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國內外先行者與他們的創見,「增進醫學知識、提升死亡識能」的最佳指引(《斷食善終4》)
-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
-
我被森林療癒了:一位憂鬱重症者的自我練習,用365天與大自然建立連結,掙脫25年來的情緒泥沼
-
未來使用說明書:寫給對未來迷惘的人,破除焦慮恐懼,擁抱不確定,培養自己無限可能的大思維
-
宇宙不是沒有安排你,只是安排得比較晚
-
愛的藝術(給你勇氣版):心理學大師跨時代不朽經典,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
自我的追尋(修訂新版):倫理學的心理學探究
-
珍藏的話語:松浦彌太郎給你的生命提醒
-
放下一點點也可以,不執著的活法:你放下的,終將以更好的樣子回到你身邊
-
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生不用完美,只求不留遺憾!打造富足心靈的36堂課,找到獨一無二的幸福
內容簡介
※李鳳山師父廣播原音錄音檔,每則3分鐘,約200分鐘,掃描QRcode即可完整收聽。
※掃描QRcode即可收看平甩功示範影片,以及平甩功練習見證影片。
傳生活之道,授養生之樂,解生命之愁。
「梅門一氣流行」創辦人李鳳山師父邀請全民加入自救救人的磁場,「傾聽內在的聲音,傾聽人們的需要,傾聽自然的包容,創造屬於大家的幸福生活。」
「日月者,明也;陰陽者,調也;剛柔者,濟也;水火者,融也。」
本書收錄李鳳山師父在廣播節目中的精采談話,在透過廣播與聽眾在空中交心後,特別將精華內容集結成書,期許跨越時間與空間,幫助大眾將修身、養性、教化落實在生活中各層面,日日夜夜,體悟修行,豐富生命。
【本書特色】
※全書分三卷共60篇,並有附錄示範平甩功(含平甩功示範影片QRcode)
【卷壹】融入生活→生活融通之智慧
【卷貳】真修實煉→腳踏實練之法門
【卷叁】心物合一→內外兼養之修行
※原音完整收錄李鳳山師父廣播分享內容(每篇3分鐘,約200分鐘)
※60個李鳳山師父修養心法 + 60幅心靈療癒插畫
目錄
〈推薦專文〉從平甩,甩出知性、理性與感性 毛治國
〈推薦專文〉隨大胸壑者,靈根再植 溫金海
〈推薦專文〉我們需要像梅門這樣的文化軟實力 顧 敏
〈推薦專文〉可陪伴您轉變生活態度的脫困之書 李永然
〈推薦專文〉離「病」,從離「因」開始 李章銘
〈序〉任誰都能進步
【卷壹】 融入生活
1 語言之智
2 面對轉換
3 培養正氣
4 落實信仰
5 前瞻後顧
6 矢志再生
7 說到做到
8 順利更年
9 追求真理
10 人生使命
11 生日意義
12 廣義之愛
13 愛之忠誠
14 快樂禪機
15 教養之道
16 言之有悟
17 智生於慧
18 仁義之心
19 企業精神
20 排憂解悶
【卷貳】 真修實煉
1 循序漸進
2 經絡感傳
3 順應四季
4 自我覺察
5 改善失眠
6 養成規律
7 調整腸胃
8 身心同步
9 氣場交流
10 修己助人
11 君子之道
12 聚集忠義
13 隱惡揚善
14 覺醒人生
15 靈性修練
16 邊修邊行
17 無生無死
18 質重於量
19 掌握內在
20 自省之功
【卷叁】 心物合一
1 人生之道
2 返老還童
3 從容不迫
4 協調能力
5 擇善從之
6 充實內在
7 禮尚往來
8 轉換念頭
9 仁者風範
10 謙卑之道
11 樂天知命
12 活的學問
13 貪於內在
14 瞋於正直
15 痴出深度
16 自我控制
17 反觀內省
18 忍的修練
19 尊卑觀念
20 不執有無
【附錄❶】李鳳山師父引領~「平甩功」
【附錄❷】「梅門文化基金會」簡介
內文試閱
面對轉換
有位朋友非常喜歡登山,二十幾歲的時候精神體力都很好,幾個朋友吆喝一聲,揹起背包立刻出發,從來不需要什麼準備。到了四、五十歲,體力不如從前,登山之前的一個月,就要開始進行體能訓練,每天下班後跑五千公尺鍛鍊體力。如此練習一個星期,才有勇氣去登山。後來,這位朋友開始學氣功,一段時日後,又有了一次登山的機會,原本他想如常進行體能訓練一星期,但這一回,他決定突破自己,把跑五千公尺的時間花在鍛鍊氣功上,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星期。結果,在那次登山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後勁十足,連常犯的高山症也完全消失了。
人在不同時期,身心都要經過轉換,每一次的轉換都是突破的機會;只要勇於突破,通常轉換的過程,身體機能與思想領域都會有所改變。如同我們一般處事時,若是碰到瓶頸,也就是冒險的時機到了;只有通過冒險,才能真的突破。只是要注意,碰到冒險,若事先有所準備,就能不在意,但不要去找那個險冒,這就是明哲保身的道理。
《易經》開天闢地有兩句話,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這兩句話多麼通俗!如果我們做事多在這兩句話上下功夫,自然很多事一到節骨眼,該放、該收,心裏明明白白,也就不會把自己逼到死角了。
李鳳山師父修養心法:
每一次轉換,都是突破的機會。
循序漸進
現代人分秒必爭,凡事講究速度,即使是練氣功也希望能快速見效,最好是兩、三次就能改善身體狀況;或是老在琢磨吃什麼,靠別人打通這個脈絡、那個穴道,甚至是花錢買什麼工具來鍛鍊。不用親自練習,就可以練好一身的功夫,得到健康的身體,天下哪有這等道理?
修煉身心當然有走捷徑的方法,但是談何容易!走捷徑非常危險,需要時刻有明師指點、引導,否則會出毛病。像有些人練習斷食,光靠自己苦練,練得面黃肌瘦、兩眼昏花、上氣不接下氣,最後也只好放棄了,這都是沒有明師指點、方法不當的緣故。走捷徑的危險,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嘗試的。常人鍛鍊身心,一來必須得法,二來還是要靠自己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地練習。
氣功養生是從身到心,由內而外,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功夫。我們必須先將身體調整到平衡狀態,才能培養心境平和的功夫,進而達到靈性提昇的境界。這個過程,不是一蹴可及,得要個人用功、持之以恆才能見效。
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練習氣功的效果各有差異,但是只要肯撥出時間,跟隨師父所教導的動作去做,不必多久,就會有所體會了。如果能夠每天至少花半小時聚精會神地練習,身體每三天會有一個小汰換、七天會有一個大汰換;如果還能專心擇一功法,天天練習,持續一百天,效果更加明顯。各位是否感覺到快而易?那是因為得法,這都要自己去鍛練,才能夠有所體會。
李鳳山師父修養心法:
從身到心,由內而外;循序漸進,日久見功。
身心同步
有學生問我:「為什麼怎麼練都練不過您呢?」我說:「我練了幾十年,你才練幾年?而且我到現在,沒有一天停止鍛鍊呢!」練功,跟為人處世一樣,要有一個概念,千萬不要跟別人比。因為每個人的資質、程度、體質、心境各有不同,但是,我們要比個人的突破,才是最重要的。
怎麼樣跟自己比呢?其實很簡單,用我們的身體跟我們的心境互相比較。比方說,心境不太好的時候,就靠身體的鍛鍊把心提升起來;若身體狀況不太好,就用堅強的心境去提振我們的身體,凝聚身體的力量。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鍛鍊方法,也很難達到這樣的目標。
除了身體需要鍛鍊,如果想提升心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尊卑觀。《易經》有句話:「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一個人若懂得尊師重道,不用跟別人比,就蒸蒸日上。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尊師重道,再怎麼練,內心都會有一股怨氣,願望始終難以達到,怨氣愈來愈深;怨氣一旦愈深,又會回過頭來原諒自己,如此就更不懂得尊師重道了,於是每況愈下。
練功就是要把正氣練出來,古人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當我們能夠練出正氣,也就能夠秉持著自然的領域,不斷地流行下去,於是,我們對人生、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也就截然不同了。
李鳳山師父修養心法:
為人處世,不與人比;個人突破,最是要緊。
人生之道
人生之道如何經營?所謂「初嬰養和」,孩子從小就要培養一個重要觀念,就是處處以和為貴。我們不僅從孩童時期就要建立這樣的觀念,而且在一生中都要努力維持「和」的心境。把「和」養好,基礎穩固,也就能一心不亂,了解人生的道路怎麼走了。
好比跳傘的人處於高空中,遠離塵世,感受到的是一團寧靜,正所謂「寧靜以致遠」,思想清楚明白,沒有困惑。但到了地面,如果沒有「一團和氣」,內心亂糟糟的,就不知如何肯定自己,也不知如何走出人生的完美之道了。唯當奠定了「和」的心境,於是能夠順天不惑─懂得順應天理,就不會迷惑了。
依此明瞭個人的志向,正是少壯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所謂「少壯明志」,人人都應明白,人生之路要走在「道」上,「道」不可須臾離也,也就是絲毫不可離「道」。
明白了人生的道路,更使自己「老練圓熟」,在修養上多加鍛鍊。有句話說「老來抱德」,人生在世,處處要以德為首、以德為貴、以德為先。就像武功修煉,到了某種程度,就要在內涵上下功夫,不可輕易施展功法,否則顯露個人信心不足,也容易發生問題。如果不修煉內涵,武功無法達到上乘,遇到瓶頸更是不知如何提升?
具足前面三個步驟,於是「終究能安」,終究能心安、理得。到了這個境界,便能永不退轉,對所有道理一通百通、舉一反三,成為一位真正通情達禮的人,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完全掌握自己的生命,而後能夠超越生死。
李鳳山師父修養心法:
初嬰養和,少壯明志,老來抱德,終究能安。
延伸內容
【好評推薦】
從養生與預防醫學的觀點看,身心靈是一體的。李大師一本他不僅要獨善其「門」、更要兼善天下的一貫精神,再次把他平日教誨弟子們用來修煉知性、理性與感性的智慧語錄,編輯成冊,以饗讀者。
──毛治國 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前行政院院長
寫文章的都知道:作文難,作短文更難。言少而有物,且能打動人心者,更是難上加難。本集各文章,範圍廣闊,均娓娓道出,似隨手拈來,而從不離正道。其中主題,都是當今世人所困擾者;所言道理,深入淺出,通俗實用,更能啟迪人心,常引讀者發會心微笑。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何能至此!
──溫金海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主席
思維圓滿、語言真切、能量充沛。梅門創辦人的睿智、忠勤、努力,在在於這本文集中,清澈而有條理地呈現出來,故曰:《養心日月談》是一本好書,一本闡揚中華文化的經典好書,更是一本難得一見的普世好書!
──顧敏 前國家圖書館館長、2012榮登世界名人錄圖書館學者、中華文化學術研究推廣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在李鳳山師父眼裡,沒有無用之材,只要透過適當的引導都可改善。我因而建議想突破困境的您,藉由本書的閱讀啟迪,來轉變生活態度,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觀。
──李永然 知名法律學者、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真正的健康絕不只是「無病」而已。健康的生活來自於認清疾病的來源,用知性與行動確實地將生活營造出一個遠離一切病因的清淨環境。李師父的《養心日月談》能讓讀者透過更細微與更高的角度,來認識健康的追求;透過了解與實踐書中的內涵,對追求真正的健康,將有莫大的助益。
──李章銘 臺大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任、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
作者資料
李鳳山
師父 ˙「梅門一氣流行」創辦人 ˙「國科會」氣功研究顧問 ˙「中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養生顧問 ˙「中巴文化中心」文化推展暨養生教育顧問 ˙2000年 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2004年 榮登「世界武術名人堂」,獲頒「先鋒傳奇獎」,為全球華人首位獲此殊榮者 ˙2004年 擔任夢工廠「功夫熊貓」功夫指導 ˙2005年 獲教育部頒發「推展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 ˙2010年 獲國際心輔協會頒發「傑出服務成就獎」暨「身心靈健康整合獎」 ˙2012年 行政院體委會頒發「體育推手獎特別獎」 ˙2012年 領導「梅門德藝天地」(全方位養生文化園區)榮獲行政院文化部「台灣文創精品獎」服務大獎 ˙2015年 美國國會頒發「促進世人健康卓越成就獎」 水裡來,火裡去,人性環保的啟蒙師 李鳳山師父,現代修養明師,傳生活之道,授養生之業,解生命之惑,培育無數金牌弟子和文化菁英,創辦「梅門一氣流行」,將養生融入教育、藝術與生活,具體實踐衣食住行育樂各面向養生文化志業,並研創強健身心之「平甩功」及發揚淨化人性之中華文化各式文創表演,普傳全球,促進世界和平。 著作: 《李鳳山養生之道》、《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李鳳山平甩功》、《李鳳山平甩的震撼》、《李鳳山自馭之道》、《李鳳山飪養之道》/商周出版 《Qi~ The Key to A Whole New Life》、《平甩的奇蹟》、《平甩CD》、《靜坐CD》(多國語版)、《李鳳山親子氣功》、《精~白蛇傳奇影音書》、《取經~西遊歷險記影音書》/梅門出版 相關著作:《李鳳山平甩功(暢銷改版):甩出健康.甩出幸福》《李鳳山平甩的震撼(改版)》《李鳳山自馭之道(修訂版)──生命的真相.修復的力量》《李鳳山飪養之道(修訂版):用心涵養‧放大素養》《養心日月談:迎進正向能量,開啟靈性生活》《養心日月談:迎進正向能量,開啟靈性生活【限量簽名版】》《李鳳山平甩功(暢銷增修版,附DVD):甩出健康,甩出幸福》《李鳳山飪養之道》《李鳳山自馭之道》《李鳳山平甩功(精裝本)》《李鳳山平甩的震撼(精裝本)》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