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23世界閱讀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傳記
我是建築師,那又如何?: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藝術革命與波瀾人生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我是建築師,那又如何?: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藝術革命與波瀾人生

  • 作者:保羅.高柏格(Paul Goldberger)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16-08-30
  • 定價:680元
  • 優惠價:5折 340元
  • 書虫VIP價:340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23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499輕鬆升級VIP/限時限量5折,售完不補!
  • 世界閱讀日書展39折起!
  • 讀書花園5星級,5折特價再享滿額折扣!有省錢!

內容簡介

★首部解讀蓋瑞一生與作品之作,深入記述一位工人之子如何成為原創力卓越的建築大師的生命歷程 ★近距離觀察蓋瑞的建築之道和極其複雜的性格,揭露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知識最豐富的蓋瑞迷也將驚訝連連 ★收錄8頁彩圖和逾60張珍貴私人照片及建築作品圖片 ★專業審訂——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隻手定義現代建築的人、最成功的建築革命家「法蘭克.蓋瑞」重量級授權傳記 逾80年迭宕人生,一場場精采的建築戰役,藝術×經濟×政治的角力 不管你喜不喜歡他,所有人都能學習——展現最大創造力又堅持自我 ◎人人都想要一座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當一個人成為「名牌」,蓋瑞告訴我們「成功為何比失敗更難應付」 ◎快坍塌的扭曲感,一坨等著被清走的金屬垃圾,蓋瑞如何大膽詮釋「施工中的建築比完工的建築好看」 ◎政治引發美學風暴,難容於非正統的MIT科學家,想用設計師名字來賺錢的業主,蓋瑞怎麼體現「建築師=藝術家+經濟學家+政治家……」 ◎蓋瑞愛極了萊特卻又不喜歡萊特,面對總是被相提並論的前輩大師,一個創作者如何承繼傳統又擺脫影響 「打造一棟建築物,一開始,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如果我了然自己去向何方,我肯定就不會去做了。」 ——法蘭克.蓋瑞 他的建築物超越了他自己的故事, 如同任何偉大的藝術家、作曲家、作家或影片製作人的作品, 往往超越他本身的故事一般。 所有藝術作品都誕生自創作者的生命, 可是其中最傑出的作品擁有一種根本的力量,帶領我們轉向內在, 繼而將這些作品所傳達的內容,內化成我們自己的體驗。 蓋瑞的建築引發各種解讀, 這些解讀對我們自身的生命和感受所帶來的啟示, 就像對法蘭克.蓋瑞的一樣深遠。 普立茲傑出評論獎得主保羅.高柏格的精采大作:寫下這個時代無疑最負盛名的建築師法蘭克.蓋瑞一生的波瀾與作品,探索細緻入微,刻畫引人入勝。第一本完整版重量級蓋瑞傳記,紀錄一位幾乎獨力轉變了當代建築的男人,嚴謹地呈現與評價他以革新手法應用建材、設計及形式的超前創作;蓋瑞亦名列史上罕見的建築師之一,既是評論家眼中所推崇的創意、前衛力量,又是備受一般民眾愛戴的知名人物。 本書一刀未剪地呈現蓋瑞所有的作品,從早期利用合板及圍籬鋼絲網建造的住宅、魚型照明燈,到近期功成名遂的建案,如玻璃帆下壯觀的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美術館。書中描寫到蓋瑞整修自宅背後的故事,傳統與不凡的組合引起鄰居的反感,卻振奮了全世界;並且追溯蓋瑞如何踏上西班牙,設計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以神來一筆的渦旋式鈦構造物,讓沒落的城市起死回生,成為熱門觀光景點。本書也詳解迪士尼音樂廳一案的來龍去脈,蓋瑞花費十六年苦苦追尋,最後終於為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打造出外觀優美、聲學設計超群的家。 儘管關於蓋瑞建築作品的著作眾多,蓋瑞的人生故事卻從未以完整樣貌公開。這本書引領我們認識:蓋瑞的猶太移民家庭背景,多倫多藍領家庭的童年,在外婆家廚房地板玩木塊的許多時光,跟著家人移居洛杉磯的青少年時期,以及後來如何意外進入建築學院就讀。最重要的是,本書在介紹與評賞蓋瑞畢生作品的同時,一併回顧了他的生活歷練,包括從軍和就讀哈佛的日子,長年與心理醫師的關係以及其對工作的影響,還有他的兩次婚姻和四個孩子。而針對蓋瑞精心雕琢的人格特色,亦加以著墨剖析,隨和親切的「唉唷~真的沒什麼」背後,隱藏的是強烈尖銳的企圖心。此外,更進一步探索蓋瑞與洛杉磯的關係,以及這個廣納外來藝術創作者的城市,如何在蓋瑞的成長期賦予自由的力量,促使他實踐足以奠定奇才風格的創新。書末,論及蓋瑞對使用科技的熱衷,不單是為了改變建築物的形色,更是為了改善建築專業整體的實務操作。 本書是對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全面觀察,亦是這位創新天才近距離的人物特寫,就許多方面來說,堪稱二十一世紀建築環境的英雄事蹟錄。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思考建築物可否成為永久藝術之際,腦中浮現的第一號人物就是蓋瑞,而這是他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 【好評推薦】 邱浩修/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施植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曾成德/國立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楊恩達/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創辦人 鄭泰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聶永真/設計師 顏忠賢/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對本書的讚譽】 「從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出現後,法蘭克.蓋瑞的作品就引起世人的注目,對於建築界而言,更想理解的不僅是其形式生成方式,對於這樣一位帶著猶太人血統的建築師,為何早期會從廉價材料入手,到後來逐漸演變成類似於魚類游動的形體,甚至是更多自由型態的構成,是如何在蓋瑞的生命中逐漸醞釀而爆發?在過去見諸市面的報導中,僅能窺見些許端倪,然而此書作者保羅.高柏格早在1970年代就與蓋瑞開始相識,頻繁地探訪其作品,贏得蓋瑞的信任,透過作者幾乎是貼身的觀察及文字能力,我們有幸在蓋瑞創作能力仍然極為豐沛的今日閱讀此書,找尋建築大師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在當中獲得許多啟發。打開此書,就讓我卷不釋手,亟欲快速地閱讀第一遍後再讀一遍,淋漓盡致、暢快無比!是近年來講述當代建築師生平的優秀書作。」 ——楊恩達(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創辦人) 「開到荼靡的怪建築那麼動人又嚇人⋯⋯老逼問著當代更顯學的建築可能是什麼的⋯⋯比藝術家更像藝術家的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像宣言也像預言般的跳舞建築永遠那麼動人又嚇人⋯⋯其長相一如一尾巨大甩尾活魚一臺倒立歪斜的望遠鏡一隻龐然天井中的馬頭一把凌空摔爛的電吉他一朵朵爆炸般盛開的花瓣弧度繁複的餐廳銀行音樂廳美術館種種怪異到太過費解建築的開到荼靡⋯⋯必然充斥這時代美學的用力過度地理解與誤解,但是也必然一如無限多層夢般地全面啟動未來時代紀念碑式怪建築的無限華麗的冒險可能⋯⋯」 ──顏忠賢(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法蘭克.蓋瑞藉由藝術與科技的結合,重新定義建築。在這部極度私人又透徹的傳記中,保羅.高柏格深入研究這位相識並報導了四十年的創新大師,他所懷抱的設計天賦與誘人關注的焦慮。成果是一段極富啓發性的閱讀享受。」 ——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賈伯斯傳》作者) 「法蘭克.蓋瑞獨特的觀點及數件大師作品,挑戰我們用不同的眼睛來觀看,使我們拓展視野,了解美麗、高雅與莊嚴從何而生;態度如同每一位偉大的現代藝術家,而且比任何一位在世的建築師都更積極。」 ——寇特.安德森(Kurt Andersen)(小說家暨廣播節目主持人) 「保羅.高柏格筆下法蘭克.蓋瑞的一生,字字扣人心弦,是一項卓越的成就。以真誠的同情及堅定的客觀立場,刻劃蓋瑞日漸攀升的地位,並以權威十足、流暢好讀的內容,鑑賞評論蓋瑞的建築作品。」 ——路易斯.貝格利(Louis Begley)(小說家) 「值得一讀的傑作……充分細述蓋瑞的職場之道與極其複雜的性格。」 ——克里斯多福.霍桑(Christopher Hawthorne)(《洛杉磯時報》) 「流利的評論,激烈的社會與心理層面,結構嚴謹且周詳的傳記,首部解讀『世界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作……以專注的精確度及難能可貴的洞見,譜出蓋瑞為了理想中夢幻的建築所進行過的一場場慘敗戰役,從私人宅邸到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迪士尼音樂廳、臉書總部等等。扣人心弦的文字,娓娓道來重大的建築歷史,以及一位膽識過人、原創力卓越的建築大師敏銳又感人的寫照。」 ——唐娜.西曼(Donna Seaman)(《書單雜誌》(Booklist)) 「傳記巨作……真情有感……啟迪心智。」 ——蘇珊.史丹伯(Susan Stamberg)(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主持人) 「高柏格這部宏大又生動的傳記,描述一則在新世界中堅韌與成功的故事……一段富含資訊、令人驚奇的旅程,深入現代建築權力結構的內在聖堂。」 ——尼可拉斯.法克斯.韋伯(Nicholas Fox Weber)(《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迷人的作家暨造詣精深的記者⋯⋯提供的全紀錄,不只描述蓋瑞備受讚譽的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還涵蓋了塑造他的人生與作品的經歷和影響因素。本書揭開這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鮮為人知的許多真相,即使是知識最豐富的蓋瑞迷,也將驚訝連連。」 ——《建築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 「這是一部體大思精的傳記,平衡著墨蓋瑞的私人生活與建築作品。可暢快享讀,避免了大半建築的專有名詞與技術性,偏好一般用語的清楚表達。」 ——《建築實錄》(Architectural Record) 「作者藉由巧妙討論現代主義潮流,以及引發這股潮流的洛杉磯藝術圈,將蓋瑞的作品置於時代背景中思考,進而提供他向來精闢又撼動心思的見解。」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研究透徹,內容穎異又優美。」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段令人著迷的故事……比任何小說更扣人心弦……深入洞察一位革命性建築師的人生與現代建築。」 ——《華盛頓郵報書評》(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Review)

目錄

前言 第 1 章 超級月亮之夜 第 2 章 加拿大 第 3 章 燦陽下的新生活 第 4 章 成為建築師 第 5 章 與威權共處 第 6 章 探索歐洲 第 7 章 在洛杉磯重新出發 第 8 章 自立門戶 第 9 章 磨平稜角 第10章 聖塔莫尼卡的房子 第11章 魚和其他造型 第12章 躍上世界舞台 第13章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第一樂章 第14章 古根漢與畢爾包 第15章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第二樂章 第16章 紐約:考驗與凱旋 第17章 八十歲的法蘭克 第18章 科技的傳承 第19章 從艾森豪到LV 第20章 典藏與傳奇 第21章 在巴黎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 誌謝 精選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注釋

內文試閱

  蓋瑞不喜歡稱自己是藝術家或雕塑家,他告訴採訪者,部分的原因是「有一些藝術家覺得,為有廁所的建築物冠上『藝術』一詞是對他們的一種冒犯」。在一次早期的訪問中,被問及是否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時,蓋瑞斬釘截鐵地回應「不,我是建築師」,這幾個字幾乎成為持誦的箴言。但毋庸置疑,蓋瑞比大多數建築師更投入創造極富表現力的建築物,而在畢爾包的美術館開幕後,他的名字幾乎與建築即創造表現形式的概念劃上等號。撇開貼標籤不談,認識蓋瑞最久的老朋友之一、洛杉磯藝術家湯尼.伯蘭特(Tony Berlant)坦言,「你可以說法蘭克是在洛杉磯嶄露頭角的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沒第二句話。我認為他就是如此。」另一位洛杉磯雕塑家比利.阿爾本斯頓(Billy Al Bengston)的評價甚至更高:「我想法蘭克是當代世界最頂尖的藝術家。」      好評如潮的畢爾包若帶來任何挑戰,那就是如何避免成為僅僅是個「品牌」,蓋瑞的確是個名牌,繼續以建築師身分向前跨進;對蓋瑞而言,這不只意味著繼續設計建築,而是要做得跟以往一樣有新意,甚至抗拒許多可把他的知名建築物轉成慣用手法,繼而到處複製的機會。「成功比失敗更難應付得多,」蓋瑞曾說。那是他的肺腑之言。蓋瑞不想重複自己的創作,但觀察者一看到畢爾包之後誕生的建築物,同樣擁有奔放弧形形式的金屬、玻璃或石材,就認為無論它們的外觀多麼令人驚豔,都不過是複製前作的模式,這種反應令他泄氣。以蓋瑞的觀點來看,那些建築物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人們認為後畢爾包作品不過是古根漢美術館原創設計的延續,其實他們並不明白蓋瑞真正完成的是創造一種整體而言新的建築語言,在每一棟新建築物中,以略微不同的方式運用該語言來進行某些表達。      建築師和評論家傾向於贊同這個富共鳴的觀點,關於蓋瑞的報導,一般比同世代其他建築師來得好。不過,名氣當然也帶來另一面,蓋瑞的聲譽幾乎可確保那不恰當卻尖刻的稱號「明星建築師」與他的名字如影隨形。這個詞油腔滑調地合併兩個意思:名氣的短暫燦爛與對設計的熱中追求,難怪讓蓋瑞厭惡。他可能是大眾心目中典型的明星建築師,但對他來說,那個詞徹底曲解他的作品,隱喻他的建築無非就是吸睛、華而不實的造形。儘管蓋瑞公開聲稱自己對這個稱號不快,卻不討厭名氣本身,而他有一些行為似乎是計畫好要提高自己的名聲,而不是極力貶低。他允許電視節目《辛普森家庭》編寫一集譏諷他的內容;接受Tiffany & Co.的邀請,為店面及型錄設計珠寶和其他物品;還以最喜愛的運動冰上曲棍球為靈感,設計伏特加酒瓶、手錶和家具。(從加拿大的童年到邁入七十,他都有打冰上曲棍球。)居住洛杉磯六十載後,蓋瑞認識的娛樂圈人脈比一般建築師更廣,他讓導演好友薛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和一名攝影師跟拍數月,製作向他致敬的紀錄片,波拉克將影片命名為《速寫法蘭克.蓋瑞》(Sketches of Frank Gehry)。      蓋瑞或許是典型的明星建築師,卻熟練地不去表現明星那一面的舉止。二○一四年,蓋瑞的第一個倫敦建案揭幕之際,英國《建築師雜誌》(Architects' Journal)安排一場攝影訪談,那件作品位於巴特西發電廠(Battersea Power Station),屬住商複合建築群,採訪者問蓋瑞為什麼過去不曾在倫敦設計任何作品。蓋瑞的回答一如往常,顯得滿不在乎又謙卑;他說,沒人問過我。他的回應似乎讓採訪者失望,對方看來是希望蓋瑞藉機咆哮一番,批評大型建築物要在倫敦取得核准程序艱難,有損他尊貴的建築師地位。相反地,蓋瑞的回應比較像是在說,他會樂意做任何設計,即使是小案子,只是一直等待有人打電話詢問而已。他說,那裡可沒有行銷部門在為他宣傳。在影片中,他看上去慈祥甚於雄心壯志,彷彿他是一間小工作室的苦當家,而不是鼎鼎大名的建築師,領導著世界知名的事務所。      這是蓋瑞式的經典演出:反明星化的建築師,再次暗示蓋瑞的性格多麼像是一半萊特與一半伍迪.艾倫的組合。事實上,一方面他會經常抱怨工作不夠多,一方面又在接受英國雜誌訪問的時期,忙著許多不同規模的計畫案;每每發現客戶的案子不夠刺激,或者感覺客戶對他的建築不夠投入,就會予以回絕,不想再談。他對自己的靈活性相當自豪,可是只願意展現給對的客戶,那些事前清楚表示喜歡他的作品,渴望擁有一件法蘭克.蓋瑞的人。如果你想要美國建築師理查.麥爾(Richard Meier)風格的白色時髦華廈,或是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風格的玻璃高層建築,抑或美國新古典建築師羅伯特.史特恩(Robert Stern)打造的傳統大樓,找蓋瑞都是毫無意義的。蓋瑞指望業主會自己選擇,但他總是無法百分之百確定,他知道對方能夠自在與他相處,願意放手讓他探索的客戶,才能讓他舒坦地進行工作。      ***      蓋瑞多年來在建築圈一直享有盛名,但一九九七年畢爾包古根漢開幕後,他開始急速攀升至名人寶座,成為繼萊特之後最知名的美國建築師。儘管活躍的年代相距四十年,兩人都為同一機構設計出開創性、廣受歡迎的美術館,難免有人把兩位法蘭克拿來相互比較。然而事實上,萊特與蓋瑞的共通點除了名字、對建築的熱情投入,以及發想出有別於過去的新穎設計的天賦異稟,兩人內在的性格一如他們設計的建築物,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萊特某種程度是獨裁者,政治立場保守,而且自戀;他無力承認過錯,並製造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團體,有著如異教崇拜般的虔誠。萊特的態度似乎是,假如你不喜歡他的建築,原因一定是你不懂得欣賞偉大的創作。      蓋瑞較傾向自我懷疑。他渴望關愛和接納,希望自己的建築討人喜歡,有時似乎會把對作品的認同與對他個人的認同這兩件事近乎視為一體看待。「對法蘭克來說,在他內心深處,感覺被需要及被愛是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透過認同他的建築,」蓋瑞的老友芭比絲.湯普森(Babs Thompson)說。如果你不欣賞他的作品,「那麼你就是不了解他,不接受他。」      縱然蓋瑞一輩子都處在焦慮不安中,他的舉止仍顯得輕鬆、低調又和善,鋼鐵般的決心遠不如萊特明顯,往往藏在隨和外表背後,他的老友畫家彼得.亞歷山大(Peter Alexander)把這種「羞怯」的氣質稱為「他溫和謙虛的作風」。萊特不曾被誤以為是謙遜的,蓋瑞則往往相反。      ***      法蘭克幾乎從不會以預先設定的形狀展開設計。他喜歡從「玩」開始――描述如何著手進行設計時,「玩」這個字用得比「工作」一詞還頻繁――他把玩各種大小的木塊,毎一塊代表一棟建築物機能規劃的某部分。他接著會堆疊或排列那些木塊,組織成他覺得實用與美感兼具的合宜布局。一方面,這是量體模型;另一方面,是測量一座建築的規劃與預建地所處的區域有多麼契合。唯有這一步驟完成後,他才會開始用更具個人特色的形狀來美化手中的設計。      針對畢爾包一案,法蘭克讓陳日榮擔任他的主設計師,象徵他對陳日榮與日俱增的信賴感,那時陳日榮進入事務所工作快六年了,比其他任何人更善於解讀法蘭克的構想,事務所另一名建築師蜜雪兒.考夫曼(Michelle Kaufmann)日後提到。「法蘭克只是畫了一張草圖,陳日榮就能確切知道該怎麼做,」她說。對客戶做簡報時,「陳日榮總是就在法蘭克旁邊,」她回憶說:「這給予法蘭克支持和信心,彷彿是他自己解決了每一個細節。」陳日榮不算是法蘭克的另一個自我,可是法蘭克相信陳日榮的直覺會知道他想要將建案引向哪個方向。他要求陳日榮為畢爾包製作初步的積木模型,那時他人還在西班牙,在預定建地的周圍遊走,思考這塊地與城市的關係。法蘭克因為要前往紐約參加菲力普.強生八十五歲大壽宴會,接著還要到波士頓參加另一場工作會議,不會直接返回洛杉磯,於是陳日榮帶著模型到紐約會合,以便與法蘭克有一天的時間一起工作。他們向建築師艾森曼借用一處辦公室空間,然後法蘭克開始調整積木模型,利用白紙碎片加入帆般的形式。      接下來一整個星期,法蘭克返回洛杉磯的工作崗位,美術館開始浮現成形,眾多簡單的厚紙板或木頭模型不斷傾瀉而出。如同大多數建案,法蘭克會使用模型當作設計工具。雖然事務所快速採用CATIA軟體的專門技術,法蘭克卻不會自己去接觸電腦,他把CATIA完全看成執行用而非創作用的工具。他的進行方式是,跟指派負責某建案的建築師團隊一起檢驗一組相關的模型,集中探究並提出幾項微調的建議,接著模型製造間會產出一組更新版的模型,將他所做的修改具體呈現,然後這個設計過程會從頭來過一遍。      這就是法蘭克面對所有委託案應用的主要設計步驟。雖然就畢爾包競圖方案而言,礙於時限壓縮的關係,法蘭克以一連串快速的判斷,檢視和淘汰各種想法,以至於光是一天往往就有數個模型產生。畢爾包發想設計的初期階段,一如以往許許多多的建案,法蘭克只要有片刻空閒,就會在飛機上或飯店房間繼續手繪速寫草稿,畫出的手繪稿看來也許像塗鴉,卻總是針對設計過程中某個新想法進行的探索,對於設計過程,他從不輕易劃下休止符。      他繼續探索的渴求,大多反映出他分秒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對每一件尚未確實掌握的工作持續的擔心,以及需要不斷努力的迫切。儘管他喜愛世界的凌亂和矛盾,想藉由自己的建築來讚美這一點,但是說到底,法蘭克本性是充滿動力的完美主義者。何況他喜歡設計過程本身,以及設計仍處於孕育期那種存有無限可能的感覺。任何設計一旦定稿,所有的可能性只會剩下一個,而法蘭克不喜歡放棄一個案子能有多種解決方案,可以走向多元方向的那種感覺。每一座建築理所當然都需要有最終設計才能建成,法蘭克是建築師當中比較特殊的,因為他總是對一項設計程序的結論懷有五味雜陳的心情。對他來說,那一刻不像慶祝理想方案的降臨,反而比較像是期限已到,必須停止追尋更好的做法,不得不放棄其他種種選擇。      ***      法蘭克鮮少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如何經營事務所,二○○二年受邀參加一場座談會,紀念彼得.路易斯為凱斯西儲大學魏德海管理學院捐建的建築啟用,他決定利用演講機會談論事務所的營運,進一步為自己有效率的做事能力辯護。「我想要談一談我如何經營我的世界,因為它是非常商業化的,你們聽了可能覺得震驚,」法蘭克說道:「大家認為我們是古怪的藝術家,沒有要顧慮的底線,可是我有一間獲利的事務所。」      法蘭克格外引以自豪的事情是,不像許多建築同業,他在生活拮据的情況下開業,手上沒有任何繼承的財富,而他相信這一點給予他一定程度的紀律,同時讓他決定不去剝削任何為他工作的人。他拒絕聘用任何不支薪的實習生。「我也堅持為我工作的員工,都要得到耶誕紅利、年度生活費調漲、休假等等福利。那是從一開始就放進公司文化裡的,」他說道。令他尤其生氣的是,許多建築師經常利用學生當免費勞工,為建築競圖製作設計。他表示,「要招聘願意免費工作的孩子非常容易,我有許多朋友都這麼做。那就好像吸毒。一旦上癮,再也戒不掉。」      法蘭克的收費結構與其他大多數建築事務所不同,為蓋瑞建築事務所擬訂一般的收費,再為他個人參與的設計立定特別的「設計費」。這看起來似乎是在利用他身為設計師的名氣,而且毋庸置疑就是。不過,他將這個做法視為他自己與其他同仁在委託案中角色的區分,並且為不可知的未來鋪路,有一天蓋瑞建築事務所勢必會變成只有合夥人而沒有蓋瑞。      然而,那件事還很遙遠。法蘭克沒有打算退休,他表示自己認知到,「假如我離開了,事務所根本沒辦法做我做的事情。那是非常個人化的工作。」他強烈感覺到自己想要幫助年輕的才子發展,在既有的時間內獨立,而他特別稱讚陳日榮,在演講當中形容陳日榮是他旗下所有設計師裡最有天賦也最高深莫測的人。「跟我工作的前五年,他坐在那裡,一個字也沒說,」法蘭克說:「然後我會問他:『你對我們正在做的東西有什麼看法?』他會看著我說:『我不知道,你覺得呢?』這樣的對話又繼續了五年。然後我發現到,他變成一個怪物。他開始到處搬動東西⋯⋯我們那時正在做韓國的一個案子,最後沒有建成〔三星博物館〕,可是每次我出差一趟,回來就看到他搬動整間會議室。他無可挑剔。他的理由令人驚奇。他真的才華橫溢。他晚上不睡覺,隔天早上回來,又開始搬動會議室。」      在法蘭克看來,移動會議室的東西是他喜歡稱之為「玩」的動作,大多是出自本能。「你可以想像,一位嚴肅的執行長,不會把創意精神當成玩。但它就是如此,」他說:「創意,我認為它的特色是,你在尋找某種東西。你有一個目標。你不確定會走向何處。所以當我跟我的同仁聚在一起,開始思考、製作模型等等,就像在玩。」他記得有一次,當事務所正在探索不同的方案來設計華特迪士尼音樂廳時,他竟然播放年代久遠的影集《曠野奇俠》(Rawhide)的主題曲,副歌唱著「走吧,走吧,走吧」,希望歌曲會刺激新的想法。不過,更常見的是,辦公室是安靜的,法蘭克會花很長時間凝視著各種模型,思索可能的選擇,然後提議做些小修改。      雖然法蘭克對陳日榮大為讚賞,也相信陳日榮已經發展出純熟技能預測他可能想要執行的方向,可是他尚未準備好要將事務所的執業交給陳日榮或其他人。對於沒有了法蘭克的蓋瑞建築事務所會如何營運,他的想法相當模糊且不停替換;他喜歡把不同的組織策略當作一種抽象練習來玩,就像他時時拿不同的設計方案組裝一樣,推遲一個決定就是一種手段,維持每個選擇都仍有可能的幻象。在建案方面,客戶終究會強迫他對某個或另一個規劃做出承諾,不過沒有任何力量催促他處理事務所的未來。他的健康狀況良好,而他熟悉的生活方式,就是圍繞著工作、家庭,以及隨著名氣高漲,比以往更加滲入他專業生活的社交圈。

作者資料

保羅.高柏格(Paul Goldberger)

自《紐約時報》展開職業生涯,為該報撰寫建築評論而獲頒普立茲傑出評論獎,其後為《紐約客》撰寫建築評論十五年,現為《浮華世界》雜誌特約編輯。著作眾多,近期作品包括《建築為何重要》(Why Architecture Matters)、《建造與拆毀》(Building Up and Tearing Down: Reflections on the Age of Architecture)及《從零打造》(Up from Zero)。任教於新學院(The New School),於美國各地頻繁演講,討論建築、設計、歷史建築保存及城市。與妻子蘇珊.所羅門(Susan Solomon)定居紐約市。 www.paulgoldberger.com

基本資料

作者:保羅.高柏格(Paul Goldberger) 譯者:蘇楓雅 出版社:臉譜 書系:藝術叢書2 出版日期:2016-08-30 ISBN:9789862355312 城邦書號:FI2019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60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