從曇鸞的思想背景來看,將近四十年從事空宗思想的研究與體悟,他所開列的「十念」要義必然涉入甚深的空觀哲理。因此他的往生思想理趣有著濃厚的「四論」內涵,這種觀念來自於註解《大般若經》的四論,這也是他早年出家伊始即致力窮研的思想義理,他將之套用在淨土的往生觀,是極為自然的事。

  二、曇鸞論證「十念相續」時,申明下輩眾生於實證念念相續之時,必可藉由彌陀本願的救度而往生安樂國;他深一層的用意在於表明證得「十念相續」的同時亦證得空性,這是他認為獲證「十念相續」亦等同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真如實體即躍然而現。這樣的空觀思想後來很能夠契合天臺教理,因而被引用而繼續發揮。

  三、我們經由曇鸞的說法,比對後來善導等直接轉換「十念」為「十聲」的差異,承如望月信亨所言:「曇鸞等以《觀經》之所謂具足十念與稱南無阿彌陀佛,兩者是個別命題;但善導以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含有具足十念之內容,故具足十念與稱佛名號,均是同一意義。」二者有著明顯的差異。曇鸞曾以「心心相次」、「聲聲相次」來表述念佛時的心念狀態,這即是兩者個別命題,依「十念相續」的所觀緣來看,佛的名號、佛的光明、佛的相好、佛的神力、佛的功德、佛的智慧、佛的本願……等等皆可為所觀緣,而且無論所念的內涵是什麼,皆須「無他心間雜」,並且「心心相次」,直至成就「十念相續」。然而,以「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來闡述心念,是以「稱念佛名」所指涉的觀緣,此觀緣僅是佛的名號,因而以「聲聲相次」來闡述心念。「心心相次」跟「聲聲相次」是不同的修持方式,從這兩者的不同,看出曇鸞教示下輩或下品往生者的修持方式,已將稱念佛名轉化為口稱佛名,並有將「十念」視為「十聲」的意思。但須注意的是,雖然他說「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但尚未將「十念」等同「十聲」,僅將「十聲」作為證入「十念相續」的方便法,而且「十聲」也絕不是唸「十次」佛號聲,這些議題他都曾論述。不過,這個轉化影響後來善導直接將「十念」視同「十聲」,這在淨土教法的「十念」議題上,得以看出「十念」轉化為「十聲」的源頭。足見,淨土教學後來演變成以「十念」為「十聲」,曇鸞為其嚆矢,善導則為確立,自此以降成為淨土教學的固定教法……

作者資料

陳劍鍠

高雄巿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淨土思想及宋明學術思想。 現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著有《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2002,東大)、《淨土或問.導讀》(2004,東大),以及學術論文十餘篇。

基本資料

作者:陳劍鍠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人與宗教系列 出版日期:2009-09-07 ISBN:9789866369346 城邦書號:BR0033 規格:膠裝 / 單色 / 256頁 / 17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