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從誤會到理解,從疏遠到靠近,46封修復關係的親子書信
left
right
  • 購買預購商品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從誤會到理解,從疏遠到靠近,46封修復關係的親子書信

  • 作者:吳緁苓(Kate Wu)林昀靜林廷旭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9-23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書虫VIP價:285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70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每個家庭都需要這樣真誠的對話,這本書寫給你,也寫給我—— 因為你我都是在用愛養育與陪伴孩子中,跟他們一同成長的父母。 因為你我都是在父母全心全力呵護下成長的孩子,期望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本書,是一場真實的親子對話練習—— 媽媽說出擔心、表達愛、承認憤怒,也開始學習放手,讓兒女獨立飛翔。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就開始學習成為母親;而孩子們,在成長路上也慢慢看懂了媽媽不說的那部分人生。 這46封信,是一份跨世代的對話記錄,也是我們每一個家庭都可能正在進行的練習。 孩子長大了,媽媽卻還在學著怎麼放手。她寫信,不是想說服,而是想陪著理解;孩子們回信,不是為了反駁,而是試著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 從「當媽媽的擔心」開始,到孩子告白「媽媽,那三年我恨過妳」,這46封信,不只是親子間的情感交換,更是一場跨世代的生命對話。 媽媽不再想教會孩子所有答案,而是陪他們,學會問出屬於自己的問題。

目錄

〈推薦序〉原來我們做這些事,孩子會這樣想啊 ——王永福(福哥) 〈推薦序〉養孩子不是專案管理,卻比專案更挑戰——林明樟(MJ老師) 〈推薦序〉用愛與陪伴打造15年親子計畫——黃士豪 〈推薦序〉真人所居,愛的家庭 ——楊田林 〈推薦序〉墨痕斷處是親情 ——楊斯棓 〈推薦序〉冒險與溫柔,您選哪一個?——謝文憲(憲哥) 〈推薦序〉從體育生到創業者 ——鍾新亮(老獅說) 〈溫暖推薦〉余懷瑾(仙女老師)、徐榛鎂、張怡婷(Eva)、陳琦恩、黃郁純、黃淑貞、劉淑慧、鄭婉婷、謝玉娟、嚴嘉琪 〈作者序〉寫信,不是為了改變,而是為了更靠近 〈女兒91序〉 〈兒子94序〉 第一章 那些我從來沒告訴你的事 1媽媽的擔心 2勇敢,如妳 3越自律越自由 4努力不一定有收穫 5三年底氣,你的勇氣 6珍惜 7有風度的人 第二章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8公平 9框架 10學習 11面對,挑戰中的成長之道 12格局,從旁觀者角度觀察開始 13尊重,對他人所選的理解 14走進世界的角落    第三章 有些話,我終於能寫給妳 15偏心 16如果妳不是媽媽,妳會是誰? 17我試著更獨立,但我總是先打給媽媽 18為什麼我要轉系? 19 媽媽,我喜歡妳的陪伴 第四章 那些我沒說出口的怒氣與傷 20媽媽,那三年,老天給我的重重難關 21逃避,還是心之所向? 22努力,就得要撐到最後? 23熱愛的事 24用籃球,看領導 25媽媽,我想要的只是妳的支持 26媽媽,我想聊聊「旁人眼中的我們」 第五章 原來我們是在彼此成就 27學舞的初衷 28一個「支持的訊號」,讓孩子有勇氣去闖蕩 29時間是陷阱 30重生,知己的重要性 31金錢的流動,是價值與信念的延續 第六章 我們之間,還有很多信可以寫 32媽媽,當年,老天給我的三分運氣 33給手機的時機 34面對生死 35生死無法迴避,但愛是永恆 36成熟後,重新理解金錢觀念 37觀點與眼界 38那是你,不是我 39不同世代眼中的同一個舞台 40如果有一天,我成為媽媽 41如果有一天,我成為爸爸 42有一天,你們會當爸媽吧 43人際關係,有點煩 44孩子,陪我走進他們的海洋世界 45我們是彼此一生的信任    後記 46孩子,寫書後你可能會出現的擔憂 爸爸給91、94的一封信

延伸內容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王永福(福哥)|簡報與教學教練、作家 林明樟(MJ老師)|《超級數字力》創辦人、GA黃金甲創辦人 黃士豪|新加坡金融教育科技新創GoodWhale CEO 楊田林|知名人文企管講師 楊斯棓|暢銷書《要有一個人》作者 謝文憲(憲哥)|企業講師、職場作家 鍾新亮(老獅說)|商業短影音教練    溫暖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余懷瑾(仙女老師)|TED×Taipei講者、暢銷書作家 徐榛鎂|集馨診所院長、醫師 張怡婷(Eva)|臉書專頁主理人 陳琦恩|台灣潛水公司執行長 黃郁純|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黃淑貞|城邦文化第一事業群總經理 劉淑慧|親職作家、天使心家族基金會社會影響力處處長 鄭婉婷|電商產業資深顧問 謝玉娟|義守大學、三民家商男籃隊總教練 嚴嘉琪|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 按讚推薦 (依姓氏筆畫序) 王人瑞|民視體育主播 何來榮|神鷹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義雄Lewis(路老師)|職場英語教練 洪昌銘|輔英科大DreamItPossible團隊老師 梁懷貞(凱西)|親子作家、暢銷書《我們都是孩子的引導師》作者 陳克誠|社團法人臺灣身心障礙潛水協會理事長 蔡宗芸(不點醫師)|暢銷書《第一次照顧自己就上手!》作者 謝玉蓮|繪星心理治療所院長、臨床心理師 〈推薦文〉 我們大人眼中覺得「好的」事情,孩子會怎麼想?書中孩子把許多沒有說出口的話、感受,都用一封一封信,讓大人看到他們的想法。「原來我們做這些事,孩子會這樣想啊……」,甚至有好幾封信,我邊讀邊濕了眼框。 ___王永福(福哥)|簡報與教學教練、作家    書中一封封書信,有愛與矛盾,掙扎與理解,看著親子間用文字梳理情感,彼此靠近,彼此祝福,很為他們開心,更感謝他們願意分享如此寶貴的經驗。 ___余懷瑾(仙女老師)|TED×Taipei講者、作家    如果你正在為與孩子的距離而困惑,或者,你也想讓愛在家庭裡更自由地流動,MJ滿分五顆星真誠推薦這本書。當我們學會用信任代替掌控,用理解代替責怪,親子之間才會一起長出真正的勇氣。 ___林明樟(MJ老師)|《超級數字力》創辦人、GA黃金甲創辦人    當我看到「一次次願意靠近,願意理解,願意爭執後,再回頭說對不起」時,我真的必須先把書合起來,讓眼淚和情緒流過,因為那不只是文字,而是戳到我們每個人心裡的結。這本書不只是「親子書」,更是「關係練習書」。 ___徐榛鎂|集馨診所院長、醫師    書中母子母女間真誠的書信往來,赤裸卻溫柔,讓人看見如何在理解與靠近中,建立屬於他們的默契與親暱。這是本值得父母子女都細細閱讀的好書。 ___張怡婷(Eva)|臉書專頁主理人    這本書帶給我很多啟發。它不是冰冷的教養理論,而是一場充滿笑與淚的親子書信對話。透過媽媽、女兒和兒子的真實心聲,我學會少一點「老爸命令式」的回答,多一點靜下來傾聽的耐心。 ___陳琦恩|台灣潛水公司執行長    書裡的每一封信都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種孩子長大後,父母與孩子成為朋友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Kate從未在其他領域停止前進。她依然熱愛跳舞,依然在她的事業上發光發熱。 ___黃士豪|新加坡金融教育科技新創GoodWhale CEO    我看見一位母親用行動詮釋了「信任、陪伴與修復」的真正意義,不談成功法則,只說真實生活的混亂與修補,從學校誤會、家庭對話到陪伴轉變。她沒有把孩子們推進體制的模子,而是選擇陪他們走一條更誠實也更艱辛的路。 ___黃郁純|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我特別喜歡那份「亦師亦友」的氛圍:母親既是指引者,也是陪伴者;孩子既能放心依靠,也能勇敢表達。願這本書也能陪伴更多家庭,找到屬於他們的對話方式。___黃淑貞|城邦文化第一事業群總經理    一封封愛的家書讓媽媽明白,她的支持是孩子闖蕩世界的底氣。而孩子也發現,那些曾經以為的衝突,其實都是彼此成就的起點。這本書也必將走進每一個渴望真誠相伴的家庭心中。 ___楊田林|人文企管講師    好的親子關係不是單行道,是雙方都得學習、都得退讓、都得成長的歷程。孩子學飛,父母學放手。本書最可貴之處,是讓我們看到了這場教學相長的真實紀錄。 ___楊斯棓|暢銷書《要有一個人》作者    青春期的孩子難免叛逆,但Kate選擇不放棄,用等待和陪伴,給孩子最深的支持。母子女三人以書信往來的方式,將生活化為文字,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段關於愛、教育與共同成長的旅程。願更多家庭從這本書得到啟發。 ___劉淑慧|親職作家、天使心家族社會影響力處處長    同時扛住職場高壓,又接招青春期的「白眼十八連擊」與「冷回一句話」,這功力可不是一般爸媽做得到的。更難得的是,Kate沒有被擊退,反而帶著孩子走進偏鄉,教會他們「看見別人」。這本書絕對是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必修的「教養指南」! ___鄭婉婷|資深電商產業顧問    我想對Kate說:「親子合寫書,不僅是一種冒險,更是妳對孩子們,最美的溫柔,我很羨慕妳有這對兒女。」我更想對91、94這對姊弟說:「你們的媽媽很棒,你們要繼續往前飛,若飛遠了,要回頭拉媽媽一把,帶她一起飛。」 ___謝文憲|企業講師、職場作家    我常說越努力越幸運。曾經想要放棄而失聲痛哭的廷旭,如今已能在籃球舞台上發光發熱,為更多熱愛籃球的孩子們付出。感謝旭媽的邀約,更感謝努力的廷旭,努力的我自己。因為努力,我們何其幸運成為彼此的貴人。 ___謝玉娟|義守大學、三民家商男籃隊總教練    如果你是父母,常常覺得「我家小孩怎麼這樣?」這本書會讓你鬆一口氣,因為你會發現大家都一樣。如果你是孩子,覺得「爸媽都不懂我」,那更要翻一翻,你會看到爸媽其實也在努力學習怎麼理解你。 ___鍾新亮(老獅說)|商業短影音教練    從書中能感受到:如何用理解與陪伴支持孩子,如何在挑戰中保持耐心與智慧,也能反思自己和家人的溝通方式,學著用溫柔而實用的方法,面對衝突、理解彼此。讀完這本書,你會感受到親子關係的溫暖與力量。 ___嚴嘉琪|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

作者資料

吳緁苓 Kate Wu

現任美真集整形外科診所執行長。 擁有二十餘年醫療經歷,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長年以高品質醫療為信念,在專業與家庭間不斷學習平衡。 與子女共同撰寫《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記錄兩代真實對話與理解的歷程,期望讓更多家庭看見關係中的可能與轉化。

林昀靜

(91)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畢業。擅長傾聽與表達,喜歡觀察生活與書寫內心。相信書寫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一種與世界連結的方式。透過一封封寫給媽媽的信,誠實記錄青春的困惑、愛與理解。

林廷旭

(94) 經歷三年體育班訓練後轉向全英文學習環境,現為國際部學生。思維成熟,表達直接。喜歡運動、旅行與觀察人性,對生活有其獨到的見解,並在書信中展現獨立思考與幽默語感。

基本資料

作者:吳緁苓(Kate Wu)林昀靜林廷旭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商周教育館 出版日期:2025-09-23 ISBN:9786263906525 城邦書號:BUE086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