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9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作者資料
張輝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GHF教育創新學人獎、全人教育獎首獎。 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是台灣教育圈「隨時開放教室」第一人,五年間超過全世界六千位老師前來他的課堂觀課;組建臉書「學思達教學社群」,目前有八萬多名老師、家長、學生和學者每天進行學思達教學分享與討論;又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之下,建立線上教學講義分享平台(ShareClass.org),打破校際藩籬,共享全台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智慧。 至2024年,已培育出並認證通過五十餘位學思達教師,長期開放教室,在全台各縣市打開各自教室,開放觀課,讓教育現場保持開放與流動,提供第一手教育現場,相互觀摩、精進與成長。 同時在全台各地實體或線上長期演講、舉辦超過數百場工作坊,分享學思達教學法,更受邀至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中國大陸各地及港澳等地分享,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教育相關著作有《學思達》、《學思達增能》、《學思達小學堂》(繪本套書),同時有意識、有組織、有規模地透過李崇建老師的大力幫忙,將薩提爾導入學思達,與崇建老師合著《教室裡的對話練習》並共同策劃《薩提爾縱深對話》,另獨立撰寫《家庭裡的對話練習》。 文學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離別賦》、《我的心肝阿母》、《祖孫小品》、《相忘於江湖》及《毓老真精神》等書。 黃彩霞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擁有資優教育、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教師證,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5年接觸學思達後,旋即開始實施,除了開放教室觀課、成立光復國小學思達社群,並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與觀議課。 2019~2021年擔任學思達全國師培國小課程召集人,2021年迄今與光復國小團隊執行國小數學、國語學思達教學講義編製與推廣計畫。 楊雅芬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4年接觸學思達後,除了開放教室觀課,更受邀在台灣、馬來西亞和浙江等地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 2020年擔任學思達國小國語中年級課程召集人,後續更主籌國小國語學思達講義模組化編製與推廣專案,並擔任學思達國小國語共備社群召集人。 宋蕥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6年開始進行學思達教學法,隔年在學思達亞洲年會擔任新秀分享,並且在台灣、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地進行多場海內外分享,之後縱貫小學1~6年級全面實施學思達,且公開分享自編講義並開放教室觀課。 2022~2023年擔任學思達品格講義主編,後續並創辦學思達品格教育「用心良品」社群,並擔任學思達品格社群課程召集人,執行品格推廣專案。 林恆嘉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現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2014年接觸學思達,2018年起在任教自然科的班級全面實施學思達,且公開分享自編講義並開放教室觀課,同年亦受邀在學思達亞洲年會進行分享。 2019年成立「自然而然學思達小學堂」臉書社群,並於2021~2023年擔任馬來西亞科學學思達社群陪伴講師。 張美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現為桃園市青溪國小教師。 2018年任職新北市頂溪國小時,成立校內學思達教師專業社群,並於隔年首次分享學思達,且開始擔任教育部初任教師輔導知能研習講師,分享學思達教學與班級經營。 2021年起擔任學思達國小高年級課程召集人,籌劃國小高年級國語工作坊課程,參與國小學思達團隊進行國小國語學思達教學講義編製與推廣計畫,並於2024年擔任學思達認證家教班工作坊講師。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