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地圖盡頭的博物學家:從南太平洋到馬達加斯加,大衛.艾登堡爵士跨越9000公里的自然生態觀察紀實
- 作者:大衛.艾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25-11-13
- 定價:680元
- 優惠價:79折 537元
- 優惠截止日:2030年12月31日止
-
書虫VIP價:510元,贈紅利2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84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希望:教宗方濟各自傳
-
朝聖.覺旅:從西班牙聖雅各到菊島天堂路
-
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光之年代【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戰地攝影家黎.米勒的摯愛人生】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靈魂不歸法律管:框架世界底下一個法律人的逃脫記事
內容簡介
重回傳奇英國國寶級自然博物科學家大衛.艾登堡爵士探險實錄
首度完整中譯,帶領讀者再次重返二十世紀中葉的生態現場
關於大衛.艾登堡爵士
★英國國寶級自然科學主持人、歷史學家、地球歷史見證人
★榮獲英國女王頒發爵士勳章
★一生跑遍三十九個國家、拍攝逾六百五十個物種
★全球有二十餘種動植物以其名字命名
一場深刻影響後世自然史研究的遠征旅程
從新幾內亞到馬達加斯加,從天堂鳥到土著藝術
橫跨四洲,大衛・艾登堡爵士親筆撰述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景象與文化記憶
在《地圖盡頭的博物學家》中,大衛・艾登堡爵士以科學家與紀錄片工作者的雙重身分,帶領讀者橫越巴布亞紐幾內亞、馬達加斯加、澳洲內陸等地,探索世界上最偏遠、最原始的自然環境與人類文化。本書完整紀錄了於一九五○至六○年代多次野外考察的所見所聞,無論是天堂鳥繁複的求偶舞、生態環境的變遷,還是原住民族群儀式、語言、藝術的第一手觀察,皆以細膩筆法呈現,還原了當時的自然風貌,更留下珍貴的文化見證。作為自然史與人類學的交會文本,這部作品至今仍是研究與認識這些地區的重要經典。
全書分為三大篇章,分別記述艾登堡爵士在不同區域的探索經歷。天堂探索篇,帶領讀者深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始雨林,記錄尋找天堂鳥、拍攝求偶行為,以及參與當地部落婚
禮、求偶儀式的全過程;馬達加斯加的動物園探索篇則聚焦於狐猴、變色龍、巨鳥等瀕危物種的觀察與保育議題;南回歸線下的追尋篇中,艾登堡爵士穿越澳洲內陸,見證原住民洞窟壁畫、水牛族群的消逝與生態復育的努力。三大篇章描繪出一幅二十世紀中葉地球邊陲地帶生態與文化的壯闊全景,筆述如臨現場,也令人深感人類與自然間微妙的連結。
《地圖盡頭的博物學家》不僅是自然探索的紀實文學,更見證一個時代的珍貴史料。書中所記錄的地景、物種與文化,有許多在今日已因開發、戰亂或氣候變遷而早已形成完全不同的風貌。更透過艾登堡爵士當年的文字與觀察,讓讀者得以重回那個攝影機尚未普及、科學探索仍需冒險精神與無比熱情的年代,理解自然的多樣性與脆弱,也反思人類自身在地球上的角色與責任。這本書是獻給所有關心自然、尊重多元文化與歷史的讀者最深刻的邀請函。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李香秀| 紀錄片工作者
李偉文 |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大利 |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美秀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黃一峯 | 金鼎奬科普作家 / 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貞祥 |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齋主
顏聖紘 |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目錄
引言
第一部 天堂探索
第一章 瓦吉谷
第二章 走進吉米谷
第三章 製斧者
第四章 俾格米人和跳舞的鳥
第五章 返回太平洋
第六章 彭特科斯特島的跳塔人
第七章 貨物崇拜
第八章 斐濟外島
第九章 東加王室
第二部 馬達加斯加的動物園探索
第十章 閣樓之島
第十一章 冕狐猴和巨鳥
第十二章 火鶴、馬島蝟和狐猴
第十三章 死者的靈魂
第十四章 變色龍、蒼鷺和狐猴
第十五章 犬頭人
第十六章 森林裡的生物
第十七章 大狐猴
第三部 南回歸線下的追尋
第十八章 從達爾文向東
第十九章 鵲鵝和澳洲巨蜥
第二十章 洞窟壁畫與水牛
第二十一章 阿納姆地的藝術家
第二十二章 咆哮之蛇
第二十三章 博羅盧拉的隱士
第二十四章 中澳地區
編輯推薦
尋訪自然的足跡:大衛・艾登堡的探索歲月
文/馬可孛羅編輯部 編輯 林俶萍
這本由大衛.艾登堡所撰寫的作品,不僅是一段關於自然探索的回憶錄,更是一部見證時代變遷的珍貴紀錄。從一九五四年至六四年間,他以BBC與倫敦動物園的探險節目《動物園尋奇》為契機,踏遍熱帶地區,拍攝自然生態與人文風貌。原本為捕捉動物而設的節目,逐漸轉化為對野生生物與原住民文化的深度觀察,反映出人類視野與自然倫理的演變。
艾登堡以細膩的筆觸重現那個探索尚未被科技全面主導的年代,從新幾內亞、東加、到澳洲,他見證了從殖民到獨立、從荒野到文明的巨變。六○年後再回望,他以溫厚的筆調省思自然、文明與時間的流轉。書中不僅蘊含豐富的自然知識,更流露出對生命與環境的敬意,讓讀者在閱讀時彷彿與他一同穿越叢林、感受熱帶陽光、聆聽大地的脈動。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熱愛自然、關心歷史與文化的讀者。它不只是探險紀錄,更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省思,一段動人而真誠的時光見證。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大衛.艾登堡爵士 Sir David Attenborough
一九二六年出生,是一名廣播員暨博物學家,其電視職業生涯已邁入第七十年。在劍橋大學研讀自然科學並短暫進入出版界後,於一九五二年加入BBC,並耗費十年時間製作各種紀錄片節目,包括《動物園追追追》(Zoo Quest)系列。一九六五年,被任命為新頻道BBC2的主管,然後在四年後以編輯身分負責BBC1及BBC2。 經歷八年的管理職,他回到節目製作領域,撰寫並出品了十三集的系列節目《地球上的生命》(Life on Earth),該節目調查了動植物的進化史。在此之後又製作許多其他系列節目, 期間的考察工作幾乎涵蓋地球生命的各個面向。 在英國被譽為國寶級人物,一九八五年榮獲英國女王授予爵士功勳,貢獻一生拍攝自然、歷史紀錄片,獲獎無數。二○二○年被選為「英國百大人物」之一。 相關著作:《年輕自然博物學家冒險實錄:來自動物園的跨海請託(英國國寶級自然博物學家大衛.艾登堡爵士探險實錄首度中譯)》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