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想要擺脫一成不變的生活去朝聖,而你卻仍複製前人的經驗,跟別人走一樣的路嗎?
這是一本不同於以往,沒有叮囑事項、聖地路線圖的朝聖書。
作者拋開了總是裝載著恐懼的背包,以及行之有年的理性,
用自己的故事,走出一條自己的朝聖之路。
當你瀕死之前,人生跑馬燈會出現什麼片段?「一到八歲的懵懵懂懂,八到三十歲念書、當兵後,緊接的是十六年的規律上下班打卡生活。」這是當作者拿到布滿紅字的健康報告書後,腦中播放的,他的一生。曾經位居民政局長的作者,身邊大小事總是有祕書代勞,十六年來也都堅守同個崗位;應是自己人生主角的他,一晃眼來到中年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充滿著他人的戲份,因此,他決定要出走一次,前往他心目中的朝聖之路──聖雅各朝聖之路。
作者曾說,走聖雅各朝聖之路如同走一回人生之路。當開始朝聖之旅,無論腳程快慢、或為何而停駐休憩,都知道最終目的地在何方。人生也是如此,從呱呱墜地開始,無論是要汲汲營營、或是得過且過的過日子,最終都會走向同個終點。而相同的終點,每個人前往的過程卻大為不同。
當作者剛開始走朝聖之路,仍有一些忘記丟棄的偶包,像是與人的應對進退、自己的服裝儀容、好奇其他朝聖者的背景與來處等,這些都是在台灣慣於用來「維持與他人關係」的相處模式;然而若執著於此,便只會選擇說「該說的話」,而不是發自內心地說「想說的話」,長久下來只會迷失自己,更喪失這趟旅程的意義。
許多人走朝聖之路,總習慣先聽取前輩們的經驗作準備,而作者將書名定為「不要連走朝聖之路都模仿別人」,是希望讀者能自己體會,你該放進你朝聖背包裡的東西是什麼?本書不是一本朝聖工具書,沒有聖地的路線圖、給予讀者食衣住行的叮囑;但卻可從書中看到作者是如何在旅途中拋開過往的框架,面對屬於自己的朝聖之路。書中也會附上作者親自拍攝的數十張照片,讓讀者一同身歷其境。
即使前方有許多未知,但我的朝聖之路,不需要複製前人的經驗。
-林佳龍/前交通部長
書中的文字不難,卻也很難;可以看得很快,也能細細品嚐。閱讀時我不禁問:這是一本旅遊書嗎? 還是一本心靈成長書籍?朝聖之路無處不在,端視我們在生命當下重視的是什麼元素,就出發吧!
-許麗玲/人間魚董事長
只有像阿光這麼純粹的人,才能一路遵循內在的指引走入心靈世界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實踐。從年輕時為了內在的追尋而選擇宗教學系,到投入一個秉持理想的政治團隊,阿光的生命朝聖之旅數十年來始終如一!
-王貴鋒/台中銀行董事長
在臣福實驗一書中寫道:「我的責任不在找出是什麼綁住了我,那是生命的工作。我的責任是心甘情願地捨棄,所有在我內心裡面翻湧升起的一切。」而阿光的聖雅各朝聖之路,就是實踐對生命臣服的清理道路。
-賴靜嫻/寶島聯播網董事長
在追求靈性成長和步步精算的政治幕僚間,阿光轉換的毫無違和感(甚至是美感),每次見面對於他在最世俗之地,踩踏出靈性花朵而驚喜連連。
-張光瑤/總統府國策顧問
看著阿光從青年到中年,他是真正通曉「一期一會」奧義之人,對人謙遜有禮卻也帶有冒險開拓的特質,如同他的書名:出走.朝聖的最初。我知道寫書分享將會是他下一段生命的開展,期盼也祝福。
目錄
【推薦序一】清理,從這一頁啟程/林佳龍
【推薦序二】獨一無二的生命朝聖之旅/許麗玲
【推薦序三】我眼中的兩個他/賴靜嫻
【寫在前面】
(一)聖雅各如何興起朝聖之路
(二)我決定出去一下
(三)拿出你的信用卡刷一張機票
(四)出發後的第一件事
(五)你的床友決定你路上的精彩
(六)朝聖者天使
(七)朝聖,一定要看教堂
(八)陪自己走一段路
(九)容許自言自語
(十)你所抱怨的,就是你選擇的舒適圈
(十一)鐵十字山:放下人生的重擔
(十二)最後一百公里的魔咒
(十三)寫上媽媽的名字
(十四)重生,走到世界的盡頭
(十五)遇見凱爾特族
(十六)所有的發生都是旅程的一部分
(十七)帶著故事走自己的英雄旅程
(十八)女神回歸:露爾德聖女與抹大拉瑪利亞
(十九)同場加映:聖米歇爾山
(二十)寫在最後
內文試閱
5你的床友決定你路上的精彩
如果你也想出去一下,拜託!不要連走朝聖路都模仿別人。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你在收集相關資訊的時候,無形中就已經注定了你這一路上會長成什麼樣子。人生也是,我們總是分析別人的成功經驗,著墨自己的人生。坊間已經有好幾本的工具書,鉅細靡遺地推薦在哪個城市有什麼景點,在哪個小鎮有什麼住宿的資訊,結果一堆人去走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朝聖之路,卻在別人推薦的風景打卡,在別人住過的庇護所吃著相同的食物。
你知道嗎?光是住宿這一件事,就會決定了你這一路上的精彩。你不免與你同處一室的床友有所交流,在日後朝聖之路的路程上,你會習慣性你不免遇到時打招呼,或者一起用餐,甚至會相約住相同的庇護所,所以,慎選床友絕對是朝聖之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當你在搜尋朝聖之路的相關資料時,你參考的是一個天主教教徒的經驗,那麼他們所提供的資訊,很可能就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實踐。他們大多會選擇公立庇護所,因為公立庇護所通常會是教會或者修道院所提供,有些公立庇護所無法預訂房間,你必須要在當天排隊登記入住,所以你會在他們提供的資訊中發現,他們會叮嚀朝聖者準備頭燈,因為有些人是早上四點天還沒亮就起身步行,只為了可以到達下一個城鎮排隊入住庇護所。當然,好處是你會有一個下午的時間,可以悠閒地逛逛那個城鎮。
不過,入住公立庇護所會有許多限制,包含晚上一起做彌撒,朝聖者在固定時間一起用餐,當然還包括門禁。對於教徒朝聖者來說,或許可以與相同信仰者循規生活,會是一種朝聖特色。
說說我自己的經驗,由於公立庇護所價格便宜,相對能夠提供的住宿環境也比較簡約,也就是你在背包裡所要準備的物資也需要比較多。對於當時在走朝聖之路,時值四十五歲的我來說,再加上是個沒運動的都市白斬雞,睡眠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如果睡得不夠好,我第二天根本連身體都負荷不了,就別期待這會是一場心靈朝聖旅程了。
在公立庇護所過夜,要多人擠一室,身處不同國情文化的朝聖者之間,著實令我很難完全放鬆,共用衛浴廁所也是得面對每個人的衛生習慣,有時還會有所謂的「床蟲」在你身上開起派對。夜晚的打呼聲此起彼落,每個人的睡眠時間又不一樣,明明寢室熄燈了,仍然傳來悉悉簌簌的聲音,半夜帶著頭燈的朝聖者已經整裝要出發了。呼!我覺得我的身心處在一種當兵狀態。
另外一種選擇是私人庇護所,房間價格比公立庇護所來得貴一些,好處是自由沒有門禁。所以,你可以想見私立庇護所絕對是年輕背包客的首選。在歐洲,許多大學生習慣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獨自壯遊旅行,而聖雅各朝聖之路也成為他們喜愛的旅遊方式,可以認識世界各國的朝聖者,而且要準備的盤纏也相對經濟實惠。
所以,我曾經在入住私人庇護所後,有一種參加救國團的錯覺,精力旺盛的小夥子在餐桌上玩起桌遊或者團康活動,話題從星座聊到音樂,的確是很不一樣的體驗,可是當你想就寢的時候,戶外仍有一群人喝著啤酒,搭配著烏克麗麗歡唱起來的時候,你大概只能咬牙切齒地說:年輕真好。
相信我,我們的教育方式是沒有勇氣去叫他們閉嘴,吞忍大概是我們會選擇的回應。雖然,偶而會有西方朝聖者出聲制止,但是,當他們魚貫而入地回到房間,那尷尬的空間氛圍,大概也只有我們東方人會繼續放心上,他們似乎對於界線的主張司空見慣。當然,在第二天的朝聖路上相遇,對我這個不太融入的東方人來說,要不要打招呼聊天,又會是另外一種尷尬小劇場。
所以,我決定一路上都住青年旅館,偶爾走進大城市,我甚至會入住星級飯店,好讓疲憊的身心浸泡在久違的浴缸。當然,有時候也因為城鎮太小,根本沒有旅館可以住,我仍然會選擇庇護所,好讓自己有個暫棲之地,就當作為這朝聖之路增添風情吧!
青年旅館有一間一床或兩床的選擇,由於價錢相對比較高,至少要四十歐元,所以會選擇入住青年旅館,通常會是中產階級或者是中高齡退休人士的選項,當然,也有我這種重視睡眠需求的人。
當我入住一人一間的房型,我可以完全地放鬆,不需要受限於晚餐以及就寢時間,可以安靜記錄下今天朝聖路上的見聞,也可以在半夜溜出門,走在中古世紀的石板路上,欣賞打上燈光的教堂建築,或者找個公園仰望星星。如果住進兩人一間的房型,你會有機會好好認識你的床友,因為年紀的關係,他們身上也會帶著精彩的人生故事。我這一路上交往的朋友非常少,但因為有比較深入的交流,在回台之後都保持著聯繫。
當兵、救國團或者只是陪自己走一段路,選擇的房型與床友,也同時決定你一路上的精彩。所以,如果你也準備出發,從你蒐集資訊的同時,你已經在為自己量身訂做自己的朝聖之路了。
6朝聖者天使
走進比亞納(Viana)小鎮,晚餐時與一位德國婦人朵莉同桌小聊,年輕時她曾經在北京做社會培力的工作,似乎無功而返,她搖頭結尾。我們談了彼此為何來走朝聖之路,她忽然問我,台灣人走路嗎?一時間,不清楚她為何如此提問,我便回她:「台灣近幾年好像比較喜歡跑步,不過台灣的媽祖繞境也是用走路的。」我秀了手機裡台灣媽祖繞境的影片,她有些不可置信,竟有那麼多人跟隨媽祖徒步,不斷探詢關於媽祖的故事。
台灣媽祖的繞境活動,其實也極具特色。我跟隨過大甲媽九天八夜,也曾經與白沙屯媽祖狂飆過一段路。大甲媽繞境由於路線固定,無論是徒步的香客或是沿途的信徒,有比較多的時間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沿途可以沉浸在一種福澤廣被的信仰力量裡;粉紅超跑的白沙屯媽祖,號稱最有個性的媽祖,由於繞境沒有固定路線,隨心所至的譜出一段段與信徒間的感人故事。
每當白沙屯媽祖決定駐駕之處,隨即可以看到饒富人情味的台灣。我就曾經看過媽祖去年行經的鄉鎮,家家戶戶早已準備好香案恭候大駕,白沙屯媽祖卻來個緊急右轉,駐駕進另一個小鎮。只見她選擇好今晚駐駕的派出所後,兩旁沿街立即看到貼出﹁我家可以提供住宿﹂的紙板,每一個隨行的香燈腳就可以自在地走進去休憩。這種「安心」與「互助」的社會秩序,是所謂的「治安」不足以形容的。
而聖雅各朝聖之路一樣有固定的路線,卻是一年四季都有朝聖者走在這一條道途上,所以發展出來的互助體系另有一番風貌。古代的朝聖者跟隨星星的指引,而現在的朝聖者則是在「黃箭頭」的指引下一路向西。路途中有一些住家會在門口擺放桌子,上頭擺放著水果、餅乾、咖啡等等的補給品,提供給路過的朝聖者自行取用。旁邊會放有一個存錢筒,讓朝聖者隨喜「抖內」。有時候會說明金錢的用途是用在修繕教堂,有時候是捐給社福機構。如果沒有特別說明的抖內箱,會像爬高山在臨時小屋休息時的互助概念,你取走你需要的補充品,然後將你背包裡相對新鮮的食物留下,好讓下一個山友需要時取用。所以,你所投入的錢就是資助下一個到來的朝聖者。
我記得我在前往貝洛拉多(Belorado)的路上,為了躲過下午可能的雷陣雨,當天早上六點天色微微幕白,我便起床空腹出發,當天可是要途經五個小鎮以及一望無際的麥田「天堂路」,才會抵達入住的旅館。又飢又渴的我,走進小小的一個村莊Grañón,九點多整個城鎮似乎還在睡夢中。
突然,我在山坡上看到一戶住家,門敞開著,已經走了三個小時的我,雙腳竟然就自動移位走去站在人家門口。我往內探了探頭,一位男士走了出來:「需要咖啡還是早餐?」示意要我跟他往屋內走,在廚房的餐桌上,有早餐所需的所有食材,奶油、果醬、麵包、咖啡、可可⋯⋯。老實說,當下我有點傻眼,我一個人在陌生人家中的廚房自己做早餐吃⁈
他帶我來到廚房後便不見蹤影,陸續有其他人走了進來,讓我安心許多。但每一位走進來的朝聖者,臉上的表情跟我一樣帶著些許的狐疑與驚喜。在離去時,我看到那位男士站在門口攔截其他朝聖者,因為他知道這段路並沒有足夠的商家,可以提供食物給朝聖者。是的,我遇到了傳說中友善朝聖者的庇護所了,在這裡吃住的一切都是自由捐獻,你的捐獻也將添購物資,給下一個準備傻眼與幸福的朝聖者。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朝聖者口耳相傳的「朝聖者天使」,天使們神出鬼沒,會在不經意的地方出現,我很幸運地就遇到了一位。在行經Zabadica前往Trinidad de Arre的路途上,需要爬過一個緩丘森林,沿途沒有住家,在翻越過頂峰往下走時,我已經氣喘吁吁,有時為了趕路,我也會懶得翻出背包裡的乾糧。
沒想到,在林地蜿蜒小徑的某個轉彎處,竟然站著一個中年大叔,他手上提著提籃,裡面裝有可樂、蘋果、橘子等水果。為了體恤翻過山丘的朝聖者,他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站在山林裡,就只是為了給朝聖者及時的營養補充。我們自己爬山會累,他不也是嗎?他從山的另外一頭,每天要提著籃子上山,這種發心與良善,不就是天使嗎?
想想,台灣的媽祖繞境與聖雅各朝聖之路,雖然各具特色,但人與人的互助文化,以及信仰內涵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台灣媽祖的繞境文化其實可以像聖雅各朝聖之路一樣,發展出全面性的「朝聖產業」,不只是停留在宮廟香火的信仰層面,而是結合了登山步道、觀光旅宿、小農特產各個面向。
法國與西班牙在這條朝聖之路,透過專門服務朝聖者而發展出來的「朝聖者餐」,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朝聖者與旅客,沿途許多不知名小鎮,也因為朝聖者的經過而有了生機。台灣四季如春,山色海景相隔不遠,加上台灣特色的人情味,發展一條「跟媽祖出去一下」的朝聖者路線,應該是潛力無窮才是。
延伸內容
【推薦序】清理,從這一頁啟程
◎文/林佳龍(前交通部長/現為無任所大使)
農曆年前拿到了湧志的新書手稿,剛好可以在除夕空檔一氣呵成讀完,發現這真是一本很適合在新舊年轉換期間幫助內在清理的好書。華人社會習慣在過年期間打掃家裡,除舊布新也期許來年新希望。西方社會則習慣在「降臨期」(Advent)間,為了接引內在基督的降臨,在心靈層次進行一番反省清理與感恩,並在徹底洗滌心中的聖杯後,為接下來的十二個聖善夜裡種下良善的種子,迎來冬至後逐漸開展的那道光。恰巧在除夕夜閱讀了此書,除了幫助我更了解身旁多年工作夥伴的另一個面向,似乎也因此洗滌擦亮了自己的內在聖杯與心中明鏡。
跳出來承認其實有點尷尬。沒錯,我就是湧志序文中寫到的那位。他從當兵後就一直跟著我工作了十六年、和他互動關係已經有點僵化且陷入制式模式的老闆。湧志是在二○○六年加入團隊,當時的我決定從零開始扎根台中。面對著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湧志陪著我一步一步打地基,也像個大哥哥一樣地照顧團隊的成員。十六年來,他總在身邊默默補位、溫暖每一個人,一直到我卸下市長職務,他才終於有機會稍微停下來為自己做點事,照顧一下微恙的身體,也為突然離別的媽媽盡點心意。
泡杯熱茶翻開手稿,讀到序文的第一瞬間,注意力和好奇心就被引了出來。我熱愛閱讀,也喜歡旅遊,但是好像沒遇過像這樣從哲學省思破題、探索自我、又談生命心靈互動的旅遊書籍。相較之下,一般單純只介紹美食美景和住宿比價的旅遊書似乎突然都略顯物質化了。邊喝著熱茶的我,不覺得自己在翻閱旅遊書,反而經由書中的文字和圖片,閱讀到一個生命在旅途中,因著與他人的互動和情境的觸動,獨自走過一段內在的對話與省思。書中的文字不難,卻也很難;可以看得很快,也能細細品嚐。閱讀中的我,心中不時閃過一些想法和自我對話。這是一本旅遊書嗎?還是一本心靈成長書籍?我發現自己在除夕夜被一本旅遊書籍洗滌了心中的明鏡,在窗外傳來的陣陣鞭炮聲中,帶著平靜安定的心,不知不覺地跨越到新的年頭。
旅遊是體驗也是個考驗,否則就不會常常耳聞情侶或家庭出遊吵架了。一個人走上朝聖之旅,相信一定有很多的內在對話與成長。念頭一個個地升起,一個個地在心中經過「自我辯證、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淬鍊,這樣的心靈狀態的確很修行。我喜歡書中經由旅途經驗的體會而提到的哲理領悟,也喜歡書中關於個人生命史的省思和生命觀的分享。處於物質社會飛快轉速中的我們,常常慾望很多,困擾也很多,跳脫不了物質社會的定義框架和成功階梯設定。這本書似乎能讓被捲在這股漩渦裡的我們,暫時放慢腳步、提醒自己要偶爾深深吸進一口空氣中的清新靈感,伸展調整一下我們的內在姿勢,問問自己「我是誰」、「要往哪裡去?」盤點一下自己一路走來已經有多豐盛了,能奉獻什麼給世界,也記得環顧四周欣賞一下路上的風景與他人的豐收。
就像聖雅各朝聖之路有屬於它的典故與神聖之處,世界各地因著歷史與文化的更迭,也有各種的朝聖之路,台灣當然也有我們的朝聖之路。依照不同的主題,有人將環島或登玉山視為朝聖之道、有人追尋百岳、有人走遍古道,有人隨媽祖繞境,當然也有人依著原住民文化、生物特有種、宗教和歷史典故,進行屬於自己的朝聖之旅。我和家人在幾年前曾經走過台灣七條國家級綠道之一的「淡蘭古道」, 這條清朝時期從「淡水」到「噶瑪蘭」的交通要道是北台灣拓墾史上重要的一段, 原住民、漢人、洋人和日本人都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同時也是候鳥的航道和昆蟲的蝶道。或許有一天走完這七條國家級綠道,將會成為我們全家的朝聖記憶。
其實,湧志並非孤單的旅人,因為他總是帶著「小王子」去旅行,在朝聖路上的所見所思,都環繞著小王子的溫馨提醒:一個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實,因為最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去看,往往是看不見的。是的,朝聖之路無處不在,端視我們在生命當下重視的是什麼元素,就可依此來規劃屬於自己或家人朋友的朝聖之路。就像湧志建議的,「就出發吧!」有時候想很多、想太多,寸步難行,不如就從邁開第一步開始,生命裡冒險的品質自然就會顯現。或許,也誠如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說的,一無所有反而無所不有,兩個零加起來原來可以是∞(無限)。看完書後,您也來啟動自己專屬的朝聖之路吧!擦亮心中的聖杯,迎進一道清新的曙光。作者資料
阿光(游湧志)
這傢伙,1975年再次造訪地球,至今尚未離去。深陷小王子一書的劇情,面對這星球的人事物,有時扮演狐狸、有時是玫瑰花、更樂於扮演小王子。 學習過電機、服裝設計、食品營養、社會學、最終畢業於宗教學系;年輕時探尋過臼井靈氣、靈性彩油、家族排列、現在臣服於印加薩滿的追尋。 真實敞開自身,就是要看看生命可以多豐盛,經歷過高中教職、國會助理、電台主持人、基金會執行長以及公家體系的政務官。 在這星球踏訪過許多宗教聖地及能量點,足跡包括日本、印度、不丹、斯里蘭卡、法國、西班牙、中國、祕魯、玻利維亞、泰國…等地。 如果有一天,這個星球不好玩了,隨時準備好自駕離去。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