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當和尚遇到鑽石4】愛的業力法則:西藏的古老智慧,讓愛情心想事成
- 作者: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14-11-06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56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38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還在等真愛來敲門?
透過西藏的古老智慧,打造專屬於你的愛侶吧!
《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麥可.羅區格西最新力作
安全感、相處慣性、親密關係、控制欲、尊重、承諾……
每個人都想要解開的——100個戀愛、婚姻課題
Ann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只是工時有點長。忙碌的工作之餘,她還得孤伶伶的自己做飯、通勤,日復一日過著靜悄悄、沒有人問她「今天過得怎麼樣?」的生活。盼望有個人相伴廝守的Ann求助於格西:「我該到哪裡去找我的Mr. Right呢?」
格西回答說:「去養老院吧!」
去養老院探訪老太太,探訪某個老人,某個沒人想見的人,某個又皺又被遺忘了的人,某個會坐在那裡、天天重複一樣的話的人……給予他陪伴,聽他說他的人生故事,即使他已說過一百次;同時也和他分享你自己的故事。你會從他的人生學到很多,他也會給你的人生一些忠告。
當你種下一個關於陪伴的「善種子」,當這顆種子迸裂開來,你就會遇到你的人選。只要這顆善種子存在,到哪裡去找他就不重要了——在網路上,在熱舞社,或只是坐在自己家裡——他會出現,他勢必要出現!
◆ 100個疑惑,100個你我周遭正在發生的感情故事!
◆ 透過西藏的古老智慧——業力法則,你將能夠讓主導權回到自己身上,用自己的力量,讓真愛來到面前……
在《當和尚遇到鑽石》一書中,作者麥可.羅區格西親身示範了如何透過種下善種子的「業力法則」,讓現實生活中的財務、職場、人際關係都獲得圓滿。這一次,作者集結了全球各地、弟子最常徵詢的戀愛與婚姻問題,給予最全面、最具體可行、有現實基礎的業力法則實踐方法。
在成為僧人之前,格西曾有過二十餘年與常人無異的生命經驗,另外,自幼年即親眼目睹相愛卻無法相處的雙親之間,那樣緊張且最終邁向分手的婚姻關係,格西頗能感應與憐憫一般人對於戀愛、婚姻的困擾。格西明白,如果要獲得渴望的幸福,「戀愛與婚姻」是一條不可迴避的路徑,因此,他開始聆聽弟子們的困擾,並引導弟子梳理所處、所遇的困擾情境,進而鼓勵他們運用業力法則、循著步驟清晰且可自我把握的辦法來改善戀愛與婚姻狀況。
本書收錄了43大類、100個關於戀愛和婚姻的疑惑。除了提問之外,更保留了當事人所處、所遇情境的具體描述,及作者循循善誘的殷切說明。
如果你從沒聽過「空性」、「持戒」之類的佛法詞彙,不要緊的,這些詞彙並不多見於此書。或者,格西會以最白話的方式說明它們,並解構它們以怎樣的面貌出現在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運用「業力法則」?——源自於西藏的古老智慧,在本書中將有最現代、新穎的呈現!
◆ 別再為了與心目中的理想伴侶相遇而尋尋覓覓、心煩意亂……從這一刻起,種下好的種子,一切都能改變,答案盡在其中!
目錄
前言
part 1.最重要的問題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of All
part 2.眾裡尋他Finding Them
part 3.時間壓力Time Pressure
part 4.承諾Commitment
part 5.愛Love
part 6.同在一個屋簷下Living Together
part 7.性愛Sex
part 8.信任Trust
part 9.外貌Looks
part 10.忽略溝通Communicating
part 11.緊張Tension
part 12.抑鬱Depression
part 13.酒精與毒品Alcohol & Drugs
part 14.群眾Community
part 15.安全感Security
part 16.愛巢A Home
part 17.志趣相符Doing Things Together
part 18.睡眠問題Sleep Problems
part 19.控制Control
part 20.姻親In-Laws
part 21.平等Equality
part 22.親密關係Sex
part 23.自尊Self-Esteem
part 24.樂趣Fun
part 25.窺看未來A Look Into the Future
part 26.家庭暴力Abuse
part 27.同甘共苦Emotional Support
part 28.忠貞Fidelity
part 29.自私Selfishness
part 30.飲食與體重Food & Weight
part 31.財務Finances
part 32.社交場合Out with Friends
part 33.溝通態度Communicating
part 34.上癮Addictions
part 35.孩子Kids
part 36.宗教信仰Religion
part 37.性Sex
part 38.了無新意Habitual Patterns
part 39.分手Breakups
part 40.寧靜Peace
part 41.幸福Happiness
part 42.執子之手,與子偕老Getting Older Together
part 43.面對死亡Death
part 44.更崇高的愛Higher Things
致謝
序跋
前言
我在亞利桑那州長大,像其他美國孩子般度過尋常的年少歲月,也和異性交往。高中畢業後,我到西部去念普林斯頓大學。我的課業成績優異,甚至榮獲白宮頒給的學術成就總統獎章。我的人生似乎福星高照,我的將來肯定不同凡響。
然後,一切在一夜之間全都變調。
當時我人在學校的禮拜堂裡,參加一個協助解決世界飢餓問題的志工會議,牧師接了一通電話,走過來碰碰我的臂膀,請我隨他到他的辦公室去。在那裡,他告訴我,我的母親剛剛走了。
我那福星高照的世界瞬間瓦解。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又接到兩通電話。一通說我弟弟走了,另一通說我父親也走了。在悲慟的汪洋之中,繼續念書、繼續我原本預期的人生似乎顯得沒什麼意義了。我離開學校,到印度旅行,尋求解答。
我有幸結識了一些西藏喇嘛,而且自己也循序漸進地成為喇嘛。我在西藏的喇嘛寺一住就住超過了25年,還是六個世紀以來第一位從賽拉梅寺院拿到「格西」(Geshe)學位的西方人,相當於佛學博士。
為了完成學位,我必須通過許多考驗,例如一場為時三週的公開口試,全程以藏語進行,考官包括成千上百位僧侶。寺院裡主要負責指導我的喇嘛堪仁波切還額外提出一項考驗:我能否到紐約開辦一家鑽石公司,賺到一百萬,證明我已將寺院教給我的業力法則融會貫通?之後我們要把賺來的錢捐給西藏難民,協助他們解決飲食等各方面的需求。
重回俗世,尤其是紐約市的花花世界,而且還要投身鑽石事業這門有可能很骯髒的生意,是我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所以,我排斥這項提議排斥了好幾個月。然而,到頭來,喇嘛的話還是占了上風,我無可迴避。
我確實協助創辦了一家叫做「安鼎國際鑽石」(Andin International Diamond)的公司,也協助讓它的年度業績爬到兩百萬的高額。世界首富之一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近買下了這間公司。有了這些我在這家公司賺得的金錢,我也得以幫助難民及其他許多人。
我們公司是紐約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一些注意。達博德出版集團(Doubleday Publishers)主動與我接洽,請我寫一本談我們如何運用業力法則——助人法則——獲致成功的書。
於是我寫了一本叫做《當和尚遇到鑽石》的書,書名取自一部著名佛經,該佛經的內容是在闡述業力及其另一面,亦即佛家對於「空性」的觀點。這本書成為暢銷全球的商業書,被翻譯成25種語言,數百萬人讀之用之,中文版尤其受歡迎。它幫助了許多人達到財務上的獨立。
不可避免地,大家開始邀請我去演講,談這本書的內容。在本書寫成後,年復一年,我和金剛商業學院(the Diamond Cutter Institute)的同仁在許多國家為成千上萬的大眾帶領商業講座與禪修活動。在這些課程當中,我們常會讓學員分組進行我們稱之為「日常生活智慧」的小組討論,讓參與者有機會提出關於自家公司與自身職業生涯的問題。
某一天,在中國開的一堂課上,其中一位參與小組討論的女士問我能否回答非關事業的問題,她想徵詢她和老公的關係。金剛法則(the Diamond Cutter Principles)——業力法則(the principles of karmic seeds)——也適用於她的家庭生活嗎?我回答說當然適用,在我們心識裡的業力種子,要為我們身邊的所有人事物負責。
話匣子突然打開了,小組裡的每個人開始把藏在內心最私密的感情問題都掏出來求教,無論是關於配偶的,還是關於伴侶的。當下我體認到,照顧人們的精神需求,乃至於居住、金錢與食糧的需求還不夠,我們的親密關係說不定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來源,同時也可能是最大的痛苦來源。如果我們想要幸福,如果我們想要這個世界幸福,那麼我們就必須擺平感情這件事!
出人意料地,佛家傳統中有許多關於伴侶關係的古老智慧可以提供給我們。首先,成千上萬本無與倫比的知識典籍公開供大眾閱讀,這些書告訴我們人生中的一切從何而來,包括關於我們伴侶的一切。這些,是針對業力的教誨。
此外也流傳一個傳統密法,叫做「金剛法」(the Diamond Way),已有數千年那麼古老。它提供我們非同一般的與伴侶交流的新方法,讓愛昇華,讓我們能與伴侶達到不同凡響的美好境地。傳說中,就連佛陀自己都是透過提拉陀瑪(Tilottama)獲得了開悟——提拉陀瑪是一名女子,在宇宙最至高無上的神要求之下成為佛陀的伴侶。他們在新的一天曙光乍現時,在彼此的臂彎中達到完美的精神結合。有關這段故事的描述,是世界文學中最動人的篇章之一。
至於我本人有什麼資格寫一本關於愛的業力法則的書?我覺得我在所有同儕僧侶當中是特別幸運的一個,因為我在成為僧侶之前有過感情的經歷(多數西藏僧侶在7到12歲之間就出家了),我知道女人是怎麼一回事,我知道感情的喜悅,也知道它有哪些極其痛苦的問題。我自己的父母就走過一段令人心力交瘁的離婚過程,那是一種相愛卻無法相守的可怕糾結。
再者,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也曾經有過一段我認為很神聖的感情。在那段感情裡,我得以一窺佛陀和提拉陀瑪、但丁(Dante)和貝緹麗彩(Beatrice)、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之間的奧妙——我得以一嚐伊甸園的箇中滋味。
在那之後的歲月裡,在西藏12位最偉大的上師數千小時的教誨之下,我強化了那段經歷,甚至獲得了更深刻的體會。我還獲准私下與一位夥伴開始共修這些密法,我也花了許多年翻譯、研讀成千上萬頁有關這些密法的古老文本。
我很誠摯地力圖追隨這些密法,但有時會引來媒體不必要的關注或挑起寺院高層的怒火,因為有些人認為這些知識不宜對大眾公開。但我絕對相信有完美世界的存在,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創造出那個世界,而且我相信那個世界始於也終於完美的親密關係——藉由認識愛的業力法則。
所以我很樂於與你分享我的所學,幫助你解決自身的感情問題。許多年來,全球各個角落有無以計數的人捧著他們的感情問題來請教我。我試著選出一百個最常見的問題,秉持一片佛心,從西藏的古老智慧中為大家提供解答,願能幫助你以及你人生中的完美伴侶。
內文試閱
【問題5】
要找到願意和我約會的男人沒什麼困難的,但他們從來不想進行到下一步,和我保持長久的關係。我要種下什麼業力種子才能換來一點承諾?
有許多我給人們的建議, 似乎都是在一場會談過後, 一邊穿越人群一邊扭過頭去, 對著緊跟我身後的求教者喊出來的。這次是在巴黎, 我剛結束一頓晚餐餐敘, 參加者是一群商界人士, 他們來自四面八方——香港、中東、德國。凱西邁著果斷堅定的步伐朝我走來, 彷彿一個正在執行任務的人。我還記得前一年在美國的一場談話中見過她, 但不知什麼事急迫到讓她飛過大半個地球, 前來尋求後續幫助。之前在美國時, 她已經徹底單身一段時間了, 迫切想要一個男朋友, 任何一個都好,於是我跟她講了小安去養老院的事, 我知道她會去試試, 她是個很有決心的人。
「好的, 格西拉, 所以……嗯, 您的辦法真的有用, 但也太有用了! 我不但吸引到異性, 還吸引到一大票! 有可愛的男孩, 也有性感的猛男!」說到這裡, 她臉都紅了。
她的抱怨讓我有點錯愕, 我挑眉問道:「凱西, 我不懂, 那所以問題在哪裡?」
「一大票異性, 沒有一個要給我承諾。」她哀號:「我是說, 我們出去約會幾次, 當我開始表達出一點要長久交往的意思, 他們就變得很緊張, 然後就開始退縮。我要種下什麼業力種子,才能找到一個聽到要定下來會很高興的男人?」
一如往常, 我們需要想想你要的東西本質是什麼。我們需要想想「承諾」這個概念。承諾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來問問彌勒菩薩。
我們都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佛陀生在印度——確切說來, 是兩千五百年前——但有很多人不知道, 這位佛陀只是許多位應該要降生到世上的佛陀之一。西藏人說下一位轉世佛陀會是個名叫彌勒的人, 而且他已經預先發送了一些訊息。在比十六個世紀還更久之前, 這些訊息就以經文的形式向一位聖哲顯現了。
這些經文當中的一則教法, 說的是某種西藏人稱之為「哈拉克什喃答喀」(hlaksam namdak)的精神。它意味著為事物負起完全的責任, 有點類似「責無旁貸」的態度, 但格局又更宏大許多。它意味著無論我們置於何種處境之中, 從早到晚、時時刻刻, 都要負起責任讓周遭的人得到他們想要的, 並且不要遭逢不想要的。它意味著即使是在知道沒人會幫助我們的時候, 也要為他人負起責任。
「凱西, 聽著。」我們漫步經過河邊幾間美麗老宅, 煤氣燈在一片黑暗中閃閃爍爍。我解釋道:「你必須抱持這種想法, 你必須將他人的需要當成自己的責任,有點類似『我會是那個讓事情實現的人』,為你身邊許許多多的人們。這就會種下業力種子,讓你遇見一個願意承諾長久關係的好青年。」
我說啊, 抱持照顧他人需求的想法是很好, 但在這裡我們需要一點協助。首先, 要長久信守這種承諾並不容易。我們都知道助人是美事、是善行, 但正如同許多人都曾向我提出來的一樣,多數人根本無暇他顧, 大家都要付帳單、打掃家裡、在上班前把衣服洗好……如果我不為身邊人們的需求負起責任, 或許就真的找不到一個願意給我承諾的男人。但我如果光是照顧自己的需求就已經疲於奔命, 哪還顧得了別人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之美妙。有一個地方是照顧自身需求和照顧他人需求能夠合而為一的地方, 有一個地方是這兩件事會成為同一件事的地方。
想一想我們探討過的那枝讓我們對事物改觀的筆。如果我想在我的世界看到一枝筆(而不是一個磨牙玩具), 那麼我就需要先提供筆給其他人。如果我自己想要有人陪, 那麼我就必須先提供他人陪伴。
凱西和我在左岸邊上一個景色宜人的地點停步, 這裡俯瞰塞納河以及對岸沿河散步的人們。
我說明道:「假設, 我想要的無非就是得到一個甜甜圈, 一個我最愛的口味, 一個塗滿楓糖的甜甜圈。表面上看來, 好像我是走進甜甜圈店、結帳付錢, 得到了甜甜圈。表面上看來, 甜甜圈是在店裡後頭烤出來的, 是用麵粉、鮮奶和糖做成的。但現在我們知道以上這一切都不是甜甜圈真正的來處。你或許有錢, 你或許走進了一家甜甜圈店, 但他們說不定賣光了。然而, 某個朋友卻可能在這時送你一個免費的甜甜圈。
「如同那枝筆讓我們看到的, 甜甜圈真正的來處在於過去我曾經給了某人像甜甜圈這樣的東西。換言之, 如果我想吃甜甜圈, 那麼我就需要先幫助別人吃到甜甜圈。意思是說, 在看見甜甜圈從我的嘴巴吃進去之前, 我必須先讓甜甜圈從另一個人的嘴巴被吃進去。如果我不去讓甜甜圈進入你口中, 我嘴裡就也得不到甜甜圈。
「我們所有人都很習慣將『我的』嘴巴和『你的』嘴巴看成是不一樣的, 因為當你吃進甜甜圈時, 並不意味著我也吃進了甜甜圈。但現在我們都明白甜甜圈真正的來處是:讓某人得到一個甜甜圈是讓另一個人也得到甜甜圈的方法。視覺上, 你的嘴巴看起來和我的嘴巴不同。但就作用而言, 這兩者沒有差別。所以區分這兩者不再有意義, 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 因為除非你的嘴巴得到一個甜甜圈, 否則我的嘴巴得不到。
◎你的嘴巴就是我的嘴巴
「針對從男人那裡得到承諾這一點而言,如果你明白承諾真正的來處,要種下對的業力種子就變得容易許多。從伴侶那裡得到承諾的業力種子, 在於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將周遭人們視為你個人的責任。某人在趕時間, 他需要這個車位, 你就確保他得到他要的。餐桌邊有個人的披薩上沒有他要的橄欖, 你就是那個起身去找一些橄欖回來的人。高速公路上, 某輛卡車掉了一大箱貨品, 你就拿出手機打給警察, 通報說路上有障礙物。
「如果你想要男人給出一點承諾,你就必須以他人為己任。而現在要這麼做可是易如反掌,因為你已經明白了業力種子是怎麼回事:你知道照顧他人實際上就是在照顧自己。你無法不顧他人而只顧自己,也無法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
「因為你就是他人。」凱西停頓了好一會兒來消化這一切。我知道這需要一點時間, 所以我保持安靜(有時這對我而言是個挑戰)。然後我從她眼裡看到她反應過來了, 我知道她懂了。我知道她準備要問那個最重要的問題了;我已經看到它出現了。
「好吧, 格西拉, 我懂, 但是……就實際層面而言, 您究竟建議我怎麼做呢?」好的, 我們就實際一點吧。如果事情不夠具體, 你也沒辦法著手去做。所以, 接下來一到兩週, 要為每個與你一起用餐的人的快樂負起責任, 確保所有人確實得到自己想要的, 如果有什麼不合意, 就幫他們解決。你要為每個人負起責任,並且讓自己習慣「為他人負責,其實也是在為自己負責」的想法。
讓這種餐桌邊的承諾變成習慣,然後等著看男人給你承諾。
沒錯,結果凱西現在擁有一份我所見過最美好的感情。他們已經在一起好幾年了,這位男士穩定而專一, 默默為她付出, 每天持續不斷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地照顧著她的需求與渴望。她也繼續種下相同的業力種子, 好讓他對她忠貞不渝、始終如一。
【問題12】
當我和伴侶搬去住在一起時,他(事先毫無預警地)帶著一隻貓出現。我喜歡寵物,但我自己不養,因為我覺得養寵物就沒法抽身去任何地方了。一切正如所料,現在當我家那位必須回老家拜訪家人時,我為了餵貓哪兒也去不了,而且我還發現我對貓毛過敏。我該怎麼辦?
創辦安鼎國際鑽石時, 其中一家給予我們啟發的公司是新力集團(Sony Corporation), 以及它的創辦人之一盛田昭夫。我們鑽研他的暢銷書《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 亦即新力的成功故事。這本書裡最重要的一個想法可以用來解決你的貓咪困境, 乃至於其他任何你和同住者之間可能會有的問題。
盛田先生說, 新力創社的其中一個理念, 就是要提供顧客他們真正想要但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產品或功能。觀察大眾, 細心留意他們的需求, 如此一來, 你才能提供對他們真正有幫助的東西, 即使他們連想都還沒想到過。我稱此為「強巴之道」。
許多年來, 跟在我最主要的西藏老師堪仁波切洛桑達欽格西身邊, 我的角色包括廚子、洗碗工、司機、洗衣工、傭人和園丁。協助創立鑽石公司之後, 我天天出門在外, 只得找個人來代替我做這些差事。很幸運地, 我找到強巴‧ 隆日。
強巴是個開朗、安靜又相當虔誠的年輕西藏僧侶, 扮演起這些角色來是遊刃有餘、適得其所。我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安排好那些上門請求面見上師的人潮,確保每個想見他的人都見得到,同時又不能讓他負擔過重。廟裡的廚房就充當等候室, 那裡往往擠滿了想見上師的信徒。我們必須泡茶給他們喝, 在有時會很漫長的等待時間裡讓他們不要太無聊。
就是在這樣的時間裡, 強巴教我僧院裡的僧侶被訓練出來的殷勤待客之道——這在西藏被認為是很重要的一項技巧。雪域裡, 客人真的就是上賓, 我家真的就是你家。
強巴說:「客人到來前, 就要在廚房餐桌上放滿一盤盤的點心。那裡放餅乾, 這裡放水果,桌子那頭或許再放一堆糌粑。
「這裡一壺水, 那裡一壺果汁, 這裡一壺茶, 那裡一壺咖啡;到處都要有很多的杯子。
「門上響起敲門聲時是關鍵時刻。打開門, 迎接客人, 然後後退一步, 請他們進來廚房。當他們走進來時, 用心看著他們的眼睛。
「當你迎接客人時, 對方會和你有一些眼神接觸。但接著他們的目光會環顧房間, 並且落在餐桌上, 這才是你真正必須注意的時候。
「我們將點心擺在餐桌上各個不同地方, 這樣就能看出客人的目光落在何處。當客人看到自己愛吃的東西時——或許是糌粑——目光就會停在那裡, 流連個一下下。
◎看著人們的眼睛, 觀察他們需要什麼。
「這時你要做的是請對方坐下, 然後你直接就去拿糌粑, 端起盤子送到他面前——『趁還在等的時候, 您要來一點嗎?』接著看對方的目光落在哪一種飲料上, 就倒一杯給他。
「看看他的糌粑, 看看他的杯子, 一邊持續觀察他的眼睛, 一邊透過交談多認識他一點, 了解他為什麼要來見仁波切。杯裡的飲料只剩三分之一時, 趕緊再多倒一點。
「持續觀察他的眼睛,預先料中他的需求,這就是殷勤待客之道的精髓。」對待伴侶之道也是如此。你和他之間的問題, 本質在於他對你的需求不夠敏感。或許他讓你和一隻掉毛的貓困在一起, 或許他在三更半夜邀了吵鬧不休的朋友來家裡, 或許他留了一堆髒碗盤在洗碗槽裡。重點在於, 如果你希望他察覺到你的需求, 那麼你就得喚醒你自己的敏感神經, 敏銳地察覺到身邊人們的需求。
就從「看眼色」開始, 猜猜看人們可能想要什麼或需要什麼。熟練這件事, 並且如同前面所說, 挑一塊肥沃的土地來種下這些業力種子。選擇像是你的父母或某個在你的人生中真正幫助過你的人, 每天花一點點時間想想他們的需求, 想想你能為他們做什麼。不需要是什麼大事, 只要是某件用心想出來的事情即可, 因為這樣會創造更多的業力種子。選擇一天當中你通常能靜靜獨處的時間來思考這件事,像我就喜歡在吃早餐時為他人計畫安排。在一天終了的咖啡禪修中,「已有具體計畫」是另一件能讓業力種子長得超快的事情。
相較於和同住者把話說開,相較於討論、爭吵或提醒, 我們這才是針對一開始創造了真正的業力種子在努力——那個讓我們看見一枝筆或一堆髒碗盤的業力種子。一旦學會觀察、照顧他人的微小需求(而這對你自己和他們來說都已經是人生一大樂事),你將發現和你住在一起的人突然變得體貼多了。
也許那隻貓有一天就被送給某個家中小孩很愛寵物的表親,而你連開口請求都不用。
【問題41】
我花了很多工夫讓公婆滿意我和我們的關係,但我先生從來不懂回報。尤其是對我媽,他從來不會表現一點尊重和關心。我需要什麼業力才能讓他看見我們雙方都有自己在乎的家人?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這些問題有很多是在餐廳裡提出來的, 但我不希望你對我有錯誤的印象——我可不是成天都在吃。我只是覺得當有人需要談自己的感情問題時, 配上一杯熱可可或一碗好沙拉往往會比較放鬆。而且在外面可以接觸到人群,我們可以欣賞並感謝一下生命中有他們的存在。
無論如何,我是在烏克蘭的基輔一家很棒的戶外陽台咖啡廳,被米娜問了這個問題。我們到基輔去舉辦金剛商業學院的課程。我把兩位助理趕到另一桌, 好讓我們可以坦白地聊一聊。米娜的先生羅柏則和地面工作人員外出, 去找那晚講座上的音響系統需要的一種怪電線。我的視線越過米娜, 享受著戶外風光。
「那麼,米娜, 聽著。關於業力種子, 寫得最好的書是哪一本?」她露出笑容。米娜有個特質,就是她知道自己的專業——她真的下苦功自學,把事情學好、做對。
她迅速答道:「世親菩薩的《俱舍論》。而我們談的主要是第四章的內容。」我點點頭, 說:「那麼, 在心識裡種下種子有哪兩種最明顯的方式——一個讓我們看見羅柏對令堂多尊重一點的種子?」
「我們所說的任何話或所做的任何事, 這是種下種子最明顯的兩種方式。」她倒背如流地一口氣說出來。
我說:「是。而在這裡, 我們想種下的種子是……」
「讓他表現出一點尊重的種子。當然, 這就意味著, 我自己要先表現出一點尊重。」
「對誰呢?」
「唔, 可以是對任何人。不一定是對某人的父母, 或特別是對羅柏的父母。舉例而言, 如果我在工作上注意對主管表現出尊重,那就會種下讓我看見羅柏對我媽尊重一點的種子。」我點點頭。基本概念她都懂了。但我們還能更進一步。
「是,所以你想一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話來說,或者想一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事來做。但是什麼讓你會去這麼想呢?」
米娜眼珠子往上轉,盯著罩住我們和桌子的戶外大陽傘。她說:「這個嘛,我猜就像世親菩薩書裡說的。我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 都會在心識裡種下種子, 讓我們之後看到一樣的事物在身邊發生。
「但在做某件事或說某些話之前,總是先有某種思維狀態:我們『想』怎麼說,或者我們『想』怎麼做。有點像是一個意圖, 或者一個動機。」
「而這個『想』的動作種下的種子……」我提示她。
「……是最強大的。」她把話接完。她看著我, 眼裡帶有疑問。「所以您是什麼意思? 您要我怎麼……『想』?」
我望向外面街上,看著基輔市中心的建築——蘇維埃政權冷戰時期不成樣的建築,混雜著現今新冒出來的一些酷地方,和那些真的很老的古典建築完美融合在一起。
我說:「你說對了。做某些事、說某些話,種下的都是次要的業力種子,但它們很容易執行。我們可以立定目標, 每天至少一次, 當主管要求我們做事時給予熱情的回應。我們也可以打包票說在接下來兩週,每天上班都早到十五分鐘,並且主動詢問主管當天有沒有特別需要我們做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看得見的事或聽得到的話, 很容易就能注意自己有沒有做到。而且, 確實,如果你說那些話、做那些事, 你漸漸就會看到羅柏對待令堂的態度不一樣。」
米娜歪著頭,問道:「那有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比『漸漸』快一點?」我點點頭,說:「你剛剛說的沒錯。認真想一下就會發現, 任何時候, 當我們做任何事、說任何話, 都會種下兩個層面的業力種子。因為首先我們要『決定』做什麼或說什麼, 而這個決定的動作本身就種下了強大的種子,即使我們甚至沒有機會真的按照自己的決定去做、去說。
「意思是, 如果我們先有個意圖, 然後按照那份心意來行動, 這樣的種子當然強大得多——就某方面而言可以說是加倍的。但當我們修正行動的意圖時, 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發生在心識深處的行動。
所謂的『心識深處』是一個很接近意念核心的地方,種子本身都存放在那裡。」米娜指指她的頭,但我指指我的心。「西藏人說種子的倉庫、意念的核心, 在這裡, 在心裡, 就在脊椎前面、沿著脊椎而行的一條通道裡。在那地方的深處有一個小小的宇宙, 一個不比針頭大的小圓點, 佛家稱之為『不壞明點』, 裡面存放著所有我們已經種下但還沒開花結果的種子。
「每一年,你大概會在那個迷你空間裡創造出二十億個種子。而在有機會開花結果之前,每一個你所創造的種子每二十四小時力量都會加倍。所以, 在那裡有成千上百億的種子, 就存放在核心裡。當你『決定』要說某些話或做某些事時, 在採取行動之前的瞬間, 無數新的種子就會直接注入那個迷你倉庫當中。
「所以,你何以採取某種行動的『理由』實際上比你的行動更強而有力。」米娜點點頭,說:「有道理, 而且這也解釋了其他許多事情。表面上看來, 人們做了正確的事, 但我們不知道他們內心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他們會做自己正在做的事, 即使他們做的是正確的事。」我點點頭,等著她繼續推敲下去。她開口道:「所以我……我必須想清楚, 每當我表現出尊重的時候, 是什麼『引發』了我的尊敬, 這才是讓我在身邊看到尊重的根本種子。」
我補充道:「至於比『漸漸』快一點,現在讓我們回到這個特定的種子,這個能讓我們看到羅柏對令堂多一點尊重的種子。你對他的父母表現出尊重會是一個好的種子嗎?」
米娜點頭, 但她已經體會到更深一層了。她的眼神亮起來,我知道她明白了。
「對他們表現出尊重是很好, 比方說, 在他們生日時送個很不錯的禮物。在跟他們說話時表現出尊重也很好, 比方每次見面都很親暱地以『爸』、『媽』來稱呼他們。但我怎麼『想』他們……」她張口結舌地停在那裡。
「可是我不尊敬他們啊。」她脫口而出道:「我想要表現得很尊重他們, 我想要看起來像是尊重他們的樣子,但內心深處我並不真的尊敬他們。」
她出神地望向陽台後方的一排樹, 輕聲下結論道:「而這是羅柏不尊重我媽真正的原因。」
我說, 認清真相是好事, 但如果我們不加以運用, 真相的意義就不大。
我問:「為什麼你不尊敬他們?」
「呃……我猜……我猜我沒認真想過。」米娜招認道:「我是說,如果我認真想一想,他們其實有很多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我想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他們有多慈愛——我很讚賞他們對每一個人的慈愛。」
這就是了, 我們終於找到了。尊敬的根源就在於愛。「所以, 米娜, 你有什麼行動計畫?」
她微笑道:「什麼計畫呢? 嗯……我猜我要繼續去想他們令我尊敬的原因——真正由衷的尊敬, 出於對他們的愛而產生的尊敬。我必須『愛』我公婆, 真心的愛, 不只是口頭上或行動上的愛, 而是在我最私密的念頭裡, 在種子的針頭型迷你倉庫裡。「我必須像愛我媽一樣地愛他們……然後羅柏就也會愛她,而我就會看到他尊重她。」
我們把拿鐵喝完。我把助理集合起來, 大夥兒一起朝基輔的市中心廣場走去。我要買點特別的小東西, 回家後獻給那位讓我種下種子的老太太。
作者資料
麥可.羅區格西 Geshe Michael Roach
麥可.羅區格西是受具足戒的佛教比丘,他在位於印度的賽拉梅西藏寺院學習了20餘年之後,成為第一位得到格西學位的美國人。他從1981年開始教導佛法,也是研究梵文、西藏文和俄文的學者。 格西運用西藏古老又先進的智慧,幫忙成立位於紐約市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打造成年營業額一億美元的事業。他也是亞洲經典機構(Asian Classics Institute)的創辦人,此外,格西也將得益於鑽石產業的財富投注於賽拉梅寺院的重建整修工作,及其他不一定有宗教色彩的慈善團體。 2003年起,格西與幾位親近的弟子成立了傳承佛法的教育單位,除了規劃課程之外,他們亦致力於古代經典的數位化與翻譯,作為不同文化與時空背景人們未來之用。課程雖然不收費,仍要求學生繳交作業並通過考試,並期許結業的學生成為下一個世代的老師。 格西所推動的「業力法則」「種下善種子」的觀念,以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藉此讓個人在人生中的各個面向得到成就。它的基本的原理是:我們所處的現實是由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所建構。比方說,對人仁慈在內心種下的種子,造就了圍繞著我們的人與世界,也反應在我們的財務狀況、健康、伴侶和家庭,進而締造內心的歡喜、寧靜,甚至開悟。 相關著作:《當和尚遇到鑽石5:修行者的祕密花園》《當和尚遇到鑽石5:修行者的祕密花園》《當和尚遇到鑽石2:善用業力法則,創造富足人生》《當和尚遇到鑽石(增訂版):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