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逢6必有利:10/16一日限定
目前位置:首頁 > > 科普 > 其他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 2024感恩月/2本72折限時限定
  • 型男老總愛說書,75折起
  • 耳邊說書79折,兩本75折!再享全館滿額折

內容簡介

情緒科學的思想革命之作! 國際重量級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代表作 了解情緒,就是了解我們自己 情緒並非自發產生,而是由你的大腦建構出來的文化類別 根據傳統情緒觀點,情緒是自發的,所以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情緒在身體或大腦中是固定線路,由大腦的固定部位決定,比如傳統情緒觀點就認為杏仁核掌管恐懼,缺乏杏仁核就無法習得恐懼。本書所提出的情緒建構理論,就以各種實驗數據和科學證據來顛覆傳統情緒觀點。 本書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曾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和2019年古根漢研究學者獎(每年全球僅二人次),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她在本書中以實驗室的縝密研究數據,佐以諸多其他科學的研究證據,說明大腦如何構建我們的情緒,情緒實際上並非生來就有,也非普世共通,而是你所身處的社會共識、文化與教養下的產物。情緒建構論,是一個能徹底改變心理學、醫療保健、法律體系以及我們對人類心靈理解的情緒新理論,本書更是情緒科學的典範轉移之作。 巴瑞特博士在本書中以各種淺顯易懂的例子說明大腦如何建構情緒,更提出喜怒哀樂等種種情緒,實際上只是大腦建構的文化類別和概念,就好比,杯子蛋糕和瑪芬,因為食用時機不同,早餐吃的叫瑪芬,點心時間吃的叫杯子蛋糕。以情緒來說,你感到胃糾成一團,如果你現在是在醫院等檢查報告,你可能會把胃痛當成是「焦慮」的生理現象,但如果你目前是在餐桌前,可能你就會把胃痛當成「肚子餓」的生理現象;或者,你原本覺得某個人並非你可以交往的對象,但今天跟他碰面時,你卻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面頰泛紅,你不禁懷疑,難道原本對這個人的認知錯了嗎?晚上卻發現自己得了流感!(這是巴瑞特博士的親身經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你還能說「情緒是自發、與生俱來」的嗎? 巴瑞特博士更以情緒建構論為基礎,提供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的方法。因為你的身體和你的心智深深地相互連結,你的內感驅動你的行為,你的文化又串連你的大腦。所以事實上,掌控情緒的最基本功夫,就是保持身體預算的良好狀態。因此,健康的食物、規律的運動和睡眠,是身體預算平衡與情緒生活健康的先決條件,她據此建議了提升身體健康以及情商健康的方法。提升身體預算能力的方法,包括能提升與人接觸的按摩、慢呼吸的瑜珈、布置綠色的安靜環境、引人入勝的小說……甚至定期跟朋友聚餐,並且輪流請客,都有益於身體健康。至於提高情商的方法,重點則在於增加情緒粒度和概念,更有效地預測和分類你的感覺,這樣更能依照環境制訂你的行為;根據神經科學,學習新語詞也能提高情緒健康……。 巴瑞特博士的情緒建構理論正在推動對思想和大腦的更深層次理解。《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不僅揭露了情緒、思維和大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更以許多實例闡明有趣的實際應用。 【好評推薦與讚譽】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黃揚名 審定|導讀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國威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謝伯讓 專文推薦 中央硏究院民族所兼任硏究員暨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兼任教授 朱瑞玲 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周慕姿 揚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許華倚 台灣愛笑瑜伽協會創會會長 陳達誠 好評推薦 我蠻期待大家可以認真讀《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本書,因為這真的不只是一本想要談情緒是怎麼來的一本書,巴瑞特教授更想帶大家去思考,你的思維是怎麼來的,大腦又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沒辦法逼大家相信巴瑞特教授的理論,但我蠻希望大家用開放的態度來認識情緒建構論,我相信你必定能從她深入淺出的引導中,透過認識情緒的真諦,找到自己人生的一些方向。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就如同電影故事總會迎來結局,也得有人揭露情緒的科學真相。本書作者,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家巴瑞特便勇敢地扛起了這份重責大任,使本書成為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甚至是所有知識領域,都不能錯過的典範轉移之作。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從某種思想革命的角度來看,巴瑞特的《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或許有機會比擬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場引人入勝的情緒科學之旅中,你將會見到新理論與新證據的精彩交織。巴瑞特教授所提出的嶄新世界觀,將會撼動你我原本自以為是的情緒與經驗世界!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關於情緒,東方一向以較虛無縹緲的方式來表達,如莊子的「咸其自取」,如禪學正念的「無揀擇」!西方則較結構、邏輯與科學,這本書將帶你從全新的科學角度來看不科學的情緒,讓我們見樹又見林,照顧好自己的自癒力! ——許華倚,揚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太棒了!此書剛好印證我最近幾年鼓勵笑友要「笑出智慧」比「笑出健康快樂」更重要,「智慧」就是覺察細微的身體表徵感受,減少習性反應,掌握製造情緒的主權。 ——陳達誠,台灣愛笑瑜伽協會創會會長 創新的想法造就出非凡卓越、獨一無二的著作,以大膽而清晰的方式展現在大眾面前。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真是太美妙了……巴瑞特用令人信服的例子和故事清楚交代來龍去脈,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情緒研究領域的多數重大發展……這是一場發人深省的探索之旅。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我們活在世上,多數人都不曾認真想過自己帶著什麼面對生活的一切。麗莎.費德曼.巴瑞特不但思考而且仔細探討,她對我們的知覺和情緒所做的描述,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ELLE》 科學佐證的發現帶來驚喜連連……內容有趣直叫人不忍釋手。 ——《富比士》(FORBES) 我們全都對情緒懷有直覺:你自動地經驗喜悅、恐懼或生氣的方式,幾乎就跟喀拉哈里沙漠的狩獵採集者完全相同。在這本絕妙的新書中,麗莎.巴瑞特選用當代的研究讓我們看見截然不同的畫面:情緒經驗相當個人化,而且在神經生物學上獨樹一格,不可能跟認知完全分開。這本容易上手的好書,帶給我們滿滿的重要訊息還有刺激挑戰。 ——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及《一隻靈長類的回憶錄》(A Primate’s Memoir)作者 讀完《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後,我開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情緒。麗莎.巴瑞特開啟了一個嶄新天地,讓我們能以不同角度對抗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制訂更好的政策。 ——安—瑪莉.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未竟之業》(Unfinished Business)作者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情緒概念:情緒是什麼、它們來自哪裡,以及(最重要的)它們不是什麼。腦科學是一門違反直覺的學科,而麗莎.巴瑞特的超凡能力成功地將違反直覺變得可以理解。這本書會讓你忍不住地拍案叫絕,納悶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這樣思考大腦。 ——司徒.法爾斯坦(Stuart Firestein),《失敗:科學的成功之道》(Failure: Why Science Is So Successful)及《無知:它怎樣驅動科學》(Ignorance: How It Drives Science)作者 曾經好奇你的情緒來自哪裡嗎?情緒心理學的世界級專家麗莎.巴瑞特,為感受與其背後的神經科學撰寫了一部最完整可靠的指南。 ——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暢銷書《恆毅力》(Grit)作者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細細分析我們的腦如何精彩地創造我們的情緒生活,這本見解深刻、挑動人心而且充滿魅力的書,毫不費力地將最先進的神經科學研究連上日常的情緒。在你讀完這本重要的書之後,你將不會再以相同的方式考慮情緒。 ——丹尼爾.沙克特(Daniel L. Schacter),《記憶七罪》(The Seven Sins of Memory)作者 如果你認為自己對慾念、憤怒、悲痛和喜悅的一切所知都是錯的該怎麼辦呢?麗莎.巴瑞特是心理學界中最睿智、也最有創造力的科學家之一,她提出的情緒建構理論真的相當基本而且迷人。透過活靈活現的例子加上清晰銳利的文筆,《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抗辯了人類天性最核心面向的大膽新視野。 ——保羅.布倫(Paul Bloom),《失控的同理心》(Against Empathy)和《香醇的紅酒比較貴,還是昂貴的紅酒比較香》(How Pleasure Works)作者 你以為你對自己有何感受與為何感受所知道的一切,結果證明錯誤得離譜。麗莎.巴瑞特闡明的全新情緒科學著實令人著迷,她也提供現實例子解釋這在健康、教養、戀愛關係,甚至是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為何如此重要。 ——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女孩與性》(Girls & Sex)作者 這本經過透徹研究和深思熟慮的縝密著作,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關於情緒的最新洞察:情緒是什麼、它們來自哪裡,以及為什麼我們擁有它們。任何糾結於如何調解心與腦的人,都該把這本書視為珍寶,它在沒有縮減這個主題的人本主義之下清楚解釋了科學。 ——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暢銷書《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和《正午惡魔》(The Noonday Demon)作者 麗莎.巴瑞特巧妙地整合情感科學、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和哲學的發現,使我們能理解每一天所經驗和見證的許多情緒實例。《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將幫助你改造自己的生活,並且賦予你新的眼光重新看待熟悉的感受——無論是焦慮或愛等等。 ——芭芭拉.佛列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正向性》(Positivity)和《愛是正能量,不練習,會消失!》(Love 2.0)作者 麗莎.巴瑞特非常清楚地寫道,你的情緒不僅僅跟你生下來帶著什麼有關,還跟你的大腦如何把感受拼湊在一起有關,她也詳細解釋你如何能促成這個過程。她所說的這個故事,相當具有說服力。 ——約瑟夫.李竇(Joseph LeDoux),《焦慮》(Anxious)和《突觸的字我》(Synaptic Self)作者 這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情緒科學書,出自繼達爾文以來最深入思考這個主題的專家原創。 ——暢銷書《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作者 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是在了解我們如何知覺、判斷和決定的探索中,一本最棒的傑作。這本書為解決人類行為的許多謎題打下基礎。我期盼這種更準確的情緒觀點,能對我的運動和商業個案有所幫助。 ——丹妮絲.舒爾(Denise K. Shull),ReThink Group創辦人暨CEO 透過《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一書,麗莎.巴瑞特為21世紀的情緒理論設下了辯論條件。她用清楚、易讀的筆觸,邀請我們探詢情緒是什麼的一般和專業理解,她還集結超大量的資料用以提出新的解答。巴瑞特關於人類如何建構情緒的理論對法律有重大影響,其中包括冷靜法官的迷思。她提出的「法制系統的情感科學宣言」,值得理論家和從業者同樣地認真對待。 ——泰瑞.馬洛尼(Terry Maroney),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法律系教授暨醫療、健康與社會系教授 進行重大刑事審判的每一位律師和法官,都應該要仔細地閱讀這本書。我們全都一直努力應對自由意志、情緒衝動和犯罪意圖的概念,然而這些主題在本書中都面臨新的檢視,舊的假設更是一一受到挑戰。腦科學與法律之間的介面,突然之間成為我們應該辯論的範圍。 ——海倫娜.肯尼迪男爵夫人(Baroness Helena Kennedy),英國上議院御用大律師 書中超凡卓越的書寫、邏輯和學識,讓人忍不住心生讚賞,即使是那些對建構主義挑戰簡單版的基本情緒理論都感到驚惶失措的人也如此。 ——蘭多夫.內斯(Randolph Nesse),《我們為什麼生病》(Why We Get Sick)作者 準備好轉轉你的腦筋,跟著心理學教授巴瑞特來一場動腦之旅……她對這個主題的熱情,點亮了關於我們的情緒來自哪裡的每個理論和令人驚嘆的事實。小提示:跟你想的不一樣。確實,每一章都滿滿寫著令人驚艷的洞察……巴瑞特的大腦自拍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書目期刊》(Booklist),重點書評 關於情緒和理性相互爭執的普遍觀點,書中有著清楚表述的有趣辯論……巴瑞特指出,這點具有重要的法律和道德意涵,牽引出圍繞自由意志的棘手問題。從這資訊豐富、範圍廣泛而且易讀的討論中,我們獲悉「心理學、神經科學和相關的學科如何不再尋找情緒指紋,轉而詢問情緒如何建構出來。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重點書評 巴瑞特……提出違反直覺的理論,對抗的不只是大眾的了解,還有傳統的研究:情緒不會出現,而是我們飛快地建構它們……從傳統情緒觀點出發,巴瑞特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論,她以對話的語氣書寫,並且使用輕鬆實際的比喻,另把最沉重的神經科學整理成附錄,好讓整本書能保持順暢易讀。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重點書評 這本書寫得真是太棒了!麗莎.巴瑞特的《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可說是在情緒科學史上的一場典範轉移。不單只是史上記錄,本書還是絕佳的翻譯作品,它將新的情緒神經科學翻譯成可以理解而且好讀的詞彙。由於這門科學在警察槍擊案和TSA研判風險可能性等迥異的各領域中都有深遠的意涵,這個翻譯對於科學家和市民、立法者和醫生等等都相當重要。(舉例來說,如果預謀殺人〔理性思考的產物,我們認為罪責最重〕和較輕微的過失殺人〔「激情犯罪」〕之間少了有意義的科學差異該怎麼辦呢?)情緒不是常駐在專屬的大腦部位,不斷地跟負責認知或知覺的部位交戰,像是皮克斯的電影《腦筋急轉彎》的誇張表現,更別說是笛卡兒、柏拉圖或其他哲學家所描述的大腦。大腦也不是被動地從「外界」」擷取資料來對它反應。大腦利用核心大腦系統而不是特化的迴路,建構它知覺的真實,以及它(和我們)經驗的情緒。而且在所屬的文化中,跟其他的大腦一起這麼做。這個研究(「只」挑戰關於大腦的兩千歲假設)的意涵和抱負,簡直可說是令人嘆為觀止。更讓人驚訝的是,它的成品是如此地完美出色。 ——南希.葛特納(Nancy Gertner),哈佛法學院資深講師暨前美國麻州聯邦地方法院法官

目錄

好評讚譽 〈審定序〉了解情緒的真諦,你就找到人生的出口了/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黃揚名 〈推薦專文〉情緒科學的新典範/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鄭國威 〈推薦專文〉喜怒哀樂,其實只是大腦建立出來的文化類別/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謝伯讓 (依推薦人姓氏筆畫序) 前言 兩千歲的假設 存在幾千年的「傳統情緒觀點」,主張情緒有一種可以辨認的「指紋」。「情緒建構理論」則認為,情緒是你的生理特徵、將自己串連到它所屬的任何環境的大腦,以及提供那種環境的你的文化和教養。情緒是人類共識的產物。 第一章 尋找情緒的指紋 傳統情緒觀點的專家,希望利用臉部、身體及大腦來找尋情緒指紋,但都無法證明情緒的指紋存在。我們需要新的理論說明情緒是什麼,情緒指紋是個迷思。如果採用「變異是常態」和「簡並性」的思維,所謂的情緒指紋會被更好的解釋取代。 第二章 情緒是建構而來 情緒建構理論有兩個核心想法:一、生氣或厭惡之類的情緒種類並沒有指紋,某個生氣實例沒必要看起來或感覺跟另一個一樣,因為它不是由相同的神經元造成,變異才是常態;二、你所經驗與知覺的情緒,並非基因的必然結果。 第三章 普世情緒的迷思 不計其數的情緒實驗使用基本情緒方法,並且認定基本情緒的存在是跨越文化與種族的,但基本情緒方法進行的每一個研究,結論都該受到質疑。基本情緒方法形塑了情緒科學的樣貌,也影響了大眾對情緒的了解。 第四章 感受的起源 感受來自內在進行中名為「內感」的過程,是大腦表現所有來自內臟和組織、血液中荷爾蒙,以及免疫系統的感覺。內感是情緒的核心原料之一,就像麵粉和水是麵包的原料,本章說明內感如何作用,以及如何促成情緒經驗和知覺。 第五章 概念、目標和話語字詞 大腦利用概念賦予感覺意義,你自己經驗到世界的原本模樣,實際上是你自己建構的世界。每次經驗到情緒或知覺到他人的情緒時,其實是大腦把當下的內外情境,概念化之後的產物,這就是情緒建構理論的關鍵主題。 第六章 大腦如何製造情緒 本章重點在於大腦如何獲得和利用概念系統,並闡明幾個重要主題的神經基礎:情緒粒度、族群思考、為什麼情緒感覺起來像被觸發而非建構出來的,以及為什麼你的身體預算編列區能影響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和行動。 第七章 情緒也是社會現實 建構情緒實例的方式就跟建構顏色、樹和金錢一樣,利用在大腦串連內被現實化的概念系統,輸入來自身體和外界的感覺,轉變成概念背景下的實例。概念在感覺上強加新的功能,創造出以前沒有的現實——情緒的經驗或知覺。 第八章 人類天性的新觀點 長久以來強勢的傳統情緒觀點,至今仍深植在法律、醫學及社會的其他關鍵元素。新的情緒建構理論除了探討情緒如何生成的現代解釋外,同時也是有關身而為人所代表的意義。情緒建構理論是截然不同的觀點,且與最新神經科學研究一致。 第九章 掌控你的情緒 根據情緒建構理論及其意涵的新的人類天性觀點,每個人都可以採取簡單步驟做出改變,來影響你未來的情緒經驗,塑造明天的你將會是誰。掌控情緒改變部分生活型態,只要努力就有機會變得更幸福和成功。 第十章 情緒和疾病 這是全書中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一章,但作者有資料作為依據,證明痛苦和壓力之類的現象,以及慢性疼痛、焦慮症和憂鬱症之類的疾病,它們都是用建構情緒的相同方法建構出來。從建構取向了解疾病,或許可以回答從未解決的複雜問題。 第十一章 情緒和法律 法律是存在於社會世界的社會契約,美國的法律一直受到傳統情緒觀點影響,有些人受到不應得的懲罰,有些人則逃過懲罰,依據的就是過時的心智理論,但這心智理論源於信念而非科學,本章探討在美國法制系統中關於情緒常見的一些迷思。 第十二章 狗狂吠是因為生氣嗎? 寵物主人願意打賭說,自己的狗會生氣咆哮、難過垂尾巴,很難想像這些知覺是繞著某些普遍的情感反應所建立的錯覺。作者根據動物大腦迴路和實驗研究,提出我們必須拋開對寵物的多情感受,放掉人類天性理論,小心探究證據。 第十三章 從大腦到心智:未知的新世界 人類的大腦是詐騙大師,幾千年來,這種詐騙一直大獲成功。雖然每一、兩百年心智的本質就會換改頭換面,但在多數情況下,心智器官的概念都不曾改變。作者把情緒建構理論當作手電筒,用來清楚照亮心與腦的更大議題。 致謝 附錄A:大腦的基礎知識 附錄B:第二章的補充 附錄C:第三章的補充 附錄D:概念串接的證據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說明

內文試閱

  第二章 情緒是建構而來      想想上次有人拿給你一顆甜美多汁的紅蘋果,你伸手接下它,咬了一口,感受它酸酸甜甜的滋味。在這段期間,大腦中感覺區和運動區的神經元正在激發。運動神經元激發以產生你的動作,感覺神經元激發來處理你對蘋果的感覺,像是它帶著一抹微綠的紅色、摸在手裡的光滑感、清爽芬芳的香氣、咬下去時聽到的清脆聲,以及它帶著些許香甜的濃郁味道。      其他的神經元讓你的口水釋放酵素並且開始消化,另有神經元釋放可體松(也常譯為皮質醇)好讓身體準備代謝蘋果裡的糖份,或許還有神經元讓你的胃稍微翻攪。但最酷的其實是這點:就在剛剛,當你讀到「蘋果」這兩個字的時候,你的大腦出現某種程度的反應,就好像是蘋果真的出現在你眼前。你的大腦將你以前看過和嘗過蘋果的零碎知識加以組合,改變了感覺區和運動區裡的神經元激發,建構出「蘋果」這個概念的心智實例。你的大腦利用感覺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自行模擬了一個不存在的蘋果。模擬的發生,就像心跳一樣迅速和自動。      在我女兒12歲生日的時候,我們借用了模擬的力量(而且還挺有趣的),為她舉辦了一個「噁心食物」派對。當她的客人到場時,我們端出塗上綠色食用色素的比薩,讓乳酪看起來好像發霉一樣,還在桃子果凍裡加入一些蔬菜,看起來就像是嘔吐物。至於飲料部分,我們把白葡萄汁裝在驗尿杯裡。每個人都感到噁心的不得了(真是完美的12歲幽默),有幾個客人連碰都不敢碰食物一下,因為他們不由自主地模擬了討厭的味道和氣味。然而,重頭戲是我們在午餐後玩的派對遊戲:藉由氣味辨認食物的簡單比賽。我們把糊狀的嬰兒食品(桃子泥、波菜泥、牛肉泥等等)巧妙地塗抹在尿布上,讓它看起來完全像是寶寶的便便。即使客人都知道這片污泥是食物,但還是有幾個人真的因為模擬的氣味作噁。      模擬是你的大腦對於世界正在發生什麼的猜測。在每個清醒的時刻,你都要面對從眼睛、鼻子、耳朵和其他感覺器官進來的嘈雜模糊訊息,你的大腦利用過去經驗建構假設(模擬),將之比較從感官接收的雜音。模擬以這樣的方式,讓你的大腦對噪音強加意義,選出相關的並忽略其餘的訊息。      1990年代後期,模擬的發現為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開創了新的紀元。科學證據顯示,我們所見、所聽、所觸、所嘗和所聞大多是對世界的模擬,而不是對世界的反應。有遠見的人推測,模擬這個常見的機制不只用於知覺,也用於了解語言、感到同理、記憶、想像、作夢,以及其他許多心理現象。我們的常識或許宣稱,思考、知覺和作夢是不同的心智活動(至少西方人這麼認為),但有個通用過程卻能描述它們全部。模擬是所有心智活動的預設模式,它也是解開「大腦如何製造情緒」之謎的關鍵。      在你的大腦之外,模擬可能導致你的身體發生實質改變。讓我們以蜜蜂為例,稍微試試創造性的模擬。在你的腦海中,看到一隻蜜蜂在芬芳的白花瓣上輕輕跳躍,嗡嗡嗡地繞著花瓣尋找花粉。如果你喜歡蜜蜂,那麼想像翅膀的拍動,此刻會造成其他的神經元讓身體準備好更進一步觀察:讓你的心臟跳得更快、讓你的汗腺蓄勢待發,並且讓你的血壓準備降低。但如果你以前曾被蜜蜂狠狠叮過,你的大腦或許讓你的身體準備逃跑或做出拍打的動作,為此制定出一些其他模式的生理改變。每次你的大腦模擬感覺輸入,它都會讓你的身體做好自動改變的準備,這也讓你有可能改變你的感受。      你對蜜蜂做出的模擬, 根植於你對「蜜蜂」是什麼的心智「概念」(concept)。這個概念不只包含有關蜜蜂本身的訊息(牠看起來和聽起來像什麼樣、你對牠採取何種行動、你的自律神經系統的什麼改變讓你有所行動等等),還包括跟蜜蜂有關的其他概念(「草地」、「花朵」、「蜂蜜」、「叮咬」、「疼痛」等等)。所有訊息都跟你的「蜜蜂」概念融為一體,共同引導你在這個特定的脈絡下如何模擬蜜蜂。因此,像「蜜蜂」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大腦裡的神經模式集合,代表你的過去經驗。你的大腦以不同的方式結合這些模式,藉此知覺並靈活地引導你在新的情境中如何行動。      你的大腦利用你的概念,將某些東西聚集在一起,並將其他的東西分開。你可能在看著三堆土時,把其中兩堆知覺成「小丘」,而另一堆則是「大山」,這些都是根據你的概念。建構是把世界看作一張壓扁的餅乾麵團,你的概念則是能切出界線的餅乾模具,界線不是自然存在,而是因為有用或有可取之處。這些界線當然自有物理限制,像是你絕對不會把山知覺成湖。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互有關聯。      你的概念是大腦用來猜測感覺輸入是何意義的主要工具。舉例來說,概念賦予聲壓(sound pressure)改變的意義,所以你會把聲壓改變聽成話語或音樂,而不是隨機的噪音。在西方文化中,多數音樂都是根據分成十二個等距音高的八度音階,這種編曲被稱為「十二平均律音階」。每一個聽力正常的西方人,對於這種普遍存在的音階都有概念,即使他們無法明確地加以描述。然而,不是所有的音樂都使用這種音階。印尼的甘美朗(Gamelan)音樂根據的是分成七個音高的八度音階,音高之間的距離並不相等。西方人第一次聽到甘美朗音樂時,更有可能覺得聽起來像噪音,聽慣了十二音音調的大腦,沒有具備甘美朗音樂的概念。我個人對迴響貝斯這種電子音樂有經驗盲區,不過我十幾歲的女兒很顯然有那個概念。      概念也讓製造味覺和嗅覺的化學物質有了意義。如果我端出粉紅色的冰淇淋,你可能預期(模擬)是草莓的味道,但如果嘗起來像魚,你會覺得很不協調,甚至可能覺得噁心。但如果我介紹它是「冷凍鮭魚慕斯」,提前警告你的大腦,同樣的味道或許會讓你覺得美味(如果你很喜歡吃鮭魚)。或許你認為食物現存於物理世界中,但事實上,「食物」這個概念嚴重受到文化影響。很顯然,還是有些生物上的約束,所以你不可能吃刮鬍刀刀片。但是有些絕對可吃的東西,卻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是食物,例如「蜂之子」(hachinoko),這是一道油炸蜜蜂幼蟲的日本佳餚,但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應該會敬而遠之。這種文化差異就是因為概念。      只要你活著,你的大腦都會利用概念來模擬外在世界。如果缺乏概念,你會處於經驗盲區,就好像是你看第48頁的斑點蜜蜂。如果有了概念,你的大腦會自動且無形地模擬,快到你的視覺、聽覺和其他感覺似乎像是反射而不是建構。      現在請仔細想想:如果你的大腦利用相同的過程讓來自體內的感覺——心跳、呼吸和其他內部運動引發的擾動——產生意義,那會怎麼樣呢?從大腦的觀點來看,你的身體只不過是另一個感覺輸入的來源。來自你的心臟和肺臟、你的新陳代謝、你的體溫改變等等感覺,就像圖2-1中意義不明的斑點。在體內的這些純粹身體感覺,並不具有客觀的心理意義。然而一旦概念介入,這些感覺或許開始具有額外的意義。如果你坐在餐桌旁時感到胃痛,或許你會把它經驗成飢餓。如果流感季節即將來臨,或許你會把相同的疼痛經驗成反胃作噁。如果你是法庭上的法官,或許你會把疼痛經驗成被告不可信任的直覺。      在特定的時刻、特定的背景之下,你的大腦利用概念,賦予內在感覺意義,也讓來自世界的外在感覺有了意義,這些全都同時發生。你的大腦從你的胃痛,建構出飢餓、反胃作噁或不可信任的實例。      現在仔細想想,如果相同的胃痛出現在你嗅聞塗滿羊肉糊的尿布時,就像我女兒的朋友在「噁心食物」生日派對上所做的,你可能把疼痛經驗成噁心。亦或如果你親愛的另一半才剛走進臥房,你可能把疼痛經驗成一陣陣渴望。如果你正在診療室等待醫生說明健康檢查的結果,你可能把相同的疼痛經驗成焦慮感受。      在這些噁心、渴望和焦慮的案例中,你大腦中活躍的概念是情緒概念。就像先前一樣,你的大腦藉由建構那個概念的實例,從你疼痛的胃再加上來自周遭環境的感覺一起產生意義。      這是一個情緒的實例。      這可能就是情緒如何生成的過程。      * * *      回到我念研究所的年代,當時有個跟我一樣主修心理學的傢伙想跟我約會。我不是很了解他,老實說我也不太願意跟他出去,因為他沒有特別吸引我。但是那天我在實驗室待了太久,所以我答應他的邀約。當我們一起坐在咖啡館時,我很驚訝地發現,在我們聊天時,我感到自己的臉泛紅了好幾次。我的胃翻攪不已,我開始難以專心。好吧,我意識到我錯了,我很顯然受到他吸引。一個小時後,我們分開(在我同意再次跟他出去之後),我滿心困惑地回家。我走回我的公寓、把鑰匙丟到地上、吐了一地,然後在接下來的七天都因為流感而臥床。      相同的神經建構過程不只從斑點模擬出蜜蜂,也從翻攪的胃和泛紅的臉建構出吸引的感受。情緒是你的大腦對身體感覺是什麼意思的創作品,跟你周遭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息息相關。早從17世紀的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到19世紀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被譽為美國心理學之父),哲學家長久以來一直在告訴我們,你的心理決定了身體的意義。然而誠如你將學到的,神經科學現在讓我們看到這個過程(以及更多其他過程)如何在大腦中發生,當場製造情緒。我將這個解釋稱為「情緒建構理論」:      在每一個醒著的時刻,你的大腦利用過去經驗組織成為概念,以此引導你的行動,並且賦予你的感覺意義。當涉及的概念是情緒概念時,你的大腦就建構出情緒的實例。      如果有一大群蜜蜂嗡嗡嗡地從大門底下擠進來,同時你的心臟怦怦跳,大腦中過去被昆蟲叮咬的知識會賦予身體感覺意義,也會讓來自外界的景象、聲音、氣味和其他感覺產生意義,模擬出蜂群、大門和恐懼的實例。如果是在另一種背景下,例如觀看蜜蜂不為人知的生活的有趣影片,完全相同的身體感覺或許會建構出興奮的實例。或是如果你看的是童書中笑瞇瞇的卡通蜜蜂圖片,讓你想起了一起去看迪士尼電影的可愛姪女,你在心中建構的可能是蜜蜂、姪女和愉快懷念的實例。      我在咖啡館的經驗,也就是在我得到流感時感到的吸引力,傳統情緒觀點會稱之誤差或錯誤歸因,但這跟從一大堆斑點中看到蜜蜂沒什麼兩樣。我體內的流感病毒造成我發燒和臉紅,而我的大腦為這個午餐約會時出現的感覺添上意義,建構出真實的吸引感受——這是大腦建構任何其他心智狀態的正常方式。如果當我躺在家裡的床上、用溫度計量體溫時有完全相同的身體感覺,我的大腦或許會利用相同的製造過程建構出「感到生病」的實例。(相較之下,傳統觀點需要吸引和不舒服的兩種感受,好讓不同的大腦迴路觸發不同的身體指紋。)      情緒不是對世界的反應。你不是被動的感覺輸入接收者,而是主動的情緒建構者。你的大腦從感覺輸入和過去經驗,建構意義並指示行動。如果你沒有代表過去經驗的概念,你的感覺輸入全都只是噪音。你不會知道這些感覺是什麼、造成它們的原因,也不會知道如何表現來處理它們。一旦有了概念,你的大腦會讓感覺產生意義,有時那個意義是一種情緒。      關於我們如何經驗世界,情緒建構理論和傳統情緒觀點所說的故事大不相同。傳統觀點相當直觀:外在的事件觸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這個故事的主角你很熟悉,像是住在不同大腦區域的想法和感受。      相較之下,情緒建構理論所說的故事跟你的日常生活不符:你的大腦無形地建構你經驗的萬事萬物,包括情緒。這個故事的主角你不熟悉,像是模擬、概念和簡並性,而且同時在整個大腦中發生。這個不熟悉的故事為我們帶來挑戰,因為人們總是期待故事要有熟悉的結構。每一個超級英雄故事都假定有個壞蛋。每一個浪漫喜劇都需要一對面臨可笑誤解的美好戀人,最終證明一切都是誤會。我們在此的挑戰是,大腦動力學(還有情緒如何生成)並沒有遵循線性、因果關係這類的故事結構。(這種挑戰在科學中很常見,例如在量子力學中,因和果之間的區別沒有意義。)然而,每一本書都必須說一個故事,即使是像腦功能這樣非線性的主題。所以我要說的故事,就偶爾得違背人類說故事常依循的線性架構。      現在,我的目標僅止於讓你對情緒的建構有些直覺,以及這個科學解釋為什麼有它的道理。稍後,我們將看到這個理論結合有關大腦如何運作的最先進神經科學解釋,以及它闡明日常生活中的情緒經驗和知覺何以有如此大的變化。建構理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快樂、悲傷、生氣、恐懼和其他情緒種類的實例,如何在不需要情緒迴路或其他生物指紋的情況下,由同樣建構斑點蜜蜂、多汁蘋果和嬰兒食物泥產生便便氣味的這個大腦機制建構出來。      * * *      我不是第一個提出情緒是被製造出來的人。情緒建構理論包含在一個更大、名為「建構」(construction)的科學傳統中,這個科學傳統認為,你的經驗和行為是在腦內和體內進行生物處理的當下被製造出來。建構依據的這一套古老想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當時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曾說過一句名言:「沒有人能踏進同一條河兩次」,因為只有心智才能把不斷改變的河流知覺成不同的水體。今日,建構論遍及許多主題,包括記憶、知覺、心理疾病,當然也包括情緒。      關於情緒的建構論取向有兩個核心想法。第一個想法是,生氣或厭惡之類的情緒種類並沒有指紋。生氣的某個實例沒必要看起來或感覺起來像另一個實例,也不是由相同的神經元造成。變異才是常態。你生氣的原由不一定跟我的一樣,但如果我們在相似的環境中長大,很可能有些重疊。      另一個核心想法是,你所經驗和知覺的情緒,並不是你的基因的必然結果。必然的是:你具有某些概念來理解身體從外界接收的感覺輸入,因為(我們將在第五章學到)你的大腦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串連。即使是單細胞生物,都能理解環境中的改變。然而特定的概念,像是「生氣」和「厭惡」等,並不是由基因預先決定。你熟悉的情緒概念會像天生內建,只不過是因為你在一種特定的社會脈絡下長大,這些情緒概念在這個脈絡下有其意義、而且有用,因此你的大腦在你沒有覺察下,應用它們來建構你的經驗。心跳速率改變是必然的,但它們的情緒意義則不是必然。其他文化可能且確實會把相同的感覺輸入做出其他的意義解釋。      情緒建構理論融合了其他不同風格的建構的想法。其中一種名為「社會建構」,研究社會價值和利益在決定我們生於世上如何知覺和行動上,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個例子是關於冥王星是不是行星,這個判斷的依據不是天文物理學,而是基於文化。太空中的球狀岩石是客觀真實的存在,而且具有不同尺寸,但「行星」(代表特定的重點特徵組合)的想法是由人編造出來。我們每個人都以一種有用的方法了解世界,但這個方法在某種絕對、客觀的意義上不一定真實。至於在情緒方面,社會建構理論探討的是,感受和知覺如何受到我們的社會角色或信念影響。舉例來說,我的知覺受到以下事實影響:我是個女性、母親、在猶太教文化中成長的無神論者,以及生活在曾奴役黑人的國家裡的白人。然而,社會建構傾向忽略生物學,認為它跟情緒沒有關係。這個理論反倒指出,你的社會角色不同,觸發的情緒也有所不同。因此,社會建構論者主要關心的是外在世界的社會環境,而不考慮這些環境如何影響大腦的串連。      另一種被稱為「心理建構」的理論,則把焦點轉向內在。心理建構提出,你的知覺、想法和感受本身,是由更基本的部分建構而成。有些19世紀的哲學家把心智看成大型的化學實驗箱,就像原子結合形成分子一樣,想法和情緒是由比較簡單的感覺結合形成。另外有些人把心智視為一組萬用零件(就像樂高積木),可以組成各式各樣的心智狀態,如認知和情緒。威廉.詹姆士提出,我們極其多樣的情緒經驗,是由常見的原料建構而成。他寫道:「情緒產生的大腦歷程不僅類似普通感覺的大腦歷程,事實上根本就是這類歷程的各種組合。」      在1960年代,心理學家史丹利.沙赫特(Stanley Schachter)和傑羅姆.辛格(Jerome Singer)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他們將腎上腺素注射到受試者體內(受試者不知道是什麼),發現他們將這樣神秘的喚起狀態經驗成憤怒或興奮——端看周遭的背景環境為何。在所有的建構觀點中,生氣或興高采烈的實例都沒有顯露它的因果機制,這與傳統觀點形成鮮明的對比。傳統觀點認為,各個情緒在腦中都有專用的機制,命名機制和其產物採用的是同一個詞彙(例如「悲傷」)。近年來,新一代的科學家一直在精心設計基於心理建構的理論,希望能用來了解情緒以及情緒如何運作。不是每個理論與假設都一致,但所有理論都一致肯定:情緒是製造生成、而不是被觸發;情緒的變化很大、沒有指紋;以及原則上,情緒跟認知和知覺沒有區別。      你可能完全沒想到,相同的建構原則竟然也適用於大腦的生理結構,這個想法被稱為「神經建構」。仔細想想由突觸連接的兩個神經元,這些大腦細胞顯然有客觀的意義,卻沒有客觀的方法來辨別這兩個神經元是名為「迴路」或「系統」單位的一部分,或是各自隸屬於不同的迴路,其中一個迴路「調節」另一個迴路。答案完全取決於人的觀點。同樣的,大腦的相互連結不光只是基因本身的必然結果。現今我們知道,經驗也是促成因子。你的基因會在不同的背景環境中打開和關閉,包括形塑大腦串連的基因。(科學家將這個現象稱為可塑性。)意思是,你的某些突觸會因為其他人以某種方式對待你或跟你說話,真真實實地開始存在。換句話說,建構適用的層級一路延伸到細胞的層次。大腦的宏觀結構大多是先天就決定了的,但微觀的串連則不是。因此,過去經驗有助於決定你未來的經驗和知覺。神經建構說明了人類嬰兒為何在出生時不具備認臉的能力,但可以在出生後幾天很快就發展出這個能力。神經建構也能解釋早期的文化經驗(例如你的照顧者跟你身體接觸的頻率,以及你是單獨睡在嬰兒床或跟家人一起睡),如何差別地形塑大腦的串連。      情緒建構理論將這三種建構的元素納入其中。它從社會建構中認知到文化和概念的重要性,也從心理建構中考慮到情緒是由大腦和身體的核心系統建構而成,此外還從神經建構中汲取到經驗串連大腦細胞的想法。

延伸內容

【審定序】了解情緒的真諦,你就找到人生的出口了
◎文/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隨著時代進步,越來越多人有精神上的困擾,這些徵狀多少都和情緒處理異常有關係,像是有焦慮傾向的人,過度放大了一些事物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或是有憂鬱傾向的人,會固著在自己的負面情緒,無法自拔。      面對這些情緒所帶來的困擾,多數人要不就認定是外在環境造成的,要不就認定是這個人有家族遺傳,總之就是認為一個人對於情緒缺乏掌控能力。過去諸多的情緒理論,也都是從這樣的方式來看待情緒之於人的關係,而在《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本書中,美國東北大學的榮譽教授麗莎.費德曼.巴瑞特,提出了情緒建構論的觀點,她認為情緒是人建構出來的,而不是被引發的。      如果你對於情緒建構論感到驚訝,那麼你並不孤單,因為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理論的時候,也是同感。只是,我的驚訝又伴隨著尷尬。當時,我應徵巴瑞特教授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那時巴瑞特教授剛拿到幾百萬美金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在第一次電話面試時,她對於我居然才剛認識她的情緒理論感到不可置信,我其實很想告訴她,我也感到不可置信,這麼棒的理論,我怎麼會錯過呢?      從面試的那一刻開始起,我就非常興奮,因為她對於情緒的見解以及熱誠,讓人充滿了幹勁。當時,巴瑞特教授就先挑戰了基本情緒是否存在的論述,那時候她和幾位情緒研究大師,特別是做動物情緒研究的大師筆戰,非常精采,而吸引我的就是她不輕易被傳統所束縛,完全是合乎邏輯的思辨,而這近乎完美的邏輯也反映在這本書當中。      這些年來,巴瑞特教授的情緒理論日趨完善,支持的證據也越來越豐沛,連不少原本不認同她理論的情緒研究大師們,也都轉向支持及肯定她的情緒理論。也因為如此,巴瑞特教授不僅受邀加入加拿大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Canada)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更在2019年獲得競爭激烈的古根漢基金會(Guggenheim Fellowship)的獎金(每年僅有兩人次獲獎)。她同時是現任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s)的會長,也頻繁在國會、法院以及媒體上,跟一般民眾做交流,讓大家更認識情緒這門科學,以及認識情緒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在《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本書中,我尊敬的前老闆麗莎.費德曼.巴瑞特教授,想要告訴大家,情緒如同很多心智運作一樣,也是我們建構出來的。這一點一開始或許有點難以接受,因為包含我在內,我們都知道情緒往往在一剎那就爆發了,像是當你討厭的同事作勢要打你一巴掌的時候,你可能本能地就閃躲以及準備出手反擊,事後回想的時候,你還會有生氣的感受。      這樣看似本能的反應,背後並不單純,你想想看,如果你從來都沒有被人打過巴掌,那你怎麼會知道被打巴掌會是怎麼樣的感受?如果這不會帶來讓你嫌惡的感受,那你怎麼會做出閃躲的動作呢?再說,這樣的行為真的會讓你感到生氣嗎?有些人可能很習慣被打巴掌了,所以他被打巴掌不一定會感到生氣,而是一種「又來了、隨便你們吧!」的絕望感。坦白說,要接受情緒建構理論,我們必須要放棄幾個舊思維:      1. 情緒是被引發的   2. 沒有所謂的基本情緒   3. 特定的情緒就該有特定的反應      這或許會讓你感到惶恐,但是你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過那種突然悲從中來的感受、有時候有難以言喻的情緒感受、對於別人或朋友用狂歡來宣洩自己的悲痛感到不可思議。      這些經驗不是特例,這些經驗都是情緒的真實展現,情緒如同很多人類的心智活動,都是大腦對外在世界的預測,建構而來的產物。另外,情緒本來就可以是很多元的,不論是在類別的數目上,或是對於單一情緒類別該具備哪些元素上都是如此。      看到現在很多研究者或是企業,宣稱自己可以用什麼方式去識別人類的情緒,我都會冷笑,因為多數的人都是利用面部肌肉變化、呼吸、心跳等的生理指標來做預測。然而,巴瑞特教授分析了非常多的情緒研究,始終找不到人們在某個特定情緒下,就一定有哪些生理變化的證據。換句話說,現有的情緒識別技術,或許真的識別了某種東西,但那種東西並不是情緒。      要擺脫關於情緒的舊思維,你可能會開始懷疑人生,懷疑那到底你對於這個世界的信念,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若你有這樣的感受,我要恭喜你,因為你開始認真面對自己的人生了!      我們所處的世界真的不是非黑即白,事實上一切都是相對的。有讀過《人類大命運》這本書的朋友,相信對這樣的論述不陌生,因為作者哈拉瑞就提出了所謂客觀現實與相對現實的概念,他認為很多價值觀,都取決於社會文化的共識,也就是相對現實,而非客觀現實。      在《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本書中,巴瑞特教授提到的社會現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她把焦點聚焦在情緒上。巴瑞特教授在書中就分享了很多不同文化下的社會現實,很多都很難令人置信,但這些都是真真實實在其他文化中所存在的。就像在我們的文化中「悲情」的概念,在西方文化看來,就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一個人不想要做一件事情,卻要去做,而且做了之後,自己也沒有感到愉悅。      就像多數的普通心理學教科書,都有相同的章節,甚至連章節的順序都一樣,更恐怖的是,介紹的論點也都大同小異。這也是一種相對現實,屬於心理學學術領域的相對現實,僅此而已。2019年春天,我有個機會問巴瑞特教授,怎麼看待多數教科書在介紹情緒理論的時候,都沒有介紹到她的理論。面對我犀利的提問,她的反應倒很從容,她說很多教科書的思維都停留在幾十年前,確實需要改進,這也會是她擔任心理科學學會會長時要致力改善的一個目標。      太多時候,我們對於知識的涉獵都是不經大腦思索的,我們是被動把這些訊息塞進大腦。諷刺的是,我們的大腦已經演化出能夠建構概念的能力;若我們不能夠妥善運用,而只是被動的接收訊息,真的非常可惜。      很遺憾,在資訊量爆炸的年代,我們理論上應該有更多機會可以核對哪些訊息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以及我們可以用哪些訊息來協助我們做判斷;我們多數時候卻選擇不這麼做,我們選擇相信懶人包,我們選擇讓人工智慧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說真的,懶人包和人工智慧都沒有不好,甚至真的能夠幫助你對於所謂的現實有更貼近的理解;但是這就讓你這個人存在的價值,越來越式微。我很喜歡電影《銀翼殺手2049》裡面的一段情節,劇中的主角想要知道有一段回憶是不是真實的,而一位能夠做判斷的科學家看了看,跟他說:「這是真的,因為有人活過它。」對人來說,做出最正確的判斷,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真實實的存在於這個世界。      二十多年前,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拍攝了一部電影《記憶拼圖》,片中的主角無法形成新的記憶,於是他會用刺青、拍照、文字紀錄的方式,來協助自己記下事情。因為他知道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完全取決於刺青等的事物,他居然刻意扭曲事實,讓自己有了不同的信念,這也是一種建構。      我們或許沒有記憶缺失,但我們每一次回憶往事的時候,也都是在建構一個經驗,而這個建構常常會出錯。要不是現在有很多影像紀錄的方式,大概你我都不願意承認自己記憶有那麼差。我因為知道記憶運作的本質就是建構,所以對於自己的記憶與現實有出入是非常釋懷的,而且我也深信絕對和年齡大了沒有關係。      我蠻期待大家可以認真讀《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本書,因為這真的不只是一本想要談情緒是怎麼來的一本書,巴瑞特教授更想帶大家去思考,你的思維是怎麼來的,大腦又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沒辦法逼大家相信巴瑞特教授的理論,但我蠻希望大家用開放的態度來認識情緒建構論,我相信你必定能從她深入淺出的引導中,透過認識情緒的真諦,找到自己人生的一些方向。   
【推薦專文一】喜怒哀樂,其實只是大腦建立出來的文化類別
◎文/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2008年,我即將從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畢業,正在尋覓進行博士後研究的落腳之處。當時考慮的去處之一,就是巴瑞特教授位於麻州總醫院的情緒實驗室。巴瑞特教授當時的研究重點之一,是想要釐清情緒信念對於知覺的影響,而我對於視覺的相關研究結果,剛好有助於她回答此問題,因此當時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很可惜的是,因緣際會之故,最後我選擇進入了另一間實驗室,而和巴瑞特教授失之交臂。      人生這條單行道,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出某項選擇之後,到底失去了什麼樣的機會成本。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微小選擇,例如走大馬路但卻沒走小巷回家時,可能錯過了在小巷中撞見故人的機會。大到人生的重要選擇,例如找工作時沒有投履歷到某間公司,因此根本不知道自己說不定有可能會被錄取。除非我們有奇異博士操控時間寶石的能力,不然我們連自己錯過了什麼,都永遠不會知曉。      不過,就在揮別巴瑞特教授的十年後,她的著作《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出版了,這本著作,讓我看見了當年或有機會參與、但最後卻無緣經歷的一段學術旅程。      巴瑞特教授在過去十年中,逐漸發展出了一套和傳統情緒理論不同的「情緒建構理論」。傳統的情緒理論認為,人類有七情六慾等各種可被輕易辨認的典型「情緒」,而且每一種情緒,都對應到一種特定的大腦狀態,這些基本的情緒已經被內建到大腦之中,只要某些刺激出現,這些特定的情緒就會像反射一般的被「激起」並展現出來。      然而巴瑞特教授數十年來的研究發現,這個傳統理論充滿瑕疵,情緒不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特定形式,大腦中也找不到和特定情緒相對應的腦狀態。巴瑞特教授因此提出了她的「情緒建構理論」,她認為所謂的「情緒」,只不過是大腦針對身體的「內感」(interoception)所產生出來的加工結果:大腦會利用過去經驗、當下環境、以及語言來把「內感」經驗區分成某些文化上的不同類別。換言之,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只是大腦透過文化教育所習得的類別,只是大腦針對「內感」進行主動的預測、詮釋以及概念化之後的結果。每次我們經歷到喜怒哀樂時,都只是大腦對身體的「內感」進行主動「建構」,最後貼上喜怒哀樂的情緒標籤而已。      從某種思想革命的角度來看,巴瑞特的《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或許有機會比擬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達爾文之前,本質主義掌控一切,當時的人們普遍假定每一個物種都具有神所創造的理想形式,同一物種內的個體差異,被眾人視為是一種不完美的誤差。直到演化論出現後,同一物種內的個體差異成為了理所當然,本質上的物種理想形式,根本就不存在。同樣的革命性想法,也存在於巴瑞特的《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之中:情緒並不具有本質上的理想形式;喜怒哀樂,只是大腦建構出來的一些文化類別而已。      在《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場引人入勝的情緒科學之旅中,你將會見到新理論與新證據的精彩交織。巴瑞特教授所提出的嶄新世界觀,將會撼動你我原本自以為是的情緒與經驗世界!   
【推薦專文二】情緒科學的新典範
◎文/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2019 年上映的電影《小丑》有一張令我難忘的海報,海報中呈現了小丑的右側臉,飾演主角小丑的演員瓦昆.菲尼克斯,用雙手的兩根食指,用力地將嘴角往上撐,露出上下兩排牙齒,臉上也擠出了多條深深的皺褶,右眼下方則流下一滴還沒塗抹均勻的藍色塗料,似淚痕般,在擦了粉的白色臉孔上特別突出。      那麼,展現出「笑容」的小丑,正在經歷快樂的情緒嗎?我想,絕大多數看到這張海報,看過或知道《小丑》這部電影大概在講什麼的人,應該會說不是,他是在強顏歡笑之類的。那如果問飾演小丑的瓦昆.菲尼克斯當時的情緒如何呢?再更進一步問,如果真的進到虛構的劇中,去問小丑的情緒,他又會回答什麼呢?      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例如瓦昆.菲尼克斯可能覺得投入扮演這個極具挑戰性的角色,非常興奮,但拍宣傳照得壓抑,同時又覺得攝影棚光好強很刺眼有點煩,而小丑本人可能正在思考下次殺人之前要在目標面前露出什麼樣的表情,要不要乾脆把嘴角割了,讓笑容更明顯。      事實上,即使是這些答案裡描述的情緒,也都是在一瞬間被建構出來的「預測」或「概念」,由各自的大腦根據外部環境與自己身體產生的訊息,與文化、個人經驗揉和,又受到提問者的影響,最終在無數預測之間的競爭下勝出的一個,而非絕對的、唯一的、本質化的。當然,在看精彩的電影、高度投入時,你不會希望有個人在你旁邊念叨這些。      就如同電影故事總會迎來結局,也得有人揭露情緒的科學真相。本書作者,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家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便勇敢地扛起了這份重責大任,使本書成為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甚至是所有知識領域,都不能錯過的典範轉移之作。      正如同以前的人很難理解我們其實住在一顆球上,還繞著太陽轉,或是跟盤子裡的魚有共同的祖先,作者巴瑞特告訴我們,難以否定的自身感受,太過直觀的情緒本質論、基因決定論等,讓我們長期無法看穿情緒與心智的真相,而許多過往與當代科學家同樣掉入這些陷阱,無法自拔。      例如,你可能歸類自己是個愛焦慮的人,或是一個樂天派,但這些標籤其實都隱藏了情緒的真相,造成錯覺。我們把情緒描述成天生的、不可控制的、被觸發的、而且可以輕易辨識,但她根據25年的研究,給情緒下了顛覆性的定義:情緒是一種預測,是每個人針對外在環境跟內在生理反應編出來的故事,而且只要加以訓練,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情緒有高度的掌控能力。      巴瑞特提出兩個讓我們更能掌控情緒的方式。一個就是提高自己的情緒粒度,學著用更細膩的語詞來表達感知到的情緒,包括他人的跟自己的,像是開始把「感覺不錯」改成「著迷」、「排憂解鬱」、「很有啟發」等等,或把「覺得糟透了」改成「讓人洩氣」、「不被鼓勵」、「氣餒」等等,當我們能利用的情緒形容詞越豐富,就越能掌握情緒。      另一個方式則是重新分類自己的情緒,例如當自己冒汗、發抖的時候,不讓自己掉入焦慮的類別,而是跟自己說「我感到興奮、非常期待」,就能協助自己校正預測,因為比起不存在的情緒迴路或指紋,我們掌握解釋權。當我們正確理解情緒是怎麼建構的,不只能擺脫理盲濫情的標籤,更跳脫情與理的二元對立。      要挑戰一個既有的典範,並不容易,然而巴瑞特提供了充實的科學證據與具說服力的邏輯,我認為值得所有人細心閱讀,並與之對話。而當情緒原來跟我們以為的不一樣,植基於過往傳統情緒觀點的法律、倫理、以及其他跟情緒一樣,由人類社群建構出來的各種「社會真實」,都得翻新一遍才行,巴瑞特就在書中特別針對法庭判決與動物有無情緒這兩個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除此之外,在教育、醫療、職場等領域,情緒建構典範的後續影響必將持續發酵。      電影裡的小丑,以及他周遭的人,都沒能夠接觸並理解這種情緒新典範,因此一步步釀成悲劇。現實世界裡,我們也差不多,而本書告訴我們,不能再拖了。
【型男老總私讀小碎念】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文/城邦書虫總經理 林福益   你的情緒管控能力如何?常聽到有人會說「我天生脾氣差」、自己就是很容易哭,或是笑點很低。過去都以為情緒是自發的,人的大腦與身體都有個固定路線或機制在控制我們的喜怒哀樂,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控制力不好,就會說:大概腦子裡的某個部分有毛病。   情緒是天生的。在這樣的傳統理論之下,人們應該有個共同的「情緒指紋」,放諸四海皆準。但有趣的是,相同的情境或事件,對於不同文化背景成長的人而言,會有截然不同的情緒反應;甚至同樣一個人的表情,如果只看局部特寫或是忽略其他肢體的幫襯表現,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就好像網球選手贏得比賽振臂高呼的興奮激動,如果只看他們臉部糾結的表情,還以為是受到驚嚇或是生氣的情緒表現呢。   書中以科學研究剖析證明,情緒是大腦根據經驗值與社會文化的接觸,透過建構學習而來,所以EQ是可以訓練控制的修為。當你下次因為某個人或某件事而出現情緒時,應該先問自己現在是處於什麼狀況、在意什麼點,將你的情緒表情再更細緻的分析條列釐清之後,日後在情緒的表現上就能更加掌控,不會莫名失控了。

作者資料

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Lisa Feldman Barrett, Ph.D.)

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主席、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系傑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TED演講者,並獲哈佛大學醫學院與麻塞諸塞州總醫院聘任,負責精神病學與放射學相關研究。曾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2019年獲得古根漢基金會研究學者獎(Guggenheim Fellowship)。現定居於波士頓。 著有:《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商周出版)。 相關著作:《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基本資料

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Lisa Feldman Barrett, Ph.D.) 譯者:李明芝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20-03-03 ISBN:9789864777914 城邦書號:BU015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68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