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清理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練習對自己好好說話,鬆綁焦慮慣性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清理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練習對自己好好說話,鬆綁焦慮慣性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5-09-04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書虫VIP價:285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7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當情緒失控時,你能這樣接住自己── 用自我對話整理心情亂流,不再內傷糾結。 ★《不再內耗的自我對話》暢銷系列書 ★ 長銷全球的心理自癒經典 童年創傷讓盧恰尼內心飽受折磨、精疲力竭。於是他主修心理學,從多年學術研究和臨床分析,發展出一套簡單卻極為實用的自我對話練習,不但幫助了自己,也療癒了全球飽受情緒困擾的人們。 在911事件之後,盧恰尼受邀上遍電視與廣播節目,協助大眾走出創傷。他的自我對話療癒方法,成為許多人日常修復身心的工具。本書完整公開這套方法,每個人都能學會與自己好好說話,陪自己走過內心的混亂和失落── ● 無法停止的思緒,總是讓你耗盡生活力氣? 腦海中無數個「萬一」,只是不安全感的投射,學著只回應真實發生的事,你將慢慢找回生命活力。 ● 遇到壓力的時候,只想縮進保護殼裡? 該承擔的責任,也許能暫時放下,但終究無法逃避。你可以下定決心,願意為了讓自己更好而走出來。 ● 只是想保護自己,卻反而刺傷別人? 練習傾聽自己的內心,當你明白只是內在小孩的反應,就能卸下尖刺,不再被憤怒與敵意牽著走。 ● 盡心迎合每個人,但都不是真實的自己? 或許你只是不想被討厭。練習說「不」,做真實的自己不會變成壞人,你依然值得被珍惜。 ● 明明已經很努力,還是永遠覺得不夠好? 這是你的完美主義在作祟。分清楚什麼是喜歡、什麼是壓力,會發現生活原來可以更自在、更快樂。 如何開始自我對話── 學會用自我對話來清理負面情緒,就能給自己更多的信任和安心,只需要簡單三步驟:分辨→停止→放下 首先,要能區分事實與假想,若不是真實發生的事,就沒必要多想。當你明白這些念頭都是假的,接下來就能學會停止有害的反射想法,鍛鍊自己轉換想法。最後,懂得放下,好好回應當下的生活。 懂得自我對話之後,也要持續到底── 盧恰尼在本書中教你寫下專屬的訓練日誌,讓練習有跡可循,看得見的改變,會讓你樂於持續下去。當你能夠熟練地運用自我對話來對抗那些不安的聲音,接下來就要堅持進行到最後,讓你一天比一天進步。你是自己最可靠的教練,記得時時為自己加油打氣! ◎本書特色 1. 心理學博士臨床實證有效的自我對話,不再依賴別人解決情緒問題 情緒問題是可以練習改變的心理習慣!盧恰尼博士以親身經歷和多年臨床的深刻體會,打造實用有效的自我對話方法,不需要艱澀的學理分析,只要用一種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就能靠自己擺脫不安的心。 2. 分析不同人格特質,量身打造屬於你的自我對話練習 你是適時顧慮或純粹想太多瞎操心?你像刺蝟一樣讓人總是無法靠近,該如何學會放下不滿?抑或你只想躲在殼裡,以為這樣就很安全?無論你擅長披上外衣掩飾真心,還是你每件事都絕對要做到完美……盧恰尼博士仔細分析各類型心理傾向,幫你更理解自己,選擇最適合你的方式,與自己對話。 3. 提供自我檢測,幫助你更理解自己 本書提供憂鬱、不安全感、人格類型等重要的自我檢測,讓你充分掌握自己的現況,給你改變的方向,並知道現在該如何善用自我對話來因應。 4. 獨家設計訓練日誌,讓自我對話練習可記錄、可追蹤、可持續 每一章末提供實用且作法簡單的自我對話訓練,你可以每日練習、每月評估、需要時使用,陪伴你、幫助你清楚看見你的改變與進展。 ◎誠摰推薦 吳姵瑩(愛心理創辦人 / 諮商心理師) 吳若權(作家 / 廣播主持 / 企管顧問)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 作家) 劉仲彬(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 / 臨床心理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 / 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透過這本書,可以協助你更全面與系統化的了解自己,學會自我對話與療癒。」──吳姵瑩(愛心理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像一盞文字的燦燈,讓你我徘徊在忙碌與高壓時,尋找到重新對話的途徑。」──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目錄

推薦序 學會溫柔地對自己說話,這是一場人生的重整與修復──宋怡慧 精神內耗的代價:你的不安全感正在侵蝕未來──吳姵瑩 自序 前言 找到解答/自我對話:張開你的拳頭/不需要太複雜 【第一部 什麼是自我對話?】 01 全新的自我療癒法 我適合做自我對話的練習嗎?/自我對話訓練方案/我想我可以,我以為我可以/依靠自己 02 自我對話七大原則 原則一:每個人都承受著不安全感 原則二:先產生念頭,才引發情緒、焦慮和憂鬱 原則三:想控制人生,反而會被焦慮和憂鬱誤導 原則四:控制是錯覺,不是答案 原則五:不安全感是一種習慣,任何習慣都可以戒除 原則六:健康的思維是一種選擇 原則七:好的教練擅長鼓勵 【第二部 自我對話可以療癒哪些問題】 03 理解問題的根源 誤導的幫手/壓力:全憑你怎麼看/憂鬱與焦慮是種選擇/排除生理因素 04 憂鬱 我有多憂鬱?/辨識憂鬱症/自然的憂鬱,有害的憂鬱/相對來說,我究竟有多憂鬱?/那麼藥物治療呢?/憂鬱的類型 05 焦慮 都怪劍齒虎/自然的焦慮,有害的焦慮/負面模式/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考量 06 控制敏感型人格 當控制失控的時候/讓人精疲力盡的生活方式/要避開的陷阱/他只想要有安全感/失控的感覺是相對的 07 不安全感vs.相信自己 不安全感自我檢測/不安全感+控制欲=危害組合/酒精與毒品/不安全感的循環/我真的需要改變嗎?/自我對話就是解答 【第三部 自我對話的完整方案和實行方法】 08 準備開啟你的自我對話 反射式思維以及你的內在小孩反應/活在當下 vs. 穿越時空/我知道我太擔心,可是……/如何開始:超級瑪利歐的啟示 09 自我對話的簡單三步驟 自我對話第一步:區分事實與假想,學會傾聽 自我對話第二步:停止反射式思維 自我對話第三步:放下 你準備好了嗎? 10 自我對話展開之後:進行到底 不安全感:一位時空旅人/內在小孩的動機/心理傾向分析/積極的進行到底/當想法變得荒謬的時候/最後一個訣竅:找到不安全感的線索 11 讓自我對話持續有效:動力 調整態度:轉換/這一切,其實都是一種催眠/正向態度+動力+自我對話=成功/加油打氣/是時候跨出第一步了/統整一切:訓練日誌 【第四部 自我對話練習:給不同特質的你】 12 給瞎操心的你 擔憂有什麼問題?/擔憂 vs. 顧慮/認識恐慌/終極目標:回應生活的變化 13 給像刺蝟的你 別冒犯我/偶發型刺蝟/習慣性刺蝟/刺蝟陷阱/我是刺蝟,還是只是憤怒? 14 給龜縮的你 像我這樣的人會是烏龜?/別永遠躲進殼裡/是天堂,或地獄?/兩個面向 15 給像變色龍的你 政客型變色龍/外交型變色龍 16 給完美主義的你 絕對不能普通/悲慘的完美人生/閃閃發亮的並非都是金子/完美主義的三種類型/分辨想要與必須的差異 【第五部 自我對話的人生】 17 告別憂鬱與焦慮 反射式的情緒地雷/習慣本來就是要被打破的/鍛鍊心智肌肉/教練,準備好了嗎? 附錄|訓練日誌格式

延伸內容

學會溫柔地對自己說話,這是一場人生的重整與修復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你是否有過類似的心境:一個人安靜下來的夜晚,白天的瑣事與人際的對話雖已散去,腦海卻不斷湧現刺耳的聲音──「我是不是又做錯了?」「我真的值得更好的未來嗎?」「大家會不會其實都討厭我?」 擾亂你的聲音不是來自他人的批評,而是你自己內心不自覺說出的話語。約瑟夫.盧恰尼《清理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邀請我們以Self-Coaching的方式與情緒和平共處,優雅地走出焦慮與自責的迴圈。他溫暖地提醒我們:不自覺浮現的自責、自我懷疑與貶抑的詞彙,往往不是因你在現實生活的表現不夠好,而是你太習慣控制情緒、壓抑自己、迎合他人了。我們必須屏除腦海裡「你不夠好」「你沒資格失敗」的念頭,學用嶄新的語言、善意的方式回應自己的情緒。而自我對話的療癒能讓我們能在負面情緒來襲時,保持穩定、維持冷靜。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直到你潛意識的東西被意識到,它將控制你的人生,而你會稱之為命運。」盧恰尼透過自我對話,梳理在腦海裡竄來竄去的聲音,讓你我學會帶著覺知去傾聽它們。原來,左右人生結局的,常常不是命運,而是你日復一日對自己說話的方式。 當你明白──「你不是那個聲音,而是那個正靜靜聽著的人」──你就能開始記下屬於自己的訓練日誌,為每次練習留下成長的印記。當改變可以被看見,被自己親手修復,你就更有理由,帶著喜悅走下去。如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它把我們比作陷入低潮的投手,而內心的聲音是場邊指揮大局的教練。有些內在教練只會責備、否定、嘲諷;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那個走上投手丘、拍拍選手肩膀、低聲鼓勵自己的教練,你可以溫柔堅定地說:「我知道你累了,但你可以慢慢來。」練習對自己好好說話,鬆開焦慮的慣性。書中提出三個清理負面思維的關鍵步驟: 第一,辨識:這是事實,還是想像?許多焦慮,其實源自腦中的「災難劇本」,而非現實本身。 第二,中斷:停止反射式思考。當情緒浮現時,不必立刻反應,更不要被牽著走,而是對自己說:「我感覺焦慮了,但我還有選擇。」 第三,回到當下:讓念頭來,也讓它走。就像仰望天空中的雲朵,你無須抓住它,也不必驅趕它,只要安然地瀏覽它的來去自如。 清理負面情緒的方法看似簡單,卻能在日常裡慢慢釋放出深遠的力量。剛開始練習時,無論是學生表現失常,還是工作進度卡關,我都會提醒自己,多留一點空間給內心的聲音。給一個傾訴的出口、反轉的回聲。我不急著反駁或自我說服,而是先安靜傾聽,並對自己說:「謝謝你提醒我,我現在會陪著你。」慢慢地,提升情緒的自我管理力。 當學生說:「我就是很爛」「我就是學不會啦」時,我不再急著糾正或打氣,而是多問一句:「這句話,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相信的?又是誰對你說過的?」此刻,我知道,他們只是重複童年時期被貼上的負面標籤──而對話就是內在覺察,也是鬆開陳舊標籤的第一步。一如心理學家露易絲.賀曾說:「只要願意改變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動,就會改變世界對你的回應。」真正的對話療癒,不是逼迫自己更強悍,而是學會更溫柔地對待心靈。生命的價值在於修復的力量,讓那股力量協助我們在混亂中穩住腳步,並在黑暗中窺見有光的方向。 練習好好對自己說話,為自己撐開情緒的明亮天空,就能走出情緒的風暴,邁向安穩與自在的生活。《清理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像一盞文字的燦燈,讓你我徘徊在忙碌與高壓時,尋找到重新對話的途徑。最後,在書頁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教練聲音,它陪伴你我穿越情緒的低谷,走進歲月的熠熠亮光裡。 --------------------------- 精神內耗的代價:你的不安全感正在侵蝕未來 吳姵瑩|愛心理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在情緒與精神內耗的循環中,你或許沒有發現,這種無形的消耗正在讓你付出極大的代價──可能比你想像得還要沉重。 一、高度自我懷疑與否定 真正原因來自「僵化的自我認識」,習慣負向定義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都是不好的,包含你選擇的伴侶、你的工作,或你做的專案與成品。這也經常導致你拖延,因為不論做跟不做,都不滿意。 •「我覺得做得很爛,其他人就是不懂才會說我好。」 •「這工作真的很無聊,但我又不敢隨便離職。」 這些思考迴路,引發強烈羞恥和自責,每一次自我檢討都在心靈存款中不斷提款,直到心靈破產為止。你真正要做的,是自我反思,並找到「建設性對話」,清晰指出可以調整與成長的方向,才能從自我否定轉為自我挑戰,每一次的不足與挫敗,都是成長的契機。 •「我覺得做得很爛,其他人就是不懂才會說我好。」→「整個提報的節奏太急促,訊息量太大,聽眾難以消化,我需要重新檢視提報大綱,下次才能讓更多人理解。」 •「這工作真的很無聊,但我又不敢隨便離職。」→「工作缺乏變動跟挑戰,我可以跟主管進一步討論下一階段工作規畫與發展想法,也請他給我往下一階段發展的看法,或能組織輪轉。」 二、時間以「年」為單位飛逝 內耗會吃掉大量創造力、生產力,更遑論需要消耗大腦的整合演繹等能力,情緒的填滿會導致嚴重力不從心,更多人容易陷入「躺平」狀態,維持低度行動運作,更可能成為失去靈魂的機器,只能執行他人給予的任務,長時間失去生命力的狀態會讓人自我否定,而自我否定又會讓人躺平,不斷惡性循環。 •一場家庭衝突導致的創傷與痛苦,可能花上幾年堆積深埋,或「被動攻擊」地選擇父母最討厭的事情來反抗,在腦海裡不時重播細節,或不得不讓情感麻木。 •一次職場人際挫折,你在心裡責備自己多年,甚至在後續工作降維打怪,越來越失去專業自信,也越來越失去工作成就與意義感,回首職涯發現每況愈下。 這種長時間的內耗,也會讓人在某一天突然強烈感受到「錯過」,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懊悔與自責,以及更強的習得無助與無力轉圜的絕望感,而在心理上真正要處理的,是那個讓你大轉彎的「創傷點」。請鬆開被創傷點決定的自己,釋放創傷點未處理的情緒,讓你的內在真正重新流動,從傷痛中長出力量,而非被創傷強制綁架。 這本《清理負面情緒的自我對話》提供非常多自我檢測的評量,以及具體方法練習,可以非常有效陪伴容易受焦慮與不安全感困擾者,提供明確的思考指引與療癒方法。我特別喜歡作者在書中不斷出現的情緒或思考迴路,清晰地呈現焦慮不安的內在狀態:我希望大家喜歡我→我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我擔心別人對我的看法→⋯…→大家都討厭我! 相信透過這本書,可以協助你更全面與系統化的了解自己,學會自我對話與療癒,或許前述的情緒內耗你便能明白: •一場家庭衝突導致的創傷與痛苦,你可以去探望與正視那受傷、委屈與沮喪的自己。家人可以不理解你,但你要能理解自己,在理解中允許自己悲傷,並承諾能溫柔堅定地保護與支持自己。 •一次職場人際挫折,不妨去回顧當時的互動與自我狀態,陪自己看見在職場的付出與努力,陪自己客觀檢視在職場中的不足、安撫挫敗與失落,也陪自己整裝出發。打敗職涯挫敗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再次投資與整合自己。 相信在學會深度自我對話後,你將成為推動自己人生前進的加速器。

作者資料

約瑟夫.盧恰尼 Joseph J. Luciani, Ph.D.

著名作家兼心理學博士,從事臨床心理學工作超過四十年。盧恰尼是暢銷國際的「自我訓練」(Self-Coaching)書系作者,這系列著作授權十餘國語言出版,並且有同名podcast節目「Self-Coaching」,分享他寶貴的見解和實用技巧,探索緩解生活中情感掙扎的革命性方法。 盧恰尼參加過四次紐約市馬拉松,還在懷俄明州尋找過恐龍化石,並且練習瑜伽和冥想。但他仍努力對抗焦慮和自我懷疑多年,因此他投身心理學,希望能找到解脫方法。他發現,如果將焦慮和憂鬱視為習慣而非心理疾病,可以用簡單而直接的方式處理,不需要無止境地剖析過去的「為什麼」,好比戒菸者不必知道自己為何抽第一支菸,只需針對當下的習慣(疑慮、恐懼和負面想法)逐步改變即可。 如果你想重新連結生活中的快樂,就要知道做什麼會加劇你的問題,以及如何阻斷這些行為,盧恰尼的Self-Coaching就是最簡單的選擇。著有暢銷書《不再內耗的自我對話》(The Power of Self-Coaching)。 相關著作:《不再內耗的自我對話:讓90%的焦慮、糾結、不安全感都消失的自我對話練習》

基本資料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系:生命樹 出版日期:2025-09-04 ISBN:9786267678534 城邦書號:WBBT0055A1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