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夢想的到就做得到:從零經驗到熱氣球起飛的故事
-
阿甘節稅法:全方位理財第三堂課,讓你隱形加薪,退休金翻倍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你一生必學的五大財務規畫
-
一本書讀懂匯率: 44個匯率關鍵概念,看懂全球經濟脈動,做對投資理財決策
-
執行長日記: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
-
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
-
房價為什麼越打越高?: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家,教你看懂當代七大社會問題背後的經濟脈絡
-
龍與地下城興亡史:沒有它,這個世界就沒有角色扮演遊戲
-
不確定性的力量(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選書):在變動時代擁抱未知,突破思維框架,提升創造力與決策能力
內容簡介
精選50大重量級大師觀點,
落實知名商業概念與實務的實用指南,
經理人、商業人士、創業家必讀!
個人績效×變革管理×組織塑造×創新成長×領導力×溝通力……六大面向,
從經典中汲取智慧,掌握思考方法與實務技巧,
助你精進自我,提升競爭力,打造卓越企業。
商業局勢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你現在面臨的挑戰看似前所未見,卻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商業管理經典提供了歷久不衰的智慧和實用思維,不只建構你的商業知識架構,也可理解、檢視、拆解你目前所處的困境和挑戰,這也是為什麼MBA探討這些偉大著作的主因。從中我們可以借鏡過去,活用這些開創性想法和工具,打造更卓越的組織企業和更好的自己。
◎成長型思維(參見第4章)
拋棄停滯不前的「定型心態」,擁抱透過努力與學習持續提升的「成長心態」,鼓勵挑戰、不怕失敗、不畏批評,是發揮潛能與持續進步的基礎。
◎心理安全感(參見第6章)
高績效團隊都有「心理安全感」,當成員敢挑戰、敢冒險,也敢承認錯誤,不怕被貶低或責罰,創新與成長便由此激發。
◎黑天鵝事件(參見第11章)
罕見、突如其來、顛覆傳統格局的意外事件。想駕馭未知的威脅,要跳脫歷史數據,預想各種情境與應對之道。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參見第16章)
實現個人成長和更高成就的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破壞式創新(參見第27章)
大企業習慣聚焦在最有利可圖、最高端的現有市場,被開創出全新、低階市場的後進者打得措手不及,甚至被市場淘汰。
◎本書特色
1. 忙碌時代,一本書就能掌握震撼世界的商業基礎知識
快思慢想、成長心態、心理安全感、MBTI、黑天鵝……本書集結了商業管理經典思維和工具,為商管院學生、年輕上班族、高階經理人指路,帶你擴展商業知識,改寫自己和公司的未來。
2. 精簡版的MBA課程大綱,高效掌握六大領域和50個重點
本書有六部:個人績效、變革管理、組織塑造、創新成長、領導力、溝通力加值。每章包含:綜覽、關鍵概念、應用、思考、延伸,結構清楚,能快速定位,迅速掌握知識核心,且提供具體商務現場活用方法,最後指出展開行動和深化知識的方向。
3. 作者皆為國際知名管顧專家,最了解商業人士必不可少的知識觀點
由《商業學人》前副總裁、著作超過17種語言翻譯的寇迪與服務各行業客戶專案發展服務的貝瑟,精挑細選商業工具和知識。為大家降低知識門檻,靠自己就能成功自學與加值。
◎推薦
國立成功大學企管系教授兼系主任/周信輝
《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鉑澈行銷策略長/劉奕酉
「本書系統整合了經營管理領域的50大重要觀點,有不少觀點是我在成大EMBA核心課程『策略管理』必定講授的。若讀者能夠體會『管理思維引領企業作為』,我相信本書將會提升其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周信輝,
國立成功大學企管系教授兼系主任
「對於管理者來說,這是一本幫助你看清制度選擇的指南;對於團隊經營者而言,這是一本讓你設計適切合作流程的靈感庫;而對於每一位想要主動設計自己職涯發展的工作者,這是一本讓你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適合我的工作方式的探索起點。」
──劉奕酉,
《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鉑澈行銷策略長
「簡潔的摘要猶如精簡版的MBA課程大綱,為讀者提供落實知名商業概念與實務的實用指引。」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致敬了為後人奠定基礎、讓我們站在他們肩膀上看得更遠的大師。」
──蘇丹舒‧帕爾蘇爾(Sudhanshu Palsule),
領導力哲學專家、教育家、教練及講者
「這是一本為各層級領導人準備的靈感寶庫,滿是啟發性資源。」
──羅素‧貝克(Russell Beck),
ImagineThinkDo Ltd董事總經理、《2030工作世界》作者
「若我們只關注書架上最新的暢銷書,可能忽視多年累積的卓越研究和成果。我鼓勵所有領導者和有志於成為領導者深入閱讀本書,從中挖掘支持自身成長的金塊(寶貴智慧)。」
──羅傑‧明頓(Roger Minton),
英美資源集團領導力發展部門前負責人
「要是我的整個職業生涯有本書指導就好了。我可以省下大把時間、減輕大量壓力。本書應該被推薦給每位商業人士,不論他們的職能或層級。」
──皮皮‧岡薩雷茲‧特耶拉(Pepe Gonzalez Tejera),
高階主管教育專家,利樂公司全球行銷與業務發展前副總裁
「這是一本精彩的工具書,能幫你省去多年閱讀書籍和參加培訓的時間。它不僅用易懂的方式總結觀念,還詳細說明如何實踐,並提出讓你深思的關鍵問題,幫助你應用到自己的情境。」
──亞當‧金格(Adam Kingl),
作家、主題演講講者、教育家
目錄
推薦序 企業經營管理的思維與作為 周信輝
推薦序 工作的樣貌,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 劉奕酉
緒論
【第1部】人的心理與績效表現
1. 快思慢想
2. 情商
3. 神經語言程式學
4. 成長型思維
5. 心理安全感
6. 教練成長模式
7. MBTI性格類型指標
8. 周哈里窗
9. 契克森米哈伊的心流
【第2部】未來思維:機遇、挑戰與變革
10. VUCA: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與模糊性
11. 黑天鵝事件
12. 情境規畫
13. 雙元性思維
14. 科特的變革八步驟
15. 艾森豪矩陣
16. 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第3部】塑造組織的力量:策略與營運
17. 孫子兵法
18. 藍海策略
19. 波特五力分析:競爭策略
20. 商業模式圖
21. SWOT與PEST分析
22. 三葉草組織
23. 改善與業務流程改造
24. 系統思考與關鍵路徑
25. 平衡計分卡
【第4部】追求成長:創新、產品、顧客與市場
26. 達博林的十種創新類型
27. 顛覆式創新
28. 成長率與市占率矩陣
29. 產品生命週期模型
30. 淨推薦值
31. 科特勒的行銷
32. 葛拉威爾的《引爆趨勢》
【第5部】為何人們願意追隨你?領導力與團隊合作
33. 勒溫的領導風格
34. 情境領導
35. 夏蘭的領導力管道
36. 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
37. 塔克曼的團隊發展階段
38. 哈克曼的團隊成功要素
39. SMART目標設定
40.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41. 薛恩的三層次組織文化
42. 桑德伯格的《挺身而進》
【第6部】建立社群與連結:關係與影響力
43. 湯瑪斯–基爾曼衝突模型
44. 史考特的《徹底坦率》
45. 提供有效回饋
46. 席爾迪尼的倫理影響與說服原則
47. 欣賞式探詢
48. 卡內基教你贏得友誼與影響他人》
49. 麥斯特的信任方程式
50. 雙贏談判
謝詞
參考書目、進階閱讀與資源
索引
延伸內容
推薦序
企業經營管理的思維與作為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周信輝
世界轉動的速度又加快了!近年來的數位轉型、淨零碳排、永續發展、地緣政治與人工智慧等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襲捲而來,不僅改變了今日的商業樣貌、模糊化產業與公司的界線,同時衝擊著各類型組織與不同個體的競爭優勢與持續性的發展。其中,有些企業再次邁向營運的高峰,如同微軟、輝達,但也有些像柯達、諾基亞曾經偉大的公司卻殞落了。面對詭譎多變的情勢,企業需要有一套思維架構,讓管理者能夠保有積極、成長的心態,適當地做出決策,採取及時且有效的行動,進而能夠適應於這持續變動中的環境,達成企業的發展目標;而這本好書《MBA必讀50本管理經典》正可提供此架構內所需的重要知識觀點,這是我推薦的重要考量!
本書的兩位作者有企業輔導與顧問諮詢的豐富經驗,亦有深厚的管理專業知識,據此有系統地整合了經營管理領域的50大重要觀點。這其中有不少觀點是我在成大EMBA核心課程「策略管理」必定講授的,包含成長思維、競爭策略、藍海策略與商業模式圖等。此書的出版正好呼應我多年來與EMBA高階管理者與企業主在課堂上互動的心得:學習管理理論是在修練自身的知識架構,簡言之就是「思維」,而思維則會影響或引導組織的「作為」,這往往決定了該組織的績效表現。實務管理者可以善用理論的觀點,來檢視或拆解組織所處的環境或者自身營運脈絡中所遭遇的挑戰,從中找到問題的癥結並發展因應之道。以本書第三部中所提到的「五力分析」來說,不少學員初次接觸此概念時,會覺得這架構所指出的五種作用力(或影響力),就僅是策略大師麥可‧波特的理論而已,而忽略了其實管理理論與實務發展之間有密切的關連性,甚至彼此會相互形塑。至少,理論可以讓管理者去理解或拆解周遭的管理實務現象,就如透過五力分析的觀點,管理者可以用它去拆解特定公司在其所屬產業中的獲利情況,到底有哪些作用力會阻礙企業獲利,所以這五個作用力亦可視為企業發展的「阻力」,理解本質之後,自然可發展相對應的對策。若讀者能夠體會「管理思維引領企業作為」,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提升其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本書有系統性的架構,共分為六部。第一部是關於人的心理與績效;企業管理的「企」字,代表的是管理工作是「止於人」,也就是以人為本,管理者需關注所有員工的心理層面議題。然而,實務上的管理往往處在時間的流變之中,具備未來的思維,能夠掌握發展的機遇,同時克服變革中所帶來的挑戰,影響著企業永續的發展,這是第二部所要闡述的觀念。當企業有清楚的發展方向,就需透過組織力量的形塑,以創新及產品來滿足市場中不同的需求,為企業持續開創成長力道;而這也是本書第三部、第四部所提供的重要核心概念。最後,組織良好的運作有賴團隊合作與領導力,才能讓組織在對的軌道上持續前進,在此過程之中,企業也需要藉由外部利害關係人的連結與互動,透過借力使力、打群架的共創方式,不僅讓企業既有競爭力也有成長力,同時發揮企業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我提供上述本書的架構邏輯,希望能讓讀者更能精準掌握這本好書的精華。
推薦序
工作的樣貌,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
《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劉奕酉
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樣貌,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
打卡制度、績效評估、主管一對多的管理結構、團隊會議的開展方式,甚至連「週休二日」的制度,其實都是某個時代、某個社會脈絡底下的產物。當這些制度、術語與工具在今日職場中廣泛流通時,我們往往以為它們是唯一正確的解法,卻忽略了它們其實是經過選擇、修正,甚至折衝與妥協之後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我特別欣賞《MBA必讀50本管理經典》這本書。
它不是一本單一主題的管理書,而是一張跨越百年、橫貫多領域的工作觀念地圖。我認為它幫助我們重新看見:工作的世界是被一個個觀念所塑造的。
而我們如何理解這些觀念,也會反過來形塑我們對工作的想像與選擇。
書中從泰勒的科學管理、彼得‧杜拉克的知識工作者,一路談到現代的敏捷、心流、心理安全感與遠距工作等。每一個觀念都是一段歷史的縮影,也是一個對工作的提問。
作為是長年在企業進行商業顧問與培訓的實務工作者,我特別感受到:很多組織在導入新觀念時,並非缺乏工具,而是忽略了觀念背後的脈絡。比方說有企業說自己在做敏捷轉型,但其實只是把會議節奏變成「每日站立會議」的形式,卻沒有真正導入「快速學習與回饋」的機制;不少組織開始重視心理安全感,但管理者仍把「開放討論」與「避免衝突」畫上等號,結果反而壓抑了真實的聲音。
這些觀念在組織中的誤用,往往不是因為不懂技術,而是缺乏對觀念的歷史與本質的理解。而本書的價值,就在於讓我們跳脫管理術語的表面包裝,回到每個觀念誕生的初衷,理解它解決的是什麼問題;為什麼當時需要這樣的解法;而今日是否還適用或需要調整?
我會將本書視為「思維資本」的養成手冊。在快速變動的工作世界中,光靠模仿別人的成功方法已經不夠了,我們需要能看懂變化背後的結構與邏輯。
而這些「第一性原則」往往就藏在歷史的深處,也隱含在觀念的演進中。
對管理者來說,這是幫助你看清制度選擇的指南;對團隊經營者而言,這是讓你設計適切合作流程的靈感庫;而對每一位想要主動設計自己職涯發展的工作者來說,這是一本讓你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適合自己工作方式的探索起點。
我們無法完全預測未來工作的樣貌,但可以透過本書更有脈絡的理解:過去的工作是如何成形,現在如何應對、未來如何選擇?
這不只是「管理觀念」選集,更是一面鏡子得以照見我們如何看待工作,也反映我們將成為什麼模樣的工作者與創造者。你不一定要從頭到尾讀完本書,也許只需要從中找到你此刻最需要面對與思考的那幾個觀念。
更多的不只是為了了解工作,而是為了重新理解自己,在工作裡想實現的價值與選擇。
作者資料
傑瑞米‧寇迪 Jeremy Kourdi
商業作家、高階經理教練、教育家,亦是專業領導人公司(Expert Leader)的創辦人。他曾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資深副總裁、杜克大學企業教育機構(Duke Corporate Education)總經理,以及英國特許管理學會(Chartered Management Institute, CMI)出版與研究部的負責人。寇迪資歷豐富,涵蓋教練指導、領導力發展和思想領導力等領域,與多家翹楚的企業及商學院合作。他已出版30本書,並翻譯成17種語言,在領導力、教練指導、創新,以及形塑商業與社會文化發展等領域,擁有深厚專業知識。喬納森‧貝瑟 Jonathan Besser
國際資深的學習與發展專家,同時也是教練、導師及引導師(facilitator)。他創立了Entrepid領導力顧問公司,並與來自各行各業的客戶合作,涵蓋工程、金融、快速消費品、專業服務、媒體、廣告與製造業等領域。貝瑟深信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並將其視為一切工作的核心。他的工作性質緊貼學習與科技會隨時間演變的本質,並且精通多種學習介入與學習工具。他曾與全球市場頂尖的商學院及顧問公司合作,提供領導力發展服務,參與各種客戶專案,包括方案設計、診斷分析、發展與執行等。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