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愛閱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經營管理 > 領導管理
【領導者的內在修練套書】領導者的七種原型+內省的技術(新版)+助人改變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身為領導者,如何了解自己?幫助別人? 《領導者的七種原型》、《內省的技術(新版)》和《助人改變 》三本書,幫助你勇敢面對自己、傾聽他人的心聲,帶領團隊形塑願景、達成目標! ***《領導者的七種原型》簡介*** 「是什麼阻止我變得更傑出?」 「我要做什麼改變現狀?」 傑出的領導力,從「認識自己」開始。 誠實面對自己、戰勝負面特質, 你就是最好的領導者! 身為領導者,免不了經常在「理想的我」和「實際的我(通常是自己不想成為的那種人)」之間掙扎,如同心中的對立面向互相拉扯,在光與暗之間形成領導力鴻溝。 本書作者洛麗.達絲卡(Lolly Daskal)是一位知名的領導力發展顧問,擔任主管教練超過三十年,她融合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的原型觀念,提出「領導力原型架構」。 達絲卡歸納七種正向的領導力原型,代表領導者心中「理想的自己」。每一個正向的領導力原型也有各自對應的陰暗面,通常是領導者「不想成為的那種人」。無論是光明面還是陰暗面,都代表不同的價值觀和特質。這套架構可以協助領導者自我覺察、克服陰暗面,同時也能觀察團隊中帶有正向領導力特質的成員。 七種正向的領導力原型可以幫助領導者更成功,包括:反骨者(rebel)、探索家(explorer)、吐實者(truth teller)、英雄(hero)、發明家(inventor)、領航員(navigator)與騎士(knight)。七種負面的領導力原型則會阻礙領導者進步,包括:冒牌貨(imposter)、剝削者(exploiter)、騙徒(deceiver)、旁觀者(bystander)、毀壞者(destroyer)、矯治者(fixer)和傭兵(mercenary)。 領導者可能傾向於某一種原型,但並不代表沒有其它原型的特質,依據當下的心境或情境而有所不同。擁有正向的原型特質,就能朝著「理想的自己」更接近,這也表示必須同時面對陰暗面,避免自己淪為「不想成為的那種人」。 人的內心都有互斥的兩面,但只有一面會通往傑出。領導者可以試著從恐懼、無知、羞愧、拒絕之中,了解「自己是誰」,探尋「我是以『誰』的身分在領導」,進而坦誠自己也有陰暗面,避免深陷其中。 想要戰勝性格中的陰暗面,就要學習自我覺察、聆聽他人意見、重新認識自己,進而做出改變、跨越領導力鴻溝,成為最好的領導者! (本書為《領導者的光與影》改版) ***《內省的技術(新版)》簡介*** 內省(Reflection),是以客觀的角度, 了解自己和他人「為什麼這麼想、這麼說」, 找出隱藏在意見背後的經驗、感受、價值觀。 幫助我們從經驗中學習新事物, 讓未來的自己做出更好判斷與行動。 內省,是以客觀的觀點,回顧自己的感受和言行,進而理解自己和他人。 身為領導者,經常必須和許多人溝通意見。如果沒有內省的能力,可能無法正確理解自己為何提出那樣的意見,也無法解讀別人意見的背後隱藏的訊息。 其實,早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時代,就已經有內省。但直到一九九〇年代末期,內省才被視為開拓未來的力量。 一般人對於「內省」的印象,總是和「反省」劃上等號,給人一種追究責任的負面印象。本書作者熊平美香在日本協助領導者學習如何內省。她指出,懂得內省,不僅可以增進自我了解,也能深入了解別人,促使彼此成長,有助於凝聚共識、帶領組織、培養領導力。內省,更是學習各種技巧的基礎能力,也是因應變化、持續進步必備能力。 她在書中介紹與內省有關的基本方法,包括: .了解自己 .形塑願景 .從經驗學習 .從多樣化的世界學習 .反學習(放下已經學到的一切) 熊平美香以獨創的「內省四工具」為基礎,說明如何藉由內省認識自己、理解別人,分別是「意見、經驗、感受和價值觀」: .意見:對這件事情,你有什麼意見? .經驗:是基於什麼經驗,讓你有這樣的意見? .感受:對於那個經驗,你有什麼感受? .價值觀:上述的經驗和感受,如何形成你的價值觀? 意見是經驗、感受和價值觀所形成的結果,也就是說,由於某個經驗,影響一個人的感受和價值觀,最後左右一個人的意見。 比方小華和大明在路上同時看到一隻狗,小華曾有「被狗咬」的經驗,感受是「狗很可怕」,形成的價值觀是「一靠近狗,就會有壞事發生」,最終小華就會說出「我討厭狗」的意見。 大明有「從小養過很多隻狗」的經驗,一看到狗就有「很安心」的感受,形成「狗好可愛、好療癒」的價值觀,大明看到狗,就會說出「我喜歡狗」的意見。 這個例子說明領導者經常遇到的情境——如果不了解小華和大明說出「我討厭狗」和「我喜歡狗」的「意見」背後隱藏的「經驗、感受和價值觀」,就很難在不同的意見之間形成共識。 內省,可以幫助領導者了解自己和別人「為什麼這麼說、這麼想」的原因,進而促成對話、形成共識、達成目標。不僅個人受用,也能協助別人和組織成長。 |《內省的技術(新版)》推薦短語| 「內省是成長的泉源,在工作中卡關的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中原淳(立教大學經營管理系教授) 「內省可以激發員工潛藏的動機,組織領導者必讀這本書。」 ——井上高志(LIFULL社長) 「現在,終於有了一本書,清楚說明內省的架構。擁有內省的技術,可以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我的人生因為內省,變得更有趣。」 ——柳澤大輔(Kayac執行長) ***《助人改變》簡介*** 想幫助別人願意真心改變, 你真的有「幫忙到」? 還是反而「幫倒忙」? 助人改變的關鍵,不在於解決問題, 而是幫助對方點燃熱情、實踐夢想。 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從領導者、主管、老師、教練到醫師,都想要助人改變。領導者培養接班人獨當一面、老師教誨學生建立紀律、主管鞭策部屬當責、醫師囑咐病人按時服藥。 不過,根據統計,公司推動變革的專案,只有三成會成功;只有一半的病患,會遵照醫師囑咐按時服藥。 本書作者指出,凡是懂得幫助他人找到內心熱情的教練,並不提供建議給對方,而是提出開放式問題,真誠傾聽。重點是要讓接受指導的人想像理想的自我,探索真實的自我、擬定學習計畫,並實驗和練習新的行為與角色。 傳統的做法是服從型教練法,聚焦在「解決問題」,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改變。為了服從權威,對方通常口是心非,勉強配合改變,導致只有三分鐘熱度。 本書主張,最好能夠採取同理心教練法,發自內心關懷,幫助對方願意真心改變。比如你希望他人做出改變,會歷經以下五個步驟: 【同理心教練法五步驟】 1.理想的自我 引導對方探索自我、勾勒願景,不只描繪對於工作的期待,也要包括對於人生的展望。幫助他們思考「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這一生想做什麼?」請對方寫一篇個人版的願景宣言。幫助對方勾勒「理想的自我」,而不是「應該的自我」。 2.真實的自我 理想的自我可以激發動力,但是真實的自我可以縮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3.學習計畫 協助對方打造學習計畫,進而發展優點,而不是聚焦在自己的缺點。幫助對方思考,是否有何新的方式可以幫助他們達成理想且願意樂於嘗試。切記,先關注長處,再關注短處。 4.實驗與學習 透過實驗,驗證計畫是否可行,如不可行就調整。將實驗的結果轉化為日常練習。融入日常生活、化為反射動作。 5.共鳴關係與支持團體 想要提高改變的成功率,不能只是單打獨鬥,最好能找到一群為你加油的啦啦隊。 一本書,幫助別人發現天賦,找到真正的熱情。這是從高明的教練、傑出的主管、優秀的教師,都會做的事。 |《助人改變》推薦短語| 要為眾人的生活帶來真切、長效的改變,祕訣是什麼?憑著有說服力的研究、犀利的洞見和實用的引導,本書作者說明,優秀的教練並不是「解決」某人的問題,而在於「驅動」對方的個人願景。 ——馬歇.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練習改變》作者 我能怎麼助人?這個無比重要的問題總算有了科學式的答案。不管你是老師、主管、家長、醫療照護業者,還是從少棒到高階主管的教練,本書都會給你扎實的引導。——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目錄

***《領導者的七種原型》目次*** 【導言】誠實面對你與傑出之間的距離 文/馬歇.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 第一章 領導力的驚人鴻溝 第二章 反骨者 第三章 探索家 第四章 吐實者 第五章 英雄 第六章 發明家 第七章 領航員 第八章 騎士 第九章 有光明的地方,永遠有傑出的希望 後記 躋身於傑出 認識你的鴻溝 謝詞 注 ***《內省的技術(新版)》目次*** 前言003 第一章 五種內省的基本方法  1提高後設認知力與了解自己020   後設認知的「認知四種組合」023/切割意見、經驗、感受與價值觀030  2了解自己040   了解動機來源,打造屬於自己的軸心041/實作:了解自己的內省042  3形塑願景052   從負面感受找出願景的種子053/釐清想實現的事情054/將目標與願景視為切身之事056/小小的願景也要重視061/所有的創業故事都有動機來源062/串連公司願景與個人願景064/讓「邁向理想的力量」無限增強066  4從經驗中學習070   區分內省與反省070/發自內心的內省有助於學習073/找出無法改變行動的理由078/實作:從經驗學習的內省082  5從多元的世界學習093   利用認知四種組合進行對話095  6反學習100   行至無路時,就試著反學習102/透過反學習讓新世界成為「切身之事」104/實作:為了反學習的內省(簡式)105/實作:改造自我的內省(複式)113 第二章 領導力篇 成為真正的領導者   1激發團隊成員自主性的團隊型領導者124   成為真正的領導者126  2擁有堅定的自我129   確認自我軸心是否穩固133  3自行提升動力137  4面對內心141   感受往往源自重要的價值觀142/透過內省學習「正念」146/注意負面情緒151/透過內省提升「復原力」153/透過內省培養「成長心態」160/透過內省接近「幸福」162  5透過內省讓思緒變得靈活165   透過後設認知的方法檢視自己的思考167/試著置換經驗或價值觀170/想像別人的認知四種組合172/驚訝與排斥感的內省173/潛入未知世界的內省176/跳出框架的內省182/書裡畫紅線的地方,並沒有可學的事情184  6提升對話力與傾聽力186   帶有共鳴的傾聽187/不要害怕對立189/效法別人的價值觀190/利用多元意見形成共識194 第三章 培育篇 培育自律型學習者  1培育自動自發的部屬206  2培育主體性210  3培養自主思考力215   從「為什麼」思考215/自己先說「為什麼」221  4以期待值達成共識228  5傾聽經驗、感受、價值觀,建立互信關係234   帶著共鳴傾聽237/察覺躲在潛意識之中的偏見239/提升心理的安全性243  6活用與欣賞對方的長處246   一次負評奉還五倍讚美247/就算不需要讚美,也可以藉故讚美251  7支援成長255   回饋務必一針見血256/學會正式的回饋265  8持續提升自己的培育力272   不要任由失敗經驗宰割277 第四章 團隊篇 合作  1目的、願景和價值282   目的283/願景289/價值(組織文化)292  2讓願景深植於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心中298   讓故事化為語言299/利用故事描繪願景304/反對的意見藏著強化團隊的線索306/直視課題與形塑願景310/看似瑣碎的要求也能套用描繪願景的方法313  3讓多元轉換成價值316   多元的感想320  4培養開創未來的能力與解決課題的能力324   在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應用內省328/內省也能應用於「系統化變革」329/與各種專家合作334/內省也能用來催生概念336  5打造「學習型組織」339   學習型組織的五大修練341/實現「學習型組織」的「為美國而教」345 結語350 參考文獻359 圖表索引361 【附錄】簡單學內省363 ***《助人改變》目次*** 第一章 助人之心:如何真正幫助他人學習和成長9 如何幫助別人願意改變? 11/同理心教練法 14/同理心教練法為什麼有用? 17/本書指南 19/充滿希望的訊息 22 第二章 啟發人心的對話:「最重要的是什麼?」 25 何謂教練? 28/進行教練時的對話 29/共鳴關係與教練的關係 35/誰幫助過你? 39 【專欄】對我幫助最大的人 29/研究聚焦:持續的改變 33 【實作】學習重點 42/思考和應用練習 42 第三章 同理心教練法:激發持續、渴望的改變 45 為熱情解鎖 47/意向改變理論模型:同理心教練法五步驟 51/同理心教練法如何有用? 63 【實作】學習重點 69/思考和應用練習 69/對話指南 70 第四章 喚醒改變的渴望:激發喜悅、感恩和好奇的問題 73 喚起正向情緒吸子 78/為何聚焦在錯的事情? 82/啟動正向情緒吸子 85/當助人改變者阻礙了正向改變 90/如何喚醒正向情緒吸子 92 【專欄】研究聚焦:壓力的影響 93 【實作】學習重點 99/思考和應用練習 99/對話指南 100 第五章 生存與壯大:腦中之爭 103 教練求生 105/腦中之爭 110/以神經科學研究解讀教練 116/從求生到壯大 120/達成「對」的平衡 123 【專欄】研究聚焦:分析式網路和同理式網路 114 【實作】學習重點 131/思考和應用練習 132/對話指南 132 第六章 個人願景的力量:夢想,而不只是目標 133 夢想,而不只是目標 135/繪美的故事 144/巴薩姆的故事 148/個人願景如何創造改變:更多的證據 151/訂出願景 156 【專欄】以神經科學解讀教練行為 116/復原和個人願景 139/研究聚焦:願景式教練 143/研究聚焦:堅守職涯的女性 155 【實作】學習重點 159/思考和應用練習 159/對話指南 166 第七章 耕耘共鳴關係:聽出弦外之音 167 如何形成共鳴關係 170/教練心態 181/教練的基礎 184/聽出弦外之音 186 【專欄】研究聚焦:共享願景和同理心的影響力 176/教練倫理 179/研究聚焦:專心的傾聽者 189 【實作】學習重點 194/思考和應用練習 194/對話指南 195 第八章 創造教練或幫助的文化:轉變組織的途徑 197 將教練法引進職場 199/同儕教練 201/運用內部和(或)外部教練 213/主管也是教練 215 【專欄】培養在組織裏的教練技巧 206 【實作】學習重點 220/對話指南 221 第九章 認清可教練時刻:抓住機會助人改變 223 隨時都是可教練的時刻 225/對方為改變做好準備了嗎? 227/回應可教練時刻 228/造成挑戰教練法的案例 230 【專欄】認清微小的可教練的時刻 229 【實作】學習重點 241/思考和應用練習 241/對話指南 242 第十章 同理心的召喚:築夢踏實 243 同理心是自我中心的解毒劑 245/學習自助 249/邀請築夢 249 謝詞 253 各界推薦 259 注 262 圖表索引 287

延伸內容

|《領導者的七種原型》推薦序|誠實面對你與傑出之間的差距
◎文/馬歇.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學領導》、《練習改變》和《最好的主管,最好的導師》作者      面對不確定時,大部分的人都會重拾以前一向對自己管用的方式。可是這套策略失靈時,會發生什麼事? 接下來會怎樣? 萬一沒有前例可循呢?      洛麗.達絲卡引人深思的著作就是在引導領導者穿越這些未知的水域,為他們提供了解自身性格的評量指標,以及為所走上的旅程精巧領航的工具。憑藉她數十年來研究對商業脈絡中人類行為的經驗,洛麗創造出了獨特的方法,並且歸納出領導者必然會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七種領導原型:反骨者(rebel)、探索家(explorer)、吐實者(truth teller)、英雄(hero)、發明家(inventor)、領航員(navigator)與騎士(knight)。      洛麗以專家之姿觀察到,在人生和職涯的不同時點上,我們各自都會採用這些代表人物中的某一種或全部。身為與許多有力人士共事過的主管教練,我發現我個人對洛麗的見解頗有共鳴。我認清了自己是天生的吐實者!      本書中的原型為更深的覺察以及最終的成長提供了易懂的構念。對試圖提升績效的領導者來說,了解自己在什麼時候以及為什麼會體現哪個角色具有巨大的價值。分別以這些原型來看自己,將有助於把所做的事發揮到淋漓盡致,並在相形之下學到自己往往是在哪裏和為什麼會失敗。有「領導力鴻溝」就會阻礙成功,連才華洋溢的主管也一樣。到了本      書的尾聲,各位就會知道自己是哪一類,並學到要怎麼把它發揮出來。      這種指引有實際的需求。在她當教練的廣泛經驗中,洛麗看到領導者在「自己是誰」上固守著過去的版本,並堅持它還是對自己派得上用場,連有清楚的相反證據也一樣。我在多年來的工作中,都不停地勸人,只因為某事在過去對領導者管用,不代表它將來就會管用。我警告說,使領導者爬到層峰的戰術,或許正是阻擋他們一路晉升到頂的原因。      身為領導者,我們對於領導力的理想境界和實際情形都有落差,而且並不容易認清鴻溝的存在,因為它與推進我們成功的那些才華和技能總是緊緊相依。但謙虛和脆弱是傑出領導的正字標記,而且面對陰影面的現實最終會有助益。好例子可參閱洛麗在本書中第一章所輔導一位主管的故事,他隱藏了早年在學測作弊的事。      靠著洛麗在本書中所提供的輔導指引,各位可以盡量坦承自己不知道什麼,並重新思考自己的本能。各位會受到激勵質問自己,而對習慣展現長處的人來說,這有時候會很難。      領導者可盡量把自己視為不是需要矯治的失敗者,而是發現自己有潛力變得更好的成功人士。在洛麗的構思裏,認清英勇的原型將為各位帶來成功:反骨者、探索家、吐實者、英雄、發明家、領航員和騎士,深具說服力的細節則會在全書中描述。      學習如何擁抱領導者原型,並正視「實際的我」與「理想的我」之間的領導力鴻溝——要躋身於傑出,我想不到有更好的辦法了。    |《助人改變》推薦短語|    要為眾人的生活帶來真切、長效的改變,祕訣是什麼?憑著有說服力的研究、犀利的洞見和實用的引導,本書作者說明,優秀的教練並不是「解決」某人的問題,而在於「驅動」對方的個人願景。——馬歇.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練習改變》作者    我能怎麼助人?這個無比重要的問題總算有了科學式的答案。不管你是老師、主管、家長、醫療照護業者,還是從少棒到高階主管的教練,本書都會給你扎實的引導。——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作者資料

洛麗.達絲卡Lolly Daskal

從心領導(Lead from Within)顧問公司創辦人,擔任主管教練與顧問超過三十年。她為許多媒體寫過文章與專欄,包括《公司》(Inc.)、《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和《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等。她的推特@LollyDaskal有超過百萬人的追隨者,作者網站:www.lollydaskal.com;著有《領導者的七種原型》(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熊平美香KUMAHIRA Mika

昭和女子大學職涯學院院長、社團法人21世紀學習研究所代表理事。 取得哈佛大學MBA之後,曾任熊平製作所經營企畫室長,曾向日本麥當勞創業者藤田田(FUJITA Den)學習創業,1997年從事培養領導力和組織開發的新事業。 2009年取得日本教育大學教師資格,成立未來教育會議,致力形成教育願景。 2015年成立社團法人21世紀學習研究所,推廣內省(reflection)相關活動。 同時兼任昭和女子大學職涯學院院長,參加Learning For All等非營利教育組織的活動。 著有《內省的技術(新版)》(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達爾文團隊:唯有學習型組織得以生存》(暫譯,英治出版)。 相關著作:《內省的技術:勇敢了解自我、願意真心傾聽,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讓自己和組織更強大!》

理查.博雅吉斯Richard E. Boyatzis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傑出校聘教授、指導研究實驗室(Coaching Research Lab)共同創辦人。

梅爾文.史密斯Melvin L. Smith

凱斯西儲大學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組織行為學教授、指導研究實驗室(Coaching Research Lab)共同創辦人。

艾倫.凡伍思坦Ellen Van Oosten

凱斯西儲大學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組織行為學副教授、指導研究實驗室(Coaching Research Lab)共同創辦人。

基本資料

作者:洛麗.達絲卡(Lolly Daskal)熊平美香(KUMAHIRA Mika)理查.博雅吉斯(Richard E. Boyatzis)梅爾文.史密斯(Melvin L. Smith)艾倫.凡伍思坦(Ellen Van Oosten) 譯者:戴至中許郁文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經營管理 出版日期:2024-03-28 ISBN:4717702123796 城邦書號:QB1177S 規格:膠裝 / 單色 / 9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