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懼胖社會:為何人人對肥胖感到恐慌?體重羞恥的文化如何形成,肥胖歧視如何與各種歧視交織並形成壓迫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故事餐酒館:混口飯——一場跨界的食物饗宴(以文字品嘗美食,用圖片微醺歷史,十六位各界重磅級人文歷史專家考據研究,有深度沒難度的飲食文化衝擊!)
-
覺照在當下:泰國二十世紀最傑出女修行者的禪修指導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日本第一個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國寶級文物,內藏佛教稀世珍寶,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盡在《法隆寺》!
古墳時代的結束,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其契機肇始於西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旋立聖德太子為皇太子,並頒布信奉佛教的詔令,於是貴族競相興建寺廟。過去為崩殂天皇、祖先所蓋的古墳,也改為興建寺廟。
推古天皇13年(西元605年),篤信佛教的聖德太子將宮殿由飛鳥遷移至斑鳩之地,並於兩年後為用明天皇建造佛寺「斑鳩寺」。斑鳩寺同時有個中國式名字「法隆寺」。
法隆寺於天智天皇9年(西元670年)毀於祝融,直到天武天皇於西元672年即位之後,才由法隆寺僧侶與膳氏家族負責推動重建計畫,延請百濟和高句麗工匠的後代建造寺廟,造寺工從寺廟附近的生駒山砍伐上等檜木為建材,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一座以金堂為主的木造建築於天武天皇8年(西元679年)再度完整呈現。天武天皇同時宣佈所有寺廟都要改用中國式名字,從此之後斑鳩寺就正式稱為「法隆寺」。
聖德太子於推古30年(西元622年)逝世,人們緬懷太子的人格,一股太子信仰的風氣自然興起,因此在各個時代法隆寺皆有規模不等的整建修葺。時至今日已有一千三百餘年,堂塔依然屹立不搖,成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法隆寺的價値並非只是古老,而在於歲月淬煉的古代日本建築技術和智慧。本書作者西岡常一是日本著名的「宮大工棟梁」,曾在西元1934年至1954年參與法隆寺的「昭和大整修」,對這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木造建築非常熟悉了解;加上建築史學家宮上茂隆的專業剖析,以及建築科班出身的插畫家穗積和夫的精緻插圖,讓讀者在文字淺顯、插畫生動的書頁中輕鬆了解一千三百年的建築精華!
作者資料
宮上茂隆
一九四O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本身為工學博士,並任竹林舍建築研究所之代表。作者對於大坂城的建築研究已超過二十年,並陸續完成本丸地形與主要建築物的復原設計圖。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更特別採用一般讀者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編撰。
西岡常一
1908年生於奈良縣。西岡家從鎌倉時代起便是和法隆寺四大工匠之一的多聞棟樑家相關的御用木匠。明治初年,其父親常吉氏便受聘製作法隆寺棟樑。因此從童年時代即在法隆寺跟從常吉氏學習御用木匠的傳統功夫,在常吉氏「不認識土地就做不成一個好工匠」的教誨下畢業於生駒農校。二十年來從事法隆寺的昭和大整修過程中,每每對古代工匠的技術、功夫十分感嘆。這段期間累積的經驗奠定了日後重建藥師寺正殿的基礎。此外也參與了法輪寺三重塔的重建、藥師寺伽藍整修等工程的木工工頭職務。身為一名工匠對現代文明的批判,總是語帶含蓄,令聽者心服。西岡常一於1995年過世。 著作有:《樹木的生命、樹木的心(天)》(草思社)、《斑鳩工匠.三代御用木匠》(德間書店)、《支撐法隆寺的木材》(日本放送出版協會)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