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照片上的美國人,頭頂或身後的樹上吊著赤裸的黑人男人或女人的殘肢,他們對鏡露齒微笑。這些私刑的照片是一項集體行動的紀念品,這項行動的參與者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絕對正確無誤。」
――蘇珊.桑塔格,〈旁觀他人受刑求〉
《旁觀他人之痛苦》是一本討論戰爭和攝影倫理的文集,是桑塔格在一九七七年的《論攝影》一書之後,隔了二十六年出版另一本探究攝影的專著。
英文書名中的Regarding一詞同時具有「有關」、「觀看」的意思,本書翻譯為「旁觀」,意指在這個影像氾濫成災的現代社會,是否令人傾向於「袖手旁觀」,正是本書的提問。
桑塔格點明,「通過攝影這媒體,現代生活提供了無數機會讓人去旁觀去利用─―他人的痛苦」,本書不斷地追問:
充斥在生活中的戰爭影像,究竟是「記錄了」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了」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我們對暴力的深惡痛絕,還是磨平我們出自良心的正義感?
旁觀他人之痛苦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邪淫趣味?究竟是要我們對生命中不能挽回的傷痛感同身受,還是讓我們變得麻木不仁?
面對這些苦難,我們即使心生同情,是否仍舊消費了他人的痛苦?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
這雖然是一本談論攝影的書,但是卻沒有任何照片,桑塔格認為,照片不能作出「戰爭是地獄」、「這場戰爭全無必要」的說明。她強調,這是文字要去做的工作。
作者資料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生於美國紐約,魔羯座。 難以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是二十世紀重要的美國公共知識分子。 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一九六六年《反詮釋》甫出版即成大學院校經典,名噪一時 ; 一九七七年《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經典 ; 一九七八年《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女性國家書會將之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女性著述」之一 ; 二○○○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 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一九九六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二○○一年獲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文學成就;二○○三年再獲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她提出的問題至今仍不斷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懷念。 桑塔格基金會部落格:www.susansontag.com/
基本資料
作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譯者:陳耀成(Evans Chan)
出版社:麥田
書系:桑塔格作品集
出版日期:2010-05-03
ISBN:9789861736396
城邦書號:RH9305
規格:膠裝 / 單色 / 18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