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不想談也沒關係:心理師帶你以非語言方式,為封閉的心靈打開些許空間,擺脫失落,獲得療癒
-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
-
你的心有一道牆:人生沒什麼放不下,在紛紛擾擾中活出豁達心境的29帖安定禪方
-
大多數的「在意」都是多餘的 立刻停止內耗擺脫過度焦慮的56種日常練習
-
剛剛好的遺忘:該忘的忘,才能記住重要的事!來自91歲現役身心科醫師的71則人生智慧,讓每天都是最好的一天
-
你們就是不懂我!:心理學博士陪你找到正能量,度過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似乎又有點美好的成長期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暢銷金句牌卡版】(全新完整譯本)隨書附贈52張「金句能量卡」
-
最難對抗的就是你自己:如何控制自我、保持謙遜的26個心態管理法則
-
我老了絕不會做的「蠢」事(才怪!):該來的總會來,躲也躲不掉!
-
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生不用完美,只求不留遺憾!打造富足心靈的36堂課,找到獨一無二的幸福
內容簡介
在人與人的關係裡,存在著愛的序位
唯有認識了這個序位,愛的流動才能夠沒有阻礙
家族系統排列的心理治療,幫助人們勇敢地面對真實
進而找到解決那困擾著生命的牽連糾葛的答案
家族排列的功能,就是要協助我們辨識家庭系統背後的狀況,把隱藏在集體潛意識的動力,藉由這個方法帶到光亮的地方,讓我們看清楚真相。同時也能找出愛的解決的途徑,調整被干擾的家庭系統,讓愛重新在家庭中流動,發現關係中的愛。家族排列治療法是目前歐洲心輔界與心靈成長團體中相當盛行的方法,由德國心理大師伯特.海寧格整合發展出來的,他定義他的工作方法為心靈的工作。
其作用的層面在心靈上、靈魂上,也就是「身心靈」三個層面中的「靈性」層面。他透過角色扮演與代表的反應,找出問題根源,回歸愛的序位,處理生命中許多的困擾,例如自殺、災害、重病、死亡、墮胎、收養、離婚、家庭失和、家庭暴力、謀殺犯罪、陌名情緒、感情問題、親子教育、兒童學習障礙等重大事件;也可以運用在工作、抉擇、組織整合、人際關係、靈性成長等方面。在歐洲及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人在運用這個方法,幫助了無數的家庭與心靈。
本書是以心理輔導課程為經緯,堪稱海寧格學說之綜述。
第一部〈捨得才懂得〉為其心理學之理論基礎。
第二部〈牽連糾葛及其解答〉應用家族排列的輔導方法,進行為期三天的課程。
第三部〈歸屬的秩序〉為海寧格另一個重要的學說,屬於家庭治療的部分。
第四部〈什麼東西讓家庭生病,如何治療〉,是「醫療和宗教」國際研討會的課程。
第五部〈答客問〉則是訪談錄,談到系統心理學的建構過程。
序跋
中文版序
我很高興地迎接《愛的序位》中譯本問世,這本書曾經幫助過許多伴侶和親子們以一種更圓滿的方式彼此相愛。當他們的愛遵循某些「秩序」時,便更有機會能傳達到對方身上。而這些「秩序」是在服務「愛」,如果能夠了解它們,我們會感到更美好、更豐富。
因為許多人的合作使這本書得以出版,對於他們的不辭辛勞,我表示衷心的感謝。尤其是霍寶蓮小姐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那是一項困難的工作,其中有許多德文詞彙在中文裡很難找到相等的詞,但是寶蓮仍然有辦法將它們用中文清楚地表達出來,加上高金美小姐修稿的協助,使得本書更適合閱讀,我很感謝她們做了這份很有價值的工作。
商周出版社林宏濤先生編輯潤稿的效率,以及求真求實的精神,我很高興將我的書交給這樣難得的人才還有他的工作夥伴們。
周鼎文先生從一開始就與我相當親近地將我的工作介紹到華人世界,他多次主持我在臺灣的研習會,翻譯我的第一本中文著作,創辦海寧格機構,讓更多華人朋友有機會接觸到我的工作。鼎文本身也是一位非常好的家族排列導師,了解我工作的精髓,擁有我全部的信任。有他審訂我的中文著作,對讀者而言實在是一大裨益。
我的祝福將伴隨著這本書,願它能幫助您的愛流動。
伯特.海寧格延伸內容
【推薦文】 凝視與透視中流轉劇力萬鈞
◎文/李開敏(台大社會工作系講師)
第一次見到海寧格是在台大第二活動中心。他示範了一段對領養家庭的排列工作,會後不少諮商界的資深老師對他異於「傳統心理諮商」的做法提出質疑,但我印象深刻的是:過程的簡潔有力以及他儀式化的風格。
二○○二年他再來時,我不在台北,有學生參加後十分震撼,並借我錄影帶觀看,我立即報名次年的工作坊。
二○○三年實際參加海寧格工作坊和督導學習圈,對我是一次震撼之旅,就心理治療的立場,海寧格的工作示範了難得一見的大師風範,包括:
一、沉默與眼神接觸的運用。沒有人像他如此倚重沉默與雙眼交會,來進行評估與介入。有一次,他就安靜的坐在一位當事人身旁,請對方閉眼,寧靜的注視十餘分鐘,然後請對方睜眼說:成了。任何與他接近的人,他似乎都能透過靈魂之窗,讓對方無所遁形。排列時他以專注的直觀安靜等待,凡參加過工作坊的人,必能感受到沉默中的巨大張力,讓全場屏息以待。
二、肢體語言為主軸。大師說的不多,更不允許當事人贅語,排列時彷彿靈魂透過各代表的身軀,以各種形狀、動作發出或巨大或細微的訊號,時而讓現場學員內心震驚,時而感動共鳴,也有時極細微的肢體語言只有大師才能分辨其表象,進一步帶領深層的看見。
三、超時空的安排與轉換。家族排列跨越一般心理治療之處,正在於排列工作不受時空之限,盡在舞台展開,代間動力透過空間的轉移,讓問題現象及改變的方向得以呈現,數代家族間的關鍵人物也能跨時空的來到現場,無怪乎海寧格稱其工作為靈魂工作。
四、對系統、序位的透視。海寧格以他獨創的這份心靈座標圖,快速搜尋系統中失位、失序的家人,像一位導航者,帶領茫茫人海中迷航的星星重新歸位,看見並回到連結、平衡以及和解的可能。
海寧格對愛、加害與被害、有罪與無罪、各種情緒、重大疾病變故的洞見,就像一位智慧老人,以其畢生的寶貴經驗,提出了創新的看法,許多具有相當顛覆性。二○○三年的學習圈中,他嚴厲的對我說,我若不能愛日本人,是無法協助當年受害的慰安阿嬤,他警告:這是危險的,也會對阿嬤做出傷害,更指出許多從事「特別主題諮商治療」的女性,是因為內在潛藏對男性的憤怒。一般情況下,我必會反擊這種男性沙文中心的指陳,可是部分的我,似被催眠,似被醍醐灌頂,心中確知的是:他出手之重,不是要傷我,而是為教育。
返家後,我嚴肅的閉門思考,次日清晨醒來,想到成長中一直無法和解的男性,我一一向他們鞠躬,畫面也浮現出我曾經帶給別人的傷害,突然了悟到海寧格一再提醒的加害受害的複雜弔詭關係,也願意承認過去對加害被害情節的過度簡約與絕對性之思考。又想到十二歲因日本入侵被迫離家,而終身不原諒日本人的母親以及死於文化大革命的奶奶,我提醒自己不多僭越,謙卑接受他們的命運。
下一季和阿嬤的工作中,我們的主題是「愛的回憶」,阿嬤訴說了許多愛的故事,當年與疼惜、暗中援助她們的日軍之間,埋藏了那麼多的戰亂真情,只是對日本政府她們仍在等待道歉、賠償。
家族系統一直是我工作的重點,雖至今未做排列,但我努力把「愛的序位觀念」帶給當事人,鼓勵他們尊重秩序進行和解,因為我非常認同:「若我們排拒父母,我們就排拒了我們的生命來源。」工作中碰到的當事人,多半是家庭關係破碎斷裂,有些人能較快速進入和解,也有當事人難掩對長輩的不屑與批評。再三無法撼動時,我會告訴他們:海寧格會要求孩子趴在地上,抬頭舉手仰望父母,因為我們必須敬重「己之所從出」。
海寧格為人稱道的是他結合了東方老莊及儒家思想,但看他工作中,其實也充滿了法家的精神,對於不嚴肅,以及各種逃避的小動作,他必然毫不留情的指出,並用最直接的制止、拒絕,以表達他的立場,然而他對系統中的弱小所傳達的悲憫,讓人願意將深深的信任交在他的手中。
玉鳳囑我為《愛的序位》寫序,其實對海寧格,我是個初學者,對他的架構藍圖也仍在摸索、撞擊與整合中。拜讀完這本極有分量的書,除了在在感受到現場的劇力萬鈞,也對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有不同角度的反省。相信期盼這本書讓我們更具備凝視與透視的能力,認識愛之序位而得到愛。作者資料
海寧格(Bert Hellinger)
家庭系統排列療法的德國心理治療大師。一生傳奇,年輕時是天主教神父,曾經在非洲祖魯族地區居住十六年,之後進修心理分析、完形療法、原始療法及交流分析等訓練,成為心理治療師。 被譽為本世紀引起心理治療界上極大震撼的國際級大師,他的洞見不僅貫穿了心理學的核心,更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共鳴,尤其他所創新整合的「家族排列」系統,更是轟動了整個歐洲,幫助了無數的家庭與心靈;近幾年來,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先進的國家,更爭相邀請海寧格到他們的國家做演講示範及課程研習,教過無數的學生,包括大學教授、醫生、輔導老師、社工人員、企業顧問、心靈成長團體等,很多人正在把他的心得在世界各地分享。 他發現很多個案跨越數代並涉及家族其他成員,進而發展出「家族排列法」治療方法。海寧格的「家族排列法」的工作在於人們的靈魂層面,在國際上已贏得了高度的肯定;他的數十本著作,在德國極為暢銷,全世界也已有上百種翻譯本,並且仍在不斷增加中。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