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
聖城大馬士革的滅絕與重生:1860年敘利亞大屠殺與現代中東的建立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
為無聲者發聲:達賴喇嘛的七十年和平抗爭,守護西藏及其人民的自由與權利【首刷限定尊者扉頁印簽】
-
戰爭論圖解【經典新校版】
-
查無此史: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印度其實沒有咖哩?西班牙人沒有滅掉阿茲特克?深度尋訪歷史上最「偉大」的謊言與真實
-
看懂世界的1001個符號:解析標誌、神祕象徵、文化密碼與視覺隱喻的圖像指南
-
記憶之城:不一樣的京都
內容簡介
《藝術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透過媒材和技法,解析大師名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150多幅的彩色畫作或藝術品,搭配文字解說,能清楚與欣賞所討論藝術品的細節,理解媒材和技法的運用。
米開朗基羅是如何繪製西斯汀教堂壁畫的?透納是如何成為水彩大師的?
從插畫墨線的複印技法到絲網印刷畫作,安迪沃荷的機械化創作是如何形成的?
草間彌生又是如何創造出迷人的「無限房間」?
這本書不只可增強我們看藝術作品的體驗,更可深入暸解名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以及為什麼藝術如此重要。
本書深入探討歷史上偉大藝術品的技法和媒材運用:
媒材與技法:詳細解說畫作媒材的特性與歷史意義,說明它們如何影響最終的藝術效果。
歷史與文化背景:說明每件藝術品的歷史背景,幫助讀者理解創作這些藝術品的文化和技術環境,以及對媒材和技法討論的深度。
比較分析:書中包含作品比較,幫助加深對藝術品的理解,讀者可看到不同藝術家如何利用相似的媒材或技法創造出多樣的效果。
邊欄與額外資訊:每幅畫作均提供創作者、創作年代、媒材等資訊,或與其相關的文化歷史等有趣故事,以及細部的解說畫作技法與媒材等。
《藝術的祕密》
書中揭示了藝術作品中的隱藏信息、象徵意義和符號學。全書共八大章節,每一章節皆聚焦於一種獨特的探索方式,說明藝術史學家與科學家如何攜手合作,逐步揭開那些隨著時代流轉而被掩蓋、隱藏,甚至徹底抹去的真相。例如在「窺探畫層」中,透過達文西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展示了新技術如何穿透作品的表層,在不對其造成損害或改變的前提下,呈現出原始樣貌。「隱身於畫」探討了卡拉瓦喬等藝術家如何巧妙地將自身形象融入畫作之中。「藝術審查」分析了迭戈等大師那些因道德名義,而遭到修改甚至摧毀之作。「服飾語彙」揭示了服裝背後所傳達的遠超過風格本身,在提香、芙烈達等的肖像中表露無遺。「未竟之作與缺失碎片」探究了那些遭破損但其殘存部分依然蘊藏完整力量的作品。
在策展人和修護師的最新洞察指引下,讀者將有機會進入檔案室、畫廊與實驗室,揭開那些隱藏的藝術面貌。借助他們敏銳的眼光、好奇的心態與尖端科技,這些專家帶領我們以全新的視野來重新審視這些受人推崇的藝術作品,並見證它們的蛻變。
延伸內容
《藝術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江學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郭怡汝|臉書專頁「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主理人
對純欣賞者而言,媒材是展現藝術作品內容的重要物件,觀賞時還是聚焦於作品的內容與意義為主,較少思考媒材特質如何為藝術家呈現作品情感。雖說藝術家選用媒材可能具有創作的時空意義,例如東方水墨、西方油彩。或是不同時代風格不同時,媒材在藝術家的創意應用之下,能產出獨特風格。本書難得的以藝術創作媒材為主軸,論及藝術世界最常見的媒材,並以名作為案例說明,讓讀者能更接近創作者選用媒材的意義。__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江學瀅
《藝術的祕密》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江學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吳盈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副教授
蔡舜任|知名藝術修復師
觀賞藝術作品時,我們時常忽略藝術家之外,與作品相關的人、事、物。這些看不見的事物包括探究藝術作品時代意義的藝術史學者、修復年代久遠作品的文物修復者、研究媒材成分與年代的科學家、被藝術家所描繪的對象,甚至是製作藝術作品媒材的各類媒材工匠等。上述隱藏於藝術作品表徵之外,幾乎隨著作品產出的脈絡所共同形成的內容,由本書作者提出問題,探究並揭開問題的答案,讀者必能在藝術觀賞過程獲得更多理解藝術的趣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江學瀅
從X光下的〈夜巡〉揭祕筆觸,到拍賣場被碎紙機「即時解構」的班克西〈氣球女孩〉,本書以八大單元穿梭實驗室、檔案館與展廳。修復只是序曲,更交織材料科學、藝術史詮釋、偽作鑑定、政治審查與市場經濟多重視角;每幅名作化作臨床病例,邀你偵察顏料化學、歷史羅生門與人性寓言。開卷即入實驗室,也步上拍賣舞台,還能觸及文化記憶的縫隙。閱畢後我們將明白;名作從不是靜止的遺產,而是一部仍在變動的生命檔案,等待我們以好奇與理性重新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副教授_吳盈君
作者資料
黛布拉.曼考夫 DEBRA N. MANCOFF
藝術史學家。美國西北大學藝術史博士,曾任教於芝加哥藝術學院。目前是芝加哥紐伯里圖書館(Newberry Library)的駐院學者。 她時常受邀到美國和英國的許多主要博物館演講。著有二十多本關於歐美藝術和文化的書籍,包括《危險!女性藝術家在創作中》(Danger! Women Artists at Work)和《藝術中的莫內花園》(Monet’s Garden in Art)等。 相關著作:《藝術的祕密:名作中隱藏的訊息、意義與象徵符號》《藝術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大師名作背後的工藝》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