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室內設計必學施工圖【暢銷改版】:教你建立邏輯、畫出重點,建立紮實基礎,快速繪製一看就懂可施作的圖面
-
裝潢自己來,我的第一本發包施工計劃書【暢銷更新版】:從編預算、畫設計圖、找工班到監工,20項關鍵、360招照著做,沒經驗也能上手
-
明鏡智慧:108禪修覺醒卡(108張手繪中英牌卡+中英說明頁+精美硬殼收藏盒)
-
性、愛欲、人文主義:從文化差異到情愛取向,一場關於人類原始慾望的哲學思辨
-
瓊瑤經典作品全集:我的故事(完整修訂雪花飄落精裝版)
-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
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臺灣史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圖解建築施工入門:一次精通建築施工的基本知識、工法和應用
內容簡介
搖滾的神奇魔力,將釋放你的靈魂……
揉合寓言、報導、長篇荒謬故事、舊傳說的重敘、老傳奇的更新、流行文化幽默……於一爐的趣味讀本。
不知從何時開始,演唱會裡,抓住樂手調音或在準備下一首歌的空檔時,惡作劇的觀眾常會大喊〈自由鳥〉,這總是能引起竊笑,或者喚起其他觀眾一起吶喊。這種惡作劇適用於各種形態的演唱會(古典樂可能除外),管它民謠、搖滾、雷鬼、重金屬,管它Bruce Springsteen、Bono,喊下去,一定會有效果……
〈自由鳥〉(Freebird),是美國南方搖滾樂團林納史金納(Lynyrd Skynyrd)的名曲,講述主角追求自由,不願為愛情羈留。直到今日,Freebird仍是搖滾心態的強大象徵。
《男孩吶喊自由鳥》揉合寓言、純淨報導、隱喻評論、黃色新聞體、煙霧彈、長篇荒謬故事、嚴肅的藝人介紹、舊傳說的重敘、老傳奇的更新、第一人稱敘事、噴飯式滑稽劇、流行文化幽默,以及奇怪的社會評論。換言之,就是歷史事實與幻想融為一爐。
許多樂手的精彩傳聞都被作者改寫成傳記體的短篇小說,引人入勝。包括以殺人罪被起訴的知名製作人菲爾.史佩克(Phil Spector)與音牆的關係、路.瑞德(Lou Reed)的《金屬機械音樂》(Metal Machine Music,簡稱MMM)專輯如何變成史上回收量最大的唱片、黑色安息日樂團與外星人到底有什麼牽連?……
本書首開音樂書寫先例,40篇短文融合了小說、口述歷史、短評、散文與樂手傳記,娓娓道來音樂背後的故事,作者取材範圍涵括搖滾、爵士、藍調、鄉村歌曲、民謠與電子音樂,被譽為「前衛音樂報導文學」(progressive music journalism)的先鋒。
【好評推薦】
◎「米契.梅爾斯在爵士、民謠、搖滾等領域學問淵博,讓這本音樂文輯同時具現深度與娛樂效果。」~《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看完此書,讀者會迫不及待尋找米契.梅爾斯提到的唱片。」~《書單》(Booklist)
◎「此書無疑將成為音樂書籍的年度十大。」~《波士頓論壇報》(Boston Herald)
◎「滑稽又深入,詭異卻迷人。米契.梅爾斯的《男孩吶喊自由鳥》是音樂愛好者的寶藏。」~美聯社
【名家推薦】
◎何東洪(音樂社會學者,輔仁大學心理系助教授)
◎何穎怡(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沈鴻元(爵士樂評人、廣播人)
◎孫秀蕙(爵士樂評人)
◎馬世芳(廣播人,文字工作者)
◎張世倫(文字工作者)
◎張鐵志(搖滾作家)
◎陳德政(樂評人)
◎雷光夏(歌手、愛樂電台主持人)
◎蘇重(爵士樂評人)
目錄
〈自序〉
〈前言〉一則搖滾寓言
◎自由鳥亂亂飛╱何穎怡
01.山高水長
02.地獄惡犬追逐我
◎我與Robert Johnson的那些事兒╱蘇重
03.金磚
04.聲音與憤怒
◎那個時候的一些聲音╱雷光夏
05.無盡之布基
06.當哈利碰上艾倫
◎他們在後台替搖滾裝備起思想╱張鐵志
07.淘兒唱片之魅力
08.誰將拯救世界?
◎誰來毀滅我們?╱何東洪
09.不祥遊藝團
10.孟克與爵士信差樂團
11.上校的命令
12.遊戲規則
◎洋基球場╱陳德政
13.回到菲爾摩
14.鋼弦吉他三部曲
15.迂迴
16.戰爭無了時
17.起重機組合玩具
18.經典vs.另類國歌
19.啊,快樂日子
20.孤星州的孤星人
21.智取威虎山
◎像熱帶的人們永遠不懂下雪的冬季:論機場音樂╱張世倫
22.熱到發昏的男人
23.約翰.杭利與鋼輪之歌
◎華山論JAM╱沈鴻元
24.速度的需求
25.應得的尊敬
◎忘情咆哮的靈魂之后╱孫秀蕙
26.近鄉
27.漸弱與漸強
28.全世界最有名的「鑼樂團」粉絲
29.你有啥絕活?
30.機緣巧遇
31.日正當中
32.這樣的美國生活
33.家有明日之星
34.牛鈴輓歌
35.紮染死!
36.幾乎在望
37.一則真實故事
38.性靈,鬼魂,巫師與魔鬼
39.腦內電阻
40.搖滾英雄
41.混音帶謀殺謎團
42.等火車
後語:在音樂圈如何不勞而獲?
◎「再唱一段思想起……」╱馬世芳
〈前言〉一則搖滾寓言
◎自由鳥亂亂飛╱何穎怡
01.山高水長
02.地獄惡犬追逐我
◎我與Robert Johnson的那些事兒╱蘇重
03.金磚
04.聲音與憤怒
◎那個時候的一些聲音╱雷光夏
05.無盡之布基
06.當哈利碰上艾倫
◎他們在後台替搖滾裝備起思想╱張鐵志
07.淘兒唱片之魅力
08.誰將拯救世界?
◎誰來毀滅我們?╱何東洪
09.不祥遊藝團
10.孟克與爵士信差樂團
11.上校的命令
12.遊戲規則
◎洋基球場╱陳德政
13.回到菲爾摩
14.鋼弦吉他三部曲
15.迂迴
16.戰爭無了時
17.起重機組合玩具
18.經典vs.另類國歌
19.啊,快樂日子
20.孤星州的孤星人
21.智取威虎山
◎像熱帶的人們永遠不懂下雪的冬季:論機場音樂╱張世倫
22.熱到發昏的男人
23.約翰.杭利與鋼輪之歌
◎華山論JAM╱沈鴻元
24.速度的需求
25.應得的尊敬
◎忘情咆哮的靈魂之后╱孫秀蕙
26.近鄉
27.漸弱與漸強
28.全世界最有名的「鑼樂團」粉絲
29.你有啥絕活?
30.機緣巧遇
31.日正當中
32.這樣的美國生活
33.家有明日之星
34.牛鈴輓歌
35.紮染死!
36.幾乎在望
37.一則真實故事
38.性靈,鬼魂,巫師與魔鬼
39.腦內電阻
40.搖滾英雄
41.混音帶謀殺謎團
42.等火車
後語:在音樂圈如何不勞而獲?
◎「再唱一段思想起……」╱馬世芳
內文試閱
誰將拯救世界?(摘錄)
這不是普通的恐怖份子威脅;這一次整個國家淪於魔爪。外星人派出無法分辨的複製人混於人群中。白宮早變成影子政府,隱匿於地下碉堡,從外界不知道的地點與百姓通訊。
一開始是街頭出現恐慌。總統上電視演說,呼籲百姓回歸正常生活,否則豈不是形同向外星人恐怖份子投降?總統迫不得已承認國家安全武備無法辨識誰是外星人,但是他信誓旦旦一定揪出敵人,盡其所能毀滅外星恐怖主義。
要不是機緣巧合,地球人恐怕永遠找不到外星人的罩門。那是芝加哥西北郊區富貴山的林丘高中1975年那屆的校友會,DJ在校友會派對上播放古老的黑膠唱片。
眾人很盡興,直到DJ的唱針放上了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演唱的〈偏執狂〉(Paranoid)。突然間,班代表泰瑞.狄佛瑞爾開始激烈顫抖,改變形體,在分解成一團團冒泡的靈外體之前,露出了邪惡的外星人真面目。
數分鐘內,有關單位都來了。除了警方,還有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以及數個祕密情報單位人員。媒體訪問了目擊者,密集報導。一個月後,華盛頓斯波坎地區某高中校友會也發生同樣的事,科學家才確定類比訊號(analog)錄音的〈偏執狂〉可以讓外星人變成糨糊。
政府嚴密封鎖消息,對外星恐怖份子展開祕密戰爭,消息還是走漏,流竄於網路,主流媒體馬上跟進。
百姓把〈偏執狂〉一曲下載到mp3,燒製黑色安息日著名的第二張專輯,卻發現從原版類比訊號的黑膠轉錄為數位訊號的〈偏執狂〉,對付外星人無效。
此時也證明第一代類比訊號錄製的老式卡帶對付外星人有效。突然間,唱盤與空白錄音帶市場暴增,老式錄音機銷售量一飛沖天。
大家還是不知道奧茲.歐斯朋(Ozzy Osbourne)熱切的嗓音、湯尼.艾歐米(Tony Iommi)火熱的吉他、吉瑟.巴特勒(Geezer Butler)轟然的貝斯、比爾.瓦德(Bill Ward)蠻族風味的鼓聲,合奏起來的震動為何對外星人如此致命。〈偏執狂〉是唯一能殺死外星人的歌,黑色安息日其他作品都不行,拿外星人做實驗,〈偏執狂〉極具殘酷效果,但是得不出什麼結論。
政府開始沒日沒夜的實驗,有的祕密為之,有的則非。他們使用上千個唱盤與卡座機,獲得青睞的音響製造商都得到優渥合約。
民間俠義人士開始採取私刑。有人開車繞行城市,搖下車窗,大聲放送〈偏執狂〉的卡帶,希望能逮到在街頭漫步的外星人。有些市民則把唱盤架在租來的卡車上,車頂放上喇叭,日以繼夜穿梭各城鎮不斷播放〈偏執狂〉。這招有效,克里夫蘭一個計程車司機下班後,開車播放〈偏執狂〉,當場化掉幾個複製為街頭小販的外星人。
到了此時,搶購黑色安息日舊黑膠成為大熱門。人們什麼都買,不只《偏執狂》專輯,黑色安息日歷年作品都在蒐購之列。唱片收藏家日日惶恐發瘋的鄰居會來搶奪他的正版老黑膠。此類家庭糾紛暴增。風水真是輪流轉啊,現在居然是年輕人懇求父母可否不要成日開大音響轟炸耳朵。
專業盜版者在eBay上漫天要價,販售〈偏執狂〉的盜版。原版黑膠瞬間被炒到一張兩萬美元,第一代卡帶則值一千美元一卷。擁有此張唱片的DJ會被購物中心、餐館、運動場請去打碟,以茲證明「本場地無外星人」。《偏執狂》專輯以180克處女膠(180-gram virgin vinyl)規格重新上市,直衝排行榜第一名。
音樂再度成為生活的第一優先,有人舉辦「反外星人」舞會,上年紀的時髦人士在重金屬音樂舞會裡手牽手,走到哪裡,都免不了聽見黑色安息日的歌聲。大麻、迷幻藥、麻醉藥等改變意識的藥物也大為風行,數十年僅見。
接著,一個草根運動在美國風起雲湧。先是有人寄了一封搞笑的電郵,說每個人都得在7月25日子夜12時整,以最大音量播放類比版〈偏執狂〉。數天內,此信被瘋狂轉寄,眾人開始集結,企圖一舉殲滅外星人。
這場聲音大戰進入倒數。
一開始,官方機構極力打壓,說這個計畫既危險又欠周延。民調卻一面倒支持此議,越來越多民眾認為白宮作為軟弱、圖利外星人,逼得各陣營的政客都出面表態支持,攻擊日越近,附和力量便加速集結。
廣播電視善加利用這股新聞潮,談話性節目擠滿亟欲表態忠於人類的各界名人。雷諾秀、大衛.賴特曼秀以反外星人的單口相聲迎合中智美國人,賴瑞金現場(Larry King Live)將片頭音樂換成黑色安息日的作品。歐瑞利實情(O’Reilly Factor)實情脫口秀則探討陰謀論,認為今日的外星人問題始於地球自由派人士的邪惡作為。日間電視節目也一樣,傑瑞秀(Jerry Springer)之流的節目利用大眾的無知,以各式難以想像的「偏執」方法,挑撥親友愛人在電視上反目。
VHI頻道迅速製播〈偏執狂幕後〉在《音樂製作幕後》(Behind the Music)節目一天重播8次。
電視佈道家派特.羅柏森(Pat Robertson)在右翼宗教領袖簇擁下召開記者會,譴責大眾使用〈偏執狂〉。羅柏森堅稱黑色安息日雖是眾所周知的流行樂團,卻是不折不扣的魔鬼代言人。建議大眾採用別種「顏色」重金屬樂團的曲目,譬如深紫色(Deep Purple)或者藍色歡呼(Blue Cheer)樂團。一名示威者意外打斷記者會,高舉手提收錄音機播放〈偏執狂〉,羅柏森與3位宗教領袖頓時現出外星人真面目,化成令人噁心欲吐的靈外體泡沫黏液。
還有一些公眾人物也曝光,證明他們是複製人。外星人以複製體取代政客、企業執行長、電影明星、遊戲節目主持人,但是靠著〈偏執狂〉民間戰士,人類終於扭轉劣勢。兩名天主教高級領袖在波士頓彌撒現場當場化成一團,扭轉了世人對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孩童醜聞的注意力。
傳說湯姆.克魯斯與麥可.傑克森都是外星人,小報不斷掀風作浪,還得勞動公關出面正式澄清。接下來是「外星運動員」名單,貝瑞.邦茲(Barry Bonds)與老虎伍茲都名列其中,必須當眾聆聽黑色安息日的音樂,以證實地球人身分無疑。
舉國陷入偏執狂……
作者資料
米契.梅爾斯(Mitch Ryers)
米契.梅爾斯(Mitch Ryers)是歷史學家暨心理學家,也是著名廣播人,在美國公共廣播網(National Public Radio)主持〈All Things Considered〉裡的音樂評論節目,並長期替《Down Beats》、《滾石雜誌》、《村聲雜誌》撰稿。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