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9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印度智慧書(暢銷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印度智慧書(暢銷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 作者:楊逢財江信慧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3-06-27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折 26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9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66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52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2024周年慶/專屬你的狂歡派對72折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帶給愛因斯坦、林語堂等世界名人無限啟發的《薄伽梵歌》, 愛默生更直接稱之為「天下第一書」, 與《道德經》、《聖經》並列全世界翻譯版本最多的三大經典, 現今已成為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 如何無懼面對生死? 如何提昇心靈意識? 什麼才是人生的長久之計? 怎樣實踐真正的瑜伽之道? 本書闡述印度最精要經典《薄伽梵歌》的核心要義, 幫助你瞭解古印度的智慧,並運用在現代生活中, 從中找到心靈的出路。 在這眾聲喧譁的時代,游離在各種宗教哲學邊緣探索心靈問題的人,你找到提昇自己精神力量的方法了嗎?本書以有根據、有實證的古印度經典《薄伽梵歌》為本,讓你瞭解,從物質世界到精神層面、從個人自己到周遭環境的所有世間真相,進而提供「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依循準則,對於期望達到「身心靈淨化」的人,能提供實質的幫助。 本書詳介《薄伽梵歌》的五項真理:「神、時間、物質能量、你自己、行動」,是認識印度智慧的最佳入門;同時,深入瞭解之後,我們也明白前四項是既定存在的;最後一項「行動」,則是唯一你能加以選擇、改變的部分!人生的向下沉淪或往上提昇,就取決於「當下的行動」。懂得如何去抉擇你的行動,才能進而提昇你的意識,最後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專文推薦 《薄伽梵歌》的原始經文若無合適的人指導,就很難正確理解,但本書作者的呈現方式讓《薄伽梵歌》變得容易親近,讓人閱讀愉快。同樣重要的是:本書也邀請讀者善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務實的方式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印度研究中心教授,肯尼斯‧華培博士(Dr. Kenneth R. Valpey) ◎關於《薄伽梵歌》 印度兩大史詩之一《摩訶婆羅多》,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約有十一萬句詩。表面上,其內容是古印度文明的歷史和教化;但實際上,它是以故事的形式,來闡述深奧的生死哲理和人生目標。影響印度、東南亞各國及佛教之文化生活、哲學思想甚鉅。而《薄伽梵歌》雖然只占了其中七百句,卻是古印度部族及現代印度民族的最高精神象徵,如果不知《薄伽梵歌》,就難以理解印度民族。 《薄伽梵歌》是印度哲學及宗教的根基,它不僅受到古印度大師商羯羅的讚揚,兩百年前也震驚了歐美思想界,甚至成為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而祂更是全世界追求身心靈完美的人必讀的經典。 ◎媒體報導《薄伽梵歌》 2006年,印度經典也成為美國哈佛商學院、華頓商學院的必修課程。……應用《薄伽梵歌》在綠色企業、僕人領袖、永續發展的理論。 ——摘自《遠見雜誌》向古人學習專題報導 在《薄伽梵歌》中有許多日常的經驗,許多公司都將《薄伽梵歌》中的一些經驗引入到日常的商業營運中。 ——摘自星島環球網〈薄伽梵歌: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一文 ◎名家推薦《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是永恆哲學(Perennial Philosohy)迄今最為說理明晰而又包羅甚廣的摘要書之一。因此祂那不朽的價值,不僅對印度人如此,對全人類皆然。 ——英國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 祂是天下第一書,……只有廣博、寧靜、一致,以及迴盪在另一個年代、另一片蒼穹下的古老智慧之聲。 ——美國作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我要對閱讀經典的人說,如果他們期望讀一本好書,那就讀《薄伽梵歌》。 ——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薄伽梵歌》是古印度神祕主義中最趣味無窮的不朽之作。 ——法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維克托‧庫辛(Victor Cousin) 把《薄伽梵歌》銘記於心的人,每天都能從中找到新的喜悅與意義。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我毫不猶豫的斷言:《薄伽梵歌》是非凡的曠世之作,其概念、推理和語言均臻於極致,無與倫比。 ——印度首位英國總督,沃倫‧哈斯丁(Warren Hastings) 讀著祂,我內心時刻湧流著對生命的感激之情,感謝祂讓我繼續活著,以研讀這部著作。 ——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威廉‧馮‧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nant von Humboldt) 《薄伽梵歌》是一本具不朽意義的著作……提供對一切時代、一切宗教生活都適用的深邃洞見…… ——德籍梵文學者,雅各‧萬格勒‧哈爾(Jakob Wilhelm Hauer) 我在閱讀《薄伽梵歌》時,所想到的只有一個問題:神是如何創造宇宙的?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這真是一本絕美的東方哲學思想概述。 ——物理學家,菲傑弗‧卡帕(Fritjof Capra) 《薄伽梵歌》的偉大力量在於這樣的事實:祂教導了一個「愛的信仰」。 ——華人巨擘,林語堂

目錄

〈推薦序〉 實踐《薄伽梵歌》的智慧 〈作者序〉 知識的祭祀、佈施、苦行 〈暢銷修訂版.楊序〉揭祕印度瑜伽,得到人生解答 第一篇 生與死的智慧 第一章 死神的謎題 一、面會死神 二、人生真理 Q & A 三、人生的意義何在? 四、尤帝世提爾王的智慧 第二章 薄伽梵歌的五項真理 一、《薄伽梵歌》的背景 二、《薄伽梵歌》的真理 三、相信真理、去除愚昧 第三章 「意識」與「行動」的循環 一、生死相繼 二、沉淪的意識狀態 三、提昇的意識狀態 四、意識──靈性個體的徵兆 五、意識與行動的循環 第二篇 時空中的人間萬象 第四章 物質世界的創造 一、靈性世界 二、原因之洋維施努 三、孕誕之洋維施努 四、牛奶之洋維施努 第五章 物質三重屬性 一、三重屬性控制一切 二、善性之人 三、激性之人 四、墮性之人 第六章 人的不同行動傾向 一、社會階層的種 二、社會各階層的賦定職責 三、分工合作、創造多贏 四、人生階段 第七章 感官、心念、智性、假我 一、身體與感官 二、感官如馬 三、心念 四、智性 五、假我 第八章 時間是循環的源頭 一、時間的直線行進或循環交替 二、時間主導物質世界的運作 三、年代的循環 四、鐵器年代的預言 第九章 循環轉輪中的眾生 一、生老病死的循環 二、生死輪迴的循環 三、業報的循環 四、祭祀的循環 五、人生目標的循環 第三篇 改變命運的關鍵 第十章 業報法則 一、行動必有報應──業報法則 二、業報的移轉 三、去除惡報 第十一章 錯誤行動 一、三種行動 二、錯誤行動的內容 三、魔性──帶來束縛的六種品質 四、魔思與魔行 五、現代啓示錄 第十二章 正確行動 一、人該做的事 二、正確行動的內容 三、生活中的實踐 第十三章 信仰導致行動 一、信仰的具體內容 二、墮性的信仰 三、激性的信仰 四、善性的信仰 五、善性的典範 第四篇 身心靈的全人觀 第十四章 認識你自己 一、我是誰? 二、靈體的特質 三、靈體的源頭 第十五章 生命的不同里程碑 一、神──「絕對真理」的三個層面 二、梵光──對神的初階理解 三、超靈──對神的進階理解 四、薄伽梵──對神的終極、全面理解 五、至於無神論者…… 第十六章 無上智慧的源頭 一、無數化身的源頭──奎師那 二、超越一切的奎師那 第十七章 人生的永久之計 一、長久之計──賦定職責:人的基本責任 二、永久之計──超然行動 三、永恆的信仰 第十八章 瑜伽之道 一、四大瑜伽之道 二、奎師那知覺三部曲 三、奉愛瑜伽最重要的兩項修練 四、奉愛瑜伽的殊勝 五、回到靈性世界:你真正的故鄉 最終章 遠古聖王如何處理死亡 一、自訂死期的畢施瑪 二、離家苦修的持國 三、放下一切的尤帝世提爾王 四、七日解脫的巴力嗣王 附錄 感恩與憶念 一、永遠感恩的聖帕布帕德 二、回憶哈亞貴瓦.帕布 三、塔茂.奎師那.哥斯瓦米 十週年暢修版序 〈楊序〉莫忘初衷,止於至善 〈江序〉前行在奉獻與愛的路上 註解 參考書目 圖表索引 關鍵字索引 字彙表QR Code 梵中音譯一覽表QR Code

內文試閱

  第十四章 認識你自己      真正的「你」是「靈性個體」,是「奎師那永恆的所屬部分」。(15.7)      在你的身心靈之中,「靈性個體」高於智性,智性又高於心念和感官。(3.42)      在追求身心靈的程序上,《薄伽梵歌》建議的最佳途徑是先認識你「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喚醒靈性,培養「真我意識」,由上往下練,而非追逐身心健康的幻象,終至迷失!      培養「真我意識」的重點是「找出源頭」!      物質世界的眾生有身、心、靈三個層面,或稱「粗鈍體(身體)、精微體、靈體」。      1.粗鈍體:即身體(感官、器官等),由「地、水、火、風、以太」這五大粗鈍物質元素構成。      2.精微體:即心理,由「心念、智性、假我」這三個精微物質元素構成。      3.靈體:即靈性個體、靈性真我,由「永恆、全知、喜樂」構成。      粗鈍體、精微體合稱為「物質軀體」,是低等的物質能量。靈體即靈性個體,是高等的靈性能量。      一、我是誰?      奎師那說:「若認為『物質軀體』是自己,認為與軀體相關的妻子家人是至親,認為軀體誕生的地方值得崇拜,而到聖地參拜卻只是在聖河沐浴一下,對聖賢所揭示的超然知識置若罔聞:這樣的人就是驢子或牛。」(10.84.13)      人要超越動物的第一步是:認同「靈性真我」!      芸芸眾生受苦受難,卻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問:「我到底是誰?」「活著要做什麼?」「如何離苦得樂?」      大多數的人都被「不真實的存在」(瑪亞幻象)欺騙,一直一直擔心、憂慮、不安、不滿足……其實,他們只需要瞭解真正的自己是「靈性個體」,認識到自己是「永恆、全知、喜樂」的「靈性真我」,便可去除大半的情緒污染了。      自從物質主義和資本主義稱霸以來,人們都被導向以「成功、財富與地位」為快樂的指標。然而,這是錯覺;因為,在物質富裕的社會裡如美國和澳洲,雖然在全球快樂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但是其人民的心理疾病之嚴重也是世界第一。在經濟泡沫化的現實中,人們也逐漸體悟到「快樂來自內心」。      內心是什麼?我們不能憑空想像,隨意亂猜。      根據《薄伽梵歌》,你的內心就是「你自己」,真正的、永恆的你——靈性個體。      「物質世界的眾生——這些永恆的靈體,是我的一小部分,他們被心念等六個感官所牽絆,在物質能量中掙扎求存。」(15.7)      「……你要知道我還有不同於它們的高等能量——靈性個體(你、眾生)……」(7.5)      靈體一詞源於梵音atma,本書稱之為「靈性個體」(靈體)或「靈性真我」。      靈體(你自己),是來自於奎師那的高等靈性能量,卻因有「願望」而在物質世界輪迴生死,不停循環,更換物質軀體。      若「你」認同的是物質軀體,只想要有物質享受,那麼你很難發揮自己的潛能,也很難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因為,低等能量(物質)不可能永遠駕馭高等能量(靈性),也無法永遠滿足高等能量!      ▍神明、鬼魂、靈魂的真相      1.神眾(神明)、鬼魂沒有身體(粗鈍體),但能以精微體和靈體,繼續取樂或受苦受難。      2.精微體仍是物質能量,所以神眾、鬼魂仍要生死輪迴。      3.靈魂=靈+魂=靈體+精微體。      因此,「靈魂」還不是純粹的靈性真我(靈性個體)!      二、靈體的特質      上表你仔細讀過一遍了嗎?請用「我」當主詞,再讀一遍。      你要知道這些特性都是「你的」;「真正的你」,擁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品質,即使行走於處處是陷阱的世間,只要正確行動,你又有何好害怕的呢?      靈體可以管理物質軀體,因為靈體遍布於整個軀體之中(意識),軀體從屬於靈體。(2.17-18)      換言之,要認識靈體、培養「真我意識」,而非順其自然地縱容「假我意識」;這樣,智性才能強化,心念和感官才能做正確有益的「思考、感受、許願和行動」!      (一) 靈體永恆、不變、不滅      奎師那說:「『靈體』是砍不斷、燒不壞、浸不濕、吹不乾的。『他』永遠存在,無所不在,不變、穩定、始終如一。」(2.24)      記得我五歲的時候,緊緊抱住母親,抵死不上幼稚園的娃娃車;我也記得十歲的時候,姑姑帶我去兒童樂園玩,那是第一次有人為我慶生;我還記得二十歲的時候,在校園的「風雨走廊」與他擦身而過,四目交接時,從未經歷過的天旋地轉就此開始……      當我年屆不惑,過去的情境都已成回憶;我五歲、十歲、二十歲的身體也已不復見。五歲時的我和四十歲的我顯然不是同一個身體,醫學上也說全身細胞每七年更新一次;那麼,我想問的是:「是『誰』在我的身體裡面,經歷著這一切?」      是「靈體」(atma)、靈性真我!靈體不毀壞、不改變、永遠存在。      在亙古的愛情故事中,「靈性真我」更是愛的見證!      羅密歐:我該用什麼起誓?      茱麗葉:你根本無需起誓。不過,若你願意,就用你高尚的「真我」(自己)為名起誓吧,那是我所崇拜的神。這樣子,我便相信你。      ——莎士比亞(一五六四~一六一六)      身體和精微體會隨著時間、情境而不斷改變,但靈體永遠不變。      靈體擁有這物質軀體、外表、習性、想法等,但卻不等同於它們。你不是物質軀體,你是靈性個體!你的物質軀體必須承受惡報與善報,必得要經歷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你」毫髮無傷,沒有誰傷得了靈性個體!      靈體是「意識」的來源,是「你自己」,這是不變的真理。      (二) 靈體不需受苦      事實上,時間帶來的壓力、物質能量的「三重苦」,這些你都可以避免。千萬別以為「受擾」、「受苦」是你活該!你是「靈性個體」,是奎師那永恆的一小部分;你可以和奎師那一樣「永遠都快快樂樂的」,這才是你的自然狀態!      《梵天讚美詩》(brahma samhita)(5.1)描述奎師那的身體是sat-chit-ananda,也就是說祂充滿了「永恆、全知、極樂」。既然「你」是奎師那的微小部分,那麼,你的自然狀態也是「永恆、全知、極樂」的。雖然,在奎師那身旁,我們顯得微乎其微,但是,我們也是sat-chit-ananda呀!這就好像是說「金砂」雖小,在體積上不能跟「金山」相比,但金砂和金山一樣,其成分都是如假包換的黃金,絕無其他成分(痛苦)。      根本的問題在於「只認同物質軀體」——假我意識,那就會受制於物質能量,必須承受「短暫、愚昧、痛苦」。      若能培養「真我意識」,才有可能到達那「沒有痛苦的地方」。      (三) 到底是誰的錯?      高塔蜜(Gautami)的兒子被蛇咬死了。那時,剛好有個獵人在旁邊,他抓起這蛇說:「這邪惡的蛇咬死了妳兒子。夫人啊,要殺要剮,妳一句話。讓我來替天行道!」      高塔蜜說:「小智的獵人啊,放了蛇吧。愚人因其愚行而背上重擔,會在罪惡之海中沉沒。即使殺了蛇,我的兒子也活不過來了,更無其他任何好處。放了蛇吧,這樣才不會對你造成傷害。」      獵人說:「不對不對。我聽說聖人會因為看到其他生命體受苦而憂愁。我路見不平,眼見這惡蛇咬死小孩,我心中感到悲傷。所以,我要殺死這蛇!」      高塔蜜說:「會死的是物質軀體;靈性個體則永遠不會受傷害。我兒子的死是命運注定的!因此,這蛇不能殺!自己心中積累怨恨,只會增加痛苦。所以,好心的獵人啊,發發慈悲吧。」      獵人:「不行。這蛇應該殺。殺了惡蛇,我們會得到好報,牠也能贖罪。」      高塔蜜:「如果蛇來咬你,你因自衛而殺蛇,那是另一回事。而今,這蛇已受制於你,你的生命又沒受威脅,這樣子去殺蛇會有什麼好報? 若敵人來危害我國,你為了人民而上戰場殺敵,那才會得到好報;為了滿足自己的悲傷情緒而「殺敵」,怎會有好報?所以,現在的情況是,要把蛇放了才會有好報!」      獵人:「可是,妳要知道,現在放了蛇,以後可能有更多的人會被牠咬死。正邪不兩立!妳就讓我殺了這蛇吧!」      高塔蜜:「不行,你應該放了牠!」      就在兩人相持不下之時,蛇嘆了一口氣說:「愚蠢的獵人啊,這不是我的錯啊。咬死他又不是我的意思。事實上,這是閻王的吩咐。因此,若此事是罪,那麼閻王才是罪人啊!」      閻王聽到蛇把過錯推給他,於是便出現說道:「蛇啊,你錯了,這也不是我的意思。這是『時間』的吩咐。時間啟動了善性、激性、墮性,因此天上人間的所有眾生所做的一切行動都受時間影響,整個宇宙也都受時間掌控。所以,我們都沒有罪!我們都活在『時間』的力量之中,我們被捆綁著,在適當的時候就必須執行任務。」      突然間,從空中傳來聲音:「閻王啊,你錯了。我是『時間』,但我和大家一樣,都是事件的部分原因。獵人啊,這孩子的死是『他自己的業報』造成的;在業報法則的運作下,我(時間)、閻王、蛇才會被驅使去行動。所以,這孩子的死是因為『他自己過去的行動』使然!若這年幼的孩子被咬死是一種錯誤的話,那我們全都沒有錯,錯的是小孩自己!」      這個故事是畢施瑪祖父說給尤帝世提爾王聽的。當時,尤帝世提爾王因庫茹之野這場世界大戰而懊惱不已,他覺得自己有罪。      畢施瑪最後說:「尤帝世提爾啊,請放下悲傷,平靜下來吧。人會因為自己選擇的行動而過著天堂或地獄的生活。這場世界大戰不是你、也不是難敵所造成的。所有這些戰士若戰死沙場,那也是他們的業報,是時間造成的。」      除了你自己,這世界還有神眾、業報、時間在運作,所以人的行動不是獨立的!若以為一切都是自己在做而已,人就無法避免驕傲的心態。(3.27)      追求人生真理的人會接受並容忍各種痛苦,因為他們知道這是過去的行動所致。他們不會責怪他人,會把這些痛苦看做是人生的功課,或把痛苦看做是「時間」、「死亡」的代表。這是想要提昇意識的人應該培養的眼光。      事情若順利,人們會認為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也有人會說這是神的仁慈。若有衰事,大多數的人則會認為是別人帶衰!要是能把衰事看做是「自己的業報」,甚至是「神的仁慈」,需要大智慧,以及深厚的信仰!      三、靈體的源頭      奎師那說:「要知道世間一切事物都來自於這兩種能量(高等和低等能量),而我既是整個宇宙的源頭,也是其終結者。」(7.6)      我們都是奎師那的一小部分,是祂的高等能量。祂所擁有的富裕,我們也都有;我們和奎師那在「品質」上,是無二無別的!但在「數量」上,卻是天差地別!      這樣的情況可以用「金砂和金山」、「水滴和大海」來說明,前者是極小的量,但後者是它取之不盡的「源頭」。所以,要瞭解奎師那,這和瞭解「你自己」可以說是同一回事!你有的,奎師那一定都有;反之亦然。      身心問題的病根是「假我意識」。我們是永恆、全知、喜樂的靈體,是奎師那的高等能量,落入物質世界後,就寄住在短暫的物質軀體裡(奎師那的分離能量、低等能量)。(7.4.5)但現在你卻認為這身體才是你,是你的全部!所以,反而與源頭隔開,或絕緣!但,物質能量是奎師那的分離能量,而「你」並不是!      所以,要培養「真我意識」,你(靈體)需要的是與「源頭」重新連結。      我們可感知「靈性真我」確實存在,但靈體微小到不可見(髮尖的萬分之一)(Sveta svatara upanisad)。難道,靈性和「精微體」的探索一樣都免不了「無形無象」、妄談能量的危險?      不,不一樣!因為靈體有「源頭」。      世間無父無母的人最為可憐!因為,他必須靠自己在無形的虛空中摸索。然而,《薄伽梵歌》確立了靈體的源頭正是「奎師那」!這就像一直在流浪的孤兒終於找到母親(經典《薄伽梵歌》),透過母親,他就能找到身心靈的源頭——最偉大的父親!      人際關係真正良好的人,他們和父母的關係通常也不錯!父母是我們物質軀體最近的「源頭」,若在這方面出現問題的話,人生必定會有更多的問題。      同理,我們物質軀體「最遠的源頭」,也就是眾生靈性上「共同的源頭」是誰?如果不「萬里尋父」,找出源頭,那麼是不可能認識真正的自己的!要幸福快樂,要解脫,也就沒有了真實的基礎!

延伸內容

【推薦序】實踐《薄伽梵歌》的智慧
    十八世紀時,《薄伽梵歌》首次從古老的梵文翻譯成英文,立即在歐美的知識份子圈造成相當大的轟動。直到今天,《薄伽梵歌》仍然廣受歡迎,被翻譯成無數的語言,包括中文在內,並且風行全球。事實上,我們也觀察到《薄伽梵歌》是全世界翻譯版本最多的三大經典之一。(另外兩本是老子的《道德經》和希伯來—基督教《聖經》。)      為什麼《薄伽梵歌》會受到如此廣泛的閱讀和尊崇?本書的寫作宗旨已完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薄伽梵歌》的原始經文若無合適的人指導,就很難正確理解,但本書作者的呈現方式讓《薄伽梵歌》變得容易親近,讓人閱讀愉快。同樣重要的是:本書也建議讀者善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務實的方式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我們可以推論說:本書既呼應也符合《薄伽梵歌》的本意,那就是:要讓一般人都能理解、修練並覺悟這些人生問題的深奧真理,以及印度的瑜伽傳承對這神聖典籍所詮釋出的終極真實。      瑜伽的哲學和修練發源於古印度。近年來,瑜伽以數不清的形式在全世界的許多地方大受歡迎,包括了台灣、大陸和東亞等其他地區。然而,很可惜的是,這種流行絕大部分是由於瑜伽修練中關於身體健康等比較表面、短期的利益,而非因為瑜伽修練中較深入且長久的目標。 事實上,許多修練不同瑜伽派別的人,竟然不知道瑜伽的深層意義和目的正是:「靈性」的轉化提昇,以及把握「人身」追求「人生」的完整與完美。在研究《薄伽梵歌》和本書這必備的姊妹作,在分析五大核心主題或五項真理時,首先都要有理解的意願;這意謂著要先「去除」種種「誤解」—也就是那些一直捆綁我們,並帶來不幸痛苦的虛幻假象。這種「去除誤解」,或「從虛幻假象中鬆綁」是第一步,然後才能走向適當的「連結」(「瑜伽」一詞的原義),也就是「靈體」(真正的自己)與「終極源頭」的連結。而《薄伽梵歌》的最後一個詩節指出,「終極源頭」正是yoga-isvara—「瑜伽的主人」。      一般而言,在東亞,特別是台灣、大陸地區,人們對於佛教相當熟悉。但是,許多華人不知道佛教係起源於印度,數百年後才傳播到亞洲其他地區。大部分的人也不瞭解佛教和更早的靈修傳承之間的關係,以及佛教是如何從這些傳承中延續下來的(某種程度上是修正)。 意義重大的是,《薄伽梵歌》指出並開啟了原初的靈修傳承;更為重要的是—重新確認「靈體」(atman)是永恆存在的真理:「靈體」是真正的生命體,而「身體」則從屬於靈體,它只是短暫的、外表的覆蓋,或說是靈體的交通工具而已。熟悉佛教哲學的讀者也許知道,在佛教的傳統中一般都否認「靈體」的存在(anatmavada);所以,這是與《薄伽梵歌》的哲學,很基本、也影響深遠的重大差異。同時,敏銳的讀者會發現這兩者之間也有許多共同點。如前所述,因為佛教自印度早期的靈修傳承演變而來,所以,彼此之間肯定存在著可辨識的「家族血緣關係」,這點應該要加以承認。      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這兩年以來,從我自己無可否認的有限經驗中,我看到雖然目前人們對瑜伽的注意力仍停留在表面的事物上;但是,對瑜伽傳承背後的觀點和文化之快速增加的開放態度,正逐漸受到重視。因此,我衷心歡迎本書的問世,它代表了回應這種開放態度的真誠努力。和以前極為不同的是,現在的我們都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所以,我們有必要、也有義務,以全新的觀點,一起來善加利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便迎接全人類都要面對的個人和集體的挑戰。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安排出時間來聆聽或閱讀這樣的智慧,並將此智慧吸收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上。      本書的作者楊逢財先生和江信慧女士已投入研究、實踐《薄伽梵歌》的智慧多年,以我對他們的瞭解,我確信他們有能力以有系統又容易閱讀的方式,將這古印度偉大的寶藏如實地傳達出來。如今,他們的努力已經產出本書這珍貴的果實;有緣的讀者也可因此做好準備,閱讀到完整的《薄伽梵歌》,並從中得到完全的好處。      肯尼斯.華培博士Dr. Kenneth R. Valpey(Krishna Kshetra Swami) (本文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宗教學博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印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比利時巴帝維丹達學院教授)      
【作者序】知識的祭祀、佈施、苦行
  人必有一死。      再怎樣厲害的人,最後仍得匍匐在死神的腳下。      如果「死亡」不是任何一個人克服得了的,那麼,要如何面對或準備?      生時能改造命運,死後能脫離生死循環,都取決於「當下的行動」。      有力量避免「錯誤行動」,有勇氣從事「正確行動」,甚至能實踐「超然行動」,這需要有「真理」—「靈性知識」為依歸。      「即使你罪大惡極,只要登此知識之舟,就能渡過罪惡苦海。就像烈火把所有的柴薪燒成灰燼,靈性知識之火會把所有行動化為灰燼。」(4.36-37)      「真理」,梵音 tattva,是《薄伽梵歌》等古印度經典的主題。      《薄伽梵歌》出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很久以前,在印度北方發生了一場世界大戰。戰爭就要開打之時,正義的阿爾諸納王竟然「放棄行動」,不想打仗。薄伽梵—奎師那,就教導他瑜伽知識與絕對真理;最後,去除了疑惑的阿爾諸納,意志堅定地戰鬥,終於奪回失去的王國。      《薄伽梵歌》的知識—五項真理,教導我們全面地認識自己的身心靈、時間、物質世界和一切的源頭—奎師那,並使所有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願望,採取適當的行動,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奎師那(Krishna)—「瑜伽的主人」,更教導我們修練瑜伽來「與祂連結」,以便超越「物質能量」,超越生死。若不是有至尊無上的具體目標,被「時間」迷惑的我們會看不清;深陷輪迴苦海的我們,也會抓不住那「唯一的」、「向上的」、「超越的」真正力量。      雖然,這場神聖對話的背景是久遠以前的印度,但是這些真理不是只屬於印度、印度人或只適合古代而已。奎師那所指稱的「你」,是所有的眾生。奎師那也沒有預設條件:認同靈性、願意提昇意識也好;只想努力工作,享受人生也可以!因為:所有人都在遵循奎師那的道路,只是途徑、方法不同而已。(4.11)      《薄伽梵歌》的真理超越時間、空間,不分國籍、種族、宗教、性別、貧富、貴賤,奎師那希望所有人都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生命動能!然而,奎師那也說「這」是 raja guhyam,絕祕之祕(9.2),要真正瞭解祕密,說真的,也絕非買書、看過就能成就!      一九九五年筆者便已拿到英文版的《薄伽梵歌》,到如今,十四年的時光已匆匆流逝。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雖號稱「看完《薄伽梵歌》」,然而,事實上,沒有理解多少、也沒有什麼信心去實踐—直到遇見一位師徒傳承中的靈性導師……      正如奎師那在第十八章所言,研讀《薄伽梵歌》是一場「知識的祭祀」(18.70)。現代所謂知識普及,但,實際上卻是「假知識」的氾濫成災;無法提昇意識,也不能自然地強化品德與轉化氣質,而且,往往是使人加速墮落的居多。而奎師那親自講述的真理,要解救眾生的《薄伽梵歌》,在全世界的版本也有數百種之多,但能自然轉化、提昇讀者的卻也是屈指可數!      原因何在?這些作者是否領悟、實踐真理?或是「知而不能行」、言行不一?甚至還曲解經典與奎師那的話!      《薄伽梵歌》第四章提到,不同的人會從事不同的「祭祀」,而到最後,一切祭祀所帶來的真正成果應該是:找到一位真正的靈性導師—因為他是「洞見真理的人」(tattva darshina),向他請益、服務、歸依,他就會把知識或真理傳授給你!(4.34)如果不能得到這樣的成果,種種祭祀、苦行、研究經典、心智推敲、自創功法都是盲修瞎練,這樣的人只能在物質亂象中繼續浮沉,自以為是地虛度一生。      《摩訶婆羅多》中潘度五子被放逐了十三年之後,仍需決一死戰,才得以收復國土。筆者自然比不上潘度五子;但是,在《薄伽梵歌》中十四年來的覺醒與成長,也是一場身心靈的革命。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戰役,我們要征服、淨化自己的「感官、心念、假我」和種種虛假的「物質能量」,要喚醒並保護「靈性真我」。經典 shastra 和武器 astra,梵文字根同源,所以,「五項真理」(經典)是每一個追尋「真我」的「靈性戰士」必備的武器。要為覺悟真我而向物質幻象宣戰,要堅持與那絕對真理—超越生死的至尊目標同在!      這場追求真理、實踐真理的「知識的祭祀」,也是我們在智性、心念、感官上的「苦行」鍛鍊;如今之出版發行,更是真理的「佈施」!      祭祀、佈施、苦行是「信仰」的要件;「信仰」能賜予力量,伴人走過生死之間的起落動盪。探索《薄伽梵歌》五項真理的「祭祀、佈施、苦行」,不只是正確而超然的行動,也是筆者親身證悟的生命記錄。      謹以此書,與天下瑜伽知音共勉!願大家都能從本書引得「知識之火」,在提昇意識的旅程中燒淨一切罪,除盡所有苦(4.19),最終得到那衝破生死黑暗的絕對真理—愛奎師那(Krishna Prema)!      ※ 本書括弧中有兩個數字者,表示引用自《薄伽梵歌》的章、節。例如(4.36),表示第四章第三十六節。 若為三個數字,則表示引用自《薄伽梵往世書》的篇、章、節。例如(6.1.45),表示第六篇第一章第四十五節。   
【暢銷修訂版.楊序】揭祕印度瑜伽,得到人生解答
  時光飛逝,本書問世已經十四年(二○○九年~二○二三年)。最近幾年,新冠肺炎造成全人類恐慌,俄烏戰爭也大大影響了全球政治和經濟發展。疫情期間,當你到了一個新地方時,最常要回答的問題就是「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巧合的是,這也是萬物之靈的人類、立志靈修的我們,應該要自問並且得到答案的「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類的應對態度從恐慌封控到和平共處,現也已經降級解封。疫情初始有如世界末日般的恐懼與悲觀;而今艱辛歲月已過去,人們開始歡樂旅遊。無形的病毒奪走人命、毀人健康,國家束手無策、民眾人人自危,此即「無常」:人生沒有永遠的幸福。那什麼是「常態」?「出生後必然有死亡」、「生死輪迴」即是常態,也是人人必定要面對的生命課題。而人生三問的解答就在《薄伽梵歌》,就在《印度智慧書》。      《印度智慧書》傳達《薄伽梵歌》最重要的靈修訊息,造福華人世界讀者。我們期許本書成為《薄伽梵歌》領域的經典之作。自二○○九年本書出版後,我便不間斷地持續修正文稿、補充資料,希望內容能更正確,也貼近讀者的需要。這個暢銷修訂版,除了一些必要的修改之外,書籍的最後將會有「圖表索引」、「關鍵字索引」。但因為受限於篇幅,「梵中音譯一覽表」、「字彙表」將以PDF電子檔,供有需要的讀者掃描QR Code下載。「圖表索引」是將本書的圖表命名並以頁碼排序。「關鍵字索引」,是將本書九十五個關鍵的中文字彙以其首字筆畫排序,並敘明所在頁碼,方便讀者查詢對照。「字彙表」是本書兩百個重要字彙的精華內容,相當於是《印度智慧書》的小辭典,以英文音譯的字母順序排序。      「梵中音譯一覽表」則是梵中翻譯(音譯)的重要創作,是我在台大時的特別因緣所促成的。從外文系轉哲學系之後,我參加了葉阿月博士的梵文研習(大約在民國八十年),而拿到一張「梵中(漢)對照音字一覽表」。之後的我經歷了人生種種變動:台北讀書工作、澎湖軍旅生涯、高雄結婚教書、印度瑜伽遊學、高雄瑜伽傳教、公務人員生涯……一轉眼,三十年過去了,這張表仍被我保存得好好的,進而重現江湖、派上大用場!我發揮畢生蓄積的中文素養,完成此「梵中音譯一覽表」,載明了四百個梵音的現代音譯,盡量還原正確的梵音。希望能對印度經典、梵音唱誦等梵中翻譯有所助益,並便利華梵世界的文化交流。      奎師那說:「我的看法是入定瑜伽行者勝過苦行者,也勝過知識瑜伽行者和行動瑜伽行者。因此,阿爾諸納啊,練入定瑜伽吧。但是,對我滿懷信心,心裡總想著我、崇拜我的人(奉愛瑜伽行者),我認為他是最偉大的瑜伽行者。」(6.46-47)      世界上新舊宗教百花齊放,令人難以抉擇;印度的宗教、瑜伽,也是種類繁多。但是「素食不是靈修、瑜伽不是健身、天堂不是故鄉、解脫不是究竟」,我將透過持續書寫,揭祕印度瑜伽,希望大家都能走出物質迷霧,達成人生的至高目標!

作者資料

楊逢財

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 相關著作:《印度智慧書(十週年暢修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印度智慧書(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江信慧

政治大學英語系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碩士。 經歷: 印度Mayapur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奉愛瑜伽經典研習結業。 印度Rishikeshi Parmarth Niketan Ashram 瑜伽師資班結業。 2002年~2005年,三次遊學印度。精選照片分享:IG帳號kishoryang。 曾任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鳳山社區大學/市民學苑 印度瑜伽教師。 著有:《瑜伽飲食養生全書》、《Discover Yoga:探索瑜伽》、《最後一堂瑜伽課:薄伽梵歌第十五章的故事》、《薄伽梵歌——瑜伽奧義書》、《印度智慧書——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江信慧個人著作:《智慧瑜伽——薄伽梵歌首二章的身心靈祕密》。 江信慧譯作:《歸徒》、《達賴喇嘛的貓》系列共五部、《芬蘭幸福超能力》、《放掉頭腦吧!》、《巴哈與我深刻理解的喜悅》、《我的薄伽梵歌:一位印度神話學家的超凡生命智慧》。 相關著作:《印度智慧書(十週年暢修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印度智慧書(修訂版):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印度智慧書: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基本資料

作者:楊逢財江信慧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ViewPoint 出版日期:2023-06-27 ISBN:9786263187290 城邦書號:BU3029Z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