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無限可能的卵:從生命起源到人類誕生,與生命共同演化的卵
- 作者:朱爾斯.霍華(Jules Howard)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5-10-09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優惠截止日:2030年12月31日止
-
書虫VIP價:356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38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暗示效應:讀心術、安慰劑、虛假訊息……揭穿暗示操控感官、信念與生理反應的伎倆,如何進一步形塑身心健康與社會認同
-
人類如何學習語言?從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探索嬰兒到成人的語言能力躍進之謎
-
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
-
Size決定世界:從動物心臟到飛機座椅,電視與油輪尺寸,從生物學到經濟學,一場關於萬物大小、比例、分布的思辨之旅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鑑識科學好好玩:採證指紋、鑑定DNA、搜集微物跡證……5大主題X40個跨學科實驗,成為小小CSI鑑識專家!(二版)
-
有靈2 與神同行的阿美族民族植物
-
聽見老樹的呼救:從阿里山吉野櫻、柳營老榕樹到草屯鳳凰木⋯⋯橫跨全台的「搶救老樹」紀實,走進傷病現場,重啟人與自然的生命對話
-
大腦持久力:IQ高、過目不忘就是頭腦聰明嗎?——腦科學家告訴你維持「大腦韌性」更重要!
-
超展開數學約會【新版收錄全新番外】:談個戀愛,關數學什麼事!?
內容簡介
卵的演化史,就是動物的演化史
◎第一本卵的演化史
◎2024年亞馬遜最佳科學圖書
從魚類、爬蟲類、昆蟲到人類本身,物種的繁衍都需要經過「卵」的階段:保護胚胎,供給營養,確保水分,讓幼體成長再面對世界。雖然卵是動物繁衍、基因存續的重要過程,我們談論生物演化的時候,卻很少真正把焦點放在它們身上。
各式各樣的卵,各式各樣的生活環境
堅硬的蛋殼讓爬蟲、鳥類得以離開水源,開始探索寬廣的陸地。胎盤讓受精卵直接在母體內孕育成長,解放了哺乳類的行動範圍。卵隨著動物生活的環境,包括水源、溫度,甚至行動的方式而改變,成為動物演化史的重要推力。卵的演變不僅記錄了生物的演化,更提供了我們地球環境變遷的線索。
胎生一點也不「進步」!
人是胎生的哺乳類動物,也常認為胎生是最成功、最能保證族群存續的生殖策略,因此也應該是演化後最終的結果。但胎生也在鯊魚的演化中反覆出現,泥盆紀的盾皮魚化石也赫然顯現出連接胚胎和母體的臍帶!實際上,哺乳類的胎生有明顯的壞處——它是一場豪賭。要是受孕後遭到變故或環境變差,母親幾乎沒有中止懷孕把養分留給自己、留給明天的方法。甚至,胎盤釋出的賀爾蒙,還有可能讓媽媽產生姙娠糖尿病與危險的高血壓。生存策略能夠留存至今,就代表他們是演化中的倖存者,沒有高下之分。
推動演化的卵
世界上有超過90%的動物從卵中出生,卵也以各種形式存在深海火山到沙漠,有時甚至飄到太空……但提到演化,我們常常更關心那些從卵中誕生的動物,而不是卵本身。本書帶我們從生命的開始到進入人類世的現代,追溯卵在演化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目錄
第一章 塵埃生塵埃(冥古代到成冰紀/新元古代晚期)
第二章 死亡花園(埃狄卡拉紀)
第三章 子宮之前的子宮(寒武紀)
第四章 海岸上的「星爆」(奧陶紀和志留紀)
插曲:後奧陶紀事件
第五章 母魚記(泥盆紀/魚的時代)
第六章 絕讚發明(石炭紀/昆蟲的時代)
第七章 幼蟲風暴(二疊紀)
插曲:後二疊紀事件
第八章 三疊紀大爭霸
第九章 肚臍的觀想(侏儸紀)
第十章 輸卵管峽部的藝術(白堊紀)
插曲:後白堊紀事件
第十一章 侵入的胎盤(新生代到人類世,進行中的第六次大滅絕)
尾聲:卵的未來
延伸內容
各界推薦
地球上最趣味的現象-兩性各自拿出一半的遺傳物質,包在小小空間之後,孕育出具有雙方共同特徵的下一代!本書運用饒富趣味的大量案例,引領您進入這個眾人都該知道,但是卻鮮少被介紹的奇幻旅程!
——林思民,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從埃迪卡拉花園至人類的誕生,生命也逐漸由簡入繁,我們將回顧經年累月堆砌而成的演化遺跡,見證由每一顆卵創造出的無限奇蹟。
——曾文宣,泛科學專欄作家
這是卵的勝利,也是一場浩瀚生命史的逆襲。從星塵到生命,從囊體到胎盤,從埃迪卡拉的迷霧到寒武紀的狂歡,卵成為演化舞台上最頑強、最靈巧、也最具潛能的主角。我們都是那顆卵的奇蹟——生命之詩,卵來譜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我們似乎會忘記你我都是從一顆容易被忽視的受精卵所開啟一生的歷程,又或是日常生活中會享用的獸腳類恐龍蛋(雞蛋)其實有著迷人的演化史才來到我們的餐桌上。朱爾斯・霍華這一本《無限可能的卵》細膩的述說出這一部分容易令人忽略、但極為重要的生命史,是一本不容錯過的科普書。
——蔡政修,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有潛力改變你對地球歷史的觀點。這是一段會激發你好奇心、開拓思維的旅程,讓你重新認識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奇蹟。
——《科學》期刊
霍華以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橫跨數億年的物種演化,帶領讀者展開一場蛋的演化之旅。
——《自然》期刊
朱爾斯‧霍華在這本詼諧、睿智又通俗易懂的書中讚頌不起眼的卵。文風輕鬆自然,帶領讀者穿越數十億年,從最早的細菌一路到現代人類。這是一部充滿趣味和吸引力的科普作品,讀完之後,你會驚嘆於自己對生命史的了解之深厚。
——史蒂夫‧布魯薩特,愛丁堡大學教授、古生物學家、暢銷書《恐龍一億五千萬年》作者
編輯推薦
從卵看見演化的漫漫歷史
文/貓頭鷹出版編輯部
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觀賞從生命之初開始的三幕劇。
揭開帷幕的是單細胞生物,牠們發展出休眠囊體,讓生命得以在惡劣環境中延續下去。來自埃迪卡拉花園的生物開始產下原始的卵,直到千足蟲上岸,卵成為了讓胚胎保持水分與呼吸的培養艙。
在換幕之間,作者巧妙加入時代結束時的末日一景,用終結連結生命的新生。
進到泥盆紀,魚竟長出臍帶,標誌著胎生的第一次出現。緊接著,昆蟲卵的創新讓生命得以進到離水更遠的內陸,自此在陸地上站穩腳步。而後,迎來恐龍的世紀與哺乳類的時代,卵的結構提供了各種生存方式,從真的宛如逃生艙的硬殼蛋,到與母親共同生活的胎盤。
卵推動演化,創造如今蓬勃的生態,建構了我們熟悉的世界。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朱爾斯‧霍華 Jules Howard
動物學作家,著有多部圖鑑,以及《關於死亡:演化與死亡的冒險》、《性的世界:探索自然界最親密的時刻》等書,也長期為《衛報》與《BBC野生動物雜誌》供稿。曾以《關於死亡:演化與死亡的冒險》入圍皇家生物學會科普書獎決選。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