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一堂關於品格的哲學思辨課
- 作者:克里斯蒂安.米勒(Christian B. Miller)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8-10-02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5折 28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85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70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
植物畫的基礎:美國植物畫女王一步一步教你畫葉子花朵果實及更多(華麗重編版)
-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
記憶的社會框架(百年經典首次繁中引進、法文直譯,收錄專文導讀及生平年表)
-
醫者慈悲心:對醫護者的佛法指引
-
超圖解!木作工法百科:從基礎到進階工法,按流程照步驟逐一拆解,施作要點×監工細節×設計一次到位
-
每天一堂易經課:180則心流靜心的人生智慧
-
泥作工法百科:從基礎、機能到裝飾造型,圖解施作步驟╳關鍵監工要點,精準掌控工地現場眉角
-
建築的面龐the Face of Architecture:現代主義之後的立面設計
-
漫遊攝政時期的英國:一個新舊交替、窮奢極慾、浪漫感性的奔放時代
內容簡介
你是發自內心做好事,還是為了符合期待或避免尷尬?
你是真心不騙,或者只是缺少機會又怕被逮到?
好人與壞人並非絕對,真實品格往往跟不上理想道德!
人來人往的購物商場,老人突然心臟病發倒地,周圍的人視若無睹,醫護趕到時已無力回天;兩歲女孩被貨車撞成重傷,至少十八名過路者棄她於不顧,導致她後來又被卡車輾過。
上述案例真實發生。怎麼會這樣?好人在哪裡?那些人怎麼會這麼冷血?這就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作者以哲學辯證方式,引領讀者思考品格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發展好的品格。書中藉由大量心理學實驗,呈現人類為善做惡背後的動機︰同理心被激發、道德提示、迷人香氣、甚或只是剛從廁所走出來,都會讓我們更願意做好事;權威者施壓、旁觀者效應,或者只要報酬比風險大、看起來不會被逮到,我們可能就會做出可怕的事。
我們對自己與他人的品格想像經常是錯的,本書將帶你認識真實自我與道德理想之間的落差,同時告訴你怎麼做可以變成更好的人,以及如何避免以道德苛責他人或道德造神。
【各界讚譽推薦】
☆看見內心深處各式各樣的想法,也就看見了真實的自己。看清了自己,也就更能看清眾人……活得真實,就能精彩。那是一種內心自由的解脫,也是一種幸福的喜悅。這本書能夠協助你,完成這樣的一場生命蛻變。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知名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說過,我們討厭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特質,都能夠在自己身上找到。克里斯蒂安.米勒告訴我們,成就德性之道在於對自己的品德保持謙遜,以及接受他人的缺陷。在需要誠實與寬厚作為解藥的現代社會,這是一本珍貴的寶藏。
——E.J. Dionne Jr.,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講座教授
☆品格這個主題永恆又及時。在這本論理清楚的書中,克里斯蒂安.米勒指引有興趣的讀者認識品格的現代科學,除了強調其道德層面,也提供實際且有益的建議作為精進品格之用。
——Angela Duckworth,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
☆克里斯蒂安.米勒教授說這不是一本自我成長的勵志書。別相信他。當然,書中沒有許多指示和小技巧,讓你可以神奇似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但如果誠實、自我認識、明辨是非的同理心對道德生活來說很重要,那麼本書對你就會有所幫助。認真想要踏上品格之路的人,都應該隨身攜帶這本書。
——James K.A. Smith,加爾文學院哲學教授
☆一本充滿洞見的書,匯集各式研究資料,由通透理解品格的克里斯蒂安.米勒教授寫就。想要對品格的重要性有不同理解與詮釋的人都必須一讀。
——James Arthur,英國伯明翰大學品格與美德中心主任
目錄
第一部 品格是什麼?為什麼品格很重要?
第一章 我們說的品格究竟是什麼?
你會如何形容自己的好友或另一半呢?不難想見會是一張德性清單。換成最討厭的政治人物,恐怕就是一連串的劣性,找不到幾項德性。然而本書目標之一,就是挑戰以德性和劣性描述他人的習慣。
.人格特質 VS. 道德品格
.德性︰人的美善
.劣性︰人的醜惡
.另一種體悟
第二章 為什麼要養成好品格?
看見別人展現高潔的德性,可以振奮我們的心靈。好的品格能為他人造就更美好的世界,而且也是神對人類的期許,但是……柴米油鹽的生活已經夠折磨人了,追求德性會不會奪走我們僅存的一點點快樂?
.下水道裡的勇氣
.白宮裡的誠信
.慈悲在海地蔓延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一:德性生活值得尊崇且鼓舞人心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二:好的品格塑造好的世界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三:神要我們做好人
.為什麼要做好人的理由四:良好品格自有其回報
第二部 現代人的品格樣貌
第三章 助人為快樂之本?
一端是人類有無窮的行善潛能與高尚動機,另一端則是我們很容易放棄行善或為了自私的理由行善。這兩股巨大的力量同時存在我們心中彼此牽制,容不得看輕和忽視。
.你會伸出援手嗎?
.你今天罪惡感了嗎?
.做好事是因為要避免尷尬?
.關於助人的光明面
.這一切與品格有什麼關係?
第四章 狠得了心,就傷得了人?
相信大家都能在自己身上看到何謂攻擊傾向,因為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氣得口不擇言、情緒不佳時對親友吼叫、在同事背後說壞話、嘲弄別人的穿著打扮,以及內心深處渴望傷害敵人、對手、競爭者。
.攻擊性與欠缺德性
.過去和現在的米爾格倫
.我們不夠殘酷
第五章 謊言百百種,為了什麼?
就算日常謊言偶爾合乎道德,但多數人說的謊並不落在這個類別。說謊大半是為了達成自己目的而去操弄別人,結果可能傷害別人或自己、干涉別人的自主、破壞別人的信任或有損道德。
.說謊行為
.說謊與動機
.說謊與品格
.說謊,德性,劣性
第六章 人性就是偽詐?
縱使抗拒欺弊的信念藏在心中,多數人依舊需要類似十誡的訊息提醒後,才會驚覺自己可能犯錯。沒有提醒的情況下,欺弊的頻率還是很高。背後原因為何?主因是人類對自身利益有強烈欲求……
.欺弊是天性?
.欺弊的成因錯綜複雜
.欺弊的心理學
.為何人連偽詐都做不到
第七章 真實品格與道德自我形象的落差
我們的品格是零散、碎片化的狀態。即使身處重要的道德情境,心裡仍舊混合太多其他考量,於是根據應對方式的不同,有可能是正面思維勝出,但也有可能是負面思維占上風。
.我們的行為反映出什麼?
.動機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的品格樣貌?
.為何在乎品格?
第三部 怎麼做可以變成更好的人?
第八章 成效有限的策略
多數人身陷同樣窘境:品格不佳,沒有堪稱為誠實、憐憫、睿智、勇敢等等的特質,但亦非偽詐、冷血、愚昧、懦弱的惡人,而是好壞混雜的複雜個體。這個詮釋最貼近大家的實際生活體驗。
.無為自化
.德性標籤
.善用推力
第九章 成效卓著的做法
坊間各種心靈類、自助類的書籍和影片介紹的做法五花八門,但除非對象是原本就動機強烈的人,或者試圖教育下一代,否則誰想找自己麻煩呢?沒有足夠的動機,任何培養品格的方法都是空口說白話。
.道德楷模
.選擇情境
.知其所以
第十章 人的努力,以及神的助力
信仰道路有人同行,除了同舟共濟也能彼此砥礪和增長品德,對於許多教徒而言,這是很大的心靈撫慰。尤其眼見其他教徒也會遇上難關,每個人各有課題的同時卻又能夠互相扶助,心中自然更加踏實。
.基督信仰與品格
.基督信仰的儀式與習俗
.從社會層次培養品格
.是否得到實驗證明?
.宗教造成的傷害
.基督教觀點下增進品格的特殊方式
內文試閱
第三章 助人為快樂之本?
或許少數幸運兒在助人這個品格層面上具備德性,但多數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前面已經用了兩章的篇幅討論德性,也理解為什麼要努力培養德性。但我們的品格究竟是什麼樣子?家人、朋友、商場或球賽裡遇到的陌生人又如何?大家的品格是否禁得起考驗?
或許多數人都已具備德性,滿足於自己美好的品格,收穫前章提及的種種善果。但你真的相信嗎?尤其今時今日?隨便一翻,近代史上有兩次世界大戰,蘇維埃政權肅清了兩千萬人,在中國整肅異己的受害者更高達四千五百萬人,放眼望去世界各地都有人挨餓受凍,但多數人無動於衷。類似事件罄竹難書,只消看看晚間新聞也令人心寒——行文之際,ISIS斬首了美籍記者,烏克蘭、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敘利亞等國深陷戰亂。怎麼看都沒辦法拍拍人類同袍的背說,我們德性很好。
話雖如此,卻也無須斷言人類道德淪喪。另一種可能是大部分人沒問題,但造成各種禍亂的少數「爛蘋果」得到過多媒體關注。此外,眾所周知媒體傾向報導負面新聞,對無私、犧牲、愛這種主題較不感興趣。
所以先別看新聞吧,為求謹慎還是藉助經過控制的心理實驗來檢驗品格比較準確。理想中的實驗應當從日常生活觀察個人的道德行為,而且當事人不能知道自己正在被實驗。如果無法實現這種條件,至少也得營造最貼近真實世界的實驗情境。
接下來四章的焦點就是這類研究。讓我們透過心理學家所做的有趣實驗,細細審視我們在助人、傷人、說謊、欺騙這些方面的行為傾向。
你會伸出援手嗎?
週六午後你一個人在附近的購物中心悠閒散步,看到前面有個婦人提著裝滿商品的袋子,但袋底裂了一條縫,糖果一顆顆掉出來,而她本人似乎還不知情。四周沒有其他人能告訴她,你會怎麼做?
當然是過去幫忙!或許幫忙撿糖果,或許出聲提醒她。總之,你一定會做點什麼,對吧?
你可能正暗忖:多數人都會去提醒她,不是嗎?一看就知道有問題,花幾秒鐘提醒對方有什麼困難的,何況會去逛街的人通常就不趕時間啊。對方收到提醒後會很感激,學校老師(和媽媽)不都教我們助人為快樂之本?
可是根據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丹尼斯.雷根(Dennis Regan)團隊所做的研究,大部分人的表現恰好相反。雷根找了一位演員(心理學界俗稱「共犯」)飾演袋子破掉的路人,而他自己則暗中觀察商場顧客看見糖果掉落時會有什麼反應。二十名路過成人中只有三位試圖幫忙,其餘十七人任糖果落地逕自離開。
每次我引述這份研究總是有人大感詫異,甚至懷疑實驗是否有瑕疵?演員演技不夠好?或者剛好那天去購物中心的「壞人」比例偏高?
或許,只是或許,研究結果沒有任何不正常。事實上,過去六十年裡有數百項研究以人類在各種情境下是否會助人為主題,其中極高比例的結論是︰縱使只需舉手之勞,多數人仍舊什麼也不做。很令人沮喪是嗎?幸好希望尚未全盤破滅,也有不少研究發現,就算困難麻煩,還是很多人願意展現善意,而且完全是為了對方著想(而不是基於自身利益)。
本章就要觀察面對助人與否時,我們品格中最好與最壞的面向。看完以後你就會明白,多數人確實不具備惻隱之心……但也絕非史古基。(譯按:狄更斯《小氣財神》的主角,故事之初唯利是圖、錙銖必較、絕不助人。)
你今天罪惡感了嗎?
前面提到雷根團隊的研究,但其實過程沒有描述完整。成為受試者的顧客在看到別人袋子破洞之前將先被搭訕,一名男子會走向前請他幫忙拍照。這名男子也是雷根請來的演員,每次攀談過程都會提到手上的相機很脆弱(看起來也很貴),接著理所當然受試者在操作相機時快門就卡住了。男演員要他們別擔心,還說相機就愛「耍脾氣」 ,不是對方的錯。等顧客離開,走過幾間店面,就會遇上提著破袋子的女演員。
相機事件對於受試者是否助人會有影響嗎?會改變你對受試者行為的預測嗎?我想不至於。這些人並沒有因為快門卡住而被怪罪,或許會感慨是相機主人運氣不好(真可憐!),但不會把這件事擺在心上,更不可能在道德上構成不幫忙別人的藉口或理由。
先把這二十位受試者擺一旁。或許你覺得奇怪,雷根團隊煞費苦心設計相機這個橋段,道理何在?其實前面這二十個人只是對照組,真正的研究對象是另外二十名實驗組的顧客。(當然他們也都不知道自己成了研究樣本!)
雷根將前面的劇本做了修改,相機主人會責怪實驗組的對象,說是他操作錯誤才弄壞機器,維修費十分高昂,都是他們不好。
你是否要修正預測呢?相較於對照組,被怪罪的實驗組會更願意、還是更不願意幫助袋子破掉的女士?得到的數據很戲劇化:實驗組有百分之五十五(二十人裡十一人)的人會過去幫忙;對照組僅百分之十五。
為何差距這麼大?
一個可能的解釋與罪惡感有關。罪惡感這種情緒通常起於我們做了違背自己價值觀的某件事(或沒做某件事)。想想看上回好朋友請你幫忙,而你忘記了,後來是不是經歷一番強烈的情緒反應?那應該就是罪惡感。同理,實驗組中很多受試者大概也因為弄壞了別人的相機而感到自責(至少心裡這麼覺得),不久之後一個助人的機會就在眼前,罪惡感發揮了作用,驅使他們伸出援手。
看來雷根似乎證實了罪惡感與助人有關,而且他並非唯一有此發現的心理學家,還有幾十份研究都顯示同樣結果。為什麼罪惡感會導致我們幫助別人?人類心理的什麼機制能夠解釋這個關聯性?
儘管多數心理學家同意罪惡感與助人行為直接相關,對於原因則莫衷一是。不過罪惡╱緩解模型(guilt-relief model)漸漸受到矚目,主要概念是︰若我弄壞了陌生人的相機或打翻他的書本,內心不只出現罪惡感,也會希望消除或至少消減那份罪惡。這時候助人的行為派上用場,幫助別人能使自己感到安心,由此推論罪惡感能促進助人行為。圖3.1即呈現這樣的概念。
我對自己做的事情有罪惡感
↓
我想要減輕罪惡感
↓
有個助人的機會能減輕我的罪惡感
↓
助人的動機增強
↓
我比起平常更有可能幫助別人
圖3.1 罪惡╱緩解模型
所以下次當你心懷罪惡感而別人剛好找上你幫忙時,你就應該多加留意。這時候適合放慢步伐自我檢討。或許你在好友背後說了壞話,現在對方請你開車送一程或幫忙搬沙發;或者在電視廣告上看見飢童,然後正好有了捐款的機會;可能最近正因為沒空陪女兒心裡忐忑,她就過來請你指導課業。捫心自問,這種時候你是不是比起平時更傾向會幫助對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恐怕增加的動機都源於減輕罪惡感的欲望。
容我再次擱置罪惡感的話題,看看針對助人的心理學研究是否在其他地方也找到類似規律。
做好事是因為要避免尷尬?
假設你成立新的志工組織想服務社區,領導層級聚首開會,大家花了好幾小時集思廣益研究如何吸引民眾參與。你們目前的方案很標準,包括設置網站及臉書專頁,但也希望再積極一點,直接出去發放志工報名單。大夥兒思考著:要去哪裡發放比較好?學救世軍把傳單放在雜貨店外面?還是鎖定中學校園裡年輕有活力且充滿理想的莘莘學子?不然就到老人社區,因為那裡的居民會比較有空閒?你們尋思究竟何處最容易招募到新血,但我猜答案絕對讓你出乎意料——公共廁所外面!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的亞尼.卡恩(Arnie Cann)和吉兒.布列克韋德(Jill Blackwelder)研究證實,公共廁所外非常適合攔路求助。他們進行試驗,不知情的受試者走出公廁僅三呎(約九十公分)時就被陌生人攔下並表示:「我有急事得趕過去,但朋友急著要這些資料,能不能麻煩你幫我交給她?」受試者同意的話,就被告知地點(大約一百三十呎距離)。設計良好的實驗自然會有對照組,對照組的受試者同樣遭到陌生人攔截,唯一差別是地點在走廊而不是公廁出口。兩組會有很大的差異嗎?我想應該不難預料:
同意比例
公廁外:80%
對照組:45%
小小的情境改變再度造成巨大的差異。這次又是什麼心理機制在作怪?
雖然我們還是可以嘗試以罪惡感來解釋分析,但針對公共廁所似乎沒那麼合理,更貼切的情緒描述會是尷尬。我們對外都想保持某種形象,一旦做出違反那個形象的行為而且被人看見,心裡就會湧出尷尬的感受。當著眾人的面前絆倒摔跤是很尷尬的事情,對吧?那麼自己一個人在家絆倒又如何?還會尷尬嗎?會煩、會惱,但不至於尷尬才對。類似的情況還有釦子沒扣、拉鏈沒拉,若是還沒出門前就自己察覺的話,根本無所謂;如果是別人開口提醒就尷尬了,原因之一是會給人留下粗心大意的印象。
卡恩與布列克韋德試驗的情境(上廁所),也會挑動大家內心的尷尬。而他們發現尷尬就像罪惡感一樣,能夠促使我們助人。還有其他心理學研究得到同樣的結論,可以肯定尷尬與助人之間確實存在關聯性。
可是為什麼呢?按照常識判斷,尷尬的人應該想迴避人群,理當是會避免幫助別人,不是嗎?換作是你自己,可能就加速逃跑?
如同罪惡感,尷尬和助人之間的關係目前還沒有絕對共識,但也有個尷尬╱緩解模型(embarrassment-relief model)漸成主流,核心概念就是一旦人覺得尷尬時,會想要消除那樣的感受。當然,消除尷尬不是只有助人一途,也可以離開(掩面飛奔)、迴避(轉移話題)、找藉口(吃藥讓我忍不住放屁)、運用幽默感(肩帶比我還會挑時機)等等。但如果情境適合,尷尬也可能轉變為助人力量。在上述試驗的情況下,換作是我不會迴避或逃走,反而為了避免難為情而變得更加主動積極。與罪惡感的情況一樣,這時候幫助有需要的人會讓自己的感受好很多。
由於尷尬╱緩解模型和罪惡感的機制十分接近,在此不加贅述。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尷尬有其他研究結果令人不安,其中焦點不在尷尬的緩解,而是迴避。換句話說,當事人的選擇不在於如何解除尷尬,而是從一開始就避免讓自己陷入尷尬的處境。
一九六九年,哥倫比亞大學的比布‧拉泰(Bibb Latané)與茱蒂絲‧羅丹(Judith Rodin)兩位學者進行代號為「落難女職員」(Lady in Distress)的實驗,研究主題就是人會如何避免尷尬。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自願參與的受試者會有何反應。情境是:你同意參與一次市場調查,於指定日期到了現場以後,被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帶進一間小辦公室,你坐下填資料時她走進隔壁房間。過了四分鐘……
仔細聽就知道她站上椅子要拿放在架子上的書。就算沒有仔細聽,也一定會聽見很大的碰撞聲,以及女子從椅子跌落後的慘叫。「唉呀,天吶,我的腳……」她這麼叫道:「我……動不了了。喔,我的腳踝……我……推不開呀。」她反覆呻吟大約一分鐘,音量越來越小。
換作是你會不會做點什麼,就算只是出聲問問對方是否平安?
拉泰和羅丹將受試者分組進行試驗。第一組的每個受試者都單獨在房間填寫資料;第二組則與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共用房間;第三組也與陌生人同房受測,但實際上那個人是預先安排的演員,絕對不會對碰撞聲做出任何反應。
想像一下換作是你在這三種情境下會有什麼反應。想必有人認為沒有差別,反正無論什麼情況都應該試著幫忙,不是嗎?但現實的答案卻是——不一定。各組受試者伸出援手的比例如下:
單獨時 70%
與陌生人共處一室 40%
即便顯然有位女士受了傷需要協助,第三組才只有百分之七的人願意幫忙。如果你和他們多數人一樣,恐怕就會裝作沒聽見她的慘叫。
討論尷尬的角色之前,先來看看結果同樣出人意表的其他研究:
與受試者切身相關的緊急事件︰當濃煙竄入屋內,相較於單獨的受試者,非獨處的受試者較不願意幫忙。
他人身處險境的緊急事件 ︰聽見一位先生癲癇發作、一名維修工人在隔壁房間從梯子上摔下來、一名男子似乎觸了電而發出哀號,相較於單獨的受試者,非獨處的受試者較不願意幫忙。
涉及犯罪或不道德行為的緊急事件︰看見小偷竊取接待人員的錢、年輕人偷走店內的啤酒、有人打小孩,相較於單獨的受試者,非獨處的受試者較不願意幫忙。
非屬緊急事件但有助人的機會︰遇上電腦光碟翻倒、電梯裡有人不慎掉了硬幣、 協助修改資料,相較於單獨的受試者,非獨處的受試者較不願意幫忙。
此外,並非只有實驗情境才如此。還記得本書開頭提到華特.范斯的遭遇嗎?黑色星期五去商場購物時心臟病發作,倒在地上過了很久都沒有人上前援助,等終於有人幫忙已經太遲了。雖是真人真事卻和前面提到的心態類似: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許多人就算看見別人有生命危險了,都不會出手相救。
為什麼?如何解釋這麼糟糕的行為?我想一九六八年拉泰與當時任教於紐約大學的約翰.達利(John Darley)兩人提出的解釋依舊最有可能。他們指出三個重要概念,分別是責任分散、社會影響,以及圍觀抑制效應(audience inhibition)。此處無須過分深入,若讀者想進一步瞭解有趣的研究內容,我十分推薦兩人的著作《不為所動的旁觀者:他為什麼不幫忙?》(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Why Doesn’t He Help?)。
根據兩人研究,圍觀抑制似乎與避免尷尬最相關。所謂圍觀抑制,意思是當我發覺旁邊有越多人在看時,我就越不敢出手相救,以免最後發現「糟糕!人家根本不需要幫忙」,那不就尷尬死了。圍觀抑制的心理過程以圖3.2呈現。
延伸內容
【推薦文】瞭解真實自我,是人生中的一場重要蛻變
◎文/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在學習哲學的路上,就以我個人的成長來說,有好幾次重大的蛻變。其中一次,或許是最重要的,大約發生在二十多年前,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然而,這場蛻變,並非來自於任何哲學理論的影響,而是源自於一個很特別的哲學人。
最初,其實我不瞭解那個哲學人特別的地方在哪裡,但由於他的行事作風跟一般大眾完全不同,常讓我有一種「哇!太酷了!」的感覺。除此之外,我對他的內心世界一無所知。
跟他認識的兩年過後,我才逐漸瞭解他的特殊性。那是因為,受了他的影響,我自己產生了蛻變,變成可以看到一些過去看不見的東西。
其實,他的特別很簡單,而且是常在哲學人口中強調的特質,不過絕大多數人(包括眾多有著豐富哲學知識的人)即使常常掛在嘴上,自認為瞭解,但實際上並不真正明白到底那是什麼。這個特質是:「認識自我」。
在我跟他相處的那兩年間,我常常被他嫌「虛偽」。每次聽到我都只能苦笑,因為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並不虛偽。舉例來說,我很關心環保,所以會做好垃圾分類;我很關心流浪動物,所以會在學校餐廳撿剩食餵牠們;我很關心朋友,所以會噓寒問暖、主動幫忙。做這些事情,我確實發自內心,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哪裡虛偽了。但經常被他誤解,也只能忍耐苦笑。然而,他看到我的苦笑,便更加鄙視。因為在他眼中,那更虛偽。
當然,這些事情只會發生在他喝了不少酒之後。沒喝酒之前,他很懂得待友之道,跟他相處很愉快。然而,當時我心裡一直有個疑惑,究竟他是酒後胡言亂語,還是酒後吐真言呢?如果那是他真的想法,為何他會這樣「誤解」我?
當然,我找了時間直接問他。但是酒醒時,他只會不好意思的不斷揮手,要我別在意他的酒後胡言亂語。但在酒醉中,他不會談理明說,依然用鄙夷的口氣冷笑他人的虛偽。
就在這樣的不斷疑惑與反思中,我逐漸從虛偽的內心世界中走了出來,於是我領悟了這一切,開始活出真實的自己。這或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歷程。所以一直很希望能把這樣的成長過程分析清楚,並且寫下來,協助他人找回真實自我。但對我而言,這顯然難度過高,不知從何開始。
二十多年後的一天,外面下著大雨,南部正逢暴雨侵襲,我打開電腦郵件,這樣的一本書出現了。
商周出版的編輯來信詢問我是否願意具名推薦這本書,以及是否願意為它寫一篇序,我看著書稿,眼睛一亮,立刻答應。其實在這段時間裡,好多事情全擠在一起,根本消化不完,只能不斷婉拒各種請託。但這一篇序,無論如何,我都想把它寫出來。
首先,我們通常以為,「在做一件善事時,只要擁有善意,就是真心的。如果是虛偽的,那就表示全然處於沒有善意的內心世界。」但這個觀念,卻是誤解人心的主要源頭之一。
如同作者指出,多數人非良善、也非醜惡,而是介於兩者之間。而且,會做出惡毒行為的人,平時也很會做善事。反過來說,平時常做善事的我們,也可能在某種時機做出惡毒的行為。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的潛力,只是時機尚未發展成熟罷了!
以我個人來說,「想要做好環保,就做好垃圾分類」這樣的想法沒有問題,既發自善意,也做了好事。我對自己的瞭解在這個點上沒問題。但是那位朋友的「虛偽」批評,卻也是對的,因為這個善行的背後動力不只是這樣。內心裡可能還包括︰「做這件事可以展現自己是環保文明人,為此感到驕傲」、「害怕不做分類被罰錢」等等。在學校餐廳撿拾剩食餵流浪動物,如此高調,是否也同時渴望表現自我呢?在關心朋友而噓寒問暖的舉動裡,即使出自真心,內心同樣包含了「說這些話可以讓人覺得我很關心朋友」的動機,而此動機的內在目的可能是想建立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甚至希望未來可以藉此獲得利益。這些念頭往往躲得很好,讓人難以捕獲。
如果可以看見內心深處各式各樣的想法,也就看見了真實的自己。看清了自己,也就更能看清眾人。
作者藉由哲學理論,以及眾多心理學實驗讓我們看清人性的真面目。這並不是要告訴你人性有多糟糕,只是想指出事實情況如何。我們之所以會認為這些自利的想法很糟糕,那是因為我們訴諸錯誤的人性觀。只要返回真相,便可以重建一套更適當的評價方式。甚且,也因為有這些不當的價值觀,人們更難看見這些利己念頭,便無法瞭解真正的自己。
然而,難道那位哲學人朋友品德如此高尚,不會有這些念頭,所以鄙視他人?我猜想,或許有些高僧大德確實是這樣,但他倒不是。他的特點並不是品格高超,而是認識自我。他所謂的「虛偽」,並不只針對虛假的內心,主要還包含了不知自己真正的動機。只要看得見自己的各種動機,就會知道自己其實沒有外在行為表現的這麼良善。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這本書告訴了我們這項事實。這也不是要說原來自己的所有善意都是假的。只不過,除了善意之外,還有其他利己念頭在主導著我們的行為。只要可以看見,就會知道,自己沒有想像中這麼了不起。
認識自己或許是一件永遠無法真正企及的事情,許多干擾因素甚至根本無從發現。當你做了一件好事,並為自己的善良沾沾自喜時,作者提醒我們,做這件好事的關鍵因素,或許只是因為前方有面鏡子,或是你正好經過公廁前方,也或許是最近剛看完一部訴說正義的感人電影。
然而,即使無法真正完全瞭解自己,只要知道自己其實不夠認識自己,至少就有兩個好處。第一,瞭解「不認識自己」這個真相,就可以開始改變自己,走向真正的成長。更重要的是,看見越多干擾自己的因素,就越不容易在無意間被牽著走。甚至許多人的某些行為根本完全為了自己,但只要理智上能找到這個行為可能帶給大眾的一點點好處(而且忽視可能帶來的更多壞處),就誤以為自己是為了大眾而這麼做,還很得意地高調張揚,暗示自己多麼了不起,實際上早已化身成了真正的偽君子還不知道。
第二,我們不會再依據自己的一點點小善意而自鳴得意,甚至不再鄙視他人的惡。別人和我們的差別,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將利己動機完全掩飾起來。那些被我們鄙視的惡的動機,幾乎全部都能在自己心中找到。甚至某些做出極端惡事的人,跟我們的差異也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落入跟他們一樣的處境而已。
對我來說,這樣的蛻變,等於走向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對於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想追求什麼,有了更清楚的瞭解,不易受到那種只能用來沾沾自喜的因素干擾,徒然消耗生命追逐虛假、表面的事物。
活得真實,就能精彩。那是一種內心自由的解脫,也是一種幸福的喜悅。期待這本書能夠協助你,完成這樣的一場生命蛻變。作者資料
克里斯蒂安.米勒(Christian B. Miller)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威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哲學教授,同時擔任由約翰坦伯頓基金會(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及坦伯頓慈善基金會(Templeton World Charity Foundation)所贊助的「品格計畫」(Character Project)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品包括︰Moral Character: An Empirical Theory(2013)、Character and Moral Psychology(2014);合著有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Character: New Directions from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