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9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為什麼有人會怕貓?有人囤積成癮?讓世界身心失調的狂愛與恐懼之因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為什麼有人會怕貓?有人囤積成癮?讓世界身心失調的狂愛與恐懼之因

  • 作者:凱特.莎莫史克爾(Kate Summerscale)
  • 出版社:創意市集
  • 出版日期:2023-07-04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2折 34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0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46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28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2024周年慶/專屬你的狂歡派對72折
  • 電腦家庭全書系5折起!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人性愛成癮?有人沉迷性騷? 不爽就揍人,不開心就放一把火燒掉! 怕貓、怕蛇、怕昆蟲?怕接聽電話、討厭小丑! 不喜歡太安靜?愛蒐集,卻囤到滿屋子都是東西…… 怕髒怕汙染?太陽下山就覺得外面很恐怖!也不敢搭飛機? 是病態迷戀,還是偏執渴望? 是歇斯底里,還是生存本能反應?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 不再疑神疑鬼!一本可實際參考的身心困擾說明書 👍 專文導讀分享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楊凱鈞 👍 聯合推薦    (按筆畫順序排列)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蘇予昕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蘇絢慧 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的集體問題。 亂買、愛說謊、想被愛、社交恐懼…都是身為人的自然反應。 【本書看點】 人群焦慮、酗酒、購物狂、密集恐懼……那些真實存在,讓人飽受折磨的心疾解密 你害怕什麼?沉迷什麼?某些行為表現是病了嗎? 電影、小說中描寫的邊緣人格,原來都真實存在!? 手機不在身邊會焦慮!周遭太過安靜令人不安? 用說謊獲取關注,縱慾、崇拜偶像,什麼都要洗! 不符期待就歇斯底里;關不住,待在小空間裡就頭暈? 東方人怕四,西方人不愛13;恐外症是疾病還是歧視? 當愛與恐懼走向極端,於是我們不再能夠掌控自己, 那些奮不顧身與無法停止的念頭,其實都有跡可尋。 本書揭露了99種史上有記錄,被診斷可能是演化而來, 也可能是在特定時代才有的社會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 以及各種強迫性的焦慮、抑鬱、衝動、亢奮等異常行為。 或許,正是這些瘋狂行徑讓我們的畏懼與想像得以具體, 讓我們得以假裝每件事情都很有道理,然後繼續活下去。 有病嗎?所謂的正常和不正常之間,是否有界線? 【歐美好評】 ✔「本書提供許多少見的歷史資訊,網羅大量的失調症狀描述,以及用文字堆砌出來的趣味用詞,充滿諷刺幽默與驚喜,同時也揭露了不少感傷時刻。」──《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資訊量十足,內容很讓人著迷,但又有幾分驚悚。」——《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 ✔「十分吸引人……內容詳細、很有啟發,是本解說人類衝動性強迫行為的趣味指南。」——《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99則讀了就停不下來的故事,從大家所熟知,到讓人出乎意料的各種恐懼,如怕蛋、怕毛、怕安靜,甚至是對每樣東西都會感到害怕,全都有!還有,你知道歐普拉怕氣球爆破嗎?」——《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訊息量足夠、獨特、聰慧。作者撰寫了多部評價很好的著作,這回列出99種恐懼與強迫行為,成就了一本特別讓人入迷的書籍。」——《科克斯書評》(Kirkus)

目錄

洗澡恐懼症 猶豫癖 蟎蟲恐懼症 懼高症 飛行恐懼症 特定場所畏懼症 回文恐懼症 恐貓症 恐水症 蜘蛛恐懼症 計算癖 ........ 棉毛恐懼症 兩棲動物恐懼症 披頭四狂 集書狂 血液、注射、傷口恐懼症 雷電恐懼症 ....... 安靜恐懼症 鐵軌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 囤物癖 ....... 活埋恐懼症 電話恐懼症 恐四症 海洋恐懼症 十三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 鬱金香狂熱 恐外症...... 等99種狂愛與恐懼之因

內文試閱

  前言      恐懼與慾望乃是驅動人類的力量,但有時我們卻又會被恐懼和慾望給束縛。      一七八六年,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羅許(Benjamin Rush)開始瘋狂命名各種依戀型癖好。在此之前英文的「恐懼症」phobia(源自希臘的恐懼與畏懼之神佛波斯/Phobos)只用在生理疾病的症狀上,而英文的「狂熱癖」mania(源自希臘文的瘋癲)則是社會流行用語。      「我將恐懼症定義為對那想像出來之惡魔的害怕」,羅許寫道,「又或者是對那真實存在惡魔的過度畏懼。」羅許列出了十八種恐懼症,當中有對灰塵、鬼魂、醫生、老鼠的恐懼,另有二十六種新狂熱癖,包含有「遊戲狂熱」、「軍人狂熱」、「自由狂熱」。羅許的語調用字甚至常有幾分詼諧;他表示,受「回家恐懼症」(home phobia)折磨的男性,會覺得自己下班後是「被迫」得到小酒館一趟才行。而自此之後的一百年間,精神學家針對這些特性,則提出了更為錯綜複雜的解釋。從這些極度的恐懼與狂熱中,我們能見到個人與人類演化歷史的驚奇蹤跡,同時也彰顯出被我們壓抑掩蓋的動物本能和慾望。      到了十九世紀早期,羅許的清單上還持續新增了一連串的狂熱癖,直到該世紀結束之際,又新增了一堆恐懼症與狂熱癖在名單之中。      這些恐懼症包含對公共場所、狹小空間、臉紅、被活生生掩埋的非理性畏懼感(特定場所畏懼症、幽閉恐懼症、赧顏恐懼症、活埋恐懼症)。狂熱癖則是包含跳舞、遊蕩、數數、拔毛的衝動(舞狂、漫遊癖、計算癖、拔毛癖)。後來,人們又繼續發現新的焦慮症:無手機恐懼症、棉毛恐懼症、小丑恐懼症、密集恐懼症。許多恐懼症還擁有不只一個名字——舉例來說,對飛行的畏懼,本書使用的英文是aerophobia,但也可稱為 aviophobia、pteromerhanophobia,或著更直接一點也可以用flying phobia,全都是懼怕飛行的意思。      所有的恐懼症和狂熱癖都是文化的產物:每個病症被診斷(或是被發明)出的當下,就改變了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本書裡所記述的病症之中,有少數幾個其實並不是精神科學的診斷結果,而是因為偏見而產生的命名,如恐同症、恐外症;或是嘲弄一時興起的狂熱或流行,如披頭四狂、鬱金香狂熱,又或是拿來開玩笑用的回文恐懼症、長串字恐懼症等等。      但相對的,本書收錄的其他絕大多數病症都是真實存在,有些還是會讓人飽受磨難之苦的疾患。恐懼症和狂熱癖揭露出我們的內在狀態,我們的退縮畏懼與渴求悸動,也就是那些在腦袋瓜裡無法放下的一切。整體來說,這些病症都是我們時下相當普見的焦慮病症。      文學學者大衛・特拉特(David Trotter)觀察發現,「恐懼症代表焦慮感已達到能夠被感覺到的明顯程度,其特性也已獲確認。因此,我們可以與之對抗,但也可放任發作」。同樣地,狂熱癖會把大量的畏懼與渴望,全給濃縮緊湊在一起。這些私密的癡迷行為乃是神智正常的人的一時瘋狂狀態,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瘋狂行徑讓我們的畏懼與想像得以具體化,所以我們才得以保持明智,才能假裝每件事情都很有道理,然後繼續活下去。      *   *   *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診斷為恐懼症的畏懼狀態一定要很強烈又無理,並持續達六個月以上,同時還會迫使個人為了躲避畏懼的環境或物品,進而影響到正常作息的程度。其中,社交恐懼症(對社交場合有著極大畏懼感的表現)與五大特定恐懼症獨立區分,這五大特定恐懼包括:動物型恐懼症;自然環境型恐懼症(如:懼高、怕水);還有血液、注射、傷口型恐懼症;狀態型恐懼症(如:被困在封閉空間裡);以及其他種類的極度懼怕,像是畏懼嘔吐、窒息、噪音。      比起其他焦慮症狀,某些特定恐懼症的治療效果很明顯。儘管如此,大多數人仍不會表態自己患有恐懼症,反倒選擇去避開懼怕的東西。據悉,每八名恐懼症患者之中,只有一位會尋求協助,因此難以估算恐懼症究竟有多普及。二○一八年,醫學期刊《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有篇文章,整理一九八四年到二○一四年間的二十五份調查報告,發現我們當中有7.2%的人,一生之中可能都經歷過某種恐懼症。另外,二○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調查分析二十二個國家的資料之後,也得到相似的結論。這些研究顯示,比起成人,某些恐懼症較常發生在孩童身上,老年人患上特定恐懼症的比率是孩童的一半,而女性患者是男性的兩倍。這說明了,平均每十位女性就有一位曾經歷過恐懼症,男性則是每二十位會有一位。國家級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另有7%的人患有社交恐懼症,英國則是12%。      以上數據都是針對恐懼病症,也就是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的疾患。不過,有更多人擁有的是輕微的反感或畏懼感,有時我們也直接稱作為恐懼症,例如非常討厭在公開場合發言、看牙醫、雷聲、蜘蛛等等。有超過7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曾湧上毫無來由的畏懼感。當我著手為這本書做調查研究工作時,我不覺得自己患有任何一種恐懼症——排除青少年時期的我很害怕臉紅,也害怕飛行,搭機時會一直感到很焦慮等部分——但在研究工作結束時,我卻幾乎都可以成功說服自己擁有所列的每一個恐懼症。而且有些懼怕感來得速度之快,光是靠想像就會發作。      引發這些病症的原因,至今仍充斥著不同的看法。像是對特定物品、文字、數字的恐懼症,看起來似乎能歸因於古老的迷信,或是多神教信仰殘留下來的痕跡。美國心理學家格蘭維爾・史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在一九一四年發表的文章中,分類出一百三十二種恐懼症,經觀察發現,有些孩童會因為被嚇到而患上妄想恐懼;霍爾指出,驚嚇是「恐懼症的多產之母」。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於一九○九年兩項著名的研究中如此分析恐懼病症,他認為恐懼症是被抑制住的畏懼,爾後才被轉移到外部物品之上,是焦慮的外顯表現,也是對抗焦慮的防衛機制。「逃離內在的危險是很艱難的冒險」,佛洛伊德解釋道,「人可以藉由逃避,把自己從外部危險之中解救出來」。      另一方面,演化心理學家(evolutionary psychologist)則認為,許多恐懼症都是適應調整後的結果:我們大腦的本能會怕高、怕蛇,為的是要預防自己從高處墜下或是被蛇咬;我們之所以會厭惡老鼠和蛞蝓,為的是要保護自己遠離疾病。此種類型的恐懼症,可能就是我們演化傳承下來的一部分,透過「生物性的預先準備」(biologically prepared)的懼怕感,庇護我們免受外來的威脅。恐懼症的反應,感覺就像是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偵測到有威脅性的物品或情況時,我們的原始大腦就會分泌化學物質,幫助我們起身戰鬥或是逃離現場,而我們的生理反應——發抖或畏縮、發熱或噁心的感覺——此時就會控制住我們。      演化一說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何女性患上恐懼症的情況與男性不成比例,其中又以生育期女性的情況更為嚴重:女性的危機感增強後,才可保護後代與自己。不過,女性較常患上恐懼症的原因,可能也是因為社會環境對女性較不利所致,因此女性會感到害怕的理由自然也比較多,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女性害怕時,更時常被說是在無理取鬧,因此未獲得正視。以演化觀點來看恐懼症者,其架構都是事發後的說明解釋,也無從解釋每一種恐懼症,更無法說明為何有些人會有恐懼症,但有些人卻不會有。一九一九年,美國行為心理學家約翰・博德斯・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和羅莎莉・雷納(Rosalie Rayner)設計了一項實驗,證實恐懼症可以透過某些條件設定而被誘發出來。一九六○年代,亞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也證明恐懼症可藉由學習而得,只要直接暴露在他人(如父親或母親)的焦慮與非理性懼怕之下即可;家族內,經由病例傳承的畏懼感,效果跟基因傳承不相上下。不過,即使我們有傾向會患上某種焦慮,仍需要有特定經歷或教訓來誘發才會成真。      如果恐懼症是有股衝動想要避開某樣東西,那麼狂熱癖通常就是有股衝動想要去接近某件事情。十九世紀初的時候,偉大的法國精神學家傑昂─艾堤安・艾斯基羅(Jean-Étienne Esquirol)構想出偏執狂或特定癖好的概念想法,到了二十世紀時,同為法國人的皮耶・賈內(Pierre Janet)細心記錄數起案例,全是罹患該種病症的男女病患。本書中的狂熱癖,大多都是聚焦在物品、行為或想法上的強迫性行為,譬如:拔取毛髮、囤物。此外,狂熱癖的流行程度難以估算,部分原因是因為現代醫學已把許多病症分類完成,如:上癮、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專注在身體上的重複行為障礙症(body-focused repetitive disorder)、衝動控制疾患(impulse-control disorder)、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就跟恐懼症一樣,有時狂熱癖會被歸因是腦內化學物質不平衡,有時則被歸為心裡難受或是有禁忌的感受。病患往往把稀鬆平常的慾望給放大,想要極端大笑、大叫、購物、偷竊、說謊、放火、做愛、亢奮、摳結痂、陷入苦痛、被愛慕等。      除了這些個人擁有的衝動感,本書也整理出數種集體性狂熱,人們會一起跳舞、狂笑、顫抖或是尖叫。舉例來說,一八六○年代阿爾卑斯小鎮莫爾濟訥爆發的魔憑妄想症,一九六○年代坦尚尼亞一座湖泊周圍則有數個小鎮出現集體狂笑。這兩起事件之中,身體的抽搐狀況可視為一種反抗,內在莫名的感覺湧現而出,而成為外顯行為。有時,這會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理性?」當我們認定某樣特定行為是種狂熱癖或恐懼症時,等於是在文化上與心理上畫出疆界:彰顯我們社會文化架構出來的信念與想法;然而,隨著時間轉動,某個時間點爆發集體危機時——戰爭、傳染病——那麼這個疆界就會迅速變化。      恐懼症或是狂熱癖的作用就像是一道符咒,賦予某件物品或某樣行為神祕的涵義,更使它們具備力量來操控、改變我們。這些病症可能會讓人煩躁不已,但也讓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變成猶如童話般可怕且生動。它們像是對生理施展魔法般的擒拿術,同時也在此過程中揭露了出我們自身的奇異之處。

延伸內容

【導讀】
◎文/楊凱鈞(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剛看到這本書時很驚訝:怎麼會有人花時間寫這麼困難的書?要先蒐集99種畏懼或癖好的主題,再探索每個主題的起源與演進。因為主題很多元,所以書寫的範圍常會橫跨不同的時空:從歷史溯源開始,引述文學或影劇作品中相關的例子;再加上目前研究與醫療的現況。這無疑是一本含金量與知識密度很高的好書,可說是相關主題的聖經;也得到英文主流媒體書評的肯定。我很佩服這位作者,難怪她能獲得重要的文學獎項。下一個問題會是:為什麼要讀這本書?誰需要讀這本書?      本書所討論的恐懼或癖好,是和焦慮有關的表現。焦慮是我們面對生活中許多狀況的自然反應,協助我們更有效率地應對變化與風險。但過度的焦慮,無論是誘發的情境太多、或是程度上太強烈;反而會造成我們額外的負擔與不舒服。當這些不由自主、無法控制的焦慮太頻繁,顯著影響生活與功能;可能就已經是疾病的問題。疾病的存在,代表有相關的病生理失調;會需要專門的治療,包括藥物與非藥物的方式。就像許多其他疾病的患者一樣,為某種焦慮疾患所苦的人;最想問的是:我為什麼會生病?雖然目前的研究顯示:患者和一般人相比,在幾個腦區與腦部迴路有功能或結構上的異常;這些異常在治療後會往正常的方向改善。但距離我們徹底破解生病之謎,完治這類疾病;還蠻遙遠的。      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焦慮疾患,是許多內外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結果;很難歸咎到單一成因。而且如本書所整理的:至少有99種不同的樣態。雖然它們彼此間差異很大,甚至還會互相衝突;但卻能跨越時空、種族與文化的界線,導致非常類似的焦慮表現。這一方面是突顯了人類思想與行為的豐富與多樣性,另一方面也暗示在這些不同的表現背後,可能有一些共通的致病機轉;是我們可以介入或調整的。這99種樣態,也提醒了「有病」的可能性有多大。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與各種情境,都可能會讓人有無法控制的不適。這些不適也可能是內生性的,和外在因素無關。這樣的觀點,絕對不是要把這些不適「醫療化」;簡化成「只是」疾病。而是從人的豐富與多樣性出發,人應當很難是「完美」的。我們並非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機器人:連相對簡單的機器都會出錯了,何況是複雜百萬倍的人呢!      所以打開這本書:可以先看看那個知道的人不多,但困擾自己一段時間的問題;有沒有在那99種樣態裡面?如果有,知道原來有人也遭受和自己類似的困擾;而且數目還不少,應當會放心許多。如果沒有,可以抱持一顆開放的心;看看別人的困擾所在。雖然操煩的情境不同,但還是可以理解與互相支持。去汙名化,可以「安心」地討論這些困擾,是重要的第一步。從有類似困擾的人那邊,或許可以學到一些有用的「撇步」。也可以在造成日常生活與功能干擾時,更放心地去尋求專業協助。這本書的使用說明書:並不是拿來獵奇,看看那些「怪咖」怎麼會這樣?而是用來破除汙名化,讓人找到支持與安心的力量;更能接受與調適每個人的不完美。

作者資料

凱特‧莎莫史克爾 Kate Summerscale

作家兼記者,現居倫敦市北區,近期著作《艾瑪菲爾丁的暗黑面》(The Haunting of Alma Fielding),入選非小說類貝利吉福德獎(Baillie Gifford Prize)決選名單。 暢銷作品《威徹爾先生的推測》(The Suspicions of Mr Whicher),於二○○八年榮獲非小說類山繆強森書獎(Samuel Johnson Prize),也獲得理查和茱蒂讀書俱樂部(Richard & Judy Book Club)挑選為年度最佳書籍獎(Galaxy British Book of the Year Award),並由英國ITV電視台改編拍成電視影集。 凱特的首部作品《鯨魚島女王》(The Queen of Whale Cay)曾贏得毛姆文學獎(Somerset Maugham award),也曾入選惠特布瑞德傳記獎(Whitbread biography award)決選名單,而二○一六年出版的《壞男孩》(The Wicked Boy)亦榮頒美國愛倫坡獎(America Edgar Award)最佳犯罪實錄的偵探小說作家。

基本資料

作者:凱特.莎莫史克爾(Kate Summerscale) 譯者:吳盈慧 出版社:創意市集 書系:Redefine 哲史思 出版日期:2023-07-04 ISBN:9786267149720 城邦書號:2APB32 規格:膠裝 / 單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