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改編小說(GagaOOLala台泰日合作BL話題台劇!同名劇改小說)
-
天防者IV:無畏者〔完〕
-
擁抱過去的我:Me, Myself and I【郭雪芙自選私藏照首刷限量親簽版】
-
夜行堂奇譚【風靡PTT Marvel版超人氣日本怪談,全新加筆重磅成書】
-
最悲傷的是誰
-
侑美與夢魘繪師(邪惡奇幻天才大神超凡驚豔震撼全球祕密計畫,限量典藏豪華全彩精裝版,隨書附贈燙金藏書票「夢中的你」)
-
你殺了誰(《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最新作)【首刷附贈解謎海報工具袋.東野圭吾印刷扉頁簽名】
-
玻璃飯店(作者親筆簽名扉頁版)
-
如前所述:三島屋奇異百物語八
-
人生圖書館: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讀者票選年度最佳小說決選作!逾三萬七千則★★★★★書評狂推!如果你是個愛書人,這本非讀不可!
內容簡介
年歲漸長,記憶發酵。
孩提往事一幕幕,如此鮮明多彩,卻令人心生疑惑:「這一切都是真的嗎?」詹宏志遠離童年,墜入關於記憶的提問,這是四歲的水中之光?還是少年暴雨下的迷濛山路?他搜索自己,企圖從靈光一閃的畫面中,建立起自己私密的個人史。
而這正如同他遠遊世界的歷程一般,每一幅地景乍然停格,暈染著光圈,一秒、兩秒,北海道大雪,尼泊爾牧羊少女嫣然一笑,彷彿有著什麼逗引著他,他於是也停下來,輾轉思索,他想知道屬於自己的故事。
詹宏志穿越時間的旅程,回憶紛至沓來,只有他在自我的鏡影中,瞥見黃蝴蝶幾隻飛,窗際布滿想像的星斗,水妖的歌聲若隱若現,海邊飄來蒼白的女屍,如一朵盛開的花。詹宏志勇敢地在記憶的甬道中劃下一根火柴,一瞬之光,點亮生命的迷彩,他意外憶起夏日清晨未醒的蜻蜓,而草蛇從光裸的腳背上游過去,時間彷彿凍結千年之久。
幼年的自己,貪看天色的流轉與人事的流轉,「坐在窗口,他會看見這些人生的重覆,以及它的荒謬與無關緊要,如果他坐得再久一點,譬如說一兩百年,他或許也可以看到朝代的更替和歷史的興衰,也一樣是荒謬重覆和無關緊要」。詹宏志與童年對話,自己的故事清晰得如同觀看他人的影片一般。「他有時感到超出年紀的哀傷,甚至動搖了童真。」
然而記憶大雪紛飛,淡季人生的異國旅館,如果展開的是一本推理小說,一處一處陌生的人情與風景,就成為遺忘憂愁與創傷的藥引。
詹宏志是一位永遠不合時宜的時空旅者,常常在錯誤的季節來到一個地方,只因他心有所悟:「大自然在最孤寂的時候,也有遺世獨立的孤寂絕景,你往僻靜之處走去,它也饗你以安寧的身心盛宴」。當你不隨人事喧囂流轉,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沙漏節奏讓生命流逝。
於是詹宏志的旅行,是把自己拋擲到世界盡頭的場地裡,「心境已老,想知道的卻是老靈魂的來歷」。旅行是濃縮的人生,而人生中偶然的遭遇,一個個一閃即逝的過程,力量憾人、纏綿不去,詹宏志深深了解,自己將帶著這種種不明意義的畫面走向餘生。因為那就是自己的故事了,一如時光的啟示。
人生一瞬,記憶如落英飄遠。書分二輯,輯一是生命時間軸下的凝思與追憶,輯二則是旅程地景上片刻的忘我與不可忘懷。
目錄
【輯一】時間
◎ 記憶之柱 --﹝1956﹞
◎ 煤炭堆上的黃蝴蝶 --﹝1958﹞
◎ 父親回家時 --﹝1959﹞
◎ 水中之光 --﹝1960﹞
◎ 海上漂流的花朵 --﹝1960﹞
◎ 羅斯金的憤怒 --﹝1961﹞
◎ 蛇 --﹝1961﹞
◎ 木瓜先生 --﹝1962﹞
◎ 張望者 --﹝1962﹞
◎ 我爸爸的恐龍 --﹝1964﹞
◎ 穿山小孩 --﹝1967﹞
◎ 後車站 --﹝1968﹞
◎ 繁星若夢 --﹝1968﹞
◎ 風雨中的計算機 --﹝1969﹞
◎ 山路 --﹝1969﹞
◎ 珊瑚礁中的龍蝦 --﹝1970﹞
◎ 小刀 --﹝1970﹞
◎ 稻田舞女 --﹝1970﹞
◎ 當睡人醒來 --﹝1975﹞
◎ 但願少年有知 --﹝1978﹞
◎ 孔子雕像下 --﹝1982﹞
◎ 咖啡應有的樣子 --﹝1982﹞
◎ 咖啡館裡的革命者 --﹝1984﹞
◎ 依莎貝拉的來信 --﹝1986﹞
◎ 給我全世界 --﹝1997﹞
◎ 賽蓮之鄉 --﹝1998﹞
【輯二】地方
◎ 祖谷溫泉 --﹝日本.四國﹞
◎ 治癒的旅行 --﹝日本.日光﹞
◎ 山陰道上 --﹝日本.山陰﹞
◎ 驚喜的晚餐 --﹝日本.九州﹞
◎ 火與海的國度 --﹝日本.九州﹞
◎ 奧入瀨溪谷 --﹝日本.東北﹞
◎ 雪埋的旅館 --﹝日本.立山﹞
◎ 煙中巴士 --﹝日本.北海道﹞
◎ 國民休閒村 --﹝日本.北海道﹞
◎ 雪國的誘惑 --﹝日本.北海道﹞
◎ 三大蟹邂逅 --﹝日本.北海道﹞
◎ 冰下魚 --﹝日本.北海道﹞
◎ 步行食遊 --﹝日本.北海道﹞
◎ 史蒂文森窮病之處 --﹝美國.加州﹞
◎ 波士頓的私家偵探 --﹝美國.波士頓﹞
◎ 鱈魚角的同性戀旅館 --﹝美國.鱈魚角﹞
◎ 距離 --﹝美國.德州﹞
◎ 回到沼澤地 --﹝美國.紐奧良﹞
◎ 菜單上的語言 --﹝法國.巴黎﹞
◎ 來到巴黎的康有為 --﹝法國.巴黎﹞
◎ 獻給約瑟夫.虎克 --﹝ 英國.倫敦﹞
◎ 一個人的餐酒 --﹝義大利.翡冷翠﹞
◎ 喜瑪拉雅山麓下 --﹝尼泊爾.那加闊﹞
◎ 在那遙遠的地方 --﹝尼泊爾.那加闊﹞
◎ 走到世界的盡頭 --﹝俄國.堪察加﹞
◎ 富麗怪奇 --﹝香港﹞
◎ 記憶之柱 --﹝1956﹞
◎ 煤炭堆上的黃蝴蝶 --﹝1958﹞
◎ 父親回家時 --﹝1959﹞
◎ 水中之光 --﹝1960﹞
◎ 海上漂流的花朵 --﹝1960﹞
◎ 羅斯金的憤怒 --﹝1961﹞
◎ 蛇 --﹝1961﹞
◎ 木瓜先生 --﹝1962﹞
◎ 張望者 --﹝1962﹞
◎ 我爸爸的恐龍 --﹝1964﹞
◎ 穿山小孩 --﹝1967﹞
◎ 後車站 --﹝1968﹞
◎ 繁星若夢 --﹝1968﹞
◎ 風雨中的計算機 --﹝1969﹞
◎ 山路 --﹝1969﹞
◎ 珊瑚礁中的龍蝦 --﹝1970﹞
◎ 小刀 --﹝1970﹞
◎ 稻田舞女 --﹝1970﹞
◎ 當睡人醒來 --﹝1975﹞
◎ 但願少年有知 --﹝1978﹞
◎ 孔子雕像下 --﹝1982﹞
◎ 咖啡應有的樣子 --﹝1982﹞
◎ 咖啡館裡的革命者 --﹝1984﹞
◎ 依莎貝拉的來信 --﹝1986﹞
◎ 給我全世界 --﹝1997﹞
◎ 賽蓮之鄉 --﹝1998﹞
【輯二】地方
◎ 祖谷溫泉 --﹝日本.四國﹞
◎ 治癒的旅行 --﹝日本.日光﹞
◎ 山陰道上 --﹝日本.山陰﹞
◎ 驚喜的晚餐 --﹝日本.九州﹞
◎ 火與海的國度 --﹝日本.九州﹞
◎ 奧入瀨溪谷 --﹝日本.東北﹞
◎ 雪埋的旅館 --﹝日本.立山﹞
◎ 煙中巴士 --﹝日本.北海道﹞
◎ 國民休閒村 --﹝日本.北海道﹞
◎ 雪國的誘惑 --﹝日本.北海道﹞
◎ 三大蟹邂逅 --﹝日本.北海道﹞
◎ 冰下魚 --﹝日本.北海道﹞
◎ 步行食遊 --﹝日本.北海道﹞
◎ 史蒂文森窮病之處 --﹝美國.加州﹞
◎ 波士頓的私家偵探 --﹝美國.波士頓﹞
◎ 鱈魚角的同性戀旅館 --﹝美國.鱈魚角﹞
◎ 距離 --﹝美國.德州﹞
◎ 回到沼澤地 --﹝美國.紐奧良﹞
◎ 菜單上的語言 --﹝法國.巴黎﹞
◎ 來到巴黎的康有為 --﹝法國.巴黎﹞
◎ 獻給約瑟夫.虎克 --﹝ 英國.倫敦﹞
◎ 一個人的餐酒 --﹝義大利.翡冷翠﹞
◎ 喜瑪拉雅山麓下 --﹝尼泊爾.那加闊﹞
◎ 在那遙遠的地方 --﹝尼泊爾.那加闊﹞
◎ 走到世界的盡頭 --﹝俄國.堪察加﹞
◎ 富麗怪奇 --﹝香港﹞
序跋
【自序】記憶金庫
金庫開啟,記憶驚飛。 就在某一天,像一群拍翅驚散的蝙蝠一樣,那些本來在記憶倉庫裡沈睡的塵封片段,沒來由地突然成群撲到我的臉上,揮也揮不去。但當我倒反過來想要捕捉它們,卻怎麼樣也捉不著具體的重量與形狀。 那些片段常常是童年記憶裡的某種感官記錄,昔日住家榻榻米暗角微微晃動的光影、光影中輕舞漂浮帶有熱炒蒜頭味道的灰塵、灰塵中震動著遠方收音機裡歌仔戲令人昏昏欲睡的哭調唱腔、哭調唱腔聲中有一支熱天午後行進中鑼鼓喧嘩的葬禮隊伍……。 或者是一些腦中浮現的默片一般的凝結場景,傍晚時分小學教室潑水後清涼的紅磚長廊、操場邊上空蕩蕩的單槓鐵架與低眉靜默的榕樹群、後山上排列整齊的香蕉園和鳳梨田、一名少女在樓梯口回眸時哀怨的眼神……。 那些喧囂交雜的聲音、放肆挑逗的氣味,以及刺激奪目的顏色,有時候無比清晰,有時候泛白模糊,我不免要疑惑,那些官覺庫存都是真實的嗎?如果是真實的,為什麼當我想要記得它們的時候,它們就嘲弄似地忽遠忽近、游離不定呢?或者它們是扭曲或虛構的嗎?如果是虛假的,那麼,由這些記憶片段所建造構成的我自己,到底又是誰呢? 就在某一天,我突然記起這許多事情和畫面來……。年輕時候的我,無暇回顧平淡生活的過去,在汲汲營營的職場社會裡一心向前,心思被辦公室的爭權奪利佔滿,渾不知這些片段畫面記憶對我的意義。父親過世的那個晚上,我沈默載著他的遺體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細雨濛濛,路燈閃爍,小貨車濕漉漉的車輪涮涮涮地轉動著,彷彿奔向不再有光明的未來。我不知道該傷心還是該專心,思緒難以集中。忽然之間,記憶倉庫打開,灰撲撲衝出來千百隻蝙蝠,無方向地散落亂飛,洒得我滿頭滿臉。從那之後,往事盤旋,思緒就停不了了,我常常陷入在某件意義不明的記憶裡。 我猜想,我不但失去了父親,大概也已經不再年輕了。 那個細雨奔馳的晚上,我和車內父親的遺體沈默相處著,我坐在前座,他躺在小貨車後廂平坦處,一塊事先準備好的紅布蓋著他,微微呈現一個人形,這倒是很像他生前我們兩人的關係,我總是不知道該跟他說些什麼。雖然負責葬儀的婦人一再交待,我一定要一路向他解釋路途,並提醒他過橋,免得他成了迷途的鬼魂,但我還是開不了口,他是我的父親,他帶著我走過深山和城鎮,他永遠是認得路的。 記憶中我和父親的直接對話,總數也許不超過一百句,我們好像沒什麼可講,或者說我們的關係好像不是建立在對談之上。在家裡,父親好像不是小孩傾訴的對象,母親才是;可是父親也不曾責備我或處罰我,母親才會。母親是家中情緒的核心,父親的存在則像一片佈景,標示著這個家庭的來歷,卻沒什麼作用。特別是在小時候,經常不在家的父親總是在夜裡回家,早上我偷偷打開紙門窺看,一床紅被面裹著一個聳起的人形,就像現在車內的他,蒙頭蓋著,安靜的,沈睡著……。 往事襲向心頭,後來的一段時間,我暗暗咀嚼記憶與追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想到幾乎天底下什麼事都談的希臘聖哲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我在他的全集裡找了一找,果然也討論到靈魂、官覺、和記憶,在他一篇叫<關於記憶與回想>(On Memory and Reminiscence)的短文裡,開宗明義便問道:「記憶的對象是什麼?」接著又自答說,我們不可能記得未來,未來只能做為意見或期待的對象,我們也不可能記得現在,因為現在是知覺感受的對象,與記憶有關聯的,只能是過去。 記憶,既不是感受,也不是觀念。記憶,是時間流逝後我們的某種知覺或觀念的狀態或情感。因此,所有的記憶,都隱含著一段消失的時光。 是呀,消失的時光。我所有的記憶,代表的就是所有我已經失去的時光,無知的、青春的、不那麼青春的,即使是不愉快的傷害與傷痕,如今也成為追憶的對象,或者說,正是因為失去了,它們如今都成了我的美好過去。 但我們真的不能記得未來嗎?在我沈溺於過去的時候,我彷彿回溯了人生的許多轉折點,每一個轉折點都曾經有兩條以上的路,我選擇了其中一條,回想之際不免沈吟,如果當時選擇了另一條路會如何?另一條路會把我帶到另一個天堂或者是另一種地獄?那裡顯然有另一種未來,另一種人生,另一種身份,另一個場所,以及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我。 但我當時想像得不同,我選擇的是一種我以為會發生的未來,也棄絕了我以為我不想要的未來。這些未來顯然都過去了,有的沒有發生,有的胎死腹中,然而我還記得它們嗎?有的我記得,有的則蹤跡難尋,有的則混在偽裝的記憶裡,成為我人鬼不分的困惑,我有時候要問自己:「這是發生過的事嗎?還是僅僅為我曾經擁有的想像?」 追問過去,是老去的表徴,但這也只是自然規律,並不丟臉。我甚至因而有了寫作的衝動,我想記錄自己的來歷,甚至包括了形成我雛型的六十年代的台灣,以及人生的某些片段流連。這個衝動,也許和初民或原始部落在文明的曙光裡記錄民族的起源和遷變,並無兩樣,而記憶的結果,究竟是神話還是真實,也一樣難以考究。我的意思是說:「別追問我真假了,如果真實的記憶有破洞,我只能用虛構想像把它補起來。」我無意騙人,我只是不願見往日自己的人生滿是遺忘的空缺。 我把這些記錄所得,一篇篇寫在當時剛在台灣創刊的<壹周刊>裡,成為一個專欄。一年之後,我停了筆,然後又花了四年來修改它。也沒改什麼,每天加一個字減兩個字,一種口氣到另一種口氣,改了好像沒改,卻花了好多時間。也許尋找記憶往事的人,流連在已經消逝的時光,眷戀不肯去,也是自然的。 現在時間到了,我決心把這些文章印出來了。我想像這是一個人與記憶(或是遺忘)搏鬥的記錄,因為是關於記憶,所有的故事也就如亞理士多德所說,都隱藏了一段失去的時光。那一段段時光,相對於永恆的時間,如露如電,似泡沫又如幻影,只能和昔日專欄的名稱一樣,叫它<人生一瞬>吧。
金庫開啟,記憶驚飛。 就在某一天,像一群拍翅驚散的蝙蝠一樣,那些本來在記憶倉庫裡沈睡的塵封片段,沒來由地突然成群撲到我的臉上,揮也揮不去。但當我倒反過來想要捕捉它們,卻怎麼樣也捉不著具體的重量與形狀。 那些片段常常是童年記憶裡的某種感官記錄,昔日住家榻榻米暗角微微晃動的光影、光影中輕舞漂浮帶有熱炒蒜頭味道的灰塵、灰塵中震動著遠方收音機裡歌仔戲令人昏昏欲睡的哭調唱腔、哭調唱腔聲中有一支熱天午後行進中鑼鼓喧嘩的葬禮隊伍……。 或者是一些腦中浮現的默片一般的凝結場景,傍晚時分小學教室潑水後清涼的紅磚長廊、操場邊上空蕩蕩的單槓鐵架與低眉靜默的榕樹群、後山上排列整齊的香蕉園和鳳梨田、一名少女在樓梯口回眸時哀怨的眼神……。 那些喧囂交雜的聲音、放肆挑逗的氣味,以及刺激奪目的顏色,有時候無比清晰,有時候泛白模糊,我不免要疑惑,那些官覺庫存都是真實的嗎?如果是真實的,為什麼當我想要記得它們的時候,它們就嘲弄似地忽遠忽近、游離不定呢?或者它們是扭曲或虛構的嗎?如果是虛假的,那麼,由這些記憶片段所建造構成的我自己,到底又是誰呢? 就在某一天,我突然記起這許多事情和畫面來……。年輕時候的我,無暇回顧平淡生活的過去,在汲汲營營的職場社會裡一心向前,心思被辦公室的爭權奪利佔滿,渾不知這些片段畫面記憶對我的意義。父親過世的那個晚上,我沈默載著他的遺體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細雨濛濛,路燈閃爍,小貨車濕漉漉的車輪涮涮涮地轉動著,彷彿奔向不再有光明的未來。我不知道該傷心還是該專心,思緒難以集中。忽然之間,記憶倉庫打開,灰撲撲衝出來千百隻蝙蝠,無方向地散落亂飛,洒得我滿頭滿臉。從那之後,往事盤旋,思緒就停不了了,我常常陷入在某件意義不明的記憶裡。 我猜想,我不但失去了父親,大概也已經不再年輕了。 那個細雨奔馳的晚上,我和車內父親的遺體沈默相處著,我坐在前座,他躺在小貨車後廂平坦處,一塊事先準備好的紅布蓋著他,微微呈現一個人形,這倒是很像他生前我們兩人的關係,我總是不知道該跟他說些什麼。雖然負責葬儀的婦人一再交待,我一定要一路向他解釋路途,並提醒他過橋,免得他成了迷途的鬼魂,但我還是開不了口,他是我的父親,他帶著我走過深山和城鎮,他永遠是認得路的。 記憶中我和父親的直接對話,總數也許不超過一百句,我們好像沒什麼可講,或者說我們的關係好像不是建立在對談之上。在家裡,父親好像不是小孩傾訴的對象,母親才是;可是父親也不曾責備我或處罰我,母親才會。母親是家中情緒的核心,父親的存在則像一片佈景,標示著這個家庭的來歷,卻沒什麼作用。特別是在小時候,經常不在家的父親總是在夜裡回家,早上我偷偷打開紙門窺看,一床紅被面裹著一個聳起的人形,就像現在車內的他,蒙頭蓋著,安靜的,沈睡著……。 往事襲向心頭,後來的一段時間,我暗暗咀嚼記憶與追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想到幾乎天底下什麼事都談的希臘聖哲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我在他的全集裡找了一找,果然也討論到靈魂、官覺、和記憶,在他一篇叫<關於記憶與回想>(On Memory and Reminiscence)的短文裡,開宗明義便問道:「記憶的對象是什麼?」接著又自答說,我們不可能記得未來,未來只能做為意見或期待的對象,我們也不可能記得現在,因為現在是知覺感受的對象,與記憶有關聯的,只能是過去。 記憶,既不是感受,也不是觀念。記憶,是時間流逝後我們的某種知覺或觀念的狀態或情感。因此,所有的記憶,都隱含著一段消失的時光。 是呀,消失的時光。我所有的記憶,代表的就是所有我已經失去的時光,無知的、青春的、不那麼青春的,即使是不愉快的傷害與傷痕,如今也成為追憶的對象,或者說,正是因為失去了,它們如今都成了我的美好過去。 但我們真的不能記得未來嗎?在我沈溺於過去的時候,我彷彿回溯了人生的許多轉折點,每一個轉折點都曾經有兩條以上的路,我選擇了其中一條,回想之際不免沈吟,如果當時選擇了另一條路會如何?另一條路會把我帶到另一個天堂或者是另一種地獄?那裡顯然有另一種未來,另一種人生,另一種身份,另一個場所,以及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我。 但我當時想像得不同,我選擇的是一種我以為會發生的未來,也棄絕了我以為我不想要的未來。這些未來顯然都過去了,有的沒有發生,有的胎死腹中,然而我還記得它們嗎?有的我記得,有的則蹤跡難尋,有的則混在偽裝的記憶裡,成為我人鬼不分的困惑,我有時候要問自己:「這是發生過的事嗎?還是僅僅為我曾經擁有的想像?」 追問過去,是老去的表徴,但這也只是自然規律,並不丟臉。我甚至因而有了寫作的衝動,我想記錄自己的來歷,甚至包括了形成我雛型的六十年代的台灣,以及人生的某些片段流連。這個衝動,也許和初民或原始部落在文明的曙光裡記錄民族的起源和遷變,並無兩樣,而記憶的結果,究竟是神話還是真實,也一樣難以考究。我的意思是說:「別追問我真假了,如果真實的記憶有破洞,我只能用虛構想像把它補起來。」我無意騙人,我只是不願見往日自己的人生滿是遺忘的空缺。 我把這些記錄所得,一篇篇寫在當時剛在台灣創刊的<壹周刊>裡,成為一個專欄。一年之後,我停了筆,然後又花了四年來修改它。也沒改什麼,每天加一個字減兩個字,一種口氣到另一種口氣,改了好像沒改,卻花了好多時間。也許尋找記憶往事的人,流連在已經消逝的時光,眷戀不肯去,也是自然的。 現在時間到了,我決心把這些文章印出來了。我想像這是一個人與記憶(或是遺忘)搏鬥的記錄,因為是關於記憶,所有的故事也就如亞理士多德所說,都隱藏了一段失去的時光。那一段段時光,相對於永恆的時間,如露如電,似泡沫又如幻影,只能和昔日專欄的名稱一樣,叫它<人生一瞬>吧。
內文試閱
我爸爸的恐龍
我有一位管理資料井井有條的姐姐,她把讀過的每一天報紙都按日期整整齊齊地疊起來;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一堆蒙塵的寶藏,開始就在課餘依日期一張一張讀了起來。最先讀到的是高陽的連載小說,他最早的歷史小說、,都藏在這一堆50、60年代交替的舊報紙裡,當時帶給我的閱讀悸動,現在回想起來,恐怕是比他後來細節豐富、結構鬆散的小說要強烈得太多。 但這一堆舊報紙裡的材料還不只是這樣,我在裡頭看到迷人的欄目,讀到美國扭扭舞以及迷你裙流行的消息,看到007詹姆士.龐德的的漫畫連載,以及合唱團披頭士風靡全球的報導;這些不該在我的年齡讀到的舊聞與故事,流連在我的腦中,我後來也無法分辨哪些是當時報紙讀到的新事,哪些是我在下午不上課的時光瀏覽舊報紙所得,我的年紀突然往回延伸了五、六歲,我記得許多「從前」的事,這使我在同輩中成為最神秘而古老的人。 在那個閱讀材料匱乏的年代,我飢渴而靈敏地撲向每一種可以滿足心智追求的片紙隻字;但如果在那一堆報紙之中,偶而缺了一天,連續的故事出現了一段迷失的環節,可以想像它如何困惑這位剛剛開啟閱讀之門的小孩。他常常在入睡前苦苦思索那片失去的段落,想像它的各種可能,像是推理又更像是幻想,他必須使自己相信其中一種推想,但他也許一輩子沒辦法知道真正的原貌是什麼,想到這裡他有時感到超出年紀的哀傷,甚至動搖了童真。 除了一個意外的例外……。 有一次,我無意中找到一張舊的,這是常有的事,它可能是包裝紙、可能摺疊起來墊在桌腳,或者任何舊報紙可能有的用途。我沒有注意它的日期和我發現時的關係,但一張插圖牢牢吸住我的眼光,那是一隻有著斑馬條紋的可愛恐龍,有著胖嘟嘟的身材和一條長長的尾巴,頭上有一隻獨角獸式的角,最令人嚮往的,牠的背上還一對小小的翅膀;我攫住報紙,故事的名字叫做,又是一個懸疑而引人入勝的標題,屋外正淅瀝淅瀝下著夏日的午後雨,我,那個小孩,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故事裡說有一個小孩,在下雨的街上撿回來一隻溼透了的老貓,他把它藏在地下室,給牠烤火取暖,也給牠喝牛奶,但母親回來發現後大發雷霆,告誡小孩決不可以把街上的野貓帶回家。小孩只好失望把貓送出去,他為大人們的不禮貌像貓道歉,兩「人」在公園裡遊蕩,交換一些可以安撫心情的想法,老貓問起小孩的心願,小孩說他想要擁有一架飛機,可以飛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貓說牠沒辦法為他找到一架飛機,但牠知道有一隻會飛的龍,被鎖在一個小島上做渡河的奴隸,如果小孩可以去救牠出來,牠就可以成為他的飛機。小孩在夜晚就收拾他的各種寶貝家當,離家出走,藏身在貨船之中,前往小島去救恐龍了。 故事愈來愈精彩,重要的情節也正要展開,但這是個連載的故事,當天只寫到這裡,底下是「待續」的字樣。可憐的鄉下小孩去哪裡找到這張舊報紙的待續?這是他各式各樣沒頭沒尾的閱讀邂逅之一,但卻是讓他最傷心的一個,因為他太喜歡這個故事了,喜歡那隻老氣橫秋的野貓,更無端為那隻根本還沒出場的飛行小恐龍著迷;他為這個故事輾轉反側,夜裡瞪大了眼睛,那個小孩究竟如何抵達小島找到恐龍,又如何救牠出來呢? 一個晚上接一個晚上不停的追索想像,然後就稀疏了,偶而他還想到這個未能完成的故事,但是其他的新鮮事物漸漸蓋住舊的遺憾,更重要的,他長大了,他有新的事物要煩惱,然後他就慢慢忘了,完全忘了。 三十年後,躺在他身旁的三歲小孩不肯睡,堅持說:「還要講一個故事。」他突然想起那隻胖嘟嘟有著斑馬條紋的可愛恐龍,他說:「爸爸有一個好聽的恐龍故事,可是只有開頭,沒有結尾,你要聽嗎?」 「恐龍故事?──要。」 他就開始搜索記憶枯腸,講了起來,但講講講,講得太長了,他自己都覺得有點疑心,而且說到最後,竟然是一個有頭有尾完整的故事(小孩在島上找到恐龍,避開壞人救了牠,帶回去藏在家裡、藏在學校、藏在公園,一直到牠長得太大完全藏不住,被鎮上的人發現了,可是恐龍可以做很多事,也被大家接受了)。故事說完了,小孩睡著了,昔日閱讀的小孩如今困惑的爸爸卻沒有睡著,他在想這是怎麼回事。沈沈睡去之前,他得到一個結論,當年太喜歡這個偶然相遇而殘缺不全的故事,他小小的腦袋已經一次又一次把故事修補起來,現在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哪些是原來的故事,哪些是後來自己編的故事,已經分不清了。 記憶可以是這麼騙人的東西,你發現它已悄悄依你的需要做了假,但你卻找不出中間編造的界限與痕跡,如果你發現記憶的一個謊言,你就開始擔憂,會不會自己真實的一生都是依自己的喜愛編造的,那些美好的記憶有多少是真實的?所幸人生太勞累也太紛雜,並不適合這類本體論的思考,你上班開了兩天頭昏眼花的業務會議,對人生大問題也就不著急了。 三年後,他來到日本青山的「蠟筆屋書店」為長得更大的小孩尋找一些兒童讀物;在一張桌子面前,他感到呼吸急促,他見到睽違三十多年的形象,一隻胖嘟嘟帶翅膀的小恐龍,被一個小孩親暱地擁抱著,牠和當年不同的是:牠是彩色的,黃藍條紋相間。我心中那個小男孩蘇醒過來,我曾在夢中多次為牠著色,但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顏色,牠是熟悉的,但也是陌生的。 與其說是為小孩買下那個系列三本書,不如說是買給失去童年的自己。現在我知道故事的創造者,叫做露絲.史提兒絲.賈納特(Ruth Stiles Gannett),繪製可愛圖畫的則是她的繼母露絲.克麗絲曼.賈納特(Ruth Chrisman Gannett),三本書分別出版在1948到1951年間,第一本名字就叫(My Father’s Dragon, 1948)。 我打開來,第一段就是我熟悉的雨中遇貓的故事,一直到小孩離家出走為止,故事和記憶都一模一樣,彷彿是昨天讀過的書。但小孩上了小島,故事就和記憶完全不同了,插圖也是從來沒見過的。 我把三本書帶回家,重新講給小孩聽,他有點困惑:「為什麼和你以前說的不一樣?」我解釋我從前並沒有讀到全部,後面是我自己編的。「自己編的?」他還在試圖理解這件事,卻好意地安慰我說:「但你的比較好聽。」 順便一提,又過了幾年,聯經出版了這三本書,給它一個可愛的名字叫「泡泡龍」;我和小孩一樣,覺得「原來的」名字比較好聽,而且有點生氣,為什麼他們三十六年前不做這件事? 珊瑚礁中的龍蝦
醫院在小鎮街市的邊陲,已經靠近山坡了,再過去就是野草蔓生的一片荒蕪,坡上公園的那片相思樹林,不久前才因為一位怨婦上吊自殺,而添加了幾分陰森詭異的氣氛,有幾位清晨到公園散步的老人,甚至言之鑿鑿說,他們在相思樹林旁看見一位年輕紅衣女子,在小徑上逢人便攔,哭著探問回家的路。 這是小鎮裡唯一的醫院,日式的木造平房,類似學校教室的佈局,進大門要先穿過舖著細石的花園,有綠葉成蔭的榕樹和修剪整齊的鐵樹,然後才步入玄關。玄關中央是一面屏風式的鏡子,鏡面上有舊縣長的題字,鏡子後面是護士的接待室,兩旁則是一排排的玻璃櫃子,櫃子裡陳列著許多大玻璃瓶,放滿了嬰兒胚胎之類的標本,代表著醫生們的專業,與他們高人一等的神秘生命世界。玄關往兩旁延伸,兩條長長的走廊,各有許多房間,一邊是醫生看門診的地方,另一邊則是病人住院的病房。 到了夜裡,醫院變得又幽暗又安靜,空氣裡漫著藥味和夜間植物釋放的氣息,走廊一邊的燈全熄了,因為醫生已經不看診了;另一邊的走廊則吊著一排微弱昏黃的燈泡,房間裡不時傳出病人呻吟呼痛、床上輾轉的聲音。其中有一個房間,門上亮著一盞紅色的小燈,這意味著裡頭住有一位病危的病人,醫生和護士都應該對這間病房的動態提高警覺。 父親就是那位紅燈所警示的病人,他已經住進來幾天了,病情一直不太穩定;我躺在病床旁的長木凳,夜已經深了,但我沒有錶,不知道時間,只有玄關那裡有大鐘可以看到時間。我翻來覆去不太睡得著,一方面是醫院裡陌生的空間與氣味讓我的身體無法放鬆,另一方面,在走廊盡頭的廁所裡,傳來一種持續不斷的漏水聲,滴答滴答滴答,在空蕩的走廊廳堂迴響,聲音充滿了我的腦袋,讓我完全靜不下來。 那一年我初一,父親與他的疾病搏鬥多年了,每隔一陣子就突然得住到醫院,母親也常常必須放下我們去陪侍。剛從北邊的海港搬到中部山城時,父親還習慣住到基隆的醫院去,那時候媽媽就得丟下家裡的小孩,或者請阿姨來照顧,或者就讓小孩自立自強。有一次留下三個最小的小孩,二哥四年級,我三年級,弟弟一年級,我們既興奮也害怕地度過一段每天自己煮飯、煎蛋、洗碗的日子。後來父親不再走遠了,他對自己的病也淡然了,狀況好的時候只到診所裡打打針,不好的時候就住在鄉下唯一的醫院。這一次緊急叫來的三輪車把他載到醫院,一進去就亮起紅燈,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謂的加護病房。 我已經初一,大小孩了,家裡要我夜裡來陪父親,如果病人有任何不適要趕快拉警鈴,或者跑到護士站叫人。我陪了一個晚上,父親吃了藥一直在睡,反倒是我一點也睡不著。 但父親不知道什麼時候醒轉了,瞪眼看著天花板,突然說了話:「很大。」
「什麼?」父親不常和我們小孩說話,我嚇了一跳。
「那真的很大。」他看著我重複了一遍。
「什麼很大?」
「龍蝦。在水裡頭。」 父親立刻自覺說得沒頭沒腦,自己也笑了。他告訴我一個故事,他小時候成長在漁港,漁夫的小孩多半很會游泳,他七、八歲就能下水捕龍蝦,拿一根小鐵鉤,閉氣潛入水裡,在石頭縫中找尋龍蝦,發現龍蝦就有鐵鉤鉤住,用手把它從洞穴抓出來,再浮出水面。 「抓到以後呢?」我想像那個水中的場面。
「拿到市場上去賣。」 有一次,大概是他八歲或九歲那年,他像往常一樣潛水想找一隻龍蝦,但龍蝦好像都躲起來了,他在石縫裡鑽進鑽出好一陣子,完全找不到,正想放棄搜尋,突然在礁石底下撞見一隻超大型龍蝦,「鉗子張開來,幾乎和我那時候的身材一樣大。」父親張開手臂,比了一個很大的姿態。「然後呢?」我覺得這比電影還刺激了。 「然後我上前想抓它,它一揮鉗子,打到我頭上,頭上立刻破了一個洞,血流出來,因為在海水裡,眼睛幾乎就看不見了。我感覺不妙,想跑走,但它還在後面追,我浮出水上,頭上傷口才開始痛起來,因為海水有鹽。」 「真的很大,我到現在還記得。」這一年父親五十歲了,他說的是四十多年前的故事。 不知道父親是心情非常好,還是覺得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他一個晚上都在和我講他童年和漁村的故事,那是一種我全然陌生的世界。他告訴我,他的祖父如何帶他出海,教他各種海上的智慧,如何教他應付翻船,如何在退潮時游回海岸。講到這裡,父親突然嚴肅地說:「如果方法不對,你會被浪潮愈衝愈遠,最後精疲力盡而淹死。」 沒多久,父親出院了,此後他還出出入入醫院許多回,當時醫生都已經說:「讓他回家休養,愛吃什麼就給他吃吧。」一派交待後事的模樣,但父親仍然好好壞壞,又活了二十年,還進了醫院動了幾次大手術,最後病逝的原因並不是折磨他幾十年的舊疾。但夜裡在一家醫院的病房裡,他不經意透露的童年故事,卻成了我們之間長存的親密關係。 三十年後,我把少年與龍蝦的大戰當做一個冒險故事講給小孩聽,小孩跑去問阿嬤,阿嬤說:「那有這種事。一定是你爸爸編的,他從小就愛吹牛。」 全家人都不相信父親曾經向我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弄得我自己也狐疑起來。媽媽說的沒錯,我從小愛做白日夢,編了許多奇怪的故事騙同學、騙老師、也騙自己,我又是一位入戲的表演者,後來我自己也不能確定那些記憶中的事情是真實發生的,那些是幻想的。如果,我的父親在少年時代不曾和一隻碩大無朋的龍蝦大戰一場,我會覺得非常失望和失落,因為這是一大半我內心父親印象的由來,我對他的感情,不是也有很大的成份是來自那個醫院夜晚的傾談經驗嗎? 但眾人的不相信,有一點傷了我的感情,我絕口不再提起這個故事,慢慢的,我自己也有一點不相信了。也許那個夜晚,父親根本沒有醒來,我只是因為害怕臨近那紅衣女子的自殺地點,才編出父親對我說故事的溫馨景象,來安慰縮在長凳上的自己。 最近有一天,電視播出日本美食綜藝節目,介紹到奄美大島徒手捕龍蝦的方法;漁夫沒有任何潛水器械(沒有繩索、沒有氧氣、沒有蛙鞋),臂上綁了一個手電筒,手上抓著一根鐵鉤,就鑽入珊瑚礁裡捕捉龍蝦,漁夫身手矯捷,可以左手抓一隻、右手抓一隻,左腋下還夾了一隻。我一面看,一面腦中浮起父親的故事,這個景觀太像他的描述了。 沒想到,介紹完捕捉的方法後,漁夫又說,有一種四、五年才能見到一隻的夢幻龍蝦,日本俗名名叫「錦龍蝦」或稱「老虎龍蝦」,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龍蝦。在節目中,漁夫真的徒手捕捉到這樣的大龍蝦,身長六十公分,比一般龍蝦要大好幾倍。奄美大島與台灣北邊海域相通,父親少年時代見到的那隻大龍蝦,一定是這種錦龍蝦無疑了。電視上正在介紹那隻龍蝦的調理法及其美味,我的思緒卻回到那個醫院的夜晚,父親半夜醒轉,和我講的許多故事,果然是真的了。 史蒂文生窮病之處
那一年,我們在北加州旅行。 我們租了車,沿著海岸線1號公路隨興往北,並未事先預定要在那裡停歇。剛離開舊金山時,起初還覺得路上風光明媚,原始蒼翠的紅木林加上溫暖陽光照拂的漁港,共同構成明亮怡人的景色;至少到了昔日希區考克拍攝(The Birds)的波德加灣(Bodega Bay)之前,我的感受的確如此,何況我還在波德加灣吃到極其美味的漁夫鍋,滿盆的淡菜、蛤蜊、蝦子、花枝,白酒的香味加上一點新鮮蕃茄和洋芫荽。 但出了波德加灣之後,自然景觀可能還是美麗的,卻覺得荒涼了。海邊礁岩四立,灰浪拍岸,處處是荒草蔓生,雖是夏天也有寒意;偶而看到木屋,也多是被主人離棄的廢墟,早已腐朽傾頹了。一路往北,即使進了城市,也讓人有鬼城之感;因為這些港城多半繁華消褪,城中空屋極多,門窗已破,街頭見到的也多半是懶洋洋的老人與黑人,臉上有血色的年輕人似乎是絕跡了。有時候會在城裡看到一些彷彿已不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老店,賣的是一種已然消失的生活,一些彷彿古董店才會有的東西。時間似乎忘了這個地方,它們也就不隨世界流轉,獨自用它們的沙漏節奏讓生命流逝。 就這樣東遊西幌,我們漫無目的地遊走了整個洪堡北海岸(The Humboldt Del Norte Coast),巡禮了老城尤瑞卡(Eureka)和半月城(Crescent City),花了整整三天,我們才終於越過加州邊境,進入奧勒岡州;但我們在這裡改變一路開往西雅圖的念頭,決定掉頭折回到5號公路,改走陸路南返。少了海岸美景牽絆,車行迅速,不久之後,一行人就一頭栽入酒鄉那帕山谷(Napa Valley)。 來到那帕,不能免俗地應該去造訪各家釀酒名廠,我們一口氣拜訪了四家酒廠,看了不少庭園與酒窖,喝了不少試喝的酒,也因為是散客,得以和試酒的師傅聊天,也長了不少葡萄與酒的知識。 但我看著地圖,「銀礦小徑」(Silverado Trail)就在左近,不禁心癢難耐,向同行者提議彎道前往一探。同伴問說:「那裡有什麼?」這倒是問住我了,這是昔日銀礦開採的舊徑,現在採礦人群已經散了,還有什麼已不可問,我只好訥訥地說: 「那是當年史蒂文生窮病潦倒的地方。」 讀書有時也能移情,喜歡一本書進而愛它的創作者,甚至與作者有關的一點一滴閒聞軼事,彷彿也都與我們有關,這種痴心傻事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每當我看少男少女為所愛偶像鎮日排隊或追逐,淚灑會場或機場,不能無動於衷,因為自己實在也相去不遠。 認識史蒂文生(Robert L. Stevenson, 1850-1894)當然甚早,誰小時候沒讀過(Treasure Island, 1883)呢?但小時候讀書只管故事的緊張刺激,從不曾注意過故事背後竟有「作者」這回事,維琴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有一次說,長大之後發現原來有個「作者」,不禁悵然若失。是呀,好的故事應該本來就在那裡,為什麼是被寫出來的呢?等我重新回來認識史蒂文生,恐怕已經是三十歲以後的事,當時試著系統化讀他所有作品,也讀作者的生平與事蹟,移情作用大概就在那時候發生了。成「迷」之後,你不知不覺開始注意一切和史蒂文生有關的線索,任何一本書談到史蒂文生,你就忍不住想買它,在舊書店裡如果看到一本舊版的史蒂文生著作,儘管你家裡已有三個版本,你忍不住還是想買它。 「銀礦小徑」則是史蒂文生浪漫傳奇的重要部分。1878年,史蒂文生在法國中部的塞文山區(Cevennes)旅行,途中遇見已婚的美國女子芬妮.奧斯朋(Fanny Osbourne),兩人一見鍾情。史蒂文生不顧女方有婚在身,一路追求她直到美國加州,他在芬妮住家附近輾轉賃屋居住,爭取一切接近她的機會,一直等到盤纏花盡,貧病交迫,差點死在那裡。芬妮被史蒂文生的誠意所感動,終於與丈夫離婚,和史蒂文生相會,那已經是1880年的事;當時兩人連一週10元的房租都付不出來,只好在銀礦小徑聖海倫那(St. Helena)一間廢棄的工寮裡度他們的蜜月,史蒂文生在工寮也奇蹟式地病情好轉,他們相伴回到蘇格蘭家鄉裡,史蒂文生才寫出他成功的作品和(Dr. Jekyll and Mr. Hyde, 1886),成為舉世聞名的暢銷作家。史蒂文生晚年移民南太平洋的薩摩亞島,芬妮.奧斯朋也全程相伴,直到史蒂文生去世。 驅車前往聖海倫那,我內心咀嚼著這段愛情故事,想像著那座他們貧病相依的荒廢工寮;但昔景舊屋早已不可尋,聖海倫那已變成了一個販賣雅痞商品的小城,處處是有機食品、精油香草、心靈音樂等商店,也有不少商店販賣著史蒂文生的作品、畫片、與傳記,他與芬妮的故事也是此間熱門商品之一(還有一個小博物館)。浪漫傳奇變成資本財當然是煞風景的事,這一趟車程似乎是多餘了,但是為心儀的作家繞一點路,做一點傻事又有什麼不可以? 也許傻人自有傻福,我卻在聖海倫那得到意外的收穫。 當時我正在尋找一本安娜.凱撒琳.葛林(Anna Katharine Green, 1846-1935)的舊書已經好幾年,她在1878年寫的推理小說(The Leavenworth Case)是推理小說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一方面這是推理小說成形的里程碑著作(想想看,這本書出版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還沒有影子呢),而葛林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創作推理小說的女作家。但此書絕版多年,很不易見,我盤桓過多家舊書店都未覓得。我不得不求助於一家倫敦的舊書店,請他們代為尋找,幾個月後他們回話給我,說已找到一本1878年初版的,要價400英鎊,問我是否願意。我買書的目的是閱讀,並無收藏罕本或善本的野心,400英鎊買一本消遣的偵探小說也許是太過份了,我就回信拒絕了。 回信之後我就後悔了,買書有時看機緣,這一次你見到而沒出手買下,下次再碰見的機會也許是10年以後,10年光陰和400英鎊,那個比較貴?這次旅行距離這段悔恨還不太久,我在路上內心還一直掙扎著要不要寫信推翻前一封信的結論。在聖海倫那,我在街上看見一家灰撲撲的舊書店,色漆剝落,燈光暗淡,店裡一個客人也沒有,只有一位胖女人在收銀機旁無聊地打瞌睡。我走了進去,突然間,彷彿有聚光照在書架上,就在正前方,眾多肩並肩的舊書之中,一本書的書名跳出來,沒錯,它清清楚楚寫著,它當然不是罕見的初版本,而是70年代重印的Dover版。我心跳加速,把它從架上抽出,翻開扉頁,鉛筆寫著價格:美金兩塊半。 在史蒂文生窮病潦倒之處,我心滿意足地離開,走向下一站。 走到世界的盡頭
當陌生的世界彼此不期而遇的時候,很多原來熟悉到不能有任何想像力的事物,突然之間又閃爍起奇異的綠光,甚至有了全新的景觀與和全新的名字,彷彿是回到世界剛剛創始的時候,你可以指著一件事物說:「看哪,這個東西,我們從此要叫它……。」 譬如在停滯了千年以後的中國,萬物彷彿已有了既定不移的位置和秩序,但清朝的知識份子和洋鬼子接觸後,卻發現西方人的月份名稱不一樣,梁章鉅在裡就驚奇不已地提到說:「今將外夷月分色名,開列於後,正月曰燃奴阿厘,二月曰裴普爾厘,三月曰瑪治,四月曰阿勃厘爾,五月曰脢,六月曰潤,七月曰如來,八月曰阿兀士鐵,九月曰涉點麻,十月曰屋多麻,十一月曰那民麻,十二月曰厘森麻。」 從燃奴阿厘(January)到厘森麻(December),加上July法名如來,一年十二個月的平凡名稱竟然可以出現一種詭異的色澤,從常識重新又還原為知識,就不能不想見它們在遭遇之初的新鮮之感(但這是粵人刻本所記,你得用廣東話發音對照才行)。為什麼要記錄這些光怪陸離的名稱?梁章鉅自己說:「今姑存之以廣異聞。」說「姑存」,又說「異聞」,可見他是把這些名稱當做八卦趣聞來看,不相信它們有任何恆久的意義。 一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驀然相遇,常常就是這樣沒有足夠的準備。乾隆年間,英王命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率艦使華,英國上下竟找不到會講中文的通譯(別忘了英屬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0年,到乾隆年間也做了中國一百五十年的鄰居了),只好請出羅馬教廷的韃靼傳教士來兼差打工(他們另外找到兩位能講中文的都是法國籍的傳教士,難道英使出國用的傳譯人竟來自死對頭法國嗎?);無獨有偶,清朝政府也找不到懂英文的「舌人」,竟然魚目混珠地找了葡萄牙人來充任(這位一句英文也不會說、名叫索德超神父的葡萄牙裔耶穌會教士,他在清廷的職位是欽天監監正)。英語雄霸天下還要再等百年後美國的興起,當時英文還不是最時行的國際語言,懂英文的人也是不多的。 清廷的英語能力改善得很慢,民間(主要是廣州一帶)卻早因為做生意而用起英語,梁章鉅根據粵人刻本記下這條筆記的時候是道光年間(1839),可見英文已經很流行了。但薛福成在他中記了一段故事,說英國外交部一位參贊持一匣黃綾包裹請教於他,那是中國寄來已經五、六十年的東西,外交部無人識是何物,薛打開一看,發現是嘉慶二十一年(1816)清皇賜給英吉利國王的敕書,「係清文漢文辣丁文三體合璧,詞義正大,洵足以折服遠人。但昔時風氣未開,中西語言文字不相通曉,觀其包裹完好,可知英國無人一讀。」這句話極可能是有問題的,說英國人不懂滿文、漢字可能是真的,但英國上下怎麼會沒有人讀「辣丁文」呢?他們只是不識得天朝的「詞義正大」罷了。然而給英國人國書,只用拉丁,不用英文,可見清廷宮中能通英文的人還不太充裕。比較起嘉慶十九年(1814),清朝政府特別下令給廣東:「舖戶不得用夷字店號」(商店不可用英文做招牌),民間的英文顯然已經氾濫成災。 但在世界與世界相遇之前,偶而有一些「掉入另一個世界的人」,他們的經驗常常是當時同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差不多就在馬戛爾尼出發前往中國的1792年前後,一位名不見經傳、來自大清帝國的苦命老百姓,卻因緣際會來到了倫敦,記下了他親眼目睹的倫敦「自來水」奇觀,大家如果不嫌我囉嗦,我就把他這段畫面生動的描繪抄錄一遍:「…橋各為法輪激水上行,以大錫管接注通流,藏于街巷道路之旁,人家用水,俱無煩挑運,各以小銅管接于道旁錫管,藏于牆間,別用小法輪激之使注於器,王則計戶口而收其水稅。」從牆上用個小法輪,就可以輕鬆把大錫管轉流來的水注於盛水的器皿,無煩挑運之苦,多麼驚人奇妙的魔法系統呀! 根據替他筆錄的作者楊炳南的序,簡略地介紹了這位生逢奇遇的人:「余鄉有謝清高者,少敏異,從賈人走海南,遇風覆其舟,拯于番舶,遂隨販焉。每歲遍歷海中諸國,所至輒習其言語,記其島嶼阨塞風俗物產,十四年而後返粵,自古浮海者所未有也。後盲於目,不能復治生產,流寓澳門,為通譯以自給。」楊炳南遇謝清高於澳門,謝清高已經是一瞽翁,聽他訴說泰西南洋之事,一一能詳,如數家珍,因而應允替他條記口述,成一種,近代旅行史家馮承鈞為之詳考注釋,並考證謝清高生卒年應在乾隆乙酉(1765)及道光元年(1821),推測謝流浪四海的時間應在1782年到1795年間。 今天重讀謝清高的,對他所記憶的世界景觀之廣闊之準確,是令人稱奇不置的。而看到他所選擇記錄的東西,也正反應與自己家鄉對照比較的意思;就像梁景鉅對西人的月份稱號感到珍奇一樣,謝清高也記婆羅洲當地土話數字的發音,一為沙都(satu),二為路哇(tuwa),三為低隔(tiga),四為菴叭(ampat),五為黎麼(lima),六為安喃(anam),七為都州(tujuh),八為烏拉班(delapan),九為尖筆闌(sembilan),十為十蒲盧(sapuluh),括號裡是我引的今日馬來文,若合符節,而這些數字又是每一位馬來西亞或印尼僑生都能對你朗朗上口的。 謝清高又記布路檳榔(Pulo Penang,今之檳榔嶼),說它本來沒什麼人住,但「英咭利于乾隆年間開闢」,遂漸富庶;又說它地無別產,「所居地有果二種,一名流連子,形似波羅蜜而多刺,肉極香酣;一名茫果生,又名茫栗,形如柿而有殼,味亦清酣。」你如果遊馬來西亞,不可能在街上錯過大啖榴槤和山竹的滋味,而且應該先吃榴槤再吃山竹,以山竹之清甜沖淡榴槤之濃膩,這是南洋人固有之智慧。馮承鈞註茫姑即檬果,一名芒果,學名Mangifera Indica,恐怕是錯了;茫果生是Mangosteen,馬來文是mangustan,今稱山竹,學名是Garcinia mangostana。 十四年的飄泊,謝清高到底隨外國商船走了多遠?讀他的倒像是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南洋言之能詳當然是不用說的,提到錫蘭(西嶺)、加爾各答(隔瀝骨底)、馬德拉斯(曼達喇薩)、孟加拉(明呀喇),風俗物產也是對照無誤;再遠就到歐洲,他歷數的國名就有布路幾士(Portugues)、意細班惹呢(Espanol)、佛郎機國(France)、荷蘭國、盈蘭你(愛爾蘭的葡語發音)、亞哩披華(Antuerpia,即比利時)、祋古(土耳其)、一打輦(意大利)、單鷹(Dane,丹麥)、埔魯寫(Prussia,普魯士)、英咭利、綏亦咕(Sverige,瑞典)。單是這些國名的準確已經很驚人了,各國還有語言和政體、民情的記錄,譬如記英咭利時說,「有吉慶延客飲燕,則令女人年輕而美麗者盛服跳舞,歌樂以和之,宛轉輕捷,謂之跳戲。富貴家女人無不幼而習之,以俗之所喜也。」活脫脫是一幅(Pride and Prejudice)裡的場景(初稿完成於1797年,出版則在1813年)。 可是謝清高又說,由英咭利往西,海行旬日,又有咩哩干國(美利堅),「原為英咭利所分封,今自為一國,…即來廣東之花旗也。」才建國不久的美國也進入記錄,又注意到「自王至於庶人無二妻者」,新鮮得很呢。記美洲不限北美,又有沿你路(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越過美國再往西,又能看見大洋洲諸國,歷數哇夫島(Papua,巴布亞新幾內亞)、哇希島(澳洲)、匪支(斐濟)、慕格(Marquise,今稱馬貴斯群島)。 他的行蹤還未停歇,從哇夫島北行,約三個月可以到達一個地方叫開於,開於就是Kurile,在俄羅斯東方海上千島中的一小島。我在一次燃奴阿厘與裴普爾厘之際遊北海道,隆冬盛雪,走到最東邊的根室(Nemuro);在海上可以看見國後島的藍色浮影,那是日本人與俄國人爭執的北方四島之一,再往北就是兩百年前謝清高造訪的開於。在那裡,他和愛斯基摩人交換海虎、灰鼠、狐狸的皮草;他看到海口「大者尋丈」的流冰,又覺得土人「形似中國」(長得像中國人),刳獨木為船,又記太陽在南方僅數丈,一二時即落,初到時手足皆涷裂。又往北行二十餘日,應該已在勘察加(Kamtchatka)半島,約在北緯55度到60度間,他不能再往北了,因為他「聞其北是為冰海云」,那是世界的盡頭了。
我有一位管理資料井井有條的姐姐,她把讀過的每一天報紙都按日期整整齊齊地疊起來;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一堆蒙塵的寶藏,開始就在課餘依日期一張一張讀了起來。最先讀到的是高陽的連載小說,他最早的歷史小說、,都藏在這一堆50、60年代交替的舊報紙裡,當時帶給我的閱讀悸動,現在回想起來,恐怕是比他後來細節豐富、結構鬆散的小說要強烈得太多。 但這一堆舊報紙裡的材料還不只是這樣,我在裡頭看到迷人的欄目,讀到美國扭扭舞以及迷你裙流行的消息,看到007詹姆士.龐德的的漫畫連載,以及合唱團披頭士風靡全球的報導;這些不該在我的年齡讀到的舊聞與故事,流連在我的腦中,我後來也無法分辨哪些是當時報紙讀到的新事,哪些是我在下午不上課的時光瀏覽舊報紙所得,我的年紀突然往回延伸了五、六歲,我記得許多「從前」的事,這使我在同輩中成為最神秘而古老的人。 在那個閱讀材料匱乏的年代,我飢渴而靈敏地撲向每一種可以滿足心智追求的片紙隻字;但如果在那一堆報紙之中,偶而缺了一天,連續的故事出現了一段迷失的環節,可以想像它如何困惑這位剛剛開啟閱讀之門的小孩。他常常在入睡前苦苦思索那片失去的段落,想像它的各種可能,像是推理又更像是幻想,他必須使自己相信其中一種推想,但他也許一輩子沒辦法知道真正的原貌是什麼,想到這裡他有時感到超出年紀的哀傷,甚至動搖了童真。 除了一個意外的例外……。 有一次,我無意中找到一張舊的,這是常有的事,它可能是包裝紙、可能摺疊起來墊在桌腳,或者任何舊報紙可能有的用途。我沒有注意它的日期和我發現時的關係,但一張插圖牢牢吸住我的眼光,那是一隻有著斑馬條紋的可愛恐龍,有著胖嘟嘟的身材和一條長長的尾巴,頭上有一隻獨角獸式的角,最令人嚮往的,牠的背上還一對小小的翅膀;我攫住報紙,故事的名字叫做,又是一個懸疑而引人入勝的標題,屋外正淅瀝淅瀝下著夏日的午後雨,我,那個小孩,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故事裡說有一個小孩,在下雨的街上撿回來一隻溼透了的老貓,他把它藏在地下室,給牠烤火取暖,也給牠喝牛奶,但母親回來發現後大發雷霆,告誡小孩決不可以把街上的野貓帶回家。小孩只好失望把貓送出去,他為大人們的不禮貌像貓道歉,兩「人」在公園裡遊蕩,交換一些可以安撫心情的想法,老貓問起小孩的心願,小孩說他想要擁有一架飛機,可以飛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貓說牠沒辦法為他找到一架飛機,但牠知道有一隻會飛的龍,被鎖在一個小島上做渡河的奴隸,如果小孩可以去救牠出來,牠就可以成為他的飛機。小孩在夜晚就收拾他的各種寶貝家當,離家出走,藏身在貨船之中,前往小島去救恐龍了。 故事愈來愈精彩,重要的情節也正要展開,但這是個連載的故事,當天只寫到這裡,底下是「待續」的字樣。可憐的鄉下小孩去哪裡找到這張舊報紙的待續?這是他各式各樣沒頭沒尾的閱讀邂逅之一,但卻是讓他最傷心的一個,因為他太喜歡這個故事了,喜歡那隻老氣橫秋的野貓,更無端為那隻根本還沒出場的飛行小恐龍著迷;他為這個故事輾轉反側,夜裡瞪大了眼睛,那個小孩究竟如何抵達小島找到恐龍,又如何救牠出來呢? 一個晚上接一個晚上不停的追索想像,然後就稀疏了,偶而他還想到這個未能完成的故事,但是其他的新鮮事物漸漸蓋住舊的遺憾,更重要的,他長大了,他有新的事物要煩惱,然後他就慢慢忘了,完全忘了。 三十年後,躺在他身旁的三歲小孩不肯睡,堅持說:「還要講一個故事。」他突然想起那隻胖嘟嘟有著斑馬條紋的可愛恐龍,他說:「爸爸有一個好聽的恐龍故事,可是只有開頭,沒有結尾,你要聽嗎?」 「恐龍故事?──要。」 他就開始搜索記憶枯腸,講了起來,但講講講,講得太長了,他自己都覺得有點疑心,而且說到最後,竟然是一個有頭有尾完整的故事(小孩在島上找到恐龍,避開壞人救了牠,帶回去藏在家裡、藏在學校、藏在公園,一直到牠長得太大完全藏不住,被鎮上的人發現了,可是恐龍可以做很多事,也被大家接受了)。故事說完了,小孩睡著了,昔日閱讀的小孩如今困惑的爸爸卻沒有睡著,他在想這是怎麼回事。沈沈睡去之前,他得到一個結論,當年太喜歡這個偶然相遇而殘缺不全的故事,他小小的腦袋已經一次又一次把故事修補起來,現在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哪些是原來的故事,哪些是後來自己編的故事,已經分不清了。 記憶可以是這麼騙人的東西,你發現它已悄悄依你的需要做了假,但你卻找不出中間編造的界限與痕跡,如果你發現記憶的一個謊言,你就開始擔憂,會不會自己真實的一生都是依自己的喜愛編造的,那些美好的記憶有多少是真實的?所幸人生太勞累也太紛雜,並不適合這類本體論的思考,你上班開了兩天頭昏眼花的業務會議,對人生大問題也就不著急了。 三年後,他來到日本青山的「蠟筆屋書店」為長得更大的小孩尋找一些兒童讀物;在一張桌子面前,他感到呼吸急促,他見到睽違三十多年的形象,一隻胖嘟嘟帶翅膀的小恐龍,被一個小孩親暱地擁抱著,牠和當年不同的是:牠是彩色的,黃藍條紋相間。我心中那個小男孩蘇醒過來,我曾在夢中多次為牠著色,但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顏色,牠是熟悉的,但也是陌生的。 與其說是為小孩買下那個系列三本書,不如說是買給失去童年的自己。現在我知道故事的創造者,叫做露絲.史提兒絲.賈納特(Ruth Stiles Gannett),繪製可愛圖畫的則是她的繼母露絲.克麗絲曼.賈納特(Ruth Chrisman Gannett),三本書分別出版在1948到1951年間,第一本名字就叫(My Father’s Dragon, 1948)。 我打開來,第一段就是我熟悉的雨中遇貓的故事,一直到小孩離家出走為止,故事和記憶都一模一樣,彷彿是昨天讀過的書。但小孩上了小島,故事就和記憶完全不同了,插圖也是從來沒見過的。 我把三本書帶回家,重新講給小孩聽,他有點困惑:「為什麼和你以前說的不一樣?」我解釋我從前並沒有讀到全部,後面是我自己編的。「自己編的?」他還在試圖理解這件事,卻好意地安慰我說:「但你的比較好聽。」 順便一提,又過了幾年,聯經出版了這三本書,給它一個可愛的名字叫「泡泡龍」;我和小孩一樣,覺得「原來的」名字比較好聽,而且有點生氣,為什麼他們三十六年前不做這件事? 珊瑚礁中的龍蝦
醫院在小鎮街市的邊陲,已經靠近山坡了,再過去就是野草蔓生的一片荒蕪,坡上公園的那片相思樹林,不久前才因為一位怨婦上吊自殺,而添加了幾分陰森詭異的氣氛,有幾位清晨到公園散步的老人,甚至言之鑿鑿說,他們在相思樹林旁看見一位年輕紅衣女子,在小徑上逢人便攔,哭著探問回家的路。 這是小鎮裡唯一的醫院,日式的木造平房,類似學校教室的佈局,進大門要先穿過舖著細石的花園,有綠葉成蔭的榕樹和修剪整齊的鐵樹,然後才步入玄關。玄關中央是一面屏風式的鏡子,鏡面上有舊縣長的題字,鏡子後面是護士的接待室,兩旁則是一排排的玻璃櫃子,櫃子裡陳列著許多大玻璃瓶,放滿了嬰兒胚胎之類的標本,代表著醫生們的專業,與他們高人一等的神秘生命世界。玄關往兩旁延伸,兩條長長的走廊,各有許多房間,一邊是醫生看門診的地方,另一邊則是病人住院的病房。 到了夜裡,醫院變得又幽暗又安靜,空氣裡漫著藥味和夜間植物釋放的氣息,走廊一邊的燈全熄了,因為醫生已經不看診了;另一邊的走廊則吊著一排微弱昏黃的燈泡,房間裡不時傳出病人呻吟呼痛、床上輾轉的聲音。其中有一個房間,門上亮著一盞紅色的小燈,這意味著裡頭住有一位病危的病人,醫生和護士都應該對這間病房的動態提高警覺。 父親就是那位紅燈所警示的病人,他已經住進來幾天了,病情一直不太穩定;我躺在病床旁的長木凳,夜已經深了,但我沒有錶,不知道時間,只有玄關那裡有大鐘可以看到時間。我翻來覆去不太睡得著,一方面是醫院裡陌生的空間與氣味讓我的身體無法放鬆,另一方面,在走廊盡頭的廁所裡,傳來一種持續不斷的漏水聲,滴答滴答滴答,在空蕩的走廊廳堂迴響,聲音充滿了我的腦袋,讓我完全靜不下來。 那一年我初一,父親與他的疾病搏鬥多年了,每隔一陣子就突然得住到醫院,母親也常常必須放下我們去陪侍。剛從北邊的海港搬到中部山城時,父親還習慣住到基隆的醫院去,那時候媽媽就得丟下家裡的小孩,或者請阿姨來照顧,或者就讓小孩自立自強。有一次留下三個最小的小孩,二哥四年級,我三年級,弟弟一年級,我們既興奮也害怕地度過一段每天自己煮飯、煎蛋、洗碗的日子。後來父親不再走遠了,他對自己的病也淡然了,狀況好的時候只到診所裡打打針,不好的時候就住在鄉下唯一的醫院。這一次緊急叫來的三輪車把他載到醫院,一進去就亮起紅燈,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謂的加護病房。 我已經初一,大小孩了,家裡要我夜裡來陪父親,如果病人有任何不適要趕快拉警鈴,或者跑到護士站叫人。我陪了一個晚上,父親吃了藥一直在睡,反倒是我一點也睡不著。 但父親不知道什麼時候醒轉了,瞪眼看著天花板,突然說了話:「很大。」
「什麼?」父親不常和我們小孩說話,我嚇了一跳。
「那真的很大。」他看著我重複了一遍。
「什麼很大?」
「龍蝦。在水裡頭。」 父親立刻自覺說得沒頭沒腦,自己也笑了。他告訴我一個故事,他小時候成長在漁港,漁夫的小孩多半很會游泳,他七、八歲就能下水捕龍蝦,拿一根小鐵鉤,閉氣潛入水裡,在石頭縫中找尋龍蝦,發現龍蝦就有鐵鉤鉤住,用手把它從洞穴抓出來,再浮出水面。 「抓到以後呢?」我想像那個水中的場面。
「拿到市場上去賣。」 有一次,大概是他八歲或九歲那年,他像往常一樣潛水想找一隻龍蝦,但龍蝦好像都躲起來了,他在石縫裡鑽進鑽出好一陣子,完全找不到,正想放棄搜尋,突然在礁石底下撞見一隻超大型龍蝦,「鉗子張開來,幾乎和我那時候的身材一樣大。」父親張開手臂,比了一個很大的姿態。「然後呢?」我覺得這比電影還刺激了。 「然後我上前想抓它,它一揮鉗子,打到我頭上,頭上立刻破了一個洞,血流出來,因為在海水裡,眼睛幾乎就看不見了。我感覺不妙,想跑走,但它還在後面追,我浮出水上,頭上傷口才開始痛起來,因為海水有鹽。」 「真的很大,我到現在還記得。」這一年父親五十歲了,他說的是四十多年前的故事。 不知道父親是心情非常好,還是覺得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他一個晚上都在和我講他童年和漁村的故事,那是一種我全然陌生的世界。他告訴我,他的祖父如何帶他出海,教他各種海上的智慧,如何教他應付翻船,如何在退潮時游回海岸。講到這裡,父親突然嚴肅地說:「如果方法不對,你會被浪潮愈衝愈遠,最後精疲力盡而淹死。」 沒多久,父親出院了,此後他還出出入入醫院許多回,當時醫生都已經說:「讓他回家休養,愛吃什麼就給他吃吧。」一派交待後事的模樣,但父親仍然好好壞壞,又活了二十年,還進了醫院動了幾次大手術,最後病逝的原因並不是折磨他幾十年的舊疾。但夜裡在一家醫院的病房裡,他不經意透露的童年故事,卻成了我們之間長存的親密關係。 三十年後,我把少年與龍蝦的大戰當做一個冒險故事講給小孩聽,小孩跑去問阿嬤,阿嬤說:「那有這種事。一定是你爸爸編的,他從小就愛吹牛。」 全家人都不相信父親曾經向我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弄得我自己也狐疑起來。媽媽說的沒錯,我從小愛做白日夢,編了許多奇怪的故事騙同學、騙老師、也騙自己,我又是一位入戲的表演者,後來我自己也不能確定那些記憶中的事情是真實發生的,那些是幻想的。如果,我的父親在少年時代不曾和一隻碩大無朋的龍蝦大戰一場,我會覺得非常失望和失落,因為這是一大半我內心父親印象的由來,我對他的感情,不是也有很大的成份是來自那個醫院夜晚的傾談經驗嗎? 但眾人的不相信,有一點傷了我的感情,我絕口不再提起這個故事,慢慢的,我自己也有一點不相信了。也許那個夜晚,父親根本沒有醒來,我只是因為害怕臨近那紅衣女子的自殺地點,才編出父親對我說故事的溫馨景象,來安慰縮在長凳上的自己。 最近有一天,電視播出日本美食綜藝節目,介紹到奄美大島徒手捕龍蝦的方法;漁夫沒有任何潛水器械(沒有繩索、沒有氧氣、沒有蛙鞋),臂上綁了一個手電筒,手上抓著一根鐵鉤,就鑽入珊瑚礁裡捕捉龍蝦,漁夫身手矯捷,可以左手抓一隻、右手抓一隻,左腋下還夾了一隻。我一面看,一面腦中浮起父親的故事,這個景觀太像他的描述了。 沒想到,介紹完捕捉的方法後,漁夫又說,有一種四、五年才能見到一隻的夢幻龍蝦,日本俗名名叫「錦龍蝦」或稱「老虎龍蝦」,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龍蝦。在節目中,漁夫真的徒手捕捉到這樣的大龍蝦,身長六十公分,比一般龍蝦要大好幾倍。奄美大島與台灣北邊海域相通,父親少年時代見到的那隻大龍蝦,一定是這種錦龍蝦無疑了。電視上正在介紹那隻龍蝦的調理法及其美味,我的思緒卻回到那個醫院的夜晚,父親半夜醒轉,和我講的許多故事,果然是真的了。 史蒂文生窮病之處
那一年,我們在北加州旅行。 我們租了車,沿著海岸線1號公路隨興往北,並未事先預定要在那裡停歇。剛離開舊金山時,起初還覺得路上風光明媚,原始蒼翠的紅木林加上溫暖陽光照拂的漁港,共同構成明亮怡人的景色;至少到了昔日希區考克拍攝(The Birds)的波德加灣(Bodega Bay)之前,我的感受的確如此,何況我還在波德加灣吃到極其美味的漁夫鍋,滿盆的淡菜、蛤蜊、蝦子、花枝,白酒的香味加上一點新鮮蕃茄和洋芫荽。 但出了波德加灣之後,自然景觀可能還是美麗的,卻覺得荒涼了。海邊礁岩四立,灰浪拍岸,處處是荒草蔓生,雖是夏天也有寒意;偶而看到木屋,也多是被主人離棄的廢墟,早已腐朽傾頹了。一路往北,即使進了城市,也讓人有鬼城之感;因為這些港城多半繁華消褪,城中空屋極多,門窗已破,街頭見到的也多半是懶洋洋的老人與黑人,臉上有血色的年輕人似乎是絕跡了。有時候會在城裡看到一些彷彿已不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老店,賣的是一種已然消失的生活,一些彷彿古董店才會有的東西。時間似乎忘了這個地方,它們也就不隨世界流轉,獨自用它們的沙漏節奏讓生命流逝。 就這樣東遊西幌,我們漫無目的地遊走了整個洪堡北海岸(The Humboldt Del Norte Coast),巡禮了老城尤瑞卡(Eureka)和半月城(Crescent City),花了整整三天,我們才終於越過加州邊境,進入奧勒岡州;但我們在這裡改變一路開往西雅圖的念頭,決定掉頭折回到5號公路,改走陸路南返。少了海岸美景牽絆,車行迅速,不久之後,一行人就一頭栽入酒鄉那帕山谷(Napa Valley)。 來到那帕,不能免俗地應該去造訪各家釀酒名廠,我們一口氣拜訪了四家酒廠,看了不少庭園與酒窖,喝了不少試喝的酒,也因為是散客,得以和試酒的師傅聊天,也長了不少葡萄與酒的知識。 但我看著地圖,「銀礦小徑」(Silverado Trail)就在左近,不禁心癢難耐,向同行者提議彎道前往一探。同伴問說:「那裡有什麼?」這倒是問住我了,這是昔日銀礦開採的舊徑,現在採礦人群已經散了,還有什麼已不可問,我只好訥訥地說: 「那是當年史蒂文生窮病潦倒的地方。」 讀書有時也能移情,喜歡一本書進而愛它的創作者,甚至與作者有關的一點一滴閒聞軼事,彷彿也都與我們有關,這種痴心傻事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每當我看少男少女為所愛偶像鎮日排隊或追逐,淚灑會場或機場,不能無動於衷,因為自己實在也相去不遠。 認識史蒂文生(Robert L. Stevenson, 1850-1894)當然甚早,誰小時候沒讀過(Treasure Island, 1883)呢?但小時候讀書只管故事的緊張刺激,從不曾注意過故事背後竟有「作者」這回事,維琴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有一次說,長大之後發現原來有個「作者」,不禁悵然若失。是呀,好的故事應該本來就在那裡,為什麼是被寫出來的呢?等我重新回來認識史蒂文生,恐怕已經是三十歲以後的事,當時試著系統化讀他所有作品,也讀作者的生平與事蹟,移情作用大概就在那時候發生了。成「迷」之後,你不知不覺開始注意一切和史蒂文生有關的線索,任何一本書談到史蒂文生,你就忍不住想買它,在舊書店裡如果看到一本舊版的史蒂文生著作,儘管你家裡已有三個版本,你忍不住還是想買它。 「銀礦小徑」則是史蒂文生浪漫傳奇的重要部分。1878年,史蒂文生在法國中部的塞文山區(Cevennes)旅行,途中遇見已婚的美國女子芬妮.奧斯朋(Fanny Osbourne),兩人一見鍾情。史蒂文生不顧女方有婚在身,一路追求她直到美國加州,他在芬妮住家附近輾轉賃屋居住,爭取一切接近她的機會,一直等到盤纏花盡,貧病交迫,差點死在那裡。芬妮被史蒂文生的誠意所感動,終於與丈夫離婚,和史蒂文生相會,那已經是1880年的事;當時兩人連一週10元的房租都付不出來,只好在銀礦小徑聖海倫那(St. Helena)一間廢棄的工寮裡度他們的蜜月,史蒂文生在工寮也奇蹟式地病情好轉,他們相伴回到蘇格蘭家鄉裡,史蒂文生才寫出他成功的作品和(Dr. Jekyll and Mr. Hyde, 1886),成為舉世聞名的暢銷作家。史蒂文生晚年移民南太平洋的薩摩亞島,芬妮.奧斯朋也全程相伴,直到史蒂文生去世。 驅車前往聖海倫那,我內心咀嚼著這段愛情故事,想像著那座他們貧病相依的荒廢工寮;但昔景舊屋早已不可尋,聖海倫那已變成了一個販賣雅痞商品的小城,處處是有機食品、精油香草、心靈音樂等商店,也有不少商店販賣著史蒂文生的作品、畫片、與傳記,他與芬妮的故事也是此間熱門商品之一(還有一個小博物館)。浪漫傳奇變成資本財當然是煞風景的事,這一趟車程似乎是多餘了,但是為心儀的作家繞一點路,做一點傻事又有什麼不可以? 也許傻人自有傻福,我卻在聖海倫那得到意外的收穫。 當時我正在尋找一本安娜.凱撒琳.葛林(Anna Katharine Green, 1846-1935)的舊書已經好幾年,她在1878年寫的推理小說(The Leavenworth Case)是推理小說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一方面這是推理小說成形的里程碑著作(想想看,這本書出版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還沒有影子呢),而葛林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創作推理小說的女作家。但此書絕版多年,很不易見,我盤桓過多家舊書店都未覓得。我不得不求助於一家倫敦的舊書店,請他們代為尋找,幾個月後他們回話給我,說已找到一本1878年初版的,要價400英鎊,問我是否願意。我買書的目的是閱讀,並無收藏罕本或善本的野心,400英鎊買一本消遣的偵探小說也許是太過份了,我就回信拒絕了。 回信之後我就後悔了,買書有時看機緣,這一次你見到而沒出手買下,下次再碰見的機會也許是10年以後,10年光陰和400英鎊,那個比較貴?這次旅行距離這段悔恨還不太久,我在路上內心還一直掙扎著要不要寫信推翻前一封信的結論。在聖海倫那,我在街上看見一家灰撲撲的舊書店,色漆剝落,燈光暗淡,店裡一個客人也沒有,只有一位胖女人在收銀機旁無聊地打瞌睡。我走了進去,突然間,彷彿有聚光照在書架上,就在正前方,眾多肩並肩的舊書之中,一本書的書名跳出來,沒錯,它清清楚楚寫著,它當然不是罕見的初版本,而是70年代重印的Dover版。我心跳加速,把它從架上抽出,翻開扉頁,鉛筆寫著價格:美金兩塊半。 在史蒂文生窮病潦倒之處,我心滿意足地離開,走向下一站。 走到世界的盡頭
當陌生的世界彼此不期而遇的時候,很多原來熟悉到不能有任何想像力的事物,突然之間又閃爍起奇異的綠光,甚至有了全新的景觀與和全新的名字,彷彿是回到世界剛剛創始的時候,你可以指著一件事物說:「看哪,這個東西,我們從此要叫它……。」 譬如在停滯了千年以後的中國,萬物彷彿已有了既定不移的位置和秩序,但清朝的知識份子和洋鬼子接觸後,卻發現西方人的月份名稱不一樣,梁章鉅在裡就驚奇不已地提到說:「今將外夷月分色名,開列於後,正月曰燃奴阿厘,二月曰裴普爾厘,三月曰瑪治,四月曰阿勃厘爾,五月曰脢,六月曰潤,七月曰如來,八月曰阿兀士鐵,九月曰涉點麻,十月曰屋多麻,十一月曰那民麻,十二月曰厘森麻。」 從燃奴阿厘(January)到厘森麻(December),加上July法名如來,一年十二個月的平凡名稱竟然可以出現一種詭異的色澤,從常識重新又還原為知識,就不能不想見它們在遭遇之初的新鮮之感(但這是粵人刻本所記,你得用廣東話發音對照才行)。為什麼要記錄這些光怪陸離的名稱?梁章鉅自己說:「今姑存之以廣異聞。」說「姑存」,又說「異聞」,可見他是把這些名稱當做八卦趣聞來看,不相信它們有任何恆久的意義。 一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驀然相遇,常常就是這樣沒有足夠的準備。乾隆年間,英王命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率艦使華,英國上下竟找不到會講中文的通譯(別忘了英屬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0年,到乾隆年間也做了中國一百五十年的鄰居了),只好請出羅馬教廷的韃靼傳教士來兼差打工(他們另外找到兩位能講中文的都是法國籍的傳教士,難道英使出國用的傳譯人竟來自死對頭法國嗎?);無獨有偶,清朝政府也找不到懂英文的「舌人」,竟然魚目混珠地找了葡萄牙人來充任(這位一句英文也不會說、名叫索德超神父的葡萄牙裔耶穌會教士,他在清廷的職位是欽天監監正)。英語雄霸天下還要再等百年後美國的興起,當時英文還不是最時行的國際語言,懂英文的人也是不多的。 清廷的英語能力改善得很慢,民間(主要是廣州一帶)卻早因為做生意而用起英語,梁章鉅根據粵人刻本記下這條筆記的時候是道光年間(1839),可見英文已經很流行了。但薛福成在他中記了一段故事,說英國外交部一位參贊持一匣黃綾包裹請教於他,那是中國寄來已經五、六十年的東西,外交部無人識是何物,薛打開一看,發現是嘉慶二十一年(1816)清皇賜給英吉利國王的敕書,「係清文漢文辣丁文三體合璧,詞義正大,洵足以折服遠人。但昔時風氣未開,中西語言文字不相通曉,觀其包裹完好,可知英國無人一讀。」這句話極可能是有問題的,說英國人不懂滿文、漢字可能是真的,但英國上下怎麼會沒有人讀「辣丁文」呢?他們只是不識得天朝的「詞義正大」罷了。然而給英國人國書,只用拉丁,不用英文,可見清廷宮中能通英文的人還不太充裕。比較起嘉慶十九年(1814),清朝政府特別下令給廣東:「舖戶不得用夷字店號」(商店不可用英文做招牌),民間的英文顯然已經氾濫成災。 但在世界與世界相遇之前,偶而有一些「掉入另一個世界的人」,他們的經驗常常是當時同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差不多就在馬戛爾尼出發前往中國的1792年前後,一位名不見經傳、來自大清帝國的苦命老百姓,卻因緣際會來到了倫敦,記下了他親眼目睹的倫敦「自來水」奇觀,大家如果不嫌我囉嗦,我就把他這段畫面生動的描繪抄錄一遍:「…橋各為法輪激水上行,以大錫管接注通流,藏于街巷道路之旁,人家用水,俱無煩挑運,各以小銅管接于道旁錫管,藏于牆間,別用小法輪激之使注於器,王則計戶口而收其水稅。」從牆上用個小法輪,就可以輕鬆把大錫管轉流來的水注於盛水的器皿,無煩挑運之苦,多麼驚人奇妙的魔法系統呀! 根據替他筆錄的作者楊炳南的序,簡略地介紹了這位生逢奇遇的人:「余鄉有謝清高者,少敏異,從賈人走海南,遇風覆其舟,拯于番舶,遂隨販焉。每歲遍歷海中諸國,所至輒習其言語,記其島嶼阨塞風俗物產,十四年而後返粵,自古浮海者所未有也。後盲於目,不能復治生產,流寓澳門,為通譯以自給。」楊炳南遇謝清高於澳門,謝清高已經是一瞽翁,聽他訴說泰西南洋之事,一一能詳,如數家珍,因而應允替他條記口述,成一種,近代旅行史家馮承鈞為之詳考注釋,並考證謝清高生卒年應在乾隆乙酉(1765)及道光元年(1821),推測謝流浪四海的時間應在1782年到1795年間。 今天重讀謝清高的,對他所記憶的世界景觀之廣闊之準確,是令人稱奇不置的。而看到他所選擇記錄的東西,也正反應與自己家鄉對照比較的意思;就像梁景鉅對西人的月份稱號感到珍奇一樣,謝清高也記婆羅洲當地土話數字的發音,一為沙都(satu),二為路哇(tuwa),三為低隔(tiga),四為菴叭(ampat),五為黎麼(lima),六為安喃(anam),七為都州(tujuh),八為烏拉班(delapan),九為尖筆闌(sembilan),十為十蒲盧(sapuluh),括號裡是我引的今日馬來文,若合符節,而這些數字又是每一位馬來西亞或印尼僑生都能對你朗朗上口的。 謝清高又記布路檳榔(Pulo Penang,今之檳榔嶼),說它本來沒什麼人住,但「英咭利于乾隆年間開闢」,遂漸富庶;又說它地無別產,「所居地有果二種,一名流連子,形似波羅蜜而多刺,肉極香酣;一名茫果生,又名茫栗,形如柿而有殼,味亦清酣。」你如果遊馬來西亞,不可能在街上錯過大啖榴槤和山竹的滋味,而且應該先吃榴槤再吃山竹,以山竹之清甜沖淡榴槤之濃膩,這是南洋人固有之智慧。馮承鈞註茫姑即檬果,一名芒果,學名Mangifera Indica,恐怕是錯了;茫果生是Mangosteen,馬來文是mangustan,今稱山竹,學名是Garcinia mangostana。 十四年的飄泊,謝清高到底隨外國商船走了多遠?讀他的倒像是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南洋言之能詳當然是不用說的,提到錫蘭(西嶺)、加爾各答(隔瀝骨底)、馬德拉斯(曼達喇薩)、孟加拉(明呀喇),風俗物產也是對照無誤;再遠就到歐洲,他歷數的國名就有布路幾士(Portugues)、意細班惹呢(Espanol)、佛郎機國(France)、荷蘭國、盈蘭你(愛爾蘭的葡語發音)、亞哩披華(Antuerpia,即比利時)、祋古(土耳其)、一打輦(意大利)、單鷹(Dane,丹麥)、埔魯寫(Prussia,普魯士)、英咭利、綏亦咕(Sverige,瑞典)。單是這些國名的準確已經很驚人了,各國還有語言和政體、民情的記錄,譬如記英咭利時說,「有吉慶延客飲燕,則令女人年輕而美麗者盛服跳舞,歌樂以和之,宛轉輕捷,謂之跳戲。富貴家女人無不幼而習之,以俗之所喜也。」活脫脫是一幅(Pride and Prejudice)裡的場景(初稿完成於1797年,出版則在1813年)。 可是謝清高又說,由英咭利往西,海行旬日,又有咩哩干國(美利堅),「原為英咭利所分封,今自為一國,…即來廣東之花旗也。」才建國不久的美國也進入記錄,又注意到「自王至於庶人無二妻者」,新鮮得很呢。記美洲不限北美,又有沿你路(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越過美國再往西,又能看見大洋洲諸國,歷數哇夫島(Papua,巴布亞新幾內亞)、哇希島(澳洲)、匪支(斐濟)、慕格(Marquise,今稱馬貴斯群島)。 他的行蹤還未停歇,從哇夫島北行,約三個月可以到達一個地方叫開於,開於就是Kurile,在俄羅斯東方海上千島中的一小島。我在一次燃奴阿厘與裴普爾厘之際遊北海道,隆冬盛雪,走到最東邊的根室(Nemuro);在海上可以看見國後島的藍色浮影,那是日本人與俄國人爭執的北方四島之一,再往北就是兩百年前謝清高造訪的開於。在那裡,他和愛斯基摩人交換海虎、灰鼠、狐狸的皮草;他看到海口「大者尋丈」的流冰,又覺得土人「形似中國」(長得像中國人),刳獨木為船,又記太陽在南方僅數丈,一二時即落,初到時手足皆涷裂。又往北行二十餘日,應該已在勘察加(Kamtchatka)半島,約在北緯55度到60度間,他不能再往北了,因為他「聞其北是為冰海云」,那是世界的盡頭了。
作者資料
詹宏志
出生於1956年,南投人,台大經濟系畢業。現職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曾任職於《聯合報》、《中國時報》、遠流出版公司、滾石唱片、中華電視台、《商業週刊》等媒體,曾策劃編集超過千本書刊。並創辦了《電腦家庭》、《數位時代》等四十多種雜誌。 在媒體出版界扮演的創意人與意見領袖的角色,在他後來參與台灣新電影推動中擔起用腦最多的工作,起草“台灣新電影宣言”,策劃和監製多部台灣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包括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以及吳念真導演的《多桑》等。 2006年,詹宏志發表首部散文集《人生一瞬》,感性書寫童年與往事,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情感。一年多後,出版《綠光往事》,爬梳家族往事,重現了五、六O年代台灣小鎮的生活氛圍,猶如經典老電影。2015年,他將旅行與讀書兩大人生志趣的書寫集結,推出詹式風格的《旅行與讀書》,雖自謙只是長者喋喋不休的紀行,實則展現了熟悉旅行敘事傳統的詹宏志不凡的寫作企圖。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