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傳記
三國群英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內容簡介

一次見識二十七位英雄豪傑。暢讀三國忠勇名將的歷史故事,辨別大是大非! 近年來,電玩界吹起了「三國熱」,這股復古風尤其在青少年之間,蔚為流行。拜電玩之賜,原本不喜讀文言書的年輕人,也成了愛道古談今的三國通。然而,不管要在遊戲中獨霸一方,還是想汲取前人智慧,成為人生戰場上的真英雄,閱讀「原典」與「文本」是瞭解三國的不二法門。引領現代人輕鬆掌握三國的精髓,便是本書的終極目標。 《三國群英》描述二十七位英雄豪傑,包括忠義武勇的代表人物關羽、粗中有細的萬人敵張飛、人格完美的武將趙雲、八百騎大破孫權的名將張遼、令人刮目相看的呂蒙、料必中策必成的陸遜、赤壁獻策大破曹操的黃蓋、不屈死義的烈將龐德……,以及他們的驍勇善戰,氣吞萬里如虎。 【名家推薦】 ◎「三國謀略無所不能:商戰、選舉、考試、升級、外交、政爭、軍事、把妹、搶愛人、打官司、搶工作、搞人際關係、維護夫妻或情人感情、對付台開、sogo禮券……都可拿三國智計應付裕如。我愛三國!!」 -卜大中 (蘋果日報總主筆) ◎「論故事精彩、人物生動,《三國演義》當然是第一。論洞悉策略、看透歷史人物,李安石也當然是第一。」 -公孫策 (知名歷史評論家) ◎「打開三國歷史,飽覽古人的智慧,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寬廣的胸襟。」 -李家同 ( 知名作家、暨南大學教授) ◎「沒有這套書,三國便只好是文言故事與電腦遊戲中的三國。」 -穹風 (網路小說作家 ) ◎「逞智慧,論英雄,三國風流人物,誰與爭鋒?」 -馬遠榮 (東華大學副教授 ) ◎「縱橫歷史,有哪個時代像三國,有那麼多各具風貌的英雄?走吧!讓我們走進安石先生獨具隻眼的三國世界裡,活出另一個自己的英雄!」 -馬寶蓮 (台北大學副教授) ◎「自篇篇織錦回文中窺知三國風雲,更能於筆翰萬鈞下讀出歷史借鏡。」 -張逸群 (台南一中校長)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看三國,風起雲湧,多少英雄豪傑,令人讚嘆,教人低迴;縱使大江東去浪淘盡,三國人物卻永留在人世記憶間。值得研讀,值得追尋!」 -陳美儒 (知名作家、建國中學資深國文教師) ◎「歷史通俗著作,應以不背史實為體,流暢易讀為相,傳達正確的史學理念為用。本書正是如此。」 -曾昭旭 (淡江大學教授) ◎「追溯歷史而不迷惑雜亂,欣賞英雄豪傑卻知其長短強弱,重回千年前重要戰役能洞悉因果影響,非這三本著作不行。它充滿智慧、條理與趣味,讓閱讀歷史成為順暢的溯源之旅。」 -廖輝英 (知名作家) ◎「三國風雲之所以動人,是因為人性在歷史動盪中做了最極致的表演,李安石這三本書夠精彩。」 -蔡詩萍 ( 知名作家、媒體人) ◎「有種身在三國時代,跟諸葛亮和周瑜當同學的感覺。」 -藤井樹 ( 網路小說作家) ◎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負責人)、劉德惠 (知名製作人)、禚宏順 (知名製作人)聯名推薦!

目錄

【代總序】三國史中有我師 ◎王安石
【序】 ◎王安石
 
一、呂布──三國第一勇將
二、關羽──中國忠義武勇的代表性人物
三、張飛──粗中有細的萬人敵
四、趙雲──人格完美的武將典範
五、姜維──壯志難酬的蜀漢最後大將
六、王平──最有謀略的文盲大將
七、張遼──以八百騎大破孫權十萬軍的曹魏第一名將
八、張郃──第一個戰勝諸葛亮的名將
九、徐晃──勝關羽解樊城之危
十、于禁──嚴人寬己晚節不保的二臣
十一、龐德──力拒關羽不屈死義的烈將
十二、曹仁──愈挫愈勇的曹家第一悍將
十三、鄧艾──第一個改變三國版圖的悲劇英雄
十四、鍾會──機關算盡太聰明
十五、許褚與典韋──勇士戰士死士
十六、呂蒙──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專家
十七、陸遜──夷陵大戰的全勝英雄
十八、陸抗──東吳晚期的中流砥柱
十九、甘寧──快意恩仇的血性漢子
二十、周泰與淩統──捨身救主的忠烈勇將
二十一、賀齊──進擊山越,為東吳開疆闢土的英雄
二十二、步騭、呂岱與陸胤──拓地嶺南的東吳三將
二十三、黃蓋──赤壁獻策大破曹操的英雄
 

序跋

【代總序】三國史中有我師  ◎文/李安石
  中國是個史學極發達的國家,史書汗牛充棟,其中,陳壽的《三國志》和《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列為最好、最重要的「四史」。   在漫長的四千年中國歷史中,曾經走過成千上萬,在各個領域引領過風騷的奇才異能之士,其中,有三個最為人所熟知,千百年來普受億萬人尊仰的人物:孔子、關公與孔明,而後兩人,就是三國人物。   相對於其他朝代而言,三國史為期甚短,嚴格而言,不過六十年﹝從公元二二○年曹丕代漢建魏,到公元二八○年晉滅吳為止﹞。即使最廣義的三國史,也不過九十六年﹝從公元一八四年黃巾之亂起算﹞。   不僅時間短,三國也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少的時代。在公元一五七年﹝東漢桓帝永壽三年﹞時,全中國還有五千六百四十八萬人,到了三國時,魏、吳、蜀加起來,不過一千三百一十四萬人。短短六十幾年時間,人口遽減了四千多萬,最大的原因,就是戰爭與飢荒。換句話說,在廣義的三國時代裡,整個中國,大都處在極度動盪不安之中。然而,以一個只有一千多萬的人口,一百年不到的朝代,三國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受人重視的時代。非但如此,其受喜愛的程度,甚至超過了最有創造力的春秋、戰國。   除了關公、孔明的奇幻魅力,以及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國是個在人才方面百花齊放的偉大時代。   清代史學大家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中說道:   「人才莫盛於三國,亦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   旨哉斯言,一語道破了三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特點。   事實上,就政治、軍事、經濟、文學、德行、智略……等各方面而言,三國無不奇才輩出;抑有進者,在勇士、義士、烈士、智士、高士、奇士、國士……方面,三國更是集一時之盛,而其質之精、量之多,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更是少見。   以政治精英而言,曹操、劉備、孫權,都是能得人心,盡人力,才足以開基立業,能足以安邦定國,並引領過一時風騷的大略奇才。曹、劉都是白手起家的曠代英雄;前者掃平了群雄,結束了天下紛亂的局面,統一了北方。後者入據荊、益,建構了足以與魏、吳雙強相抗衡的蜀漢。孫權雖有些父兄餘蔭,但卻能以一個後生晚輩,全力經營江東,坐斷東南戰未休,力抗曹、劉這兩個老江湖。   弔詭的是,歷史給了這三雄縱橫馳騁的舞台,卻又讓他們彼此互為競爭對手,也因為三人旗鼓相當,誰也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終三人之世,僅能維持三足鼎立之勢而已,而這正也是三國之所以精彩、動人乃至偉大的最重要原因。   細數一下歷史,從沒出現一個像三國這樣,三個一流雄才相爭的局面,不妨檢視一下幾個最偉大的開基立業之主,是如何取得天下的?   秦始皇固為霸才,但到底是憑藉幾代人、數百年的經營,才得以獨大的一強對六弱,順勢摧枯拉朽地掃滅了六國;劉邦文不能提筆為文,武不能上馬馳騁,但他命大福大,不但幾度幸運地死裡逃生,上天還特別眷顧地給了他韓信、張良、蕭何三大曠代奇才,以四對一地挑戰有勇無略而又頻頻失機的孤家寡人項羽;李世民雖極有智略,但對手李密、蕭銑、王世充、竇建德……等,雖也能擁兵暫成一方之霸,但一來德不足以服人,二來才亦不足以盡人,充其量不過是二、三流角色,根本不足以當世民一擊;趙匡胤更是歷史幸運兒,身處「時無英雄」的亂世,隨便搞個陳橋兵變,就黃袍加身。而他面對的,不是柴家孤兒寡母,就是李筠、李重進、李煜、劉鋹這些純粹陪走過場的龍套,當然取天下易如反掌了。   三國之所以精彩,關鍵就在於曹、劉、孫三雄從無到有的聚眾用士、開疆闢土的過程,以及彼此間奇謀迭出,高來高去的明爭暗鬥。其間的過程決非獅子對兔子的一面倒戲碼,而是龍與虎間的高手大對決。   除了曹、劉、孫之外,諸葛亮和關羽更是把三國的歷史知名度推向高峰的兩大關鍵人物。前者以其完美的道德形象與全面性的才學知名,早已成為智慧的象徵;後者則因忠義勇武,成為中國武將的代表│號稱武聖。少了這兩人,即使有曹、劉、孫三雄,三國也將失色不少。   就軍事將才而言,除了戰國之外,歷史上,很少在同一時間內,同時出現過這麼多指揮若定,能在談笑間將檣櫓灰飛煙滅的疆場英雄。   周瑜在赤壁大戰中,以三萬兵大破當時的超強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為天下三分奠定了基礎,早成了傳頌千古的風流人物;呂蒙則用兵如神,屢屢不戰而屈人之兵,終為東吳奪取了荊州,讓孫權的江東霸業,更形穩固;陸遜則最能料敵相敵,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夷陵大戰中,將劉備殺得全軍覆沒,使蜀漢由盛轉衰;陸抗曾以一敵四,破平步闡之亂,並以一身之力,頂住西晉壓力,延後了東吳國祚八年;張郃不但勇略兼備,更是第一個打敗諸葛亮的曹魏名將;司馬懿最善於審時度勢,因事制宜,曾全面地主宰了新城、遼東兩場戰役;鄧艾則擅長出其不意,終以奇兵滅蜀,成為打翻三國拼圖的第一人。   在文學大家方面,曹操的文才,在歷代帝王中,獨步千古,光一首〈短歌行〉,就足以讓他和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流詩人比肩了;曹丕是歷史上第一位文學理論家;曹植是文思最敏捷的天才;以王粲為首的建安七才子,則曾文領風騷。   搞經濟的高手方面,諸葛亮讓蜀漢物阜民豐,社會安定;棗祗、任峻建置屯田,基本上解決了困擾曹魏已久的糧食問題;徐邈為涼州刺史時,把向來苦乏糧穀的涼州,治理得家家豐足,倉庫盈溢;杜畿則是讓河東百姓安居飽足,倉廩充實的天下第一太守。   在智略奇才方面,簡直是三國的特產。和軍事將才一樣,除了戰國之外,歷史上,從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同時出現過這麼多總明絕頂且富於奇謀偉略的人傑。最具代表性者,自然是諸葛亮,此外還有:龐統、法正、沮授、田豐、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荀彧、荀攸、劉曄、郭嘉、賈詡、蔣濟、程昱、司馬懿……,其中任何一人,都是足以為國師的大才。   然而,三國之所以動人,之所以偉大,還不僅於此,在那個艱難混亂的時代,三國人更是器宇軒昂,經常步履從容地以生命為大是大非與真理情義背書,充分展現了最高的道德、最純的志節、最堅定的勇氣、最動人的義氣、最具縱深的智略乃至於最悍猛的勇武,不斷地創造典範,不斷地寫下傳奇,建構成一部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三國史!   三國人物的全面性,尤其令人津津樂道!   論勇將: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張遼、曹仁、甘寧、文鴦……,都是萬人敵。   論勇士:許褚與典韋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即使面對烏獲、孟賁,也不遑多讓。   論義士:有陳容、太史慈、淩統、陸胤、是儀、嚴顏、東吳四壯士……。   論烈士:有臧洪、龐德、閻溫、傅彤、程畿……。   論高士:有管寧、邴原、田疇、王修、袁渙、張範……。   論奇士:有蓋勳、陳登、賈詡、虞翻、嵇康、華佗……。   論國士:有諸葛亮、龐統、荀彧、荀攸、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   然而,三國之所以精彩、動人,不僅是這些留名青史的檯面上人物,連最底層的小百姓、小士卒乃至於深閨中的婦女,也頻有佳作。不僅如此,在整個三國時代,除了董卓、孫皓、李傕、郭汜、呂壹……等少數人之外,幾乎沒有罪不容誅的大奸大惡,讓人不禁對三國時人普遍的高格調與大格局,驚歎不已。   曹魏名臣賈逵,早年代理河東郡絳邑長時,袁譚部將郭援來攻河東,所經城邑皆下,只有賈逵堅守不動,郭援請來援兵強攻,絳縣將潰,城中父老與郭援約言,不傷害賈逵即降。城破後,郭援知道賈逵富於聲名,想任他為將,左右人強引賈逵叩頭領受,賈逵怒斥拒絕,郭援一怒,要殺賈逵,絳縣吏民知道後,爬上城頭大吼:   「負約殺我賢君,寧與之俱死!」   連郭援左右都被賈逵感動,紛紛為之緩頰,郭援不得已,只好暫時放過賈逵,把他關入大牢,擇日開刀。   賈逵在牢中對守衛感歎道:   「難道這裡沒有好漢嗎?為什麼讓義士屈死於此!」   有個叫祝公道的人,與賈逵非親非故,聽到賈逵這話,憐惜他因義受難,半夜裡劫獄,把賈逵放走。   郭援破敗後,賈逵才訪知恩人姓名。後來,祝公道犯法當斬,賈逵力救不得,遂為他服喪,以表謝意。   杜畿在擔任河東太守期間,政績傑出,極得民心。曹操征漢中時,河東郡負責派五千人運糧,受召的郡民都彼此互勉道:   「人生總有一死,但不能辜負我們府君。」   全程竟無一人逃亡,順利地把糧秣運抵漢中。   吳主孫皓,是個大暴君,上台不久,便把東吳搞得民盡國竭。有一次,居然還自不量力的親率大軍,並帶上太后、皇后及後宮數千人,打算北伐西晉,路上碰到大雪,道壞難行,孫皓竟下令全副武裝的士兵,每百人拉一車,當場累死、凍死了許多人,兵士們都憤怒地揚言:   「如果碰到敵人,一定倒戈。」   孫皓一聽,怕了,這才回師。   公元二五七年﹝魏甘露二年﹞,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反,相持一年後,兵敗被殺,手下親信數百人被俘,個個自動排列,聲言「為諸葛公死,無恨」,魏軍每殺一人,就問降不降?降即不殺,但沒有一個人屈服,最後全部被斬。   東吳丹楊太守孫翊,為部屬媯覽、戴員所殺,媯、戴並打算以丹楊郡投曹魏。   孫翊夫人徐氏,雖身陷危境,卻能運用智謀,連絡了幾個孫翊舊將,設計殺了媯、戴二賊,不但為夫報了仇,還保全了丹楊郡。   所謂「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三國人物之精彩,由此可見矣!   事實上,論三國英雄,說三國之史,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筆者和多數人一樣,在少年時期,就讀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當時,就曾為書中的故事與人物所著迷。隨著年紀漸長,閱讀日廣,慢慢地對書中許多不合邏輯且幾近神話的情節如:關羽斬華雄、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公瑾、既生瑜何生亮……;以及曹操、周瑜、魯肅等人的真實面相……產生懷疑。於是轉向陳壽的《三國志》正史求答案,發現《三國演義》中諸多不符史實之處,尤其對關羽、諸葛亮、劉備揄揚過度,而對曹操、周瑜、魯肅……等又極盡扭曲醜化之能事;事實上,諸葛亮誠然智謀超群,才德兼備,基本品質接近「聖人」,但也決非無所不能的神人;關、劉的確是中國歷史上一流的英雄俊傑,一樣也非完璧無瑕;更離譜的是,把曹操寫成大奸大惡的大黑臉,周瑜則是個鼠肚雞腸,老被諸葛亮耍得團團轉的無才無德的庸夫俗子,魯肅則成了個呆頭呆腦的好好先生。然而,真實的曹操,非常人性化,有其陰暗面,更有其光明面。曹操的陰暗面,在於不容邊讓、屠徐州、殺楊修、崔琰……等;但他的光明面,更值得讓人稱道,光看他對待關羽、陳宮、臧霸、張繡……這些敵人,乃至於徐翕、畢諶、魏……等叛徒的大度雍容,就充分表現出他是個具有大格局、大器度的大政治家,他的才略,即使面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不但毫不遜色,在文學創作及學識方面,更遠非這四大帝王所能及,只是運氣不佳,碰上了劉、孫這兩個強勁的對手﹝劉、孫亦當如是﹞,才讓他始終難圓統一天下的美夢。   周瑜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可人兒,幾乎集合了所有優點於一身,不但是個風流倜儻的美男子,而且能文│極懂音律,更能武│用兵如神。更難得的是,雖有大功、居高位,卻不恃才傲物,不盛氣凌人,對主上忠心耿耿,對部屬大度寬容,連原先很不服他的老將程普,也不免口服心服地讚道: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赤壁大戰時,若少了他,曹操早已統一天下,哪還有什麼「三國演義」!   魯肅則是東吳第一號大戰略家,生性慷慨,喜解人患又勇武。他初見孫權,就為東吳建立了日後建國綱領│拋開不可復興的漢室,先求鼎足江東,觀天下之變,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建立漢高帝之業。不僅提升了孫權的眼界,更放大了東吳的格局,其戰略高度,直追諸葛亮的〈隆中對〉,和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   近年來,拜電玩之賜,三國故事,頗風靡於一時,但電玩大都本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當作小說看則可,當作歷史來讀則極不宜,鑑於正史未暇讀、未易讀,筆者遂決定以陳壽的《三國志》為基礎,編寫一系列的三國故事,除了提供一個從正史的角度認識真正的三國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寫出個人自家對歷史上頂天立地、嶔崎磊落人物的一些體會,來與相識、未識的朋友互相切磋。   公元一六六四年﹝清康熙三年﹞,亡明遺老張煌言﹝蒼水﹞抗清失敗後,不久被俘,檻車解送杭州,路過家鄉鄞縣,在與親友訣別時,寫下了一首動人的〈甲辰八月辭故里〉詩作: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慚將素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對於一個有志節的士大夫而言,面對國亡家破,只有以于謙、岳飛為師,一死報國而已!   對於一個世亂道亡的時代,所最欠缺、所最應師法的則是:什麼是是非?什麼是情義?什麼是格調?什麼是格局?什麼是智謀?什麼是勇氣?而就這幾點而言,三國史中有我師存焉! 【序】 ◎文/李安石
  三國的疆場英雄之多,可比美戰國時代,而其知名度之高,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   原因有二:   一、三國是個戰爭頻率最高的時代,平均每一年兩仗,有「市場」就有「供應」,三國戰將因此應運而生,而且量多質亦精。   二、三國曹、劉、孫三雄,都是歷史上第一流的開基立業之主,三人的共同特性,都是擅於用人,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裡說:   「曹操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   雖然方式各異,但效果則一,三國疆場英雄因而奇才迭出。   在勇將方面,以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為代表。   呂布是三國時期,個人武藝最高強的武將,不但武功高,人也長得極漂亮,號稱「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菟」。然而,呂布的角色,不僅是武將,而且還是曾稱霸一方的割據群雄之一,在三國人物中,是最具有戲劇性的角色之一。   關羽是中國歷史上武將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勇武、忠義的象徵,曾經單槍匹馬於萬軍中斬殺悍將顏良,建立了萬人敵的威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都想遷都,以避其鋒,是他生平的功業巔峰,由於驍勇善戰以及對劉備忠心耿耿,而普受世人尊仰,使他和孔子、諸葛亮並駕齊驅,成為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三個中國人之一。   張飛則以「猛」著稱,生平代表作有二:在當陽長阪以一身力抗曹操五千大軍,一聲怒吼,嚇走了曹軍。其二是在攻益州時,義釋劉璋大將嚴顏,這個故事後來被文天祥寫入〈正氣歌〉這個千古名篇中。   趙雲的武功不在上述三人之下,但沒有這三人的缺點,呂布有藝而無行、無識;關羽恃才傲物、盛氣凌人;張飛則過於粗猛。整體而言,趙雲幾乎是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他忠心、勇武、不好色、不貪財、有膽略、公忠體國,敢於對劉備抗顏直諫,堪稱武將典範。   呂、關、張、趙都具萬夫不當之勇,不但名震於三國,更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勇將,也因此,在本書中占有了相當的篇幅。   然而,三國的勇將中,還有一個長期被忽略的人物──曹魏五良將之首──張遼。   事實上,論勇悍,張遼不但不遜於上述四人,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呢!張遼生平最重要的功業,就是曾在合肥保衛戰中,以八百兵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幾乎創下了歷史上以寡勝眾的最懸殊紀錄。張遼式的爭戰,並不特別講求兵法,他的打法和西楚霸王項羽頗相似│純以氣勢取勝,但以結果論而言,張遼似乎又略勝項羽一籌,因為他從未吃過敗仗,讓人不得不承認,他是個天才型勇將。   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統帥方面,第一號人物自然是赤壁大戰的英雄周瑜,但因已編入《三國奇士與國士》中,此處不贅。   除周瑜外,三國最優秀、最會用兵的名將,莫過於陸遜、陸抗父子與呂蒙了。   陸遜幾乎是三國中,除了曹操和諸葛亮之外,最有才智的人了!他最擅長的是,料敵相敵,致人而不致於人,夷陵大戰中,面對來犯的具有絕對人數優勢的劉備大軍,他採取「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之策,讓劉備深入吳境數百里,等到敵人求戰不得戰,軍心因而怠惰時,猝不及防地展開攻擊,將劉備殺得全軍覆沒。劉備縱橫一世,連曹操、孫權都拿他莫可奈何,卻被陸遜一戰送進了歷史,蜀漢也因此由盛轉衰,陸遜的本事之大,由是可知。   陸抗是陸遜之子,虎父生虎子,陸抗的用兵之能,絲毫不遜乃父。步闡之亂中,陸抗面對包括西晉第一名將羊祜在內的四路強敵,圍點打援,輕鬆地擊退敵軍,順利平定了亂事,這場「西陵之戰」是三國打得最漂亮的戰役之一。陸抗的能耐,嚇壞了西晉,因而不敢再來犯,早該滅亡的東吳,因為陸抗的一柱擎天,又多撐了八年。   呂蒙的用兵之能,只能以「神」字形容,他是最懂得「上兵伐謀」的偉大兵家,經常可以不動刀槍,就「不戰而屈人之兵」,東吳之能取得荊州,他是首功。先是以信招降,再以說客剖析利害禍福,就輕鬆地拿下荊州三郡,後來又聲東擊西地以心理戰術孤立關羽,最後將關羽擒殺,順利奪取了蜀屬荊州,所花的代價最少,取得的收穫卻最多,歷史上,能如此用兵如呂蒙者實在太少了!   提綱挈領地介紹本書中幾個最重要的角色,其中詳情與其他人物,則有待讀者們自行「探索」,人物一樣精彩,故事也一樣動人。   最後,特別說明一點,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戰役過程、詳情都在《三國戰役》一書中,讀者們閱讀本書時,不妨和《三國戰役》一起配合著看,將更能抓住精彩的要點。

內文試閱

二、關羽 (161~219) 中國忠義武勇的代表性人物
■ 人物側寫   關羽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武將,一般人把他當做武聖,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通常稱他為「關公」而不名。   關羽之所以受到尊敬,甚至被奉為「關聖帝君」,是因為他的忠與勇。   關羽對老哥劉備的忠心,不容置疑。劉備被曹操打敗逃亡,他無奈投降,曹操很欣賞他的義氣、武勇,對他百般攏絡,但他在報了恩並得知劉備去處後,毅然拋下已在掌中的富貴,千里迢迢地跑去找劉備。   官渡大戰初期,他和曹操一起去解「白馬之危」,在萬軍中,單槍匹馬衝入敵陣,斬殺了袁紹旗下第一號勇將顏良,證實了他確是個萬人敵。   關羽有一般人所沒有的大優點,卻也有一般人所沒有的大缺點-恃才傲物,盛氣淩人。   關羽老瞧不起人,武功雖好,但謀略卻不怎麼樣,攻襄樊初期很順利,讓他威震華夏,但在徐晃和呂蒙南北夾攻之下,他雖有足夠的兵力,卻缺乏足夠的腦力應付,最後敗走麥城,讓被他罵成狗的孫權一刀給宰了!   大體而言,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根據統計,從公元前二○七○年夏帝啟開始,到一九一一年清朝滅亡為止,三千九百八十一年間,大大小小共打了三千八百零一仗,幾乎平均一年就開戰一次。
■第一線武將點將錄   戰爭次數這麼多,自然會產生許多英雄,論謀略,自然是孫武、吳起、孫臏;論事功,不外王翦、韓信、郭子儀;論勇猛,則首推慶忌、項羽、呂布;論壯烈,則莫如岳飛、于謙、袁崇煥……。然而,論知名度之高、後人尊敬之重,則莫過於關羽。但關羽在各方面,都遠不如上述諸人,而居然崇隆若此,所以,我們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武將;因為,他在歷史上的聲名,連諸葛亮都比不上,只有孔子才能和他相提並論。不過,本文不打算追究關羽盛名的由來,只想呈現這一代武將的真實形象;而這個形象,和大家所熟悉的《三國演義》裡幾近完人般的關公,頗有不同│關羽有很多人所沒有的大優點;同樣地,他也有很多人所沒有的大缺點。簡單一點說,關羽是一個被言過其實的神格化英雄。
■ 結交了劉備、張飛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州河東郡解人。青年時,因為在故鄉殺了人,亡命到劉備故鄉幽州涿郡,認識了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朋友兼好哥兒們劉備與張飛,從此展開了不平凡的一生。   當時,劉備在大商人張世平、蘇全等人的資助下,召集了一批徒眾,跟著校尉鄒靖討黃巾軍,逐漸累積戰功而除安喜尉,後來又領平原相;這段期間內,關羽和張飛追隨劉備,不避艱險地四處征戰,隨身護駕,三人因此建立了超越骨肉的革命情誼。   公元一九九年﹝漢建安四年﹞,劉備從曹操處逃至徐州,殺了刺史車胄,據有了徐州,遂派關羽駐守徐州重鎮下邳。   徐州原先是呂布地盤,呂布被曹操打敗,徐州歸屬於曹操,不料又被劉備奪走。劉備據有徐州後,又遣使與曹操的大敵袁紹連兵;曹操當然不能容忍,便派大將劉岱與王忠共擊劉備,結果被劉備打敗。劉備難得打了個勝仗,便對劉岱嗆聲:   「休說一個劉岱,就算一百個劉岱,我也不放在眼裡;若是曹公自己來,或許還有點機會!」
■ 因劉備吃敗仗而降曹操   劉備討了便宜還賣乖,曹操火了,親自率軍打劉備;劉備根本不是對手,三兩下就被打得丟盔棄甲,連老婆兒子都被曹操俘虜,只好逃奔袁紹。   劉備守不住徐州,關羽自然也顧不了下邳,曹軍很快將下邳包圍。曹操是最能識人用才的梟雄,很欣賞關羽的忠心勇武,便把素來堅持的「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明令丟開,派關羽的好朋友大將張遼入城勸降。   在張遼苦勸之下,關羽答應投降,但有個條件,一旦知道劉備所在,他就要離去找劉備,否則寧死不降!這種降法哪叫投降?張遼很為難,若據實以報,擔心曹操一怒殺了關羽;不講明嗎?又違背事君之道。最後,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   「曹公是君父;關羽則只是兄弟而已!」   決定先君父,後兄弟,還是把關羽投降的條件向曹操明說了;沒想到,曹操居然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很大度地說:   「事君不忘其本,這是天下義士啊!我只想知道,他什麼時候走?」   曹操不生氣,張遼很高興地對曹操說:   「關羽蒙受主公恩典,一定會報答主公的恩德才會走。」   關羽回報曹操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 於萬軍中斬顏良   幾個月後,袁、曹官渡大戰爆發。袁紹派手下第一號猛將顏良,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縣。白馬位於兗州和冀州邊界,等於袁、曹之間勢力的分水嶺,白馬若有失,等於曹軍防線出線缺口,袁軍將可長驅直入兗州;所以,白馬的地勢,非常重要,非救不可。   曹操親率大軍,直奔白馬,顏良沒想到曹軍來得這麼快,大驚之餘,急忙領軍來戰,曹操派張遼和關羽為先鋒出擊。關羽遠遠看到顏軍中的麾蓋,一馬當先,如入無人之境地直衝入顏軍陣中,在上萬兵眾環伺下,一刀將顏良砍死,取其首級從容而還;顏良兵眾被關羽的勇武所震懾,無人敢當;主將一死,餘眾潰散,白馬之危遂解。   《三國演義》中,為了突顯關羽之勇,說他曾在諸將討董卓時「酒尚溫時斬華雄」,又曾為曹操「斬顏良、誅文醜」。事實上,華雄是孫堅所殺,文醜則在官渡之戰時,死於亂軍之中。這三個人都是三國時代的勇將,但真正被關羽所殺的,只有顏良一人;但關羽是以個人之力,在萬軍中獨取上將首級;這種紀錄,在三國、甚至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亦屬少見,可見關羽武功之高,當不在話下。 ■ 刮骨療毒   事實上,關羽之勇,早就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了。   《三國志》裡特別記載了一個故事:   關羽因連年征戰廝殺,左臂曾被流箭貫穿,後來傷口雖癒合了,每到陰天,骨頭就疼痛不堪,於是找醫生來治。史書上沒說是華佗,但這個醫生顯然也很高明,他診斷的結果是:   「箭矢有毒,毒已入於骨,只有把手臂割開,把骨頭上的毒刮除才會好。」   關羽一聽,二話不說,把左手臂伸出,任由醫生處置;醫生將手臂肌肉割開,血流滿了盤器,刀刮臂骨時,還嘶嘶作響,但關羽絲毫不當回事,神情泰然地烤肉喝酒,和朋友們談笑自若;這種勇敢承受痛苦的能耐,更進一步形塑了關羽的武勇形象,他之所以廣受民間崇拜,此其一也!
■ 千里尋劉備   關羽以一身之力為曹操殺破顏良,幾乎兵不血刃地解了白馬之危,曹操擔心關羽因此離去,特別在平素的恩賜之外,另加重賞;但關羽一心一意向著劉備,覺得既已還了曹操的人情,也知道了劉備身在袁紹處,便把曹操對他的所有賞賜,分毫不差地全部封存,留下了一封拜別信,奔向劉備所在地的袁軍。   諸將們都覺得關羽不識抬舉,對曹公的如此抬愛不但不領情,還要離開投到大敵袁紹麾下,個個氣得想上馬去追殺關羽;但曹操在這時候,充分表現了他對關羽惺惺相惜的英雄本色,開口把眾將們的怒氣壓了下來:   「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這是多麼動人的一幕啊!   對曹操而言,關羽一去,等於助長了眼前大敵袁紹的勢力;但他欣賞關羽,明知關羽此去會成為未來的強敵,卻寧可放他走,也不願傷他、強留他。若非真英雄、大豪傑,曷克臻此?   對關羽而言,曹操不但為他破了「圍而後降者不赦」的明令慣例,還對他賜金封侯,禮遇之隆,在旗下所有武將之中,堪稱空前未有;非但如此,以曹操當時的實力,只要歸順了他,榮華富貴,立在掌中,建功立業,更指日可待;但他就是能捨得下,丟得開,回歸當時仍一無所有的舊主劉備,充分顯示了他的忠肝義膽,也因此建立了他的千古美名。   赤壁之戰結束,劉備順利地取得了荊州五個郡,關羽受任為襄陽太守、盪寇將軍,駐屯江北,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沒多久,劉備帶兵進入益州,留下關羽和諸葛亮共守荊州,諸葛亮後來奉命到益州支援劉備,關羽成了荊州最高行政首長。
■ 駐屯於功業興衰之地   公元二一九年﹝漢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攻取漢中後,自稱漢中王,隨即拜關羽為前將軍,授予符節、黃鉞,這等於給予關羽節制荊州五個郡的全權。就在這一年,關羽突然率軍攻曹魏大將曹仁於樊城,這一戰,不但使關羽達到了生平功業的最高峰│威震華夏;同樣地,這一戰,也使他從此由盛轉衰│敗死麥城。   樊城位於荊州北部,由於赤壁之戰時,大部分荊州地區都為孫劉聯軍攻取,曹屬荊州,只剩樊城以北一小部分地區。換言之,樊城位於當時的曹、劉邊界,關羽在這時候攻擊樊城,不無依循「隆中對」中,從荊州出兵,直搗長安,進窺洛陽;然後,劉備由益州呼應的戰略,否則,若沒有劉備批准或默許,關羽當不至於如此獨行其是才對。
■ 北攻襄樊,威震華夏   關羽是勇將、悍將,卻不是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將,但他初期的運氣實在很好;曹操派來救援的于禁和原屯於樊北的龐德兩路迎擊關羽,卻不幸碰到大霖雨,附近的漢水暴漲,平地淹水數丈,于禁的數萬兵眾全被俘虜,只剩于禁和手下數將登高避水,關羽軍乘大船圍攻,于禁窮途末路,被迫投降。龐德則力戰不懈,最後被關羽生擒,不屈而死。   關羽擒于禁、殺龐德後,遂將樊城重重包圍,順便將緊鄰的襄陽困住,曹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因勢孤力單,只好投降。不僅如此,附近的眾豪強也遙遙呼應,魏屬荊州,除了負隅頑抗的樊、襄兩座孤城之外,已盡在關羽掌中;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   對曹操而言,荊州若有失,曹魏重鎮許昌,將備受威脅。這下子,連曹操都打算遷都,以避其鋒了。這時,司馬懿和蔣濟給出了個好主意,狠狠地把關羽從巔峰給拽了下來:   「于禁雖敗,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劉備與孫權,外雖親內實疏,關羽得意,孫權一定不樂意。可派人勸孫權從背後偷襲,並許諾把江南封給他,只要孫權一出兵,樊城之圍即解。」   於是曹操一面遣使通孫權,一面派大將徐晃領兵去救樊城。
■ 拙於人和,交惡孫權   曹操的特使一到,正中孫權下懷,事實上,孫權早想和關羽算一算舊帳了。   關羽在守荊州時,孫權為了和關羽交好,曾派人向關羽求女為媳,沒想到關羽不但不答應,還對使者破口大罵:   「老虎的女兒怎能配給狗兒子!」   不僅如此,劉備得益州後,孫權要求與劉備重分荊州,並派出官員到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任職,卻全被關羽給趕了回來,孫權一怒,派呂蒙奪取了三郡,劉備知道三郡危急,命關羽從江陵南下奪回三郡。眼看一場孫、劉大戰即將爆發,正好曹操出兵攻漢中,劉備怕兩面受敵,只好與孫權重分荊州,雙方才暫時免除了一場兵災。
■ 從峰頂墜落—敗死麥城   但孫權對荊州的企圖心並沒有止息,對關羽的恨意更沒有消解。現在,既有曹操的支持,而關羽前面又有曹仁頂住,機會難得,於是派大將呂蒙從後方襲擊關羽。   合該關羽氣數已盡,一方面,面對來援曹仁的徐晃,關羽數戰不利,又聽到南郡的江陵有失,無奈之餘,只好撤退回師,樊城之危遂解。但關羽這一回頭,才發現自己已陷入有家歸不得的困境,後方老巢南郡早被東吳呂蒙給端了,前不得進,後不能退;關羽從此厄運連連,終致一敗塗地,不但丟了老命,失了荊州,還導致一連串負面效應,最後把「隆中對」的大戰略破壞殆盡,也讓蜀漢陷入了險絕之境。關於關羽失荊州、敗死麥城的詳情,請參考本系列《三國戰役》一書中的「從威震華夏到失荊州」篇,此處不贅。 ■ 恃才傲物,盛氣淩人   事實上,就關羽生平的為人處世來看,他的敗亡,不但不是偶然,而且是絕對的必然。   關羽性格有個極大的弱點──恃才傲物,盛氣淩人。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劉備和諸葛亮,從沒聽過誰,更從沒服過誰,而這恰好成了他最大的致命傷。   劉備得益州,取漢中後,便自稱漢中王,眾臣也跟著水漲船高,除一般文臣外,武將中,關羽受封為武職中最高的前將軍,張飛為其次的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三國演義》中,所謂蜀漢的「五虎上將」即由此而來;只不過,正史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而且,其中還少了個最忠肝義膽且智勇兼備的趙雲。   對這份受封名單,關羽唯一沒意見的是張飛;因為張飛是幾十年的老哥兒們,而且位階在己之下。但關羽一聽到馬超封左將軍,便老大不爽地寫信問諸葛亮,馬超算哪根蔥?並宣稱要到成都和他見個高下!諸葛亮知道關羽素性驕傲衝動,更怕他真的離開駐守地荊州,萬一敵人趁虛來攻,一旦荊州有失,不但戰略破局,益州更會有大麻煩;於是,趕緊回了封信,送給關羽一頂高帽子:   「馬超雖是文武雙全的一世之傑,但只是英布、彭越﹝漢初二個勇武有略的開國功臣﹞之流,只能和張飛爭個短長,遠不及你美髯公的絕倫逸群啊!」   關羽大樂,把信向賓客們展示,對馬超也不再有意見。   事實上,馬超是西涼名將,連曹操都曾對他忌憚三分,但關羽居然連馬超都不放在眼裡,對寂寂無名的老傢伙黃忠更不當回事了!   黃忠之所以受封,是因為劉備在攻取漢中時,力斬曹魏名將夏侯淵,立下大功的緣故。但關羽根本不管這些,不但拒受前將軍的印綬,還對劉備派來的使節費詩發飆: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 費詩曉以大義   關羽拒絕受封,就是抗命劉備;劉備不但是老哥,更是「老闆」、主子,關羽如此使性負氣,簡直不識大體之極,依法論法,這就是死罪。儘管劉備不會殺他,但他也未免太教劉備難堪了,如果連自家人都喊不動、管不了,他劉備還能成什麼功?立什麼業?幸虧費詩很見機,當場曉以大義:   「建立王霸之業,用人不能只有一套標準。想當年,蕭何與曹參從小就是漢高祖的好朋友,而陳平與韓信很晚才來投效,但論識位,韓信反而後來居最上;然而,從未聽過蕭何與曹參有什麼抱怨的。現在,漢中王以一時的功勞,隆崇黃忠;但在他的心目中,黃忠的分量能與您相比嗎?事實上,大王與君侯您名為君臣,實則一體,休戚相關,禍福與共。依我的愚見,君侯您不宜計較官位高低,爵祿多寡。我只是個使者,奉命辦事,君侯若不受任命,我也只好這樣回去,但我很為您的舉動感到惋惜,很擔心您有一天會後悔啊!」   費詩情辭懇切,入情入理,關羽大為感悟,這才受拜。   關羽連馬超、黃忠這樣的名將都不放在眼裡了,對手下部將就更別說了!
■ 敗給了小人   關羽有兩個很不成材的部屬,麋芳與傅士仁,這兩人不但無能無行,辦事更是不力,平素就老吃關羽排頭;但離譜的是,關羽對這兩人雖輕視又不信任,卻在出兵北攻樊城時,讓兩人負責鎮守大本營南郡的重任;麋芳駐郡治江陵,傅士仁屯公安,並讓他們負責後勤供輸,結果,終於慘敗在這兩人手裡。   麋、傅兩人平素受盡了關羽的鳥氣,但懾於關羽的威勢,大氣不敢吭一聲,便趁關羽遠在前線,展開消極抵制。關羽在樊城辛苦征戰,發現兩人在後方搗蛋,氣得破口大罵:   「這兩個混蛋敢耍花樣,回來非得好好整治整治不可!」   麋、傅二人知道關羽發火後,又氣又怕;關羽那臭脾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真要辦起人來,他們的兩顆腦袋絕不夠他玩的;正好東吳大將呂蒙派人招降,兩人便趁機歸順,南郡就這麼丟了。   南郡一失,另兩個隸屬蜀漢,位於南郡之南的零陵、武陵二郡也起不了作用;沒多久,也被呂蒙順利取得;這時候,關羽唯一的機會,就是向最近的,駐守於上庸、新城的孟達、劉封求救;但兩人都推託不肯出兵,關羽窮途末路,最後被吳將潘璋生擒。   孫權俘虜了關羽,本還想勸降收為己用,藉其勇武以敵曹、劉,但左右勸他:   「狼子不可養,否則必為害;曹操當年不殺關羽,才弄成今日的樊城之危,  甚至還考慮遷都,難道我們還要重蹈覆轍嗎?」   關羽因此永遠地走進了歷史!
■ 死後引起的效應—夷陵大戰   關羽之死所引發的效應之大,遠超過當時人的想像;據有荊、益,再從荊、益分二路攻中原,中原一定,再力圖興復漢室,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裡的最高戰略;荊州一失,戰略立刻出現大缺口,中原之路由近變遠。   兩年後,劉備為了奪回荊州,並為關羽報仇,不聽眾臣勸阻,傾全國之力攻東吳,結果,慘敗於夷陵;蜀漢因而國力大衰,致使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一死,就確定了蜀漢的日後必亡!   歸根究柢,劉備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蜀漢之所以搞成這樣的局面,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關羽;志大才疏讓他盲動躁進,驕慢剛愎讓他到處樹敵;衡之歷史,這種性格的人,沒有不敗亡的。有鑑於此,當我們在崇奉這位「武聖」時,是否也該記取有勇無謀的教訓呢?

作者資料

李安石

喜讀史書,專研歷代兵法大家,為暢銷書《你能懂的孫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同步思考》作者。

基本資料

作者:李安石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縱橫歷史 出版日期:2006-08-14 ISBN:9789861247151 城邦書號:BH3003 規格:膠裝 / 單色 / 2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