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從小學老師、任職教育部國教司、新竹市課程督學、教育處長,到創辦學校、在師培中心任教,作者在各個轉折階段,都以捨我其誰的勇氣,不怕彎路崎嶇,堅持朝自己的教育理想邁進,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夥伴,讓未來的教育遍地開花。
作者的父親是一位校長,終生奉獻給教育。從小看著父親的背影成長,她一直認為自己未來就該成為一個校長。
她從小學老師開始做起,一步一腳印,但是她的認真與教學成績,讓她有機會選擇從教育現場轉到教育行政單位,做起了課程督學,在工作崗位上執行教育政策。
因緣際會之下,新竹市長徵詢她的意見,問她是否願意成為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長官,她幾經思考,終於通過甄試,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教育處長。在教育處長任內,她結合理論與實務,推動教育行政單位與各級學校合作,促成理論真正實踐,也推動了新竹市「幸福教育」的實驗教育與國際教育。
然而,她想要做得更好,所以她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能真正實踐她的教育理念的學校,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教育之路,但她擁有不回頭的勇氣,她選擇,即使繞彎路也要堅持自己的理念,不怕挫折的勇往直前!
【好評推薦】
「對的人永遠都有答案,不對的人永遠都是問題」,我對書中的這一句話,印象相當深刻,因為在教育現場,傳蓮就是那位永遠都有答案的人。──新竹市市長 林智堅
……光是這三點,(傳蓮)就符合了胡適之先生所説的:有成就的人的自傳。因為成就不在於功業,而在居心。──前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前新竹市教育處處長 蔣偉民
有專業,才能創業,也才能成事業。
多元及跨域的教育,奠定了傳蓮的專業基礎。……雙重及交互檢證的教育,萌芽了傳蓮的創業素養。從教育理論到實務、從學校教育到教育行政、從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正規教育到實驗教育,此等融合而不對立的珍貴教育體驗,孕育了創業所需的豐沃元素。……
傳蓮透過自己卓越的教育參與及收穫,藉由辦學實踐了教育的成人之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 王政彥
本書探討的不是勇敢女性議題,而是任何人都曾深深隱藏內心深處的微小聲音,她分享的是有關於夢想與願望。──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校長 溫儀詩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主任 劉述懿
教育廣播電臺臺長 邱乾國
教育部督學兼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執行祕書 吳林輝
桃園市教育局副局長 林威志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 劉明超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 劉鎮寧
新竹市關埔國小校長 陳思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劉美慧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教授兼進修推廣學院副院長 郭佳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劉宇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莊勝義
西安曲江康橋學校校區校長 鍾鼎國
臺灣惠普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 王靜秀
平安京茶事 Matcha One 創辦人 蘇崇文
華南銀行行政管理事業群副總經理 黃俊智
生活市集共同創辦人 廖家欣
Funkids放小孩創辦人 王湘妤
南京康軒研發二處副總經理 吳惠潔
康軒文教事業業務副總經理 呂聰榮
徐璽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徐璽
目錄
〈推薦專文〉堅持初心,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 新竹市市長/林智堅
〈推薦專文〉不以成敗論英雄,重其居心 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前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處長/蔣偉民
〈推薦專文〉教育,成人之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王政彥
〈推薦專文〉擁抱理想與勇敢創新的教育人 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校長/溫儀詩
好評推薦
爸爸的話
〈作者序〉我們一起走過彎路
第一部 莫忘初心──我之所以為我
父親、我與小Mo
爸爸的便當
老師與教育界前輩教我的事,……以及忘了說的事(上)
老師與教育界前輩教我的事,……以及忘了說的事(下)
潛變概念
峰迴路轉又一村
抉擇的關鍵
不回頭的第一件事
第二部 學習進行式──產官學界的經歷與經驗
學,然後知不足
教書沒有你想得那麼容易
試錯的勇氣
教育部見聞1:馬祖的震撼
教育部見聞2:中央與地方的規劃差距
教育部見聞3:偏鄉教育經驗
德國參訪,種下了一顆種子
取法乎外的實驗教育
私立教育集團的學習與角色轉換
在師培中心教學相長
陪伴孩子走過那一段路
老師的角色
我們讓孩子看到哪種背影?
素養學習如何接地氣
科技運用於教學學習的斷層或迷思?
不是第二選擇
文化體驗成為養分
畢業典禮的制服
自我挑戰
第三部:堅持與改變
創業辦學之必然與偶然
從我的幼兒園開始改變
最重要的事
辦學的堅持
辦學辦學面面觀
對的人永遠都有答案,不對的人永遠都是問題
學以致用的驗證
不曾忘記自己的文化根源,但更想實踐理念
每個人多為孩子做一點,教育會更好
兩岸的差異
唯有前進才不怕被追趕
結語
附錄:大陸辦學點滴,文化認知停看聽
內文試閱
【推薦專文】堅持初心,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
◎文/林智堅(新竹市市長)
「對的人永遠都有答案,不對的人永遠都是問題」,我對書中的這一句話,印象相當深刻,因為在教育現場,傳蓮就是那位永遠都有答案的人。
在《不回頭的勇氣》的篇章之間,可以感受到,傳蓮受父親的影響深厚,讓她起了從事教育工作的初心,也因為這樣的初心,讓她一路走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不回頭的勇氣,堅持到底。
翻閱此書,能感受到傳蓮與她家人的情感,書中回憶小時候,父親將她抱在腿上,訴說以前讀師範體系時的故事,讓她從小耳濡目染而熟悉教育工作,並在她的心中,潛移默化的種下從事教育工作的種子。
不只這樣,文中同樣能感受到傳蓮在身為媽媽與從事公務工作角色中的兩難,就像書中提到的,孩子在學校校慶結束時跟她說,「媽媽,為什麼每次妳來我們學校都是在司令台上,為何沒來看我」,這樣的親身經歷,讓她體驗到孩子的成長不能錯過,職場光環是短暫的,孩子是永遠的,錯失了永遠不會再回來。
新竹市是一座幸福的兒童城市,十四歲以下的孩子佔總人口的18%,因此擔任市長之後,我最重視的就是教育工作。傳蓮是我擔任市長後任命的第一位教育處長,猶記得那時,我腦海中有好多教育願景要實現,無論是關埔國小、華德福設校,或者是田徑場改建,這些都是市民迫切需要的。
那個時候,她帶領教育處的同仁,與設計師們召開無數次的會議,有時她還會直接穿著高跟鞋到現場會勘,為的就是要做好規劃,向中央爭取經費,努力將我的教育願景,化為教育政策。
每一段經驗、旅程,都會為人生增添許多色彩,只要堅持初心,勇敢做出選擇,就會有不回頭的勇氣,寫下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故事。
【推薦專文】不以成敗論英雄,重其居心
◎文/蔣偉民(前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前新竹市教育處處長)
胡適先生鼓勵有成就的人撰寫自傳外,自己也親手撰寫;只是我在想:傳蓮算是胡適之先生所謂的「有成就的人」嗎?
我本身也愛讀名人日記或自述,才從孔德成先生日記中:「終曰未出門,看《綱鑑》數葉中」猛省,他人之自傳,即自己之綱鑑。
傳蓮的這本《不回頭的勇氣》,對她而言,尚言之過早,但就如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記載着她前半生的精采人生,我從這本書看到了:
一、父親對她的影響以及父女間的深情互動:可以看到傳蓮的一切都是以不辱父母為出發點。
二、別人眼中的自己:傳蓮在書中描述我(看似冷淡……),那我相信,傳蓮也希望知道她在我心目中是具有不服輸的意志和溫暖的心。
三、傳蓮拈出不要怕多做事,應勇於嘗試各種新工作。就使我憶起在新竹提議創設公立華徳福的點滴,當你掌握了公共資源就要創意思考何者是對公眾有利的。
光是這三點,就符合了胡適之先生所説的:有成就的人的自傳。因為成就不在於功業,而在居心。
【推薦專文】教育,成人之美
◎文/王政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兼副校長)
有專業,才能創業,也才能成事業。
多元及跨域的教育,奠定了傳蓮的專業基礎。高等教育階段是個人紮根專業基礎的重要階段。從理工科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所,以迄臺台大EMBA,如此多元化及跨域化的教育經驗,是很難能可貴的全面專業養成。
雙重及交互檢證的教育,萌芽了傳蓮的創業素養。從教育理論到實務、從學校教育到教育行政、從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從公部門到私部門、從正規教育到實驗教育,此等融合而不對立的珍貴教育體驗,孕育了創業所需的豐沃元素。
在地及國際教育的浸潤,開闢了傳蓮永續經營教育事業的蹊徑。曾在國內國小及大學的現場教學、在地學校與教育行政的實務,馴至以國際教育為特色的辦學等豐富經驗;正如德國參訪的啟示,如此的直接體悟,讓教育事業的經營,更具有在地全球化的理念、願景及策略。
傳蓮透過自己卓越的教育參與及收穫,藉由辦學實踐了教育的成人之美。忝為博士班的指導教授,不僅教學相長,我也與有榮焉。也期勉傳蓮
持續成長,不斷成就他人,邁向成功之路。
【推薦專文】擁抱理想與勇敢創新的教育人
◎文/温儀詩(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校長)
半年前,傳蓮向我提起要寫一本有關自己生命轉換歷程的書。當閱讀這本《不回頭的勇氣》的自傳,腦海中出現許多跟傳蓮共處的畫面。我所認識的傳蓮,是一位堅定、有用不完的活力、滿腦子新創思維與追求美感的女性,對於教育更是保有獨特想法,她是一位擁抱理想與勇敢創新的教育人。
這是一本極其豐富的書,傳蓮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慷慨提供她的生命故事,向我們敞開那醞釀在她內心深處的故事。她的努力、她的所愛、她曾面臨種種挑戰與必須承接的壓力。當時她是新竹市歷年來最年輕的教育處長,一上任就積極為新竹各級學校打造一個教育理想圖像。她信任教育人的彼此共識,並給予各校許多創新的空間;她激勵學校領導者能夠「勇敢去創新,走新的道路」,令學校端強烈感受到一股新的教育領導力,並讓各校隨著自己的文化,或快或慢的步調進行創新與改變。
之後,傳蓮選擇另一條教育道路,猶如在書中所談到的各種際遇,她誠摯地面對每一個階段的多元變異性,並活出這樣的生命典範:放下過去,勇敢突破,活出自己。然而我們常常因為慣性思維,或文化習常而執著於某些迷思與自我設限,對於迎接生命中的「必須改變」卻步或原地自轉。而傳蓮卻勇敢迎向生命中的新挑戰,她總是努力攀越一座又一座的大小高山,在高台上俯瞰寬闊平原上的美好風景。然而,她依然謙和圓融對待她生命中的人事物,這是我們可以學習與跨越生命的勇氣。
本書探討的不是勇敢女性議題,而是任何人都曾深深隱藏內心深處的微小聲音,她分享的是有關於夢想與願望。走筆至此,我明白傳蓮所說的勇敢,因為勇敢放下,勇敢做夢,讓夢想塑造了你我的獨特與豐富。恭喜傳蓮,優雅自在活出真正的自己,勇敢地擁抱自己,披上信心與毅力,勇敢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爸爸的話
傳蓮告訴我準備近期出版一本書,想要先徵求爸爸的意見。我聽到這件事的當下,真是喜出望外而百感交集。許多感觸在我腦海中一一浮現,至於要徵求我的意見,我想傳蓮思慮細密,任何工作都考慮周到,就開始動筆吧。
傳蓮性格堅強,再難的工作也要努力完成,絕不依靠別人。同時她也有抱負、有理想、肯上進、敢冒險。她五歲的時候,在幼兒園學習,看到一位小朋友被兩三位同學欺負,她非常生氣,氣到直接拿了書包就回家不讀了,要走之前告訴那幾位小朋友,「你們再這樣,我會告訴老師和父母的」,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個性。
傳蓮大學畢業後,考入新竹市國小代課服務,在很快的時間內有效率地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她非常孝順父母,讓我們兩老生活無虞,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她的用心。
最後我必須對傳蓮說:「妳不一定是強者,」但我敢說:「妳絕不是弱者,妳想做的任何事情一定會圓滿完成的,尤其還有支持的家人陪伴,他們和我都會是支持你一輩子的人。」
【作者序】我們一起走過彎路
寫這本書的過程好似心中有架小放映機,把這數十年的生活翻攪出來,有的好模糊、有的好清晰,苦樂酸甜,各種滋味都有。
很幸運的是,在一路上不時都剛剛好出現伸出援手的有緣人,長官、同學、朋友和親人們,他們會在不同的路口等我,一條迤邐彎曲上上下下的路,總有一位還未揭開面紗的有緣人在石子路、轉彎角、泥濘路或跋山涉水時攙扶一把,陪著我走一段。而我,只是把真實的發生化為故事和大眾分享。
有夥伴說,「這段路有好多夢想、堅持、勇氣,而我們都是陪跑員和妳一起勇敢的跑下去,可是妳到底會跑到哪裡啊?」這個問題,說實話,我自己也尚未有答案。
社會有意無意教了我們很多事,教育事也只為其一,所有人都於其中,也網絡緊密。二○二○年的新冠病毒讓世界變了,目前仍持續蔓延,因此人生沒有絕對的事情,只有活在當下、活得有存在、活得有價值、活得正向,才能無所畏懼……。
謝謝夥伴們一路陪伴相隨,因為有你們的熱情、無私,讓這社會美好、看到勇敢的希望……。
獻給我的父母,因為你們的教養與陪伴,讓我成為這樣的自己……。
德國參訪,種下了一顆種子
二○一三年二月,在大雪紛飛中抵達了法蘭克福機場,行前透過讀書會了解這次學習之旅要知曉的華德福、彼得.彼得森的教育核心,帶著期盼踏入了這些帶領世界改變的教育之地。
第二天午後,我們一群人邊笑邊踩著三十公分的厚雪層走到幼兒園門口,園長熱情地迎接我們入內。進入教室的第一秒,看見了窗臺上的小盆栽、亮麗桌子椅子的擺設、展示架的多元學習材料、學習區的各種手工器材,哇!這教室實在很不像臺灣幼兒園的擺設和色彩運用風格,很有家的氛圍,從外觀看不出是所幼兒園,就像文青咖啡廳。觀課開始,我們驚訝的看到了老師怎麼跟孩子互動。
一百種表達方式,一百種語言
一名小女孩就在我們好奇環顧四周時,在我們眼前突然打破了玻璃杯。令人驚訝的是,小女孩自動走向後方,手拿小掃把自在的把玻璃掃起拿到後臺,一個兩歲多幼幼班的小孩在沒有父母、老師的協助下完成了這件事,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我們訝異到發出讚嘆和疑惑!
我跟溫老師(現任清華附小溫校長),我們兩個對望,印象好深刻,我們彼此抓住對方的手,因為這實在太讓我們訝異了,我們一直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共同對話的時候問老師,這是怎麼回事。
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他每天日常會發生的事情,就是他生活課程的一部分,覺得這並不需要大驚小怪,因為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類似打翻弄碎的情況,所以他們認為應該要教導孩子怎麼去處理這種情況,即使那是玻璃。
此外,外面大雪紛飛,天氣酷冷,是什麼因素吸引這些幼兒不畏寒風、大雪,開心來上學呢?進入幼兒室內的我們馬上獲得了答案。園內的課程依主題統整課程,設置學習角的概念,教室內各角落的學習區,整齊擺放各種教材與素材,孩子們選擇興趣主題區坐下來之後,隨即開始園裡的作息,如呼吸般地自然平穩,完全不受訪客的影響,專心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索。
幼兒園老師對我們說,他們希望給孩子多元體驗,並讓他們喜歡學習這件事,不必急著給他們標準答案。這是幼兒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正在觀察與理解這個世界,嘗試構建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因為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種理解世界的方式。
說夢,實踐夢想的開始
這顆奇妙的種子紮在了心中……。
我們這群熱愛教育工作的人,常常在不同地方創辦機構、學校、研發課程和授課,二○一九年某天午後,我們聊到了六年前的悸動與那份浪漫的心情,也找了幾位熱愛幼兒的教育夥伴一起對話。我們共同的話題變成:我們的嚮往和當時對小女孩自主解決問題的驚訝,只是說著好玩的嗎?如果能夠讓孩子透過一百種語言,使他們能擁有智慧、思考、發現、發明、幻想,能向世界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對自然有感覺有愛;孩子們是否可以在優質的學習歷程與學習靈動中,增加生命歷程與豐富,變成富有巨大潛能的孩子?無限的可能性呼喚著我們的熱情。
二○一九年八月的那個下午,我們相約再敘說夢。這一次,我們擁抱彼此,給對方勇氣,珍惜呵護內心那份感動。我們觸摸著溫熱的咖啡杯,用悸動的鉛筆繪出夢想的藍圖,為熱愛教育的種種可能實踐做下了決定。
不久前我們的老師教小朋友烹飪,看到臉書貼出的照片是孩子在洗玻璃大餐盤,心中一時有些訝異:當初是不是買錯了,應該買塑膠餐盤?但因為有德國經驗,我轉瞬就放下心了。
孩子冷不冷?
零下十度的德國好冷,大下課時段一到,十幾個小孩子就往外衝,而且都沒有穿羽絨衣跟外套。相形之下,我們這些訪客穿得很厚、包得很緊。孩子們在雪地裡玩,打雪球、滾來滾去。納悶著他們不冷嗎?為什麼老師都沒有叫他們穿外套?德國老師提及:「這樣可以鍛鍊小孩子強健的體魄,他們不冷就好,冷了,他自己會穿,幹嘛還要提醒他。這是本能,冷了他就會進來或是找衣服穿,他自己會感覺,自己就會調節,德國都是這樣教小孩的,我們不插手。」二○二一年初的臺灣冬天特冷,每當想要叫孩子多穿點時,就突然想起德國的那個畫面。
如果在臺灣,父母會怎麼做?其實小孩不一定覺得冷,有一種冷叫父母很冷。
愛。分享:
很多時候,孩子其實可以自己解決問題或做決定,父母師長別擔心,不妨放手讓他們試試看。
取法乎外的實驗教育
二○一三年前往歐洲參訪,主要是為了參觀華德福教育,因為新竹教育大學陳校長的安排,也參訪了彼得.彼得森體制,這是一個強調說話、遊戲、工作、慶典的教育體系。
華德福實驗教育
參訪完回來後,我向當時的蔣處長提出,是否可以籌組華德福教育小組?當時我思考的是如何借力使力,因為光靠公部門創建實驗型教育還不足,也要靠外面的專業人士一起參與,好讓這個小組更加豐富並更專業化。於是我就跟蔣處長說:「處長,我想要做一件事,但要獲得您同意:拉入新竹教育大學的資源(現在已改制為清華大學)。」
當時的新竹教育大學成立了華德福中心,由成虹飛老師擔任主任。我找了一個下午去拜訪成教授,走入清華大學南大校區的研究室,遠遠就聽到有吹笛的聲音,原來是成老師在吹奏。跟成老師聊了一些想法,比如公部門可以跟大學合作,創辦一所公辦公營的華德福學校……,我看到老師眼睛突然發光了,開心地訴說他的想法。
新竹市政府和當時的新竹教育大學順利簽訂了合作意向,接續成立了這所學校,相關可能空間也在前後幾任的市長經費挹注下,在香山區從小學一直蓋到中學。很慶幸這過程中有許多夥伴陪同,因為大家的目標一致,而我們就在其間穿針引線。雖然過程中有許多要溝通的事,畢竟公帑也涉及其他公立學校既有資源分配的可能,因此不得不步步為營、多方溝通以求得共識。
慶幸的是,無論哪位市長皆認同成立這所學校的教育意義。二○二○年底,華德福學校的美珍校長遇到我,提及現況時說:「很多家長尋求實驗教育,可能認為在特殊教育或是公部門正常體制中無法得到完整的教育或符應期待,也許轉到華德福學校或其他實驗機構就可迎刃而解,但是實驗教育不應該是另類,更不是特殊教育學校,因為立學宗旨和目標不同。」
實驗教育是在現有體制內尋求一個可能的實踐,雖然孩子有不同類別,但實驗教育絕對不是家長不得已或逃避現有體制的選擇,其間的教育價值、教學、制度,以及參與的父母師長都需要不斷交流和調整磨合。
彼得.彼得森的教育理念與實踐
德國彼得.彼得森的教育哲學,將學校生活劃分為四種生活型態:說話、遊戲、工作、慶典。他們強調工作和動手做的能力,華德福也有相似的意涵。再來就是說話,要如何跟他人有效的回應和溝通,這點涉及人際關係和檢討反思。再來是混齡學習、對於社區的延伸,這部分會由孩子的自我認同,向外擴展到社區和社會整體。
當時的我頗為雀躍,思考的是倘若在臺灣有一個這樣的務實教育,在現有體制突破可能,臺灣教育不是只有某幾類的實驗教育,要真實能實踐的,即使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彈性課程或領域課程都可以做。當時的我滿腔熱血,下定決心要回臺灣做這件事,但截至二○一九年為止,卻始終找不到場域實踐,幸好在二○二○年看到了一起參訪同感興奮、喜悅的溫校長在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第二校區實踐了。
實踐的開始
在我現在創辦的學前園所也具有彼得.彼得森教育哲學的元素在其中,有主題,還有反省檢討分享,邀請家長、還有社區……等等,都在現有的園所中開展了。自二○一九年十一月開始,我已辦了超過六十場以上的分享會,在第四十五場後的每一場都有家長提問:「創辦了這個園所,那國小呢?可以接下去實踐嗎?」家長關心的是,做了啟蒙,開啟了孩子的心智,然後呢?這個問題也在這段時間中不斷攪動著我的心思。
一顆種子埋下了就有機會,我現階段要往上辦學校所埋下的種子,不知何時發芽開始成長,但只要有適當時機,那份熱情的種子總會有開始。
在面對孩子時,我認為老師的態度應該是:「我們不會主動幫你解決問題,你能努力解決自己的問題;但若你沒成功,我們隨時在這裡陪你,只要你求助,我們一定會幫助你。」教材是死的,孩子是活的,老師們該與孩子一同創造學習的可能,在每個互動與對話裡,共同尋闢出一條沒有人走過的教學風貌。
愛。分享:
孩子會有一百種表達世界的方式和語言,所以老師應該在每個互動與對話裡,與孩子一同創造學習的可能,讓種子長成千百種豐富的樣貌。延伸內容
好評推薦
職涯轉換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機緣,缺一不可,當下的每個決定會影響日後的生命曲線,近年為教育理念創辦學校,是這位當年青澀的教師無法想像的改變。觀察她在北市大認真豐富的教學準備,就能明瞭為何在這些轉變她都能做得有聲有色,本書不僅是講改變,也是在談一份毅力與信念。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主任/劉述懿
一本教育省思自我突破的書籍。豐富的內涵裡,充滿人文關懷的熱情,無論是為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看完這本描述教育人勇於突破現狀的書籍或許可以帶給你的生命或是對於教育有不同的省思與想法。
──教育廣播電臺臺長、前國教署署長/邱乾國
傳蓮出身教育世家,父親是國中退休校長,她的職涯發展,不斷蛻變、跨界,總是令人驚呼連連。
二十年左右的職涯當中,傳蓮就像拚命三郎一樣,不斷蛻變、跨界:念材料工程卻歷任國小教師,當了教師之後又借調教育部,後又擔任課程督學,後來又受邀擔任新竹市教育處處長,一直到前兩年離開私人教育集團卻又開始自行創業。她在不同領域中多方式嘗試,即使面臨種種困難與挑戰,至今卻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令人好奇,是怎樣的成長經歷,是抱持著怎樣的價值與信念,才能支撐著這小妮子,讓她如此勇敢、不斷的拚搏。
這本書,或許提供了一些解答,推薦給您一起來閱讀,希望也能帶給您激勵生命的無限能量。
──教育部督學兼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執行祕書/吳林輝
這本書,像一部勵志電影,您可以在不同場景中看到不回頭的勇氣,來自於父親的身教、教育的本質初心,也來自於生命的不凡淬鍊,以及敢挑戰不確定性、不輕言放棄的創業家精神。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林威志
作者以「不回頭的勇氣」為題,正是代表教育人對教育志業的承擔與使命,同時也以自身教育的心路歷來描述,呈現教育人時時保持探索與反思的勇氣。
本書呈現作者自己不管在任何場域、階段,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思考點,這也突顯教育人應有的教育愛及對教育核心價值的堅持。
這本書值得讓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的所有人員細細品嘗,這有助於行政及教學人員彼此的融合與了解,也讓所有教育人回到當時投入教育的熱誠、初心,常常站在勿忘初衷的起始點,來提醒與鼓勵自己和其他人。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劉明超
不回頭的勇氣,這句話用來形容盺傳思的創辦人傳蓮博士,實在是太貼切了。我與傳蓮同時間在臺灣的兩個不同縣市擔任教育處長,她的心思細膩,總為教育,努力的突破現狀,但教育的框架和束縛要能解決,並非短時間的問題。所以,殫精竭慮為教育,成為傳蓮當時的最佳寫照。
現在的她,為了教育理念的實踐,為自己、為他人、為需要教育系統協助的人,開創了更寬廣的一條路。同為教育人的我,著實敬佩她的勇敢不回頭。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前臺東縣政府教育處處長/劉鎮寧
閱讀著一個又一個敘說著傳蓮從小到大、從家庭到職場、從服務公門到產業界打拚的生命故事,彷彿打開一個又一個俄羅斯娃娃,每多讀一篇故事,就又發現一個形貌相似卻更立體與繽紛的傳蓮。而傳蓮經歷的這些生命經驗,與身處在同一個時代的我們,或許相近,卻存在著極大差異。我們都曾經有夢想,但傳蓮卻在同一個初心之下,讓夢想不斷的型變與長大,如同她在書上所說的「不要只看著眼前,你的影響力也許遠比你自己想像的更大!」
──新竹市關埔國小校長/陳思玎
我認識楊傳蓮二十多年,看她在教育領域不斷自我挑戰,不斷轉換身份,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教育的熱誠與投入。本書是傳蓮在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與反思,每一階段的故事呈現她對教育議題的思考、困境、突破與成就,傳蓮用一種「不回頭的勇氣」來實踐她的教育初衷,令人感動與佩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務長/劉美慧
從本書可以體會傳蓮在不同角色對教育的定義及實踐,歷經學校老師、公部門主管,再轉換跑道進入私人教育事業,最後自行開創教育事業,本書傳達傳蓮對教育的熱情及細微觀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學習的一課。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教授兼進修推廣學院副院長/郭佳瑋
傳蓮總讓我想到《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一句話:「通常一個人只要夠快,就可以到達他想到的地方。但是,在這個理想仙境中,你要竭盡全力才能維持在原地;你想往前到達某個地方,你就要比竭盡全力還要快兩倍才有可能。」這句話讓我想起傳蓮達成夢想的努力、勇氣、與熱情,還有她所擁有的願景。傳蓮的勇氣讓她在嘗試人生的每一個角色時,都不只是自我的實現,對自己負責,更在每個角色上對許多人、教育信念負責。這本書會讓每個讀過的人在面對人生抉擇的時候,重新播下熱情、與勇氣的種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劉宇挺
作者楊傳蓮是我指導學位論文的研究生中,最擅於時間管理的一位。她的跨域學習經驗及充滿挑戰的工作歷練,既展現其多樣才華的資質,更顯露她積極任事的特質。讀者從本書中還能看到她剛毅中溫和的女性教育人風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莊勝義
堅定不移的教育情懷透過貼切溫暖的故事娓娓道來,作者傳承了父親的教育大愛,創新與成長,奉獻著無私、永續的教育力量。
教育需要多一些如作者般能集結聰明累積的智慧,同時有理想支撐、執著認真的傻子。
──西安曲江康橋學校校區校長/鍾鼎國
傳蓮是我這幾年重返校園在臺大EMBA認識的朋友,很榮幸我們是同班同學。傳蓮在班上話不多,但在班級活動上,她總是很願意主動付出,為同學出謀劃策,也很盡心盡力的為班級服務,在她這麼忙碌的情況下還願意如此付出,真的是很感謝她。
傳蓮是一個極有想法,而且是落實理想的實踐者,才聽她說要開始創業為她熱愛的教育工作闖出一番天地,結果還沒畢業,她就已經落實了自己的理想,開設了學校,實現了她的承諾及理想。真的相當佩服她的執行力及效率,鼓勵了女性也可以因夢想而偉大,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臺灣惠普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王靜秀
很榮幸跟傳蓮是臺大EMBA同班同學,我所認識的傳蓮是一位極具魅力、智慧、且個性堅毅果敢、表現傑出的教育家。
外型看似柔弱嬌小的她,去爬大山、去跑步、去騎車、去運動、讓人感受到她散發出源源不斷的能量與自信,並見識到她對自我要求的高標準與剛毅不屈的勇氣。
她擔任過政府部門教育單位官員,她曾在國內最大規模教育集團擔任要職,她現在自行創業依然是在教育領域上努力,是什麼樣的熱情與勇氣去面對這麼多的困境與改變,她在《不回頭的勇氣》中有著許多令人敬佩的故事,值得大家關注與期待。
恭喜傳蓮,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平安京茶事 Matcha One 創辦人/蘇崇文
二○一八年我重返學校進修,參加在職專班(EMBA)課程,很幸運與傳蓮同班。我知道傳蓮在教育界工作,曾在新竹市政府教育處服務,後來在康軒集團任職,EMBA課程快結束前,得知傳蓮要創業辦學,同學都為她高興加油。然而,從《不回頭的勇氣》書中,我才深刻了解傳蓮從小父親對她的影響,鼓舞她走上教育人的人生職涯,更從書中了解傳蓮的求學、公職生涯、進入私校服務,進而因緣際會走向創業辦學的心路歷程。書中穿插「愛.分享」的智慧小語,是作者分享人生體驗的用心安排,值得讀者細心品味。
我尤其欣賞書中傳蓮在二○一三年到德國參訪的內容,描述德國人教育小孩的理念及方法,華德福實驗教育及彼得.彼得森體制的教育哲學,這是臺灣的教育體制可以深切思考學習的理念與哲學。
《不回頭的勇氣》是一本值得品嘗欣賞的作品,值得推薦給大家,同時,我們應該多多為在臺灣默默耕耘打拚的教育人鼓勵喝采,讓臺灣的教育制度更有活力與創意,為臺灣培育更幸福健康的下一代。
──華南銀行行政管理事業群副總經理/黃俊智
讀完此書,讓人感動於臺灣能有這樣出色以及能夠一生奉獻教育的人,在每一次看似人生高峰時,有轉換跑道的「勇氣」與「決心」,在短短十多年中,經歷過許多不同身分和人生歷練,成為台灣少數同時具有政務官、大學教授、學校機構創辦人經驗的女性,這是一本生動、豐富、真切的好書,是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閱讀的好書。
──生活市集共同創辦人/廖家欣
認識傳蓮是上天賜與的機緣,在她的身上看到她對教育的熱忱,對自己的要求,還有源源不絕對卓越的追求與努力。從公部門到民間集團,再到創校,走一條艱辛但意義不凡的道路,她的故事激勵我,相信也能感動所有關心教育你和你!
──Funkids放小孩創辦人/王湘妤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傳蓮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可以感染身邊每一個人,只要聽她講述教育,你一定會被她的熱情及活力感動,深深覺得臺灣未來的教育充滿希望及遠景。你也可以從她的身上感受到她對教育深厚的理想及夢想,她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她築夢踏實,以堅韌的意志力及義無反顧的決心,朝著她心中理想的教育邁進。看完此書,相信你也會成為傳蓮邁向教育理想路上的同伴。不回頭的勇氣用來形容她,真是再貼切也不過。
──徐璽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徐璽
作者資料
楊傳蓮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博士、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在職專班商學組碩士 現任: 聯詠科技教育基金會董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與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夏哲森幼教品牌暨教育總監 昕傳思文教執行長 新北美國學校高級顧問 經歷: 新竹市陽光、東門等國小教師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課程督學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處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康軒文教集團校務長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