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雷敦淵
《用年表讀通中國歷史》作者 1978 生,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近來察覺坊間書店內陳列的歷史類書籍中,翻譯引進外國著作者多,經海峽對岸人士撰寫再轉成正體字出版者,其數量更是激增,國內在比例上相對較少;其中又有相當部分屬於研究著作,大多是給史家和史學系的學生閱讀。如果再摒除這些的話,好像寫給青少年學子、大眾閱覽,且源自國人之手的讀物真的不多。 每個地區、國家的人們在用字遣詞上的習慣不同,而且觀察歷史事件的角度也有差異。當代多元社會裡,接觸不同說法可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假使國人的觀點也在其中,就能讓大家瞭解國內有哪些意見,與其他地區的想法有什麼同異之處。因為沒有讀太多聖賢書,學力當然無法與前輩史家相提並論;不過既與讀書人沾上了點邊,還是希望可以略盡綿薄。相信之後一定會有許多有識之士發表新的歷史作品,豐富每個人的心靈。
楊士朋
《用年表讀通中國歷史》作者 1972年生,東吳大學歷史系碩士,暨南國際大學歷史所碩士,專長為中國近代史。 2000年畢業後,先後於國小、國中、高中、專科等學校當了兩年多的社會或歷史科代課老師。在這段期間曾經動筆寫過幾篇關於胡適、徐志摩、錢鍾書、傅斯年、饒毓泰等民國名人的文章,發表於《傳記文學》與《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上。2004年進入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擔任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從事軍機及宮中檔案目錄校對和數位化影像查核的工作,後來轉從事於明清檔案人名權威資料庫(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的建置及外交部寄存於故宮的條約和地圖的數位化工作。2009年轉往檔案管理局擔任檔案描述人員及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主要負責的是臺灣產業經濟檔案的數位化工作。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