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災難清理教我的事:沒有人能做好萬全準備,從救援行動到撫平傷痛,記錄封鎖線後的真實故事
- 作者:羅伯特.A.詹森(Robert A. Jensen)
- 出版社:墨刻
- 出版日期:2022-02-17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折 379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5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379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6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與注意力不足過動大腦和解!ADHD生活終極指南
-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
-
離開前的最後一課:與癌末病人的生命對話,25個看見愛與祝福的告別故事
-
家庭系統評估與會談:在社會脈絡下探索家庭,掌握評估與會談的技巧
-
不能沒有父母:父母不是你無法獨立的理由,成功脫離依賴,解開束縛,重建健康的愛與連結
-
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生不用完美,只求不留遺憾!打造富足心靈的36堂課,找到獨一無二的幸福
-
女兒心上名為媽媽的傷口:清理女兒們焦慮的引爆點,不負疚、不虧欠,終結創傷遺傳的關係修復提案
-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一生,我為何而存在?(全球每19秒售出1本!療癒千萬人的暢銷經典,定位人生的神奇之書)
-
愛能長久嗎?擁抱愛情的不可預測,更有智慧地去愛
-
剛剛好的遺忘:該忘的忘,才能記住重要的事!來自91歲現役身心科醫師的71則人生智慧,讓每天都是最好的一天
內容簡介
911事件、卡崔娜颶風、海地地震、南亞海嘯……
世界上有哪一個人曾經面對過這些悲劇性的天災人禍?
答案是──羅伯特‧A‧詹森
「一切都是從一通電話開始,我的工作中沒有正常這回事。」
身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災後清理公司老闆,他的任務是前往世界各地的災難現場,協助建立一套有效的後援機制,尋找和妥善安置死者遺體,並將遺物歸還給家屬。
面對無數的死亡、危險、來自家屬的負面情緒……都是他的工作日常。
在本書中,他將娓娓道來在封鎖線後,所做的艱困工作,以及他從中學到的教訓。
✑死者也是人
詹森曾看過無數的遺體宛如廢棄物一樣被隨意地掩埋,其實我們對待死者的方式,也反映了我們對待生者的態度,如果我們把遺體和遺物當成可以丟在垃圾掩埋場的垃圾,那麼我們又該怎麼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呢?
✑作為過橋人的角色
如同送行者,災後清理這份職業更重要的使命是擔任「過橋人」的角色,提供受害者家屬重新振作的方法,盡可能幫助他們從過往的日常,過渡到新的日常,引導他們了解自己的人生已經永遠改變。
✑沒人能夠做好萬全準備
身為人類,我們都會專注在那些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例如:天災、意外的災難),卻忽略我們其實可以控制許多事情(例如:後續的處理)。拯救我們不是其他人的責任,我們一開始就必須具備一些基本求生技能和自救能力。
▍本書簡介 ▍
封鎖線和路障的功能某種程度上是要保護生者,因為只要看一眼後面的東西,世界就會永遠改變。
詹森透過本書讓讀者難得窺見眾人一無所知的世界,從911事件、卡崔娜風災、2004年南亞海嘯,到2010年海地震災等等災變,讓讀者有如親臨現場,看他清理災後現場、挖掘死者遺體,以及關懷死者家屬的過程,同時證明行善助人的強烈意志和渴望如何帶領我們走過最悲慘的境遇。
▍本書特色 ▍
◎世界頂尖民營災後清理公司老闆記述封鎖線後不為人知的世界
◎涵蓋911事件、卡崔娜颶風、海地地震、南亞海嘯等大型災難
◎透過一則則超脫日常的真實案件,讓我們重新思考該如何面對生活和可以做哪些準備
◎第一本探討災後清理的書籍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意義的反面
第二章:運氣和時機
第三章:什麼樣的人
第四章:這就是海地
第五章:名字的意義
第六章:失物招領
第七章:劫後餘生
第八章:沉沒寶藏
第九章:恐怖攻擊
第十章:死亡和真相
第十一章:準備面對下一次(但不是前一次)災難
第十二章:只有神和科學知道
第十三章:亂葬崗和戰爭
第十四章:確認身分的理性與感性
第十五章:DNA和「CSI效應」
第十六章:痛苦世界
第十七章:巨浪
第十八章:辦公室的另外一天
第十九章:倫敦大樓煉獄
第二十章:復原因子
第二十一章:我記得的
後記
謝辭
作者資料
羅伯特.A.詹森 Robert A. Jensen
現任肯恩國際救援公司(Kenyon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Services)董事長,1998年從美軍退伍後加入公司,專門在緊急危難發生後,為大企業和政府機構重整秩序,度過過渡期。目前負責帶領歷史超過百年的肯恩國際救援公司,提供災後應變處理及諮詢服務,服務對象遍布各行各業超過580間企業,包括運輸、飯店、旅遊、能源、教育、財經等領域,以及肩負照顧災民責任的各國政府機關。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