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生活風格 > 休閒嗜好 > 其他
並非故意與眾不同:我的衝浪人生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2016年普立茲自傳獎 歐巴馬總統2016年推薦書單 《時代雜誌》(TIME)2015年十大非小說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最佳夏季書籍 亞馬遜書店衝浪類 #1 探險類 #6 推薦 吳懷晨——作家 李明璁——社會學家 李李仁——演員 陳思宏——作家 番紅花——作家 鈕臻琳——衝浪選手 詹偉雄——文化社會學研究者 楊富閔——小說家 劉崇鳳——作家 鍾怡雯——作家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對海浪執迷,容易讓人放棄所有。 然而,這是我想要的嗎? 衝浪乍看之下僅是一門運動,事實上還有其他意涵:它是美妙的沉溺, 困難的學問,有違善良風俗的嗜好,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故事從1960年代社會開始翻天覆地轉變,小菲尼根慘淡的轉學生活說起: 中學時,他隨父母移居夏威夷,脫離洛杉磯郊區井然有序的白人世界, 迎來種族衝擊,校內霸凌頻仍,幸好10歲時迷上的衝浪拯救了他。 火奴魯魯夢幻般的衝浪聖地成為精神上的避難所, 更結交了同樣愛好衝浪的朋友,維持長年的友誼。 完成學業後,他與好友展開全球尋浪之旅,足跡遍及南太平洋、澳洲、亞洲與非洲。 他細細描述著名大浪的細微複雜,以及面對恐懼、 學習駕馭巨浪的過程,語帶幽默地回顧瘋狂年少歲月。 同時藉由深入當地生活與大量閱讀,反思生命的理想與意義。 他最終決定返回美國,獻身新聞報導工作, 探討種族、戰爭、政治、貧困、毒品、土地意識、 文化認同等尖銳深刻的議題,獲得無數新聞獎項。 衝浪自始至終都是本書的核心,不僅是心靈的寄託, 更是他終生探問自身極限和生命理想的兩面刃。 眾聲喧嘩,對於「我是誰」「要往何處」「能成就什麼」三大人生課題, 菲尼根最終找到與之對話的自處之道。 「你能用多少種方式描述波浪?你永遠不會厭倦菲尼根這麼做。」 ——《時代雜誌》 「就像強大、玻璃般的浪潮,關於衝浪的好書很少見。 菲尼根是令人愉快的說故事者,帶著讀者經歷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 ——《出版者周刊》 「優雅的文字結構。這是令人難忘的冒險,一部知識分子自傳, 講述對愛情、友誼和家庭的不安,探索的冥想……」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菲尼根為衝浪者寫了這本書,但在更基礎的層面上,本書提供了清晰的美國少年時代願景。」 ——《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菲尼根一輩子演繹了追逐海浪的遁世者、厭世者與入世者。他活出道地的浪人魂, 讓我們第一手感受到浪跡天涯的風土閱歷。身為海島的子民,開卷那刻就愛得難以釋手。」 ——吳懷晨(浪人、詩人) 「這是一本述說『人生可能性』的傳記,當身體感官(取代理性)接管了對世界的理解, 宇宙豁然開朗、天空一片澄明,我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詹偉雄(文化社會學研究者) 「我從未想過衝浪能切入種族與政治。但自己也曾從高山湖泊中照見家與國。 那一道空心管浪裡優雅穿越、平穩滑行的每個瞬間; 或被大浪擊爆,危在旦夕的悲慘時刻,都成為了這世界的當下。」 ——劉崇鳳(作家) 「小浪衝濺童年暴力,大浪席捲迂迴人生,讀著讀著,聞到沿海腥味, 浪撞進眼眶,鹹鹹酸楚,似有甜度,讓我也想丟下這百無聊賴的人生, 去海邊,去冒險,去衝浪,任渺小的自己捲進浩大的時代洪流。」 ——陳思宏(作家) 「這樣的美好在我行進的人生中也正深切感受著,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看完會讓你更接近衝浪的內在世界。」 ——鈕臻琳(衝浪選手)

序跋

【譯者的話】
  知道《並非故意與眾不同:我的衝浪人生》這本書,還得追溯到兩年多前在臉書偶然看到杜格爾德.麥唐諾(Dougald MacDonald)的發文,「可能是最棒的攀登書籍!不過……講的是衝浪。」他的話引起我強烈的好奇心,有數十年攀登生涯的麥唐諾,以寫作與編輯維生,先是在美國攀登雜誌Climbing撰稿,現在則為美國山岳協會(American Alpine Club)的刊物服務。他讀過的攀登文學自然不少。我馬上下單買了電子書。      第一回閱讀,好像被翻天覆地的大海嘯打得七葷八素,勉強存活下來,但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這本書的資訊量實在太多。作者掏心掏肺描述大海的能量與波浪的生命,有如愛斯基摩人描繪白雪,中國菜翻新麵點花樣,詞彙與方式層出不窮。我並不熟悉作者成長的時代背景,比如嬉皮文化、反戰運動、致幻劑實驗等,只知道這些背景和衝浪發展成早期圈內人引以為傲的次文化、反主流息息相關,衝浪暗示了與主流文化背道而馳的自我追尋,甚至自我沉溺。      與如今躋身主流的攀登在美國的發展類似,攀登者也曾多有自詡畸人的孤標傲世。我決定再多讀一遍,然後一遍變成兩遍,兩遍變成十遍。每次讀都多了些拍案叫絕的感同身受,擊節讚賞的會心一悟。掩卷後反思更有咀嚼不盡的無窮餘韻。      這是本誠實的追尋紀錄。人生究竟為什麼?有什麼意義?到頭來誰真的找到終極解答?還是領悟追尋本身即是答案?作者終於獻身報導行業,但衝浪始終如影隨形,蠱惑、陪伴、引領他,衝浪對作者意義重大,即使用整本書來描述,還是理不清與衝浪間的千絲萬縷,如果被迫一言以蔽之,也許作者要仿效喬治.馬洛里說,「因為它在那裡。」      癡迷攀岩的我,將作者對浪的描述,比為對岩壁的描述;衝浪的過程變成攀爬的動作;海洋學解說變成地質學剖析。作者說,浪不能只用高度來定義,對,難度級數也不能概括攀登路線。撿拾海灘附近田裡掉落的乾淨水果果腹,像是攀岩者低價購買或是免費拿取超市的過期蔬果和麵包。衝浪者最愛箱型車,我也住了將近七年的露營車。衝浪是最重要的,只要還有得吃就要衝浪,我也認為只要不餓著就該攀岩。我們接受衝浪和攀岩都有風險。海和岩壁不說謊,因此我們得以看見真實的自己,想要更認識自己。這是我們的信仰。      作者與朋友布萊恩展開全球的尋浪之旅,從斐濟、東加、印尼到南非,他們看著地圖、洋流與風向資訊,探勘可能的新浪點。我則是多年來對攀登未登峰、開創新路線念茲在茲。為什麼尋浪?為什麼尋岩?作者回答不出來,我也不清楚,只覺得必須去,也許去了就知道。我曾在Alpinist雜誌上嘗試解釋,「能夠自由的詮釋垂直地域,完全不受前人的資訊影響,非常快意。儘管放開去嘗試,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最終作者似乎和我一樣,從外界找到的是很內心的東西——我是誰?想要什麼?該往哪裡去?      到了某個階段,布萊恩求去,不想再在尋浪任務中扮演副手的角色。作者從舊金山搬到紐約市時,也有解脫的感覺,他不用繼續當個人色彩強烈的衝浪醫生馬克的副手。我完全可以理解,攀登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與繩伴攀登,我早期與攀登經驗豐富的先生攀登時,也一直有身居副手的感覺,儘管攀上未登峰,卻覺得不能當作自己的攀登履歷,這種情況一直到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和自信才改變。不是想要與人較勁,只是想從陰影下走出來享受陽光,在世界上找個舒服的位子。對某件事認真,就會想尋求一己的定位,就想要證明自己有扛得起的獨立性。人生亦然。      和我一樣極愛這本書也反覆閱讀多次的攀登朋友,曾問我最喜愛哪一章?我煎熬良久,最終狠下心說是描述舊金山的第八章,它把人對執愛的矛盾點得太好。該章的主角是醫生馬克和木匠毛孩子,同為高超的大浪衝浪者,個性卻如同火與冰,截然不同。醫生是衝浪狂熱的傳教士,毛孩子則低調到不能再低調。我讚賞醫生對衝浪的愛,也希望自己能那般獻身於攀登,卻寧願當個毛孩子,對衝浪有如兩面刃的吸引力戒慎恐懼,不想放棄所有而變成社會的邊緣人。作者對平衡人生的反思,也跟著成長進化,尋浪時恐懼自己落後於早在社會立足的幼年同伴,衝浪是否是自私的?怎麼樣才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不得不認同麥唐諾的說法,這本書真的是很棒的攀登文學。也許對任何執著非主流活動、從事不被主流價值讚賞的事業的人,都會在這本書裡看到自己的來時路,而有所領悟。我們不是刻意不從眾,其實和每個人一樣,都想知道自己是誰,心安理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對社會有貢獻。而與執迷的事物緊緊相繫,也許在歷經波濤洶湧的起伏之後,我們最終會找到平靜。

作者資料

威廉.菲尼根(William Finnegan)

美國著名的報導記者。幼年在加州度過,10歲開始學習衝浪,中學時因父親的電視製作人工作,全家移居夏威夷,他在那裡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磨練衝浪技巧。衝浪成為他一輩子的痴迷。 自1987年起,為《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專職撰稿人,主要探討南非的種族衝突、中南美洲和非洲的政治問題,以及美國青年的貧困和毒品問題。獲得多項新聞獎,包括二次入圍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決選、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獎、John Bartlow Martin公共利益雜誌新聞獎、Edward M. Brecher媒體成就獎及Sidney Hillman雜誌報導獎,並著有多本相關書籍。本書為他的回憶錄。

基本資料

作者:威廉.菲尼根(William Finnegan) 譯者:易思婷(小Po) 出版社:紅樹林 書系:go outdoor 出版日期:2018-11-27 ISBN:9789867885975 城邦書號:1FO011 規格:膠裝 / 單色 / 43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