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

  • 作者:白取春彥冀劍制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1-23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從蘇格拉底到沙特,汲取兩千年人類智慧, 寫給你的哲學思考與生命實踐之書 用思考顛覆世界,活出自己的人生 台日作者首次跨國合作 暢銷書《超譯尼采》作者 白取春彥 X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長 冀劍制 X 12位世界哲學家核心思想 【本書特色】 ◆ 台日作者首次跨國合作,以理性思辨與感性澎湃,寫給當今讀者的哲學思考與生命實踐之書 ◆ 日本超級暢銷書作家 白取春彥 X 台灣哲學系知名教授 冀劍制,在思維的世界相互激盪,迸出美麗火花 ◆ 闡述12位哲學家核心思想,讓讀者體驗其震撼力,勇敢跳脫外界框架,突破自我束縛,在這個世界上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 全書從四個角度切入:1. 探險尋找真理,2. 徹底改變思維,3. 創造生存方式,4. 翻轉對世界的看法 ◆ 具體向每位哲學家學習一件事:認識自己(蘇格拉底)、理性(柏拉圖)、幸福(亞里斯多德)、懷疑(笛卡兒)、自我(休莫)、認知(康德)、孤獨(叔本華)、自由(彌爾)、道德(尼采)、語言(索緒爾)、愛(弗洛姆)、行動(沙特) ◆ 每篇最後都由一位作者提問,該篇的作者回答,在兩人的對話中有思想的交流、心靈的互動,以及言語上的妙問妙答 ◆ 每篇搭配一幅概念插畫 【熱誠推薦】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 孫效智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當我們情緒不佳、緊張焦慮、煩惱憂愁,彷彿看不到未來時,是否只能坐困愁城、繼續滑著手機,或是靠著大吃大喝、與同溫層取暖來暫時逃避? 我們是否探究過問題的根源,對它們進行一番顛覆性思考,找到真正的解答? 其實,我們以為的迷茫,哲學能夠幫助我們撥開混沌;我們以為的糾結,哲學可以為我們理出纏繞的線頭;我們以為的失敗挫折,哲學都能帶領我們看清楚,原來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 ◆祕境探險尋找真理 1跟著蘇格拉底檢視「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可以活得更好 2跟著柏拉圖檢視「理性」——培養理性,喚醒勇氣,戰勝慾望 3跟著亞里斯多德檢視「幸福」——幸福取決於自己 ◆徹底改變思維模式 4跟著笛卡兒檢視「懷疑」——透過懷疑發現自我 5跟著休莫檢視「自我」——拋棄自我,獲得自由 6跟著康德檢視「認知」——翻轉觀點,也翻轉人生 ◆創造自己的生存方式 7跟著叔本華檢視「孤獨」——自我選擇孤獨 8跟著彌爾檢視「自由」——我只是自由地活著 9跟著尼采檢視「道德」——自己決定自己的道德 ◆扭轉對世界的看法 10跟著索緒爾檢視「語言」——懷疑語言 11跟著弗洛姆檢視「愛」——追求愛 12跟著沙特檢視「行動」——賭上自己,接著行動 在生命的每個轉角,我們都能遇見一位哲學家,以其極具震撼力的想法,讓我們全面改寫思維的設定,翻轉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認知,找到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哲學,活出屬於自己最值得的存在。

目錄

出版緣起 前言 哲學的救贖   白取春彥 第一章 祕境探險尋找真理 跟著蘇格拉底檢視「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可以活得更好 跟著柏拉圖檢視「理性」——培養理性,喚醒勇氣,戰勝欲望 跟著亞里斯多德檢視「幸福」——幸福取決於自己 第二章 徹底改變思維模式 跟著笛卡兒檢視「懷疑」——透過懷疑發現自我 跟著休莫檢視「自我」——拋棄自我,獲得自由 跟著康德檢視「認知」——翻轉觀點,也翻轉人生 第三章 創造自己的生存方式 跟著叔本華檢視「孤獨」——自我選擇孤獨 跟著彌爾檢視「自由」——我只是自由地活著 跟著尼采檢視「道德」——自己決定自己的道德 第四章 翻轉對世界的看法 跟著索緒爾檢視「語言」——懷疑言語 跟著弗洛姆檢視「愛」——追求愛 跟著沙特檢視「行動」——賭上自己,接著行動 後記 影響人生最深的哲學家   冀劍制

內文試閱

  1跟著蘇格拉底檢視「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可以活得更好      蘇格拉底,他是一位在兩千多年前活躍於希臘的哲學家,算是西方哲學最重要的開端。「西方哲學之父」的榮耀給了比他更早的哲學家泰利斯,但以實質影響力來說,蘇格拉底才是真正的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流傳於世,影響後人,要歸功於把他的學說寫下來的哲學家弟子柏拉圖。      在蘇格拉底的各種想法中,事實上也是在所有我學過的哲學中,對我影響最深的人生智慧,就是他所提倡的「無知之知」,即「知道自己無知的知識」。      然而,這種知識並不容易獲得,因為它跟其他可以簡單用文字承載的知識不同,它無法直接告訴你任何東西,甚至沒有知識內容。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無法將它轉換成一種可以在生活中開闊視野的智慧,它不過是個好聽的哲學名詞,沒有任何價值。也因此,當我在大學時期讀到這個哲學想法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甚至隱隱覺得這種說法有些過度謙虛的矯情(明明很有知識卻故意說自己無知),但在日後的潛移默化中,逐漸體會其奧妙。這個影響力,至今未衰,不斷協助我成長,開啟新的視野。      為何蘇格拉底最有智慧?      這個「無知之知」的哲學有個故事源頭。據說有一天,蘇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去神殿占卜:「蘇格拉底是否是最有智慧的人?」占卜結果是:「對!他是最有智慧的人。」這位朋友很高興地去跟蘇格拉底說,但是蘇格拉底很疑惑,因為他覺得自己滿無知的,怎麼會是最有智慧的人呢?於是他開始去拜訪許多當時以豐富知識與辯才聞名的人士,然而這些人都被他問倒了。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原來神之所以認為我是最有智慧的人,是因為我至少知道自己的無知,而其他人卻連這個都不知道。」      之後,蘇格拉底的許多年輕追隨者也想知道別人是否具有這種「無知之知」,便依據蘇格拉底的對話方法,到處去質問人各種問題,以及詢問別人是否知道自己的無知。他們特別愛去問那些以豐富知識與辯才著名的人物,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也讓蘇格拉底招來報復的禍害。結果一群缺乏思考能力、情緒容易被煽動的烏合之眾表決,判處蘇格拉底死刑。這事件也讓他的弟子――柏拉圖,對民主制度感到厭惡。想想今日,民主政治其實仍然有著類似的問題。      有誰覺得自己很無知?      想想看,假設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有人跑來問你:「你知道自己的無知嗎?」你會怎麼回答呢?      難道你會回答:「對呀!我知道我很無知!」你會這麼說嗎?應該不會吧!誰會這麼說?怎麼可能有人會覺得自己無知呢?再怎麼樣,就算只上過小學,也懂了不少知識!就算沒念過書,也從長輩那裡學到不少東西吧!如果有人回答自己很無知,感覺上應該是很矯情、很虛偽。      蘇格拉底把「無知之知」和「認識自己」放在一起,他認為,認識自己的人便知道自己的無知。然而,如果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無知,是不是表示我們實際上不認識自己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我和一個學生的對話談起。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曾經遇見一個有趣的學生,在一門必須繳交期末論文的課程中,這位學生不想寫,而且認為自己有資格不用寫。理由是,他已經得到蘇格拉底的真傳: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很無知的。既然無知,就沒辦法寫論文了,因為寫論文本身就是自以為自己知道些什麼。既然他已經達到「無知」的境界,自然沒什麼東西可寫了。所以,他主張自己不用寫論文,而且還應該得高分。      這位學生的推理聽起來還滿有道理的,也算哲學沒白學吧!但這招用在哲學教授面前就有點班門弄斧了。我那時就問他:「你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嗎?」      他回答說,「當然知道啊!」      我接著說:「那你的論文至少可以寫個名字吧!」      他聽了還挺高興的,「沒問題!」他大概是想,只要寫個名字就行了,真是太省事。我接著說:「你既然知道你的名字,那就不能算是無知了!」所以,你還沒達到蘇格拉底的境界,需要再想想為何沒達到,你就以此為題寫一篇論文吧!他聽了無法反駁我,只好去寫論文了。      「無知之知」並非「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去問蘇格拉底本人:「你知道自己的名字嗎?」難道蘇格拉底會說「不知道」?所以,把無知之知理解成「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是不恰當的。      我們應該怎麼解讀「無知之知」呢?      大體上有兩種解讀方式:第一種是說:「我們沒辦法確認任何知識一定是對的!」      在柏拉圖所著蘇格拉底的《對話錄》裡,常常會出現蘇格拉底詢問眾人一些較為基礎的知識。例如,談到正義,他會繼續追問:「何謂正義?」不斷向知識的根源處探詢。如果我們對各種知識的反省達到很深的地方,將會發現很難找到確定不移的知識基礎,作為一切知識的根基,也很難說哪一種知識是絕對不會錯的。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的確會形成一種智慧,讓人不會太過執著於任何道理,比較不固執,但有時會比較沒什麼原則。      西方哲學學多了,大致上可以獲得這種智慧,因為西方哲學教育就是教人不斷深入思考、不斷質疑各種想法,以致於可以看見各種知識的不穩定基礎。      不過,關於「無知之知」我想要談的是另一種解讀,也是我個人覺得很了不起的一種智慧,就是看見自己的無知,即真正「知道自己的無知」。      當然,這種「無知」不是「什麼都不知道」,而是「知道自己某些東西不知道」,也就是「知道自己在某些領域是無知的。」      「知道自己某些東西不知道」的智慧      說到這裡,感覺像是在說廢話,因為世界上根本不會有人真的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當然知道自己某些東西不知道。然而,這是否表示世界上所有人都具備「無知之知」的智慧了?      事實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許多時候「以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很懂,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從柏拉圖所著的《對話錄》來看,當時許多名士很愛談論「正義」、「善」、「美」等概念,事實上他們對於這些東西處於無知的狀態而不自知。直到被蘇格拉底追問答不出來之後,才承認自己這方面的無知。      這種解讀的「無知之知」是說,我們實際上在某些方面很無知,自己卻不知道。這就是缺乏無知之知的狀態。但是,當我們具備看見自己「無知之知」的能力,就能知道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無知。如此一來,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擺脫「自以為知道,實際上卻不知道」的處境。這就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智慧。      非專業領域的無知之知      舉個例子來說,前一陣子,我在網路上看見一則有趣的留言,一個和許多作者打過交道的出版社資深編輯,他說:「許多作者對自己寫的東西缺乏信心,但是對於封面設計卻充滿了自信。」      我看了這個留言之後,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在我出版第一本書時,其實也有類似心態。那個時候,雖然我在那本著作的領域算很專業了,仍然會擔心內容是否有什麼錯誤,缺乏自信心。可是,當出版社編輯給我看幾個封面設計時,我卻不知哪來的自信心,很想說三道四。不過幸好,我具有這方面的「無知之知」,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封面設計的專業,所以我選擇了閉口。雖然每個人對封面設計都有好惡之心,可以針對個人喜歡與否發表意見,但是,對於一個封面設計是否能夠在書籍市場發揮功效,這屬於行銷與廣告的專業領域,我知道自己並不具備這項專業能力,因為我從來沒接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所以即使我有莫名的信心,還是決定不談個人意見,讓出版社做決定。或者最多只說一下自己的個人感覺與喜好,供出版社專業編輯參考,但不會堅持己見。      在這裡,有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我對自己的專業缺乏信心,反而對非專業領域有著莫名的信心呢?從認知的角度來說,這個現象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作者通常對自己寫的東西熟悉程度很高,不僅知道自己在此領域懂很多,也同時知道還有更多東西不知道(這其實就是經由更深的專業能力,而在此領域達到具備「無知之知」的更高階段),所以容易信心不足。但一般作者通常對封面設計只是一知半解,只知道自己知道些什麼,但看不見自己在這方面的無知,在這種缺乏無知之知的認知狀態下,就容易產生莫名的自信心。這也是所謂的「半瓶水響叮噹」的原理。懂一點點的,因為看不見自己的無知,只看得見自己所知,於是形成一種自己很懂的錯覺。懂愈多的,知道自己還有更多東西不懂,反而出現自信心不足的情況。類似的事情很容易發生,因為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我們甚至連自己不懂都不知道。      缺乏感受的無知之知      以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說:唱歌。      我實際上是一個從小就很缺乏音感的人,唱歌走調時自己都不知道。小時候,沒人說我唱歌好聽,我也常常納悶,我到底唱歌有什麼難聽的?有時聽到某些人嗓音不佳仍獲得許多掌聲,但每次我高歌一曲之後就是一片寧靜,最多也只有那種令人感傷、稀疏的同情掌聲。以前我常懷疑是不是自己人緣不好,所以沒人為我鼓掌,後來長大了,有朋友會說我唱歌走調,但是對於沒有音感的人而言,根本無法體會什麼叫做「走調」,我自然把「唱歌走調」理解成「唱歌難聽」。      想知道這種根本感受不到的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對當時的我來說,這種無知之知是遙不可及的。      後來我在學校擔任社團幹部,團體活動時,這個「走調能力」竟然發揮功效(也算是一種無用之用),帶來搞笑式的歡樂,同學們都以為我是故意的,因為怎麼可能有人在一句歌詞裡走調三次呢?事實上,我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唱歌哪裡好笑了。直到多年後,我突然開始可以稍微感受到什麼是走調,終於慢慢理解這件事。事後想想,當人活在「不知道自己無知」的狀態下,其實還挺可怕的。      最難獲得的無知之知      當我們在某個領域無知時,自己很難察覺。我們很容易知道自己知道些什麼,卻很難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麼。因為既然不知道,那裡就是一片看不見的黑暗;既然是一片黑暗,就什麼也沒有,所以不知道是很正常的。想要知道,必須透過推理能力,不太可能直接發現。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反思能力,就無從發現自己的無知。所以,最難獲得的無知之知,就是缺乏思考能力的無知之知。      近年來網路發達,有不少這類無知之知缺乏的案例。由於要知道自己缺乏好的思考能力需要還不錯的反思能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嚴重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容易自以為思考能力很強,看不見自己的思考問題,而在網路上大肆發表意見。      有點反思能力的,很擔心自己說錯,反而不太會在網路上發言;而思考能力強的,也擔心自己或許有盲點而不自知,就算常常發言,也比較慎重。但是,缺乏思考能力的人,自以為不會有什麼錯誤,於是大膽評論,甚至譴責他人。結果網路意見的主流,往往由缺乏思考能力的人領軍,造成族群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個頗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源頭。      最常見的無知之知的缺乏      自己的無知很難自己發現,但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發現這種缺乏無知之知的情況,日常生活中,缺乏關於教育的知識卻不自知就是一例。大多數的父母都自以為懂教育,常常會用很肯定的態度、依據某些方法,或是某些觀念教育子女。許多父母不知道自己其實不懂教育方法,甚至某些觀念大有問題。由於缺乏這種無知之知,反而很有信心去做自認為對孩子有助益的事,結果適得其反。如果父母知道自己其實在親子教養方面所知不多,就會去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或是諮詢專業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有機會把事情做好。      另一種常見無知之知的缺乏,就是兩性的相處。大多數人不知道,如哲學家弗洛姆所強調,愛是需要知識與學習的。當我們缺乏對異性的了解,不懂得兩性相處之道,戀情往往會走得很坎坷,最後認為兩人個性不適合,只有分手。但事實上,有可能是因為缺乏某些知識而不自知。例如男人與女人在心境上、感覺上,有許多的差異,當我們不明白這些差異,相處上就容易導致誤解,難逃關係破裂的命運。如果我們具備這個無知之知,至少當衝突發生時,會去思考是否因為性別差異而導致問題,若仍有疑惑,也可以請教他人或參考兩性專家的建議,多少能避免因為缺乏此知識就無法消除的誤解。      無知之知的缺乏不只針對外在世界。大多數人都以為了解自己,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各種情緒反應,都知道為什麼如此,事實上不然。例如許多人大談正義,但所作所為只是在爭取個人利益,當然有人是偽裝的,不過更多人是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其實並不了解自己時,就阻斷了重新發現自己的契機。當我們發現別人如此時,就可以試著想想看,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否也陷入不了解自己而不知道境地呢?這種可能性其實非常大,只要能發現這點,並具備這樣的無知之知後,就開啟了一條認識自己的道路。      除了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無知之知,還有很多無知之知對於提升我們的智慧大有幫助。      對陌生人的無知之知      無知之知的缺乏,也可以說明為何許多人缺乏同理心。當我們看到一段霸凌影片,即使影片裡的人都是陌生人,大多數人會同情被霸凌者。但是,如果影片換成是警察押解罪犯,而罪犯被路人追打,即使對你來說,被害人與加害人同樣都是陌生人,你可能心中一陣痛快,甚至鼓掌叫好。同理心完全消失,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對該罪犯的生平事蹟、什麼因素導致犯罪等,完全一無所知,卻很容易忽視這種無知狀態,而把這個人的全部理解成是罪犯,好像此人一生就只有在做這件壞事。在這種情況下,他成了罪惡的化身,加上我們嫉惡如仇的個性,同理心自然難以發揮。當我們與陌生人發生衝突時,也會有類似的心理狀態。      如果我們注意到這種無知,也就具備了關於此人的無知之知,於是我們也許能夠想像當罪犯還是天真的幼童時,曾經遭到虐待,或是想像他其實是個愛護子女的好父親。在這樣的想像中,我們會感到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他去殺人?難道這個人從來不曾出於善意,幫助過他人嗎?當我們思考愈多,填補愈多空白,憤怒便轉為疑惑,同理心逐漸恢復運作,讓我們脫離輕率而表面的判斷,進入更深的思考層面。      戀愛中的無知之知      談完投資理財,來看看無知之知應用在戀愛上的例子。當男人看上漂亮的女人,或是當女人遇到很酷的男人時,常會迷戀對方而墜入情網。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一點都不了解彼此,很多時候兩人就糊里糊塗地交往,甚至結婚生子,最後在柴米油鹽中,突然領悟到「原來兩人根本不適合生活在一起。」      到了這局面,怎麼辦呢?要是忍受得了,就繼續忍一忍吧!反正鐵杵都能磨成繡花針,個性不合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如果忍不了呢?那只好離婚,下次結婚前,先認真認識彼此。這種局面,也經常是世間男女的感慨:「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如果當初能知道自己對對方處於無知的狀態,具備了這種無知之知,就不至於莽撞決定終身大事,而會各方面先多觀察,避免日後陷入婚姻的困局。      「無知之知」的人生妙用      除了這些人生大事,對我個人來說,隨時思考自己是否仍有什麼不知道,可以在做重大決定時再多想想,讓思考更周延。再舉個例子來說,過去幾年,我們是否曾經因為堅持些什麼而與人起了衝突,日後知識與經驗增長之後,便有了不同看法?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感嘆:「唉!當時真不該那樣做!」依據這樣的經驗,當我們現在又因為堅持些什麼而要與人起衝突時,是否可以想像一下,隨著時間與自我成長,日後我們會不會有不同想法了呢?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以智慧的眼光可以看見一件事情:「當我們目前在堅持些什麼時,很有可能未來知識增長後,想法有了改變,而認為這樣的堅持是沒必要的!」預想這種還不具備的知識,也是無知之知的一種。      依據這個原則,我們的想法未來都可能會改變,那現在是不是什麼都不用做了?當然不是。對於目前覺得有價值,而且看不到有什麼明顯問題的,雖然未來還是可能會改變想法,但至少做起來比較不會後悔。甚至有些事情在年輕時不去做,年長時反而會後悔。      這個「無知之知」的智慧是要告訴我們,凡事別太有把握,認為什麼一定是對的,即使犧牲很大也非做不可,或是有什麼生意,即使傾家蕩產也非投資不可。在我們具有無知之知時,就不容易過度肯定目前的想法,對於容易導致危險或有很大風險的事情,就必須再多思考,或是徵詢專業意見,在更有把握之後才行動。      面對道德的無知之知      在生活中,當我們看見別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時,如果也能打開智慧的雙眼,去尋找無知之知,有時會有更好的理解。例如,看見一個人隨地吐痰時,我們大多會感到很厭惡。可是有趣的是,如果自己吐痰,而且是有一個不得不的理由呢?我們通常覺得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例如,生病了身體不太舒服,咳嗽時突然有一口痰,很不巧地又沒帶衛生紙在身邊,總不能把一口痰吞下去吧,光想都覺得很噁心。不得不找個不會有人踩到的角落,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痰吐掉。若旁邊有土,還會用鞋子踢點土掩埋一下。平常根本不曾隨地吐痰,但遇到這種情況,總覺得自己不該受到譴責,理由是身體不舒服應該被體諒,而且忘了帶衛生紙並非什麼大罪過,也已經顧慮到他人,沒有隨地吐在會被人踩到的地方,因為旁邊有土,還順道處理了一下,算是仁至義盡了!      但問題是,旁人可不知道你發生什麼事、心中想什麼。從他人的眼光來看,只看見你「隨地吐痰」。旁人會怎麼想呢?「唉!這個人真是沒公德心啊!」如果有人在旁指責你沒公德心時,你必然感到很委屈,也許還會動怒跟人吵起來。而且因為生氣,很難好言好語說明自己生病了,以及各種想法,比較可能的反應是回說:「關你屁事啊!」旁人聽了會覺得你簡直不可理喻,做錯了事還這麼囂張,於是,一場衝突可能就爆發了。      但是,讓我們打開智慧的雙眼,嘗試去尋找我們所不知道的知識。當我們看見有人吐痰時,想一想,他為什麼這麼做?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當我們知道之後,會不會就有不同的想法?想到這裡,我們便獲取了無知之知,知道自己對他人為何吐痰這件事處於無知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有更多思考,會更主動去想一個不當行為背後的故事,即使不知道,至少知道很可能有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於是,我們就不太會立刻去指責他人,就算要說,也會客氣、謹慎一些。      除了道德問題之外,在日常生活中,看見討厭的人、看見上司提出自己不認同的政策、看見別人犯的錯,或是看到年輕人占用博愛座,都可以有類似思考。當我們具有無知之知,開始嘗試去搜尋目前無知的知識時,很多問題往往迎刃而解,也可以避免完全不必要的衝突。      無知之知與認識自我      許多有長期病痛的人往往脾氣不好,讓照顧者苦不堪言。我們可能會想,如果病人換成自己,一定不會這樣。但這可能一樣是缺乏無知之知的想法。當我們更了解病人長期以來遭受的身心折磨,就會有不同看法,也能想像如果自己面臨相同處境時,十之八九會有一樣的行為。      就像許多人覺得憂鬱症病人想太多,何必為一些事情自尋煩惱呢?這很明顯是對憂鬱症患者身心狀態的不了解所導致。因為,如果可以不去煩惱,誰會無聊想要這樣啊!我們不了解患者的感受,對於其身心狀態處於無知,但只要能知道自己這方面的無知,願意嘗試去了解,就不會做出自以為是的判斷。      透過無知之知的智慧向內自省,可以發現很多自己不認識自己的地方。例如,當自己對貪汙犯感到深惡痛絕時,不妨想想,在相同的情境下,是否能保證自己絕對不會貪汙?藉由思考這類問題,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原本不認識的自己。所以,追尋這類無知之知,也是認識自己的一個重要步驟。這結合了蘇格拉底所認為的「無知之知」與「認識自己」的關連性。      化解死亡恐懼的無知之知      事實上,無知之知的智慧,對於我們內心最大恐懼――「死亡」,還有減緩甚至化解的功用。      佛學史記載,有些高僧在悟道之後,就不再感到死亡是一件值得恐懼的事情。換句話說,悟道就是獲得了某種知識,當我們具備這種知識時,就不再恐懼死亡。但因為我們目前不具備這樣的知識,所以仍然恐懼著死亡,也無法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不怕死。      但是透過無知之知,我們可以知道,存在有一種我們目前尚未學會(仍然處於無知狀態)的知識,而且也同時知道,當我們具備這種知識之後,將不再恐懼死亡。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在情感上仍然害怕死亡,但在理智上可以超越恐懼,知道死亡其實是一件不值得恐懼的事情。我們只不過是因為知識不足而產生恐懼。      雖然具備「死亡不值得恐懼」的無知之知無法立刻讓我們不恐懼,但至少可以放下這樣的恐懼,將眼光集中在各種美好人生上,盡情活出我們的生命色彩。      事實上,當我們正陷入任何恐懼、焦慮、憂鬱的情緒漩渦裡,或是落入極度的煩惱中,都可以套用這樣的無知之知:是不是有人在具備某種知識之後,可以脫離這種情緒的枷鎖?如果是的話,那麼,至少在理智上,除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很好的理由可以去忽視這些惱人的情緒障礙,放下心來,讓它們自由來去,同時也可以追求這種知識,不讓它們在未來持續干擾我們的人生。      無知之知打開人生視野      當我們還不具備任何無知之知時,我們的知識,就等於我們全部的視野,眼光只能看到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但具備無知之知後,視野便超出了我們所擁有的知識。額外視野中的一切雖然是黑暗的,但能協助我們探求未知、學習未知,以及度過許多靠著視野就能度過的難關。      學習蘇格拉底的這項智慧,將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開啟無知之知的生活。一段時間過後,我相信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增長的智慧,以及它的妙用,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減少煩惱,在人際關係中減少與他人的衝突,以及促進全方位的個人成長。      在我的成長經驗中,不斷發現新的無知之知,視野不斷地擴大,每發現一個新的原本不具備的無知之知,都是一次新的成長、新增的智慧,也添加一個人生中的喜悅。在這場學習過程中,生活更加和諧與自在。我也一直相信,還有更多的無知之知等待我去探索,而且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      讀完這篇,希望讀者所獲得的不只是我已經提到的無知之知,因為對每個人來說,都還有更多、且更重要的無知之知等待自己去發掘。只要能看見這點,產生這樣的視野,自然也是一種無知之知: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無知之知還不知道。有了這個視野,算是在追尋自己的無知之知,以及追尋認識更多的自我中,踏上了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      問與答      白取春彥:就學者的常識來說,學問都只是假說。然而,一般人追求的卻是堅定不移的東西。例如說,對某件事情會持有「這是絕對正確的」類似觀點。這些人傾向於重視傳統,因為古往今來,連綿不斷的經驗告訴他們,傳統是具有普遍存在的價值。所以,像那些傳統的神祕學宗教活動還持續存在。      這些人堅信自己與知識發展的科學無緣。他們對哲學的認知是「大學裡的一部分人在做的很難的事」,從而對哲學敬而遠之。因此,離「無知之知」也越來越遠。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認為學者們在追求自己專業領域的同時,也有必要把哲學廣泛、通俗易懂地傳播出去,冀老師覺得如何呢?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民粹主義政治、享樂主義、金錢主義等將會蔓延開來。      冀劍制:我很支持白取老師這個觀點,大學裡的哲學老師除了教學與研究之外,應該也要分擔一些推廣哲學的責任,因為這件事情對整體社會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否則確實容易導致許多像是民粹主義等的不良文化。      但是,這個推廣工作一直存在著非常艱難的困境。由於我們無法強迫大眾學習哲學,而願意主動學習的人,通常至少意識到自己在思考能力或人生智慧上有所不足,才會有所行動。也就是說,這些主動的人實際上已經具備某種程度的無知之知的智慧,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渴望將觸角伸向陌生無知的世界,擴大自己的知識版圖。當獲得的新知越多,打開的新視界越廣,也就能發現更多的無知,而強化求知的欲望,繼續追求智慧的人生。      然而,越是缺乏無知之知的人,反而越有自信。誤以為自己知識非常充分,對自己的推理也有著莫名的信心,當跟人意見相左時,說起話來便咄咄逼人,反而讓喜歡理性思辨的人不願意跟他們討論問題,也就失去了發現自己不足的機會。在這種處境下,自己又不覺得需要學習哲學,自然就不會主動學習,於是造成一種可笑的情況:「越需要學哲學的人,越不主動學習,而不這麼需要哲學的人,卻更渴望學習。」      我覺得這是一個哲學普及教育裡的難題,根本解決之道是提早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就培養無知之知的智慧,否則等到進了大學或社會,開始自由學習後往往就來不及了。            12跟著沙特檢視「行動」      ——賭上自己,接著行動      人類的本質是什麼?從古希臘時代以來,有許多哲學家都試著探討這個問題。      如果認為是神創造人類的話,那麼人類就是神的創造物,是神的僕人;這是某些宗教信徒的想法。      當然,即使深深相信上述說法,也不表示這就是真相。信仰的虔誠與否,和真實狀況並沒有任何關聯。      就算真的有所謂人類的本質,直至今日我們還是無法理解這個本質為何。聖經中也沒有針對人類的本質做說明。聖經唯一只說明了,人是由神所創造的。因此,奉聖經為經典的宗教,認為人就是神的創造物。      然而一般來說,應該是先有什麼動機和目的,才會想要去創造什麼。這些動機和目的往往會成為創造物的本質。很多生活用品就是基於這樣的想法而創造出來的。幾乎沒有一樣事物是在沒有思考本質的狀態下隨意製造出來的。創建組織或系統時,也跟創造商品是一樣的過程。      本質和存在      若人類真如聖經所記載,是由神所創造的,那麼應該就有創造的動機和目的,這也會成為人類的本質。然而,聖經中卻完全沒有關於人類本質的說明。      不過,即使不是信徒,或自認為是無信仰者,當中也有不少人的想法就類似上述宗教思想。他們認為有一種普遍的人性存在。若以此為出發點,去思考人類是什麼,就是本質主義的其中一種類型。      沙特認為,因為從客觀上來看神並不存在,因此人類並非由神所創造的。他認為,有可能人類就是在沒有動機也沒有目的的狀況下,突然出現在這個世界。因此,從這個立場出發的沙特(Jean-Paul Sartre,一九○五至一九八○)說:「人的存在先於本質。」      所謂「存在」(英文:existence,德文:Existenz)就是指「存在於現實中」之意。本質是一種觀念,而存在是指實際存在於現實中。      沙特以拆信刀為例,說明本質與存在之間的差異。一般來說,拆信刀是為了能拆開信封才被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先有本質,再依循本質創造出物品。因此,拆信刀的「本質(目的和功用)先於存在」。重點在於,拆信刀的存在理由已經事先決定了。      那麼,人類的狀況又是如何呢?人類也跟拆信刀或剪刀一樣,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為了完成某種功用而創造出來的嗎?或者說,人類的本質是事先被規範的嗎?      應該並非如此。人類是在沒有本質也沒有目的的狀態下,存在於這個世界(也就是存在於現實中)。所以,並沒有小孩在出生時就注定未來要成為警察或是消防員。      當然,關於人類的本質也有其他觀點。例如,有種觀點認為,人類的動物性本能就是人類的本質。依據這種觀點,人類的行動往往受到這個本能的束縛,換句話說,若人類只能採取本能性行動,那麼人類的本質也跟動物一樣,就是本能。      現實究竟又是如何呢?人類其實可以很輕易地就壓抑這些本能,也會採取跟本能完全相反的行動。因此我們無法輕易認為,人類的本質就是本能。      因此沙特說,人類是一種沒有事先決定本質、也無法事先定義的存在。      不安的自由      若人類有所謂的本質,人就會變得不再自由。若人類的身體與精神中有所謂的本質,那麼人類的行動與思考僅能順應這個本質的框架去行動。      而沙特認為,人類並沒有所謂的本質。基於人類未受到本質所束縛這一點,沙特提出了自己的自由論。正因為我們沒有本質,所以才能自由地做選擇並行動;當然,不去做選擇和行動,也是你的自由。      然而這種自由,與從令人無法忍受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感到歡喜的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沙特指出,這種自由反倒令人感到不安。      為什麼會讓人不安呢?因為人們所做的選擇與採取行動的理由,除了自己的想法以外別無其他依據了;甚至沒有能夠正當化自己行為的基準。也就是說,我們是處於一種完全找不到藉口的狀態。      例如,正當飢腸轆轆時,眼前出現了食物,但這是別人的食物,現場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在這個狀況下,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若人類的本質就是本能,應該會因為覺得飢餓而隨即拿起食物吃下吧,且一點都不會感到良心不安。但事實上,人們不會這麼做。人們會猶豫,思考究竟該不該吃這些食物,然後不得不做出選擇。      若是居住在回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徒,應該會毫不猶豫地將食物吃下肚,而且一點都不覺得自己任意拿了別人的食物。這是因為,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的教誨即是,在面臨飢餓與貧困之際,即使擅自吃了別人的食物,也不會有罪。      伊斯蘭教徒的思考方式與行動中,有不少是以聖典中所記載的話語為根據。基督教徒也是以聖經中的話語做為自己的倫理觀與行為規範的基礎,而和伊斯蘭教相反的是,基督徒認為擅自吃下別人的食物就是竊盜,因此不敢隨意拿取別人的食物。      有些重視現行法律的人,也跟信奉宗教教誨的信徒一樣,是以法律作為行動的基礎。他們會依照當前社會的風向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判斷這麼做是否會犯法。同樣地,也有些人會將身處社會的文化傳統與習慣當作行為倫理的基準。      這樣的人都是將存在於紀錄中或記憶中的案例視為絕對的標準,並沿用此標準當作行動和選擇的準則。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並不拘泥於宗教或傳統的規範,但沒發現自己也做出符合傳統規範的行為。      所以,並不是事先就決定了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透過每個人各自的選擇與行動來決定。這正是沙特所主張的,「人類是由自己所形塑的」。      並沒有人本性是殘酷的,也沒有人本性是善良的。人是因為做了殘酷的事才成為殘酷的人,做了善良的事才成為善良的人。人是依據每次採取的行動形塑了自己。這就是「存在」的人們的姿態。      行動的自由伴隨著責任。一個人每次的自由行動,都有可能會讓他人感到不快,甚至被視為有敵意的行為,或者被認為是反叛者。即使真的被他人敵視,也只能說我們必須為自己所選擇的行為負起責任。      這裡就出現人類的兩難了。若乖乖地遵守自古以來的信仰、宗教、民俗習慣、社會慣例等規範的話,我們就跟被設定本質來動作的物件沒有兩樣。若要脫離這種狀態,活出人類真實的存在,必然伴隨著無數因責任而來的痛苦。不用負責任且安全的狀態是不存在的。      沙特稱處於不安狀態且無法逃脫的人是「被判為自由的人」。身而為人,我們永遠都無法逃離名為自由的刑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世界上有不少年輕人信奉沙特的存在主義,但並不是因為他們讀了沙特的著作《存在與虛無》(L'être et le néant)之後,真正理解其涵義,而是誤會這本書是在教人無限制地自由解放,並推崇不用負責任的狀態以及飄泊的流浪生活。      意識的作用是什麼?      沙特將物品命名為「自在」(法文:en soi,德文:an sich),而將人類命名為「自為」(法文:pour soi,德文:für sich)。      沙特是從關係的層面考量,才做出了這樣的命名方式。      物品的「自在」意指「自在的存在」。這是因為物品跟其他物品之間並沒有產生關聯。另外,物品是其所是,不會變成其他物品。物品只會是物品。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物品是其所是」這一句話有點奇怪。因為我們都認為,人類也是其所是。      然而沙特認為,人類是會不斷地試圖變成自己以外的事物的存在。這是因為,人類跟物品不同,具有意識。人類是有意識的存在,因此能與其他物品或人產生關聯性。所以他稱人類為「自為」。這個「為」,是指「為自己」的意思。      因此沙特主張,每個人皆具備的意識作用,正是存在的性質。      那麼,意識是什麼?      我們的意識總是不斷在追求什麼。意識一定具有某種目的。在這層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意識並非如同生物感應裝置的東西。      若意識是腦中的某種特殊感應裝置,這個裝置的機能也可能有停止作用的時候。那麼機能停止時的意識又是什麼呢?我們並不會將停止機能的裝置稱為意識。      正因為意識一定總是追求著某個對象,我們才能知覺到意識的作用。      但是,當意識在追求某個對象時,意識會全神貫注於該對象,但人自己本身卻對意識的作用毫無自覺。      換句話說,當自己本身對意識毫無自覺,也就是完全處於無的狀態時,意識才能百分百地發揮作用。當意識發揮作用時,必須要讓自身處於無的狀態。當我們認為本身沒有意識的存在時,才正是意識發揮作用的時候。      另外,意識也會完全無視其所追求的對象以外的事物。若不這麼做的話,意識就沒辦法全心去追求了。      存在一定伴隨著無      並非只有意識需要無的狀態。當我們想要實踐存在的生存方式時,也必須要讓自己處於無的狀態。      例如,有個人想要成為職業足球選手。因此他必須開始提升體力,做足球的基礎練習等。他所做的事情等於是否定了過去沒有想成為足球選手的自己,並試圖成為一個新的自己。目前這個想要成為足球選手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完全不同,並且展望未來。      為了要成為所期望的未來的自己,必須從現在開始改變生存方式;這種狀態被沙特稱為「投向」(法文為projet,向前面投出)。因此,存在的生存方式就是「活在投向的狀態」。      想要成為全新自己的投向,為當前的練習和提升體力等行動賦予了意義。年輕人迎向未來的積極姿態令人感覺生氣勃勃,正是認為現在的行動對自己的未來有充分的意義和價值,因而感到喜悅。      然而,未來所期望的狀態——以上述案例來說,就是成為職業足球選手——其實還很遙遠。目前的自己連個業餘選手都還算不上,也不是說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就一定能成為職業選手。或許目前這些基礎練習對未來的自己來說是有意義和價值的,然而若讓未來的自己回頭來看,現在的自己其實尚未有任何成就。      因此,現在的自己只是個虛無。雖然是虛無,但若不是虛無,那個投向的自己就無法成立。就算自己試圖投向,但若無法讓當前的自己成為虛無,就無法持續投向。      人會不斷地投向,並想著總有一天一定可以成為職業選手。不過,即使自己所期望的目標達成了,也不表示就會永遠停留在同樣的狀態。一旦成為了職業選手,也會不斷投向,想要變得更強,想要成為先發選手,想要成為能讓知名球隊挖角的世界級選手。就在不斷投向的同時,當前的自己也一直持續地成為虛無。      這是存在的自由生存方式的束縛,是無法消解的不安感,也是加諸人類身上無法逃離的刑罰。因為,想要成為其他某種事物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一種不斷投向的過程。      因此,只要持續實踐存在的生存方式,人就會不斷地成為虛無。沙特的著作《存在與虛無》中所說的「虛無」,就是指這樣的「虛無」,而「存在」指的當然就是人類和物品了。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處於虛無的狀態,才能讓我們人類找到生存的意義。唯有不斷地超越過去與現在的自己,投向新的存在,才能找到生存的意義。      例如,試想以下的狀況:我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我可以買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擺在自己的房子裡。但如此就能讓人生充足且完整了嗎?      並不是這樣的。唯有作為主體的自己與這些物品產生關聯,並藉由產生關聯來讓自己成為一個全新的存在,才能找到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物品只是存在那裡的話,並不具有任何意義或價值。當自己與那項物品產生關聯,才能出現意義和價值,而且是對自己來說如此。不過,這是透過行動而產生的關聯,因此不僅對自己來說具有意義與價值,行動也一定會對他人造成影響。      這樣的行動在總體上改變了世界。沙特在《存在與虛無》的第三卷中即如此說明:「行動為世界的樣貌帶來變化。」      因此,人生與世界並非事先就隱藏著某種意義。人生的意義並不是靜悄悄地被埋藏在什麼地方。但當人與人生或世界發生關聯後,就開始產生意義了。同時,我們也對因為自己的選擇而產生意義的人生及世界負有責任。      所謂實踐存在的生存方式,並不表示人們只是想要成為什麼其他事物而已。為了某樣事物而感到痛苦,並想要從這種痛苦中逃脫的人,也可以說是實踐了存在的生存方式。因為,他否定了現在的狀況,而將視線投向未來,並且試圖從沒有痛苦的未來中找出意義和價值。      這個狀況就如同,試圖把充滿痛苦的現在化為虛無,雖然目前還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但積極地朝向沒有痛苦的未來前進。因此,試圖想要脫離當下痛苦的人,也抱持著實踐存在的生存方式的人所具有的虛無。      沙特認為,在這層意義上,人類就是將虛無召喚到這個世界的存在。      行動形塑了人類的存在      沙特人類觀的特徵是:「人類是由自己所形塑的。」      這並不是指,人類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而是指,人類是藉由行動來形塑自己。這兩者似乎難以區分,但慾望和行動完全是兩回事。      不過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人類在採取行動以前,會先預想各種各樣行動所招致的結果,最後才真正開始行動。或者認為人類在行動以前,會參考某些過去的案例、方針、倫理或法律、普遍的習慣,甚或宗教和神的指示來行動。      但這只是單純的錯覺。雖然人類認為,自己是依照過去案例、法律、習慣、神的話語而採取謹慎的行動,但實際上人要為自己的每一個行動負起責任。即使認為自己是在神的命令下採取行動,也必須要為其負責。      沙特於《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中舉了被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稱為「亞伯拉罕的不安」的舊約聖經故事為例。      神對信仰虔誠的族長亞伯拉罕說:「帶著你的兒子以撒到摩利亞山上,在那裡殺了他獻祭。」亞伯拉罕依照神所言,帶著兒子來到山上,綁住他並放在柴薪上。亞伯拉罕正要舉刀殺了兒子時,聽到天上傳來天使的聲音:「不要殺了那個孩子。神已經了解,你為了神甚至不惜殺害自己的兒子。」接著亞伯拉罕一抬頭,看見一頭角被樹叢勾住的公羊。亞伯拉罕便抓了這隻羊,代替自己的兒子當作給神的獻祭。      這個聖經故事非常知名,曾被作為宗教畫的主題,當然基督徒也都知道,並認為這個故事象徵了亞伯拉罕對神的堅定信仰。      不過,沙特卻從這個故事中看出了存在選擇的不安與個人責任。      亞伯拉罕是否真的聽見了神的聲音?現在也有人宣稱能聽到神的聲音,但要如何證明那就是神的聲音呢?      亞伯拉罕把一剛開始聽到的聲音當作是神的聲音。聽到聲音後,他整個人變得很不安。接著又把第二次聽到的聲音當作是天使的聲音。但為什麼亞伯拉罕並不認為那是來自沙漠惡魔的聲音呢?因為亞伯拉罕心中有信仰,而且這個信仰是亞伯拉罕自己決定要信奉的。更何況,既然沒有人能證明從天上傳來的究竟是誰的聲音,那麼又是誰來決定那是神或天使的聲音呢?當然做決定的也是亞伯拉罕自己。      我們也一樣,會找藉口說是根據宗教的信條、根據法律、為了想跟大家一樣而採取某個行動,但實際上採取行動的還是自己。不管用什麼理由去解釋,那都是自己的選擇,而正是我們所採取的行動形塑了自己。若將這些行動當作是命運,也不過是逃避責任的一個藉口而已。      當然,我們就跟亞伯拉罕一樣,在採取行動之際總會感到不安。但是,我們還是不得不一邊懷抱著不安,一邊採取某個行動。沙特這麼說:「不安並非是讓我們遠離行動的屏幕,不安是我們所採取的行動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有神的存在,我們應該就能活得比較輕鬆吧。只要盲目地遵從神的指示就好了,不需要迷惘,也不需要猶豫。      因為我們認為,儘管不是神,但若能依附於某個上位者,自己的責任也能變得比較少一點吧,所以我們在每次採取行動之前,都會請別人提供些建議。我們認為只要參考這些建議,就能冷靜且理性地做判斷。      然而,即使如此,最後我們還是得靠自己做判斷並行動。這是因為,也是由我們自己來選擇提供建議的人。我們其實在事先就已經大略知道,哪一個人會提供哪一種建議。我們只是欺騙自己,假裝自己無法做決定,但事實上從一開始就必須由自己來做判斷;就跟亞伯拉罕的情況是一樣的。      付諸行動才有價值      有時候我們不是依據某個人、某條法律或制度,而是單純因為情緒而採取行動時,然後把責任歸咎於情緒。      例如,「因為一時衝動而付諸行動」,這句話就只是推卸責任的藉口,而不是事實。不管是什麼樣的衝動,最終決定採取行動的還是自己。      即使情感或慾望如此強烈,但也還是有採取其他行動的選項。然而,選擇採取這樣行動的人正是自己,因此也不得不對這個行動負起責任。      同樣地,當我們想要表達對某個人的愛時,會說:「我愛這個人愛到即使失去性命也不在所不惜。」但說這句話也不過是虛有其表。真的要等到自己採取捨棄性命這樣的行動,這份愛才真的具有現實的價值。      並不是先有感情或心情,才採取行動。其實剛好相反,是行動創造出某種感情。因此,我們無法去愛一個跟自己不甚親近且遠在天邊的人,必須要先有具體的愛人的行動,才能萌發愛的感情。      必須要清楚理解一點,現實僅存在於我們每個人所採取的行動當中。      即使我們夢想著各種各樣的現實與可能性,但這些都還不是現實。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美好的夢想並沉醉其中,但那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所謂的現實,是由我們的實際行動構成的。      舉例來說,有些人會哀嘆,由於自己出身背景不好,或是時代、環境的因素,因此無法達成自己的期望。他們會說,因為身處的環境和時代不好,所以自己沒辦法成為藝術家。      但這也不過是這個人對自己說的謊言與詭辯而已,不是先有良好的條件才能採取行動,因為能夠投向並展開行動的永遠是自己。      梵谷在開始畫畫之後,成為了畫家。如果梵谷雖然想要畫畫,但為了填飽肚子而去從事其他工作,那麼梵谷就不會成為畫家。      因此,行動就是創造,是創造出自己的行動。      不是因為具有才華,才能畫出好畫;這幅畫究竟是好還是不好,都是事後才判斷的。畢卡索將自己全身心都投入藝術創作,完成了名為畢卡索這幅畫。像畢卡索這樣的藝術家,就是一直不斷投向的人。      希望僅存在於投向之中。以畫家來舉例,即使心中想著要畫畫,但做了其他事情,那麼這個期望永遠也不會有實現的一天。因此,若想要達到某種成就,唯有不斷地投向並採取現實的行動。      不過,不做投向的生活是有可能實現的嗎?一點都不可能。雖然外表上看起來是過著沒有投向的生活,但事實上每天還是有許多繁瑣而微小的投向。不過在那些將自己全身心都專注於投向的人來看,這樣的生存方式可以說是非常消極的。      如果我們採取更消極、更沒有投向、也不行動的生存方式,這樣會變成不做任何選擇的生存方式嗎?也不是如此的。不選擇、不行動,本身就是一種選擇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雖然知道身邊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但還是假裝沒看到。即使理由是自己不想要參與壞事,但這樣的行為就跟參與了壞事沒有兩樣。若持續無視下去,周遭就會變成壞事橫行的不良環境。      我們每個人所採取的一舉一動,本身就是一種道德行為。不管我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採取了什麼樣的行動,都必須是要能讓周遭的人接受的選擇與行動。      我們的行為創造出現實中的倫理道德。因此,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選擇與行動負起責任。並不是說,只要是依據某種規範來做選擇與採取行動就沒問題了;當他人也做出這些選擇和行動時,對我們來說也是可以認可與接受的才行。      只有自己可以自由行動,其他人卻不行,這是不對的。如果自己是自由的,那麼其他人也是自由的。在這層意義上,存在主義可以說是行動的教義,也是一種人道主義。      問與答      冀劍制:既然沙特認為人生意義來自於人與世界的關聯,那麼,不同的人和世界產生不同的關聯,是不是就產生了不同的人生意義?在這各種人生意義中是否仍有什麼共通性?      白取春彥:每個人都以各自的生存方式與這個世界產生關聯。同時,也必定藉此來創造自我、創造世界。      而每個人各自的生存方式之間並非完全沒有關連。這是因為,其他人的生存方式一定或多或少會對自己的生存方式產生影響。      亦即,若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採取自立的生存方式,他們就可以去影響更多人,創造出整體來說變得比以前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資料

白取春彥

日本青森縣人。於德國柏林大學就讀期間,研究哲學、宗教與文學。出版多本關於哲學與宗教的解說著作,廣受好評。代表著作有《專為上班族解說的《聖經》入門》、《學習術》、《聰明思考術》、《不鑽牛角尖的思考術 通往成功之門的24個習慣》(寶島社出版)、《佛教「超」入門》(PHP文庫)等。 相關著作:《超譯尼采 II 權力‧意志(新版)》《超譯尼采》

冀劍制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 現任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佛教學院院長。講授心靈哲學、科學哲學、喜悅哲學以及佛學與哲學的對話等課程。偏好實踐哲學,身體力行體證各種生命理論,將哲學視為生命道路的引導者。 已出版十餘本書籍、數十篇學術論文。近年來在學術上致力於探索非唯物論式的意識哲學,在教育上努力推廣中、小學哲學思考教育。 曾在網路書店「博客來」擔任專欄作者,受邀上「青春愛讀書」電視節目,與中學生討論閱讀。於「1號課堂」開設「破解神邏輯,人生不犯錯」與「哲學家養成術」手機音頻課程。 著作有暢銷書《邏輯謬誤鑑識班》,以及《心靈風暴》、《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臥底哲學家的生活事件調查簿》、《海賊王的哲學課》、《哲學概論》、《是思考,還是想太多?》、《哲學課的逆襲》、《青春超哲學》、《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還有兒童讀物《用故事教孩子邏輯思考力》、《用故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素養》、《鞋匠哲學家和放空小嵐》。 關於佛學思想著有《哲學家的學佛筆記:關於「離苦得樂」的思索與修行》。 相關著作:《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作者簽名版)》《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跟著世界哲學家檢視12件重要的事》《哲學課的逆襲:60堂探索人生意義、道德、世界與知識的思維課》《是思考,還是想太多?》

基本資料

作者:白取春彥冀劍制 繪者:王志弘/封面設計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Live & Learn 出版日期:2019-01-23 ISBN:9789864776047 城邦書號:BH6049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