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女神狀態:創造自己的真愛體質,吸引有愛的關係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女神狀態:創造自己的真愛體質,吸引有愛的關係

  • 作者:AWE情感工作室文飛(Dana)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1-25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9折 288元
  • 書虫VIP價:272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58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城邦6折優惠全年專享,快搶好康/其他

內容簡介

需要費力經營的 都不是對的感情 對對方越好,對方越拿翹? 吊足對方的胃口,才能維持美滿的關係? 如果自己夠努力,對方就會變成我期望中的樣子?…… 在感情路上,許多人走著走著才發現像在玩一場費力的關係平衡遊戲、才發現是有情而無愛,就算努力磨合、經營,仍難以感受到幸福,卻也無法放手…… 關係教練的蛻變之書,帶你看清兩性互動的真相 讓內在的女神(神性)狀態覺醒,吸引有愛的關係 愛情的無常,讓我們想學習技巧(aka手段)讓愛往想要的方向發展,但是再厲害的技巧,如果沒有調整內在狀態,也無法發揮強大長久的效果。本書作者文飛Dana為熱門課程高價值女人養成班的教練,在本書帶你認識兩性情感流動的方式,更分享個人對愛的體驗。透過練習和實踐調整心態,喚醒內心深處的積極、充滿愛的能量,活出完整自我接納的女神(神性)狀態,用符合自己個性的方式談一場滿足的戀愛: ‧你會清楚自己真正想找尋的人是誰,過濾掉「不是愛」的關係; ‧你不需要使用技巧和手段,就能自然地展現魅力; ‧你會抓到感覺,感受到對方現在經歷什麼、需要什麼,也就能知道怎麼回應對方; ‧你也將探索出自己與對方是不是走在真愛旅途上。 │關於愛情│ :唯有知道「什麼不是愛」才能認識「什麼是愛」。 :所謂的欲擒故縱,是互相傷害來博取對方的注意,以證明、考驗自己對對方的重要性。 :不論話語跟行動包裝得多浪漫美麗,只要是暗示且引發你內在恐懼的話語,都是在一點一滴傷害你。 :知道「自己跟對方都永遠可以選擇離開」很重要,當我們執意想要一段實質上已經沒有情感流動的關係繼續下去,那我們也不會在這段關係中感到滿足跟幸福。 :想要正確判斷對方給出的訊號,就是「不要判斷」,而是去「感受」。像是兩人共跳雙人舞,你是在感受對方的動向,而不是一直「分析、判斷」要怎麼跟對方共舞。 :「向宇宙/月老下訂單」的兩個要點:1.把許願的描述放在「自己跟這個人在一起會有什麼感覺」的「體驗」上面。2.將心中的位置「空出來」。如果你希望的伴侶是「對方很喜歡自己」的話,那就要立即停止並再也不追逐不喜歡你的人。 │同場加映│ 認識操弄、控制(PUA)的言語和表現 調情句型的精髓在於1.表達自己的感受2.給他回饋和方向 收錄女神(神性)狀態的戀愛關係檢測表 深刻推薦(依首字筆順排序) 小妮子/IG關係療癒創作者、專欄作家 柚子甜/心靈作家 蔡侑霖 Danny Tsai|/暢銷作家 Nicole/一隅有光 希塔療癒導師 │本書特色│ ◎改善任何感情問題的核心,都在於內在狀態的調整。就算補足再多戀愛技巧,如果內在狀態不夠豐盈,始終吸引不到有愛的關係。單身者或在感情中跌跌撞撞的人必讀! ◎明白真愛的樣貌,便能避免感情中的操弄(PUA),不再為了滿足感情需求,而讓自己的弱點被利用。也不再因為「害怕失去」而無法放手或挽回不適合的感情。 ◎女神狀態是去向內經營自己,透過書中的循心練習完成自我療癒,當你內在越是敞開,能夠感受(接通)的部分越緊密,自然資訊量也會越大,你會莫名其妙的「就是知道」對方的狀態跟他想要怎麼被對待。 【循心練習】 1.我想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 2.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想要這樣做嗎? 3.這個行動的驅動是因為不舒服?還是是因為喜歡?

目錄

前言 前導1.請不要經營關係 前導2.符合常理的關係——我們愛上的只是想像 「符合常理的關係」檢測表 Chapter 1.懂愛之前,先懂什麼「不是愛」 1個體化:內在能量層面的「成人」與「獨立」 2感情套路——操弄跟控制 3生活中潛藏的操弄:廣告、愛情騙子、無法接受你自由的關係 4以愛為名:操控和控制的言語和表現 5拿回自己真正的力量 6市面上兩性書籍幾乎都在教操弄 Chapter 2.了解愛,從宇宙觀的轉換開始 1為何我們常覺得真實的自己不會被愛? 2修復內在的分裂,由衷感受一切 3新的宇宙與存在觀開啟真愛體質 4命中註定的人 5我的體驗如何帶我認識非愛 Chapter 3.關係中的能量流與陰陽能量的動態關係 1感受關係中的能量流 2如何釋放內心的魔鬼(需求/期望/幻想/投射/控制/執著/情緒/恐懼) 3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的一面鏡子 4循心生活:先感覺,再行動 5愛的能量是什麼? 6陰陽能量的動態結構 7陰陽能量的性質 Chapter 4.女神狀態與真愛體質 1女「神」狀態 2真愛體質的調情藝術 有愛的戀愛關係的檢測表 3在愛的眼光裡,如何看待外遇與背叛? 4如何吸引有愛的關係到生命中?

序跋

前言
「愛,是不符合常理的。」 這是我在用身心靈體會愛是什麼之後的深刻感想。至少在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愛」對世界來說應該還是不符合常理的。這邊說的愛,並不是指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愛,而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我希望不久後,愛會變成世界的常理,希望這本書的誕生,可以為這個願景盡一點微薄之力。 體驗到自身擁有的無條件的愛,將會開啟你的女神狀態以及真愛體質。過去我在研究愛情關係時,也會追求變成所愛之人的「女神」,但當我覺得自己真正地接觸所謂「神性」時,發現女神狀態跟我想像中內容有蠻大的落差。 而真愛體質,則是能夠被真愛的關係圍繞(這並不一定是指愛情關係)。也因此我會花一些篇幅解釋何謂「不是愛(非愛,會被消磨、對立的關係所說的愛)」跟「是愛(真愛)」的差別。 老實說,我到現在都還是沒辦法百分之百地描述我所體驗到的,愛太過龐大、深刻、神奇。在我仍然不認識愛為何物時,愛甚至是一個難以令我接受的概念。但我會盡我所能地,把我從不認識愛到接受愛的過程清楚地寫出來。 「愛是一切問題的解答」這句話我相信大家都可能在動畫、漫畫或各種故事裡看過類似的概念,對尚未了解愛是什麼的我這句話也顯得很天真,愛怎麼可能是一切問題的解答呢?但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 就像是當我們不喜歡自己的時候,認為一切的人際關係的問題都出在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我們也無法相信「喜歡上自己」就是一切人際關係問題轉變的關鍵一樣,直到我們真的去實踐之前,那聽起來都像是遙遠且理想化的笑話。 研究親密關係將近十年,最後的我近乎是對一切感覺到疲乏,我自認為知道一切關係問題的解法了,我認為只要讓自己一直保持「選擇權」,並且學會重複誘惑伴侶,讓自己「永遠成為吊在馬前面的胡蘿蔔」就可以維持一段美滿的長久關係。剛開始當然非常興奮,覺得自己在關係的路上會變得很順利,但在實踐的路上卻發現這是一個沒有贏家、令人感到疲乏的答案。最後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全心全意的去喜歡一個人?為什麼越是付出真心、對對方越好,對方越是不珍惜?為什麼愛情變得好像只是一個關係平衡的遊戲? 在這遊戲裡,喜歡獨處、需要自己空間的、能夠性愛分離的陽性方似乎更天生適合當關係中的贏家,陰性方只能辛苦地不斷使用手段,為了當那個咬不到的胡蘿蔔,永遠都不能真心誠意沈浸在愛對方的情感之中嗎?為什麼我所研究的關係,到了最後,答案卻跟愛離那麼遠?(這邊說的陽性陰性跟性別沒有絕對關係) 但我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對對方越好,對方越拿翹」,還有那些聽到都膩了的出軌故事,這些體驗實在是太普遍了。在我尚未認識愛之前,我是一個對自己跟他人都很苛刻的現實主義者,用現實的手法追求理想的關係。就算我努力當個胡蘿蔔,最後也是把自己弄得渾身是傷,身心疲乏。就算我再怎麼了解男人,我也不是一直有心力在關係中操作各種技巧。最重要的是,我發現想要透過「操控」來得到愛,是一條絕對的死路跟幻覺。 2020年10月,我經歷了一個翻轉人生的體驗,我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愛,關於真愛一切是如此簡單、純粹。這個體驗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像是鳳凰浴火重生一般,跳脫出二元對立的無解牢籠,原來我過去理解的關係,跟愛並無相關、只是一種執著,現在的我只能說我們一般認識的那種關係很符合常理,但真愛卻是反常理的道而行。執著使我們活在某種可以透過操控來獲得的幻象之中,突破了幻象我發現了一個更廣闊、美好的世界。 認識了愛之後,人生的一切都變得不再複雜,在這不可思議的體驗中,我看到了圓滿、不費力關係的可能。在這個體驗的衝擊之下,我被迫重新定義什麼是戀愛、什麼是喜歡,世界像是被破解重組一樣。對事物的定義是一切發生的源頭,我如何定義戀愛、如何定義何謂喜歡的感受,都會直接造成我是否選擇、進入有愛的關係裡。 過去的我認為「失去會很痛苦」這種情感,這樣才是「很愛對方」的證明,我無法理解愛要怎麼在「不害怕失去」的狀態下存在。不害怕失去,不就等於我沒有喜歡對方嗎?不害怕失去的話,我為什麼還會想要跟對方在一起呢?當時眼界跟心胸都仍然狹隘的我,無法理解「害怕失去」並不與「想要」劃上等號。 不只愛情關係,這世界上的一切都變得好清晰、好簡單、好純粹,之前世界的複雜跟絕望好像假的一般。跳脫了次元,往幸福開啟了一跳全新的道路,那裡沒有痛苦、不需要玩關係平衡的遊戲、也沒有恐懼。希望這本書,也能為各位讀者開啟通往這樣的世界的道路。 當我看劇時,無法理解為什麼主角們面對金山銀山時可以視而不見,為什麼動漫的主角願意輕易原諒惡人,為什麼菩薩聖人們如此慈悲,願意去做那麼大的發願跟付出。為什麼可以不被利益誘惑?為什麼可以不去報復?那樣的精神力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原來,那使一切衝突彌平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雖然這是在我沒有體驗過愛以前,幾乎不可能理解的概念。就算看再多的書、關於愛的文字都只能用我狹隘的腦袋、過去的經驗去試圖解讀。那種感覺很像是我是一個活在1800年代古代人,不小心看了2020未來人對於生活的記載,試圖用1800年代的生活背景去理解2020年的便利生活那樣。但是,如果我看了從1800年代到2020年之間所有未來人的生活記載,了解過發展的進程跟完整的未來歷史,不是一次就跳到2020年代,那就比較容易了解了吧? 這本書的內容跟觀念,可能會跟我以前出過的書有一些出入,但這無關乎好壞對錯,其實只需要問自己一句:「我想要體驗什麼樣的關係?」如果認為圓滿、無痛苦、不用努力經營的關係對你來說太過於不切實際,那可能我以前寫的內容更加適合現在的你來閱讀。但如果你想要體驗看看無條件的愛,那種喜悅滲透到靈魂深處的關係,那麼也許這本書會給你讓你滿意的內容。 這是一本試圖挑戰所有關係常識的一本書。某部分它可能會有點哲學、有點抽象,但愛本身就是一種無法用理智去理解,只能用感受來經驗的一件事。愛,是無條件的,不會痛苦、只有無限的喜悅。只要你願意相信,它就存在。

內文試閱

前導1 請不要經營關係 關係經營,似乎是一件對維持關係來說理所當然、政治正確的一件事。但「需要被經營才能延續」的關係,事實上打從一開始就註定無法長壽。 如果你熱愛吃美食,這是你打從心底喜歡做的事,並且會讓你充滿欣喜,那麼你應該不會將吃美食這件事情稱為「經營」。你是否需要刻意地去安排自己「找好吃的餐廳」?尋找美食、把美食吃下去,是一件需要費力去做的事嗎?還是這是經由你的「心」引領你的過程,整個找美食、吃美食的過程都讓你心曠神怡? 經營這個詞需要出現的情況,大概會是:你是一個靠鑑賞食物賺錢的美食評論家。如果你熱愛看電影,你是否會認為沒日沒夜地看電影是一種「經營」?是否需要「費力」?當沒日沒夜看電影是為了某種交換時,才能稱做經營,或需要「費力」。 但你在看電影時或是走去餐廳時,的確眼睛跟雙腳都在用力,雖然在「用力」但卻「不費力」,在做喜歡的事的過程中,腳步都是輕盈的。即便你是個靠評論電影賺錢的YouTuber,你也不見得會把看電影這件事看成「經營」,如果你仍然打從心底享受看電影帶給你的一切體驗,不把金錢取得放在第一順位的話。 (這個世界上擁有大智慧的人,都一致認為金錢並不是喜悅來源,因為他們理解因為錢本身不具有任何價值,錢的本質只是一種交換體驗的中介,是虛幻的。賺錢並不是喜悅的來源,是一種有目的的交換,我們有錢會喜悅的原因是在「能夠體驗的選擇變多」的那種自由,或被他人認同的成就感的體驗中,並不是因為我們擁有了很多張印有數字的紙。) 我們只有在需要達成某種目的、取得利益的時候才會使用「經營」這個詞彙。經營在關係裡面的目的就會是「長久地維持關係」。如果我們只是純粹享受去做一件事的感覺,不去追求任何結果,那麼它就與「經營」沾不上邊。純粹享受一件事情,這件事能帶給我們喜悅,才有可能長久地讓我們想要去做它,而不會突然有一天爆炸反彈。「經營」代表的就是對績效的追求,也代表著你並不真正純粹喜歡做這件事。 但這不代表你不用跟你的伴侶溝通、約會、耍浪漫,我傾向用另外一個詞彙代替,叫做「滋養關係」。做這些事情不該使用「經營」的出發點去看待,而是只有當你真心喜歡這麼做的時候才去做。只有當「關係經營的內容」對你來說變成一個不需要任何回報,可以純粹享受的「興趣」時,你才知道你找到了「對的人」。 以「經營」的角度在看待關係,「讓伴侶開心」變成了義務,那麼關係內的真實感受就會很容易的被否定,好像只要不想維持關係、不想溝通、不想付出的那方就是「錯」的一方。但不想溝通、不想經營、不想付出的那方,真的有錯嗎?「不想做」也是該被承認跟接受的一種感受。 如果一段關係不刻意「經營」就會結束,那是不是代表兩個人為了「維持在一起的狀態」就得否定自己的感受,不能選擇去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如果讓對方開心、為對方著想並不是你打從心底純粹沈浸享受的事,那麼這段關係並不是屬於你的關係,不論你的頭腦認為你們彼此是多合適,或是你多不想要放開對方。 真正能帶給你幸福與愛的關係跟對象,會讓你自然而然地變得不去計較,並且想要支持對方的所有選擇(不論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看似很難做到的事,都會因為遇到了這個人而變得容易。為了想要看到對方的笑容而去做的一切,都會像是所有你喜歡的事情(例如吃美食、旅遊)一樣令人陶醉。 我知道這也許很難以接受,因為也許你會發現你現在認定的對象或離不開的關係,並不符合我說的這個狀態,這會使你感到不舒服或恐懼。在我遇到能激發我內心愛的能量的對象之前,我也一直很排斥跟恐懼這樣的事實。但是在遇到那個人的短時間內,與他相處的體驗像個萬能鑰匙一般,解開了我心中千百個甚至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的疑問。 這個體驗讓我了解,我雖然喜歡過好多人,曾經跟前男友糾纏好幾年放不下的我,對親密的關係的運作理解也算是比一般人更深刻的我,也不曾真正懂得什麼是戀愛、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性慾望、什麼是愛。(聽起來也許很誇張,但我並沒有任何的誇大) 純粹又美麗的情感跟體驗湧入了我的心中,跟以前那些我「以為是愛」的情感跟經歷形成強烈又清晰的對比。讓我明白我以前擁有的,只不過是看不清事物全貌的執著,與為了滿足內心空洞的依戀情節。我發現以前自己會對關係斤斤計較的原因,並不是我的錯(當然也不是對方的錯),只是我擅自將對方認定成「必須努力在一起」的對象,而我跟對方的關係的本質,事實上從來不包含喜悅罷了。 「需要經營才能維持的關係」,說白了就是用人工的手段刻意延長本質上短命的關係,需要不斷地在日常變得無聊時,刻意地創造對方對浪漫投射的內容。或是在一段時間內,做點什麼來證明、讓對方感受自己是被重視的,或是被愛的。我們沒有辦法在沒有任何外在作為的狀況之下,無條件地相信自己是被對方愛著的或是被重視的,所以才需要「經營」。 經營有沒有其效果?有的,經營的確可以延長這段關係的壽命。但,這就像人類壽命延長也不代表等於變得幸福的意思一樣,關係能延續、維持不代表你很快樂。這些的需要經營才能維持的關係有沒有其價值?絕對有的,這些關係使我們更認識自己,使我們掙扎、痛苦,使我們有動力去尋找「愛」。這些「不是愛」的關係激發了我們內在各種黑暗,使我們發現自己的真實。但不管什麼樣的關係,任何關係都是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平時無法發現的自我。 我們不需要特別去延長一段關係的壽命。該開始的關係讓它開始,該結束的關係就是該讓它結束。每段關係的出現都有它自己的任務,有它本身的性質跟期限,它都會扮演在你生命中給你某些體驗跟學習的角色,讓你慢慢往「靈性成人」的方向前進。 我們需要做的,就只是試圖讓自己維持在「放手」的狀態之中,適合我們、能帶給我們幸福、充滿愛的關係在我們釋放各種生命課題之後,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這種關係不需要抓住,也不需要刻意維持就能自然而然成長茁壯、越來越豐盛,不會互相消耗,反而是互相滋養壯大彼此。 它會輕輕地停在你張開的手掌上,一直自發性地滋養著你,你不需要拽著對方跟你溝通、也不需要哀求對方的注意力,或用道德綁架來迫使對方對妳專一。因為滋養你、愛你、為你做的所有的事,也是對方純粹的「興趣」而不是義務。 如果滋養關係變成一種興趣,根本不需要有其他人督促,就跟你想要打電動、看漫畫一樣,你光是享受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會不想要做?(但當然也有不做或不想做的時刻) 我們普遍認為關係可以透過「作用」(經營關係)來影響它,但當我越是了解關係,就發現了一個盲點:那些因為維持很久所以分享關係甜蜜祕訣的情侶,關係的維持並不是因為經營才延續,而是那是一段本來不管經營與否都會維持下去的關係(也就是他們雖然嘴上說那是「經營」秘訣,但事實上兩個人長期自然而然都很享受為對方付出的行動,並沒有將那些用「經營」的本質來看待)。 對於一個處在一個自然期限很短的關係中,熱戀期過了之後光是去驅動對方維持關係的動力跟意願都很困難。那些網路上分享的關係經營的文章,雖然能夠短暫、小幅地改變一段關係的感受,事實上並不能撼動一段關係必然的本質。 前導2. 符合常理的關係 近年來心理諮商開始被重視、兒時創傷被廣泛地討論,我認為這是人類整體心靈進步的好的開始。但它也顯示了大部分的人還在剛開始療癒,或療癒中的進程,還尚未能脫離對以「需求」作為基礎而建立的關係的執著。但那是認識愛的必經過程,因為唯有知道「什麼不是愛」才能認識「什麼是愛」。以需求作為基礎而建立的關係,是在現代「符合常理」的關係形式,如果沒有滿足「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這個條件,我們認為關係便不會成立。 (這邊我需要非常清楚的界定「需要(需求)」跟「想要(欲求)」的差別,這概念在我以前出的每一本書都會提到。需要是「沒有會很不舒服,有了也不會非常快樂」,而想要是「沒有不會不舒服,有了會為生活加分」的兩種不同的能量出發點。雖然在普通的生活對話中,想要跟需要這兩個詞的使用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區別,但是在本書裡面區別這兩個詞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符合常理」的關係是這樣開始的:彼此因為符合彼此對於愛情的投射而看對眼,努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產生了甜蜜的熱戀期。投射就是一種自己內在因為愛的缺憾,進而產生的某種理想對象的形象,套在外在形象有符合這個角色的人身上(例如氣質、長相等任何可以藉由外在刺激來引發此種想像的對象),並且希望對方演出這個理想的形象與劇本,也就是關係書籍常說的「妳喜歡上的是妳對對方的想像,並不是對方本人」。 但越相處越會發現對方跟自己的原本美好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因此甜蜜的幻覺被打破。兩人開始進入權力鬥爭的階段,互相試圖用主動(溝通說服)或被動(擺爛逃避)的手法來操弄、改變對方,看看能不能使對方「變回去熱戀期的樣子」或是「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對象」。我們無法允許對方擁有超出劇本的變化。 這個時期會產生很多衝突,藉由「溝通」想要讓對方停止讓我不舒服的行為跟想法,試圖讓對方維持在那個投射的形象裡,這樣才能滿足自己在感情中的需求跟期望,不然我就會不舒服、不開心、覺得委屈。 然後在這個過程之中,如果兩個人都不想選擇分開,想要找到解決方案,那就會成為一個「磨合」的過程。彼此協調、找到妥協的平衡點。這段關係也就會變成一個不斷尋找平衡點的過程。找到平衡點之後,關係也不能承受太多巨大變化(例如任何一方突然因為重大事件,人生價值觀被挑戰等),因為這樣平衡又會打破,又要重新來過一次。 但如果關係一直處於平衡,又會變得缺乏刺激。當缺乏刺激時,平衡也會因為一方可能因為缺乏刺激的不滿足,又再度打破平衡。因此此種關係的主題就是將精力投注在把對方壓下來,或是把自己提上去。如果關係長期在固定的不平衡狀態,就會使得某方變得過份或是「不珍惜」。但這就是符合常理的關係所追求的「穩定」,在「不是愛」的關係裡的穩定是指「變化很少」,而不是充滿變化(充滿變化不等於充滿八點檔戲劇性劇情)也無法被挑戰的感情。 「符合常理的關係」的隱藏主題是「恐懼」與「痛苦」,當需求在沒有被滿足的狀況下我們會不舒服、會痛苦。需求與恐懼是一體兩面,因為沒有恐懼就不會有痛苦,可以說需求是恐懼的孩子。甚至也會有人會認為,只要我們互相不需要,也就沒有建立關係的必要了。(很多人在關係裡會說出「如果你不能做到這個那個的話,我要你這個男女朋友/老公老婆要幹嘛?」這很明顯的就是建立在需求功能上的關係。)因此我們下意識就會希望被需要,並且下意識想要創造對方需要我們、離不開我們的狀況,因為這是關係建立的唯一可能依據。 雖然市面上愈來越多有讓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概念的兩性書籍,但是其中的內容除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的那句口號之外,幾乎所有跟建立關係有關內容都仍然是需求為基礎,而且還很難察覺。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理性上知道對感情不能執著,所以我得到的解法就是要追求一個「有選擇權」的狀態,讓自己能夠有能力「讓」(操控)每個我想要的人都想要我,這樣我就算被拋棄也不會太在意或難過,因為有很多很有魅力的人等著想要跟我在一起,我便不會「缺」。 我以前以為這是一種力量,但事實上是另外一種恐懼與懦弱。有一天我就突然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奇怪,為什麼在面對關係時總是以「自己會被拋棄」為前提呢?為什麼我總是在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呢? 例如我知道能夠藉由瞭解對方的弱點(童年的創傷、需求)進而了解對方對於愛情的投射,去滿足對方在感情中的需求、呈現對方感情投射中的樣貌,來創造對方「愛上我」的感受(而這就是誘惑的技術)。或是我可以利用「第三者」的出現來刺激對方產生「害怕失去」的動因來挽回一段感情。 我發現我過去近十年所研究的東西,都與愛沾不上邊,都只是仍然是巨嬰的自己,想要透過各種方式來操縱他人來達成自己期望的方法論而已。由那樣的方法所建立的關係,雖然感覺很強烈,但卻一點都不真實、也不自然。 久而久之我發現這些關係都有幾個共通點:第一個是它們都無法承受「平淡的日常」的考驗,沒有戲劇化的劇情、不去特別刺激對方,就無法維持「想在一起」的想法。第三個是「自己想要做的事」都跟「對方會喜歡上我的事」有落差。 一顆樹苗不用特別的輔助跟刺激,不用奮力、努力就會自然地舒展開自身而生長。那麼一段需要花心思去操弄、使人疲勞又不安的關係,無法像樹苗一樣優雅、自然生長茁壯的關係,是我要的嗎?只要停止操弄、停止努力,關係就會快速的崩壞、漸漸地腐朽。那這樣的關係,是真實的嗎? 為了得到對方而「欲擒故縱」的我並不真實,為了不要分開才願意讓對方開心的我並不真實。對對方越好,得到的結果卻是對方的不珍惜、不尊重。對對方不好,對方反而窮追不捨。我們總是互相傷害來博取對方的注意,來證明、考驗自己對對方的重要性。我們總是想要限制彼此的自由、希望對方一直在自己的牢籠中,這樣的關係普遍又常見,但它到底是什麼呢? 既無法感受到幸福,卻也無法放手,討厭那個在關係中總是在斤斤計較的自己。不管再怎麼「溝通」,好像都沒什麼實質改變,好像自己永遠都是那個比較想要關係能順利的人,永遠是自己努力想改變、永遠是自己在拖著對方前進。只能祈禱對方有一天會突然開竅,突然有自發性想要跟上自己的腳步,祈禱有一天會實現「如果自己夠努力,對方也會改變成我期望中的樣子」的未來。 就算關係內感受到的強烈情感大多是痛苦跟不安,自己的內心在內戰,也在跟對方打仗,卻說服自己這樣的不離不棄、對痛苦承受的頑強就是愛。仔細想想,這種內憂外患的關係動態簡直是損害心靈健康的元兇(toxic relationship)。但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我們總是進入這樣的關係?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而在愛的體驗中,我終於發現問題所在:我們認為「戀愛」跟「需求」無法分割的這個預設前提,是極度狹隘的看法。我們認為戀愛的情感一定得跟投射掛鉤,沒有投射就沒有戀愛感。我們認為戀愛的情感一定得跟童年創傷掛鈎,童年的創傷創造了每個人不同的依戀模式,沒有人在討論「不需要依戀」的戀愛長什麼樣子(我個人認為這跟「安全依戀」模式還是有差別的,安全依戀雖然不戲劇化,但還是依戀)。 何謂依戀?依戀是一種藉由依存性延伸而來的情感,會因過去經驗形成在關係中固定的行為、情感模式。我理所當然地認為,人必然會被過去的經驗所定義,要擺脫過去經驗(創傷)的影響是非常困難且漫長的路,但本書正要挑戰這種觀念。 「符合常理的關係」檢測表 ‧跟他剛開始認識的時候,我覺得他好完美根本沒有任何的缺點 ‧剛開始認識的時候,對方覺得我很完美沒有任何的缺點 ‧熱戀期過後,他變得好像沒那麼喜歡我/我變得好像沒那麼喜歡他,會去思考與其他對象的可能性甚至展開行動 ‧對他好之後如果他沒有也對我好,我就會很在意很委屈 ‧看到對方因為我而難過或受苦我會有一種莫名的快感 ‧如果對方讓我很難受,我也會想要讓他將心比心嚐嚐看這種難受的感覺 ‧對方如果在我不在的時候過得很開心,我會不太高興 ‧如果對方會因為我感到受傷,我會覺得開心跟被在乎 ‧現在雖然沒有很幸福,但只要對方改變了我們一定能幸福 ‧關係在需要溝通、協調的時候對方/自己常常抱持迴避態度,覺得很麻煩 ‧如果對方離開我,我會非常痛苦、難受甚至會想死 ‧如果我離開對方,對方會很痛苦、難受甚至會想死,我也會很有罪惡感 ‧我好像做什麼對方都不滿意/對方不管做什麼我都無法滿意 ‧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關係一定有改善的機會 ‧如果我們分手了,並且完全沒有復合的可能的話,我不會想要花時間跟對方相處 ‧覺得自己越喜歡對方,自己越是辛苦 ‧感覺自己/對方內心還有無法遺忘的對象,感覺對方/自己並不是對方最喜歡的人 ‧就算自己/對方做再多事情證明是愛對方/我的,對方/我還是一直需要對方證明 ‧我/對方會時不時刻意測試自己是否還愛自己/對方 ‧如果在我還喜歡對方的期間,對方選擇我以外的人,我會無法祝福他們的幸福 ‧我很常羨慕其他情侶彼此的相處,覺得自己的關係互動不夠完美 ‧在關係裡面會很在意誰在上風誰在下風,誰比較愛誰 ‧如果對方不需要我了,對方一定會拋棄我 只要上述情況超過2項,就代表你正處於一段以需求為基礎的關係之中。 真愛體質的調情藝術 在慢慢轉變成真愛體質後,戀愛就會完全脫離性別的限制,單純成為「陽性」與「陰性」與能量互動與創作過程。事實上除了重複覺察、允許與釋放自己的情緒之外,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你真正接近愛的狀態。建議大家試著用真愛體質的核心,去與戀愛對象互動看看會有什麼不同體驗。 對於真愛體質,互動的重點並不在於獲得對方喜歡的感情或特定良好的反應,而是在於「選擇如何表達、選擇什麼形式,才能無失真地讓自己內在真實的『情感能量』傳遞出去。」當我們內在分裂情況越嚴重,我們內在真實感受跟我們表現的方式會越不一致,也就是我們會習慣戴面具或是玩愛情的遊戲,使得一切變得複雜難解。 但我們要記得,「對外境作用」的確會有暫時的效果,但那都是虛假的。在真愛體質時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讓關係本質跟能量自然流動的一種「無為的作為」,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感受不會「結塊」又成為情緒毒素,並不具有控制關係走向的意義層面。因為不論怎麼操弄關係的表面,關係永遠會照著它的本質走。 調情就是一種「創造氛圍」的藝術。而要如何創造氛圍?就像是電影用什麼樣的手法跟安排來讓觀眾產生內在的感覺是一樣的道理。 以陽性角色(想呈現MAN的氣質)做例子: 「我喜歡妳的反應」、「我很喜歡妳的反應」、「我好喜歡妳的反應」三個說法的效果會有差異,但是這些小差異的堆疊,就會造成結果上很大的不同以及人格氣質上感受的差異。(當然跟說的語氣跟方法也有關係,只是我們現在是單純用文字表達)調情之所以可以被稱為藝術,就是因為它本身所包含的元素在操作跟表達上面有非常多元化的變化可以玩,效果也各異。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感受自己想要創造的氛圍,並且去感受這些感覺是用什麼形式被表達的?有什麼不同的表達形式?跟自己預想的形式是否有落差?例如你的腦袋覺得「應該有性感感覺」的人事物,是否每一次都能夠讓你產生強烈的性感的感覺?你的腦袋認為「不該有性感感覺」的人事物,是否一定沒辦法讓你感受到性感的氛圍?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訓練的敏感度。 不管是什麼樣的氛圍,帥氣、可愛、優雅、man或女人味……任何一個感受,你都得在生活中慢慢細細去品味,氛圍的表達就像每一件藝術創作,可以盡情用各種材料、設計跟元素去組合,用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來傳達自己想要的情感。 要去了解某句話、某件事、某個人為什麼可以帶給你這份感覺,為什麼他做出來的感覺是「有到位」的?這原因只有一個:他所選擇的形式,跟他背後支撐這個形式的能量是對應到的。光是「執行形式」,例如光是說「我喜歡你的反應」,但背後並沒有認為自己的喜歡對對方來說是「有價值」的底氣,就會讓這句話變得不man。所以這才是為什麼「人帥真好,人醜吃草」,其實並不是帥跟醜的問題,做某件事有沒有背後支撐做這件事的理所當然性,是「底氣」的問題。 我發現要準確地去判斷局勢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帶成見地去「感受」。不要用腦去分析,也不要用邏輯去挑刺,因為每個人的背景跟動機實在是太複雜了,你無法用一個行動就推測出對方為什麼去做這件事,因為事實上,「常理」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過去當我想要用常理去判斷一個狀況的時候,通常都會有落差,但是當我純用感受去感知狀況時,很多時候不合常理,但反而準確度會變得很高。 因此要懂得調情,也必須開始培養這種關於「情感能量」的敏感度。就如同沒有一件藝術品是可以不透過感受去「懂」的。當調情只是流於形式時,只去思考怎樣才會有效時,就會變得非常像在打戰,無法讓你享受關係互動時那種能量流通的感覺。與其去思考怎樣回應比較「有效」,不如將這個精力轉移到尋找讓自己會「最喜歡自己」的表達方式。 「藝術」一定要先娛樂到自己,自己愛上自己的作品,與作品合而為一的創作才有可能打到觀眾的心底。就像唱歌,有情感的歌聲跟只是炫技的歌聲能帶給人的感動跟情感波動就是不一樣。炫技的歌聲當下high過就算了,會忘記,會留下印記的,都是有情緒能量支撐的那些表演。會讓人感動的表演者,也是當下必須沈浸在自己的演出之中,真正地忘我,不是一邊思考自己該怎麼做才會得到觀眾的喝采或喜歡,而是將重心放在自己「想要傳達」什麼,想要讓觀眾感受到什麼,是以自己想要表達的為重心,並不是討好。 這就是關係的藝術,是雙方彼此的能量交換。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為什麼會讓你感覺到某種特殊的感覺,他是在什麼時機點呈現的,是用什麼方式呈現的,這些成千上萬的細節,你分析都分析不完。而是我們讓自己要進入那樣的能量,摸索自己要用什麼方式來呈現這樣的感覺。每一個人的可愛的形式不同,帥氣的形式不同,但是我們都能將自己的某種感覺用某一種方式達到100%。這時候你就成為一個「獨樹一格」的特色,沒人可以跟你比較,也無從比起。 其實不管是生活上的任何事,我們在做的都是「能量的傳遞」。而你所選擇的形式,是不是能夠完整表達你自己內在感受到的能量?還是你因為害怕被看穿,而將自己的能量打了折扣才傳達出去?還是你所選擇的形式根本跟你自己內在感受到的東西完全相反?或是你對於你想呈現的氛圍,你根本上就覺得自己「不夠格」支撐起這個氛圍的渲染? 例如你覺得自己有資格可愛嗎?有資格帥氣嗎?如果有資格,你是認為自己本身不需要任何的包裝就有這樣的資格?還是你必須透過某種特定的條件形式(例如衣服、妝容、體格、多少人追求)才會覺得自己可以支撐起這個能量呢?這些都會影響到你跟他人互動的能量交換的結果。 明星們為什麼會那麼有魅力?就是他們一天到晚都在訓練自己的非語言表達,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傳遞我想要傳遞的情感?明星們不斷地修正自己對於自己的認知、傳達自我的方式,就如同摸索著要創作什麼的藝術家一樣,只是道具換成自己這副身體而已。讓自己所選擇的呈現形式,跟自己內在想要傳遞的能量達到功率近乎100%,就能夠迷倒一票人,追星追到天涯海角。 一切的秘密都在於是否能夠領悟到「能量」在這個世界的運行,敏銳度跟覺察力越高的人,越能夠看透一切。而過去我們所認為的經驗跟常識,在了解能量運作的之後,會發現都可以視為無用的資訊,因為在真相的世界中,過去經驗跟常識都是一種對真實世界的失真的框架與扭曲。 在愛情關係互動要順利,其實不用變成什麼調情大師,只要活用幾個句型就可以了。因為我發現大部分大家戀愛的問題都只是讓自己變得怪裡怪氣又不可愛而已。這邊分成兩種不同類型的句型,一種是給想要「被追求」,想要站陰陽動態的陰性角色的句型。另外一種則是想要「主動出擊」,想要站陰陽動態中陽性角色的句型。只要雙方都至少能運用這樣的句型,就能自然地一來一往,順利地發展下去。 陰性角色的句型(在關係裡想要被滋養的一方) 陰性角色的核心概念是「回應」,所以可以利用帶有回應意味的句型強化你的陰性能量表現,同時帶動對方強化他陽性主動的能量。陰性的主題是「接收」,也因此你的任務就是給予對方行動之後的「回饋」,以及讓陽性角色知道「如何給予你」的大方向。 給對方回饋和方向的兩個基本句型 1 我喜歡____/我不喜歡______>>>讓對方知道給予的方向 2 你_______(事情/動作)讓我______(感受)>>>給出回饋 (更多內容請詳見本書)

作者資料

AWE情感工作室

台灣第一個同時擁有教男、教女教練的戀愛教學團隊,以關係議題為中心,致力於以簡單容易理解的方式破解難解的關係問題。工作室的主旨以在感情關係中獲得更高的自由度為目標,期望接觸到工作室的讀者、學生都能更加自在地活著。創辦人為Dana與亞瑟。

文飛(Dana)

台大國企畢業,並於2012開始從PTT發跡分享愛情關係與人性心理的領悟與心得,並在2016創辦AWE情感工作室(2022因個人規劃退出)。 經歷不足掛齒,只要自己的文字能讓人任何一位讀者活得更自由就好了。 出版作品:《是男人沒有眼光,還是妳不懂得發光》《戀愛力》《有一種分手叫不遺憾》《女神狀態》 FB粉專:文飛 - Dana SOSreader專欄:泥濘中的成長筆記

基本資料

作者:AWE情感工作室文飛(Dana)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優生活 出版日期:2022-01-25 ISBN:9789571399201 城邦書號:A2203347 規格:平裝 / 單色 / 20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