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雪洞:一位西方女性的悟道之旅
-
老屋時態【老屋顏第4彈!】: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隱性歧視:用人權實踐平等,消弭藏在生活、文化之下的性別歧視
-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些男人、女人與小孩會攻擊、毆打、強暴、損毀他人身體與謀殺?在這本極出色的新書中,普立茲獎得主理查‧羅德斯提供了一個令人驚異而具說服力的答案。
《他們為何殺人》一書探索一位特立獨行的美國犯罪學家羅尼‧亞森斯博士一個來自於一個暴力家庭的的犯罪學家,他的理論挑戰了暴力行為的傳統理論。藉由與監獄中暴力犯訪談,亞森斯博士找出了對所有嚴重暴力的人而言共有的社會發展模式—一種他稱為「暴力化」的四階段過程。
* 第一,兇殘化:一個年輕人受到暴力或暴力威脅的強迫,必須服從一個帶有攻擊性的權威角色,他目睹親密者的暴力征服,而權威角色指導他如何使用暴力。
* 第二,好戰:氣餒的行為主體決定避免更進一步的暴力征服,跟循他的教練,決定訴諸暴力。
* 第三,暴力表現:他的暴力回應帶來成功,他從別人眼中讀到尊敬與恐懼。
* 第四,惡意:得意洋洋的,他從現在開始利用暴力作為對待他人的工具—而且他與那些相信他會這樣的人發生聯繫。
因為四個階段都必須依次地被完全經歷後才會產生暴力的個人,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如何進行干預這個過程,以防止悲劇的結果出現。
羅德斯用歷史證據支持了亞森斯的理論,並顯示這個理論是如何應用在某些暴力生涯的發展上。
《他們為何殺人》帶著痛切的證據,挑戰那些認為暴力行為是衝動的、無意識發動與預先決定的理論,本書提供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洞見,深入正在讓家庭、鄰里、城市與校園遭受折磨的可怕犯罪暴力難題。
作者資料
理查.羅德斯(Richarrd Rhodes)
他共有十七本著作,包括小說與歷史研究、報導文學與書信。他的《原子彈之製造》(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一書在一般性非小說類中贏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這是全國性的著作與書評界獎項。另一本著作《暗日》(Dark Sun),描寫氫彈的發展,是歷史類普立茲獎最後三本候選者中的其中之一。他同時也是一名父親與祖父,目前與他的妻子金吉兒?羅德斯住在康乃狄克州郊區。
基本資料
作者:理查.羅德斯(Richarrd Rhodes)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其他系列
出版日期:2001-05-28
ISBN:9789576678509
城邦書號:BO0122
規格:448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