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教育
一起踏上實驗教育的征途:臺北市第一所公辦公營實驗中學的遠征探索式學習經驗分享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一起踏上實驗教育的征途:臺北市第一所公辦公營實驗中學的遠征探索式學習經驗分享

  • 作者: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4-29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2折 259元
  • 書虫VIP價:259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6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內容簡介

■究竟什麼是實驗教育?我的孩子適合嗎? ■一所不斷減班且即將被併校的國中,如何成為需要抽籤才能進的明星學校? ■探索式教育如何與課綱結合,養成孩子在真實世界可以運用的能力? 以文字記錄芳和轉型三年來行政人員、老師、家長與學生們的心路歷程,其中有茫然、有衝突、有苦痛、有歡笑、有失敗、有成就……老師們在滾動式實驗中改變教學,孩子們在學習中探索與思考、家長們在計畫與活動中認真配合著前進,實驗教育的精神在其中展露無遺,教育的本質值得深思。 3年,9個學期,老師、學生與家長共同探索與自我超越的故事。 教育是一種選擇,在芳和,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一般學校孩子們只需擔心考試成績時,芳和的孩子還有許多煩惱:「學習慶典要準備什麼?」、「自創社團的聯署人數不夠怎麼辦?」、「國文課的桌遊作業還沒討論好!」、「畢業旅行的活動還沒有達成共識?」他們已經提早進入社會,面對各種嚴峻挑戰,並且訓練出一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早上7:50到校,立刻展開晨運。 .專題課與適性課,提前適應大學教育。 .作業都在雲端,必備資訊能力。 .腳踏車、登山、城市定向連續三天外展,是芳和重頭戲。 .紙筆測驗成績不是唯一,多元評量作業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孩子令人驚奇並感嘆不已! 【好評推薦】 這本書是芳和從一般國中轉型實驗教育以來的精采歷程記錄,非常高興見到這本書的出版,將這些心路歷程與關心教育的人分享。 ——臺北市教育局長 曾燦金 面對教育改革與實驗的召喚,不要恐懼,只要堅持理想與熱情,⼀定能像芳和實中⼀樣,凝聚無數仁人志士,在臺灣各地共創無數教育桃花源。 ——樂觀書院創辦人 唐光華 一所實驗學校需要多少勇氣,才願意面對困難、未知與不確定性?才能夠鼓勵師生探索、容許師生犯錯?才足以忍受挫折、堅靭復原?芳和實中從危機、轉型到轉化,是一趟充滿挑戰的英雄之旅。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詹志禹 黃校長把我多年來介紹給公立學校都鎩羽而歸的遠征教育,寫成實驗教育計畫,和全校老師溝通,並取得支持,進而研究發展成為核心課程……這樣的行動力和組織能力,不就是遠征教育希望培養的學生能力嗎? ——臺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廖炳煌

目錄

〈圖輯〉芳和的影像記憶 〈圖輯〉老師們不平常的日常 〈推薦序〉教育將帶動城市的改變 臺北市教育局局長 曾燦金 〈推薦序〉芳和實驗中學遠征之旅 樂觀書院創辦人 唐光華 〈推薦序〉從轉型到轉化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詹志禹 〈推薦序〉什麼是教育? 臺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廖炳煌 〈序〉 直探本質.自我超越.感恩前行 臺北市芳和實中校長 黃琬茹 [楔子] 實驗教育的遠征 Part 1不停的探索,答案尚未確認  實驗教育一直在被討論,芳和師生身在其境,究竟如何找到方向?又付出哪些努力? 1.在混沌中如何踏出第一步? 2.什麼是實驗教育? 3.我的孩子適合實驗教育嗎? 4.實驗教育老師培育難,留住也難? 5.實驗學校學生還要面對會考? Part 2遠征的歷程,隨時都在變動  啟程了,一步一腳印,在不斷的進化與滾動下,逐漸建立了軌跡,  老師、學生與家長,共同走出了一條路。 這段歷程,值得記錄,更值得分享。 6.老師每天都在進化…… 7.課程設計不斷滾動式修正…… 8.制度跟著發展跑…… 9.班級的經營與以往大不同…… 10.家長要成為最棒的應援….. Part 3 展現的風貌,令人驚喜與感動  透過三年來的探索、規畫與實踐,這場遠征的目的是構築一個實驗教育的場域,在循環中,建立了現在的芳和實中,展現了學習的新風貌。 11.基本學科,也能翻轉多變化! 12.學生的樣貌,就像那學生圖像! 13.晨運竟是一場競技遊戲! 14.外展活動,就是要硬起來! 15.學習慶典真的是所有人的豐收 [結語] 回頭看與向前看,都有風景。

內文試閱

  【序】直探本質.自我超越.感恩前行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校長 黃琬茹      芳和在實驗教育三法頒布兩年半後,源於教師的自覺與自主,付諸真實的行動與改革,終能翻轉學校的命運,也為「實驗」找到了定義。這趟「遠征」,除充分掌握法規賦予辦學者的彈性空間,在現有體制中嘗試創造最大可能,更希望能為主流教育帶來些創新改變的實驗參照,並呼應實驗教育的核心價值——直探教育本質、回歸學生中心、提供教育選擇。      當學校所有的作為與思維皆回到孩子身上,把「自律負責」的學生圖像當作首要目標,所有的舉措論述都有了依歸。      為了維繫住孩子的學習動機,老師們調整了教學步驟及評量方式;      為了維持孩子的學習動力、調配學習節奏,並且使學期與假期更為均衡,我們大膽嘗試了三學期制;      為了不讓孩子被分數及標準答案所框架、設限,我們不以紙筆測驗排名,我們把PBL(問題、專題、現象導向學習)的概念融入各類課程,我們鼓勵孩子自己跟自己競爭,但要跟團隊夥伴合作;      為了讓體能鍛鍊及自我挑戰成為孩子們的共同習慣,奠定外展探索的基礎,我們設計了晨運及各階外展課程,強調全員參與、集體超越;      為了彰顯自發、自治的生活教育,我們取消了由外部制約的整潔、秩序比賽,強調學生自主管理;      為了讓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被看見,我們調整校慶為學習慶典,讓孩子們成為慶典的主角,獨立展現學習成果及成長軌跡。      所有一切「實驗」皆來自我們追求「自我超越」的信念與堅持。芳和的老師願意接納征途中的諸多不確定感,不斷跨越舒適圈;願意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產出」而滾動式修正課程,持續共備精進;願意努力打造能讓孩子放心犯錯的環境,因為我們容錯、也鼓勵孩子試錯,期許他們在失敗與挫折中吸取學習的養分;芳和的老師願意放手、賦權,讓孩子們有更多自主選擇、自我負責的學習機會。我們一起在這條征途上,回溯檢視自己,彼此鼓勵打氣,勇敢邁步向前,也相信「唯有芳和才能超越芳和」,謝謝願意支持我們理想的家人,我們將持續遠征前行。      這一路走來,要感謝臺北市政府及教育局的支持,還有許多曾給予我們指導、鼓勵及各項協助的眾多專家學者及教育同業夥伴,更要感謝親愛的家長們,在還沒看見芳和實驗績效時就選擇相信芳和,特別是第一屆的家長。所以我們在唐爸(唐光華先生)的鼓勵與建議下,透過與家長、老師們的討論與評估,及商周出版的協助,選擇在第一屆實驗教育的孩子們畢業前,真實記錄親師生一同走過的軌跡;編輯葛晶瑩小姐藉由長時間觀察與採訪,記錄這一切的「因緣俱足」,記錄因「相信」而帶來的美好與力量!芳和的「實驗希望工程」還沒真正成熟,但因持續反思而充滿能量,希望透過本書,跟所有關心、好奇實驗教育發展及實踐現場的朋友們分享,也期盼實驗帶動的是更多的覺察與探究、行動與創新。      〈楔子〉實驗教育的遠征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曾說:「芳和國中是臺北盆地第一所勇敢衝出來,要做實驗教育的公立中學。」      但若深入了解當時的轉型脈絡,會發現芳和轉型為實驗教育學校,似乎是命運默默地在推動,而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下,成就了今日的芳和。      一○三年十一月,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使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實驗教育法的國家。藉此法源,賦予公立學校更大的教育創新空間,緊接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並鼓勵「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但沒有學校「衝」出來,直到一○五年四月,當時芳和國中教師會會長陳孟歆在和平與芳和併校會議中,帶著學校老師的連署簽名,主動表達轉型的意願。自此,芳和踏上實驗教育的征途。       逼上梁山奮力一搏       回到更早前的時空,由於教師會會長退休,身為副會長的陳孟歆,接任會長之職。那個時期因為少子化的趨勢,臺北市有十多所學校即將整併。位於臥龍學園的芳和國中,更因教育資源與一牆之隔的和平高中重疊,首當其衝,將會是第一所被整併的學校,而且已經開始召開評估會議。      芳和國中是小型學校,招生不易,本仰賴「臥虎藏龍計畫」,只要設籍臺北市的學生都可以前來就讀,也就是所謂「大學區制」,才能順利招生。沒想到當年卻未進入計畫名單,已是強弩之末,又遇到整併在即,毫無退路。      教師會開始討論接下來該怎麼辦?      首先大家想到或許可以成為大學的附設國中,但學校之間媒合,也講究門當戶對,當時芳和風評不佳,叩不開這扇門。只知道必須想辦法存活,否則一旦與和平併校,只能留下十位老師,有三分之二的老師會被超額調校。      此時,想起曾收到詢問轉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公文,或許轉型會是另一條路。於是教師會開始進行校內投票,投票結果是五五波。      不樂觀的結果歸因於教師會成員的組成,原來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位於芳和校內,使教師會成員中有三分之一是屬於東區特教資源中心。有老師質疑,「投票結果不足以代表普通班老師的意見。」校園中瀰漫著低迷的氛圍,加上當時的校長屆臨退休,有些老師已經打算趁暑假調校……事態非常緊急,孟歆記得她當機立斷,以一張A4的紙製作成連署書,與當時的理監事開始去問四十多位普通班老師是否願意簽名接受轉型為實驗教育。      期間有人問她:「實驗教育走得下去嗎?」      她很誠實地回答:「我不會害怕。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是自學,所以對實驗教育並不陌生。但我也不想影響大家,最後的結果還是交給投票來決定。」她覺得如果老師們覺得捨不得芳和的學生、同事,那就一起試著走走看這條路,雖然不知道申請是否能成功,但身為教師會會長,她必須盡力幫大家表達意見。      這次有七成的普通班老師表達了願意轉型的意願。      許多老師願意轉型的原因,除擔心學校的未來外,也擔心學生。芳和學區內成績好的孩子,多半都會外轉,剩下的多為弱勢學生。在老師的愛與保護下,師生關係非常緊密。不過,老師們也發現學生同質性漸高,缺乏學習對象,校園中同儕示範的力量越來越薄弱,若能轉型為實驗學校,招收其他學區的學生進來,使學生組成多樣化,為何不樂觀其成。      翌日整併會議中,和平高中校長報告結束,孟歆起身向前提出連署簽名,教育局中等教育科接受了老師的請願。由於公立學校轉型實驗教育有其門檻,且實際執行的難度非常大,當時幾乎沒有符合實驗教育法、又願意轉型的學校。芳和此舉,不但能解決併校的主因:招生不足;又能推展公辦公營的實驗中學,實為雙贏。教育局最後決議讓芳和開始籌備實驗國中。       命運推她走上實驗教育之路       當年五月老校長宣布退休,芳和的教職員與家長會開始尋找能夠帶領大家轉型的新校長,最後有三位候選人參加遴選。      時任螢橋國中輔導主任的黃琬茹記得她是在五月中接到徵詢的電話,獲知芳和的老師們想要轉型實驗教育,想要找一位有意願帶著大家一起前進的校長。當下,她回覆要思考一下。      對於走入教育現場二十多年的琬茹而言,突破創新正是她想要做的事情,事實上,那段時期她也被徵詢是否可借調至教育局協助實驗教育的工作;加上是當年取得候用校長資格,才剛對實驗教育三法認真研讀過,了解法規賦予學校的空間,對實驗教育也心生嚮往。或許之前被推著去參與候用校長甄選,就是因為這個機緣。於是她把握了這次的機會,帶著準備好的資料板前往校務經營說明會,對著校長遴選小組的代表,講述她對芳和轉型實驗教育的規劃。      當天結束後,天色已晚,孟歆在送琬茹出校門時對她說:「妳好像比我們還了解芳和,並且已經對實驗教育有了初步的想法。」事實上,琬茹在接受邀請後,就非常認真思考,「若是自己來做,將會如何推動轉型?」果然不負所望,她提出的擘畫獲得了實行的機會,獲選為芳和國中的新任校長。其實這段機緣發生的更早,原來孟歆當年在螢橋國中實習時,剛好琬茹就在螢橋任教,當時就對她印象深刻。      琬茹校長於一○五年八月一日走馬上任,開始投入籌備實驗國中的「無限任務」中,馬不停蹄的從盤點中找出方向,建構理論基礎,提出施行計畫,展開一場屬於公辦公營實驗教育的征途。芳和則歷經籌備、試行,第一屆的學生於一○七年八月中入學,並將於今年夏季畢業。孩子的國中生涯雖告一段落,但實驗教育仍然在此不斷前進。      現在,孟歆已經回歸了單純的教學,與其他留下的、新進的老師們一起,為教育理念而付出。她說自己變成一個在教學原則上強勢堅守底線的老師,而學生們說從她的國文課中學到很多。      事情的發展總是令人意外,沒想到三年後芳和成為了明星學校,更沒想到這是起因於一份老師們的連署書……既然如此,怎麼能不對實驗教育的未來充滿想像呢?      1 在混沌中,如何踏出第一步?      若實驗教育是遠方的山頭,剛接任芳和國中校長、正要開始籌備實驗中學的黃琬茹,與那山頭之間是一片混沌,要抵達終點,注定要披荊斬棘。但更重要的是要先訂出方向,找到如何踏出第一步。       實驗教育的核心理念,究竟是……       琬茹校長一○五年八月一號到職,十月二十一號就要提出第一版實驗教育計畫表。當時最困擾她的是確認核心教育理念,她還記得,第一版寫得非常籠統。      她最初的想法是:實驗教育就是要破除對現有教育體制的不滿,如升學導向;然後回歸教育本質,即國民教育的宗旨,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不就是全人教育,那實驗教育又要有什麼理念呢?      公立學校轉型華德福並不容易,採行蒙特梭利也有瓶頸。當時最熱門的話題是新課綱與芬蘭的教育改革,她看到兩者間共同的內涵:跨領域統整。於是寫下「基本學力奠基,多元能力開發,跨域主題思考」,心虛地交出了第一版的簡單方向。      但難題還是沒被解決,隔年四月就要提出完整的計畫。      因此,她開始密集的召集老師們開會,蒐集意見,慢慢聚焦,老師們在會議上提出各種疑問,也刺激校長從不同層面思考。首先,既然是實驗,就從突破除原有的框架與限制開始吧。      破冰的行動是:取消整潔秩序比賽。      理念是:掃地清潔本是孩子應做的事,沒有比賽就不做嗎?      取消後,老師們忍耐著經歷一段不夠整潔的日子,透過旁敲側擊的引導,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在沒有比賽壓力下,周遭環境竟變得如此髒亂。然後將權與責都交還給孩子,讓他們自治,成立全校性的組織,推動學生去維持整潔秩序。      接著,老師們提出許多很好的想法,如帶孩子善用五感,接觸世界;開始討論三學期制的可能性;還有老師提出應該要有一個全校老師的會議,一起談孩子的表現,而不是只討論課程,因此產生了後來的IAP會議⋯⋯一路行來,校長慢慢感覺到實驗教育學校的文化,應該要跟一般學校不同,是要全校一體、有共同的教育理念,然後針對這樣的理念來設計課程、進行師培,漸漸累積與奠定屬於芳和實驗教育的文化。      撞牆半年後,計畫還是沒完成,因為琬茹校長一直無法跳脫出既有的窠臼,她心想,是不是該去找位高人來提點,讓她能快點找到一個足以支撐起實驗學校格局的核心教育理念。      在盤點芳和過往時,她發現民國九十年初,這裡曾是臺北市的生命教育中心學校,每年都有生命教育探索體驗活動的辦理。      而琬茹校長年輕時也接觸過探索體驗活動,當時就非常嚮往這樣的教學模式。她試著對照兩者發生的時間點,發現竟然這麼接近。當知道了芳和的老師會帶著孩子去爬百岳後,驚覺原來芳和以往的背景與經驗,都跟她的興趣與認同相似。她靈感突現,「戶外探索體驗會不會是一個方向呢?」便開始往這個脈絡上去收斂,並找到「高人」:戶外教育專家,臺師大謝智謀教授。      一○六年一月三號,她帶著資料去拜訪謝教授,請益如何讓探索體驗轉化成課程,沒想到從謝教授口中得知,這類外展(Outward Bound)與PA(Project Adventure)等活動,在美國已經轉化成ELS(Expeditionary Learning Schools),也已經有多所探索式學習學校,請她趕緊去找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      琬茹校長還記得當時的景況,「我回來立刻就連絡了基金會當時的執行長廖炳煌,沒想到他接到我的電話後,就從萬隆騎摩托車來到芳和,坐在校長室中跟我談。」廖炳煌很興奮的對校長說:「我終於找到一所學校想要發展探索體驗教育!」並一邊畫圖,一邊解說探索式學習從德國、英國到美國發展的輪廓,也表示願意提供資源與協助。       不謀而合的探索式教育       緣分又牽上了,二十多年前琬茹校長接觸PA時,就認識廖炳煌,也曾把學到的探索體驗活動用於音樂課上,帶給孩子們活絡思考的經驗。在梳理美國探索式教育的脈絡時,她又發現ELS創立的背景很貼近芳和。      以前的芳和除了學生多來自弱勢家庭外,中輟生比例也偏高,而且外面的拉力遠大於學校,很難再回到校園。而ELS的創立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幫助少數族裔的弱勢孩子進入大學,並且幾乎百分百達成。原因在於探索式學習培養孩子們成為不放棄學習、願意朝向目標努力的人。      除了背景環境類似外,芳和一直都不是升學型學校,而是社團活動活躍,協助學生適性揚才的基地,似乎天生就為實驗教育打好了基礎;加上學校的特性,培養出老師們對孩子的敏銳度以及教育之愛,這些都成為芳和成功邁向轉型的基礎。無論是發展背景與特性,無疑都非常適合發展探索體驗教育。接下來,校長就在一○六年一月十二號的校務會議中向老師說明,並取得認同。      「我找到了。」琬茹校長非常認真地宣布,找到了芳和的核心實驗教育理念,她解釋了尋找的過程,更分享這個與芳和發展脈絡非常接近的方向,而且在美國已經有行之多年的典範,這就是芳和要走的路。有了這個強大而足以成為實驗教育核心的理念,計畫才可能通過。但她還是有點擔心老師們不理解,並覺得校長是不是又找了個新的東西要大家做。      所幸,謝智謀教授主動表示願意來協助說明,跟老師們談談。寒假中,琬茹在「實驗教育LAB」的Line群組公布:謝智謀教授要來學校談探索式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可以來聽。沒想到很多老師都到場,聽完後更理解了這條路。那次之後,整個轉型速度就快了起來。      那年寒假,琬茹校長不但鑽進相關的文獻與書籍中,閱讀吸收、撰寫計畫,也做摘要筆記分享給老師們。在這段加速孵化的期間,在臺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協助與安排下,美國芝加哥北極星中小學(Polaris Charter Academy)六位師生於一○六年三月十七、十八日來到芳和,舉辦交流活動、遠征式學習教學與應用工作坊。這次的交流有如及時雨,讓芳和的老師們有更貼近遠征式學習的機會,並藉由典範學校的分享,提升了視野與準備度。讓琬茹校長對於即將提出的計畫更有把握。      此外,在芳和轉型的過程中,不但遇到高人還有貴人,在送出計畫前,琬茹校長請鄭同僚教授幫忙過目,而鄭教授不但協助計畫檢核外,還邀請她到實驗教育中心分享。當時,藉著中心同仁的提問,促使琬茹校長產生更多不同角度的思考,讓思維更加完整。      最後,芳和的實驗教育計畫於一○六年四月二十一日送交教育局,八月二十二日審議通過。這段過程中,關於轉型的進度與訊息均十分透明,已經很清楚芳和要做什麼、要如何做。此時,芳和即將轉型實驗國中的消息,也在媒體報導下傳布出去。      因此,一○六學年度的招生人數逆勢成長,可見學校有改變,家長就會有耳聞,即使知道那年還不是實驗教育。據私下詢問,家長雖然都知道芳和的過往,但仍放心把孩子送來,因為他們相信願意轉型改變的老師,都有動能與熱情,還有很多家長說,「孩子儘管讓你們實驗。」琬茹校長那時非常感動。事實上,那屆的孩子有參與到一些實驗課程,是名副其實的「實驗品」。      一○六年暑假間,計畫通過。暑假中老師們就開始共備,一開始由紀淑琴主任主講「芳和大小事」,有系統的對新進老師說明芳和的過去,揭開了實驗教育先行年的序幕。      經過一年的準備,很幸運的在一○七年六月,美國另一所探索式學習學校港邊中學(Harborside Academy)的師生來臺參訪,他們本是受到上海廣中中學的邀請,外展基金會則趁此機會請他們順道來臺與各級學校互相交流,其中一站來到芳和。六月五日那天上午與芳和師生交流學校的文化,下午則和老師們分享遠征式學校的教學經驗。這場聚會,讓大家感受到接受探索式教育的學生們,是如此自信、主動而積極,也讓芳和的老師們對未來有了更多想像。       探索式教育的精神與內涵       探索式教育的根源是美國教改中的的體驗式學習。在一九八七年左右,美國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USA)和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系,合作一系列的遠征式學習外展(Expeditionary Learning Outward Bound,簡稱ELOB)課程,並參與了一九九二年美國的新美國學校改革方案 (New American School,簡稱NAS), 將外展教育中的體驗式學習融入到全學校的教學改革中,並引發課程、教學、評量、文化與品格、領導等全面的變革。      美國的作法是將體驗歷程轉換成課程,如設計一個孩子們可以親自參與的情境。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遊戲規則,引導孩子去思考,去尋找更好的辦法與解答。而思考的脈絡從來不是思考自己想如何,一定以團隊去全局思考,將團隊當作一個生命共同體,然後一起解決問題,這是探索體驗活動的核心精神,可以放到任何學科中利用。      老師們不用擔心成績不夠好,因為這樣反而有修正的機會,反而要跟孩子一起思考剛才做了哪些事情,帶來哪些啟示?將這樣的過程轉換到教學現場,就是所謂的PBL。      為了更加了解教學的方式,剛好美國舉辦了探索式學習二十五週年的教育年會。校方請英文老師呂秋霞代表老師們去觀摩。其中有三天的課程,內容不但有演講分享,還讓參加者選課,沒想到當時因為時間緊急,英文老師選到了數學課。      秋霞老師卻覺得也很好,因為跟著所選的數學課程去參訪了港邊中學,也進一步將外展課程的理念、設計到執行連結了起來,最後還去參觀該校的學習慶典,對於遠征式教育就有了概念。她也將所見所聞以及所學帶回來,分享給校內其他老師。      她記得回來時跟同事們分享許多與臺灣教育不同之處,例如他們如何跨領域,如何呈現學生的學習歷程,怎樣去培養學生的特質,還有可以營造團體氛圍的活動、討論的技巧,以及可套用在不同課程的方法學。      秋霞老師解釋著她的實際體驗。      「那天去上所選的數學課時,每個人都拿到一張卡牌。然後,去找誰是partner,大家就開始依照卡牌上的提示去配對。接著老師就會來問每一組為何會這樣選擇?      「情境中也事先布置了各種數學多項式的海報,從卡牌中可以觀察或討論到自己屬於哪個多項式,大家就很快被帶進一種學習的主題內容中,並開始做很多的練習。每個人都有一本題本,有不同程度的關卡可以做練習,大家都好忙,一直在解決自己當下的問題。」      臺灣有很多課程,學生像是觀眾,坐在台下看著老師講解;反觀在美國的所見,讓秋霞老師感受到「真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就是課堂的主角,一直忙於投入老師派給他的種種挑戰和任務。最後,還會有應用的討論,討論為何要學多項式,如何把多項式應用在真實人生中,數學就這樣一點都不無聊了。      這次的參訪讓秋霞老師留下深刻印象,並且表示收穫非常豐富,系統化的設計,讓參訪者很快能理解,並且提供很多資源,完全不虛此行。      聽完秋霞老師的分享後,校內其他老師都躍躍欲試,認為轉型實驗教育後,若在教法上能有些不同變化的嘗試,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彷彿看見這一場實驗教育的「登山口」前,已經聚集許多充滿教育熱情的老師,準備踏出他們的第一步。

延伸內容

【推薦序】引動教育創新 看見城市改變
◎文/曾燦金(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      跨域學習、探究思考、行動實踐與反思進步,是實驗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精神,更是教育的發展趨勢。臺北市為全國首善之都,肩負實驗教育公共化的使命。至109學年度,臺北市已有8所公立的實驗國中小學誕生,110學年度更將達成實驗教育從幼兒園延伸到高中的關鍵里程碑,其中,芳和實中即是臺北市第一所公辦公營的實驗中學,亦是全國第一所以探索式教育為核心的實驗學校。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致力推動實驗教育政策,透過各類型的實驗教育型態,讓創新的種苗從校園蔓延到社區與家庭,引領孩子們感受學習的樂趣,開啟寬廣的視野,從而引發內心的共鳴。這本書是芳和從一般國中轉型實驗教育以來的精采歷程紀錄,如老師們改變作法,以引導代替指導的心態轉變。同時,透過跨領域的課程共備,與國內外相關學校組織交流等途徑,達成自我增能。非常高興見到這本書的出版,將這些心路歷程與關心教育的人分享。      書中提及「專題探索課程」讓人印象深刻,學生們探索的題目都與城市發展相關,如居住正義、環保永續、性別友善、無障礙環境等,皆為當今社會所關心的議題。老師們先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接著透過田野調查蒐集資料,過程中,其他學科的老師也同時會在課堂上導入相關的主題,讓孩子達到跨領域的學習。最後,同學們會產生行動方案去執行實踐。      教育是教人成人的希望工程,亦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的學習歷程。實驗教育強調適性發展,創造思辨的情境與內涵,引導孩子從自身出發,關懷他人到理解世界。期許芳和實中在未來有更精采的表現,時時掌握進步價值,蘊蓄創新動能,落實共學共好的教育新精神。   
【推薦序】芳和實驗中學遠征之旅
◎文/唐光華(樂觀書院創辦人)      一○三年實驗三法通過後,臺灣實驗教育蓬勃發展,可說到了百家爭鳴的程度,無論是個人在家自學,或團體、機構等非學校型態教育實驗,學生人數皆大幅增長。臺灣在短短七年內,一下躍進為亞洲實驗教育最開放的國家。      為了因應實驗教育的浪潮,上自教育部,下至各縣市教育主管機關多積極鼓勵與催生公辦公營的中小學實驗學校,特別是少子化浪潮或人口外流地區,許多小校或則主動,或則受命於教育局,陸續踏上轉型為公立實驗學校的列車。      然而,所有公立學校決定轉型為實驗學校時,初期都面臨五項挑戰:      第一、選擇什麼教育理念,亦即,辦成什麼樣的學校?      第二、面對許多恐懼改變、拒絕改變的老師,如何說服與召喚他們支持轉型?      第三、如何消除家長與社區人士對實驗教育的誤解,了解實驗教育並非把孩子當作白老鼠,孩子不會因而被升學體制與社會淘汰?      第四、如何維繫教師、家長的持久信心、士氣,兼顧理想與現實,不怕挫折,持續支持學校實驗?      第五、如何拓展國內外教育資源,支持教育實驗?      本書翔實介紹臺北市芳和實中,在黃琬茹校長與教師團隊以民主決策模式齊心努力下,如何自一○六年起,在短短三、四年,贏得家長支持與信任,從可能被放棄的國中,克服公立國中轉型實驗國中面臨的五大挑戰,成為師生皆充滿勇於探索創造、自發共好精神的遠征探索學校,且因辦學成績卓著,受各方期待與支持,自一一○年起成為國高中六年一貫的實驗中學。相信芳和實中未來三年,將展開更壯闊完整的遠征之旅,繼續帶領學生探索自我、探索知識、探索社會、探索大自然。      閱讀黃琬茹校長帶領芳和實中師生遠征的故事,鼓舞所有對臺灣教育懷抱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面對教育改革與實驗的召喚,不要恐懼,只要堅持理想與熱情,一定能像芳和實一樣,凝聚無數仁人志士,在臺灣各地共創無數教育桃花源。   
【推薦序】從轉型到轉化
◎文/詹志禹(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本書是一種多角度的個案研究,擁有精彩的故事與創意的敘事風格,無論是對實驗教育好奇的家長、想要帶領學校轉型的校長或正在實驗創新的教師,都能在本書找到一些洞察。的確,透過芳和實驗中學這個案例,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這是他們用汗水、智慧與勇氣所換取的經驗。      芳和國中曾經跌入谷底,面臨裁併校危機,但掌握天時、地利與人和,成功轉型。天時主要指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地利包括臺北市政府鼓勵教育實驗創新的政策,人和例如校內教師的適時連署支持等。但是,如果只有天時、地利、人和,也只能轉型,不一定能轉化。若有型無神,只在名稱改一改、理念說一說、課程換一換、結構變一變、教法試一試,而沒有真正認同教育理念、回歸學習本質、深思學生圖像、建構有機課程、復育師生共學關係並創造優質校園文化,那麼,實驗教育終究還是夢幻泡影。      芳和徹底轉化成一所神型兼具的實驗學校,是因為智慧與勇氣。      想像一下一所實驗學校需要多少智慧,才能在下列情境做出合理判斷與適當決策?      家長信賴我們,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想要把孩子帶向何方?      孩子的人生變寬廣了,學習不再只為考試,成敗的標準不再只是分數,那我們該放棄考試、抗拒會考嗎?      部份教師伙伴即將離開我們,這對學校的創新發展是打擊?還是契機?      計畫趕不上變化,課程如何滾動修正?教師如何專業成長?      實驗學校雖然已經擁有許多超越法令束縛的彈性,但無法掙脫的法令還是更多,怎麼辦?      探索體驗、遠征式學習可以培養孩子的合作、利他、智慧與勇氣,但是風險也較高,該如何設計與取捨?      此外,一所實驗學校需要多少勇氣,才願意面對困難、未知與不確定性?才能夠鼓勵師生探索、容許師生犯錯?才足以忍受挫折、堅靭復原?我相信,每一所真正做到轉化型的實驗學校,都會給出深刻多樣的答案。      芳和實驗中學從危機、轉型到轉化,是一趟充滿挑戰的英雄之旅,雖然實驗教育不是萬靈丹,但芳和的選擇充滿智慧與勇氣。   
【推薦序】什麼是教育?
◎文/廖炳煌(臺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引進「探索教育—體驗式學習」的過程中,曾經親自參與的廈門大學榮譽教授描述了一個故事:他提到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一九一九年到中國北京大學講學,他一進入講堂,兩手各抓了一隻雞和一把米,接著把米撒在講桌上,另一手抓著雞的頭,要牠吃米;雞當時都不吃,杜威就把雞給放了,並把米灑在地上,回頭講述他的課程:「什麼是教育?」不到十分鐘,那隻雞跑回來吃米,杜威這時說:「這才是教育!」教育就是老師必須努力把吸引學生學習動機的材料帶入教室,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並且善加輔導與引發,幫助同學真正的做中學、學中思。      導入「探索教育—體驗式學習」的這二十三年期間,不論是在最早PAT(Project Adventure Taiwan)的年代或是TA(Team Adventure)團隊發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到現在的Outward Bound Taiwan(OBT)世代,探索教育—體驗式學習,都帶給參加者許多感動與學習。因此,許多校長、老師會帶著學生一起進行這樣的學習,不論是一般的同學,或是行為偏差、學習低成就、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們,只要是到了探索體驗學習的場域,尤其是上了高山、出了海洋,他們都很配合、很願意和指導員學習,整體的學習態度及意願有很大的改變。回到學校之後,他們也期待學校老師也能像戶外教學的指導員一樣的引導他們,讓他們也能有更多自己做決定的空間。因此,很多的導師、輔導老師和綜合活動老師,也積極的學習體驗式學習的引導方法,利用各種正式課程之外的時間,例如班會、輔導課、綜合活動領域的時間,運用體驗式學習的方法和孩子們互動,也達到很好的班級經營成效。但是,同學們一到了數學課、英文課等學科課程,又睡著了。因為,一般的學科老師們並不是運用體驗式學習法來引導學生的學習。      從二○○八年開始導入所謂的「遠征式學習Expeditionary Learning Education (遠征教育)」強調教師彼此合作,進行學科統整、發展教學策略,設計教學與評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選定「主題」,深入探究,師生間密切合作,促進教師建立「體驗、思考、歸納、運用」四步驟的教學專業,培養孩子「自我察覺、探索問題、驅動能量、解題問題」的能力,並且從「課程發展、教學法、多元評量、學生品格及學校文化、學校領導力」這五大教育改革的取向來協助學校教師的改變,希望讓教育可以竟「學以致用」之功。      多年前,臺北市教育局李錫津局長時,在當時景興國中張勳誠校長主持的「臺北市非學校型態的潛能開發中心」專案中,就結識了充滿教育熱忱的音樂老師黃琬茹,那時候的她,就和推動探索教育—體驗學習的我們,一起帶著同學們上山下海到處去冒險和挑戰。專案結束後,幾年未見,突然有一天接到她的電話,她說明已經擔任臺北市芳和實中的校長,想要導入體驗式學習課程進入學校,希望能夠碰面談談。沒有想到這麼一談,黃校長就把我自己多年來努力介紹給很多公立學校都鎩羽而歸的遠征教育,寫成了芳和實中的實驗教育計畫,而且認真的和全校老師溝通,取得老師們的支持,進而研究發展成為核心課程,並說服教育局的長官、學生家長。這樣的行動力和組織能力,不就是遠征教育希望培養的學生能力嗎!而校長和老師們先有體驗學習了。後來經過Outward Bound Taiwan 推薦介紹的教師研習工作坊(Jennifer Seydel 和我)、美國芝加哥北極星中小學(Polaris Charter Academy)副校長和六位師生及美國EL School 的港邊中學(Harborside Academy)校長、老師和同學的來訪交流,英文老師呂秋霞代表老師們去美國EL Education 研討會的參訪學習,芳和實中各級外展課程的開展,這樣一所有著探索學習,遠征教育的種子學校就正式啟航了。      更高興的是,芳和國中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一起努力完善現在的學習內容,並且朝向國、高中六年一貫的完全中學另一個階段前進。相信未來芳和實中,如果能夠在「學習遠征、主題探究的跨領域學科教學、學生的主動學習、高品質的學習產出、學習歷程檔案」的各方面發展,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肯定可以成為臺灣版遠征教育的典範學校。      推動探索教育—體驗學習、外展教育、遠征教育這麼多年,很高興看到芳和實中實驗教育的具體實踐過程,榮幸寫下序言,以茲紀念。

作者資料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原為芳和國中,創設於民國65年,位於大安區邊陲臥龍街170號,於107年轉型實驗學校——芳和實中,是臺北市第一所公辦公營的實驗中學,110年成立高中部,成為六年一貫的實驗完全中學。

基本資料

作者: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商周教育館 出版日期:2021-04-29 ISBN:9789865482947 城邦書號:BUE045 規格:膠裝 / 全彩 / 22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