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自在慢行:人生可以全力衝刺,但也別忘了偶爾放慢腳步(限量親簽版)
-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
-
布局九略:你永遠玩不過一個讀通布局九略的人,無局不可布,無局不能成,九大方略讓你布局致勝
-
專買黑馬股3:K線捕手楊忠憲教你,用1張表逮飆股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貨幣失能:通貨膨脹擋不住?攸關全人類的金融革命即將到來!
-
微軟創新解密:成立半世紀的科技巨頭,從Xbox到Bing的策略布局與進化之路
-
暗黑引爆點:小事件如何燎原成大災難?
-
美股配息獲利法:持續買進3個月就能賺到股利,213檔高股息清單輕鬆選
-
投資守則第一條: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
內容簡介
AI融合策略將成為新一波工業化浪潮,
未來10 年產業重點!
奇異首位首席創新顧問&全球研究影響力最強科學家
四年來訪談全球工業巨擘,
將AI 與機器學習等新技術與傳統經濟完美融合
想像一下,農場裡一台農機具正以規律閃光快速掃過一排又一排農田,這家強鹿公司,以24公里時速高速度、精準噴灑(See & Spray)技術、36個攝影機等設備除去雜草,讓除草劑用量大幅減少60%
還有一例,有位特斯拉車主在社群上向馬斯克提議:
「若按喇叭時能自動儲存行車記錄器影像,你覺得怎麼樣?」
幾小時後,馬斯克回:「看起來不錯。」
再過了一個多月,這項功能就透過網路更新正式推送給所有車主
勞斯萊斯在引擎上設置超過70 兆個數據點,全面分析燃油消耗模式,如:飛機飛行路線、飛行高度、天氣狀況、飛行速度、飛機所載的貨物重量。只要引擎燃油效率提升1%,全球航空業未來15年節省300億燃油成本
我們正處於AI轉折點,未來你要向上提升價值,還是向下掉價?
未來強者寶座,並非擁有高價值資產的公司,
而是屬於懂得運用數據驅動洞察力的公司
本書將告訴你,重資產的工業公司如何利用即時數據和人工智慧,
創造新產品、新服務、新系統,以及──讓客戶永遠離不開你──的新解決方案?
«什麼是融合策略?«
未來,企業將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製造實體產品)與數位企業的優勢(利用人工智慧解析龐大且彼此連結的產品使用數據),透過鋼鐵與晶片的融合,工業公司才能打造出過去難以想像的策略連結。
«什麼是數據圖譜?«
來自產品實際使用的即時數據。以系統性記錄,並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驅動,進一步產生數據網路效應,一旦產品從使用者端收集越多資料時,產品就可以變得更加智慧。
«四大融合策略戰場«
融合產品(智慧機器之戰):將工業產品數位化,並將效能提升至最高水準
融合服務(提供卓越成果之戰): 透過提供服務提高客戶的生產力與業務績效,提供更多價值。
融合系統(智慧系統之戰):提升產品效能後,再改善多個相互關聯的產品組成的高階系統來提升整體效率。
融合解決方案(客製化解決方案之案):過去「我們製造」(Made by Us),轉變為我們解決」(Solved by Us)。
融合未來已來,
兩位全球重量級策略學大師維傑.高文達拉簡與文卡.文卡查曼
要帶你看清當今商業世界正在如何迅速轉變,
並最終引導你善用即時數據與人工智慧,打造專屬的「融合策略」,
發掘全新價值,並創造新競爭優勢!
«本書特色«
1. 豐富企業實例:援引了許多知名企業的實務案例,像是強鹿、勞斯萊斯、特斯拉等,展現了不同產業如何依自身條件擬定融合策略。不只是傳統製造業,許多服務業、零售業甚至非數位原生企業,也都能以數據圖譜為基礎,重構價值鏈與商業模式。
2.紮實理論研究:多年累積並大量採訪數位巨頭、新創公司和工業製造商高層主管如福特、多佛集團、丹納赫、賓士、大疆創新、奇異、通用汽、Honeywell、馬亨達集團、三星、西門子、驪住、TVS 機車公司、惠而浦等,完整建立了一套思維架構,幫助工業公司在未來的競爭勝出。
3.重資產公司AI轉型專書:在汽車、航空、農機具業、營造業、醫療設備、物流等重工業領域,帶來清晰思維與策略方向,傳授如何整合硬體與軟體,工業公司戰勝新競爭者的方法。
世界各國讚譽
「《AI融合策略》最可貴的地方,不在於告訴我們AI多重要,而是在於它用企業聽得懂的語言,說明該怎麼做。……對正處於關鍵轉型時刻的企業領導人而言,這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攜手實踐的好書。」
──商周CEO學院長、政大科管所教授,邱奕嘉
「《AI融合策略》為下一波數位化潮流描繪出一個引人入勝的願景,將AI與機器學習等新技術與傳統經濟融合。融合策略將成為新一輪競爭的戰場。這是一本出色的著作。」
——傑夫.伊默特(Jeff Immelt),奇異(GE)電器前董事長兼執行長;恩頤(Venture)投資創投合夥人
「《AI融合策略》幫助領導者理解如何透過協同智慧來創造競爭優勢——擁抱數據、AI與其他數位技術的力量。這將是解鎖價值創造與確保企業未來成功的核心關鍵。」
——謝利許.傑朱瑞卡爾(Shailesh Jejurikar),寶僑(P&G)公司營運長
「《AI融合策略》絕對會是工業公司戰勝新競爭者的方法。兩位作者精準掌握了未來10年應該做的工作重點。」
—英德拉.努伊(Indra K. Nooyi),百事(Pepsi)前董事長暨執行長,亞馬遜董事
「這是一本讓商業領導人理解數據與AI力量的書,沒有繁瑣術語與技術語言。這是一本必讀書籍,可以幫助你了解如何融合真實與數位世界,釋放被困住的商業價值。」
——彼得.科爾特(Peter Koerte),西門子(Siemens)首席技術長兼首席策略長,德國
「《AI融合策略》不只是關於數據與AI的流行詞彙,為我們經濟的骨幹——工業領域——帶來急需的清晰思維與策略方向。」
——馬克.畢澤(Marc Bitzer),惠而浦(Whirlpool)執行長
「我強烈建議從事工業領域的高階經理人閱讀這本書,學習如何整合硬體與軟體,為顧客創造價值。」
——威默.卡普爾(Vimal Kapur),Honeywell執行長
「《AI融合策略》指引我們透過將競爭優勢程式化成為數據圖譜,來釋放龐大的價值。這是一本保持企業競爭力的路線圖。」
——格.達蕾拉(Que Dallara),Honeywell網路前總裁兼執行長;現任美敦力(Medtronic)糖尿病事業部執行副總裁與總裁
「《AI融合策略》是一部重要的著作,提醒領導者即時的深入見解已超越實質資產,成為企業必須追求的最寶貴競爭優勢。」
——N.錢德拉塞卡蘭(N. Chandrasekaran),塔塔(Tata)集團董事長;前塔塔資訊服務公司執行長,印度
「作者研究數位企業如何在輕資產的經濟領域中成功,並分享在這個環境中尋找方向與致勝的實用智慧。《AI融合策略》將成為我們理解如何致勝的語彙之一。」
——馬克.凱斯柏(Marc N. Casper),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科技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
「本書為全球企業提供一個出色且實用的架構,以打造自身的融合策略。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維傑.高文達拉簡與文卡.文卡查曼為企業指引了方向,如同一顆北極星。」
——瀬戸欣哉(Kinya Seto),驪住(Lixil)社長兼執行長,日本
目錄
世界各國讚譽
推薦序 讓AI變成真正的策略 邱奕嘉
第I部 鋼鐵與晶片的融合
第1章 工業時代只是序章
第2章 數位新創擊敗消費品巨頭
第3章 工業巨頭正在反擊
第4章 簡介四大融合戰場
第II部 四大融合戰場
第5章 戰場一:融合產品
第6章 戰場二:融合服務
第7章 戰場三:融合系統
第8章 戰場四:融合解決方案
第III部 在融合未來致勝
第9章 融合策略的原則與執行
後記 理論基礎及行動呼籲
致謝
資料來源
延伸內容
推薦序
讓AI變成真正的策略
文│邱奕嘉博士
不久前,在一場企業內訓中,我問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當你們說要導入AI,是想提升效率,還是重新定義價值?」現場忽然安靜了下來。
大家都知道AI重要,但該怎麼用,卻很少有人能講得清楚。對多數企業而言,AI不只是買系統與建模型那麼簡單,而是會牽涉到產品與服務交付,甚至是整個價值創造、傳遞與變現的邏輯都需要重新思考。《AI融合策略》這本書,正是為了解這些核心問題而寫。
書中提出的「融合策略」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整套能落地的方法論。它的出發點是數據,但並不是「數據多就有答案」那麼簡單。兩位作者強調,企業若能掌握來自產品與服務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即時數據,並加以結構化、持續累積,就有機會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圖譜」。這張圖譜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夠大(規模)、夠廣(範圍)、夠快(速度),才能真正發揮AI應用的價值,讓企業不再只是資訊收集者,而是策略的重新定義者。
接著,書中提出四種可以依企業情況選擇並可併行發展的融合策略:從強化單一機器與模組的「融合產品」,延伸到與服務結合、創造持續性關係的「融合服務」,再到模組化整合與數據互通的「融合系統」,以及與不同對象合作,共創成果、解決問題的「融合解決方案」。這四類策略之間沒有線性順序,也不是每個企業都要照單全收,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成熟度、組織條件與市場定位,有策略地切入、組合與調整。第5到第8章針對這四種融合策略,不只拆解數據邏輯、AI角色與營收模式,也清楚指出企業應如何依循「建構、組織、加速、變現」這四個實踐步驟,把策略變成行動。
本書作者更進一步深入指出轉型真正困難之處,在於組織設計與領導思維的重構。第9章提出的五項「融合原則」,點出企業最常卡關之處,並提出具體建議。像是:不要期待一步到位,而要設計出能分階段釋放價值的路徑;不是讓AI取代人,而是打造真正的人機協作;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跳出自我中心,和生態圈共建數據網路效應;中階幹部不是被轉型的對象,而是落實轉型的關鍵力量;而領導者最該掌握的,不是技術細節,而是一份清楚可對齊的策略記錄,讓組織有方向、有步驟地走下去。
書中援引了許多知名企業的實務案例,像是強鹿(John Deere)、勞斯萊斯(Rolls-Royce)、特斯拉(Tesla)等,展現了不同產業如何依自身條件擬定融合策略。不只是傳統製造業,許多服務業、零售業甚至非數位原生企業,也都能以數據圖譜為基礎,重構價值鏈與商業模式。
多年來,我陪伴不同產業的企業主與團隊,走在企業成長與策略再造的路上。愈來愈清楚,數據不只是資源,而是重新設計價值的起點。而這個起點,唯有透過AI的參與,才能推動企業走得更深、更遠。透過數據圖譜與融合策略,企業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究竟為誰創造價值,又該如何設計出一條可持續變現的路徑。
《AI融合策略》最可貴的地方,不在於告訴我們AI多重要,而是在於它用企業聽得懂的語言,說明該怎麼做。它能幫助企業真正從數據出發,走向價值重構與行動落地。對正處於關鍵轉型時刻的企業領導人而言,這是一本值得深入思考、攜手實踐的好書。
(本文作者現為政大科智所教授,借調商周CEO學院擔任院長一職)
作者資料
維傑.高文達拉簡 Vijay Govindarajan
世界級戰略和創新大師,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傑出講座教授、矽谷育成中心Mach 49的學界合夥人、哈佛商學院馬文鮑爾研究員。他是《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的暢銷書作者。曾獲《哈佛商業評論》麥肯錫論文獎及五十大暢銷文章。曾擔任奇異公司第一位首席創新顧問。文卡.文卡查曼 Venkat Venkatraman
美國波士頓大學奎斯特羅姆商學院管理學講座教授。曾在MIT史隆管理學院和倫敦商學院教授策略學。博士論文曾獲美國管理學院AT Kearney最佳論文獎,是被引用最多的策略論文之一。在數位策略領域引用次數超過5萬次。史丹佛大學列為全球研究影響力排名前2%的科學家之一。他為IBM、愛立信、通用電氣、英國石油、默克、通用汽車、AWS、聯邦快遞、微軟、麥肯錫公司、索尼和公司提供諮詢、演講和研討會。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