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雪洞:一位西方女性的悟道之旅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隱性歧視:用人權實踐平等,消弭藏在生活、文化之下的性別歧視
-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將注意力擺在關於全球話的倫理議題上,他挑戰我們對於現今民族國家的疆界概念,並思考所謂全球倫理在今日世界的意義是什麼。他不僅提出許多有關倫理的問題,也提供了想像與實際的答案。本書包含四個主題:氣候變化、世界貿易組織的角色、人權與人道干預、外援。作者挑戰政客與美國及其他國家領導者狹隘、民族國家的觀念,呈現出一個透過倫理學角度看待當前全球化的實際方法。本書的核心內容是二○○○年十一月,我於耶魯大學忒懷特‧H‧特瑞講座(Dwight H. Terry Lectures)的授課內容。在現在看來似乎是平靜而安全的二○○一年前八月時間裡,我補足之前論述中的疏漏,並完成草稿。隨後,九一一事件發生;《一個世界》(One World)的標題在一片對「文明之衝突」的討論中倏忽變得唐突。然而,當日的恐怖主義攻擊事件,及美國之回應,非但沒有否認世界已逐漸成為一體的概念,卻是更加確認此一概念;因為它顯示出,無論一個國家有多麼強大,都無法免除於來自世界偏遠一隅之致命武力的攻擊;一個之前向來不在乎世界其他部份之意見的美國政府,瞭解到在對抗恐怖主義的全球性行動中,它需要其他國家的合作。因此,我繼續沿用本書標題,一方面描述此星球上各種生命型態日漸相互聯繫的狀態,一方面則指出我們倫理學思考的基本單位應該為何。
作者資料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Peter Singer),1946年生於澳洲墨爾本,目前是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生物倫理學教授。曾任教於牛津大學、紐約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及加州大學等。辛格於1975年出版的著作《動物解放》,廣被認同為引發當代動物權益保護運動;另一本著作《應用倫理學》向來被當做應用倫理學的教科書;《生與死的再思考》得到1995年國家書籍會議的非小說類獎。辛格同時也是國際生物倫理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的創始者。
基本資料
作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Discourse
出版日期:2003-08-25
ISBN:9789861240244
城邦書號:BK7006
規格:30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