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創意思考金字塔:從理解問題到提出解方,五段式思考法為個人或組織找到高價值創意
-
投資金律(新版):建立必勝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八堂必修課
-
窮思維、富邏輯:人生實用商學院之致富之前先自主
-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看懂投資本質:首度寫給投資人的理財專書
-
系統思考實作篇:一眼看清規律背後的結構和邏輯,解決現實世界中的複雜問題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啟發比爾.蓋茲創業原力,矽谷祕傳70年禁書,潛能激發必讀經典,「祕密」書中引用多達16次(暢銷百年經典 全新譯本)
-
10秒選出10倍股:美股教授林昭賢教你用顏值投資法,不靠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一眼找出上漲10倍的美國飆股!
-
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收支保險投資,人生4階段富足全攻略
-
機率思考:職業賭徒與華爾街巨鱷的高勝算思維法,面對機率、風險和不確定性的34堂防彈思考課【暢銷慶功版】
-
高盛首席分析師教你剖析超級週期:掌握進場的訊號,啟動長期獲利的投資布局
內容簡介
第一本揭開台灣失業真相的書
職場最敏感話題,上班族必修
失業一定是自己的錯嗎?
這種天崩地裂的打擊,一輩子也走不出來?
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一切——收入、身分地位與自我?
現代職場上,失業的危機四伏,為何我們總是視而不見?
你覺得,它只是一件壞事,絕不可能是好事嗎?
在瞬息萬變的今天,失業比我們以為的更容易發生,
但它就像人生道路上許多艱難險阻,
是有意義,而且可以克服的!
不管景氣多差、職場變化快速、中年危機、疫情來襲……
準備好失業,就不怕被失業!
失業,其實很普遍,只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
42歲的品惠,任職新創公司會計,最了解公司狀況,七年來老闆到處募資,早晚坐吃山空,
自忖比不上便宜勤快的新鮮人,不敢換工作。疫情來襲遭到裁員,夜晚輾轉難眠,她問自己:
「如果三十五歲就跳出去,工作會不會好找多了?」
國章任職外商,負責幫總公司採購,新任總經理認為採購部門無助獲利,必須撤掉,留他調去業務部。
中年的他卻選擇被裁員,打算放手一闖,「心裡很掙扎,太太也跟我吵,這個決定很辛苦。」
除了工作,瑪姬沒有生活可言,偶爾親友聚會,她從頭到尾大談工作,朋友懷疑:「會不會生病了?」
後來,她遭到公司資遣,先生表示早就受不了,孩子都長大,他要離婚!
沒了工作、沒了婚姻、沒了家庭,瑪姬要怎麼面對……
職場專欄作家洪雪珍,透過長期觀察、大量採訪、深入資料分析,完整探討失業這個議題。
書中描述失業的原因與過程,從血淚斑斑的打擊,到重磅反擊、回歸職場、重建關係、找回自己的英雄旅程。
面對失業,除了逃避、焦慮、沮喪,還可以做什麼?
洪雪珍要告訴我們,不管景氣多差、職場變化快速、中年危機、疫情來襲……
準備好失業,就不怕被失業!
【誰適合看這本書?】
◆ 對於失業的威脅,不去想、也不敢想的上班族,一旦發生束手無策!
◆ 因大環境不佳,或進入中年,有高度危機感,不知如何改變的工作者。
◆ 正面臨失業,陷入求職困境,恐慌焦慮,希望重返職場的人。
◆ 關心身邊(可能)遭遇失業的家人或親友的你。
【這本書能幫助我們什麼?】
◆ 建立正確認知:不是魯蛇才會失業,人生勝利組同樣遭受威脅。
◆ 了解失業怎麼發生、有哪些徵兆,超前部署,不讓失業找上自己。
◆ 獲得改變的力量,把工作變成有挑戰的學習,開發潛能與收入!
◆ 化危機為轉機,萬一真的失業,重磅反擊,找回人生自主權。
◆ 體悟失業是珍貴的禮物,打開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作者第一次公開分享真實經歷,獻上最誠摯的一份禮物!
【誠摯推薦】
PChome電子商務副總經理 吳德威
轉職資深顧問 李益恭
人資經理╱「職涯實驗室」社群創辦人 何則文
東京著衣╱Wstyle 品牌創辦人 周品均
貝殼放大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大涵
職涯諮詢師 林合鑫
寶島淨鄉團創辦人、師大畢業典禮演講者 林藝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作者、前臉書資深主管 矽谷阿雅
暢銷財經作家 施昇輝
激勵達人 鄭匡宇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
社會各界人士
一致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目錄
社會各界人士一致誠摯推薦
〈自序〉失業不是你想的那樣
第 1 章 為什麼會失業?
——勘透背後你不知道的原因
1-1 遇到公司經營不善,是人生常態
1-2 老闆只要功勞,不要苦勞
1-3 當活生生的人化為數字
1-4 企業沒有要跟員工老在一起
1-5 工作狂沒了自己,也沒了工作
1-6 不只壓力、競爭,還有情緒的漩渦
1-7 辭職回家照顧的人是妳,不是你
1-8 擋人財路死得快
1-9 打壞了「老闆」這張王牌
1-10 失業像極了疫情
1-11 今天站風口,明天變炮口
1-12 三百六十五行,不是行行都有班可上
第2章 失業是怎麼發生的?
——過程也許不同,受傷的情緒相同
2-1 山雨欲來風滿樓,逼退手法百百種
2-2 高手過招,只在一念之間
2-3 要員工走路,老闆說了算?
2-4 痛苦無人懂,但壓爛的三明治何必吃!
2-5 「爸爸要失業了,怎麼辦?」
第3章 新工作會在哪裡?
——未來充滿挑戰,要做好心理建設
3-1 求職道阻且長,比想像中更難
3-2 出去過,就回不來了?
3-3 職涯像一條S曲線,往上走或向下滑?
3-4 派遣、兼差、自由業,還要有長久之計
3-5 高處不勝寒,減薪也沒人要?
第4章 失業的領悟與禮物
——幸與不幸只有一線之隔
4-1 撿回狂飆的孩子,彌補缺失的親情
4-2 十八般武藝不嫌多,持續學習就對了
4-3 管理職場風險:儲蓄、理財加斜槓
4-4 轉角遇到它,彎一下路更寬
4-5 認清現實、接受現實、超越現實
第5章 失業不能預防,那麼能怎麼做?
——就從準備好失業開始
5-1 認清一件事:It’s just business.
5-2 展現生存者姿態,從黑名單除名
5-3 工作也有保鮮期,報到就訂好離職日
5-4 好個性幫你創造好運氣
5-5 打造個人品牌,發給自己一張王牌
5-6 啟動你的職涯小實驗
第6章 如何重磅反擊,找回人生自主權?
——站起來,冒險是最好的投資
6-1 說說你的英雄故事,縮短與工作的距離
6-2 把求職當作正職,讓失業變成事業
6-3 改變人生際遇的,可能是路人
6-4 承擔風險,為自己發明新工作
6-5 要相信有人會幫你
6-6 何必再找工作?找收入吧!
〈後跋〉失業是有意義的
內文試閱
【自序】失業不是你想的那樣
「一隻鳥能選擇一顆樹,而樹不能選擇過往的鳥。」
——文學家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戴著耳機,我一邊敲著電腦,一邊聽著三十歲的黑黑說他失業三年的心路歷程。在我採訪的案例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二十幾歲發生失業,黑黑是其中一位,很年輕,很能聊,聊了快三小時,我的耳機發燙,耳朵也隱隱作痛。就在我以為快結束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一定要告訴我,因為很重要。
失業期間,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正熱,黑黑上網google男主角盧廣仲,知道前一年盧廣仲退伍,正值三十歲,要大展身手之際,遭逢黃安舉報他台獨,中國大陸的演出一夕之間全都取消。接著遇到創作低潮,寫不出作品,整個人困住了,動彈不得。還沒開始「就業」,盧廣仲就莫名其妙地「類失業」。
啟程,回家
二十歲出道並走紅,盧廣仲年輕的生命裡向來陽光普照,第一次整朵烏雲飄到頭上,整個人沒入陰影中,不知道如何自處。家裡的冰箱塞滿紅酒與啤酒,不喝就睡不著;看到誰或任何事情,都覺得討厭,後來他形容當時自己有如爛泥。
這樣不知道過了多久,盧廣仲突然想起阿公,年輕時到台北經商失敗,連買車票的錢都沒有,不得不一個人走路回台南老家。盧廣仲決定也循著這條路走回家,意外地成了引領他走出生命低谷的一條小徑。
二○一五年十二月八日,盧廣仲在臉書寫道:
「我要從台北走回台南家,
今天啟程。
Rock!」
回家的路不如想像中順利,沒多久就遇到難關。媒體報導,盧廣仲在台北進入桃園交界的山坡上,眼前突然出現二、三十隻狗一起對他猛吠,情況相當危急,僵持了十五分鐘,還好來了一部公車救他一命。當時他動過放棄的念頭,可是已經在臉書昭告天下,半途而廢實在太丟臉,只得繼續走下去,十一天後回到家。
沒幾天來到二○一六年,運氣突然開了,他推出新專輯,不久更獲邀演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第一次演戲就上手,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新進演員兩座金鐘獎,連主題曲〈魚仔〉也一舉奪得二○一八年金曲獎的最佳作曲人、年度歌曲獎。至此,盧廣仲比當兵前更紅。
隱藏的真相
以前在朋友的眼中,盧廣仲是個正能量的大男孩,搞笑﹑貼心,但是在經過短暫的「失業」,被負能量洗禮過,媒體稱他終於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瞿友寧為演員開六堂表演課,盧廣仲到第四堂課就進步神速。他跟盧廣仲聊過在大學車禍、練吉他,以及從台北走回台南的低潮期……瞿友寧說:
「如果人生的厚度不夠,很難成為一個好的表演者。」
後來黑黑又去看盧廣仲的MV,裡面有句話成了黑黑至今的座右銘:「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阻止你去追求夢想和自我,在每一秒鐘你都是自由的。」黑黑一直以來深受被原生家庭情感綁架的苦,失業期間得了憂鬱症,他說自己其實是自由的,卻被恐懼、自尊、在意別人給困住。盧廣仲可以做到,他也可以,於是起身找工作。
盧廣仲那一陣子顯然有三十而立的焦慮,畢竟還年輕,很快機會就來敲門。在他的故事裡,你看到失業的真相嗎?
1.會失業,不見得是因為不夠優秀、不夠認真,有時只是運氣不好。
2.失業時,不見得是最爛的事,有時是一個好故事的開端,只要你做點什麼。
3.失業後,不見得天就塌下來、人生就完了,有時它是一個高峰之前的低谷。
「改變社會對失業的認知」,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出版社總編輯程鳳儀初次聽到我要寫「失業」主題,楞了一下,並且提醒我不要寫得灰暗與無望。然而在訪問過數十個失業案例,以及讀過有關失業的研究報告,我要跟大家說的話是,失業跟你想的不一樣!它不是一個詛咒、不是一場災難,而是你一定沒有想到的:
失業,是一個禮物。
首先來談我的起心動念,是怎麼開始寫這本書的。我得說,它是一個神奇的過程。二○二○年一月,我決定今年要寫一本書,很多想法在腦子裡翻來覆去,都沒個定案。折騰了好一陣子,有一天突然電光一閃,「失業」兩個字跳出來,我居然馬上認定就是這個主題,想也不想就坐下來在臉書發了一則短文,徵求失業個案。一個小時後,叮咚叮咚陸續有人敲門進來報名,順利到好像這些人等了一輩子,就等我開口邀約。
五個訊息
一個月後,新冠疫情飆高;三個月後,《商業周刊》封面驚悚寫著「失業潮」,有人問我:「你出書怎麼能算得這麼準?」天知道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這期間新工作不斷插入,只能向前向後擠出時間,有時一早六點寫,有時晚上十二點還在寫,作息大亂,卻沒想到放棄,就我這個生活規律如定時鬧鐘的人來說,透著濃濃的不尋常。
這樣說有點不可思議,彷彿不是我要寫書,是上天要我寫,而我像是在履行一個使命,當很多人遭逢失業或恐懼失業,站在十字路口茫然迷惘時,給大家一些特別的訊息,要大家不再排斥失業,因為它會成為生涯的常客;要大家不再害怕失業,因為它會開啟另一扇門,通往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些訊息,完全打破過去我們對失業的理解與思維,重建積極正向的認知框架,讓失業的意義顯現、失業的價值被看到。彌爾頓(John Milton)在《失樂園》一書裡說道:「我們的頭腦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把地獄變成天堂。」是的,我在這本書要把你對失業的想法,從地獄變成天堂,而當你相信什麼,就會變成什麼。以下是五個迷思,以及五個正確的認知:
1.失業不是懸崖,而是山洞
尼采說:「一切都是投射。」而我們投射在失業的是一個巨大的黑影,就帶來了恐懼!以為失業是萬丈的懸崖,一失足跌下去便是粉身碎骨。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失業是失足的結果,粉身碎骨是對失足的懲罰。但是這本書要教你重新想像,失業是一個山洞,看似漆黑無光,裡面藏著你要的寶藏,邀請你走進去展開一趟英雄之旅。一切未可知、充滿不確定,心裡有些害怕,更多的是好奇與興奮。
2.失業不是無常,而是經常
俗諺說:「明天與無常,不知道哪一個先來到。」所以我們害怕無常讓明天到不了。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生涯規劃的目的是就業,失業不在預期裡,這使得失業被歸類於無常。但是這本書要告訴你一個事實,失業一直在,只是你不想看見它。隨著科技不連續式的發展,產業更迭快速,景氣周期縮短,失業將更頻繁出現在生涯裡。面對這個就業的雙胞胎,跟它一起成長、強大,才能獲得真正自由。
3.失業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太優秀
有多個研究不約而同指出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比起普通上班族,條件優異、積極進取的精英在生涯的發展上,波動更大,周期更短,經常會面臨被失業的情形。這本書要告訴你另一個研究結果,被失業的精英當中,超過八成後來獲得更高的職位、更優的薪水、更大的舞台。同樣是被失業,為什麼有人沉寂下來,而有人躍上高峰,差別在於承擔錯誤,並且不帶羞恥感與罪惡感。
4.失業不是你不合適,而是工作不合適你
在這世界上,多的是成功非凡卻失業過的例子,改變這世界的賈伯斯是,寫哈利波特的J.K.羅琳是,美國名主持人歐普拉是……顯然,他們的超級成就都是在被失業之後發生,這說明什麼?原來的工作並不合適他們!就像盧廣仲做歌手固然有名,但是真正火紅是在拍了電視劇,當了演員。所以這本書要告訴你,當失業時,不必灰心喪志,而是開心慶祝,因為下一步就是成功轉彎。
5.失業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得到人生
採訪數十個失業案例之後,最深的感觸是「有一種失去,就是獲得」。工作是一種嗎啡,讓人亢奮,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不知不覺中失去健康、失去家人、失去朋友、失去生活……唯有失業,才會大夢初醒,發現孑然一身,一無所有。這時候就會想到其他的失去,回到自己、回到家庭,有人重建破碎的婚姻,有人撿回狂飆的孩子。這本書要告訴你,按下暫停鍵,才會看到幸福在身邊。
飛翔是天性
失業是一個創傷,多年後看似好了,當有人提及時,陰影卻會不自覺地飄上心頭,情緒跌落至深淵。也有人不是自己遭遇失業,而是家人同事,也會杯弓蛇影,長期處於不安與焦慮中。甚至有人從第一天上班起,就戒慎恐懼,深怕失業,不敢犯任何小錯,活得卑微渺小。足見失業這個恐懼,是勒索,也是綁架。
因此我們永遠要保持高度自覺,在生涯這條道路上,我們是一隻飛翔的鳥,不是路邊的一棵樹。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羅曼.羅蘭說:「一隻鳥能選擇一棵樹,而樹不能選擇過往的鳥。」我們是自由的,失業不過是從這棵樹飛到下一棵樹的路上,前一棵樹的陰影且讓我們抖落在陽光裡。智利電影導演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以作品《鼴鼠》、《聖山》聞名,他說:
「籠裡出生的鳥,認為飛翔是一種病。」
失業是為了飛翔,飛吧!
1-1 遇到公司經營不善,是人生常態
在台灣創業,有一個說法,年初一百家創業,年底剩十家存活,五年後只有一家還在地球上,創業的成功率僅僅一%。就算撐過五年,還有另外兩個數字也挺驚心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是七年或十三年,而中小企業占比高達九七%,雇用近八成勞工。
推算下來,從二十五至六十五歲上班四十年當中,遇到幾次公司經營不善再正常不過;反倒是一直待在經營良好的公司,就像抽到上上籤一樣極其幸運與難得。
在新冠疫情期間,不時有上班族私訊我,談心裡的焦慮不安。其中一位男性說,客戶紛紛撤單,已經半個月沒工作做,老闆壓力大如山,卻反過來安慰員工,請大家不要發慌,再撐一陣子看看。一天過一天,這位男性已婚有孩子,眼見再下去不是辦法,來問我意見:
「你看我該不該離職?」
賭一口氣,也賭資遣費
老實說,在這個節骨眼,離職並非最佳方案;整個業界哀鴻遍野,不是只有他們公司叫苦,當下未必找得到好工作。不過我仍然鼓勵他試試看把履歷投出去,也許有機會面試,總是一線生機呀!他的態度算是少見積極的,我看過不少人明明知道公司經營有狀況,依舊按兵不動,為什麼?
跟公司拚一口氣,看誰撐得久!目的只有一個,拿到資遣費。
自己提辭呈,先走一步,便拿不到資遣費,甚至退休金也泡湯,變成公司賺到了,自己虧大了;相反的,若是撐到公司主動開口要自己走路,就可以拿到資遣費。一樣米養百種人,不過在這一件事上,員工的看法難得一見地趨於一致,都認為至少拿到錢再走人,否則會不甘願,有一種死不瞑目的咒怨感。
小馬在一家藝術貼紙外銷公司任職,公司營運好的時候,他是設計部最高主管,有十多名屬下;老闆逢人就誇讚小馬會抓流行趨勢,設計什麼就熱賣什麼,小馬好不春風得意。近年流行轉向,不時興藝術貼紙,業績大不如前,老闆換上另一副嘴臉,經常公開批評小馬的作品跟不上時代,當眾退他的件,毫不給面子、不留餘地,小馬突然變得一無是處。
兩年前,小馬毫無預警被拔官,降級為專員,小馬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了,老闆有意逼退。他說,換作別人,早被打發走了,但是他不甘心像隻喪家之犬夾著尾巴走人,而且孩子還小,自己的薪水在業界算是頂尖,出了公司就沒這個行情,於是牙關一咬,硬是留了下來,想辦法捧住飯碗。重要的是小馬有十六年資歷,他心裡是這麼想的:
「逼走了,老闆賺到了;逼不走,老闆還是要給我錢。」
錯失求職的黃金年紀
小馬並非軟柿子,設計才華褪色了,藝術家脾氣倒是沒改,老闆多說他兩句,也會不甘示弱頂回去。不知道是老闆念舊,還是忌憚小馬會鬧事的性格,老闆炒人的手高高舉起,卻輕輕放下。對峙的局面僵持兩年多,連棚的歹戲終於要落幕了,因為老闆意外罹患肝癌,沒力氣跟小馬耗下去,在病榻前把事情辦了,讓小馬領到幾十萬元資遣費走人。
跟老闆周旋多年,老闆投降了,小馬拿到錢了,問題是小馬贏了嗎?答案是未必!在過程中,小馬也付出昂貴的代價,足足服用安眠藥五年,健康大受影響。即使如此,小馬仍然難掩得意之色,慶幸領到資遣費,以及失業補助。他特別強調,前面被逼退的幾位同事都是自己離職,一毛錢沒領到,他是大家眼裡的英雄,因為……
「我不是輕易妥協的人,遇到打擊不會退縮,就是要想辦法扳回劣勢。」
即使一路走來難堪至極,自尊心被踐踏無遺,小馬求錢得錢,結局不算滿意,倒也差強人意,這是因為公司還付得起。問題是很多公司經營不善,債台高築,連薪水都拖欠,更遑論資遣費。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拖幾年,耽誤求職的黃金時間,影響到後面生涯發展,是無法用金錢計算的,是福是禍未可知。
品惠四十二歲,在新創公司任職會計,最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每天看老闆到處募集資金,七年過去,錢燒得差不多,想破腦袋也找不到其他募資管道,公司的營運仍然未見起色。坐吃山空,公司遲早是要收掉,然而出了公司大門,品惠心裡有數,會計一職習慣用剛畢業的新鮮人,既便宜又勤快,輪不到她分一杯羹。
換工作這件事便一直拖著,直到新冠疫情爆發,政府放寬資遣勞工的條件,公司順勢把品惠辭了。還好先生有穩定的工作,她打算報考記帳士執照,提高競爭力,以利於找工作。可是心裡沒有多少把握,多少個夜裡輾轉難眠,她問自己:
「如果沒有拖延這七年,當年三十五歲就跳出去,工作會不會好找多了?」
恐懼損失,做錯決定
遇到公司經營不善,在年紀與資遣費這條路上來回徘徊,最後選擇資遣費的上班族比比皆是。這種金錢比時間重要的觀念,屬於「窮人思維」,即使資遣費為數不多,也甘願人生被綁架。換作「富人思維」,這是一盤錯誤到極點的生意,因為時間一去不回頭,金錢再賺就有,所以時間彌足珍貴,他們寧願花錢換取時間。這個迥異的價值觀,左右富人與窮人一生,最終走向兩個相反的世界。
像品惠月薪五萬,領到資遣費三十五萬元,去歐洲玩十天,三趟就沒了,卻耽誤求職的黃金時間!後面可能要花一年才找得到工作,而薪水多半不如原來,不論從短期或長期來看,損失是數倍。
遺憾的是多數的人寧願保有眼前的小錢,也不去想未來的大錢,就是卡在「恐懼損失」的人性上。依據心理學家的實驗結果,「損失帶來的痛苦」在感受上的強度,是「得到帶來的快樂」的兩倍,因此更在意損失!寧可規避既有的損失,也不去期待未來的得到,導致做出非理性的決定。
這就是為什麼在換工作時,一般人顯得保守僵化、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卻在事後不斷懊悔與遺憾,從「厭惡損失」變成「厭惡自己」與「厭惡人世」,抱怨這不是他們想要過的人生!美國在二○○五年做調查,逾半數的上班族不滿意工作,即可見一斑。究其原因,癥結不在工作,而是人性使然。不敢選擇內心真正想要的工作,卻要妄想得到滿意的人生,這是緣木求魚,不可得呀!
三個自救行動
公司是否經營不善,一定有風聲,比如來客數減少、訂單量下降、欠廠商貨款,或是逼退高階主管,或是凍結人事、遇缺不補,或是遲發薪水等,都是顯而易見的徵兆。假使老闆逐漸鮮少來公司,更是表示財務情況危險。這關係到自己生涯的安全與否,千萬別當鴕鳥埋在工作堆裡,對公司的變化視而不見。遇到這種情形,建議你:
1.展開行動,騎驢找馬
開始投遞履歷,但是不露聲色,務必不讓任何風聲傳回公司,才不至於被提早列入逼退名單。
2.失業過久,長期損失更大
上網查詢資遣費與退休金,再與失業期間無法領到的薪資兩相比較,會發現後者金額可能更大。
3.年紀是敵人,不是朋友
時間比金錢重要,提早一年求職,年紀是朋友,也是優勢;延後一年,年紀將變成敵人,就會處於劣勢。
4-2 十八般武藝不嫌多,持續學習就對了
有一次我google「學習」二字,跳出來的畫面最上方有三支影片,中間是我的一場直播,主題是「教你怎麼學會學習」。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在我做了四十多場直播中,除了請專家來談投資理財外,這場在分享數上是第一。
協助我直播的小編二十九歲,大學讀傳播,做過編劇,現在負責影片製作,下班後自掏腰包學習攝影,她還教我怎麼化妝才上鏡頭;而我每次看到她提交給我的企畫案,都忍不住讚賞她在議題設定、論述邏輯上的功力。用傳統的「功能」來看,我簡直不知道該怎麼定位她。對於這次直播大受歡迎,以及我的驚訝,她解釋:
「這是真的,我周圍的人都有很深的學習焦慮。」
高度危機感的新一代
隔不久,兒子的同學大四畢業,要找工作,找我聊聊。一開頭我讓他針對自己做SWOT分析,他依次從S(Strength,優勢)談到T(Threat,威脅)時,居然說擔心科技不斷翻新帶來生涯的威脅,還說三十歲就老了,腦子不好使了,學不了新東西,會被時代淘汰。對於下個月才滿二十二歲的年輕人來說,我明白三十歲真的老到牙齒要掉下來,所以我將重點放在說明學習這件事,他說:
「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一直覺得來不及!」
我想起兩年前訪問過一位台大研究所一年級的女學生,整個談話過程中,她說了不下十次「我一點都不聰明,只是很努力而已」。慢慢的我就了解原因了,她讀的公立高中算是一般般,但是勤勉向學,一路靠推甄上大學、研究所,如果靠分數、憑實力是上不了的,因此讀得頗有壓力。不過假使只要讀書也就罷了,問題是還要做很多其他事,她跟我列舉班上其他同學的情況:
「為了以後找到好工作,我們必須在各方面都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只有把書讀好是不夠的,這種書呆子不會有企業要。」
「參加社團,除了做幹部、辦活動外,還要組隊報名各項專案競賽,拿到獎項;有的同學還參加三鐵、跑超馬,強調毅力驚人,面試時才有故事可說。」
劈哩叭啦講了一大串,焦慮有如千萬隻螞蟻在她身上鑽來鑽去,接著她抱怨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我越聽越汗顏,想想三十年前我們只要一張大學文憑就橫著走,哪裡能跟這一代比!問題是,準備充分又怎樣?迎接他們的仍然是科技日新月異、產業更迭快速、人才替代激烈,隨時有可能被踢出比賽現場。
講到這裡,中年失業者應該心裡有數!這是一群危機感強烈、戰戰兢兢、軟硬實力兼備的網路科技原生代,他們有年輕的心、聰明的腦袋和新鮮的肝,企業會用誰呢?答案不揭自曉。可惜中年人少有這麼想,反而以多年經驗為傲,自認是年輕人比不上的,很顯然他們不知道現在流行「反學習」(unlearn)。
舞照跳,馬照跑的舊世代
在這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世界,每年都翻出個新樣子,今年讓人攀向高峰的工具或方法,明年可能就讓人摔落谷底。想要保持成功,再也不能沿用過去成功的方式,反而要刻意拋棄它們,重新展開學習。怎麼拋棄既有的知識、技能、思維與工作程序?第一件事是忘卻過去所學,這稱為「反學習」。
這有如當家電壞了要送修,店家永遠勸我們別修了,買新的更便宜好用,因此經驗未必等於資產,而是包袱。偏偏窩在舊的經驗裡最舒服、最自在、最能耍威風,結果就是讓人在生涯發展上,出現「路徑僵化」的癥狀,難以與時俱進、難以重新學習。這時候,當老老鼠大口大口吃起司,無比滿意生活時,是不會警覺到起司正在一塊塊被小老鼠搬走。
唯有失業了,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才注意世界早已變得不認識,而自己早也被時代給甩到另一個平行世界。
Cindy從小跟著家人移民到美國,大學與研究所讀的都是資訊,在美國就業的含金量極高。後來進到一家企業,全美一百大、全球五百強,在七十多國有數萬名員工,工作安穩,她從未想到失業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後來回想起來,其實老早就有跡可尋。打從她進公司這十年,這家百年企業陸續併購上百家公司,卻突然在這年二月被購併,命運整個翻轉過來,副總裁特別飛來安定人心說:
「一切照常。」
員工信以為真,沒人感到時代已經不站在自己這一邊,舞照跳,馬照跑,活在從前的太平盛世。一眨眼,十一月來到,開始砍人,第一波裁掉三%,Cindy上班的這棟大樓幾百人抱著紙箱子走出去,不幸的是Cindy也在行列裡。前一個星期主管還叮囑她最近工作忙,不要休假,明年春天再給她補假,哪裡想得到連冬天都過不完……Cindy的工作績效佳,無法理解與接受,忍不住脫口而出:
「為什麼是我?」
得到的不是解釋,而是威脅,人資主管面帶微笑回她:
「如果妳不走,就是非法居留,保全人員會帶走妳。」
新技能,才是就業的關鍵
Cindy第一次遇見失業,連續失眠三天,到了第四天勉強振作起來,出門買一束鮮花送自己,開始跟獵頭公司連絡。以前獵頭公司會很興奮地跟她說:「太好了,妳會這個,趕快來!」現在獵頭公司卻意興闌珊地問她:「除了這個,妳還會其他什麼?」Cindy很快注意到,她會的軟體在業界雖說還在使用,不過多半已經外包出去,不在編制內設職缺。這下子,Cindy不知道要做什麼了……
這時候有一家做自動駕駛的公司在他們社區徵求體驗的乘客,沒給酬勞,Cindy覺得好玩就報名,並且注意到自己對AI有興趣,像是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資料科學等,就上網自學。公司在失業後有幫他們聘請生涯顧問,顧問建議她試試看把這些技能先寫到履歷上,Cindy帶著懷疑的口氣問對方:
「可是我才剛學,還沒到會的程度?」
結果是電話被打到沒電,被迫關機,全是獵頭公司打來的,Cindy接到手軟,最後不得不躲電話,她忍不住自嘲:
「簡直跟躲債主差不多。」
獵頭的態度從不理不睬到把電話打爆,Cindy終於大夢初醒,原來失業之後,自己仍然握有主導權,其中的關鍵在於是否具備新技能。在跟獵頭公司洽談的過程中,Cindy更加明確抓住目前企業求才的需求,注意到他們都急於往雲端發展,於是Cindy做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改成學習雲端技術,和企業並肩同行,同一個方向,同一條路上,因此很快找到工作。從這段求職過程,Cindy領悟到——
「在美國,企業需要你的技能,就要你馬上上班;不需要你的技能,就要你馬上滾蛋。」
永遠來得及學習新技能
反觀其他同時失業的同事,幾乎人人每況愈下。主要原因是他們不更新技能,還在癡心妄想在乾涸的池子釣出大魚,抱著舊技能尋找消失的工作。偏偏他們住的又是第二線城市,工作機會不多,下場只剩下兩個,工作不理想或是學非所用。Cindy鼓勵他們學習新技能,得到的理由是年紀大了,學不來。Cindy搖搖頭說:
「在資訊界求職,不是年輕才學新技能,而是學了新技能就會被認為年輕。」
在Cindy的父母那一代,一項技能用上二、三十年,但是現在資訊界,兩三年換一代。可是有人會想,我在學校已經讀得那麼辛苦,有碩士學歷就夠用,為什麼還要再學習?Cindy經歷過這次裁員後指出,有這種想法的人屬於多數。在美國,不少失業者還會失志到酗酒吸毒。而Cindy選擇一條少人走的路:
「我考了三張證照,而且繼續保持習慣,學習新技能,增加被雇用的價值。」
善於分析未來趨勢的美國投資理財專家約翰.普利亞諾(John Pugliano)在他的著作《機器人來了》(The Robots Are Coming)中提到,連人人稱羨的醫師、律師、建築師、會計師都有可能被取代工作,不免令人心驚。還好,如果加入時間因素,事情會變得緩和許多。
荷蘭學者採用政府資料,二○○○至二○一六年涵蓋三點六萬家公司、每年約五百萬名勞工的雇用資料,發現另一個事實!沒錯,自動化的確會影響到很多勞工,但是它是一個進程,勞工有時間去學習新技能、適應新工作。因為自動化而離職的其實不如我們想的多,真相是只有二%勞工在自動化當時離職,五年後有八.五%離開,但是不確定這些人是否受到自動化影響。
回頭看一八六五年汽車問世,馬車夫從逐漸失業,到最後完全失業,如果想要趕上時代,擁有新工作,就必須學習開車這項新技能。不論哪個時代,道理都是相通的,Cindy有感而發地說,我們每個人永遠都處在新舊交替的當下,有如小螞蟻的上班族根本毫無選擇,只有改變。否則一百年後,子孫看到我們毫不改變,只會啐一口說:
「活該!」
要生存下來,唯一的不變就是變,最需要學會的就是學會學習。延伸內容
【社會各界人士一致誠摯推薦】
青年失業是人生歷練不足,求生技能不夠。中年被失業是邊際效用遞減,長江後浪推前浪。洪老師能寫出一本既視感如此強烈、甚至有點血腥的職場求生寶典,不管是做老闆或是做員工,都值得一讀再讀。
——PChome電子商務副總經理 吳德威
沒有一輩子的工作,只有一輩子的職涯。
未來職場的趨勢,變動快速,也充滿了不確定,終生雇用制早已成為歷史名詞,別夢想在一家企業工作到退休。在職場上,一生被轉職五次算是正常的。雪珍在書中透過每一個職場故事,提醒所有的上班族,在職時認真投入,轉職時客觀反思,失業時自我調適。無論你現在是在職場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有當下的思維。
失業學,是目前上班族職涯發展的必修學分!
——轉職資深顧問 李益恭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因為大環境的變動而「被失業」。然而在此之前,市面上卻沒有一本書教我們如何面對失業,今天,國內知名的職場導師洪雪珍老師這本《失業教我們的事》上市,給了所有在職場上打拚的夥伴們一個方向。透過洪雪珍老師自身的經歷跟大量的訪談,我們將學會如何把危機化為轉機,提前預防,不怕被失業,好好裝備自己!
——人資經理/「職涯實驗室」社群創辦人 何則文
VUCA時代職場的變化難以掌握,中高齡就業者處境尤其險峻。雪珍老師以自己為例,訪談了各個年齡層奮力翻轉的個案,透過個案問題解析呈現給讀者。閱讀這本書可以知道在職場如何避雷;用什麼心態面對失業;如何在挫折中華麗轉身。
——職涯諮詢師 林合鑫
現在的我已創業成功,但初出社會的那幾年,我五年換十個工作,被資遣三次。才發現,竟然「失業」離我這麼近!不斷的失業讓我潰敗,也讓我重生,而這本書就是上班族的「失業旅程教戰守則」,讓在工作中挫敗迷茫的你,不再害怕失敗,勇敢面對未知! ?
——寶島淨鄉團創辦人、師大畢業典禮演講者 林藝
誠懇、全面、貼近現實!一本從心理、數據、實戰等方向分享的好書!美國人平均一生有近十二個工作,一年有約十%的人被裁員,跳槽的人則有二十%,失業率也約十%。失業就只是一個常態,一個讓你退一步,重新調整方向再出發的機會。如同書裡說的,優秀、努力的人也會失業,持續學習、創造自己的工作,就像運動選手,再厲害,也得下場休息一下。我自己曾經在情人節被裁員,當下很痛苦,但回頭看,那是一份禮物,讓我在下一份工作接觸了後來當紅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領域。推薦這本好書,善用你的禮物!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作者、前臉書資深主管 矽谷阿雅
失業肯定不是好事,但也不一定是壞事。
大多數人害怕看到「失業」這兩個字,因為不希望發生、不想要面對,也不知道怎麼預防。當真的發生了,才開始面對,卻又不知怎麼辦?也才懊惱為什麼不超前部署?
這本書透過許多的真實案例,就是希望讀者要開始正視這個發生的年齡層越來越低、也不管是人生勝利組或職場魯蛇都有可能面臨的生命難題。
我在二○○三年被迫離職,成為中年失業男,因此讀本書更能感同身受。雖然當下感到晴天霹靂,但好在持續進行的財務準備,至少讓我經濟無虞。失業雖是重大挫折,但我也因此得以陪伴子女成長,而不像大多數的父親都在此一階段缺席。
失業肯定不是好事,所以永遠要提早做好失業的準備,包括即早開始理財、培養第二第三專長、增加斜槓收入。
但失業也不一定是壞事,所以絕對不要懷憂喪志,誠如作者所說「何必再找工作?找收入吧!」我在失業後,成為暢銷作家,相信你也一定有機會華麗轉身,讓失業成為人生最好的禮物。
——暢銷財經作家 施昇輝
我的第一次失業,是二○○五年剛從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回台。沒有那時的失業,也不會有後來七年韓國大學任教的特殊經驗,以及培養了韓語能力,外加投資韓國房地產及股票的成功。
我的第二次失業,是從二○一三年回到台灣後近兩年的時間。透過那次的失業,我更加篤定自己要創業的想法,以及當上一流主持人的決心,也真的在幾年的努力之後,公司沒倒,同時也成為許多國際論壇主持人的首選。
人在順境的時候,傾向於安逸懶惰,唯有在逆境中才會痛定思痛,採取行動,進而峰迴路轉。洪雪珍老師說失業是人生的禮物,真的一點都沒錯。無論你現在「有業」還是失業,這都是一本值得你仔細閱讀的好書!
——激勵達人 鄭匡宇
全書最犀利的一句話在於:「失業,是一個禮物。」
這句話對年輕人而言,是祝福,也是打氣;對中老年人而言,則是極其刺耳的調侃。
我曾經中年失業,在那徬徨的三個月中,幸運摸索出一條新路,往後的二十年風帆暢順;然而摸索期的焦燥與壓力,至今難忘。
失業可以淬勵你的意志與能力,失業也讓你發現自己的不足,得失寸心知,體悟透徹的人,才配享受這份禮物。
洪雪珍的文字書寫,來自人生道路上的徹骨寒。痛過的人格外有感,還在摸索的人, 或許可以借助文字的微光,看見遠方的出口。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
「被失業是我們的宿命。能做的,就是準備好被失業。」身為流浪教師,這是我從大學畢業以來工作的常態。
開始看本書時,就好想分享給更憂鬱的同行,希望可以快點走出不斷循環失業的人生惡情緒。沒失業過的人不知道失業的苦,失業的人也不能體會、處理別人失業遇到的困境。的確如作者所言,是人就需要工作,最大的失業焦慮莫過於經濟壓力、親人朋友的特別關愛。
唉,書中真的每一點都引起共鳴,作者引了很多人的例子,稍稍撫慰了我的心,屬於常態失業的自己、被突發失業的人們、焦慮會失業的人、對工作不滿想要改變的人……人生際遇真的很無常。跟著書中細數自己的生命歷程,我也是想要讓自己過得更好的人,做了很多面對失業的嘗試,真要說來,自己也是精彩萬分,但還是可以更勇敢一點。
書裡所想所談,能帶給讀者信心,未來面對失業是常態這樣的生活,學習調適;當憂鬱的時候,再看一遍這本書,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專業的流浪教師 Amity
人生很多功課是重複的,沒有通過的修行即使換個時空,依然必須面對。
職場上一向意氣風發的我,被挖角到一家高度競爭的服飾公司任職設計師,業績屢屢排行第一名。由於設計理念與市場認知與新任上司有所差異,最終無法認同上司的指教而負氣離開。
在職場炙手可熱的我,沒意識到金融海嘯帶來的失業潮,將近四個月謀職困難,雖然告訴自己有堅強實力不用害怕,但面臨家計與龐大開銷卻也常常輾轉反側,透過朋友介紹任職於目前這家公司。
十年來漸漸明白職場修行,有實力絕對是必須,人和與團隊精神才是謀事第一要件。但時代日益變遷,新冠疫情衝擊之下,我所任職的傳統產業來不及轉型,加上二代不願接班,終將熄燈,即將面臨中高齡被失業危機,這樣的真實故事在二○二○年不斷上演,實屬常態,只是失業之後的怎麼辦、何去何從也許能在書裡得到啟發。這本書適合推薦給年輕世代,及早安排好人生事業規劃,絕對是一件好事。
——設計總監 Sarana
我從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到科技公司任職。被解雇時,職階為總工程師,底下帶一組人。十一年來的貢獻,僅換來一句:「你明天就開始休息吧。」以及跟其他產業相比豐厚的解雇金,短時間不需要愁吃穿。
我不擅長與人溝通,但我很會做事,顯然這不是公司想要的,即便是實事求是的科技公司。被否定、過河拆橋的陰影及憤怒,讓我有睡眠障礙,生理及心理有些小狀況,源頭是:我感覺自己失敗了,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但我不想再把命運交給公司,也不願意再當雇員,花了一段時間,找到創業的項目。兩年來獲利逐漸穩定,家人問我,什麼時候才能走出被資遣陰影?也許要到收入可以超越科技業任職的同儕們吧。現在看了洪雪珍老師這本關於失業的書,讓我有機會重新整理自己的經驗與感受,早日破繭而出。
——電商網站創辦人 大帥
我跟外子有個白手起家的小事業,三年前他外出運動時,被一輛無照駕駛的機車撞上,顱內出血。雖然沒有失去記憶,卻傷到了大腦中處理圖像辨識的功能。他年屆六十大關,跟許多的腦傷病人比起來,已是不幸中的大幸。目前生活尚可自理,不過反應及理解能力,還有閱讀、認路等都受到影響。因此,我們結束了打拚近四十年的事業。
家中經濟一向是外子在處理,我對退休完全沒有想法及規劃。幸好,一雙兒女在職場上努力打拚,並盡力協助我們,讓生活無虞。
女兒曾表示,自己原先也毫無危機意識,但看著我們完全沒有備案面對人生巨變,現在的她,凡事都會做最壞的打算,安排好保障。如同《失業教我們的事》提到,失業無法預防,但還是有些事情可以做好準備。若我們的故事能影響下一代,我想,這就是失業給我最大的禮物了。
——退休媽媽 小慧
當時還是助理的我一心一意只想離職,沒有考慮太多就遞了辭呈,結果遇上新冠肺炎來襲,疫情期間不好找工作。待業了好幾個月,中間不停地找工作,也不停地碰壁,幸運的是,後來老東家的老闆問我要不要回去當業務,我一口答應。
謝謝當時遇到的挫折,讓我有更多的領悟,在那段時間努力進修與學習,變成不一樣的我。誰說失業一定是壞事?生命給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出版社業務 安柏
為了大陸的家族紡織事業,三十八歲的我放棄電信產業高階主管的職位,決定到大陸奮力拚搏。七年後因家人相繼生病,太太獨自面對照顧的壓力和孩子成長,得了憂鬱症。
為了家人,我毅然放棄一切成就回台!
但紡織業於台灣已無發展空間,經過半年的努力,透過原電信業的人脈找到機會,卻是降三級的職位。過往在電信業或大陸,我都是高階主管,管理全台門市或操作全球的市場,回台後卻面臨基層管理工作,心態上完全無法接受大材小用!
但我告訴自己:「面對現況,才能往前邁進。」就如書中所說:「失業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得到人生。」
回台四年,現在的我不只有職場發揮的舞台,更多的是和孩子、家人相處的時光,這場中年失業,反而讓我奪回人生主導權!
——交通運輸業經理人 艾力克斯
剛出社會那一兩年,因為年輕氣盛,套句老話就是:「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回家吃尾牙還早早。」總因為各種因素下自行離職,也曾遇到在學長的公司任職,因為發展新媒體,燒錢燒過頭,被裁回家吃自己。當時確實難過了一陣子,想說留下來的為什麼不是我。但很快的,我擺擺頭又投入下個工作,踏上下一段旅程。
頻換工作雖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但是換得多了,類型也廣了,種種不同的工作經歷,終成為職場生涯的養分,也匯集成我的十八般武藝。每份工作的延伸,都能成為下個工作的踏階。對於這些「工作們」,不論時間或長或短,我都深深感謝你們。
目前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斜槓兼職編輯,並長期利用投資增加被動收入。所以在閱讀本書時,總有「對!就是這樣」的感觸,也特別想推薦給大家。
——文字工作者 阿文
「其實我也是海嘯第一排。」
人生第三次加入新創公司,協同營運自媒體跨境電商平台苦熬四年,就在二○二○年準備擴張時,肺炎黑天鵝來襲,表面看似毫無相關,但其實我們是以人為基底的事業,這是我第二次被迫失業。
第一次是工作八個月時,某上市公司遭併購大量裁員。
過去總被挖角任職於新事業部門,不論是挺過各種經營風暴,還是在暴風圈裡站上巔峰,每一段都是淬煉,對於從零開始可說是一點都不陌生。即使如此,誓當全才的我反倒成了自己的阻礙,找不到該重新聚焦在哪裡,花了兩個月才能重新出發。
洪雪珍老師說:「站起來,冒險是最好的投資。」意外往往來得比想像的還快,唯有重組自己,向前走出另一條路,在另一個地方站起來,才可能出現令人驚喜的新契機。說的是如此真切中肯。
於是,我開始了第一次獨立創業,重新定義自己的品牌。
——品牌行銷創業顧問 浩子
二十幾歲時,我進入外商,某日被叫到會議室,沒有任何轉圜下,當場被解雇。出了會議室,電腦權限已不在,通行證也即刻失效,由祕書盯著收拾東西,送我下樓。睡了三天,接到一個面試,很快到新單位報到。「被開除」的事,一直等到新工作穩定之後,才敢跟媽媽說。後來職涯路上,總是戰戰兢兢,深怕再次「被丟棄」。
十年後進入大型活動公司,擔任企劃。主管的行事風格與溝通模式,不斷耗損我的戰鬥力,開始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乾嘔反胃。
第一次被解雇,花了十年消化,首先認清「自己可以被取代」,不再覺得自己那麼重要,降低「被丟棄」的感受。接著練習換位思考:若我是主管,希望團隊是什麼模樣?不斷思考、反芻,我越來越了解自己,看清恐懼的源頭,時時有準備,做好防護,很認同職場專欄作家洪雪珍在書中討論的觀念與做法。
這一次,我不再「被丟棄」,自己提了離職後,準備創業。
——資深行銷企劃 華華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關於「失業」,從恐懼、反省到認識
第一次與洪雪珍老師討論新書時,聽到洪老師計畫要寫「失業」這個主題,有點嚇到,心想這麼敏感的書會不會嚇跑讀者。
如果不幸遭遇失業的打擊,生計難保,失意沮喪,還願意看討論失業的書嗎?而沒有失業的上班族,應該避之唯恐不及,誰會想要主動去了解?
這種直覺反應,讓我有些驚恐,因為不就是不去想、不敢想,沒有做好準備,所以一旦真的發生了(今天誰能保證不會呢),豈不天崩地裂,毫無招架之力?
正如洪老師所說:「就業要學習,失業也要學習。」有開始,必然也有結束的一天。如今世界瞬息萬變,芸芸眾生的上班族,已經不能沉浸在無災無難到退休的夢幻中了!職涯路途的未知,也許無法掌控,但是要抱持什麼態度,採取哪些防護措施,如何提升能力與時並進,卻是操之在我的。
《失業教我們的事》的編輯過程中,一收到洪老師的文稿便立刻拜讀。「失業」的真相跟我們想的不一樣,認識它,讓自己更看清工作的本質與重點,得到許多「反向思考」的刺激與收穫,更不用說,書中的提醒與指導是多麼的務實與有用了!
洪雪珍老師第一手的採訪、豐富案例、深入分析、真實吐露,身為編輯強烈感受到這個主題對她的意義。她從中得到了一份人生的美好禮物,並透過這本書與讀者分享。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洪雪珍
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職涯上半場】 yes123求職網 副總經理、自由時報 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 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 主編 【職涯下半場】 .職場作家 著有《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等 .斜槓教練 教導基礎班5千多名上班族建立全新的生涯觀念與心態、帶領進階班數百名上班族踏上英雄之旅,實踐第二曲線與斜槓變現 .fb粉絲團:https://goo.gl/0slQx5 .line@: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youtube:https://reurl.cc/jD2nn基本資料
作者:洪雪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Live & Learn
出版日期:2020-11-05
ISBN:9789864779468
城邦書號:BH6072
規格:膠裝 / 單色 / 3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