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以二十一世紀語言,重新詮釋十四世紀佛學鉅著! ◆最淺顯易懂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版! ◆所有佛教徒都應深入實修的寶典!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師,在得到文殊菩薩加持後於淨觀中寫下。本論遠傳承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所有言教,近傳承主要依據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能幫助所有根器與心性不同的眾生,按部就班、全面性了解佛法精髓,步步登上解脫大道。 中文譯本為法尊法師所譯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是目前市面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以現代眼光來看,由於語體過於文言,又隱含許多典故,很容易讓人望之卻步。為了自他二利,劉小儂居士投入六年時間,將此書寫成一般人容易閱讀的白話文,可說是佛教界的一大創舉。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出版,對學佛者想要深入學習藏傳佛教及弘揚佛陀教法極具意義。

目錄

◎推薦序
◎宗喀巴大師略傳
◎法尊法師略傳
◎自序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架構
◎三士道關係及內容
◎菩提道次第祈願文

◎【第一部】道前基礎
1.前行引導
2.親近善知識
3.修學方法
4.思惟人身難得

◎【第二部】共下士道
5.思惟死亡無常
6.思惟三惡趣苦
7.皈依三寶
8.深信業果
 
◎【第三部】共中士道
9.思惟苦諦
10.思惟集諦
11.十二因緣
12.解脫正道
 
◎【第四部】上士道
13.發菩提心
14.受持發心儀軌
15.修習菩薩學處
16.布施波羅蜜多
17.持戒波羅蜜多
18.忍辱波羅蜜多
19.精進波羅蜜多
20.靜慮波羅蜜多
21.般若波羅蜜多
22.四攝法
23.概說止觀
24.奢摩他
25.毘缽舍那
 
◎總結:修習要道

序跋

【自序】

  經常聽人說:「學佛,不要太迷。」迷,就是迷信,認為香燒得愈多,愈可以巴結菩薩,頂灌得愈多,愈可以得到加持,就此解決人生問題。殊不知,佛法廣博精微,具有極嚴謹的理論基礎與辯證邏輯,非一般科學與知識所能比擬。許多佛教徒不明究理,不是追求神通感應,落得走火入魔自誤誤人,就是只求大手印大圓滿等無上密法,不願從根基好好打起,陷佛法於亂象叢生。

  回首二十年學佛,這裡學學那裡跑跑,受了許多教法,卻始終不知一個完整次第。迷迷糊糊,直到參加法光佛學研究所黃奕彥老師講授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才覺得真正挖到寶。

  《廣論》是宗喀巴大師的著作,由法尊法師譯為中文,以現在來看語體過於文言,又隱含許多典故,很容易讓人望之卻步。剛開始想翻譯,其實是為了自己學習。下筆之初極難,整天下來只有二、三百字,緩慢的進度與厚重的書頁令我備受挫折。每當動念想放棄,便想到法尊法師不顧生命學習及翻譯的精神,又想到自己既暫捨俗業,還是耐著一字字敲一句句修,總算逐句完成。

  《廣論》不只是格魯派必修,更是所有學佛者都應深入的寶典。現代人生活忙碌,很難靜下心來研讀經論,尤其像《廣論》這樣大部頭的書更難。學佛不是一生一世的事,不試著擠出時間,就無法養成習慣,把學佛的「習氣」帶到來生。沒有聞就沒有思,沒有思就沒有修,三者俱無,解脫無望。金錢上的投資時有虧損,頂多只能讓今生富有;佛法上的投資穩賺不賠,又可以帶到來生。真正懂得投資的人,應該砥勵自己從現在開始,從這本書開始,種下了解佛法的種子。

  初稿完成後,到印度菩提迦耶、蓮師湖等聖地進行潤稿工作。下筆至今已六年餘,時間悠悠忽逝,面對此一佛學巨著,我始終抱持戰戰兢兢的態度,不敢妄自增減,更不敢未得同意出書,以免犯下毀壞正法的惡業。因緣際會認識了謝智仁波切,又轉而引介青海南架格丹寺才讓上師,才讓上師是安多格西的轉世,而安多格西正是法尊法師學習《廣論》的根本上師。丁亥年將完稿送至青海,隔年獲得上師首肯,就尊重道次第傳承來看,已為本書立下好的緣起。後隨謝智仁波切朝禮西藏追溯法源,在宗喀巴大師造論的熱振寺、在三大寺達賴尊者講論的法座前頂禮。本書出版要感謝法光佛學院黃奕彥老師細心教導、永光寺禪安師、禪斌師及福智天人師兄費心指正。若有錯謬,請各方善知識不吝賜教,我也衷心向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師懺悔。

  希望本書能利益廣大行者,謹以此功德迴向法界,正法久住、正法上師久住,有心向佛者都能稟持正知正見共進菩提道。為感念才讓上師及南架格丹寺僧眾們的慈悲,本書部份收入將作該寺興建「文殊菩薩聚福長壽大殿」之用。

劉小儂
二○○九年九月九日 如何閱讀本書

  法尊法師自述,「不管在那天死,只要活著一天,我就抱著一部菩提道次及一部密宗道次在翻,寫一張算一張,要死就死,我辦不到的,死了也不後悔。」大勇法師在圓寂前殷重囑咐法尊法師,要他去昌都跟隨安多格西學習《廣論》,學了以後,務必要把它傳到內地。由這兩段敘述,可知本論的重要性。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師,在得到文殊菩薩加持後生起淨觀而寫下這本的偉大論著。本論遠傳承,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所有言教,近傳承就是根據阿底峽尊者所寫的《菩提道炬論》及道次第傳承上師的語錄和言教。佛海浩瀚,一部經論動輒十萬偈,即使畢一生精力讀完已經不容易了,更何況要整出一個理路。這部論能幫助所有想要修習佛法的眾生,有次序的、全面性的了解佛法。

  宗喀巴大師依照眾生願力,將行者分為三種人,下士、中士和上士,三士學習的過程,如登山步步拾級而上,不可躐等。入道前,先修習道前基礎;入道後,先學習共下士道,接著學習共中士道,最後學習上士道。取巧的人,也許想直接進入上士道課程,以便快速入道;其實這樣做反而欲速不達,因為前者是後者的基礎,缺乏穩固的基礎,如蓋房子不打地基,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閱讀本書時,首先依照架構,在腦中描繪出道次第輪廓,了解前後章之間的關聯。進入每一章主題,先熟悉章前大綱,全盤掌握重點,然後才進入內文;為了編排及閱讀方便,內文分段與章前大綱略有調整,就完整性來說,還是要以章前大綱為主。本書的分段及下標,主要依據黃老師採用的四家注、五明佛學院講義及原文的科判,層次分明與條列式有助於理解、閱讀及憶持。等到熟悉全論後,就能將日後所聽聞的經論一一放入相關子題,形成自己完整的學習,這也符合宗喀巴大師開宗明義所說,「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的道理。

  本書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是採節錄方式,其餘均採逐字翻譯,以不違背原意下,儘量貼近現代語法。先引經典再重新解釋,這種不厭其煩的做法,看似冗雜,實則具有強化思辯能力及反覆記憶的優點,因此本書也保留此藏式傳統。

內文試閱

一、歸敬頌

  禮讚文殊菩薩,頂禮上師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又名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曼殊室利,意為妙德、妙首、妙吉祥。《首楞嚴三昧經》記載,過去久遠劫前,南方平等世界的龍種上如來,壽量長達四百四十萬歲,為了救度眾生,特別化現到娑婆世界,以文殊菩薩的身份協助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學論之前,首先要向文殊菩薩頂禮。以下禮讚本師釋迦牟尼佛,分為禮讚佛陀身功德、語功德及意功德。

1. 禮讚佛身功德:
  佛身所具有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是由無量善業累積而成,故能圓滿眾生無邊願望。要得到相好圓滿,究竟有多困難?根據經典記載,累積十倍聲聞緣覺的福報,才能成就一個毛孔的功德。將所有毛孔功德乘以百倍,才能成就一種好。將八十種好功德總數乘以百倍,才能成就除眉間白毫相及頂髻以外的一相。將三十相功德總數乘以千倍,才能成就眉間白毫相。將眉間白毫相功德乘以十萬倍,才能成就最後的頂髻功德。

2. 禮讚佛語功德:
  佛語具有六十種妙音的功德,雖然佛陀只出一聲、只發一語,不同種類、不同趣道的眾生都能隨類得解,了解佛陀所說的語意。

3. 禮讚佛意功德:
  佛陀可以同時觀見勝義諦及世俗諦真理,這個功德絕無僅有,連證量極高的十地菩薩,也只能在根本定(入定)的時候觀見勝義諦,在後得位(出定)的時候觀見世俗諦。因為佛陀具有身語意三種無上功德,可以說佛陀是一切眾生的主人;我以額頭觸禮佛足,向佛陀致上最高禮敬。

  禮讚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佛陀教法概分為廣行派和深見派,前者由彌勒菩薩傳下,後者由文殊菩薩傳下,因此讚誦二位菩薩都是佛陀的心子,和佛陀同樣具有現化遊戲自在的神通方便,能擔負利益眾生的佛行事業,因此我向二位菩薩頂禮。

  禮讚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般若波羅蜜多經》是能夠生出三乘聖者的母親,由於空性義理深奧難解,末世眾生根器不足,根本無法自修自證,從過去以來就有許多論師著書解釋佛陀思想,其中最能闡述佛陀密意,紹繼深見和廣行二派傳承的,就是被尊稱為「南贍部洲二大莊嚴」的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他們的美名在三界中普遍傳揚,因此我向二位菩薩頂禮。

  禮讚阿底峽尊者:由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傳下的深見、廣行思想,只有燃燈大師阿底峽尊者才能圓滿解釋,指導眾生正確修行要道,因此我向阿底峽尊者頂禮。

  禮讚道次第傳承上師:菩提道修行次第的教法,經過傳承祖師代代相傳,這些祖師大德就像能為眾生遍覽聖教經論的眼睛,引導具有善緣的眾生進入解脫大道;他們受悲心驅使,以各種善巧方便開示殊勝法要,因此我向所有道次第傳承善知識頂禮。 二、造論原因

  時下一些修行人,或者想以瑜伽為主,寡聞而輕視經論;或者雖然多聞,卻不知修行重點;或者仗著自己博學,以片面想法擅自解釋論典;或者缺乏思辯能力,無法整體觀照佛語。這四種人都不能如理判別教法,距離智者歡喜的道路愈來愈遠,距離殊勝圓滿的教法也愈來愈遠。看到這些亂象,實在需要有人出面導正,因此我(宗喀巴大師)懷著強烈的企圖心與歡喜心,決定寫下《菩提道次第廣論》解釋大乘要道。也許有人認為,這部論不過是某個特定教派的特殊見解,不適用所有佛教徒。我深切希望那些沒有被教派黨執蒙蔽,本身還具備取捨善惡的能力,又希望不要白白虛度暇滿人身的有緣者,能專心聽聞,好好學習。

  本論涵蓋一切佛語最精要的部份,又總攝龍樹及無著菩薩二大車軌教法,可說是通往一切種智的指南。不管修行者根器為何,不管發心大小,本論能完整闡述上中下三士修行步驟,按部就班,毫無遺漏。只要照著本論次第修行,有緣善士終能走向成佛之路。一般來說,正確詮釋教法有二種方式,一是承襲那瀾陀寺主張,必須具備上師語清淨、聽者心清淨、所說法清淨。一是承襲戒香寺主張,必須具備造者殊勝、教法殊勝、正確聽聞軌則。本論採行戒香寺的傳統。

作者資料

宗喀巴大師(Tsongkhapa)

宗喀巴洛桑扎巴(1357–1419)早年在藏地中部(衛)求學於各派名家,後著書立說授徒,並建甘丹寺及傳召法會,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十八函文集的內容涵蓋各種顯密教義。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囊括大小乘諸佛法而製立依次修習的次第。大師哲學思想中核心的中觀學側重於闡述印度月稱一系獨特的見地。 在密乘方面則有《密宗道次第廣論》及無上瑜伽中集密和勝樂等體系的闡釋。在傳授密乘的同時他又極為重視別解脫戒、菩薩戒及密宗戒範疇中的佛教倫理規範。隨著格魯派在藏地政教中確立舉足輕重的地位,宗喀巴大師成為藏傳正統佛教思想的代表。 相關著作:《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

基本資料

作者:宗喀巴大師(Tsongkhapa) 譯者:法尊法師劉小儂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善知識系列 出版日期:2009-12-17 ISBN:9789866409103 城邦書號:JB0062 規格:膠裝 / 單色 / 512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