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12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教育
博雅教育的學與思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AI與科技無法取代一切,人文素養因此更顯重要,博雅就是結合科技與人文素養的最佳教育方法。 蘋果電腦共同創辦人賈伯斯曾說,「科技必須和博雅精神結為連理。」暢銷書《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說過:「博雅教育給學生非常多空間去探索自己的熱情與興趣,會比一般人更有創造力。」 臉書創辦人祖克伯也說:「臉書關乎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程度,和科技不相上下。」而哈佛大學自1946年便開始推動博雅教育,究竟博雅教育的重要性何在? 專科或就業導向的教育容易限制住探索知識和思考的自由,使我們和社會脫節。物理能說明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卻無法告訴我們存在的價值、我們能對社會有什麼影響,以及我們與社會的關係。而博雅教育能使我們成為全人。博雅教育不僅是全人教育,是通識教育,更是菁英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多元視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應對科技一日千里的變化與挑戰,擁有不被未來淘汰的軟實力;更重要的是,和社會有所連結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人為目的。 博雅教育就是: 培育學生在知識上成為一個自由人,而非奴隸。 培養學生自發性的學習與獨立思考。 強化學識在生活上的實踐。 博雅教育的原文是Liberal education,可以說成是「自由人的教育」、或「宏通教育」。這個概念正式出現於羅馬時代,當時指的是「適合於自由人、而非奴隸的教育」。同時也蘊含著「培養通達智能、而非專門技術」的意義。 東海博雅書院即是以此一理念為基礎而創立,將大學的通識教育與生活教育結合在一起。生活學習是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全體書院生必須住校,一起進行各項課程與活動的學習。 東海的博雅學習就是幫助學生了解,除了我之外,還有我們;也就是讓學生們從「我(I)」到,「我們(WE)」,再到「小我(i)」,以及養成謙虛與萬物為善的態度,和培育能服務他人的能力。 本書以東海大學博雅書院為例,闡述國內博雅教育的實際運作,更以十二名書院生的故事,說明博雅教育帶來的真確影響——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做一個關心與服務社會的公民,展現真正的博雅精神。

目錄

推薦序──學習如風,永不止息(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 推薦序──從博雅教育到博雅人生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榮譽書院長劉炯朗) 家族導師分享──在書院,與一群最可愛的老師們相遇(東海大學中文系老師阮美慧) 家長分享──終身學習的教育養成(陳敏純) 作者序──教育是「塑形」還是「發展」?(東海大學博雅書院院長王偉華) 前言 啟動轉化(Transforming)──從東海博雅書院看博雅教育 東海博雅書院的理念:在前進中學習 何謂博雅教育? 國際與台灣在博雅教育設計與運作的差異 博雅書院不是菁英教育,是菁英養成教育 第一部 東海博雅書院的經驗分享 啟動:東海博雅書院的成立 學習理論與教育設計 博雅書院的四年學習內容規劃與設計 榮譽畢業生 未見的確據:邱國維老師的家族帶領經驗 第二部 啟航:書院生經驗分享 蛻變(王逸萱) 我和博雅書院相處的十年(朱宸儀) 我失,故我在(江明遙) 狼狽的菜鳥社工,那些想要逃跑的時刻(林芳庭) 博雅情(林雷文) 東海博雅燃起一段探索意義的旅程(柯君翰) 不輕易向現實低頭,才能邁向成熟(莊承訓) 捲起袖子吧,人生的舞台自己來打造(陳虹羽) 一路走來,在博雅書院的點滴(陳翊端) 歸零是為了認識自己(葉楚芸) 感謝有這扇窗,望見更多條路(廖翊茵) 回首來時路:做他人生命中的燈塔(賴昭銘)

內文試閱

  現代博雅教育、書院教育與大學教育的主要差異      所有的「學」都得基於主動,基於學生自己的「選擇」。我們可以輔導,可以激勵,但是必須尊重。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是大學教育中的一個核心精神,但必須要先幫助學生擁有選擇的內涵與能力。      書院教育必須和一般的大學教育有明顯的區隔。過去的教育證明,大學教育對於未來需要人才的培育是不足的,如果足夠,就不會有書院的出現。書院的存在正指出了過往大學教育的盲點—過於強調專業化。宏通的部分僅由一些缺乏結構設計的通識課程,讓學生隨意選擇,來滿足畢業要求。整個教育的過程充滿了「教」的思維。我們再三強調,「學」才是培育人才的關鍵,尤其是培養「宏通人才」的唯一方法。所以如果把書院通識化,也就是書院教育只有知識的強化。我們只不過是用原有的方法解決原有的問題,而問題的根本並未解決。從二○○八年國內三所大學(東海、政治、清華)開始推動書院教育以來,十年過去,「博雅」一詞逐漸通泛化,缺乏清楚的定義與評量方式。現在中國內陸的大學也風起雲湧地推動「書院教育」,從一個小的書院,到全校覆蓋的推動都有。      當「書院教育」成了一個普通名詞時,博雅教育的認定就浮現極大的差異。我們都知道,當教育變得「商品化」時,教育的品質與理想性就產生危機。一旦危機成為常態,這種教育就失敗了。      以現在的狀況來看,一般大學推動博雅教育可能有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最普遍與基本的「通識課程」。有的學校會往上推到第二個層級,比較大規模的推動一些有別於通識課程的整合型計畫,如東海大學的「α leaders」;少數學校會推到比較精緻的上層—培育菁英計畫,如東海大學的「博雅書院」。      我常舉一個爬山的圖像為例,高中畢業生剛進大學時,如同在山腳平原上行走;四年後,學生畢業時,我們期待他至少能有爬到一千公尺的能力。如果他畢業時,還是只能在平原行走,那就是教育的效能不彰。藉由第二層的教育,有的學生在畢業時,有爬到三千公尺的能力。至於第三層的教育,就希望學生畢業時有能夠爬到五千公尺的能力。這是他在大學教育裡所培育的品格與能力,他可以在畢業後發展的方向上善加運用。      當然,博雅書院努力做到培育學生能爬五千公尺高度的能力。問題是,當統稱為「博雅」的時候,大家就會傾向用一種水平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太釐清一千公尺、三千公尺、五千公尺在教育上「高度」與「強度」的差別。      聊天時,常常有人說,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的學生。但我觀察現在學生的程度與能力相較於過去學生差異不大,主要差別在於「態度」。好比賽跑,過去學生會在起跑線上準備好,鳴槍起跑的剎那,人就衝出去了;我們只需平時訓練他的體力和技巧。但現在的學生,在鳴槍時,很多人還不在起跑線上—有人可能還在穿鞋、有人在找鞋、甚至有的人還在寢室睡覺。大學老師學得一身本事,原想一展所長,訓練學生跑得快跳得高,但現在最大的精力是耗在「叫學生起床穿鞋」,這是許多老師逐漸失去教育熱忱的部分原因。      現在的教育可能不能再以誰跑得快、跳得高,來做為單一標準。因為衡量未來的成就與貢獻,「跑跳」不是唯一的項目。老師必須意識到,學生更大的問題是,能否思考與選擇自己天賦的項目?因此,如果教育的目標都是「培育人才」,博雅教育和一般教育的差別應該是,我們從不刻意強調經過博雅教育的學生在社會工作的職位能爬到多高,薪水有多少;那是天花板式教育。我們一直認為,博雅教育是地板式的教育,強調的是基本素養、邏輯思維、行動能力,價值觀等基本能力與態度。有了穩固的地板,他們可以據此往上躍。只是這個地得有一定的高度。      香港大學退休副校長程介明教授認為,一所大學最重要的幾件事,第一是讓學生學習思考,第二是讓學生能夠選擇,第三是準備一個讓學生的思考和選擇能夠實踐的系統和環境。      博雅書院正是從事上述的三件事。但是,現在的學生不太習慣思考,自然也無從選擇。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訓練學生思考,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和練習,以及輔導他們接受選擇後結果的勇氣和堅持。      國際與台灣在博雅教育設計與運作的差異      Liberal Arts Education有時翻譯成「文理學院教育」,我們稱為「博雅教育」。前面說過,這個教育的概念從希臘時代開始,當時因為社會階層的背景,是強調「自由人」的教育。現代已經沒有這種環境,所以也就沒有所謂「自由人」與「非自由人」的教育差異。現在只有學生是否努力讓自己成為自由人的教育。我常和學生說,如果英文和古文的能力不夠,他們就很難是自由人,因為他們難以體會文明中的美。希臘時代,「非自由人」沒有受過教育,現代人因為努力不夠,難以體會文化的美與善。雖說原因不同,但結果相差不大。      Liberal Arts Education在國外,尤其是美國,大約可以分成兩種系統。一種是所謂的Liberal Arts Colleges(文理學院),學校是以文理為主的大學部教育,人數約為四千到六千人左右,強調扎實的基礎通才,小班教學與跨領域學習。這類有名的學校如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與威廉士學院(Williams College)等。不少近代的名人都出自這類學校。很多人是在文理學院完成基礎的教育後,再進入大型的研究型大學完成研究所的學位。這些學校的共同特色是,都有優美的校園,小班的教學,親密的師生關係。      教育不應只是職業的訓練,應當強調品格養成,思想塑造以及關懷人與自然的教育。如此就必須遠離塵囂,有個美麗的校園,師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內,形成一種緊密的社群結構,專心學習。於是教育就不只是知識,更是人與人的互動,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塑造什麼樣的人才,這是再真切不過的道理。      另一類的系統,是在大型的大學內,建構一些小型文理學院的模組。許多時候,都是利用「住宿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的方式進行。例如著名的哈佛大學內的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哥倫比亞大學的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耶魯大學的耶魯學院(Yale College)等,這些學院都維持著扎實的基礎通才與小班教學的特色。差異在於除了住宿學習外,他們都用大學的前二到三個學期來進行基礎通才教育,專業教育在比較高的年級進行。      這樣的教育需要學校的統籌規劃,對教育的堅持以及各專業系所的配合,給學生一些基礎學習的時間與空間。當奠立了好的基礎後,將來在專業學習時,也不阻礙他們在通才的培育與發展。      相對的,在台灣這兩種模型都很難實現。台灣的高等教育太強調專業,以至於各專業系所獨自的發展,成了「重專業輕通才」的教育模式。各校的通識教育很難成為重點和特色,更遑論教育不是只有知識,更有實踐與態度的養成。這樣的發展不能說都是因為教育系統的問題,而根本的肇因在社會的認知。當一個社會過度強調經濟發展時,人文、價值與未來的思考,在教育裡的分量當然被輕忽。在高度競爭的高等教育體系裡,需要有超乎尋常的理想性,才能推行「博雅教育」。東海      大學從創校起,就秉持博雅教育的理念,相對的,推行博雅教育就顯得「自然」多了。      然而全校性的、或是水平式的博雅教育模型,在台灣因為社會對專業的要求與各系對專業的堅持,以上兩種模型都很難實行。我們唯一的機會是「經緯式」的博雅教育,也就是專業教育和博雅教育並行。這不是理想的方式,因為學生經常處於拉扯與重負荷的情境下,所以這種教育模型的設計就極為重要。如何啟發學生的學習意願就成為關鍵。東海大學的博雅書院,也就形成高等教育在華人地區的特殊模型。根據十年的經驗,測試與修正,也就成了一個值得參考的可行模型。      博雅書院不是菁英教育,是菁英養成教育      中研院院士金耀基先生曾說過:「通識是整合的知識」,而博雅教育的目的是「整合的人格」。於是博雅教育就不會只限於知識,或是說狹隘的開設課程。知識可以藉由「教」而達到某種程度,但「整合的人格」就必須是大量的「學」和「實踐」。博雅書院的重點在啟發式思想的「教育」而不是專業的「訓練」。      有些人認為博雅書院是菁英教育,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只不過,我們從來不是選擇菁英而教之,博雅書院是在思考如何能把學生培育為未來社會菁英的教育。換言之,博雅書院的教育是「菁英養成教育」,而不是一般的「菁英教育」。      我們強調廣泛「知識」的接觸與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落實,以及養成與萬物為善的「態度」。期待師生們能在書院的環境中,擴大視野與胸懷,關懷社會與世界的永續發展。      學生的積極和正向的態度,以及對自我期許的堅持力,對學習極為重要。有了自我認知的價值,他們才有機會被激勵,才能夠主動創造自己的未來,進而能服務與協助社會。博雅書院關心的是,學生未來的發展和願意貢獻社會的態度,不是當時申請書院時的條件。我們評估學生申請的資格,並不考慮指考和學測的成績。      這就好比我們陪伴一群學生去登山,能登多高,是他自己平時的鍛鍊與登山時的堅持。但我們教育者的任務是:激勵他們,教他們登山的知識,調整體能,準備裝備,養成危機處理的能力。在他們畢業時,把他們帶到登山口,為他們祝福,看著他們走向自己的登峰之旅。書院強調的是,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希望將來他們登頂後,能夠關懷社會,關心自然,加入與支持教育的行列。就像東海早期的校友一般,登頂後,經由各種方式,繼續支持與協助學校推動理想的教育模式。      但教育總得把目標說清楚,或是能清楚描述教育過後的學生所應該有的「特質」。如前面提過,東海大學博雅書院的教育,不只是達到通識教育「整全的知識」(unified body of knowledge)的目的,更是著眼於培養「整全的人格」(unifiedpersonality)的目標。於是除了知識,更強調實踐的落實與態度的養成。      我們期待學生能養成以下的態度與能力:       誠實,尊重自己與他人(Honest, Respect others and self)。       主動積極,正向的態度((Pro-active & Positive)。       自我醒覺與堅守承諾(Self-awareness & Commitment)。       有人文與科技的素養(Humanity, Science & Technology)。       有享受學習,生活與美的能力(Enjoy learning, living and beauty)。       有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 養成領導與被領導的團隊態度(Being a Team Player)。       接受挫折與繼續奮進的毅力(Endurance and Persistence)。      現今一般大學生的學習模式,很難由知識進入實踐,然後養成態度。當提出大量閱讀的需求時,有相當部分的學生會產生挫折感,然後轉身離開。教育的目的,是鼓勵嘗試,不是讓他們產生挫折感。根據過去多年的經驗,藉由自主性專案的提案與實踐,產生自我知識的不足感,於是學生們會主動尋求知識,然後強化專案的品質,而好的品質就強化了自信與勇氣。經過幾個實踐與知識取得的循環過程,學生能夠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與知識的距離縮短,然後才會滿懷企圖心與勇氣,願意勇敢的探索未知,提高自我的期許。這是多年來,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與發展出的教育模式。      學習理論與教育設計      任何事情的啟動,總是有個狀態。等狀態成熟了,就需要階段、步驟和執行的內容與方式。但要如何進行才會有成效?什麼事做對了,成效才能確保?學習有理論嗎?      學習的歷程到底是什麼形式?要設計一個教育的系統,必須先對學習的基礎行為有些了解。一般來說,學習的行為類似於S曲線(如圖一)。      持續做一件事,隨著時間漸長,表現開始出現,然後經歷快速成長期,最後到達瓶頸。這條曲線我們稱為「成就曲線」。      然而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成長的速度差異以及到達的「巔峰」程度不同,如圖二,學得快的人,最終成就未必比較高。但我們常常遇見的問題,不在於成就的高低,而是沒有成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在沒有成就時會開始學習的歷程?也就是說,我們得想想為什麼會有一段沒有成就、但還會開始、而且持續一段時間的學習?(如圖三)      一定有一種力量趨使我們在沒有成就感的條件下學習。我在大學時,曾幻想在星空下的營火晚會,彈著吉他,哼唱一曲,吸引許多女孩子仰慕的眼神。當時想到這,就迫不及待地去買把吉他,開始走上「吉他王子」的幻想旅程。幾個禮拜後,換來的是小蜜蜂旋律下,疼痛的左手手指。再想想自己應該試著當「王子」,吉他的部分就省了吧。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有過類似的經驗。      「吉他王子」的幻想,支持我開始了一個沒有成就的學習旅程。學習旅程中,除了成就曲線外,一定還有一種力量讓我們開始這個旅程,只是有的時候能夠延續到產生成就,但很多時候撐不到成就出現。仔細的考量,一定有一條隱藏的「好奇與期待」曲線,而且這條曲線會隨著時間快速的衰退。(如圖四)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試著學些樂器,試著學跳舞,試著健身,試著減肥……。但為什麼經常我們都半途而廢?根據這個理論,應該是因為好奇曲線完      全消失時,成就曲線尚未出現。(如圖五)      當這種狀況出現時, 我們很快會放棄我們本來在做的事。我的例子就是把吉他收起來,把吉他王子的念頭拋在腦後,轉向去找其他吸引我的新點子。我們常說的「三分鐘熱度」不就是如此?好奇曲線常常下降的飛快,但成就曲線爬升的卻相對緩慢。      當這種情形發生時,我們的經歷就是熟悉的「 虎頭蛇尾」。想想從小到大,我們買了多少樂器?試著學過多少東西?健身和減肥的計畫開始了多少回,怎麼都沒成功?(如圖六)      但我們也有許多事, 做的讓自己也很滿意,而且完全無需勉強就能持續的做,有時還邊做邊得意。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是在好奇曲線觸底前,就碰觸了成就曲線。(如圖七)      當兩條線在空中交會時,學習的行為在前期由好奇驅使,後期就由成就驅動。這就說明了成就前都會經歷一段辛苦的階段,但總會含著眼淚收割。(如圖八)回頭想想,是「虎頭蛇尾」的機會多?還是「含淚收割」的機會多?我想我們共同的經驗應該是,前者的比例高太多。於是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學習系統,就得想法子讓兩條線交會。      現在在部分特定的工作,藉由資訊與自動化的工具,我們能有效的將成就曲線往前挪。但在一般的學習,還是由每個人的特質來決定。要讓兩條線交會,只得在如何減緩好奇曲線下降下功夫。      如果我們能讓好奇曲線的起始點更高,下降的速度更緩,我們就有很好的機會,讓兩條曲線在空中相會。(如圖九)      當兩條曲線相會時,後續的學習就成為自發性的。博雅書院的設計重點就在如何提高好奇曲線的起始點與延緩下降的速度。至於如何做到這些點,我們就需要仔細的思考與設計。

作者資料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成立於2008年,具體教育目標為從知識、實踐、態度等層面培養學生的品格、領導力及服務心志,未來在各行各業及全球各地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博雅書院強調廣泛「知識」的接觸與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落實以及養成與萬物為善的「態度」。師生們能在書院的環境中,擴大視野與胸懷,關懷社會與世界永續發展。

王偉華

現職: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書院長、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副教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系博士。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學士。

邱國維

現職: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東海大學博雅書院家族導師。 學歷: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博士(Ph.D. in Architecture)。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城市發展及都市設計研究所(Urban Development and Design)碩士。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社區與區域規劃系(Community & Regional Planning)學士。

基本資料

作者:東海大學博雅書院王偉華邱國維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商周教育館 出版日期:2018-12-25 ISBN:9789864775958 城邦書號:BUE021 規格:膠裝 / 單色 / 2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