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12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歐美文學
拉薩之旅(平裝本經典回歸,啟發後世女性探險家與登山家經典之作)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旅行家 歷代達賴喇嘛首次接見的西方女子 十四世達賴喇嘛特別撰文作序 這是一本動人而雄辯的書,是西方人了解西藏的重要著作,也是啟發後來許多女性探險家與登山家的經典之作。 ——詹宏志 紐約時報書評: 《拉薩之旅》……為我們深入引介了一個逝去已久的世界! 堪稱二十世紀一代傳奇女子的亞歷珊卓.大衛—尼爾,出生在一個女性仍將婚姻與子女視為終生事業的時代,她,毅然背棄傳統,遠離家鄉巴黎,前往遠東、中亞,及其他地區的荒僻角落旅行。就在五十四歲那年,抱持著一股不服輸的堅持,她成為第一位踏入禁城拉薩的白人女性,進入一度拒絕所有外人的「獨立西藏」。 她帶著養子紅教喇嘛喇嘛阿普.雍殿,偽裝成乞丐母子朝聖者,衣服下藏著左輪手槍,靴子裡夾著手抄筆記和地圖,從雲南出發,花了四個月時間,徒步穿越海拔三、四千公尺的崇山峻嶺,在一九二三年完成前進藏傳佛教聖城拉薩的大膽行徑,最後更以兩個月時間遊覽城市內的藏傳佛教名寺,同時參與了熱鬧莊嚴的西藏新年慶典。 在這段提心吊膽前進拉薩的途中,他們沿途乞食,或靠雍殿為民眾加持換取溫飽;在險惡的雪山之巔還曾瀕臨死亡邊緣,蒙受身體的苦楚和惡劣的環境:「從頭到腳都是白的,身與心都痲痺了;我們勉強地在沉默中前進。在那怪異的景象中,我們像是應西藏術士召喚要前往某地的兩個幽魂……。」 然而,也因為她的這種旅行方式,讓我們能透過她的文字,看到了西藏高山的美麗景致,親炙西藏庶民的日常生活,更深入體會了他們他們的虔誠的宗教觀。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她對西藏這塊土地的熱愛。

目錄

導讀 詹宏志 推薦序 達賴喇嘛 自序 邁向未知的旅程 外國人朝聖 住在藏人屋簷下 初探通往波密的路徑 寒原雪山上的驚險鏡頭 攔路搶劫的波巴土匪 拉薩,我來了 拉嘉洛!諸神勝利 附錄 亞歷珊卓.大衛─尼爾小傳

導讀

拉薩之旅    「去吧,去學西藏文」
◎文/詹宏志      就像威爾斯(H. G. Wells, 1866-1946)科幻小說《世界的戰爭》(The War of the Worlds, 1898)的著名開場說的,人類從來沒有想到宇宙中有另一個更高文明的智慧生物,在一旁盯著地球上人類的發展已經數百年,終於決定無情地襲擊它占領它並奴役它。在讀任何與中國、英國關係的近代歷史時,常常讓我想到同樣的場面;我們常常以為英國遠隔重洋,必須船隊橫渡,才能與上國天朝有所接觸,卻忘了東印度公司成立於一六○○年,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堅船利砲的英國早已在一旁(印度)虎視眈眈兩百多年了。      看中英印藏之間的糾纏歷史,尤其值得放在這樣對照式的時間框架裡,我們常常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景觀與體會。在地理上印度緊貼著西藏,英國人想對西藏有更大影響力的念頭從未間斷;尤其到了十九世紀末,英國人擔心俄國人的影響力自新疆南下,恐將危及印度,更覺得需要控制西藏做為緩衝;兩個強權在中亞地區爾虞我詐地暗自角力,被英國作家吉卜齡(Rudyard Kipling, 1866-1936)稱之為「大競局」(The Great Game),更在小說《阿金》(Kim, 1901)中把它不朽地形象化。      在「大競局」的最高峰,一九○四年英國軍官也是著名探險家的楊赫斯本(Francis Younghusband, 1863-1937,清廷文獻譯作榮赫鵬),領印度總督寇仁(Lord Curzon)之命,帶領武裝使節團入侵西藏直達拉薩,逼迫十三世達賴喇嘛簽訂城下之盟,打開了神秘禁錮的香格里拉,西藏千年以來因為自然天險所帶來的與世隔絕從此也被迫打開。就在楊赫斯本揮軍入拉薩城時,十三世達賴喇嘛倉皇出走青海;英國人逼迫藏人簽下英藏拉薩之約,終於驚動了清廷。中國長期為西藏的宗主國,但與現代國家的主權與領土的概念不盡相容,究竟「上國」(宗主國)是不是「主國」(主權國)?當時在加爾各答舉行的中英談判,你來我往有一場精彩的較勁,今天讀來仍有經典之議的感覺,當時清廷大使唐紹儀侍郎的表現尤其值得一記。      一九○六年(光緒三十二年),中英續訂藏印條約簽訂,以拉薩之約為附約,清廷保住了主權國家的地位;後來英國論史者咸以為,這是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西藏,徹底視西藏為中國領土的前驅事件,在歷史上有關鍵性的轉折意義;因為經此一役,西藏永遠失去因主權模糊而隔絕獨立的地位了。清廷議約之後,懲處有過之臣,其中清廷覺得達賴輕啟邊境爭端,降旨革去達賴名號以示儆,達賴失志之餘頗有投俄之意;光緒皇帝乃淮達賴進京覲見,並對之懷柔有加。但清廷內部也到了帝國之末,光緒死後,十三世達賴喇嘛出京欲回西藏,並聯合俄使以求外援,清廷則決定派川軍入藏,直抵布達拉宮,達賴再度逃難,越邊境入印度。      達賴流亡到印度,英國人大喜過望,迎往大吉嶺,百般籠絡。就在達賴流亡期間,一九一二年,有一位歐洲女子試圖要訪問他,十三世達賴喇嘛風聞此一歐洲女子通曉佛學與藏密,也識得梵文,便接見了她,這是受到歷代達賴喇嘛第一位接見的西方女性。見面時,兩人暢談佛理,達賴喇嘛訝異於她的不凡,感嘆地要她:「去吧,去學西藏文。」      這位奇女子真的學成了幾如母語般流利的西藏文,並在多年後假扮藏人乞丐潛入藏境,更成了第一位進入拉薩的西方女性。這位奇女子,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本書作者亞歷珊卓.大衛—尼爾(Alexndra David-Néel, 1868-1969)。      「勝利了,惡魔消失了」      亞歷珊卓的姓氏像英國人,但卻是一位法國人;父親是一位政治活躍者與新聞記者,母親則是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望族,家庭是相當富庶的布爾喬亞典型。如果以她從小保母環繞的成長環境看,理論上可能她更應該成為鎮日參加晚宴或舞會的高雅淑女,但她彷彿有著不安的因子,她自己說她五歲時:「我渴望穿越花園大門之外,沿著行經它的道路,一路啟程至未知之地。」而六歲開始,她又發展了一項同年齡少女罕見的興趣:比較宗教學(一位她的傳記作者認為,她極可能是注意到她自己父親的清教徒信仰與母親的天主教信仰的差異)。她自己則說她十三歲開始投入了對佛學的研究,後來更全心全意獻身於東方哲學、東方宗教與神秘主義的研究,也引發她第一次到印度的旅行(一八九一年)。      中間一段時期她企圖成為一位「正常的人」,亞歷珊卓以她的好嗓子加入了輕歌劇團,後來又追隨父親的生涯成了記者;最後嫁給了一位富家子弟工程師菲利普.尼爾(Philip Néel),這場婚姻只維持了五天,兩人就分居了。但她與他的友誼卻維持了四十年,終其一生,菲利普始終是她非正式的經紀人和贊助者,亞歷珊卓在亞洲旅行時幾乎是天天寫信給他。她有一次在一封信上說:「我相信你是世上唯一讓我有歸屬感的人,只是我天生不是婚姻生活的材料。」      亞歷珊卓.大衛—尼爾掙扎了一段時間,一九一一年她真正像她童年的夢想,走出「花園大門之外」來到東亞旅行,在不丹(Bhutan)奇緣似地與十三世達賴喇嘛相見,達賴喇嘛說:「去吧,去學西藏文。」彷若天意,這個女子後來竟然以驚人的體力與毅力,穿透禁城拉薩而成為歷史傳奇。      亞歷珊卓說她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興趣造訪西藏,這場與達賴相見的經驗確實是開啟了嚮往之門,她自己記錄說:「我在這位僧侶君主的周圍,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僧眾王室,他們穿著耀眼的黃色絲綢、深紅色衣裳及金色錦緞,訴說著神奇的故事,談論著仙境般的國土。聆聽之際,我明智地保留了神話與誇張的空間,但直覺地感到隱藏在我面前這片濃密森林後面,在雪峰高聳入天的另一邊,確實有個與眾不同的國度。」      但亞歷珊卓並不是第一位進入西藏的西方女性旅行家,在她之前已有戴如意(Annie Taylor, 1855-?)和蘇西.李金哈(Susie Rijnhart, 1868-1908);戴如意是安妮.泰勒的中文名字,本身是虔誠的基督教,欲往西藏傳教,她在一八九二年(即光緒十八年)自甘肅洮州啟程入西藏,歷經七個月的艱苦旅程,最後被阻於拉薩東北的那曲,不得不轉往康定,但她仍然堅持留在亞東與鍚金邊境傳教(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九年出版有《藏中行:一個女基督徒的日記》一書,即為戴如意女士的入藏記錄)。蘇西.李金哈則是加拿大的醫生,也是一位熱情的傳教士,她與丈夫帶著他們的新生兒赴藏欲傳基督福音,他們事實上已到距拉薩僅三百公里處,但他們在此因惡劣天氣失去了兒子,又被西藏官員發現逐他們離去,路上蘇西再度失去了丈夫,兩個月後才凍餒不堪抵達打箭鑪(康定)。      亞歷珊卓遠比她的前驅幸運,也更有準備,她已能說和當地人無異的藏語,又熟諳佛教教義,使她能把面孔塗黑打扮成往拉薩朝聖的信徒;與她同行的是她後來多年的旅行夥伴錫金人雍殿(Yonden),長期相依為命,她最後甚至收養他為兒子(亞歷珊卓自己沒有子嗣,她不是說她不是婚姻的材料?)。因為英國政府不許她入不丹,亞歷珊卓只好取道中國內陸,之前她更先走訪日本、韓國,在日本她還先拜訪了入藏的前輩日本和尚河口慧海。      也許她一九二三年的入藏行程毋庸我再做介紹,她的書《拉薩之旅》(My Journey to Lhasa, 1927)就是最好的記錄。這是一本動人而雄辯的書,是西方人了解西藏的重要著作,也是啟發後來許多女性探險家與登山家的經典之作,幾位七十年代以後登喜瑪拉雅山的女性登山家,不約而同都提到大衛—尼爾對她們的召喚。儘管旅行倍極艱辛,亞歷珊卓.大衛—尼爾的健康保持得極好,她活得比丈夫、養子都久,死時高壽一百。      十三世達賴喇嘛促成了她進拉薩的夢想,十四世達賴喇嘛卻在一九九二年為她新版書寫序,對她不敬擅入拉薩不但沒有責怪,反而承認西藏昔日的自我隔絕付出了太大的代價,他並且稱讚她的獨特與勇氣。一位西方女子,得到兩世達賴的稱許,奇緣此生可說是極盡了。

內文試閱

  第一章      邁向未知的旅程      再會了!……再會!……我們就要出發了!在小徑彎處,我再一次回頭,最後一次——那位外國傳教士就站在他住處門口。幾天前,素昧平生的我和雍殿,懇求他讓我們留宿,他接納了我們。他親切的笑容及專注的眼神隱含著幾分不安。我們到底瞞過這位老好人幾分?很難說!但,毫無疑問的,他並不知道我們這趟旅程的目的。我們向他透露的計畫含糊得足以勾起他的疑心,令他懷疑我們刻意隱瞞實情——我們即將踏上危險之旅!他一定很納悶,沒帶行李的我們,到底要獨自徒步去哪裡。他猜不透。然而我很確定,禱告時,他一定不會忘記曾經在他屋簷下留宿過幾晚的兩位神祕旅者的名字。願他永遠心想事成!願溫暖賜福予他!他熱忱招待的溫情,使得歡送我第五次踏上禁地「雪域」的陽光更加燦爛。      再會了!……轉彎之後,再也看不到佈道所了。一場冒險之旅就此展開。      就如我所說的,這是第五次西藏之旅,不過每次出發的情景及方式都大不相同。有些非常愉悅,充滿著僕人及鄉民喋喋不休的話語與無拘無束的笑聲、騾子頸上頻頻傳出的鈴鐺聲,還有中亞人熱中的粗暴但快活的爭執聲;有些則相當感人,認真而幾近於肅穆——我穿著深紫色及金黃色錦緞的全套喇嘛服飾,加持祝福前來向外國「空行母」(藏文「堪卓瑪」kandhoma)(1)致最後敬意的村民或遊牧者(藏文「卓格巴」dokpa)(2)。我也有過悲劇性的離別:暴風雪在荒野中肆虐,橫掃冰雪覆蓋的白色大地,瞬間一切都籠罩在死寂的沉默中。但這一次,中國的秋陽在深藍色的天空中閃耀著,綠意盎然的山坡似乎在呼喚我們,允諾我們幾天愉快的步行時光。我們帶了兩名背伕背負小帳棚及充裕的食物,看起來像是只有一、二個星期的旅程而已。事實上,我們的確是這麼告訴與我們道別的善良村民——我們將在附近山區進行一趟植物之旅。      這次新嘗試的結果是什麼?我充滿了希望。先前的經驗證明,我可以喬裝貧困的旅行者而不被識破。雖然我們已經成功地丟棄了原先帶來以便穿越中國的行李,不過最後(也是最困難)的喬裝步驟仍然有待努力,那就是擺脫兩名背伕。帶著他們是不得已的,否則佈道所的僕人及鄰居看到一個歐洲女人背著背包上路,必定流言四起。      我已經想好一個擺脫背伕的計策,不過成敗繫於我無法控制的狀況,任何意料之外的事件都可能搞砸它。但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所以決定碰碰運氣。      我們出發的時間稍有延誤,幸而第一段路程相當短。我們在一處隱蔽的小台地上紮營,景觀很美,可看到卡卡坡(Kha Karpo)山脈的最高峰。這地方稱為「禿鷹塚」,中國人每年一次在此捕殺成千上萬隻禿鷹,並收集牠們的羽毛。這是他們的一大買賣。他們以馬或驢的屍體為誘餌,設下羅網,當這些可憐的飛禽被困之後,立刻將之活活打死。羽毛被拔光的禿鷹屍體變成誘餌,使同伴落入相同的命運。拔取禿鷹羽毛的活動,在腐臭及瘟疫中連續進行一整個月。幸好我抵達的時間並非屠殺季節,只看到遍地矮小、多刺的植物叢中一堆堆的白骨。      大自然擁有自己的語言。長久獨居野外的人,或許經由無意識的內在情感及神祕的預知,解讀大自然。那晚,雄偉壯麗的卡卡坡山脈高聳在清朗的月空中,看起來不似邊疆禁地凶惡的守護神,反而像是可敬又可親的神祇,矗立在雄偉的土地上,準備歡迎並保護熱愛西藏的旅者。      第二天早晨,我又看到巍峨的卡卡坡山峰在晨曦中閃閃發光,耀眼的積雪似乎以微笑鼓勵著我。我向它致敬,並接受這好預兆。      當晚,我睡在湄公河(即瀾滄江)支流咆哮流過的一處峽谷入口處,在暗紅色的岩石夾峙下,景色原始而豔麗。翌日是關鍵性的一天。我來到通往杜喀山口(Dokar Pass,獨立「西藏」之邊境)(3)的山道山腳下。我的計策將在此地接受考驗,是否行得通呢?……這兩個背伕會毫不起疑地離去嗎?……倫德村(Londre)的地理環境容許我們在夜晚溜往山坡高處的小徑嗎?那是條通往繞行在卡卡坡與杜喀山口相交處的朝聖小徑;然而我對這村莊所知極為有限。……許多問題在我心中浮起,每個問題都令我焦慮難安。不過,當我在雍殿於邏邏族(Lolos)地區親自製作的小帳棚內躺下來時,身處荒野所特有的自由自在,讓我的心沉醉在無法言喻的喜悅中。我像個被神話故事哄睡的小孩,平靜入眠。      第二天早上,告別了老友湄公河,我們往西穿過多岩的峽谷——我們才剛在峽谷入口處過了一夜。不久,我們到達另一個樹木濃密的狹窄山谷。這是個陽光和煦的好天氣,路也好走多了。我們遇見兩位騎馬的西藏商人,他們正眼也不瞧我們一下,也許以為我和雍殿是中國人吧,因為我們都穿著中國服飾。然而,這初次的相遇——其他相遇的先兆——讓我們有些震驚。雖然我們還沒進入西藏,仍在外國人可自由旅行(雖然不無危險)的中國轄區內,但我在邊境走動的傳言絕不能散播開來,西藏官員一旦得到警告而有所戒備,就會下令嚴密監視各通道,這將大幅增加我們進入禁區的困難。      將近中午時分,倫德村已在我們的視線之中。如果只有雍殿和我兩個人,我們可以在樹林中躲到天黑,輕而易舉地避過這個村莊,這將省下許多麻煩和精力,因為我們即將越過卡卡坡山脈,其陡峭的崖壁間只有這條湍急的河流,我們溯流而上,已橫跨狹窄的峽谷好幾次。但是,這麼做在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已經告訴兩個背伕,打算到魯族(Loutze)部落採集植物標本,而往魯江(Lutze-Kiang)必須經過倫德村,並在此處轉往和卡卡坡正好相反的方向。      我懊惱地跟隨這兩個西藏人的腳步,每走一步都使我即將來臨的逃亡更加困難一分。他們打算帶我們再往上走約十哩,那裡有一處多樹的平台,是個紮營的好地方。表面上,我和雍殿幾乎沒朝杜喀山口的方向看上一眼,但實際上,我們盡力默記這地帶的地形及特色,為隔天晚上的行程充分準備。      我們經過倫德村時竟然相當不惹眼,村民似乎都沒有特別注意我們。這種令人慶幸的狀況,可能是因為有位美國博物學家確實在附近工作,並雇用了許多人,難怪村民認為我們是要去和他會合的助手。      與真正的目標背道而馳走了幾哩之後,我覺得再繼續走下去不是辦法。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應該有充分的時間走到倫德村另一頭,才能在天亮之前遠離這村落,並盡可能趕往朝聖小徑。到了那裡之後,我們可以胡扯一個地名,假裝來自西藏北方,以此為藉口繞過聖山。      該選擇哪條路前往獨立的西藏地區,我猶豫了很久。我傾向走每年秋天很多旅者走的那一條路,其實,情勢似乎也正逼我如此選擇。可想而知,走這條路有經常被撞見的危險,但這種不便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處。由於這條路上充滿來自西藏各地的朝聖者,各說各的方言,女性服飾及頭巾也各不相同,我們的行蹤反而不易引人注目。在這樣的路上,我稍有異樣的口音、輪廓特徵及服裝比較容易被忽略。即使有人好奇地打探,來來往往的人這麼多,他們也無法弄清楚狀況。當然,我還是希望沒有人注意到我們,所以在最初的幾個星期,還是應該盡量少碰見人為妙。      我們已經抵達可俯瞰山谷的小路,倫德村就位於路口。沿路有片濃密的樹林,一條清澈的小溪流經其中。我看到路旁有一條下行的小徑,便在此處停頓了幾分鐘,再次苦思應該如何擺脫這兩個不必要的隨從。我很快就拿定了主意。      「我的腳又腫又痛,」我告訴他們:「我再也走不動了!我們下去溪邊找個地方煮茶、紮營。」      他們並未感到驚訝。我的腳確實被中國式編繩涼鞋磨傷了。在溪邊洗腳時,兩個背伕都看到我的腳在流血。      我們走了下去。我選了一處有濃密矮樹叢圍繞的空地紮營。這兒靠近水源,又有擋風的樹叢,萬一有人懷疑我為何選擇如此陰沉的地點,我的理由也很充分。      生火之後,我給背伕一頓好餐。雖然急於出發的心情,以及擔心計畫在最後關頭失敗的焦慮,使我們缺乏胃口,雍殿和我還是勉強吃了一點「糌粑」(藏文tsampa)(4)。吃完飯之後,我吩咐一位背伕到上坡處砍些乾燥的木頭,因為附近只撿得到小樹枝。他走了之後,我告訴他的同伴,我已經不需要他幫忙了,因為我打算在這裡待一星期左右,到附近山裡蒐集植物標本,再前往魯江。我又說,必要時,我會在倫德村雇人背行李。他了解了,對工資也很滿意,於是立刻歡喜上路回家;當然,他深信去砍柴的同伴會留下來照顧我。      另一個背伕砍柴回來時,我告訴他相同的話。但是,我希望他短時間內不會碰見他的同伴,所以我告訴他,我暫時還不去魯江,先請他幫我帶封信及包裹過去;之後不必折返倫德村,直接回家。      包裹裡面有幾件衣服是要送給窮人的。我應該解釋一下,我和雍殿躲在小帳棚裡再次檢查行李時,發現行李還是太重,雖然我們已經丟棄那塊鋪地防潮布——可避免睡覺時直接接觸到濕冷的地面。雍殿和我把多餘的幾件衣服也放棄了。現在,我們只剩下身上穿的衣服,連一條毯子也沒有,雖然我們必須穿越一萬八千英尺(約五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雪山及山口;可是,我們必須多帶食物,那麼至少兩星期內都不必進入任何村莊。往後穿越沙漠地區時,充分的糧食至為重要,成敗的關鍵,甚至生命的維繫可能就在於此。      小包裹是帶給一位素未謀面的傳教士,他可能也從未聽說過我。這就是我擺脫最後一位背伕的計畫。他和他的同伴一樣,口袋中裝著幾塊錢滿意地離去,他相信,被差遣去附近辦事的同伴會在天黑之前回來。      幾天之後,分走山脊南北側的兩人碰面時,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一定非常有趣。可惜我聽不到!      一切必要的安排都妥當了。我和雍殿兩人站在濃密的樹林中,我們自由了!這新局面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幾個月以來,在穿越戈壁到雲南的漫長旅途中,我們討論過無數次如何「改頭換面」、如何「消失」的方法。這個時刻終於來臨了!當晚我們就出發前往杜喀山口——獨立西藏的邊界。      「喝杯茶吧!」我對年輕的喇嘛說:「然後,你先去偵察路況。在到達卡卡坡山腳之前,無論如何都不能被任何人撞見,而且,我們必須在破曉之前遠離村人視線所及的範圍。」      我匆忙地重新點燃火堆。雍殿取了溪水回來,我們用鹽及奶油煮了西藏酥油茶;不過是以貧窮旅人的簡陋方法泡煮,無法享受攪乳器攪拌的奢侈。      我順便解釋一下我們的民生用具。我們只有一個鋁鍋,充當燒水壺、茶壺兼煮飯鍋;另外,雍殿有個喇嘛用的木碗,我有個鋁碗,兩隻湯匙,還有一只可掛在腰帶上的中國式旅行袋,裡面裝一把長刀及一雙筷子。所有的行頭就只有這些。我們不打算做任何精緻的料理,飲食將和一般西藏旅人沒有兩樣,也就是只吃「糌粑」,配上酥油茶,或者只用酥油揉和乾吃。情況允許時,我們可以煮湯。這種飲食方式,西式刀叉一點也派不上用場,連那兩根廉價湯匙都不能輕易亮相,因為只有富裕的西藏人用得起這種外國貨;像我們這種徒步朝聖者(藏文「阿爾糾巴」〔arjopa〕,往往必須乞食)是不可能擁有這種奢侈品的。事實上,湯匙後來引發了一次短暫的戲劇場面,令我差點殺了人。日後我會詳述這個故事。      茶喝完後,雍殿也出發了。幾個小時過去了,夜幕低垂下來。我一直坐在火堆旁邊,但不敢讓火燒旺,以免有人由遠處望見而洩漏了我們的行蹤。剩下的茶在餘火上煨著,留待我們啟程前最後的享受。徐徐升起的月亮,照亮山谷深處憂鬱的藍色及枯褐色色調。一片無盡的沉寂與孤獨。      我為何膽敢如此夢想?……我到底把自己投入何種瘋狂的冒險中?我想起從前的西藏之旅,一路的艱辛、全程揮之不去的危機……這一切都即將重演,等著我的可能比以前更糟……這又將是何種結局?抵達拉薩之後,我會勝利地嘲笑封鎖西藏道路的那些人嗎?我會半途而廢嗎?或者這次我會徹底失敗——失足跌落斷崖,而在谷底與死神會面;或被強盜的子彈擊斃;或因熱病而如野獸般痛苦地在樹下或山洞中等死?誰曉得?      但是,我不容許消沉的念頭控制我的心志。不論未來是什麼,我都不會退縮。      「站住!不准再往前!」西方政客如此命令探險家、科學家、傳教士、學者等人,除了他們的特派員之外。這些人自由地在他們被派往的地方旅行,在所謂的「禁地」旅行。可是,他們有什麼權利在法律上根本不屬於他們的國度周圍設置屏障?許多旅行者在往拉薩的路上被攔截,並承認失敗。但我不會接受失敗。我已經在「鐵橋」(5)上誓言挑戰。我準備讓他們知道女人能做些什麼!

作者資料

亞歷珊卓.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Néel)

集多重身分於一身:旅行家、歌劇聲樂家、隱士、義大利突尼斯賭場經理,更是歷代達賴喇嘛首次接見的西方女性。 一八六八年生於巴黎,是家中獨生女,父母不和諧的婚姻導致她不斷逃家。在巴黎研習東方宗教後,旅居印度與錫蘭,之後又前往遠東、中東及北非進行歌劇巡演。一九o四年,在突尼斯與菲利普.尼爾Philippe Néel結縭,但不久即分居;不過,菲利普仍資助她後來的許多旅行,兩人也持續通信,直到一九四一年菲利普去世為止。 一九一一年,亞歷珊卓離開巴黎,前往印度北部完成喇嘛訓練。接著,她和錫金喇嘛阿普.雍殿穿著單薄的白色棉袍,在山洞中度過一整個冬天,研習佛法。一九一六年,她與雍殿由加爾各答經緬甸前往日本、朝鮮、北京遊歷;接著,以騾子、犛牛及馬匹為交通工具,穿越中國,上達蒙古和戈壁,進入西藏東北部。一九二三年,結束了在青海塔爾寺的三年研習後,兩人抵達薩爾溫江。由此處開始,他們喬裝成朝聖者,向拉薩出發,本書的故事也從此展開。原書以英文寫成,一九二七年問世,是亞歷珊卓最生動的作品,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旅行文學經典。 在亞洲生活了十四年後,亞歷珊卓於一九二五年返回法國,著書演講,聲名鵲起。她總共書寫二十五本著作,並獲得許多榮譽大獎,包括「地理學會金質獎章」。一九三七年,在雍殿陪同下,她最後一次到亞洲,住了八年。這位一代奇女子逝世於一九六九年,她一o一歲生日前夕。

基本資料

作者:亞歷珊卓.大衛-尼爾(Alexandra David-Néel) 譯者:陳玲瓏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學 出版日期:2020-05-07 ISBN:9789865509170 城邦書號:ML009 規格:平裝 / 單色 / 38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