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看護愛妻的鬥病日記:一名癌症專家失去與重生的紀錄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看護愛妻的鬥病日記:一名癌症專家失去與重生的紀錄

  • 作者:垣添忠生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2-05-21
  •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日本癌症醫療權威垣添忠生,守護癌妻親身實踐的傷痛療癒紀錄 ◆日本NHK已拍成90分鐘特別劇 我到現在還是會經常想起妻子握住我的手的那一刻。 在她人生的最後瞬間,她送給了我一個無比珍貴的大禮。 她握住我的手向我道謝,直到最後一刻,她的心中還是掛念著我。 沒有任何方式能真切表達我內心對她的謝意, 如果沒有那一刻,我早已成為行屍走肉。 二○○七年四月,作者垣添忠生從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總長退休,原本滿心期待和結縭四十年的愛妻悠閒度過下半輩子,但妻子肺部一個六釐米的陰影向她襲來,自此開啟他一年半與愛妻的癌症奮鬥的生活。 醫生的工作,讓作者長年與死亡為伴,他看過許多人在他眼前失去生命,然而在妻子的身體狀況真的無法挽回之前,他也和大部分人一樣無法想像有一天妻子會從他的生命中消失。在妻子抗癌的期間,他用盡各種方法想醫好她,但最後仍回天乏術,無法戰勝癌症的無力感讓他受到很大的打擊。每當自己從愛妻的病房走出來的那一刻,他就會體嘗到難以形容的痛苦、孤獨、害怕與懷疑── 「好不容易我有空了,老天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人生真是沒有道理可言。」 在妻子過世後,心理巨大的空虛感和身體撕心裂肺的痛苦,讓作者的精神狀態更是陷入無底深淵。在專業背景上,他明知道可以接受專業人士提供的「哀傷輔導」,但根本沒有想要重新振作的念頭,讓他連面對的力氣都沒有。歷經酗酒,以及死不了只好苟活著的日子,作者用了一年的時間慢慢從失去愛妻的打擊中重生,再度找到人生目標。 以一個長年投入癌症診療與研究的醫生,歷經愛妻死於癌症,藉由這本重生療癒的紀錄,作者分享自己的經驗,想給和他一樣承受心力交瘁煩惱與悲嘆的人一絲安慰。 「看著住院的妻子一點一滴流逝生命,無力守護的痛苦椎心刺痛,但只要伸出手就能感受到她的體溫,我就是靠著這微小的幸福堅持下去的……」 「失去摯愛的悲傷永遠不會消失,但是,如全身遭受烈火炙烤般的強烈痛苦,會隨著時間慢慢痊癒。雖然我靠著自己的力量慢慢走出來,不過如果能將可以減輕遺族痛苦的哀傷照護普及於社會之中,相信一定可以幫助更多人。」── 垣添忠生 【感動推薦】 ◎江漢聲,輔仁大學校長 ◎李偉文,作家 ◎洪志宏,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孫越,終身義工 ◎陳月卿,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溫昇豪,知名演員 ◎趙少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蔡篤堅,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台灣生命倫理學會理事長 ◎蘭萱,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在抗癌的人生歷程故事,沒有比「現身說法」更感人的了。」「垣添先生是癌症專家,治療過無數病人、也幫助過無數的患者家庭,在他本身面臨愛妻的生離死別時,那種椎心之痛讀者可以從書中的文字中感覺出來。……我志願為這位可敬的日本良師益友寫序,見證他高尚的情操,也見證他們夫妻一段可貴的愛情;如果能讓世間病友和夫妻們得到啟發,應該是垣添先生和夫人最大的滿足了。」 ── 江漢聲,輔仁大學校長 ◎「這本書由曾任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總長的垣添忠生醫師所撰寫,深刻描述了妻子得癌的心歷路程。「再一次讓我們了解癌症不僅是對病患個人生命造成威脅,也影響整個親人與家庭。癌症病患的背後常伴著血淚交織的故事,縱使是癌症權威醫師也不例外。每個癌症病患及家屬或多或少都有經歷書中所描述的過程及心情轉折。此書能幫助沒有親身陪伴家屬走過此歷程的醫護人員,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看不到的一面,以致在病患照顧上能有更多的同理心。」「至於有照顧過癌症病患的讀者相信會有更多的共鳴。」 ── 洪志宏,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再豁達,再有心理準備,等一旦摯愛的人真的逝去,若想從悲傷中再站起來,本書或可成為您的扶手!」── 孫越,終身義工 ◎「作者對夫人的深情令人動容,他們攜手抗癌的過程令人印象深刻。」 ── 陳月卿,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生命的最終留下的僅剩回憶,這是生命殘酷的本質,也是證明在啓始與終點之間我們能做的僅是盡力而已。作者是癌症權威,在病患來去的同時理當參透生命無常,但無常發於自己身上時,自我卻顯得脆弱與渺小。我們能做的是接受生命是消逝的本質並在日常生活中建設起失去後可能面對的狀況。然而,這只是種假設自己已了解死亡並被迫接受的假象,當死亡親臨於四周時,真實呈現的哀傷及痛苦,依然是刺骨存在。忘卻自己悲傷與渺小的方法便是振作,做一個對摯愛真誠付出的人,即使最終留下的回憶是片刻溫暖也夠餘味人生。作者在書上提到「如果妻子先走一步」他絶對不希望妻子嘗到這種痛苦。我不禁想到林覺民曾對愛妻說過相同的話,雖然他比愛妻先走一步,但這便是愛的極致表現。讀完本書竟有種想哭的衝動。」 ── 溫昇豪,知名演員

目錄

◎序章

◎第一章 與妻子的相遇
‧切成半顆的蘋果 
‧大阪的野生兒 
‧東京的霸凌生活
‧沉浸在數學世界裡的夏季集訓 
‧穿著木屐的醫學生
‧抵制畢業考試 
‧與患者相戀

◎第二章 私奔 
‧帶著一把傘離家
‧不被祝福的婚姻
‧警察偵訊
‧行事大膽又優柔寡斷的妻子
‧嚴苛的武者修行
‧我的生存之道
‧國立癌症中心與我
‧肩負起癌症醫療的最前線
‧體弱多病的妻子

◎第三章 妻子的病情
‧六釐米的小陰影
‧不祥之兆
‧最後的治療
‧不治的癌症
‧最後的日子
‧在家過完人生的心願
‧孤獨的新年

◎第四章 與妻對話
‧鎮日與酒為伴
‧三個月的地獄
‧一個人吃飯
‧保重自己的身體
‧這就是守護一個家的真義
‧妻子的遺言
‧海外出差的效用
‧幻化成蝶的妻子
‧全新的生存價值
‧回復與重生

◎終章

內文試閱

與患者相戀


  我和以前醫學部的五名同學每人負責一天,輪流到E醫院看診,所以我每週只到醫院一天。我算是她的負責醫生之一,但並不是主治醫生。

  後來她跟我說,雖然我們五個人都身穿白袍,但我很明顯和其他人不一樣,看起來很沒架勢,一點都不像醫生。

  「我還以為你是負責心電圖的技師,原來你是醫生啊。」

  從這句話開始,我們慢慢有了交談的機會。

  她後來很快就出院了,我變成每週一次開醫院的車去她家看診。

  她住在建於老家土地上的透天厝,她家離我父母家很近,大約三百公尺。雖說是看診,但我所做的只是注射增血劑這類簡單的處理而已。我們就在這段時間天南地北閒聊。

  最吸引我的就是她說話很風趣。她曾經在德國住過一年,眉飛色舞地向我描述當時的情景。光聽她說話就知道她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孩。

  她很聰慧,理解能力也很高。跟她說話時完全沒有冷場,氣氛很愉快,而且我們都聽得懂對方說的話,就像遇到知己一樣地開心。我第一次感到這麼愉快。我愈跟她聊,才愈發現我們兩人對人生的想法很接近。

  不曉得是因為我未來會是一位醫生,還是因為我算是一個溫和的男人,從學生時代我就很受女性歡迎。一同出去寫生的社團女同學,還有好幾人寫情書給我。儘管如此,我從來沒動過心,從沒想過要和誰約會或交往。

  以我這個年紀的男性而言,這真的是不可置信的事情。其實我現在回頭看,也覺得不可思議。我在學生時代忙著念書、玩社團,根本無暇思考與女性交往的事情。說真的,我覺得練空手道與念書還比較有趣。

  不過,她很不一樣。我才不過見她幾次面,身體就有一股電流竄過。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

  我原本抱持著「如果要結婚,跟像她這樣的人結婚也不錯」的想法,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月,我已經堅定地認為:「如果要結婚,我一定要跟她結婚」。

  我一直認為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磁場合得來」。醫生與患者之間也是如此,兩人合得來就能順利治癒疾病;相反地,如果合不來就會出現問題,溝通出現障礙,自然也無法恢復健康。

  她和我的磁場完全契合。結婚四十年來,我們之所以能每天都過得很開心,我想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我遇到了我的結婚對象,我很確定她就是我的真命天女。不過,前途依然荊棘滿布,我們必須度過漫長的考驗與難關,才能如願結為連理。

體弱多病的妻子


  當初我在E醫院遇見她的時候,她就是因為風濕症導致手指發炎。不過,後來經過進一步診斷,確認她罹患的是被列為難治之症的「膠原病」。

  膠原病是指位於細胞間組織中的膠原纖維發生病變的疾病,其症狀包括關節與肌肉疼痛、發炎、免疫異常等,而且目前無法根治。

  妻子經常受疼痛所苦,或許是因為膠原病的關係,她非常怕冷,一到冬天更是難熬。

  膠原病嚴重時會引起腎臟方面的併發症,導致腎臟衰竭。妻子的病況還不至於如此,但她平常生活時就很注意身體,避免照射太陽,隨時都在控制病情。由於膠原病只能依賴以類固醇為主的對症治療,所以直到妻子過世之前,她已經服用了幾十年的類固醇。

  二○○○年,妻子罹患了肺腺癌。

  妻子的腺癌病灶很小。住進國立癌症中心醫院切除部分左肺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我從醫以來不知道向多少位患者宣告過癌症,大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罹癌的瞬間都會茫然若失,我猜想那一刻他們腦袋裡所想的都只有「死」這個字。

  不過,過了幾天他們就會開始看書、上網蒐集資料,檢視自己的病情。而且大部分患者在三週之後,都會湧現出積極抗癌的勇氣。

  至於心情依舊低落、無法面對事實的患者,也有愈來愈多人會尋求心理腫瘤學的專家、熟知癌症治療的精神科醫師以及臨床心理士的協助。

  妻子由於有我這位專家背書,她幾乎沒有不安的情緒。

  幾年之後,她的聲音開始粗啞。

  做了電腦斷層掃描之後,發現她的淋巴結腫大,控制聲帶的神經出現麻痺症狀,確認罹患甲狀腺癌,於是她又立刻切除了大部分的甲狀腺與淋巴結。

  癌症患者與家人最怕的就是復發。

  由於看不見的癌細胞可能存在於施予根除療法以外的地方,因此病人在發現罹癌,施予手術與放射線治療、亦即「根除療法」後,至少五年內一定要接受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的重點就是要透過血液檢查以及影像診斷,確認癌細胞是否復發或是轉移至其他器官。好不容易消抹掉對於死亡的恐懼,在這段期間很有可能又再度回來,不只是患者本身難受,家人也備受煎熬。每個人都對我說:「聆聽檢查結果的時刻真的好緊張。」

  我的妻子經歷過兩次癌症的打擊,她也接受了定期檢查。

  三年後,她又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再度進行切除手術。這次的癌細胞轉移至上一次淋巴結廓清的範圍之外,幸運的是,甲狀腺癌屬於比較穩定的癌症,這兩次的手術總算穩定住病情。

  到了二○○五年,她跟我說她走路時右腳會痛。診斷後發現是血管狹窄,導致下肢動脈變窄。如果長時間走路就會疼痛,只要充分休息就會好轉。醫生看了過去病史後,認為不適合動手術,於是便以血管擴張劑控制病情,並要求妻子戒除以往最愛的登山嗜好,不要過度勞動身體。

  唯有堅強的意志才能熬過這麼多的病痛折磨,妻子的表現令我敬佩不已,她總是展現出樂觀、開朗的心情,抱持著勇氣度過病魔的侵襲。

  沒想到,這一次病魔又再度伸出他的手,襲向妻子。

最後的日子


  站在醫生的立場,妻子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這一點無庸置疑。逼不得已接受現實的妻子與我,也度過了一段緊密相繫且安穩祥和的生活。我想寫下這段日子,作為永恆的回憶。

  我從國立癌症中心退休之後,也以名譽總長的身分每天到國立癌症中心上班。我上班的地方與妻子住院的病房在同一棟中心大樓裡,所以早上、中午與晚上我都會不辭辛勞地去病房看她。

  早上八點我會帶著早報與水果,有時候會帶好吃的輕食去看她。

  「昨晚睡得好嗎?還覺得痛嗎?」

  拉開窗簾,幫妻子裝上假牙,照顧妻子吃早餐。妻子吃完早餐後,我就出去開會、執行公務,然後再回來陪她吃午餐。

  我也曾經幫妻子將她沒吃完的住院餐吃光。有時候妻子會因為口內炎或食欲不振吃不下醫院提供的餐點,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跑遍銀座的百貨公司或食品專賣店,去找妻子可以吃的食物。

  有時候不是身體因素不想吃,住院時間一長,只吃住院餐總是會讓人感到厭煩。因此我也會到我們兩人常去的壽司店,買壽司便當給妻子吃。

  我的弟媳還曾經帶著汆燙過的北陸越前蟹來探望妻子。往年弟媳都是直接寄到家裡,但今年我們就在病房享用美味的越前蟹。

  妻子從床上坐起來,專心剝螃蟹。她最喜歡親自動手剝螃蟹,每次剝好了滿滿的蟹肉,她就會一臉得意地向我炫耀,然後一口氣吃下去。

  有美食當然就要配美酒,妻子也不例外。我會帶著最高級的四合瓶裝的吟釀酒到病房去,讓妻子稍微沾一點。配著下酒菜,互相斟酒……雙人對飲的酒格外好喝。

  病房內絕對不能喝酒。工作人員在垃圾桶發現空酒瓶時,還悄悄地對我說:「不能帶酒進病房啦!」

  有一天,走廊上貼了一張新的公告,上面寫著:「請勿在病房飲酒!」

  我從大學參加空手道社開始,每次喝酒都會引起一陣風波。

  妻子住院之後,我又再度感受到她堅強的意志力。

  在投予抗癌劑氨柔比星的期間,妻子深受口內炎與食道炎等副作用所苦,不只喝水會痛,還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將液體食物灌入喉嚨中。在這種情形下,妻子也從來不抱怨或喊苦。

  此外,雖然妻子屬於終末期的癌症患者,但從來不曾感到不安或絕望,整天唉聲嘆氣或是遷怒別人,她的情緒一直都很穩定。她對醫生、護士與我的態度也和過去一樣,完全沒變。我過去也接觸過許多癌症患者,對於妻子的意志力深感敬意。

  在這段期間裡,妻子只有一次對著我大哭。

  妻子剛住院時身體狀況很不錯,醫院還允許請假外宿,因此週末時我們都會回家度過兩人世界。隨著妻子病情逐漸惡化,背部與腿部開始浮腫,後來更嚴重到無法下床的程度,當然也就不可能外出。

  某天晚上我回到家裡時,妻子從醫院打電話給我。

  「我好想回去收拾家裡喔……」

  從她的聲音中我知道她的情緒相當低落,眼眶含淚。

  「我已經不能外宿了,對吧?」

  我的胸口像被揪緊般地感到痛苦,說不出任何一句話來。那個晚上對我們來說都是難熬的時刻。

  在妻子生病的期間,她只哭過這麼一次,除此之外,她從來不說喪氣話。身為照護者、身為醫生,她的堅強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她一直都在為我著想,希望能讓我好過一點。

  對於像妻子一樣無法外出的末期癌患來說,病房就是全世界,也很有可能是自己的生命邁向終點的重要場所。妻子的病房位於高樓層,從窗戶往外看的景緻十分美麗。

  廣闊的東京灣映入眼簾,貨船劃過受到逆光照射呈現出粼粼波光的水面,佇立在後方的彩虹大橋閃耀著白色光輝。太陽西下時,紅燈籠搖曳生姿的屋形船紛紛駛出海面。喜歡畫畫的妻子經常素描窗外風景。

  在晴朗的夜晚,還能看到東京灣對岸迪士尼樂園所施放的煙火。在天空中繽紛綻放的朵朵煙火,將漆黑夜幕染成一片嫣紅。漫漫秋夜裡,我與妻子依偎在窗邊開心地欣賞煙火景色。

  「如果我不在,你一定會感到寂寞的。」

  妻子望著窗外,突然如此說道。我無言以對。

  這個世界無視於我們的苦惱,流轉如常。飛機陸續起降於羽田機場,貨船來往於東京灣,熙來攘往的人群紛紛走進汐留的高樓大廈中。

  病房以外的世界流動著全然異質的時間,我與妻子就像是隔著玻璃,欣賞刻意打造的立體透視模型。

  在病房裡我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讓妻子維持好心情,但走出病房的那一刻,我不過是持續轉動的世界裡的一個人,難以形容的孤獨感瞬間湧上我的心頭。

  歲末年終,我獨自走在採辦年貨禮品的人潮歡鬧喧騰的銀座通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這個世界上一定也有像我一樣,心中湧起千頭萬緒的人……身處於雜沓的人群裡,我才發現原來只有自己身邊吹起了陣陣冷風。

  每當這種時候,我一定會到醫院附近的帝國飯店。帝國飯店的地下樓層有一個提供擦鞋服務的專區,只要十分鐘就能擦亮一雙鞋。我一邊欣賞著資深擦鞋師傅的俐落手藝,一邊與師傅天南地北地閒聊,讓我的心情平靜了下來。

  我的皮鞋又散發出全新光澤,就連我的心似乎也重獲新生,讓我又有勇氣面對明天,懷抱著希望踏上歸途。即使是現在,我也常常來這裡擦鞋。

  陪在妻子身邊,看著妻子慢慢被癌症侵蝕的過程,那種痛苦實在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是即使如此,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到病房陪伴妻子,我希望能多一分一秒製造我們在一起的時間。

  我們兩人沒有孩子,所以我是妻子唯一的支柱。我已經決定要盡我所能地滿足妻子的需求,無論是多麼不起眼的小事,只要能為妻子盡一份心力,就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在妻子還能外宿的那段期間,我每個禮拜都很期待週末的到來,迎接妻子回家,而且我一定會在前一天到超市採買食材,還將棉被拿出來曬。

  妻子的手滑過被秋日暖陽曬過的蓬鬆棉被說:「窩在家裡的棉被裡睡覺,感覺好舒服喔。」這個時候我都會感受到比被任何人稱讚時都更驕傲的心情。

  妻子只能在週末回家,我希望她在家的這段期間裡能享受到悠閒自在的氣氛。可惜我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妻子像是不願意浪費一分一秒,一回家就開始整理抽屜。我想她在醫院裡一定很惦記家裡的事情吧!

  我們一起打開抽屜,找出一大堆衣物,不只是襯衫、襪子,還有法國品牌Damart的禦寒內衣。或許是因為妻子生長於物資缺乏的時代,她總是會一次購買很多我們能穿的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回想起來,妻子當時一定是擔心我一個人生活時會找不到需要的用品,所以和我一起整理家裡,告訴我哪些東西放在哪裡。

  我在病房時也會包辦所有的事情,我要做的事情很多,像是清洗妻子的內衣、清理因抗癌劑副作用而掉落在枕頭上的頭髮、用完餐後幫妻子清理口腔……每天都很忙碌。

  預防褥瘡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我每天都會用妻子最喜歡的兩種乳液塗抹她的腰部好幾次,擦到連我的手也變得光滑柔嫩,女性的保養品真的很好用。

  幫妻子清洗衣服與內衣的時候,我發現女性無論是衣服或毛巾,都會選擇質地輕盈、觸感柔軟的優質產品。女性真的很講究舒適感,男性對這一點就不是很在乎。

  妻子的背部浮腫得很嚴重時,我一天都要幫她按摩好幾次。

  每當妻子笑著對我說:「你為我做了這麼多,我一定會更加努力。」我回家時,心情也會感到很愉快。

  十二月之後,妻子只能躺在病床上,無法起身,所以我還要幫妻子處理排泄問題。

  妻子過去長期服用類固醇引發骨質疏鬆症,後來必須吃藥來舒緩骨質疏鬆症的疼痛,受到藥物影響,她的便祕症狀相當嚴重。每天排便是一項重大工程。妻子想上廁所時只要按鈴,護士就會來幫忙,但是只要我在場,妻子一定會要我幫忙處理排便問題。

  「你真是笨手笨腳。」

  「我是泌尿科醫生,專長是處理排尿,排便是大腸直腸肛門科醫生的專長啦!」

  我們每次都像是在唱雙簧般鬥嘴。每天持續幫妻子處理排便問題,我的技術也愈來愈進步了。

  有人說:「排泄攸關人類的尊嚴。」妻子只信任我,我也受到妻子信任,讓我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回想當時,在醫院裡與妻子度過的每一天,是我人生中最充實、與妻子互動最緊密的一段日子。雖然死亡的代價真的太高,但那的確是妻子和我彼此共享、最後的光輝時光。

鎮日與酒為伴


  就算被指責「身為一名醫生,怎麼可以這麼糟蹋身體?」我也無法反駁。失去妻子之後,幫助我活下去的支柱就是酒。

  我原本就愛喝兩杯。起居室的櫃子裡擺放著滿滿的紅酒、威士忌、日本酒與燒酒……全都是我買來想要隨時品酌的酒類。

  妻子常常說:「為什麼你每次一碰到酒就這麼開心呢?」

  但是,陷入憂鬱狀態的我,一點也不覺得酒好喝,而且喝之無味。我只是為了麻痺難過的心情,不斷地灌酒罷了。

  啤酒的酒精濃度太低,不太容易醉,所以我拚命灌紅酒、日本酒和威士忌這類烈酒。配著厚切烤火腿或是奶油炒豆芽,這是妻子在世時,我常常自己做的下酒菜。

  每次喝酒時我一定會準備妻子的酒杯,放在我對面妻子常坐的老位置,先幫妻子倒了一些酒,我才開始喝起來。不過到最後,我都會連妻子的酒也喝光……喝得愈醉,妻子的一顰一笑就愈清晰。

  不!應該說,只要一喝醉我就會想起妻子。我也知道喝酒只會讓人意志消沉、更加憂鬱,但我實在戒不掉。每天晚上我都一個人酗酒。沒想到這樣竟然還沒把肝喝垮,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從妻子過世的除夕夜那天起,無論過了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我的精神狀態依舊不見好轉。

  早上起床我也沒有心情看報紙,只是呆呆地望著整版的標題,一個字都沒看進去。

  出門上班時,一看到放在玄關處妻子的鞋子,我就淚流不止;整理衣服時,一看到妻子最愛的襯衫或圍巾,我又泣不成聲。

  來到我與妻子經常一起走過的街道,隨著過去的回憶湧上心頭,我又淚流滿面 、激動不已。

  我完全吃不下飯,只有喝酒時會吃下酒菜,導致我的體重直線下降。

  晚上躺在床上我也無法闔眼,只能依靠安眠藥入眠。精神上的打擊對於身體的影響,實在超乎我的想像。

  「我出門上班囉!」

  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會跟妻子的照片打招呼,打起精神後再出門。我在客廳桌邊放著妻子的照片與美麗的花朵,作為簡單的祭壇。

  白天,我一如往常地前往國立癌症中心處理公務。

  由於妻子堅持不辦告別式,我也不會主動與別人攀談,因此在職場上只有身邊同事知悉妻子的事情。我完全不管自己的精神狀態早已陷入谷底,不斷接下新工作。像是參加研究評估會議、研究發表會、授課、參加各種理事會、機關內部會議、擔任厚生勞動省主辦的各式會議主持人、撰寫文章……

  我明明已經卸下總長職務,為什麼還是會忙到喘不過氣來?面對無力改變的現狀,我將自己全心投入工作中。我真的很慶幸自己作了這樣的決定。專注於工作之後,我再也不會想起妻子,也沒時間感嘆自己失去的一切。

  或許這就是讓我忘卻悲傷最好的方法,發現到這一點之後,我更無私無我地專心工作。

  最難熬的還是孤獨的夜晚。

  在寒風朔朔中,立起大衣領子踏上歸途,一個人待在漆黑一片的家裡。白天空蕩蕩的家裡,到了夜晚顯得更加冷清。

  我坐在祭壇的照片前,向妻子報告今天發生的事情。

  可是,不管我說多少話都沒有回應。妻子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

  這個事實令我無法承受。

  看著住院的妻子一點一滴地流逝生命,無力守護的痛苦椎心刺痛。雖然整天臥病在床,但妻子還在我眼前。我只要伸出手就能感受到妻子的體溫,還能與她談天說地。我就是靠著這微小的幸福堅持下去。

  「我有話想跟妳說。」

  「妳聽我說……」

  我不知在心中嘶喊過幾千萬遍,但我再也聽不到妻子的聲音,也無法與她說話了。

  每當一個人坐在被寂靜包圍的家中,背部就竄起一股令人發冷的孤寂感,痛苦得令我撕心裂肺。

  常聽人家說喪偶的鰥夫都會因為找不到存摺、印章或是內衣在哪裡,再加上自己根本不會做菜、洗衣服,導致生活一團混亂,身心俱疲。

  不過,這十幾年來我一直都有幫妻子處理家務。尤其是妻子住院期間,我更是要包辦所有家事,所以維持日常生活對我來說並不困難。唯一讓我難熬的,就是妻子已經不在這世上,而且我再也無法與她說話了。

  自從擔任醫生這個職業之後,到目前為止我接觸過無數病患對於生死的想法。有些病患認為「我的子子孫孫會延續我的DNA,讓我永存於世,所以我並不害怕死亡」。但是對於膝下無子的我與妻子而言,這個想法完全沒有意義。

  我也常聽病患說虔誠信仰讓他獲得救贖。不過,我與宗教唯一的連結,就只有高中三年的寒假在鎌倉圓覺寺閉目參禪一週罷了。與其說那是身為佛教徒的修行,倒不如說我是帶著精神修養的目的參加禪修。

  與宗教毫無淵源的我,在妻子過世時也沒有想要依賴神祇的想法。我只能獨自忍受痛苦,一個人活下去。

  沒想到打擊實在太大,我也有過被痛苦吞噬的時候。

  「這樣活下去也沒有辦法。」─我的腦海中浮現過無數次這樣的想法。

  但讓我打消這個念頭的,還是我的妻子。我告訴自己,妻子絕對不會希望我做傻事。

  到了一月底,我前往過年時幫我與妻子準備年節料理的餐廳,歸還當時盛裝料理的多層漆盒,順道用餐。走進店內,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驚訝的場景。妻子最常坐的吧檯座位上,放著她的遺照與花朵,以及為她準備的餐點。那張遺照是餐廳老闆的兒子,利用電腦軟體編輯之前妻子在店裡拍的照片,特地為我們做的。

  過去從來不在人前落淚的我,受到老闆一家人的體貼心意所感動,不禁潸然淚下,以手巾遮臉。直到這一刻,我才深刻感受到這段時間我一直都獨自面對妻子逝世的打擊。

延伸內容

在抗癌的人生歷程故事,沒有比「現身說法」更感人的


◎文/江漢聲
(輔仁大學校長)

  當出版社寄給我垣添先生這本《看護愛妻的鬥病日記》的初稿時,使我心情震盪了一陣子──原來,垣添先生還是個文情並茂的作家,他以一位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的總長,把這段和愛妻一齊為癌症奮鬥的感人故事向世人呈現,真是難得的身教。

  認識垣添先生夫婦是在一九八七年,那時我在台北醫學院擔任泌尿科主任,熱心於膀胱癌致癌因子的研究,得到了武田公司三個月的獎學金到日本研修;久仰垣添先生在做的研究,就到東京國立癌症中心跟他學習。垣添先生那時任泌尿科主任,待我非常熱情,除了讓我上刀,帶我做研究外,也介紹我認識他太太。記得那天下班他載我去他家,在他家和夫人一齊聊天後再去銀座吃河豚。垣添夫人是一位很高雅而有氣質的女性,英文非常流利,我們談了許多歐洲的生活經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垣添先生非常疼他太太,他說他太太身體不好,有一種自體免疫的病,而且他們沒有小孩,所以兩人相依為命,使我肅然起敬。事實上,我也是從這本書裡的敘述,才知道垣添先生和夫人從認識到結縭的整個經過,垣添先生娶一位大他十幾歲、結過婚的女性,可說是對日本傳統家庭、社會的大挑戰,這種精神,其實也是垣添先生在醫學研究和臨床的生涯寫照。他在九○年代對膀胱癌的病理切片和致癌機轉有相當革命性的見解,發表在美國泌尿科醫學期刊上,後來證明他是正確的,也正如他的愛情選擇一樣──他用一生來證明他是對的,夫妻四十年堅貞不渝的感情,讓世人祇羨鴛鴦不羨仙。

  後來我們兩家人成了好朋友,我介紹了不少學弟、學生到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學習,受到他最好的照顧;我們之間也相知更深,我們幫垣添先生蒐集他喜歡的蝴蝶標本,他也欣賞我彈的鋼琴音樂,有機會就互相邀請演講,直到二○○八年在我擔任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邀請他來演講時,才聽說垣添夫人在一年前過世了。他傷心逾恆,我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之後,我寫信給他,也在日本參加醫學會時看到他,他告訴我,他在思念愛妻中慢慢地站起來了,就如這本書中的敘述,他逐漸習慣一個人的日子,也讓他的朋友們不必擔心了。

  在抗癌的人生歷程故事,沒有比「現身說法」更感人的了。垣添先生是癌症專家,治療過無數病人、也幫助過無數的患者家庭,在他本身面臨愛妻的生離死別時,那種椎心之痛讀者可以從書中的文字中感覺出來。尤其是垣添夫人選擇在家裡吃最後的晚餐,在最後一刻握著深愛她的丈夫之手說謝謝,這一幕,或許能表現世間至情之愛是何物了。

  我志願為這位可敬的日本良師益友寫序,見證他高尚的情操,也見證他們夫妻一段可貴的愛情;如果能讓世間病友和夫妻們得到啟發,應該是垣添先生和夫人最大的滿足了。

作者資料

垣添忠生

一九四一年出生。一九六七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曾任職於日本都立豐島醫院、擔任東京大學醫學部泌尿科助教,於一九七五年進入日本國立癌症中心醫院服務。歷任手術部部長、醫院長與中央醫院院長等職務,二○○二年就任總長。二○○七年卸任,轉任名譽總長。身兼財團法人日本對癌協會會長、財團法人癌症研究振興財團理事。主要著作包括《預防癌症》(主婦之友社)、《如何不因前列腺癌而死亡》(讀賣新聞社)、《寫給患者和家屬的癌症醫療聖經》等。

基本資料

作者:垣添忠生 譯者:游韻馨 出版社:臉譜 書系:心靈養生 出版日期:2012-05-21 ISBN:9789862351765 城邦書號:FJ2039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