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

  • 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22-01-04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9折 342元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世界得獎作品,愛書人不容錯過!

內容簡介

🌏入選歐巴馬、比爾.蓋茲2021年夏季推薦書單 🌏普立茲得獎書《第六次大滅絕》作者環境報導新作 🌏人為活動除了對地球帶來傷害,有沒有可能也是拯救自然、扭轉大滅絕的希望? ┤各界人士好評推薦├  朱淑娟 獨立記者 李根政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汪中和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林子倫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 柳中明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 陳志勇 前中油獨立董事、前行政院科技會報(循環經濟材料組)首席評議專家 陳瑞賓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 陳映伶 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祕書長 數萬年來,現代智人這個物種建構出昌盛非凡的人類文明,卻也對大自然造成了嚴重衝擊。 舉凡物種滅絕、失控的碳排放量、海平面升高,在在都是本世紀亟需嚴陣以待的棘手問題。 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再靠「不做」什麼,期待自然能夠自我復原, 而是來到了該審視「人類要如何主動干預自然以拯救地球」的節骨眼。 在當今環境危機的最前線,有一群人相信,運用科技與智慧介入自然, 可能是人類僅存能夠逆轉生態災難、扭轉大滅絕的唯一希望。 普立茲獎得主、《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的這部新作, 就要帶我們親臨現場,不只探討「人禍」怎麼影響、重塑了自然界, 更見證在美國、歐洲、澳洲,乃至於全球更多地方, 已經有哪些將要或正在進行的人為解決方案與措施。 她也深入學界、政府、民間、產業界等不同團體, 多方汲取各種關於應對當前環境危機的意見與想法, 並從中仔細思索在「人為」介入後,我們星球上的「自然」前景何在。 在本書中,作者會帶我們看到── .澳洲研究人員透過基因研究與人擇,試圖培育耐熱的「超級珊瑚」以搶救大堡礁, 即使無法保留完整、原始的大堡礁,那麼是否應量力而為,能救多少算多少? .地球工程學家研擬對平流層發射氣膠,模擬火山灰為地球降溫的效果,這會是對抗暖化的解方嗎? 我們又能否接受在氣膠籠罩下,碧空如洗的藍天美景將不復存在? .在美國南方城市紐奧良,大自然經年累月藉河流沖積而完成的土地生成工作, 日漸受到人類開發與治水工程影響,再加上近年氣候變遷衝擊,洪患與土地流失加劇。 數十個動用各式管線、幫浦與柴油推動的大規模「創造沼澤」計畫正在力挽狂瀾,試圖還地於自然。 .科學家運用基因編輯改造澳洲外來入侵種「甘蔗蟾蜍」,調整其體內毒腺, 不讓誤食蟾蜍的捕食者死亡,也爭取足夠時間讓當地特有種學會遠離甘蔗蟾蜍。 像這樣讓「不自然」與「自然」並存,是否將成為未來自然的常態? 從作者第一手深度踏查、訪談的八則報導, 讀者會對全球當前環境危機的現實有更多的認識, 同時也能看到各界力挽狂瀾的現況,與其中牽涉層面之深、之廣。 無論是採「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思維,又或是「先求有,再求好」的出發點, 在大滅絕來臨前,扭轉自然界頹勢的工作中都有諸多尚待解決的問題點,值得更多人關注與思辯。 ┤國內人士好評推薦├ 2021年8月IPCC警告,1.5°C的升溫可能在二十年內就會達到, 一個更熱、更多洪水、枯旱,以及災難降臨的世界正迫切逼近。 為了挽救暖化危機,本書作者訪問了多位科學家,他們正熱切地推動包括碳捕捉、 加速風化、改變平流層動態等「負排放科技」。 然而,這些介入並改變大自然的科技,卻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面對氣候暖化我們該何去何從?本書提出許多深具啓發的觀點。 ──朱淑娟/獨立記者 這是個奇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們,有的在荒野中冒險探索, 有的在高樓大廈中博弈籌謀,有的在為保護自然而努力, 有的在為創造財富而破壞大地。更奇特的是:所有事件並非在同一時空發生,但卻相互影響。 本書涵蓋非常廣泛的知識點,但重點是:以科學方式來補救人類過去創造的惡果。 「自然將不再完全自然」就是全書努力陳述的事實,也將是新生世代勢必要熟悉的一環。 ──柳中明/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 本書作者以《第六次大滅絕》榮獲2015年普立茲非小說類作品獎。 此次作者更以巧妙的方式,將人類文明、環境生態、減碳科技的發展軌跡交錯呈現,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在文中提到「即便我們將碳排放量減半……二氧化碳的濃度也不會下降,只是會上升得慢一些。」 因此, 唯有將二氧化碳資源化,以負碳排技術創造出具經濟價值的產品,創造實質經濟誘因,才能落實永續環境目標 。 此外,作者更進一步精闢點出:「捕捉二氧化碳也『需要』能源。只要能源是透過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那就一定會增加必須捕捉的碳量。」 明確抓住減碳問題核心,傳達出耐人尋味的科學問題,其思維的獨特性極富吸引力,是一本科技性相當高的文學作品。 我們所面臨的減碳問題與責任,不能以封存掩埋方式留給下一世代,成為氣候災難的代罪羔羊。 ──陳志勇教授/前中油獨立董事、前行政院科技會報(循環經濟材料組)首席評議專家 我們復育珊瑚,但一個夏天的熱浪,就可以毀掉數年的努力。人類可以扮演天公伯嗎? 數十億人產生了改變世界的力量,但這力量是朝哪個方向前進呢?天公伯創造的世界, 已經被人類塗塗改改,試圖透過各種方法將這個地球改變成適合人類永續生存,結果如何呢? 天公伯才有定見。但什麼都不做?上天可能會說:我給過你機會……做與不做之間,存在掙扎與矛盾。 ──陳映伶/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祕書長 ┤海外媒體好評推薦├ 成書巧妙;我們迫切需要這部作品。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好評 伊麗莎白.寇伯特這位普立茲獎得主擅長的領域即在於檢視人類對環境帶來的衝擊,而基本上,她的表現勝過其他所有人。 ——《文學中心》(Literary Hub)網站 優秀且真切地反映出我們當今這個極不尋常時代的情形。 ——《自然》(Nature)期刊

目錄

┤順流而下├ 河流可以預告命運、成為知識,或讓人意外得知他們不願知道的事情。 1 2 ┤進入荒野├ 自然—或至少是自然的概念—是與文化相互糾纏的。 1 2 3 ┤高空之上├ 確實,人類已經徹底改變了大氣。而且的確,這很可能導致各種可怕的後果。 但人類也很足智多謀,會想出瘋狂且偉大的構想,而且有時真的管用。 1 2 3

內文試閱

  國家海洋模擬水族館(The National Sea Simulator)對外標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型水族館」。水族館位在澳洲東海岸的湯斯維爾(Townsville)附近,在墨爾本以北約二四○○公里處。有許多范.歐朋的團隊成員在這裡工作。他們正計畫進行「輔助演化」的實驗,所以拜訪完范.歐朋的實驗室後,我就動身飛往湯斯維爾。      那時是十一月中,澳洲有很大片的區域陷入火海。新聞報導都是關於千鈞一髮逃生的故事、燒傷的無尾熊,以及雪梨上方的煙幕如何讓當地人呼吸起來就跟每天抽一包菸一樣糟。從機場前往水族館的路上,我注意到幾片最近被燒過的地面,以及一面有熊熊燃燒的地獄圖片的告示牌。      「你做好防災準備了嗎?」告示牌上的文字問道。我經過一座錫精煉廠、銅精煉廠、幾座芒果農園, 以及一座有餵食鱷魚活動的廣告的野生公園。死掉的沙袋鼠(wallaby)—在南半球會遭到路殺的生物—散落在高速公路的路肩。      模擬水族館就建於珊瑚海(Coral Sea)的一塊岬角上。要不是水族館沒有窗戶,否則應會有很漂亮的海景。場館內的照明用的是電腦控制的LED燈,並使用程式去模擬太陽與月亮的循環。水槽占滿館內大部分的空間,高度都與腰同高,類似百貨公司的展示櫃那樣。就如同蓋茲在椰子島的實驗室,模擬水族館中的水槽也能由人為控制並創造出校準過的壓力環境。某些水槽的酸鹼值與水溫是設定來模擬二○二○年珊瑚海的狀況;另一些則模擬了二○五○年更高溫的海洋;甚至還有一些是模擬二十一世紀末更嚴峻的環境。      我抵達的時候已是傍晚,裡面幾乎空無一人。我花了一點時間在水槽間走走,我的鼻子差不多都要伸進水裡了。珊瑚的個體—精準的用詞是「珊瑚蟲(polyp)」—非常小,肉眼很難看見。即使是跟兒童拳頭一般大的珊瑚,也都住了數千隻的珊瑚蟲,這些生物相互連結並組成一層很細的活體組織。(珊瑚族群堅硬的部分是由珊瑚持續分泌的碳酸鈣構成的。)模擬水族館中一個個水槽裡養的都是鹿角珊瑚這種有分枝的種類,因為長得快,所以更利於研究。鹿角珊瑚組成的群體看起來就像縮小版的松樹林。      隨著太陽西下,模擬水族館裡裡外外有愈來愈多人湧入。為了不干擾人工模擬的光照,每個人都戴著發出鮮豔紅光的特殊頭燈—倒是很符合今晚的情境,因為大家來到這裡,就是希望能看到一場狂歡。      珊瑚的繁殖行為十分少見,也非常壯觀。在大堡礁每年會有一次,就發生在十一月或十二月滿月後的幾天。在這個名為「大量產卵(mass spawning)」的過程中,數十億隻珊瑚蟲會同步釋放出珠子般的精卵束。內有精子與卵子的精卵束在浮到海水表層後便會裂開。多數的配子會成為魚兒的食物,要不就是隨波逐流,只有幸運的配子能夠完成受精,形成珊瑚胚胎。      水槽中的珊瑚若養在正確的環境中,就會跟生活在海中的親戚同步產卵。對范.歐朋的團隊來說,產卵期是推進珊瑚演化的一個關鍵時機。他們的計畫是趁著水槽的珊瑚產卵時,蒐集這些的精卵束,接著再像養鴿人一樣進行人工配種。其中一組團隊希望把從水溫較暖的大堡礁北邊蒐集來的鹿角珊瑚,與南邊的鹿角珊瑚進行配種。另一組團隊則希望將軸孔珊瑚(Acropora)屬的不同種珊瑚相互配種,以創造出混種珊瑚。他們認為,非自然結合所產生的後代會比親代更具生存韌性。      那天晚上有好幾個小時,研究人員都不停在水槽邊徘徊。「今晚很關鍵,」有一位旁觀的科學家跟我說,「我感覺得出來。」在產卵之前,每隻珊瑚蟲會長出一小塊突出物,看起來就像珊瑚族群起雞皮疙瘩那樣,這就稱為「預備期(setting)」。我們看到有些珊瑚已經預備好了,但或許是因為謹慎,也或許是焦慮,遲遲未見產卵。隨後有些人開始放棄,紛紛跑去睡覺。模擬水族館有宿舍可供過夜休息,但因為已經滿了,所以我走到停車場,開車返回湯斯維爾。在黑暗中走路時,我聽到果蝠在樹上尖叫。我深信,隔天晚上就是關鍵之夜。與其說大堡礁是個珊瑚礁,不如說它是珊瑚礁的綜合體(總量約為三千),面積更超過三四.九萬平方公里,比義大利還大。除非我孤陋寡聞,否則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這裡還壯觀的地方(或地方的綜合體)。我曾經在一座位於大堡礁南端,南迴歸線附近小島上的研究站待了一個星期。在這座名為「獨木(One Tree)」的小島外海浮潛時,我看到讓人目眩神迷的各種珊瑚:有枝枒的、灌木叢般的、長得像腦的、長得像盤子的,以及外型像扇子、花朵、羽毛與手指的珊瑚。此外我也看到鯊魚、海豚、鬼蝠魟、海龜、海參、露出驚恐眼神的章魚、歪嘴的大硨磲,以及比繪兒樂(Crayola)蠟筆還要繽紛多彩的各種魚類。      在一片健康的珊瑚礁中能找到的物種數量,可能比地球上任何面積相當的區域—包含亞馬遜雨林—都要來得多。研究人員曾仔細檢視過某片珊瑚族群,並算出有超過八千隻生物、兩百種以上的物種棲居其中。其他研究人員透過基因定序的技術,去計算他們找到的甲殼綱生物的數量。在大堡礁北端,一個約莫籃球大小的珊瑚族群當中,他們就找到了超過兩百種物種—多數是螃蟹與蝦子;而在大堡礁南端某個相同大小的珊瑚族群中,他們辨識出將近兩百三十種物種。據估計,全世界有一百萬到九百萬個物種棲息在珊瑚礁中,雖然執行這項甲殼綱生物研究的科學家斷定,即便是數目最大的估計值,可能也都低估了。他們寫道,「珊瑚礁的多樣性」很有可能一直被「嚴重低估」。      若我們把周遭環境納入考量,這樣的多樣性就更值得注意了。珊瑚礁只存在於赤道南北三十度所夾起來的範圍內。這個緯度的海水上下層比較沒有對流,因此氮與磷等基本營養物質較為缺乏。(熱帶地區的水看起來無比清澈,也是由於很少生物能在此生存的關係。)科學家一直很困惑,珊瑚礁如何在這麼嚴峻的環境中維持生物多樣性—此道難題也稱為「達爾文悖論(Darwin’s paradox)」。我們能找出的最佳解答是,住在珊瑚礁中的生物已演化出最極致的循環系統:某個生物的垃圾,能成為鄰居的寶藏。「在珊瑚城市中,沒有所謂的廢物,」與庫斯托共事的海洋生物學家理查.C.墨菲(Richard C. Murphy)曾寫道,「任一有機體產出的副產品,都是另一種有機體的資源。」      因為沒有人知道有多少生物仰賴珊瑚礁維生,自然就沒有人說得出有多少生物會因珊瑚礁消失而受到威脅;但顯然數目非常龐大。據估計,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至少有一部分時間會生活在珊瑚礁中。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羅傑.布萊伯利(Roger Bradbury)指出,如果珊瑚礁消失了,海洋看起來就會有如回到五百萬年前的前寒武紀( Precambrian times),那時還未演化出甲殼綱生物。「整個會是黏糊糊的一片。」他表示。      大堡礁隸屬於由大堡礁海洋公園局(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 Authority)所管理的國家公園,該單位有個詭異的縮寫名稱:「GBRMPA」(英文發音是「gabrumpa」)。在我造訪澳洲的前幾個月,GBRMPA發表了最新的「展望報告」,他們每五年就得出版一次。報告中指出,珊瑚的長期前景從上一次報告的「糟」降級為「非常糟」。      就在GBRMPA發表這份前景堪憂的評估報告之際,澳洲政府核准了新的大型煤礦坑興建計畫,位置就在模擬水族館南邊幾小時車程的地方。這個礦坑時常被形容為「巨無霸礦坑(mega-ming)」,預計會利用大堡礁附近的阿博特角港(Abbot Point),將多數的煤礦運往印度。就如同許多新聞評論員所指出的,拯救珊瑚與開採更多的煤是難以共存的兩種活動。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未來,地球上的「自然」是否勢必要走向「不自然」?
  普立茲獎作品:《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出新書了!一直以來她都是認真關注這顆生病星球「發病情形」與「治療進度」的溫柔書寫者,這次也不例外,奔走了全世界許多地方,追蹤著時下最迫切且值得大眾留意的環境議題,要以全面的報導文字讓讀者了解目前的實際現況。   她見證了試圖保護地球上極稀有魚類的生物學家如何搶救最後的「倖存者」,並努力復育;也看到冰島工程師致力於將二氧化碳轉變為石頭,封存到地底以對抗暖化;還遠赴澳洲找到專家學者進行訪談,看他們如何透過遺傳學的力量,打造出更耐熱的「超級珊瑚」。尤有甚者,美國有物理學家想出朝地表上方約10-50公里的平流層發射微小鑽石的辦法,要為地球降溫(因而也惹來不少爭議及各方討論)。究竟我們星球未來的「自然」是否勢必要走向「不自然」──得用各種人為手段來減緩氣候及環境危機?而若是如此,我們能接受這種新的「自然」嗎?箇中平衡該怎麼拿捏、取捨?這些都是作者寇伯特要叩問的。

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伊麗莎白.寇伯特 Elizabeth Kolbert

是《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的撰稿人,也是二〇一五年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非小說類獲獎作品《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的作者。她是美國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兩屆得主,並榮獲美國國家學院傳播獎(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肯定,亦曾獲得古根漢獎學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寇伯特現為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環境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訪問講師,與先生、孩子定居於美國麻州威廉斯頓(Williamstown)。

基本資料

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譯者:余韋達 出版社:臉譜 書系:臉譜書房 出版日期:2022-01-04 ISBN:9786263150577 城邦書號:FS0143 規格:PUR膠裝 / 單色 / 27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