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理性與感性(全新中譯插圖版)
- 作者:珍.奧斯汀(Jane Austen)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3-11-30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5折 31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15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彈一場完美戀愛影視改編小說(GagaOOLala台泰日合作BL話題台劇!同名劇改小說)
-
擁抱過去的我:Me, Myself and I【郭雪芙自選私藏照首刷限量親簽版】
-
天防者IV:無畏者〔完〕
-
夜行堂奇譚【風靡PTT Marvel版超人氣日本怪談,全新加筆重磅成書】
-
最悲傷的是誰
-
你殺了誰(《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最新作)【首刷附贈解謎海報工具袋.東野圭吾印刷扉頁簽名】
-
侑美與夢魘繪師(邪惡奇幻天才大神超凡驚豔震撼全球祕密計畫,限量典藏豪華全彩精裝版,隨書附贈燙金藏書票「夢中的你」)
-
玻璃飯店(作者親筆簽名扉頁版)
-
如前所述:三島屋奇異百物語八
-
人生圖書館: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讀者票選年度最佳小說決選作!逾三萬七千則★★★★★書評狂推!如果你是個愛書人,這本非讀不可!
內容簡介
珍奧斯汀被譽為「英國最傑出的現代小說家之一」,本書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深刻描繪愛情中的理性抉擇與浪漫情懷,以及姊妹間的手足情深與相互扶持。
前後四度改編為影視作品,李安執導改編的電影《理性與感性》也是他的首部英語片
內斂而理智的姊姊,雖然跟初戀相互愛慕,卻因對方年少輕狂時的錯誤而分開;
浪漫而熱情的妹妹,愛上了一名浪子,卻因對方的貪婪和風流,徒留傷心遺憾......
在愛情裡,理性與感性,究竟孰輕孰重?
在愛情裡,到底該理智節制,還是要恣意隨心?
達胥伍家因為父親過世,長兄約翰繼承了家產。
長嫂芬妮勢利又貪心,鼓動丈夫不再遵守他在父親過世前的承諾:好好照顧繼母達胥伍夫人和她的三個女兒。
浪漫感性的達胥伍夫人於是帶著三姊妹,搬到了親戚租借給他們的巴騰小屋。
大女兒艾蓮諾聰穎大方,是一家四名女性的精神支柱,她總是克己復禮。
芬妮的弟弟愛德華去探視姊姊的時候,認識了三姊妹,並與艾蓮諾最有共鳴。
然而愛德華似乎有苦衷無法言明,遲遲沒有對艾蓮諾表白,艾蓮諾只能將情感隱藏心中,默默祝福他。
二女兒瑪莉安情感豐沛,浪漫無比,認為愛情絕無第二次的可能。
她遇上了英雄救美的威勒比,兩人墜入愛河,瑪莉安認為自己已然找到了真命天子。
直到有一天威勒比因為依附的富有長輩命令離開,不久後傳來了他即將結婚的消息,
他並給瑪莉安捎來了一封不假辭色、抹滅兩人情感的信函,令她悲痛欲絕......。
這對姊妹的感情路坎坎坷坷,但她們彼此扶持,給予對方精神支持,是彼此的好閨蜜;
她們因為秉性而用不同的態度面對愛情,在愛情裡,是理性還是感性更重要呢?
還有,在以「富裕」衡度幸福的社會,麵包對愛情來說,真是不可或缺的嗎?
【專文導讀】
一八一九年,奧斯汀逝世兩年後,浪漫詩人濟慈於倫敦居所李子樹前譜出名作〈夜鶯頌〉。《理性與感性》漫長的出版過程足以讓一棵理性時期種下的李子新苗茁壯成樹,在浪漫時期開花結果時引來濟慈眼中那隻冷眼旁觀人間疾苦的夜鶯。〈夜鶯頌〉開頭第一句「我心痛」冥冥中呼應了《理性與感性》女主角的心聲,也讓後世讀者領悟作家擱置書稿的時代意義。──國立臺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鄧鴻樹
目錄
〈導讀〉少女瑪莉安的煩惱──身處理性至上的現代社會,要如何保有豪放不羈的感性內心?鄧鴻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延伸內容
〈導讀〉少女瑪莉安的煩惱──身處理性至上的現代社會,要如何保有豪放不羈的感性內心?
國立臺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鄧鴻樹
二〇一七年英國發行新版十英鎊鈔票,首次以珍・奧斯汀作為肖像人物。這是英國繼莎士比亞與狄更斯以來,第三度有作家登上鈔票版面。除了英國女皇以外,奧斯汀成為英國目前流通鈔卷唯一女性肖像人物。
十英鎊鈔票雖然面額不高,卻與柴米油鹽息息相關。在奧斯汀寫作的年代,十英鎊等同尋常百姓半年生活費。不過,婦女無法真正擁有這筆可觀數目,因爲當時只有男性才有財產權(所謂限嗣繼承)。當時婦女尚無法經濟自主,唯有透過婚姻或家族男性成員才能確保衣食無慮。
十英鎊鈔票背景圖案繪有《傲慢與偏見》女主角在寫字檯的身影,不禁讓人想起這部作品女主角的吶喊:「世事經歷得越多,我就越對這個世界感到不滿」。
隱姓埋名的出版過程
奧斯汀成長的十八世紀奉行理性主義,女性需嚴守禮教規範,不能公開談情說愛,遑論以文字紀錄心情並公諸於世。據奧斯汀哥哥表示,當《傲慢與偏見》首版發行時,有位知名文學家宣稱:「這本書太高明了,不可能是女人寫的」。
奧斯汀的寫字檯是張不起眼的小桌,面寬才四十七公分。據奧斯汀姪兒透露,她常把寫字檯靠在窗邊低調寫作。她特地選用小紙條,有人經過時才能將文稿迅速收起。在文字世界裡躲藏成為奧斯汀的寫作宿命:她在世時沒有讀者知道作家真名。
如果「作家」是一種職稱,嚴格說來奧斯汀並非「作家」,因為她不是(也無法)以寫作為生。她生前出版時署名「一位女士」、「理性與感性作者」。匿名出版的主因不外乎當時社會對女性作家存有偏見。
不利女性作家的時代背景導致奧斯汀作品出版過程漫長。《理性與感性》是她生前成功出版的第一本書。一七九五年,作家年僅二十歲便完成初稿;兩年後,修改成《理性與感性》。往後十四年本書出版毫無進展,直到一八一一年她才在哥哥協助下自費出版。青春期寫下初稿的作家出書時已邁入壯年。
同樣延遲出版的情況也見於奧斯汀第二本成功出版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一七九七年,作家二十二歲完成初稿;同年,父親代為洽談出版事宜。沒想到出版社拒絕看稿。十四年後作家著手修改書稿,兩年後於一八一三年出書。出版社開出的條件是買斷版權,獨佔銷售獲利。當時出版界對女性作家的輕蔑態度可想而知。
奧斯汀作品延遲出版最久者應為她第一本嘗試出版的小說《蘇珊》。作家於一七九八年開始寫作,隔年完稿。在哥哥協商下,於一八〇三年獲得出版社預支十英鎊版權費。可是,出版社買下版權後並未如期發行。十三年後作家哥哥買回版權,隔年作家不幸過世。一八一八年,這部價值「十英鎊」的書稿歷經二十年才改名《諾桑覺寺》重見天日。奧斯汀作品坎坷的出版過程可納入英國文學辛酸史。
豪放不羈的情感
《理性與感性》敘述少女瑪莉安與姊姊艾蓮諾如何面對社會束縛以實現個人幸福的故事。情節發展圍繞在這對姊妹與三名男士的互動。事件戲劇性轉折讓姊妹在幻想與現實間看清如意郎君的真貌。
這對姊妹活在一個以金錢衡量幸福的世界。理性的姊姊務實達觀:「快樂跟功成名就關係不大,跟富裕卻是息息相關」。她相信婚姻若「達不到『夠用』或『富裕』,就不會有任何外在的舒適。」感性的妹妹無法苟同這種觀念:「不管是富裕或功成名就,跟快樂有什麼關係?」
瑪莉安相信愛情不應被物質利益或世俗觀念羈絆:「企圖約束無可非議的情感,在她看來不只多餘,更代表理智可恥地屈服於老掉牙的錯誤觀點。」她認為女性表達情感沒什麼不好:「我討厭那些打趣別人的陳腔濫調,其中又以『勾引』或『擄獲』最令人作嘔。這些話流於粗鄙狹隘。」
這位純情少女意外遇見一名男士:「他的相貌和儀態如此完美,活脫脫就是她讀最喜愛的故事時在心中勾勒出的男主角。」此人彷彿是白馬王子化身,「他附和她所有的判斷,感染她所有的熱情」,瑪莉安很快就愛上他。
當時「未婚男女互相通信,代表他們之間必定有婚約存在」。可是,瑪莉安在沒有婚約的情形下就與對方私下通信並公然調情。姊姊極力規勸妹妹要謹言慎行,不要違反禮儀。面對姊姊的理性建言,瑪莉安反駁說:
我明白妳的意思。我表現得太自在、太開心、太坦率,違反了世俗的禮法。原本我應該含蓄呆滯、沉悶虛假,卻開誠布公、推心置腹。如果我只聊天氣和路況,每隔十分鐘說一次話,就不會聽到這些責備。
沒想到姊姊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這名俊男果然就是渣男,移情別戀拋下瑪莉安:「自始至終,他所有的行為都以自私為出發點」。瑪莉安失戀後「明知故犯地忽視自己的健康」,甘願死在病榻:「如果我死了,只能說是自作孽」。
感情用事的時代意義
瑪莉安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堅信若不能「感情用事」就是白活。就算被渣男欺騙感情,她仍覺得心碎能讓生命更有意義,她對姊姊疾呼:
悲傷的我已經沒有傲氣。我不在乎誰知道我痛不欲生,全世界都可以得意地看見這樣的我。艾蓮諾,艾蓮諾,淺嘗悲傷的人可以有傲氣,可以有自己的意志,遭到羞辱可以反抗,可以還擊。但我不能,我必須切身體驗,必須憂傷度日。
明知不可卻非做不可,要解決理性與感性的衝突談何容易。瑪莉安說道:「不管情勢怎麼改變,不管別人怎麼看他,我都不可能忘了他。但我會約束自己,會靠宗教、理智和忙碌的生活壓抑那份感情。」
《理性與感性》藉由少女的煩惱描繪出一個反對「偽理性」的感性世界。外在世界灌輸的理智告訴她,幸福需以財富衡量,不該「徹底沉溺在悲傷裡」;可是,少女發覺心中情感無從壓抑,悲傷才是獨屬自己的無價之寶。少女深陷憂鬱林園,成為自己人生的女主人。
一七九〇年,十五歲的奧斯汀寫下一篇名為〈愛與友情〉的故事。女主角認為某人「沒有靈魂」,不值得被愛,「因為他從沒讀過《維特的煩惱》。」這本書就是德國作家歌德代表作《少年維特的煩惱》(一七七四)。歌德藉一位傷心到不能自拔的少年寫出時代的故事,在歐洲文壇引發抗拒虛假理性的感性洪流。
一七七九年,《少年維特的煩惱》英譯本推出,成為暢銷讀物。喜愛閱讀的奧斯汀想必讀過此書。從傷悲裡尋找自我的少女瑪麗安顯然就是「女版維特」;唯一不同的是,少年為情而死,感情用事近乎殉道。少女無法以同樣方式解脫,因爲感情用事的女子不會贏得同樣寬厚的憐憫。
《理性與感性》故事最後,少女瑪莉安「接受新的感情,有了全新職責」。皆大歡喜的結局令二十一世紀讀者不勝唏噓。少女慣於「推翻她最喜歡的座右銘」,往後果真不再為情煩惱?
一八一九年,奧斯汀逝世兩年後,浪漫詩人濟慈於倫敦居所李子樹前譜出名作〈夜鶯頌〉。《理性與感性》漫長的出版過程足以讓一棵理性時期種下的李子新苗茁壯成樹,在浪漫時期開花結果時引來濟慈眼中那隻冷眼旁觀人間疾苦的夜鶯。〈夜鶯頌〉開頭第一句「我心痛」冥冥中呼應了《理性與感性》女主角的心聲,也讓後世讀者領悟作家擱置書稿的時代意義。
作者資料
珍.奧斯汀 Jane Austen
珍.奧斯汀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卻四十二歲便英年早逝,獨身過一生,卻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包括:《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艾瑪》、《曼斯菲爾德莊園》、《勸導》與《諾桑覺寺》。 她世居平靜的鄉村生活,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絕少與外界接觸,故其所描寫的作品,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的風俗習慣、男女交往、戀愛、婚姻等,述及的層面雖窄小,卻充滿生動、真實和機智,字裡行間洋溢古典氣息。《理性與感性》是她第一部出版的長篇小說,而《傲慢與偏見》則是她最風行、評價最高的小說。 相關著作:《傲慢與偏見(三版)》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