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其他
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

  • 作者:何美鄉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2-10-06
  • 定價:500元
  • 優惠價:72折 360元
  • 書虫VIP價:360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42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499輕鬆升級VIP/限時限量72折,售完不補!
  •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新興感染症的紀元已經降臨。 任何新興疾病,都是從一個未知的疾病開始…… 跟人性一樣善變的病毒,疫苗研發趕不上變異株大浪來襲, 混亂中人類起而行動,集體知識的累積讓世界免於滅頂, 儘管災難的傷口沉痛,卻能為未來的美好指路。 疫情結束但病毒與感染症沒有消失 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 揭開疫情報導不會告訴你的事、防疫免疫還沒說完的事 面對未知疾病的挑戰,人類從不放棄、不躺平! 賴明詔|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楊斯棓|醫師暨方寸管顧首席顧問 陳秀熙|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推薦 ---------------------------------------------------------------- 回到二○一九年末,身在台灣的我們,恐怕很難想像,日子即將全然改變。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子,都將被口罩蓋上、被酒精浸潤。 新冠疫情是一齣歹戲拖棚的病毒變異大競賽。原本預期疫苗上市、接種疫苗、疫情結束,一切回歸正常。但新的變異株一次又一次出現,我們只能不斷調整目標和行動。 本書是一個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台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集合疫情期間,全球科學界對病毒、疫苗、免疫反應、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衛專業的解讀,層層為大眾的防疫知識打釘固樁: ․Omicron將成為在地化的季節性呼吸道感染症! ․重複感染提供在地化疫情的平衡與穩定! ․綜合免疫為你做好準備,對付下一個變異株! ․疫苗刺激免疫反應,怎麼做讓疫苗反應更好? ․長新冠是什麼?誰容易有長新冠?怎麼治?好得了嗎? ․生活習慣不健康,無敵星星也會變流星! ․益生菌和維生素D是對抗病毒的神奇療方! 科技,還未找到更好的方法,杜絕再一次全球大流行;但人類歷經災難的知識成長,可以是防疫最有效的武器。隨著新冠疫情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

目錄

前奏曲:那個沒有名字的病 序幕:被忽略的開場 第一部 攪亂一切的冠狀病毒 1.21世紀人類公敵:冠狀病毒 2.新型冠狀病毒,哪裡來的? 3.變異株:病毒演化的過去與未來 4.改變遊戲規則的Omicron 5.病毒與你:病毒嗜好你的哪個細胞 6.剪不斷,理還亂的長新冠 第二部 抵禦新冠病毒的曙光 7.與生俱來的免疫反應 8.疫苗,假冒的入侵者 9.提升疫苗反應的秘訣 10.新冠mRNA疫苗的美麗與哀愁 第三部 守好這一局,開啟防衛行動 11.四道防線,守住健康 12.非得接受的綜合免疫,焉知非福 13.重複感染與疫情在地化 14.評估防疫成效:死亡率、超額死亡、死亡位移 第四部 新防疫未來式 15.飲食與運動,關乎新冠重症機率! 16.人類的朋友:益生菌與益生元 17.缺乏維生素D?現在就補上! 18.重新審視人類正在經歷的另一個大流行:肥胖 19.新冠疫情揪出人類長期的隱型殺手:空氣污染 20.正面交鋒新冠高風險因子:年齡 終曲:疫後新世界

內文試閱

  【作者序】我們是醫生,面對一個沒有名字的病   2003年4月初,晚上11點鐘,在廣州市某一間不是很吵鬧的酒吧,這是我們唯一的共同空檔。酒吧也是唯一還開著的公共場所。      昏暗的燈光下,依稀可以分辨出那是一張很年輕的臉——一個剛得過SARS的醫學院學生。他以超乎他年齡的平穩沉著,述說他親身的經歷。      當時那是一個源於中國,正在對外擴散的新興病毒。教科書裡沒有這個疾病的資訊。一直到2010年,我才為一本傳染病的教科書,寫了SARS病毒的篇章。但在那個時候,醫生們必須在沒有資訊或很少資訊的情況下,做出相關決定。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會盡量從各方面收集資料,比如說造訪廣州這個疫情的發源地,就是很多流行病學家都會想要做的事,況且我還是受委託前往考察的。原本是還有一位臨床醫師及一位病毒學家的三人組訪視團,但在臨上飛機之際,才發現其他兩位都因家中有事不能同行。      那位學生以低沉的聲音開始說話,比較像是在對他自己說話。大部分的時間,他微微低著頭,應該是在沉思,或專注於重回他那非比尋常的經歷。      ……發燒數天後,我決定去找我的老師:「我想我得了那個病。」      但他好像一點都不驚訝,說:「那我們就來治療你。」      那個病!      那個沒有名字的疾病!多麼似曾相識的場景。      瞬間,我回到了洛杉磯,穿梭在郡立醫院的走廊。貧窮、老邁,還有那些處於社會邊緣需要幫助的形形色色人種,是郡立醫院病患的常態。但有一段時間,醫院裡頻繁出現一些超乎常態的病人,他們看起來年輕、衣冠時尚,除了發燒之外,他們算是健康、五官端正,甚至有些還稱得上英俊。他們的出現與我們醫院的常態一點都不相容。他們被轉診到感染症的專責病房,因為他們在發燒,卻找不到明顯的診斷。從頭到腳,我們把可能導致發燒的病原體都找過一回,但什麼都沒找到。      一個又一個,我們以「不明原因發燒」為入院病因。那是1981年,當時愛滋病毒還未被發現,我們看到的是早期且初次被感染的愛滋病人,病毒在剛剛進入的血液細胞裡繁殖,還只有發燒症狀,算是免疫系統對病毒入侵的抗議。他們的免疫力還未被破壞。最後,在他們出院的診斷書上,我們還是寫下「不明原因發燒」。      我們對他們的健康一點幫助都沒有。      1981年6月,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剛在流病週報(MMWR)發布一則洛杉磯的六個人群集感染,都是20、30歲的年輕男性,感染原是一種屬於伺機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的肺炎案例,這種病原在環境中處處皆是,對一般健康人沒有影響,但對免疫力不健全的人,就會造成所謂伺機性的感染,通常死亡率相當高,主要反應的是病人本身的免疫力已經受損嚴重。我們在晨會(每天早上醫師們聚集討論病人的診斷與治療)討論時,有人提議,我們所收治的發燒病人與那些伺機性感染的病人,應該是相關的。但因為兩組病人的臨床病徵有所差異,我們於理無法將他們歸為一類。但冥冥中,我們都認為他們是相關的。      當時,我剛踏入臨床醫學的訓練,感染症深深吸引著我,每一個病人,至少都有兩端的訊息要呼應思考:一端是病原,另一端是病人本身。感染科的病人不唱獨角戲。而感染症可以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統、器官或組織,常常需要給一個全面的故事,處處充滿挑戰。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病人,我們都可以將他們醫治痊癒,只要他們不要等到最後一分鐘,讓那些病原在他們體內占了上風。這叫做當醫生的成就感,也可以是即時的成就感。當然,偶爾也會有像那些不明原因的發燒病人出現,而那種挫敗,我們也會默默承受。      ☆☆      說到成就感,最終我離開臨床醫學,走向公共衛生。我告訴我自己,「若是可以從源頭探討,瞭解問題的成因,從根本來預防疾病,不就事半功倍?」這樣可以幫助的人應該會更多。      不過我仍不改對傳染病的偏好,理所當然,我就成為傳染病的臨床流行病學家。      那時,我還未意識到,新興感染症的紀元已經降臨了。在後來的30、40多年,新興感染症成為我們傳染病醫師專業生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的傳染病知識與歷練,隨著一個又一個新興感染症的出現而增長。當新興感染症出現時,不管是發生在哪裡,傳染病醫生/學者,都會在第一時間開始收集資料,彷彿明天病人就會出現在眼前一般。因為在20世紀,任何一個傳染病,不管發生在多遙遠,都可以在瞬間變成咫尺之近。      研究是控制新興傳染病很重要的一環,收集資料是要為不時之需做準備。但撇開服務層面,新興感染症與人類的交集,所蘊含的是那些我們永遠割捨不下的人類故事,生死的交集最能激發深層的人性。此外,還有病毒的神祕面紗背後,自然界生物的奧祕,又是多麼誘人。病毒的分子如何作用在人類細胞的另一個分子?跨宿主傳播的病毒需要做些什麼適應?一個個因感染而喪命的人,又是透過哪一種致命的致病機轉?現有醫療藥物可有介入的機會?疫情上揚之際,回答以上任何一個問題,都有可能變成控制疫情的工具。科學界在與病毒賽跑。      「每一個生物現象,都可以縮減成分子機制。」偶爾有機會對高中生講課,我一定以這句話當開場。因為就是這個分子生物機制的剖析,深深吸引了我,讓我在高中時從文科轉讀理科。講課,就是要把最動我心的那一塊,傳遞出去。      你看到沒?我試著告訴你,不管是行醫或公共衛生,服務本身的背後,是那充滿引人入勝且奧祕無比、無遠弗屆的知識領域。當新興感染症出現之際,這些知識是蒙上一層面紗,科學家竭盡所能、有時也會出生入死,為的就是要揭開這層面紗,這些科學人內心的驅動力,雖然有服務的務實面,但也是可以獨自存在,無關乎周遭的環境。      新冠疫情出現,從病毒與流行病學的屬性,一再顯示這個病毒不會消失(2020年2月我就提出警訊),我們要研發疫苗與藥物,進入長期抗疫的狀態。但我沒能預測到的是,變異株會不斷出現。原本計畫疫苗上市、接種疫苗、疫情結束,一切回歸過往的常態。但一次又一次,我們調整了防疫目標,因為新的變異種出現。病毒進入新宿主之後會持續變異,原本這只是教科書裡的理論,現在我們目睹新冠病毒真的徹徹底底將這套理論付諸實踐,而且還鍥而不捨地突變與適應,科學界還不能確定,這個適應過程穩定了沒?      ☆☆      過去兩年來,美國國家圖書館的PubMed 網站 (全球生物醫學界最常搜尋的文獻資料庫),已累積高達28萬多篇的科學文獻,相當於每天平均300篇。在退休前,我就立下一個人生的新方向,可以的話,我會盡我能力,拉近那些知識「有」與「無」的群組之間的距離。這其實是流行病學應用的精髓,縮短因社會不公所造成的健康不對等。英美的文獻都有報導,社經資源較不足的群族有較高的新冠死亡率,真正的原因很複雜,但防疫知識的有或無,扮演一定角色。面對新興感染症,眾人最需要的就是有用的知識,無論是對病毒的認識,還是防疫的方法與原理。      有多少人注意到,2020年新冠疫情浮現之後至今,不管是哪一個科學刊物,任何有關新冠的科學文獻,都是完全免費公開的?在2020年1月24日,當我注意到最早出現的那兩篇有關武漢肺炎病人的文章是免費公開時,我的心一陣悸動。畢竟,在關鍵時刻,人類是善良、有智慧並公義的。      疫情讓很多事情陷入停擺狀態,而每日閱讀有關新冠的科學文獻,成為我不自覺的慣例。開始時,對文獻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有諸多質疑。流行病學的研究一定可以收集到一些數字,但數字是否有意義則與方法息息相關。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多人確診、更多人死亡,病毒奧祕的面紗依循一定的規律,慢慢被掀開。我記錄下這層層面紗下所呈現的第一印象,之後用我腦中的字典,將這些知識分類。過程中,我也會選一些可能有助大眾的資訊,放在我的FB上。因為我可以讀懂這些知識,於是我把它們寫成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盡我能力所及,縮短知識「有」與「無」的族群之間的距離。      ☆☆      當商周詢問我寫書的意願時,我居然沒有太多猶豫就答應了。這本書是我對知識的好奇與熱中所產生的果子。因為是新興感染症,肯定有很多醫學專業人士也沒能跟上這快速累積的文獻。書中的關鍵資訊,也都附上參考文獻的出處。更重要的是,我用的是40年來對傳染病的熱愛所累積的專業常識與知識,將科學新知轉譯成眾人可以瞭解的語言。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的防治,不管是疫苗和藥物的研發、處理疫情的系統,還有對病毒研究的掌握,處處皆受惠於2003年那曇花一現的SARS疫情、中東的MERS病毒,以及2014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每一個疫情,都像給我們一次預演的機會,準備好一些道具。面對一次次的疫情時,我們都會有更多一點準備。或許你不滿意新冠疫情對你生活帶來的衝擊,但你的情況肯定不是最糟糕的,因為你還活著。就全球而言,更慘的狀況比比皆是。幾百萬人失去生命,上千萬人失去所愛。      我們的科技,還未找到更友善的方法克服人類無謂的恐懼,隔離染疫的垂危病人。      SARS疫情可謂是新冠疫情的前奏曲。人類對新冠病毒的防疫準備,是從2003年的SARS就開始了。我選了那位感染SARS的廣州醫學生的故事,做為本書的開場,面對染疫後可能的死亡,他的故事洋溢著有智慧的冷靜與善良。他說:「只有我的免疫力可以幫助我,那我就要努力的活到那免疫力可以發揮功能的那一刻。」他能夠將教科書的知識,應用於主觀的經歷,我們透過閱讀,也跟著走一遭染疫的歷程。同時透過他的故事,感受一個醫生首度面對新興感染症的浮現,在極權國家之下,不准許公開討論與腦力激盪,使得行醫看病變成一個非常孤單無助的旅程。      這就是那些沒有名字的感染症,剛出現時的樣貌。病人可能陸續出現在不同的醫療院所,對於新疾病的浮現,要如何及早警覺,就需仰賴公共衛生體系的疾病監測系統,並建立暢通管道來偵測不明原因的疾病。      中國在2019年展現了他們生物科技的先進,可以很迅速解析未知的病原的基因,但是很可惜,中國公共衛生體系對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似乎仍不脫2003年由上而下、封閉式的管控模式。      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傳遞一些我認為重要或有趣的訊息,不需要專業知識的背景都可以瞭解。但每一個章節,也都提供生醫療專業知識參考文獻,讓有需要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      新冠病毒所帶來的,不會是最後一個沒有名字的新興疾病。或許透過本書系統性的呈現,能讓你看見新冠疫情是一個激勵我們「重設」的機會,就像一部用久了的電腦,重設一下系統,讓它更合乎需求。我們可以藉助新冠疫情的啟發,重設我們的心態、價值觀、生活、社會,甚至國家政策或國際秩序。假如我們的未來可以是「疫後的更好」,何須堅持回到疫情以前的好?      何美鄉,2022.08.06,於南港

延伸內容

【推薦序】以科學及人文的知識審視新冠疫情
◎文/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冠狀病毒學家 賴明詔      隨著醫學的進步,許多危害人類的傳染病逐漸被克服,例如小兒麻痺、天花及登革熱等。醫學界也充滿了自信,以為傳染病不再是人類的公敵,可以用疫苗或藥物控制解決;沒想到這個自信很快就破裂,史上只有天花被徹底消滅,而愛滋病卻無法根除,而且愛滋病疫苗屢試屢敗。更令人失望的是,新興感染病不斷地出現,顯示現代醫學的缺陷。這本書就是討論COVID-19 這個到目前為止,影響人類健康及社會秩序最巨大的傳染病。      歷來傳染病對人類的衝擊主要是危害健康,但是20及 21世紀的爆發,如SARS及COVID-19病毒,不僅影響人類健康,對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影響更是嚴重,因此不能只從醫學的面向來討論,應該更進一步整合各種觀點,加以全面審視。因此要介紹這個病得具有科學及人文的知識素養,何美鄉博士就具有這樣的條件。      何博士的求學過程從醫學轉到流行病學,她有獨特的背景和視野,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探索一個疾病。她具有敏銳的眼光,能夠深入問題的核心,分析中肯公正,又有親和力及表達能力,經常在媒體上解釋病情。她擅長以淺顯的文字表達複雜的數據和理論,因此她作為主角的節目都很受大眾歡迎。      COVID-19包含很多議題,首先她討論病毒與流行病學,如何開始傳播。她提出新冠病毒有動物傳給人類,或是由實驗室所傳播的正反意見及證據,這是一個無法證實的「羅生門」。書中亦討論新冠肺炎的病理機制,清楚列出防疫重點及治療路線。最後討論藥物及疫苗的研發,因為病毒有極高的變異性,而且病毒不可能完全消失,所以需要不斷有新疫苗。這本書並包括一些大家不熟悉的疫情實況,這些數據和資訊對未來防疫及控制疫情將很有助益。      這本書文字優美、科學的名詞及內容簡潔易懂,將是讀者瞭解新冠病毒的絕佳幫手,特以推薦。   
【推薦序】用科學證據為防疫指引正確的方向
◎文/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林氏璧      我和何美鄉老師多次在公視《有話好說》節目同台,為台灣朋友分析疫情相關訊息,我一直在跟老師學習。      其實我認識美鄉老師已久。我還是一個小住院醫師時,有幸參與張上淳老師當試驗主持人的新型流感H1N1國光疫苗的臨床試驗,而美鄉老師為這個疫苗付出了極大心力,在大家一同努力下,讓台灣可以自製新型流感的疫苗。當時我就對老師從臨床醫學走到公共衛生,成為臨床流行病學家的經歷感到印象深刻。      新冠病毒是個充滿未知的病毒,在這兩年多來,科學界也都在摸索,很可能沒有真正的專家。但至少專家們基於對之前感染科學、病毒學、免疫學、公衛、疫苗臨床試驗的知識,在證據未明之前,可以做出比較公允的解讀。我從美鄉老師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努力找證據,客觀地解讀科學數據,試著為國家人民整理出已知的最好證據,為防疫指引正確的方向。      歷經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人類應該是終於接近戰役的終點了!何美鄉老師在此時回頭收集了過去兩年來科學界對新冠病毒、疫情、疫苗、免疫反應的研究成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社會大眾解讀。美鄉老師形容這本書是記錄人類歷經疫情的防疫過程,如何增長知識,讓知識成為防疫最有效的後盾,也記錄下人類史上非常獨特的一段經歷。      做為同樣一路觀察這些科學知識累積的一份子,對於我這個感染科醫師來說,這本書讀來實在是非常有感,也讓我想起這兩年多的許多片段。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問題的解答,包括:      Omicron是否會成為新冠病毒的代表,未來長期與人類共存?還會有下一個希臘字母大魔王嗎?      長新冠到底是什麼?誰容易有長新冠?怎麼治?好得了嗎?Omicron感染者的長新冠又是如何?      我們該如何看待重複感染這件事?重複感染的症狀一定更輕微嗎?      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接種所造就的「綜合免疫」,是否是結束大流行的關鍵因素?      如何客觀用死亡率、超額死亡、死亡位移來評估各國的防疫成效?      新冠病毒會與我們共存很久,就如同流感病毒一般。因此雖然大流行可能結束,但我們還是要知道如何能避免新冠重症的方法。真的只有打疫苗一途嗎?不是的,老師在最後還苦口婆心告訴大家,減少重症,其實和你的飲食與運動非常相關!      讀完此書收穫甚豐,有點像上完了何美鄉老師滿滿一整學期的課呢!對於這兩年多來有些我自己仍有所疑惑之處,亦獲得很好的答案。誠摯推薦本書,給所有為台灣防疫盡過努力的每一個人。也希望你能如老師後記中所說的,看見一路走來科學界真的努力過了。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感恩之心,少挑點毛病,會有更多的幸福之感。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讓新冠終點,成為新的起點
◎文/陳秀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本書作者何美鄉教授,可說是解決傳染病的「如來佛」,由解悟孫悟空頑童新冠病毒,帶出如何教導及啟示人類。自一個没有名字的病開始,你我不僅經歷人類與冠狀病毒之戰役,也見證歷時三年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從大流行逐漸轉變為地方流行。得以如此,源於我們能運用基礎醫學、公衛及臨床知識,以科學化的方法去瞭解病毒。而何教授這本著作,正好在此疫情緩解的時間點,從科學角度為此傳染病做了最佳闡述與註解。   何教授以其廣博的科學素養、投入防疫的豐富入世實務,透過病毒學、免疫學、創新疫苗研發、臨床藥物發展、多重健康因素影響,以全面宏觀的角度、深入淺出的文筆,為這三年的科學防疫之路筆耕為文。相信歷經此波全球疫情的世代,在知識汲取之外必定深有所感。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何美鄉

台灣流行疾病學專家、內科傳染病科醫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委召集人、生物安全委員會召集人、生醫所研究員(2015年退休)。 台灣首位參與美國疫情調查服務隊的流行疾病學專家,曾於SARS期間率先進入和平醫院,協助控制疫情。 高中畢業後赴美國就讀大學、攻取醫學博士。因立志到第三世界行醫,進一步至哈佛大學鑽研公共衛生,曾任美國疾病管制局疫情調查員,多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短期顧問。 協助國光生技成功開發H1N1新型流感疫苗,使國內疫情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獲頒行政院2011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現任台灣疫苗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素食營養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健康服務協會志工兼榮譽理事長、其他環保團體志工。

基本資料

作者:何美鄉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22-10-06 ISBN:9786263184084 城邦書號:BU0182 規格:膠裝 / 部份雙色部份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