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超越戒嚴與內亂:法學權威給韓國與亞洲的12·3戒嚴周年啟示錄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超越戒嚴與內亂:法學權威給韓國與亞洲的12·3戒嚴周年啟示錄

  • 作者:韓寅燮(한인섭)
  •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 出版日期:2025-11-26
  • 定價:560元
  • 優惠價:79折 442元
  • 書虫VIP價:442元,贈紅利2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9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韓國「12·3戒嚴政變」一周年! 第一手戒嚴記錄 ╳ 專業法學視角解讀 ★中文版特別收錄——寫給台灣人的「作者序」與「事件後記」★ 首爾大學法學權威韓寅燮教授——全面剖析尹錫悅之亂的幕後衝擊 韓國史研究權威朱立熙教授──專業審定 ★ 當總統成為內亂的主謀,誰能守護憲法? 重新思考「戒嚴」一詞背後的歷史陰影,發現憲政體制在關鍵時刻的韌性;以法學視角,記錄人民如何在危機中守護民主! 本書不只是韓國戒嚴周年啟示錄,更是獻給東亞憲政發展的行動指南! 【12·3韓國戒嚴大事記】 ▶2024年12月3日:尹錫悅總統於晚間發表緊急談話,宣布全國戒嚴 ▶2024年12月4日:國會深夜以190票贊成全票通過解除戒嚴法案 ▶2024年1月15日:公調處強制進入總統官邸拘捕尹錫悅 ▶2025年1月26日:檢方正式起訴尹錫悅涉嫌領導內亂 ▶2025年4月4日:憲法法院經過十次辯論通過尹錫悅總統彈劾案 ▶2025年6月3日:舉行新任總統選舉,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勝出 ▶2025年7月3日:國會通過戒嚴法修正案,禁止軍警妨礙議員進入國會 ▶2025年12月:目前,尹錫悅面臨內亂罪的刑事審判仍在進行中…… 2024年12月3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緊急戒嚴,全國瞬間陷入混亂。就在政權試圖發動「親衛政變」之際,國會議員不顧安危翻越圍牆、市民徹夜奔赴國會,最終讓這場原本可能演變為內亂的戒嚴政變,在短短一百五十分鐘內瓦解。 本書從這個歷史瞬間出發,記錄市民、國會與司法體系如何合力守住憲法,以「集體智慧」抵擋獨裁的擴張,將民主從危機邊緣拉回,最終完成歷史性的彈劾。 ■以歷史現場為基礎,結合法學專業與公民行動的民主見證錄! 本書《超越戒嚴與內亂》正是這段重要歷史過程的全記錄。作者韓寅燮為首爾大學法學教授,長期關注刑事法、憲政危機與人權議題,亦是1980年光州事件時身歷戒嚴恐懼的青年,深知軍事獨裁與國家暴力留下的創傷。四十多年後,他以即將退休的學者身分,再次面對戒嚴內亂的現實衝擊。 韓寅燮在得知戒嚴宣布的當下,創傷記憶再次浮現,他意識到,自己的學術生涯絕不能以戒嚴時代的回歸作為結束;當政權赤裸裸地顯露出獨裁化的症狀時,國民身為憲法守護者,有義務挺身而出,找回憲政秩序。 從戒嚴宣布的第一時間起,韓寅燮便開始在社群媒體發表文章,以法律人的筆,記錄下局勢發展、整理相關重要文件,並針對「戒嚴」與憲法的法律知識回應市民們的疑問。本書便是集結了直到尹錫悅遭彈劾為止,韓寅燮在此過程中所留下的文章,並獨家收錄中文版序及增補後記,持續追蹤後續總統的補選過程,構成一部當下仍在進行中的韓國憲政演變的文字見證。 ■韓國快速守住民主的依據,是來自過去憲政史累積的憲法精神! 書中不僅跟隨事件發展,及時寫下時局分析,更具體從憲法法條深入探討「戒嚴」與「內亂」的定義,以及彈劾尹錫悅的正當性。「一二三內亂」之所以失敗,首要原因即是韓國憲法規定:「當國會以過半數決議要求解除戒嚴時,總統必須遵從。」為此國會議員們深夜翻越圍牆進入議場表決,才得以迅速終結戒嚴。 自1948年成立以來,韓國堪稱是東亞經歷戒嚴次數最多的國家。韓國憲法也在戒嚴、內亂與威權統治下不斷扭曲與重生,才形成如今完備的樣貌。既有李承晚強行修憲延任、朴正熙以「維新憲法」鞏固獨裁,使憲法淪為權力工具;也有「四一九民主革命」、「光州民主化運動」等,人民以抗爭逐步實踐憲法精神,為民主化累積能量。 到了1987年的「六月抗爭」,國民終於迫使全斗煥讓步,無法像過去那般強行發動戒嚴;隨後實現的第九次修憲,即加入了包含總統直選、國會過半數決議可解除戒嚴,以及設立可審理總統彈劾案的憲法法院;而2017年的朴槿惠就是韓國史上首位被憲法法院裁定罷免的總統。 ■憲法並非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活在每一位公民心中的共同契約! 本書同時也是一部「公民哲學書」,展示了法律不僅是冷峻的條文,也是一種集體意識的展現:當人民理解憲法、捍衛憲法,民主才得以存續。作者強調「國民守護國會、國會守護國民」的信念,為12月3日當晚國民與國會罕見地打破意識形態的分裂團結一致,下了最合適的注腳。 從戒嚴現場到憲法法院判決彈劾,從社群媒體發文到國會現場見證,韓寅燮將法律語言轉化為民主語言,讓複雜的法理變成人人可懂的公民對話。 2025年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以八比○票數通過尹錫悅總統彈劾案。尹錫悅的「一二三內亂」讓世界各國看見:民主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必須世代守護、隨時抵抗權力濫用的成果。歷史往往在不經意間重演,但本書證明了人民的選擇能改寫命運。 ■對照台灣與韓國的民主化歷程,兩國的歷史幾乎互為倒影! 1987這一年,韓國終結了二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台灣則是結束了持續三十八年的戒嚴體制;韓國與台灣的總統都是透過直接選舉,累積了數次的政權交替;再者,也都各自致力於「韓國五一八」與「台灣二二八」的轉型正義工作。韓國長期存在南北之間軍事對立的問題,而台灣也因兩岸關係形成長期緊張的局面。 正因如此,作者在中文版序中特別寄語台灣讀者:如此相似的歷史軌跡與民主化抗爭過程,確實需要彼此透過市民與學術交流交換資訊,互相產生正面影響;願韓國的此一案例可以成為反面教材,讓戒嚴成為兩國博物館裡展示的記憶,也願韓國與台灣的民主化經驗互相照亮,彼此形成模範。 本書不僅屬於韓國,更屬於所有正在思考「如何守護民主」的世代,包括了同在亞洲的台灣。它是一面鏡子,映照我們是否有勇氣面對權力失序的瞬間。透過本事件與本書所反思的韓國與台灣從戒嚴到民主的平行歷程,也為東亞民主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歷史鏡像。 沈旭暉│國際關係學者 李明哲│人權工作者 阿 潑│文字工作者、作家 夏 珍│風傳媒總主筆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 鄭乃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 ——誠摯推薦(依筆畫排列)

目錄

●中文版序_給台灣人的一封信 ●前言 ●第1章_創造歷史的日子 承載歷史的每一天|假新聞?是瘋了嗎?|戒嚴創傷|過去拯救現在|感到羞愧嗎?要堂堂正正地坦然面對|這就是總統破壞憲法的行為|不要輕率行動!|民主守護聯合|讓我們一起攜手完成彈劾 ●第2章_戒嚴與內亂 怎麼不好好做呢?|情急之下找出的關鍵條文:刑法第九十一條|由歷史創造的刑法第九十一條第二項|戒嚴佈告令第一號,本身就承認了內亂罪|偽善與我行我素的內亂首腦|「王尹」遊戲與統治行為|僅有總統權限、沒有權力|我不忠誠於人?王尹的內心 ●第3章_彈劾 憲法,制定得真好|從一開始就是確鑿的違憲、違法證據|緊急立法機構|法律人的詭辯與市民的常識|有序的下台?只有彈劾才是解答|邪惡無能的法律人|彈劾法定人數?閒言閒語真多|總統與總統職權代理的差異,天地之差|憲法法院的時刻 ●第4章_從彈劾朴槿惠到彈劾尹錫悅 轉印朴槿惠與尹錫悅的彈劾列車|走向「主權國民革命」時代|一九八七年的產物──憲法法院必須回應國民|改變最高法院院長、憲法法院院長的任命過程|主權國民革命隊伍沒有要求修憲|憲法、行政法、刑事法、法哲學家的時局宣言|學者的態度與法學教授的時局宣言 ●第5章_檢方與法院:「法治」與「檢治」的混亂 超越硬撐,前所未聞的扭曲法律|襲擊法院的暴徒|保護司法權、守護憲法是主權國民的義務|韓國法研究會,要致力於貼近國民|國際人權法研究會,司法部門是人權保護的最後堡壘|尹錫悅逮捕令的核發、羈押期間延長申請不許可、羈押起訴|尹錫悅審判庭決定撤銷羈押|檢方放棄即刻抗告,僅適用一天的法律|「僅為特定人」的詭辯與詐術達人 ●第6章_危急情況下公職人員的為人處世 解決危機的人|六十七歲翻牆的國會議長|緊張氛圍中一絲不苟的完成廢除戒嚴令|曹國、李盛潤、秋美愛國會議員的內心|公職人員在危機中該如何面對?|國務委員,有正確處理嗎?|「戒嚴是怎樣?」法務部柳赫監察官的辭職|「那是違法行為!」「不要跨過西江大橋」|警衛處法務官「阻擋逮捕令是妨礙公務」 ●第7章_憲法法院,最後辯論與最終宣判 憲法法院最終辯論感想|恢復「用流血守護的常識與平凡的價值」|今日,我們都是民主主義者|被汙染的憲法話語權與風格,應該回到原位|遲來的正義|從歷史累積的成果與自我否定的分叉路|君舟民水,憲法法院的權限也可能被剝奪|先攻後守vs.後攻先守|我一個人吶喊?|堅定的主文、美妙的文句|國家濫用緊急權的歷史|市民的抵抗與軍警消極執行任務|演出悲劇的喜劇演員與憲法法院的喝斥|引起誤會的宣判書、協商的產物? ●第8章_憲法與市民主權 民主市民的憲法提問與隨想|關於憲法價值與溝通方式|一步步走向改革道路|公搜處,不可能一開始就完美……|讓對手尊重與妥協的領導者|被剝奪的名字──「人民」|「一九八七年憲法」與修憲問題|五年單任制與帝王式總統制?|憲法,主權在全體國民|美麗的憲法,身為人的尊嚴與價值|主權國民有義務守護憲法、守護民主|日常須體現的憲法價值|憲法,以及當家作主|今日的大韓民國沒有王嗎? ●中文版後記_彈劾後到政權交替完成為止 ●附錄_尹錫悅彈劾審判之憲法法院宣判要旨

序跋

〈中文版序〉 二○二四年十二月三日,大韓民國總統突然宣布緊急戒嚴,自一九八一年以來,沉寂四十三年後再度聽到的戒嚴消息,讓每個人都難以置信,體認到事件嚴重性的市民朋友們紛紛趕往國會、徒手對抗軍警,國會也馬上議決解除戒嚴,終結總統這不到六小時的戒嚴嘗試。最終,總統在遭到彈劾、失去總統身分後,目前因內亂罪遭羈押、並接受刑事審判,同時其配偶也因各種權力型貪腐嫌疑,成為特別檢查官搜查與審判的對象。突如其來宣布的緊急戒嚴,讓韓國的民主主義面臨重大考驗,但韓國國民證明了「K民主主義」驚人的恢復力。 本書出版時,想起了在台灣的朋友,一九八七這一年,對兩國來說都是民主主義轉型的歷史分水嶺:韓國終結了二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台灣則是結束了持續三十八年的戒嚴體制。韓國與台灣的總統都是透過直接選舉選出,一次又一次地累積了政權交替的歷史;再者,就是致力於清算過往軍事統治之下發生的「韓國五一八」與「台灣二二八」的國家暴力。韓國長期存在南北之間軍事對立的問題,而據我所知,台灣因兩岸關係與台灣獨立問題也形成長期緊張的局面,深刻影響著台灣社會。如此相似的歷史軌跡與民主化鬥爭過程,確實需要彼此透過市民與學術交流交換資訊。 非常感激理解並關心韓國民主主義發展的朱立熙老師對於本書在台灣出版的不遺餘力。原書是以韓國讀者為對象,目標是成為在緊張政治局勢下的一本指引書,所以對台灣讀者而言多少會有些難以理解的部分,也期望能透過譯者的功力,能使本書成為一本讓台灣讀者參考的書籍。 希望韓國的此一案例可以成為反面教材,展示在市民與政治活動兩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將兩國圖謀發動戒嚴的人成為博物館的展示遺物,並且,讓韓國的民主化與台灣的民主化互相產生正面影響,彼此形成一個善循環,使兩國的交流更熱絡、互相成為朝向好的政治發展與市民能量的模範。 二○二五年九月首爾 韓寅燮 〈前言〉 二○二四年十二月三日,這天是我結束三十九年在大學的正規課程、正式邁入退休階段的日子。沒想到當天晚上總統突然宣布緊急戒嚴,那一瞬間,我心想:「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假新聞?呃,竟然是真的戒嚴?這瘋狂的……,真是出大事了!」當意識到這是現實的瞬間,我心中湧起了絕不能容許這種事情,必須挺身而出的堅決信念。 四十八年前的一九七七年,我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但可惜校園的浪漫只維持了片刻,隨即學校就全面禁止任何學生活動,監視與鎮壓成為日常。在朴正熙總統的緊急措施之下,大學等於是處於戒嚴狀態,而到了高年級時,更是直接面臨到真正的緊急戒嚴狀態,所以我的大學生活可說是始於戒嚴、也以戒嚴結束。十五年過後,對全斗煥、盧泰愚等屠殺與鎮壓的主謀,本來差點以不起訴處分收場,但在全體國民的努力之下,最終才能走到起訴與懲罰,自那之後,我以為緊急戒嚴這樣的字眼,只會被當作在現代史博物館之中才能回憶的歷史。當聽到其他國家發生政變或戒嚴的消息時,我都只覺得是落後國家的不幸新聞。一直以來我抱著這樣的自豪感生活,然而如今戒嚴的消息卻不是在過去、不是別的國家,而是現在、就在這個國家真實上演。就我個人而言,學生時代在戒嚴中度過,初任職教授時,深信軍事政權已然終結,沒想到居然在退休之際再次遭遇戒嚴事態。我的學生與教授歲月的最後一刻,絕不能以戒嚴時代的回歸作為結束。當政權赤裸裸地顯露出獨裁化、法西斯化的末期症狀時,國民身為憲法守護者,就有義務挺身抵抗,找回憲政秩序。 短暫的慌亂之後,全體國民紛紛出面糾正局勢。市民們真可謂以光速行動,迅速聚集,包圍了汝矣島國會議事堂、阻擋軍警進入,國會議員們也不顧自身安危,奔赴國會、通過解除戒嚴的決議案,讓緊急戒嚴在一百五十分鐘內就劃下句點。面對政權的「緊急」戒嚴,國民也以「緊急」的行動回應。國民與國會攜手,寫下民主歷史上的偉大功績,成功抵擋了這場戒嚴內亂。就連被動員執行戒嚴的軍隊與警察都與過往不同,當市民阻擋時,他們選擇後退,猶豫不前,有時甚至直接無視上級命令,從而避免了非法的擴散與人命的犧牲。新形成的民、官、軍的泛民主連合徹底挫敗了戒嚴當權者那荒謬的企圖。 緊急戒嚴的執行被定性為內亂罪,國會也提出總統彈劾訴追。雖然並非第一次就成功,但後續在國民壓倒性的要求之下,國會最終通過了彈劾案。參與內亂主要任務的執行者陸續來到國會接受質詢,並接受警方、檢方、公搜處(全稱:高階公職者犯罪搜査處)的偵訊調查,也幾乎全部遭到羈押與起訴。對於內亂主謀也發布了逮捕令。雖然這位主謀在漢南洞的總統官邸中,將警衛處當作私人武裝士兵,阻止逮捕令的執行,但這也只擋得了一時,在第二次執行時便不得不就範。隨後,憲法法院正式啟動彈劾程序,戒嚴主謀這一方不斷進行詭辯與煽動,對部分國民確實頗具效果,令人憂心局勢「是否會走到準內戰狀態?」然而,他公開恣意的施行戒嚴與內亂行為,是無法掩蓋或扭曲的明確證據。即便法院與檢方相繼出現前所未有的撤銷羈押決定與放棄即時抗告,使其一度獲釋,但刑事審判的車輪並未停止轉動,其罪行必將迎來與其惡性相稱的嚴厲制裁。最終,憲法法院作出了宣判,歷來只有兩次對總統有此類裁決: 「被請求人總統朴槿惠罷免」(二○一七年三月十日) 「被請求人總統尹錫悅罷免」(二○二五年四月四日) 要彈劾由國民選出、兼有行政權與國軍統帥權的現任總統的過程極其艱難,但對於背叛國民信任、嚴重違反憲法與法律的總統,實在是無法繼續讓其擔任總統一職,而彈劾就是國民給予這位總統成績的「死當」。根據過往經驗,總統彈劾需耗費超過三個月的時間,過程中需要突破重重關卡,在這期間國民也會分裂成不同陣營,政治上的操弄更是層出不窮,政局也隨之動蕩不安。不過,我認為積極推動彈劾案-審判過程的不是國會、政黨或憲法法院,而是來自國民的判斷與能量。兩度彈劾總統也並非是韓國政治失敗的表現,而是作為國家主權者「擁有悠久歷史與傳統的韓國國民」,再次重申主權,充分發揮出守護憲法力量的結果。 本書是以我在戒嚴與彈劾的局勢中所上傳的文章,以及這段時間的演講、對話為基礎集結而成。在宣布戒嚴後不到三十分鐘內,我就在臉書(Facebook)上寫下第一篇文章,題目是〈總統破壞憲法〉,文中強烈警告:總統宣布戒嚴已屬違法、非法的內亂罪行,若國會決議解除戒嚴,總統必須遵守。之後,在局勢發展的每個階段,也都持續在臉書撰寫文章,並從讀者的回應中獲得許多學習。在緊張的時刻,我數度於國會討論會上擔任主持人,協助討論進行;在市民的聚會中,也發表演說與進行對話;同時,也試著回應媒體的提問。透過各種場合的交流,我得以確認市民朋友想要理解憲法、法律條文與憲法精神的知識渴望,並掌握他們關切的疑問所在。具體來說,我整理了在「人權Plus」、「青年政策網絡」、「新路聚會」、「大學生集談會」、「刑事政策學會」等學術聚會中交流與對話的內容。由於這一局勢下的關鍵字為「戒嚴、內亂、彈劾」,因此我將本書書名定為「超越戒嚴與內亂」;又因為本書是與渴望健全民主主義的市民一起以憲法爲素材的對話,所以副書名為「國民寫下的憲法故事」(編註:原書副書名)。本書是以各種演講、對話的文字與語言資料重新彙整而成。雖然內容編排像是講座的形式,但閱讀時應按照發話當時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的時間點區分。成書過程中,我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出版社「亞馬遜蝴蝶」的代表吳承俊(音譯)的邀請與編輯;學生池敏雅(音譯)則協助將我的演講內容轉化為文字。韓國刑事.法務政策研究院的金大根(音譯)博士也不時提供我方向上的建議,並透過「更近一步探知」的單元補充學術性內容。獨自扛著攝影機記錄下歷史現場的媒體「mediamongu」也爽快地同意我使用他的照片,並完整提供他手上的影像。因此,本書可說是集結臉書、演講、聚會所凝聚而成的集體智慧與相互交流的產物。對我而言,這也是我在退休之後,立下要與「市民之海」同行的決心後,所結出的第一個果實。 彈劾的時刻與春天的到來一致。春天是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季節。然而這一切都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眾多生命竭盡全力,融化冬日的霜雪,方能一同開啟春天。當滿山遍野瀰漫春之氣息時,就能從中感受到一個又一個生命的熾熱與盼望。同樣地,我認為我們民主的春天,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每一位市民的奮鬥與渴望所凝聚而成的總和。願我們能一同迎接共同創造的春日。

作者資料

韓寅燮(한인섭) 首爾大學法學專門大學院教授。歷任法律與社會理論學會、韓國刑事政策學會會長。他擔任韓國刑事政策研究院院長期間,致力於發展人性尊嚴的刑事政策以及以證據爲基礎的犯罪學,並推動更名爲「韓國刑事.法務政策研究院」等,致力於擴大研究主題。 曾在司法改革委員會、法學教育委員會、法務部政策委員會、量刑委員會、公職人員倫理委員會(大法院)、法務.檢察改革委員會等機構中,積極推動司法、法務、檢察改革的制度化工作。亦曾參與法學專門大學院(Law School)、國民參與審判、公搜處的設立,並致力於矯正深夜偵訊等侵害人權的偵查慣例、推動良心拒服兵役者的替代役制度,以及曾為廢除與阻止執行死刑而努力。 著有《百年的憲法》、《街人金炳魯》、《在殖民地法庭為獨立辯護》、《刑罰與社會控制》、《五一八審判與社會正義》、《陪審制與市民的司法參與》、《走過威權主義的刑事法》、《韓國刑事法與法治》等。另有針對民主化運動進行深度對談的著作《人權辯論的時代》(與洪性宇律師合著)、《這片土地上的正義》(與咸世雄神父合著)、《那裡總有他在》(與金正男合著)等。 編著出版的書籍包括《以人類尊嚴為基礎的刑事法、刑事政策與制度改革》、《韓國的公益人權訴訟》、《法曹倫理》、《再審.時效.人權》、《國民的司法參與》、《良心拒服兵役與替代役制度》、《韓國現代史與民主主義》、《正義之法.良心之法.人權之法》、《性少數者的人權》等。

基本資料

作者:韓寅燮(한인섭) 譯者:陳聖薇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書系:matchstick 出版日期:2025-11-26 ISBN:9786267784198 城邦書號:A585005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