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聖.覺旅:從西班牙聖雅各到菊島天堂路
- 作者:陳仁勇、靈醫會之光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啟示
- 出版日期:2025-09-11
- 定價:430元
- 優惠價:79折 340元
-
書虫VIP價:323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6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重審耶穌(全新增訂版):一位法庭記者的聖經調查事件簿
-
這樣說,跟誰都能聊信仰:不冷場、不對抗、不尷尬,聰明又友善的溝通法則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
國文課遇見日本文化:大唐末茶到抹茶、湯泉賜浴到泡湯、桃花源裡有神社,從經典古文到日本文化,翻轉你對國學的想像!
-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
流淌臺灣之心:濁水溪空拍誌
-
曬‧屏東:城市觀察畫家的我城記憶【首刷限量附贈「漫遊繪屏東」地圖】
-
大罷免大啟蒙套組(《為愛而罷:公民做主,反共不分藍綠!》+《120+萬封給臺灣的情書》)【套組首刷限量附贈:作家李喬親筆題字燙銀貼紙】
內容簡介
相距一萬公里的心靈共振
真正的朝聖之路,或許不在遠方壯麗的景點,
而在於我們是否關心身邊的人事物。
當一條路同時是信仰的追尋、歷史的刻痕、自我的映照,
以及歸心的方向——它就不再只是一條路,
而是一趟走向內在的覺察之旅。
✨為什麼現代人需要「朝聖」?
有人為了信仰而上路,有人為了擺脫焦慮而行走。
有人想要修復關係,有人只想逃離日常。
而這本書的作者,自稱「不愛旅行的人」,
卻因種種巧合,踏上了一趟洗滌靈魂的旅程。
在這條路上,腳下的每一步,都成為有意義的探索。
------------------------------------------------------------------------
旅行 × 信仰 × 文化 × 哲思
一場超越觀光打卡的靈魂遠行。
本書是獨特的雙重朝聖,不僅是兩段徒步紀實,更是橫跨歐亞、從外在風景走向內在心靈的盼望之旅。
▌在Camino與自我對話
在西班牙的道路上,朝聖者的行腳化為一幅靈魂地圖:從庇里牛斯山腰的荊棘谷啟程,在「洋蔥式」城鎮中感受時光流轉,循著神奇的扇貝與黃箭頭前行。旅途中一路相伴的〈My Way〉歌聲,彷彿在告訴我們──走路只是形式,認識「道路」才是關鍵。
▌於風沙之島見證人間天堂
當視野轉回台灣,澎湖的風與沙則揭示另一種朝聖:傳教士以生命書寫的「天堂路」、廢墟裡殘缺的聖像、移民與新住民的故事、痲瘋病患與奉獻者的足跡、海邊墓園的生死哲學,以及外來物種銀合歡與天人菊的對比,引導我們思考「天堂之路」的真正意義。
▌獻給所有尋求生命意義的旅人
透過這本書,你將看見如何在迷途中找到方向,如何在困境中尋得力量,如何在喧囂中回歸簡樸。同時也邀請每一位讀者,無論是否踏上「朝聖路」,都能在日常中開啟屬於自己的內心朝聖之旅,在生活中發現神聖。
✨特別推薦給──
→ 希望在朝聖路上獲得靈性啟發的教友
→ 鍾情深度文化旅行、探索在地故事的旅人
→ 正在人生十字路口,需要「路標」的尋路者
→ 渴望在日常中發現神聖的現代人
✨各界齊聲肯定──
謝哲青 | 陳建仁 | 王儷瑾 | 郭約瑟 | 蕭玉芬 | 黃浩然神父 | 盧俊義牧師………………感悟推薦
「旅程的終點不只是地理上的抵達,更是一堂學習分享愛與恩典的生命課。」──郭約瑟.羅東聖母醫院資深精神科醫師
「一本很好的社會學考指南,對我們提出生活與生命的提醒與建言。」──蕭玉芬.台灣西班牙人之家協會監事
「他讓我們看見一個醫者、一位信仰者,如何把行腳化為祈禱,把醫療化為信仰的實踐。」──黃浩然.天主教靈醫會會長
「不只是記錄朝聖路上所看到的各種美麗風景,而是透過走上朝聖之路,帶出信仰和生命的反省。」──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作者資料
陳仁勇
(主筆、攝影、插圖) 宜蘭礁溪鄉出生,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雪菲爾大學醫學院博士。目前為羅東聖母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長期在靈醫會體系服務,除了在羅東聖母醫院工作,支援蘭陽地區靈醫會相關的醫療及長照機構,也曾多次到菲律賓及漢中的痲瘋村義診。2011年在撰寫范鳳龍醫師的傳記時,深受早期教會醫院前輩的奉獻精神感動,此後因為知道澎湖惠民醫院的人力缺乏,便自願請調,擔任院長並在澎湖住了十年。 撰有《大醫師范鳳龍Oki:為蘭陽平原種下感動》(2011)、《聖嘉民與媽祖的巧遇:靈醫會在澎湖一甲子的故事》(2014)、《神經語言學與臨床語言學》(2010/2023)。靈醫會之光編輯部
(編著) 發行人:黃浩然神父(會長);顧問:呂若瑟、馬漢光;總編輯:郭約瑟;執行編輯:李麗秋;其他編輯委員包括:蕭志忠、吳瑞騰、李繼元、俞芳苓、劉敏瑤、翁中榮、曾祐琳、高國書、林子舜、王紹娟、尹佩芳、盧淑莉、劉麗芬、周淑鈴、魏心妍、劉曈霏、蕭佳琪、古樂樂.杜里夫灣。 ✦關於靈醫會✦ 1952 年,靈醫會的會士們自中國雲南轉往台灣。當時台灣醫療資源匱乏,他們從一間僅有 12 張病床的小醫院起步,在宜蘭羅東、澎湖及原鄉部落陸續設立醫院、學校、療養院、啟智與身障照護中心、教堂、青年會,並推展至海外與山地巡迴醫療、社區照護、安寧與老人長期照護。 70多年來,來台服務的會士逾 30 位,多為義大利籍,也包括斯洛維尼亞籍的范鳳龍醫師。他們終身奉獻,不改初衷,身後多長眠宜蘭。除了榮獲醫療奉獻獎之團體獎外,多位會士亦獲個人獎與「好人好事代表」榮譽;有些更被原住民視為聖人與慈父,事蹟收錄於學校課本。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