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首2日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每天10分鐘,療癒孩子受傷的心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每天10分鐘,療癒孩子受傷的心

  • 作者:李林淑(이임숙)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4-11-06
  •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國內綜合排行榜第 6名/家庭生活類第1名 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人,不是別人,是媽媽; 而能夠治癒小孩心理的,不是心理治療師,正是媽媽。 這是作者身為資深心理諮商師的多年臨床結論。 這本書獻給所有雖然很愛孩子, 卻不知該怎麼正確引導他們而備感挫折的父母。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心理傷害遠比生理傷害來得多,其中最令人遺憾的是,往往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媽媽。媽媽們一開始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造成寶貝孩子的心理傷害,但到後來則是明知會傷孩子的心卻早已習以為常。媽媽的一個小習慣,就能讓孩子變得不一樣。作者強調,媽媽每天花10分鐘與孩子的心理交流,效果遠大於讓孩子去見心理治療師! 這對於同樣為人母又身兼諮詢專家的作者來說,總是感到十分惋惜。雖然媽媽是第一個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人,卻也是能夠治癒他們的最佳治療師。媽媽們只要能習得諮詢師的一點點技巧,就能看見孩子的明顯改善。要是可以在家中而非心理治療室裡,由最疼愛心肝寶貝的母親,親自將小孩的焦慮與孤僻轉換成成長與治癒的話多好呢? 首先,要幫助孩子,媽媽們得先認識自己。本書先帶著媽媽從根本檢視自己,是什麼內心狀態讓自己做出自己不滿意的教養行為。讓媽媽把自己準備好來當孩子的心理諮商師。本書核心在作者針對孩子讓父母頭痛的8個行為,提出為期10週的具體輔導計畫。這些行為包括孩子固執愛反抗、有攻擊性、專注力不足、容易有衝動行為、拙於人際關係、兄弟姐妹嚴重爭吵、憂鬱缺乏動力、消極的小孩。作者透過每一週的活動及對話設計,循序漸進引導讀者挖出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修復孩子的心理傷口,讓孩子成為心理健康、態度正面、行為得宜的快樂小孩。並穿插許多給母親的TIPS,讓進行過程更順利,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更融洽、更親密。 【本書特色】 1.最愛孩子的媽媽,卻傷孩子最深!教父母愛孩子的正確方法 作者強調許多孩子的心理傷害其實是由媽媽而來,尤其是對小孩的說話方式,每一句無心的話語都有可能在小孩心理埋下傷害,進而使孩子做出反常或偏差的行為。與其將孩子交由心理醫師治療輔導,回到家後又不斷對孩子製造傷害,不如媽媽自己就當個最佳心理治療師。作者呼籲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以下這條公式:媽媽的50分鐘(10分鐘×5天)>心理治療師的50分鐘(50分鐘×1天) 2.案例多元,反映最典型的教養問題情境 作者透過多個常見個案故事,以及爸媽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內容,能讓讀者馬上進入情境,感同身受,也更能理解作者的分析和建議,讓父母徹底改變自己的錯誤方法和行為,學習做孩子的心理諮商師。 3.提供10週訓練方法,透過對話、遊戲與閱讀活動,輕鬆實踐 針對8種典型行為特質的孩子,提出如何有步驟的在10週裡,透過多種模式的互動設計,一步步解開孩子的問題癥結,搭配情境式對話、圖表以及遊戲圖示,是一本讓父母可以輕鬆上手,看完即會的指導書。 【名家推薦】 許文耀(政大心理系系主任) 吳娟瑜(情緒管理專家及作家)

序跋

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正是媽媽
  「哎呦,受傷了吧。來這裡,媽媽幫你擦藥。」   孩子的手受傷,媽媽會用消毒藥水、藥膏和 OK 繃幫忙進行治療。在養育的過程中,媽媽會反覆對孩子進行治療。看著媽媽的舉動,孩子也會自然習得緊急處理傷口的方法。然而,如果我們的心肝寶貝心理受傷,該如何處理才好?   孩子在的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傷害」的次數遠比生理傷害多,而令人遺憾的是,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不是別人,正是媽媽。媽媽們一開始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到後來,則是明知會傷孩子的心,但卻習以為常。   我希望媽媽們知道,究竟哪些舉動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也願媽媽們可以學習如何治癒心理傷口。一旦知道治療的方法,便能減少傷害。    我始終無法忘記十八年前開始學習兒童心理學時,第一次拜訪遊戲治療室的緊張情緒,當時,我滿心期待遊戲治療室裡會有許多治療孩童心理的特殊玩具,但當我推開門進入的那一瞬間,心裡只浮:「喔?這是怎麼回事?跟我家的玩具沒兩樣嘛,在這裡能做什麼心理治療?」。   唯一感到不同的,只有沙盤與整齊排成一列的各種人物小玩偶。因此,學習期間有個問題一直在我腦中盤旋;「明明都是用相同的玩具陪孩子玩,為什麼媽媽陪著玩就只是『遊戲』,而遊戲治療師陪著玩就成了『治療』?」這個問題隨即被我找到答案。   原來,重要的不是用什麼道具玩遊戲,而是拿著那道具與孩子們說什麼話、如何產生互動,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甚至,影響程度還不一。於是,我又有新的疑問,「媽媽為什麼不能像心理治療師一樣陪孩子玩遊戲?」   「真希望我的媽媽也能像醫生您一樣說話。」   「我也想要和媽媽這樣玩遊戲。」   「媽媽絕對不可能陪我做這些事。」   「我媽做不到,她天生就那樣。」   「我不能要求媽媽做這些,那只會讓她更生氣。」   從諮商室裡的孩子們口中,多少可以聽出幾分答案,其實,媽媽們只要學會諮商師的方法,一切問題就能解決,只是因為不知道才沒有做到。值得慶幸的是,媽媽們具備的一大特質就是:知道就會做到。   每次新學期開始,小兒精神科或諮商中心就會被媽媽與孩子們占據,從燈火通明到深夜;大部分來接受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孩子們,都是因為不適應學校生活。要是今天導師對家長說:「小孩和同學玩的時候有一點受傷」,媽媽一定會回答:「哎呀,孩子們玩在一起本來就會受點傷,只要不嚴重,在家治療一下就沒事了。」然而,要是聽到老師說孩子不專心、很散漫,跟同學也處得不融洽,媽媽們就會覺得非常嚴重。   期許媽媽們也能用平常心,處之泰然的回答:「最近孩子好像有些焦慮不安,回家後我會再試著安撫他。」   媽媽親自進行心理治療,可以非常簡單又有趣,這段過程,是媽媽用愛心來填補孩子的心靈,同時也將孩子可愛的模樣回填媽媽的內心。像這樣被彼此填滿的心,是不容易受到傷害的,儘管偶爾受了點小傷,也絕對能輕鬆自癒。一天三十分鐘,希望身為讀者的妳,也能透過媽媽治療,使心肝寶貝再次感受到幸福。

內文試閱

問題行為背後隱藏的四種目的
  《阿德勒兒童諮商》(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一書中強調孩子們的破壞行為背後,隱藏著想要獲得關愛、追求權力與優越感、進行報復或以牙還牙、以及假裝不完整或表現無能等四種目的。 1.想要獲得關愛   有時候會發現孩子跌倒時,沒有任何人看他就不會哭;媽媽在身邊時,兄弟姊妹會吵得不可開交,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就會停止吵架;原本只是因小事而你一言我一語,結果媽媽一出現反而變成大聲爭吵。   孩子總是在沒人關心自己時,用哭鬧或爭吵的方式引人注意。倘若其他人展露漠不關心的態度,就會因此受傷或感到被忽視。簡單來說,自己一定要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才會覺得有意義。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關注,這樣的欲望乃人之常情。為了獲得關注而做出更多良好行為時,容易養成興趣且對成長有幫助。然而,會成為問題的情況是,為了獲得關注而出現負面的行為舉止。   做出負面行為的孩子,其實一開始也會透過具建設性的方法努力獲得關注,或許媽媽可能早已遺忘,但孩子一開始一定是自己乖乖玩扮家家酒、堆積木,與弟弟妹妹一起來回穿梭在各個房間,發出可愛的嘻笑聲。但當孩子樂在其中時,媽媽往往是不會關注他們的,正確來說應該是許多媽媽會趁孩子玩樂時,享受短暫悠閒,等孩子開始吵架或哭鬧時,才出面處理。這種在正面行為下未能獲得關注,負面行為才受到矚目的情形不斷上演後,孩子就會自然轉向採取破壞方式來吸引媽媽的注意。   其實,並非小孩原本就問題很多,是因為良好行為不能吸引媽媽的關注所導致。問題行為會依孩子的能量而有不同的展現方式,能量佳的孩子會非常激進,畏縮膽小的孩子則以被動的方式展現問題。如果妳的小孩想要得到關愛的目的非常強烈,不妨從以下四種情況來觀察孩子如何展現問題行為: ◎積極又具建設性的方法 1.展現許多正面行為與態度 2.為了得到好評會有傑出表現 3.只追求能夠獲得稱讚的行為 ◎消極又具建設性的方法 1.會展現和「積極又具建設性」的類似行為,但是比較害羞,渴望有人可以主動發現 2.不易察覺行為背後的原因,在社會中是以模範生、乖小孩等姿態獲得認可 ◎積極又具破壞性的方法 1.明顯做出負面行為 2.刻意假裝或扮演惡童角色 (誇張型或搗蛋型) 3.傻傻的或者愛爭辯,做出誇大行為 ◎消極又具破壞性的方法 1.懶惰、依賴、經常拖延與感到煩躁 2.需要持續反覆確認與照顧,展現相當大的恐懼與焦慮 3.有時也會出現語言障礙、進食障礙、失讀症等症狀   從以上四種類型可見,使用建設性方式的小孩,即使存有問題點也不易被察覺,建設性行為會成為問題的原因在於,他們並非有意識做出對社會有益的行為,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關注焦點才會有良好表現。   這種人到小學為止,往往會做出過度有禮及符合大人期望的行為舉止,也會刻意做一些幫助他人的善舉,透過做好事來換取關愛,但只要回顧一下周遭的朋友,不難發現這種小學時期非常聽話的模範生,到了青春期以後卻逐漸出現問題行為,這個情況就屬於建設性類型的典型案例。 2.追求權力與優越感   努力用建設性方法引起關注卻失敗的孩子,會為了獲得安全感,而發展出追求力量與優越感的錯誤信念,展現我行我素的態度,相信唯有控制他人時,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存在。爭取權力的孩子雖然看似充滿自信,其實內心是不安且缺乏自信的。從小他就會透過否定句「不要」來獲得滿足,一旦失敗就會產生極大的憤怒。   追求權力與優越感的程度,也會依孩子能量不同而呈現出積極或消極的面貌,有些小孩會大發脾氣、展現極度反抗,也有為了自己利益而說謊的小孩。反觀,消極型的孩子會默默不聽話,透過容易忘記、固執、懶惰或不配合等方式進行權力鬥爭。雖然他不是明著向妳提出挑戰,但會用被動的方式達成目的。 3.進行報復或以牙還牙   「媽媽傷了我的心,所以我要為所欲為。」搞叛逆的小孩,有些會覺得自己不斷被忽視而產生報復心,最終就成了行為動機,以「你們也嘗嘗這種感受吧」的心態對爸媽無理取鬧,任何事情都要折磨父母。   有媽媽曾對我說,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有時候真的會被小孩氣得牙癢癢,小時候雖然調皮淘氣但至少是個漂亮討人愛的孩子,但隨著時光流逝,孩子彷彿是專門欺負爸媽一樣,開始折磨媽媽的心。   如果妳的孩子也出現這樣的舉動,不妨重新檢視自己的行為,因為想要報復的小孩,很有可能曾經歷過生理或心理上的虐待、忽視,才會想將自己感受過的痛苦與傷害加諸其他人,在受傷前先發動攻擊來保護自己。積極報復的小孩會展現暴力、傷害他人;消極型的孩子則容易賭氣、鬧彆扭且意見善變。   這類型的小孩會認為自己不被疼愛、在這世界上是不必要的存在,甚至會認為自己心理受傷也是應該的,並期待他人拒絕自己。追求權力的小孩與報復的小孩唯一差別在於他們的行為意圖;追求權力的孩子要的是控制他人,想要報復的孩子則是要他人心理受傷。 4.假裝不完整或表現無能   「我沒辦法,天生就這樣;我不想做,反正做了也沒用。」就連報復行為也失敗的小孩,如今已失去自尊心變得毫無動力。「反正我不會成功,不管怎麼努力也沒用。根本不必努力,這樣也就不會失敗。」玩遊戲時會獨自待在後方,與他人合作時也會說自己辦不到、推給其他人,甚至害怕被人發現自己頭腦不好而乾脆不讀書。   從心理層面來看,他們認為展現出自己無能的一面,就能避免產生失敗,或者從一開始就拒絕接納其他課題。因此,小孩反而會與兄弟姊妹或朋友不公平地進行比較,使自己愈漸畏縮。   在諮商室裡見過各種小朋友,像這種對事事毫無動力的孩子是最難處理的。要讓這類型的小孩重拾活力、展露天真笑容,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搭配各種方式。首先,要先將他視為小寶寶重新給予愛與安撫,關心他的各種小舉動並給予指導,直到讓原本不想嘗試任何事情的孩子,會主動想要做某件事情為止;觀察他所好奇的事物有哪些,並提供相關資訊給諮商師。 隱藏在孩子內心的真正心願   我們是小孩的媽媽,所以更要記住這四種目的背後的真正心願是什麼。對媽媽反抗,展現自己翅膀硬了的小孩;對媽媽造成心理傷害,想要報復的小孩;對事事毫無興趣,展現無力感的小孩;這些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著媽媽的溫暖與關心,只是想要透過這些方式確認自己是否是個好小孩。   不要因為孩子做出問題行為而懷疑他的本性,雖然每個孩子需要的矯正時間與努力不盡相同,但無論任何一個小孩都能重回開朗的樣貌。不要忘記,小孩是希望媽媽為他這麼做的。   媽媽若在孩子做出問題行為後,心理備受打擊,好不容易穩定自己情緒,才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整個過程往往已耗費太久時間。所以,盡量在孩子想要報復或拋棄自我以前,由媽媽親自為孩子進行心理治療。   精神科醫師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將人類接受自己即將死亡的心理分為悲傷五階段,從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到接受。當媽媽突然發現自己小孩有問題時,也會經歷相同的心理過程。可能對於媽媽來說,小孩有問題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個莫大打擊。
把固執不聽話愛反抗的小孩 變成 與媽媽最親密的小孩
  Q我有煩惱:七歲孩子老是什麼事情都怪到媽媽頭上。   無論是在幼稚園還是在公園裡,只要有一點點不滿意,就會哭鬧不休直到答應他的要求為止。試過罵他哄他但都適得其反,情況反而更加嚴重。每次哭鬧時都會喊著「都是媽媽害的」,我實在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才好。我覺得我並沒有對他不好,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就連幼稚園老師也對我說他的狀況愈來愈失控,要是這樣進小學會有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讓情況好轉?   孩子為什麼會對媽媽無理取鬧?   每個小孩都會做出對媽媽或其他人生氣反抗的行為舉動,此時,盡快查覺孩子的內心安慰他,或者稍微對他兇一點教導他,便不會再出現這樣的狀況。然而,也有情況較為嚴重的時候,不如他的意就無理取鬧,或者公然抱怨說都是媽媽害的,甚至推打媽媽等,做出不尊重媽媽的不禮貌行為。如果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那便表示小孩一定有什麼問題尚未被解決。   對媽媽不禮貌的行為會逐漸演變成大吼大叫、淚流不止、丟擲物品、哭鬧不休,甚至是用自己的頭去撞牆或撞桌子。此時,被小孩如此脫序的行為受到驚嚇的媽媽,切記不要先指責或糾正小孩的不是,先試著了解小孩為何會逼不得已選擇做出這種行為的背後原因才是當務之急。究竟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呢?   小孩會做出問題行為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學到了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才會得到他所想要的目的。對小孩說完「玩具不可以」的媽媽,只要面臨小孩在眾人面前哭鬧甚至打媽媽的情況,就會礙於面子而向孩子妥協,那麼,從此以後小孩就會堅信只要做出那種行為就能得到想要的目的。然而,他所堅信的方法並不正確,因此必須提供他學習其他方式的機會。   重點並不在於阻止小孩做出問題行為,不妨以幫助小孩正向成長而將他所具能量轉換方向的觀點開始,最重要的是幫助小孩找到可以專心的建設性活動。透過有助於孩童成長的活動,永不放棄的成就經驗可以幫助小孩變得更加成熟。   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以下是某位媽媽與五歲小孩的對話內容。   媽媽:吃飯囉。   小孩:不想吃。   媽媽:是你說要吃炒飯的,媽媽都做給妳了,快吃吧。   小孩:那是昨天說的,現在不想吃了。   媽媽:還是吃一點吧。   小孩:都說不想吃了,我想吃炸豬排。   媽媽:沒有炸豬排。   小孩:冷凍庫裡不是有嗎?明明就有。   媽媽:就叫你吃這個了,都炒好炒飯了,怎麼再炸豬排。   幹嘛老是這樣折磨媽媽。   小孩:不要,算了,我不吃,我什麼都不吃。   媽媽 你確定不趕快吃?   小孩:不要!妳自己吃!   對話漸漸傾向將壓力加諸在小孩身上,媽媽哀求著小孩,小孩的口氣則愈漸脫離禮貌範圍,小孩究竟要的是什麼,為何要如此折磨媽媽呢?於是我問了孩子,他對我說道。   「媽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即使我說我喜歡什麼,她也都無視於我,全部禁止我想做的事情,我希望媽媽可以好好聽我說的話。」   站在個人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名小孩在和媽媽的關係中似乎是追求權力與優越感,他要的是媽媽可以尊重他的選擇。他喜歡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進行每一件事情,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當這些心願都無法達成時,自己也就不知不覺地在這些小事上對媽媽發牢騷。   試著回想看看平時與小孩的對話,如果想不起來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的某個時間點將與孩子的對話用錄音錄起來重新聽聽看,並且一字不改地全部抄寫,放聲唸出來以後便能輕鬆找出小孩要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對他來說什麼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問題行為背後又隱藏著什麼心願,通通都能查覺發現。    媽媽想要的是什麼?   不妨列出所有對孩子的期望事項,但是有個條件。首先,先寫下孩子的問題行為,然後再於右邊的空格處填進希望小孩的行為可以如何改變。假設希望他可以改變對媽媽生氣反抗的行為,那麼會希望他變成什麼樣子,將其描述填入。要是已經確認好小孩和自己的期望,現在就來開始進行媽媽的心理治療。 為哭鬧固執的小孩所設計的心靈成長10週計畫   週次 計畫   第一週 治療遊戲—人體壽司遊戲   第二週 治療遊戲—肌膚接觸、幫忙擦乳液   第三週 治療遊戲—棉被遊戲   第四週 我是這種人   第五週 透過照片找尋回憶   第六週 將感動帶給小孩—隱藏一份特殊小禮物   第七週 閱讀治療—有趣又好玩的想像故事   第八週 閱讀治療—查覺自己的情感   第九週 閱讀治療—為隱藏情感的孩子   第十週 閱讀治療—模仿寫作   第一週 治療遊戲—人體壽司遊戲   遊戲最重要的是情緒交流,簡單來說,只要聽見孩子發出歡樂的笑聲便是成功的治療遊戲。不妨玩玩一種「爸爸幫你做壽司」的遊戲,把孩子捲成人體壽司。這遊戲的玩法很簡單。   這項遊戲是即便不知道該如何與小孩玩的爸媽也能輕鬆上手的遊戲之一。如果妳覺得與小孩玩遊戲很困難的話,不妨直接按照他們的方式試著進行看看。雖然心理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是遊戲治療尤其有效的原因就在於,除了小孩喜歡,也不易產生防禦心理。雖然一開始小孩可能會感到訝異,但是因為這是一款小孩必定會喜歡的遊戲,所以也容易打開心房接納父母親。   遊戲治療對於年齡層越低的小朋友來說越有效。在我們如此熟悉不過的遊戲上貼上治療兩個字的原因很簡單,正因為它確實有著強烈治療力量的原故。 媽媽的治療對話   在遊戲治療中,治療型對話並不難。不要想著要教他,專心投入在遊戲當中所進行的對話最具療效。在壽司遊戲中,爸爸所說的話都是真正在包壽司時會講的話,也因此讓遊戲變得更加好玩。   我曾經對一位帶著孩子來接受心理治療的媽媽交付了這項遊戲作業,已經身心俱疲的媽媽後來因為沒有很想玩這遊戲而草草進行,沒想到孩子還是依然玩得非常開心,使她整個人突然醒了過來。心想「我都這麼敷衍地進行,小孩竟然還那麼開心喜歡」,瞬間因為感到愧疚而難過不已。 延伸遊戲   要是媽媽感到非常疲累,不妨試著將角色對換,讓孩子來幫妳包成人體壽司。妳會看見出乎意料外地,小孩感到特別開心有趣。或者換成飯糰、包水餃遊戲也會非常好玩。   第二週 治療遊戲—肌膚接觸、幫忙擦乳液   肌膚接觸是小孩確認媽媽對他的愛的強烈手段,因此,才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遊戲治療。我們可以先從洗完澡擦乳液的遊戲開始,這並不是義務性地為了保護肌膚而擦乳液,牽著孩子的手慢慢用傳導到每一顆細胞的感覺溫柔塗抹,將滑順的乳液擠在彼此的手中互相塗抹,透過兩人手摸手的感受心靈交流。   從手到手臂、臉部、頸部、背部,試著輕輕按壓塗抹,要是可以讓小孩有微微搔癢感更好。光是畫圓按摩個一分鐘左右,小孩就能找回心裡的安定。   試著向小孩要求也幫媽媽擦乳液,隨著媽媽與小孩的肌膚按摩,彼此的心靈也能獲得安定與愉悅,好一陣子沒聽到孩子的開朗笑聲,也會在此刻聽見。   另外一個方法是用乳液在身體上點出一個個小點,從孩子的腳腕到膝蓋,或者從手腕到手肘,搭配著數數點出一個個小點進行對話。   「一、二、三、四……十八、十九、二十。哇!點了二十個點啊,你小時後從腳腕到膝蓋只能點三個點耶,現在竟然可以點到二十個!我的寶貝,你長好大了,非常謝謝你長這麼健康漂亮喔。」 延伸遊戲   如果小孩是兩名或三明的情況時,可以運用媽媽對老大、老大對老么的方式進行,輪流變換著順序進行亦可。要是孩子們爭著想要幫媽媽擦乳液的話,只要將身體分成雙手、雙腿,臉部等部位,讓他們各自負責一部分即可。   分配部位的方法可以藉由小孩們的猜拳做決定,或者營造出自主決定的氛圍即可。要是因為沒有被分配到自己想要的部位而起衝突的話,舉例來說被分配到塗抹媽媽的雙腿而感到不滿意的小孩,不妨告訴他腿部的面積最大最有趣,或者強調媽媽的腿一整天多麼辛苦疲累,有多需要他的小手按摩,稍微用這樣的方式轉換氣氛便能化解。   第九週 閱讀治療—為隱藏情感的孩子   《隱藏情感的小燦》(Helping children who bottle up their feelings,無中譯版)的主角小燦,即使朋友在麵包店裡將草莓果醬倒在他的頭上也說沒有關係,朋友把他的水槍搶走也都忍著不生氣,即使難得去一趟動物園發現園區關閉也只會說沒關係。每當面臨難過痛苦的事情時,不懂得表達自己難過情緒的小燦,最後終於忍不住放聲喊道「我有關係」。他對於自己內心有著太多沒有被釋放出來的眼淚感到絕望,恰巧碰上欺負他的朋友於是脫口而出「不行,停止,夠了」後,小燦重新找回了自己原本帥氣模樣。   每當隱藏情感時,小燦的模樣就會變得圓鼓鼓的,小朋友可以透過如此逼真的圖像徹底理解隱藏情感的意思,也會學到除了身體會變形外,心理也會變形的事實。透過書裡的故事,小孩會領悟到正確表達自己情感的重要性。 媽媽的治療對話   「小燦因為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心裡感受,身體變成了圓鼓鼓的耶。小燦的心裡應該也會是長這個樣子吧?」   「我們對小燦說什麼話才好呢?」   「要說什麼話才能安慰他呢?」   「什麼話能使他重拾勇氣呢?」   「要是小燦沒有朋友的話,會怎麼樣呢?」   「媽媽小時候也有過像小燦這樣的情況。」

延伸內容

媽媽也會傷害孩子
◎文/吳娟瑜(情緒管理專家及作家)   「媽媽也會傷害孩子!」沒有比這句話更令人驚嚇了,作者李林淑女士是韓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在本書前言就提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心理傷害』的次數遠比生理傷害多,而令人遺憾的是,最常造成孩子心理傷害的,不是別人,正是媽媽。」   媽媽不是最愛兒女的嗎?不但犧牲睡眠,甚至犧牲個人前途,就是渴望給兒女最好的照顧,給兒女最好的引導,有時還不惜犧牲婚姻,為的就是阻止老公傷害自己的兒女……。   為什麼作者反倒是說出了對「媽媽」最沈重的指正,究竟她的出發點在哪?她的證據在哪裡?   當我慢慢從書中的指正沈澱下來,逐漸從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獨具慧眼,因為她從輔導的諸多案例抽絲剝繭後,終於釐清了親子關係中,有個微妙而不易覺察的狀況——媽媽有可能是兒女身心成長過程中的迫害者。   李林淑女士說:「媽媽們一開始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到後來,則是明知會傷害孩子的心,但卻習以為常。」   講到這裡,我就很有感覺了。   明知傷害,卻習以為常?   記得有一回,演講後,一位焦慮不已的媽媽追在我身邊來詢問:「為什麼我對放學到家的兒子說話,他卻一直說妳很煩耶!」   我好奇的問她:「請問兒子多大了?妳是怎麼說的?」   媽媽說:「兒子十六歲,已經高中二年級了,我只是問他你今天上課乖不乖?老師講的課聽得懂嗎?有沒有跟同學吵架?」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拉著這位媽媽的手說:「來,妳要悔改。」   「咦?」這位媽媽睜大了眼睛,並且發出疑惑的聲音。   我立刻告訴她:「妳很關心妳的兒子,這個出發點是對的,但是妳忘了,他不再是baby,當他感受妳把他當成小兒童在問東問西,他本能的就會反抗了;妳要練習和他用men’s talk的方式。」   「什麼是men’s talk?」媽媽好奇地問。   「例如:『嗨!兒子回來啦,好好吃個飯吧!』,或是『看起來今天課業頗多,加油!』,也就是乾淨俐落的表達,讓他感受到的是,他是一個獨立個體,他有被支持、被尊重的感覺。」   不少媽媽確實很認真成長,到處聽演講,參加讀書會,也學習親子教養的溝通技巧,可是為什麼這麼用心,卻反而成了兒女心靈上的加害者呢?   我發現有三個可能因素,因素之一,是大部分的媽媽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並沒有學到正確的教養技巧,以致於個人盲目摸索中,不自覺的運用了錯誤的互動模式。   因素之二,現代社會瀰漫著僧多粥少的氛圍,孩子從小必須在不斷的競爭中往上爬,如何考上好學校,如何找到好工作,如何登上顛峰……,這使得媽媽們不知不覺對兒女就有了破壞性語言,或精神上的壓力。   因素之三,在東方社會,似乎「女人」在家裡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尤其若嫁給了大男人的丈夫,那麼,女人不但要做盡家務,還要把「媽媽」的角色發揮到淋漓盡致,也難怪校門口常看到為兒女送午餐的媽媽,街頭上有著騎摩托車載兒女去補習的媽媽,還有匆匆忙忙擠在車陣中要接兒女下課的媽媽。   可以說,媽媽背負了教養孩子的重責大任,還可能要面對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老公丟來的一句話:「妳每天在家,是怎麼教孩子的?」   知道了吧,莫怪天底下許許多多的媽媽,不知不覺捲入了教養子女的重責大任,卻又吃力不討好,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更不明白是否來得及挽救親子關係。   「媽媽,妳最了解我了!」不是夢   《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這本書,正好提供許多精闢的見解和方法,讓媽媽每天花十到三十分鐘和孩子互動,多注意孩子的「行為動機」,而不只是看到他們的「行為表現」;多用「治療式對話法」讓孩子自我察覺積極改進;還有善用「閱讀治療」、「寫作治療」、「打破報紙遊戲」、「氣球遊戲」、「照片治療」、「棉被遊戲」、「皮球遊戲」等各式各樣的互動方式,讓孩子學習在媽媽面前是可以真心表達自己,是可以有疑惑,是可以有意見,是可以共同成長的。   還擔心孩子吵鬧不休嗎?   還在懊惱孩子不懂事嗎?   還陷在孩子不能自動自發的困境嗎?   還操心孩子整天不說一句話嗎?   媽媽們只要按著書中的步驟,循序漸進的調整,一定可以看到孩子的眼睛亮起來了,身體也靠過來,甚至還在妳的耳朵旁悄悄的說了聲:「媽媽,妳最了解我了,謝謝妳!我愛妳!」   沒錯!   媽媽難免會犯錯(哪一個人不曾犯過錯呢?),我自己也曾經是個不及格的媽媽,讓兒子捏緊拳頭跟我吵架,說穿了就是,我也曾經用不當的語言和行為去傷害自己的孩子,如今回想起來,如果能更早學到本書中的諮商技巧,相信親子關係會提早修補好。   總之,「為母則強」,媽媽為了子女的幸福,為了子女的前途,絕對願意說改就改,沒有第二句話,所以,打開本書,好好學習如何做孩子的心理諮商師吧!屆時,妳一定會發現,不但孩子受益,連我們做媽媽的,也可以治癒小時候那個心靈受創的「內在小女孩」哦!

作者資料

李林淑(이임숙)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師,以及溝通專家。 親子諮商時數逾兩萬小時,在諮商中心、韓國出版文化振興院閱讀學程、圖書館、福祉館、地區兒童中心、學校等各種社會機構,以運用繪本的閱讀治療和表達真實情感與想法的心情寫作方法,進行治療、研究與演講活動。尤其對開創兼具治療性與教育性、情緒性與學習效果的方法有極大興趣。 現任「有效的父母角色訓練」「青少年自我成長訓練」「青少年領導角色訓練」課程講師,也是「陽光森林讀書治療研究所」所長。 著有2014世宗圖書優秀教養書《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以及2013年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教養圖書《孩子不斷長大,父母卻老是說著同樣的話》、2012年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教養書籍《超簡單心情寫作》,以及2009年榮獲韓國刊物倫理委員會優秀著作獎的《媽媽親自執行的讀書治療》。此外,還著有《成為媽媽前早該知道的事》《有夢想的媽媽,孩子也會帶得好》《為什麼孩子總是吃定我》《讓孩子喜歡讀書的幾個問題》等書。

基本資料

作者:李林淑(이임숙) 譯者:尹嘉玄(윤가현)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系:教養心 出版日期:2014-11-06 ISBN:9789866032745 城邦書號:5BWB0106 規格:平裝 / 雙色 / 312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