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大思考,微解說:150個擺脫偏見的思考準則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康納曼談偏見,道金斯說迷信,平克論雙贏 150位世界頂尖思想家跨領域交流,幫助你做更好的決定 為什麼絕大部分的人自我感覺良好? 從失敗中學習教訓到底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人們會說服自己必須擁有商業行銷的商品? 為什麼人們會相信占星與鬼神,卻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受到外力影響?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專屬的活躍知識分子。我們這時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是認知科學、演化心理學和資訊科技的核心人物。這群光芒萬丈的思想家受到康納曼、喬姆斯基、威爾森、平克、賈伯斯和布林等人影響,在豎立當代思想風氣上貢獻卓著。他們提出根本的問題,跨出自己的學術象牙塔,到公共領域中引發大眾思辯。 擅長跨知識場域的出版經紀人約翰.柏克曼透過Edge.org讓當中多位意見領袖人物在本書中登場,切磋砥礪。共有150位世界頂尖人才參與,他們皆以自己的專業領域為出發點回答一個問題:哪種科學概念可以改善大家的認知?提出的思考、策略與論點,將讓我們明白我們的世界,世界的未來,並據此對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 內容例舉: ◎聚焦幻覺(康納曼) ◎雙盲控制實驗(道金斯) ◎戰勝恐懼(迪格雷) ◎身心健康的配方(塞利格曼) ◎認知負載(卡爾) ◎雙贏談判(平克) ◎週期循環的好處(丹尼特) ◎拒絕上當的方法(藍尼爾) ◎大腦隱藏層(韋爾切克) ◎80/20權重比例(薛基) ◎與大自然連結的思維(高曼) ◎範式轉移(拉馬錢德蘭) ◎集體智慧(瑞德里) ◎路徑相依(麥霍特) ◎建立有效理論(藍道爾) ◎生態願景(伊諾) ◎錯誤認知根源(塔勒) ◎生命起源多樣性(凡特) ◎氣質(費雪) ◎思緒迷失(哈里斯) ◎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克勞斯) 【名家推薦】 「本書中的人物都是熱門領域的佼佼者,這些文章只透露出一點點他們從事的專業。但願你不僅能因為他們奔放分享的態度而感動,也能感受到他們語調中的謙遜。他們尊重科學方法和集體事業,正是因為個人理智的力量很弱小。在這些引人入勝的篇章中,結合了人性和膽識的思想,格外不凡,至關緊要。」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 「全世界最棒的網站……Edge是世界上心智最傑出者聚會的沙龍。」 ——英國《衛報》 「Edge.org已成為跨科學、技術與更多領域的最前瞻震盪中心,促成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交流對話。」 ——《大西洋月刊》 「鑽研這本書就像偷聽了實驗室裡的激烈對話。它記錄了頂尖科學家的當務之急,並且在這些偉大想法打入主流之前,給予我們先行發掘的難得機會。」 ——《紐約時報書評》 「成功結合了好作家、好科學,與重大的廣闊關懷。」 ——《柯克斯評論》(星號書評) 「這本書是份真正的禮物……是打破我們好奇心「過濾泡沫」的有力工具,跨越眾學科的思考交相授粉,擴大了我們的知識舒適圈,在這過程中引發我們更深入、更豐富、更多維地去認識科學與生活。」 ——Brain Pickings

目錄

目錄

前言 大衛.布魯克斯
編者序:Edge大哉問 約翰.柏克曼

「深邃時間」和遙遠的未來  馬丁.芮斯(MARTIN REES)
我們很獨特  馬塞洛.格萊澤(MARCELO GLEISER)
平庸原則  邁爾斯(P. Z. MYERS)
無意義的宇宙  西恩.卡洛(SEAN CARROLL)
哥白尼原則  山謬.阿貝斯曼(SAMUEL ARBESMAN)
我們在宇宙中並不孤單  克萊格.凡特(J. CRAIG VENTER)
微生物主宰著世界  史都華.布蘭德(STEWART BRAND)
雙盲控制實驗  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推廣科學的生活方式  馬克斯.鐵馬克(MAX TEGMARK)
實驗  羅傑.尚克(ROGER SCHANK)
對照實驗  提摩.漢內(TIMO HANNAY)
臆想實驗  基諾.沙格瑞(GINO SEGRE)
科學史上的悲觀後設歸納法  凱薩琳.舒爾茨(KATHRYN SCHULZ)
人人都很平凡,卻又獨一無二  塞缪爾.巴倫德斯(SAMUEL BARONDES)
因果關係、道德上的軍事手段以及套利性的錯誤歸因  約翰.圖比(JOHN TOOBY)
自私的偏見  大衛.邁爾斯(DAVID G. MYERS)
認知的謙遜態度  蓋瑞.馬可斯(GARY MARCUS)
科技帶有偏見  道格拉斯.洛西可夫(DOUGLAS RUSHKOFF)
偏見是敏銳的直覺  傑拉德.斯莫伯格(GERALD SMALLBERG)
聚焦的幻覺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確定性,無用  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
不確定性  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KRAUSS)
分辨恐懼未知的輕重緩急  艾伯瑞.迪格雷(AUBREY DE GREY)
因為  奈吉.戈登菲爾德(NIGEL GOLDENFELD)
命名的遊戲  史都華.菲爾史坦(STUART FIRESTEIN)
活著,真要命  塞斯.羅伊德(SETH LLOYD)
沒算到的風險  蓋瑞特‧李斯(GARRETT LISI)
真理就是一部模型  尼爾.格申菲德(NEIL GERSHENFELD)
合而為一  喬恩.克萊因伯格(JON KLEINBERG)
都會中的性別人際距離學  史蒂凡諾.博瑞里(STEFANO BOERI)
失敗會解放成功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整體論  古樂朋(NICHOLAS A. CHRISTAKIS)
TANSTAAFL  羅伯特.普羅文(ROBERT R. PROVINE)
懷疑實證主義  傑拉德.霍爾頓(GERALD HOLTON)
開放系統  湯瑪斯.巴斯(THOMAS A. BASS)
非天生的遺傳  喬治.卻奇(GEORGE CHURCH)
基準轉移症候群  保羅.科德羅斯基(PAUL KEDROSKY)
PERMA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正和賽局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為了生存而相依偎  羅傑.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
比較利益法則  迪倫.伊文斯(DYLAN EVANS)
塑造機緣巧合  傑生.史威格(JASON ZWEIG)
世界不可測  魯迪.盧克(RUDY RUCKER)
隨機  查爾斯.席夫(CHARLES SEIFE)
萬花筒般的發現機制  柯利弗德.皮寇弗(CLIFFORD PICKOVER)
推論出最佳解釋  蕾貝卡.紐伯格.郭登斯坦(REBECCA NEWBERGER GOLDSTEIN)
擬物化  艾曼紐.德爾曼(EMANUEL DERMAN)
認知負載  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
策展  漢斯.奧瑞奇.奧伯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得當的」抽象速記  理察.尼兹彼(RICHARD NISBETT)
外部性  羅伯.庫茲班(ROB KURZBAN)
一切都在變動中  詹姆斯.歐唐納(JAMES O’DONNELL)
次級自我和模組化心智  道格拉斯.肯瑞克(DOUGLAS T. KENRICK)
預測編碼  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我們的感官桌面  唐諾.霍夫曼(DONALD HOFFMAN)
感覺與多重感官  巴瑞.史密斯(BARRY C. SMITH)
周身世界  大衛.伊葛門(DAVID EAGLEMAN)
理性無意識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我們對太多塑造精神世界的元素視而不見  亞當.奧特(ADAM ALTER)
學習本能  特庫姆塞.費奇(W. TECUMSEH FITCH)
從下往上想,不是從上往下想  麥可.薛默(MICHAEL SHERMER)
固定行動模式  艾琳.派波柏格(IRENE PEPPERBERG)
十的次方  泰倫斯.索諾斯基(TERRENCE SEJNOWSKI)
生命編碼  璜.安利奎斯(JUAN ENRIQUEZ)
約束滿足  史蒂芬.柯斯林(STEPHEN M. KOSSLYN)
循環  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
關鍵消費者  珍妮佛.賈奎特(JENNIFER JACQUET)
累積的錯誤  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
文化吸引因子  丹.斯波伯(DAN SPERBER)
規模分析  格利歐.波卡勒堤(GIULIO BOCCALETTI)
隱藏層  弗朗克.韋爾切克(FRANK WILCZEK)
「科學」  莉莎.藍道爾(LISA RANDALL)
團體內部擴張  馬塞爾.金斯本(MARCEL KINSBOURNE)
偶發的超級有機體  強納生.海特(JONATHAN HAIDT)
帕雷托原理  克雷.薛基(CLAY SHIRKY)
找出那個架構  威廉.卡文(WILLIAM CALVIN)
詭譎的問題  傑.羅森(JAY ROSEN)
人類世的思維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
緩生人  亞隆.安德森(ALUN ANDERSON)
我們在思緒中迷失  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
具有透明現象的自我模型  湯瑪斯.梅辛格(THOMAS METZINGER)
有關聯並不代表是原因  蘇.布萊克摩(SUE BLACKMORE)
資訊流  大衛.達林普(DAVID DALRYMPLE)
比較時間有限與時間無限的思考方式  李.施莫林(LEE SMOLIN)
負面能力是萬靈丹  理察.佛爾曼(RICHARD FOREMAN)
深度  托爾.諾川德(TOR NORRETRANDERS)
氣質向度  海倫.費雪(HELEN FISHER)
人格/瘋狂連續  傑佛瑞.米勒(GEOFFREY MILLER)
自我適應性退化  喬爾.格德(JOEL GOLD)
系統平衡狀態  馬修.瑞奇(MATTHEW RITCHIE)
投射思考  琳達.史東(LINDA STONE)
異例和範式  拉馬錢德蘭(V. S. RAMACHANDRAN)
遞迴結構  大衛.蓋勒特(DAVID GELERNTER)
設計你的思維  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
自由爵士樂  安德里安.奎野(ANDRIAN KREYE)
集體智慧  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
風險素養  捷爾德.蓋格瑞澤(GERD GIGERENZER)
科學與劇場的對比  羅斯.安德森(ROSS ANDERSON)
基準率  齊斯.德福林(KEITH DEVLIN)
線上索引  馬提.赫斯特(MARTI HEARST)
主張往往是實證問題,要靠收集證據解決  蘇珊.費斯克(SUSAN FISKE)
科學家就該有科學精神  葛雷格里.保羅(GREGORY PAUL)
零雜工  詹姆斯.克羅克(JAMES CROAK)
科學方法服務的不僅是科學  馬克.亨德森(MARK HENDERSON)
生命遊戲,以及尋找產生器  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
軼聞主義  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
可以指出絕對危險的事,但不能指出絕對安全的事  湯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
缺席與證據  克莉絲汀.芬恩(CHRISTINE FINN)
路徑相依理論  約翰.麥克沃特(JOHN MCWHORTER)
互即互入  史考特.桑普森(SCOTT D. SAMPSON)
他者  迪米塔爾.薩塞羅夫(DIMITAR SASSELOV)
生態學  布萊恩.伊諾(BRIAN ENO)
二元性  史蒂方.亞歷山大(STEPHON H. ALEXANDER)
二元性  雅曼達.蓋夫特(AMANDA GEFTER)
悖論  安東尼.阿奎里(ANTHONY AGUIRRE)
追尋根本原因:人類「黑盒子」  艾瑞克.托普(ERIC TOPOL)
個人資料探勘  大衛.羅文(DAVID ROWAN)
藝術和商業上的平行論  薩特雅吉特.達斯(SATYAJIT DAS)
創新  羅倫思.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吉布斯景觀  凱文.韓德(KEVIN HAND)
黑天鵝科技  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
擺爛學  葛羅莉雅.歐里吉(GLORIA ORIGGI)
造假  艾瑞克.維恩斯坦(ERIC WEINSTEIN)
奧坎剃刀的愛因斯坦之刃  凱.克勞斯(KAI KRAUSE)
熱追蹤導彈  戴夫.溫納(DAVE WINER)
纏結  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
科技為人類發展舖路  提摩西.泰勒(TIMOTHY TAYLOR)
判斷時距  保羅.沙佛(PAUL SAFFO)
可廢止性  塔尼亞.倫布羅佐(TANIA LOMBROZO)
以太  理查.塔勒(RICHARD THALER)
知識的假設性  馬克.帕傑(MARK PAGEL)
定勢效應  耶夫根尼.莫羅佐夫(EVGENY MOROZOV)
感官的智人:有感情與理智的動物  艾德華.沙爾榭多.阿爾巴蘭(EDUARDO SALCEDO-ALBARAN)
瞭解錯構症  菲利.庫許曼(FIERY CUSHMAN)
性選擇  大衛.布斯(DAVID M. BUSS)
證明完畢的時刻  巴特.科斯可(BART KOSKO)
理解和溝通的對象  理查.索爾.渥曼(RICHARD SAUL WURMAN)
生命猶如副作用  卡爾.季默(CARL ZIMMER)
維克效應  葛雷哥利.克區蘭(GREGORY COCHRAN)
隨附性! 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E)
文化週期 海柔.蘿絲.馬庫斯(HAZEL ROSE MARKUS)/亞嵐娜.康納(ALANA CONNER)
過渡階段及過渡規模 維多利亞.斯達登(VICTORIA STODDEN)
可複製性 布萊恩.努特森(BRIAN KNUTSON)
環境記憶與中性觀察神話 潔妮.賈丁(XENI JARDIN)
理解科學程序之顯著統計差異 黛安.哈彭(DIANE F. HALPERN)
欺慰劑效應 碧翠絲.葛隆(BEATRICE GOLOMB)
親人性 安德魯.雷夫金(ANDREW REVKIN)
崩潰思維的解決辦法:訊號偵測理論 米札琳‧巴納吉(MAHZARIN R. BANAJI)
日常錯覺聯想 大衛.皮薩羅(DAVID PIZARRO)
滿是垃圾的認知工具 恩尼斯.沛普爾(ERNST POPPEL)

致謝

內文試閱


自私的偏見
  大衛.邁爾斯(DAVID G. MYERS)
  希望學院社會心理學家,著有《善意寫給懷疑論者與無神論者的信》(A Friendly Letter to Skeptics and Atheists)

  
  絕大多數的人都自我感覺良好,這就是一種時而有趣、時而危險的現象,社會心理學家稱之為「自私的偏見」。
  承擔成功和善行的責任,比承擔失敗和惡行的責任還大。
  在實驗中,當人們被告知自己成功了,就會很樂意接受表揚,歸功於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但要是失敗了,就會歸咎於一些外在因素,如運氣太差或問題本身就是「沒辦法處理」。玩拼字遊戲時,如果贏了,是因為我們精通語言。輸了,是因為「我卡在Q,少了U」。在運動員(比賽勝利或失敗後)、學生(得知考試成績高低後)、駕駛(車禍後)和經理人(獲利或損失後)身上,都看得出自私的特性。「為什麼我會得到這種待遇?」是我們在遇到麻煩而非稱心如意時會提出的問題。
  「高人一等效應」(better-than-average)造成的現象如:要如何愛自己?讓我列出幾種方式。
  在一份由大學理事會針對八十二萬九千所高中生的調查中,自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為低人一等的學生為百分之零,自評「身為前百分之十佼佼者」的學生為百分之六十,自評「身為前百分之一佼佼者」的學生為百分之廿五。大部分的人與一般同儕相比時,都會覺得自己更聰明、長得更好看、更沒偏見、更有道德感、更健康、可能會活得更久。佛洛依德曾針對這種現象開了一個知名的玩笑,有個男人這樣跟他的妻子說:「哪天如果我們兩個誰先死了,我就會搬到巴黎。」日常生活中,十個駕駛中有九個都是自認高人一等,多半是這樣。在針對大學職員的調查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自評比其他一般的同事更優秀(自然而然多少會招嫉和惹人厭,覺得自己的才華不受重視)。當夫妻在計較誰做的家事多,或工作團隊的成員在衡量誰的貢獻大時,對於自我的評估照例會提高超過百分之百。
  針對自私偏見及其相關現象如虛妄樂觀、自我辯解和我群偏見的研究,提醒了我們文學和宗教所提出的教訓:驕傲在敗壞以先。偏袒自己和所屬群體,可以保護我們抵抗不景氣、緩衝壓力,以及撐起希望;但也會在發生婚姻不協調、談判僵局、高傲的成見、國家傲慢和戰爭時讓我們付出代價。對自私的偏見有所警覺,並不是要我們行事低調過頭,而是懷著謙遜的心,肯定自己的天賦和美德,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
  
聚焦的幻覺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二〇〇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教育是決定收入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大部分人都不覺得如此重要。如果每個人的教育程度都一樣,收入的不平等會降低百分之十。聚焦在教育,就會忽略大量決定收入的其他因素;教育程度相同的人,彼此之間的收入差距還是非常大。
  收入是決定人們生活滿意度的關鍵因素,但大部分人都不覺得如此重要。如果每個人的收入相同,生活滿意度的差距會降低百分之五。
  然而,在決定幸福感的因素中,收入也不是那麼重要。彩券中獎了,實在高興,但這種興奮感不會持續太久。平均而言,高收入的人心情比低收入的人好,但這差別也只有大多數人想像中的三分之一。一想到有錢人和窮人,不知不覺就會把焦點放在收入上,認為經濟條件是重要的因素。然而,快不快樂,多半是看其他因素而定,並非收入。
  下半身癱瘓的人通常不快樂,但並非老是不快樂,因為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體驗與思考本身殘疾之外的事。當我們想像下半身癱瘓、眼盲、彩券中獎,或住在加州會是什麼感覺時,就會把焦點放在這些條件最顯著的特性上。想像著某種人生與實際上過著那種人生,著眼點並不一致,這就是造成聚焦幻覺的原因。
  商業行銷就是利用了聚焦的幻覺。當人們上了勾,相信自己「必須擁有」一件商品時,就會誇大那件商品有多麼不同,對生活品質的提升有多大。某些商品的聚焦幻覺比其他的商品大,端看那些商品對人的吸引力是否長期維持下去。真皮汽車椅墊產生的聚焦幻覺,很可能比有聲書還大。
  政客引起人們去誇大聚焦議題重要程度的能力,跟商業行銷一樣厲害。總有辦法讓人們相信,學校制服可明顯改善教育成果,或改革健保就會大幅改變美國的生活品質,無論是變好或變壞;改革健保的確會產生差異,但並不會比人在強調那差異時看起來那麼大。
  
確定性,無用
  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
  法國馬賽理論物理中心(Centre de Physique Theorique)物理學家

  
  有個廣為流傳的概念其實害人不淺,就是「經科學證實」,這句話差不多是自相矛盾。科學的基石在於開放懷疑的態度,正因為我們不斷質疑每件事,特別是自己的設想,才會永遠敞開讓知識進步的大門。因此,優秀的科學家從來不會「確定」什麼。無法確定的結論,比確定的結論更可靠,因為優秀的科學家心中有數,只要有更恰當的證據或新論點浮現,就會改變觀點。因此,確定性不但是沒用的東西,事實上如果我們重視可靠這個價值,那麼確定性還相當有害。
  沒辦法看重不確定性的價值,就是社會上會發生那麼多蠢事的原因。我們確定,再不做什麼,地球的溫度就會繼續升高嗎?我們確定當前演化論的細節嗎?我們確定,採用現代醫藥總是比傳統古法更好嗎?不,上述任何一條我們都不確定。但是,如果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突然下最好別管全球暖化、沒有演化這件事、世界是六千年前被創造出來的,或傳統古法一定比現代醫藥更有效這樣的定論,那麼,我們只不過是笨蛋罷了。但的確還是有很多人會這樣推斷,因為不確定性被視為脆弱的表徵,而非扮演著知識起源的角色。
  每一種知識,即使是最精實的,依然泛著一層不確定性。(我非常肯定自己的名字叫什麼……不過,搞不好我剛剛撞到頭,一時之間搞不清楚了呢?)某些實驗主義的哲學潮流就強調知識本身有或然性。好好瞭解「或然率」的意義,特別是明白我們不需要(也不曾有過)「經科學證實」,只要達到足以做出決策的或然率,就會改善每個人的思考。
  
風險素養
  捷爾德.蓋格瑞澤(GERD GIGERENZER)
  心理學家,著有《半秒直覺:不多想的力量——少想一點,可能知道更多》(Gut Feelings)

  
  在考慮如何應付現代威脅時,政策制定者很少呼籲一般公眾要有風險素養的觀念。有人提議,為了降低另一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應制訂更嚴格的法律、縮小銀行規模、削減分紅制、降低槓桿率、減少短期操作,以及實行其他措施。但還少了一個重要觀念:幫助大眾更瞭解財務風險。舉例來說,許多所謂的「忍者」(NINJA,No Job, No Assets的縮寫,意思是無收入、無工作、無資產),在次貸危機中除了身上的衣服之外變得一無所有,卻並未意識到,他們的抵押貸款是變動利率,而不是固定利率。
  另一個風險素養可幫忙解決的嚴重問題,就是暴增的健保成本,而加稅或配給制往往都被當成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不過,只要能推廣患者的健保素養,也可以使提升醫護品質的成本降低。舉例,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美國每年有一百萬的孩子做了不必要的電腦斷層掃描,這樣的全身掃描放出的輻射劑量是乳房X光的一千倍,估計導致每年約兩萬九千人罹患癌症。
  我相信,要解決這些現代危機不是僅僅制訂更多法律、加重繁文縟節或多花點錢;具備風險素養的公民越多越好才是首要的重點,可以透過培養統計思維來實現。
  簡單來說,統計思維是瞭解與審慎評估不確定性和風險的能力。然而百分之七十六的美國成年人和百分之五十四的德國人,不知道如何以百分比來表達千分之一的機率(百分之零點一)。學校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教孩子確定性的數學(幾何、三角學),幾乎沒花什麼時間在教不確定性的數學,就算有教,主要還是容易讓他們感到無聊的機率問題。但應該要教導統計思維,它是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高超技巧,如統計飲酒、愛滋病、懷孕、溜滑板和其他危險事情的風險。在所有數學的訓練中,統計思維與青少年的世界關係最密切。
  在大學階段,法律和醫學的學生很少被傳授統計思維,然而他們所追求的專業工作,就性質而言就是處理不確定的問題。美國的法官和律師一直搞不清楚DNA統計數據,他們的英國同行,對於經常性嬰兒猝死的機率下了不正確的結論。世界各地許多醫生,誤認病人做了癌症篩檢後呈陽性反應所代表的罹癌機率,或無法審慎評判醫學雜誌上新證據的可能性。缺乏風險素養技能的專家會變成問題,不能提供解決方案。
  風險素養與基本的識字率不同,必須要重整心理建設才可以,要拒絕安撫用的溫和專制作風,以及對於確定性的奢望;學習承擔責任,適應不確定性,大膽求知。但這條路還很長。研究指出,大多數病患都會相信醫生無所不知,不敢要求舉出證據,但在就診後,依然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了。同理,即使在金融危機後,許多客戶仍然盲信理財顧問,諮詢所花的時間比看一場足球賽還短,使自己的資產岌岌可危。許多人堅信別人可以預測未來,為求虛幻的確定性掏錢給算命師。每年秋季,知名的金融機構都會預測明年的道瓊指數和美元匯率,即使他們的記錄根本抵不過偶然性。我們每年花兩千億預報產業動態,但提供的未來預測大部分都是錯誤的。
  教育家和政治人物都應該有所體認,風險素養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課題。不應該鼓動人們輕易照做專家認為正確的事,應該鼓勵為自己做出明智的決定,而且要具備能夠辦到的工具。應該從小學就要開始教風險素養。讓我們敢於求知,風險和責任都是該扛下,而不該迴避的機會。

科學方法服務的不僅是科學
  馬克.亨德森(MARK HENDERSON)
  《泰晤士報》科學專欄編輯

  
  大多數人傾向用兩種方式來看待科學,一種認為是知識和瞭解世界的主體,如重力、光合作用、演化;另一種認為是從知識的果實中冒出的科技,如疫苗、電腦、汽車。科學的確符合這兩種定義,然而,正如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魔鬼盤據的世界》(The Demon-Haunted World)一書中令人難忘的解釋,科學還有別的意義。它是一種思考方式,是越來越接近事物真相最好、但尚未確立(要是仍然不夠成熟)的方法。
  科學是暫訂的,開放的,總是可根據新證據來修改;是反威權的,任何人都能有所貢獻,任何人也都可能犯錯。它旨在積極測試自己的主張,而且安於不確定性。用科學方法挖掘事物時,這些特質都能發揮出無與倫比的力量。但是,它的力量往往反被聰明誤,那是一些所謂在歷史上被認為是「科學」的誡律。
  就算是探索各種實驗室外的事物,科學方法都能提供很大的幫助。但在太多公共事務的行動中它仍然缺席,政治家和公務員也很少體認到,如何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工具來設計出更有效的政策,甚至贏得選票。
  在教育和刑事司法方面,經常發生比方說未經適當評估就干預的事,這兩個領域完全經得起科學上最有效的方法「隨機對照測試」的考驗,但在實行新措施前,很少有人會先要求這個。領導人的天性往往很可笑,甚至不會去收集可用來評估政策是否會成功的實用證據。
  舉例來講,醫學研究委員會的希拉.伯德(Sheila Bird)曾批評英國推出一種新的社區刑罰,叫做「藥物治療與測試令」,那是遵照領導者的規定,但這種領導者天生無能。受試對象太少,也未經隨機對照測試,沒有正確與其他替代法令比較,甚至沒要求法官記錄如何改判犯刑者的罪。
  公共服務的文化也可以向自我批判的科學文化學習。正如卡地夫大學的強納生.雪佛(Jonathan Shepherd)曾指出的,治安機構、社會福利單位和教育界不比醫學界,因為它們全都缺乏兼具實務經驗和理論才華的中流砥柱。執行政策的人,做研究的人,通常也不是同一批人。根本不鼓勵警察、社工和教師,以醫生、工程師和實驗室中科學家會用的方式,去檢驗自己的方法。有多少警察局會組像讀書會那樣的活動呢?
  科學方法,以及用批判性思考的態度去面對科學方法要驗證的事物,都不能背離「科學」而存在。如果科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開天闢地的一瞬間,以及核糖體的結構,當然也能讓我們更加理解,有哪些方法最能處理這個時代緊迫的社會問題。
  
擺爛學
  葛羅莉雅.歐里吉(GLORIA ORIGGI)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尚尼卡研究所(Institut Jean Nicod, CNRS)哲學家

  
  有個重要概念可解釋人生為何往往爛透了,或對低品質的回報有怪異的偏愛,那就是「擺爛學」(kakonomics)。
  根據標準的賽局理論,無論人們交易的目標是什麼(想法、服務、貨物),每個人都想從別人身上得到高品質的成果。把所交易貨物的品質水準制式化,結果只有兩種,不是高品質,就是低品質。擺爛學(源自希臘文,期待最差結果的經濟學)是形容,人不僅對提供低品質貨物以獲取高品質貨物(標準的傻瓜回報)有典型的偏好,實際上還「更偏好」無論提供、獲取的貨物,都是低品質,也就是默許以低品質交換低品質的現象。
  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這怎麼會合理呢?即使懶惰,寧願提供低品質的成果(如寧願為一本二流的期刊寫文章,只要對方不要求我們下太大的功夫就好),應該還是比較喜歡工時短一點,收獲多一點,也就是說,提供低品質並獲得高品質。擺爛學並非如此;聽著,我們不僅只想提供低品質的產品,還接受低品質的交換!
  擺爛學是一種奇怪但普遍的現象,偏好交換二流的結果,只要沒人抱怨就好。生活在擺爛世界裡的人們,不僅對彼此的要求寬鬆,還期待就是要如此:我不是信任你會完全遵守承諾,而是我想擁有自己不必遵守承諾、也不想因此愧疚的自由。擺爛學有趣和奇怪的地方在於,在所有擺爛的交換之中雙方似乎簽了雙重契約,在正式契約中,彼此都宣示要交換高品質的意願,但在默契上,不但允許打折扣,還期待能夠這麼做,因此,沒人搭了便車。擺爛學這種社會規範,憑靠的是對於品質打折扣的默契,雙方都接受二流的結果,只要他們敢公開堅稱那其實是一場高品質水準的交易,彼此就會滿意。
  舉例來說,某位很有名氣的暢銷書作家必須把拖稿太久的稿子交給出版社。他的讀者很多,他也非常清楚,人家會因為他的名氣來買他的書,而且反正普通的讀者不會讀超過第一章,他的出版社也知道這一點。因此,這位作家決定交出虎頭蛇尾的作品(低品質成果)。出版社很高興,並恭喜這位作者,彷彿他交出了曠世巨著(高品質的形容詞)似的,然後雙方都很滿意。不僅這位作家寧願交出低品質的作品,出版社也以低品質的標準來回應,不會認真校稿就同意出版。他們互相信任對方的不值可信,默許雙方的低品質成果,認為那是有益的。無論是否存在著「低品質對雙方都有好處」的默契,總之這就是擺爛學。
  矛盾的是,要是其中一方有高品質、而非期望中的低品質表現,另一方就會憎惡,把這視為違反信任原則,即使他可能不會公開承認這種情緒。在上述的例子中,要是出版社校稿出來的品質很高,作者可能就會憎惡出版社。在這個關係之中,值得信賴這件事也意味著提供低品質。要是某一方也提供低品質、而非高品質的成果,另一方肯定就會願意一再與對方往來,這與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兩難(Prisoner’s Dilemma)相反。
  擺爛學不見得總是壞事一樁,有時候,允許一定程度打折扣,每個人的生活都會輕鬆點。我有位在整修自己托斯卡尼鄉村別墅的朋友告訴我:「義大利的營建商從來不會履行他們答應過的事,但好在也不會期待你像當初承諾的一樣付他們錢。」
  但擺爛學的主要問題,以及為何它是一種難以根除之集體精神錯亂的原因是,每次低品質的交換都只達到當下雙方都滿意的局部平衡,長遠來看,這種交換方式卻會腐蝕整個體制。因此,對於優良集體成果的威脅,並不只來自搭便車的人和掠食者;正如主流社會科學告訴我們的,還會來自受完整規範的擺爛學,把交換的成果導向爛的品質。社會上的人會團結,並不僅僅是為了享受好事而合作;如果想瞭解為何生活爛透了,也該注意局部最優,整體卻惡化的合作常規。

作者資料

約翰.柏克曼(John Brockman)

網路科學討論區Edge.org創辦人和Brockman, Inc. 文學代理商創辦人,編著有:《宇宙》(The Universe)、《世界是這樣運作的》和《大思考‧微解說》等書。現居紐約。 相關著作:《這個觀念該淘汰了:頂尖專家們認為會妨礙科學發展的理論》《大思考,微解說——150個擺脫偏見的思考準則》

基本資料

作者:約翰.柏克曼(John Brockman) 譯者:楊晴顏慧儀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莫若以明書房 出版日期:2014-03-05 ISBN:9789862725351 城邦書號:BA8002 規格:平裝 / 單色 / 336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