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建築/空間設計
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旅行與療癒展72折起!輸入折價碼再折$50!
  • 讀書花園選書~任選2本,訂單現折30元!
  • 型男老總愛說書,75折起
  • 讀書花園5星級,5折特價再享滿額折扣!有省錢!

內容簡介

聽老屋說故事 看見老台灣的生活情味 由紀州庵到林百貨,走訪全台24間特色老屋 日治到戰後,拼出老台灣人的生活軌跡 你知道早年大稻埕商家的產品也是街屋牌樓上的裝飾嗎? 你知道早在一根根不鏽鋼條以前,家家戶戶的陽台上都是櫻花、富士山等充滿手作感的窗花嗎? 只要數數牆上俗稱「花磚」的馬約利卡磚數量,就能判別當年屋主的財力? 如同人們藉由穿衣戴帽來妝點出亮麗的外表,許多的老房子也在當年的匠人巧思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情。 老屋顏,一個走訪全台觀察各地老房子的兩人團隊,2013年起他們從台南出發踏遍全台,以文字和攝影記錄下各個年代與造型的老房子。老房子存在的時代歷史引人好奇,而作為老房子一部分的鐵窗花、木格柵、磨石子地板、馬賽克磚牆等精緻繁複的建築元素,說的不僅是各年代的建築形制,更是一道道前人曾在此生活的軌跡。 他們發現,原來老房子的美好溫度就藏在我們從未注意的細節裡。 從台北最美的日式建築紀州庵、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百貨公司林百貨、戰後改建重生的台式長屋三餘書店,以及那些曾是火車舊倉庫、廢棄已久的小兒科診所等全台各地的老房子,兩位作者如老屋偵探般持續致力蒐集各種老房子中的美麗元素與背後的溫暖故事,帶領我們穿越時間長廊,感受古早人的庶民美學,看見舊時代的老屋容顏。 【本書特色】 ◎原來老房子要這樣看,深度欣賞老屋匠人的藝心巧思! ◎聽老房子說故事,全書收錄北中南24間知名老屋! ◎由古到今圖文並茂,全台老屋美麗元素大蒐集! 【各界文化名人、老房子主人 戀舊推薦】 ◎王浩一(府城達人、城市作家) ◎劉克襄(作家)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作家) ◎余國信(洪雅書房房主) ◎封德屏(紀州庵館長) ◎游智維(老房子事務所、風尚旅行負責人) ◎歐北來(旅行作家) ◎姚銘偉(一二三亭店主、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監事) 「翻開老屋顏,就好像打開阿嬤的時光膠囊,散發出少女時代的光芒,原來這些都在我們日常生活周遭。」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一個社會的文明高度與文化深度,就看其如何對待老屋。本書的精采即是看見老屋再生的精采與歷史脈絡的掌握,值得作為文化教育與旅行之用!」 ——余國信(洪雅書房房主) 「歲月的痕跡,不只美在它褪去而斑駁的色彩,而是美在它滿腹如濃湯般濃稠的故事;這本書就是一碗用歷史熬成的湯,一口吞下,讓身心徹底被洗禮吧!從此愛它,你說得出原因。」 ——歐北來 【全台老房子齊聲推薦】 .青田七六.紀州庵.保安捌肆.九份茶坊(翁山英故居). .拾光机.小夏天petit ete.紅葉食趣. 虎尾合同廳舍.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玉山旅社. .林百貨.衛屋茶事.神榕147.全美戲院.鹿角枝咖啡.能盛興工廠.齁空間. .書店喫茶 一二三亭.三餘書店.織織人67號. .小陽。春日子ssunville studio.合盛太平Cafe Story.舊書櫃人文咖啡

目錄

推薦序 在台灣老房子表情下的內心戲  游智維(老房子事務所、風尚旅行負責人)    老屋的容顏與靈魂   姚銘偉 (一二三亭店主、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監事) 作者序 前言 什麼是老屋顏? Chapter 1 如何欣賞老屋 1. 鐵窗花 民間師傅的手作美學 2. 磨石子與洗石子 傳統住宅的裝修奇想 3. 紅磚 難以取代的老屋元素 4. 水泥花磚 實用美觀的老屋化妝師 5. 磁磚 老建築的美麗防護衣 Chapter 2 老屋的容顏 台北 .青田七六  .帝大教授親手打造 日治時期的高級教師住宅 .紀州庵 .風光近半世紀料亭 見證百年都市演進史 .保安捌肆 .見證台灣醫療體系全面西化的外科醫院 .翁山英故居(九份茶坊) .藝術家進駐 百年古厝找回黃金山城歲月 台中 .拾光机 .改造戰後官舍 再現柳川沿岸聚落風光 .小夏天petit ete .在美援時代的記憶中 品嚐越南式幸福提案 彰化 .紅葉食趣 .老旅社中再現清領小西風華 雲林 .虎尾合同廳舍 .警局書店閱讀新體驗 品嚐小鎮故事甘醇香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 .傳統建築工藝集大成 老屋歲月書寫家族史 嘉義 .玉山旅社 .守護林業重鎮一甲子 在地力量重生舊旅社 台南 .林百貨 .全台仕紳慕名造訪 重現當年台南銀座輝煌 .衛屋茶事 .窄巷中的枯山水 走進日式傳統長屋品茶香 .神榕147 .神農巷尾一甲子 百年榕樹三代情 .全美戲院 .老觀眾的電影夢 台灣最老舞台傳奇重生 .鹿角枝咖啡 .懷舊的收藏是最香醇的調味料 .能盛興工廠 .從工廠到展場 重新啟動的空間能量 .齁空間 .老屋新生活 演繹藝術與生活的進行式 高雄 .書店喫茶一二三亭 .日治高雄最早發展地 戰火下倖存高級日式料亭 .三餘書店 .戰後最老透天厝 翻開一甲子城市書香 .太原診所 .台籍西醫返鄉開業 三代傳承百年杏林情 .織織人67號 .用熱情實踐夢想 拿青春織染生活 屏東 .小陽。春日子ssunville studio .舊眷村裡閱讀 巷弄間的秘密書屋 宜蘭 .合盛太平Cafe Story .首任官派市長故居 執業近一世紀老醫院寫下新故事 .舊書櫃人文咖啡 .走過殖民經濟興衰 青年返鄉閱讀舊鐵道故事

內文試閱

前言 什麼是「老屋顏」?
  「老屋顏」就如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老屋的容顏」。   二○一三年,一趟舊地重遊的旅程我們來到台南。擁有悠久歷史的府城開發甚早,除了古蹟、風俗,也衍生出鮮明的住居文化。走進交錯縱橫的巷弄裡,老房子俯拾即是。以往總是前往熟悉的店家,偶然間我們也注意到,即便是比鄰而建的房子也有著不同的樣貌,當中不乏樣式精緻、作工繁複的建築元素,隱隱透露出早年的庶民美學。就這樣持續走走停停,我們手中的相機與不時發出的讚嘆聲引起居民圍觀,一位原以為我們迷路的婦人得知來意後感慨地說:「台南的老厝花樣真的很多,因為很多都是自己蓋的,用料也卡實在,不過這些年拆了不少,可惜啊!」這席話持續在我們腦海裡發酵,讓我們意識到逐漸凋零的裝修文化,也開啟了往後記錄老屋的旅程。   「老房子」的歷史動輒數十年、上百年,不僅是日常居所,也是民間工藝的載具,許多建材的誕生,其實與歷史及經濟發展環環相扣,更別說台灣建築風格的多變,也成為判斷建物年份的重要依據。我們發現冰冷的建築之所以充滿溫度,在於裝修材料的手作感,鐵窗花、手繪磁磚、洗石子或印花玻璃,時而華麗複雜、時而低調簡單,遠看時一片眼花撩亂,近看卻排列整齊,不論是四方連續的幾何圖案、或是訂製的家族圖騰,這些現在已不易見或停產的建材構成了豐富的老屋風景,也讓我們按相機的手指停不下來。經過了幾次尋訪老屋的旅行,手邊累積的照片愈來愈多,也歸納出一番心得,於是決定將這些紀錄分享出來,透過Facebook建立了「老屋顏」粉絲團,藉由影像與文字和網友們分享每天的新發現。   就這樣一路從台南開始,探索老屋的腳步也逐漸拓展到台灣其他縣市。我們走遍大街小巷,接觸到不少當地居民,也聽老人家侃侃而談當年往事,慢慢深入了解藏在老房子背後的故事。過程中我們意外發現,隨著各地風俗的差異,民間住宅與官方建築風格也略有不同,進而培養出對古蹟、歷史建築和閒置空間再利用等議題的興趣,每每實地探訪後與從小所學的歷史對照之後也總有驚喜的收穫。此外,我們也觀察了一些店家對老房子修復或改建後再利用的例子,不論是作為住宿或是咖啡店,電影院或是餐廳,這些老房子的主人對於空間的使用上都各有一番見解與背後的故事,我們也樂見這些本來閒置下來的空間能再次被有效利用,並透過訪談新的屋主,讓老房子的故事能夠傳承並寫出全新的篇章。
一 如何欣賞老屋 鐵 窗 花 民間師傅的手作美學
  鐵窗花在1920年代隨著西洋現代建築傳入台灣,是一種以黑鐵為材料,經由銲接、鍛造、彎折等工法,製作出鐵窗圖騰的民間裝飾工藝,當時常見於廟宇及洋樓街屋。隨著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衣食無虞的情況下對於生活美學逐漸重視,以繁複技術製作的鐵窗花,除了具有防盜功能,還可展現工匠與屋主獨到的藝術眼光,迅速於民居建築中流行。   圖案上沒有制式化的標準,內容全憑工匠巧思,以直線或圓弧組成的幾何圖案最為常見,但除了幾何圖形外也常看到具象化的圖案,像是富士山、櫻花、梅花等樣式,還有作成五線譜與音符的圖案表達對音樂喜好的,各種造型總讓我們大感驚喜。   全盛時期,工匠們較勁意味濃厚,從圖騰、形狀與立體度上統一中求變化,並將自家經典圖案集結成「型錄」供客戶選擇,屋主選好圖樣後,師傅再前往現場量測,視門窗尺寸與現況調整窗花尺度,因此每一幅鐵窗都是師傅「手工特製」的藝術作品。   然而這樣精湛的工藝卻在90年代迅速消失,主因不外乎市場推陳出新的裝修材料與建築風格。黑鐵窗花雖然美麗但容易鏽蝕,必須定期上漆保養,並且製作成本也高出新式建材許多,不敵90年代出現的白鐵(不鏽鋼)隨即被取代。漸漸的鐵窗成為完全功能取向的建材,機器化生產加速製造卻忽略變化性,滿山滿谷的不鏽鋼條將家家戶戶的陽台打造成銀色牢籠。除此之外,地狹人稠的台灣,建築形式從平房逐漸演變成高樓,鐵窗需求日益減少。材料演進與住居型態改變畫出了一條新舊鐵窗的分界線,也為充滿手作感的窗花畫上終點。   即便停止製造,走在街上稍微用心觀察,還是可以找到不少延用至今的窗花作品。我們在欣賞的同時,很喜歡進行「解構窗花」的遊戲,將看似複雜的造型用各種不同的方向與角度,拆解成單純的四方連續圖案,或是從規則中尋找不規則。簡單的線條意味所需的物料較少,可以節省成本縮短工時,更讓我們佩服前輩們使用有限材料卻能兼顧各方面需求的全面思考。另外,純手工製作的窗花,即便相同圖案,根據工法不同也會產生細微的差異,觀察各種窗花彼此不同的地方,就像「大家來找碴」一樣極富趣味。

延伸內容

老屋的容顏與靈魂
◎文/姚銘偉   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大學〉篇有這樣一段話:「……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讀者看到此處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古文知識再怎麼匱乏的人,也很難沒聽過「有土斯(此)有財」這句足以被視為台灣人價值觀之根本的名言吧?   事實上,深受儒家思想「教化」的絕大多數台灣人,長久以來只不過是把先聖先賢的諄諄教誨斷章取義,選擇性地強調土地是財富的象徵,卻無視有土之前必先有德,更忽略有財之後所必須背負的社會責任。是故,當台灣逐漸脫離過往的農業社會,土地也隨之卸下生產農作以餵養大眾的任務時,取而代之的,我想你我都再清楚不過。近年來的土地開發爭議、不動產價格泡沫等……圍繞著土地的諸多社會問題,難道不正是源自這群把「有土斯有財」奉為圭臬的無數台灣人嗎?   與「老屋顏」兩位作者相識,便是在房價高騰、建商瘋狂獵地、眾多舊建築因此消失的這一兩年間。但弔詭的是,這幾年卻也堪稱是老屋活化利用的鼎盛期,各地皆可見如同筆者一般的老屋創業者,或是到處尋找老屋準備創業的年輕人。只可惜,老屋浪潮蔓延至今,這些蘊藏舊時代工藝技術與時代精神的建築似乎正在步入淪為純粹商品的歧途,不少商家因為建築本身不夠「老屋」而刻意加工使其更富古味,抑或為求營業之便而在硬體上破壞、改建,以致抹除了極具時代意義的建築元素。   所幸,在「老屋顏」的引領之下,我們原本投射在所謂「老屋」的此類建築的視點得以更為纖細,過去看似理所當然的鐵窗花、磨石子、雕花玻璃……都不再只是「現在看起來很酷」這樣而已,更重要的是,本書讓我們開始思考,那個時代的人們究竟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受什麼樣的教育、看什麼樣的風景、做什麼樣的娛樂,才得以創造出那些至今依然「很酷」的美麗建築。例如,在第一章〈如何欣賞老房子〉中,作者不僅以照片輔助說明各種老屋中常見的裝飾技法與建材,且做足了歷史考據,使非建築背景的讀者也能輕易理解這些建築元素的歷史脈絡,進而在閱覽後續介紹的二十四間特色老屋時更能心領神會,同時享受在字裡行間漫遊老屋的樂趣。   知名作家谷崎潤一郎(1886-1965)在其隨筆名著〈陰翳禮讚〉中,以極細膩的觀點闡述日本傳統建築內部不求大量採光的陰翳氛圍如何形塑日本人的「美意識」,而這種在日常生活空間裡培養出的感受力,更造就了獨樹一格的日本藝術。反觀台灣,在這些先人們打造的,至今依然堪用且賞心悅目的建築之中,難道我們看到的就只有「商機」嗎?建築,不論新舊,深刻地影響了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體,進而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樣貌,以及在外人眼中的形象。「老屋顏」所介紹的,乍看之下只是老屋的容顏,然而在這些表象之下所隱含的卻是一個往往被凡事娛樂化、短線化、商業化的多數台灣人所忽視的時代價值與精神,也是本書欲傳達的精髓所在。(本文作者為書店喫茶一二三亭負責人、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監事)
在台灣老房子表情下的內心戲
◎文/游智維   關於老屋,這幾年談的機會已經少了很多。不是不想說,也不是沒機會說,而是一直努力想著該如何能夠清楚有力地說明,從2008年這段時間以來興起在各地的老房子改造風潮,應該創造立下另一個階段要努力追求的目標,必須持續搭建樹立,直至這波風潮退去之前。而這個功課,在目前一窩蜂的老屋潮瘋狂流行下,即使聲嘶力竭地喊破喉嚨大聲呼籲,也不見得是容易被聽見的聲音。   所以,或許得回到最原始的初衷來思考吧。過去常有些朋友會跑來問我:「到底怎樣才能夠發現這些美麗的老房子呢?你們如何去發掘到別人看不到的老房子的美好呢?」抑或是「老房子應該如何改造裝修?在創造新生價值與保存文化記憶的兩難下,該如何才能找到平衡?」說實在的,這問題看似困難,其實也算簡單。關鍵就在於你對於追求答案有沒有熱情——一種願意付出時間去換取結果的滿滿熱情。   我常笑說,我可以知悉許多巷內老屋的背景故事,那是一種搭訕技術的累積。練習在喜歡的美麗老房子前頭光明正大地向內張望,看看裡面的阿公阿嬤有沒有發現外頭的陌生人探頭詢問進而攀談認識。若是沒有人發現你的存在,那就偽裝大聲說著手機電話,也能引發左鄰右舍的關注後找機會問:「阿伯,這間厝是啥咪廊ㄟ?有夠水ㄟ啦,不知啊是啥咪時陣起的,卡早是做沙咪啊?」當你全心全意地想要知道這些屋子的故事,老天就會為你鋪陳這段過程。   而談到老房子的裝修改造,則應該回到自己對於這棟屋子的初心。耗費時間觀察屋子裡裡外外的細節,看著它下雨的樣子,看著它曬太陽的情況,看著它聚著一群人的熱鬧,看著它一個人的孤單。離開屋子在周圍聚落四處繞繞,坐在樹下與下棋的耆老聊聊過去,站在巷口跟買菜的大嬸問問現在……,當你累積愈多的故事與記憶之後,你便會清楚知道它最終應該長成什麼模樣。   從台南舊市區的西市場謝宅開始,到北藝大山腳下的關渡山行,還有公館小觀音山斜坡上的寶藏巖聚落。我在一個又一個的老房子裡學習到許多生活的哲學與歷史的課程,也練習讓它們重新拭亮被找回價值與生命,不再是過去因為破舊殘敗而被拆除殆盡的結果,而是重現其歷史文化的光芒,再讓這個世代的人們透過這些老建築的保存與再生,看見過去的故事。   老房子擁有千百種表情,從舞姿搖曳的鐵窗花、細膩別致的洗石子、花樣繽紛的磨石子、簡約樸實的紅磚牆,以至採光透氣的水泥花磚、懷舊復古的老磁磚……都是它們的美麗模樣。而表情下的內心戲,也希望愛好老房子的你給予擁抱後的溫暖貼心。(本文作者為風尚旅行社總經理、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

作者資料

老屋顏(辛永勝、楊朝景)

楊朝景、辛永勝組成的「老屋顏工作室」成立於2013年,其中「老屋顏」所指的是「老房子的容顏」。兩人多年來實際走訪各地,記錄鐵窗花、磨石子、磁磚等逐漸消失且被忽略的老屋元素,於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上持續分享推廣,反轉對老建材之負面印象,進而凝聚各世代對於台灣老屋之美與保存的關注。 著有《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榮獲2016年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再訪老屋顏:前進離島、探訪職人,深度挖掘老台灣的生活印記與風華保存》、《老屋顏鐵窗花:被遺忘的「台灣元素」——承載台灣傳統文化、世代歷史、民居生活的人情風景》(以上皆為馬可孛羅文化出版)。其著作皆已售出日文版權,並相繼在日本正式推出。 參展經歷: 2018松菸文創園區——「磚美於前」台灣經典馬賽克磁磚展 2018高雄新光三越左營店——時代的窗花特展 2017高雄市登山35哈瑪星再生基地——「磚美於前」台灣經典馬賽克磁磚展 2017台北市迪化207博物館——磨石子特展 2016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文創人才回流駐點計畫」 2016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戀.舊.風.格」——收藏家與藝術家的時光收納箱 2016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無限重複」當代新銳藝術展 獲獎經歷: 2017台南十大文創商品優選與佳作 2016台南十大文創商品優選 2016《老屋顏》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年度之書」 2015台南十大文創商品優選與佳作 2014台南市政府「台南市海安路環境藝術構想徵圖比賽」第一名 相關連結: Facebook www.facebook.com/oldhouseface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oldhouseface 相關著作:《老屋顏與鐵窗花【桌曆套組】首刷限量2021年美好時代鐵窗花桌曆:被遺忘的「台灣元素」——承載台灣傳統文化、世代歷史、民居生活的人情風景》《老屋顏與鐵窗花:被遺忘的「台灣元素」——承載台灣傳統文化、世代歷史、民居生活的人情風景》《再訪老屋顏:前進離島、探訪職人,深度挖掘老台灣的生活印記與風華保存》《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基本資料

作者:老屋顏(辛永勝、楊朝景)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旅人之星 出版日期:2015-04-02 ISBN:9789865722456 城邦書號:MS1053 規格:平裝 / 全彩 / 22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