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史詩:從創建殖民地到獨立戰爭,從解放黑奴到民粹雲起,一段歷經五百年驗證、淬鍊的美國全史(三冊套書不分售)
- 作者:吉兒.萊波爾(Jill Lepore)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20-10-06
- 定價:140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美國,當代最強大的民主國家
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膽的政治實驗
經過五百年的驗證淬鍊,美國的未來將走向共榮還是分裂?
紐時暢銷作家、哈佛美國史學者重量傑作
比爾.蓋茲2019年冬季書單TOP 5
亞馬遜單月選書、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年度關注圖書
誠品、博客來、城邦讀書花園大滿貫選書
台灣出版界數十年來最完整的一本美國全史
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盧令北,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嚴震生,本書譯者馮卓健、涂豐恩 專文推介
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媒體人唐家婕、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陳方隅、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葉浩、出版人顏擇雅 同聲讚譽(依姓名以筆劃排列)
【本書內容】
除了作為一份美國簡史以及一本公民讀物之外,本書也想帶來其他貢獻,這是個對於過去本質的詮釋。歷史不僅是一門學科,亦是一種方法。整體而言,我的方法是讓死者替自己說話。我將他們的話置於全書的字裡行間,有時因為它們像花一般美麗,有時因為它們像昆蟲般醜惡。歷史學家的工作並非批評家或道德家,而應該是偵探和說故事的人,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是傳說的保存者,真相的述說者,真理的闡述者。——吉兒.萊波爾
美國,是當代最強大的民主國家,她的建國歷程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膽的一場政治實驗,本書的寫作目的是要記述這場美國實驗四百多年來的源起、過程,以及成果。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登上美洲,白人移民懷著夢想來到這片「新大陸」,他們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殊不知他們與有色人種的命運從這天起就糾纏在了一塊。接著時間來到一七七六年,湯瑪斯.傑佛遜向人們揭櫫了獨立宣言的三項「真理」(Truth):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人民主權,而在此後的兩百多年,這些真理在世世代代的美國人身上不斷地遭遇驗證、實踐、矛盾、挫折,甚至背棄。有色人種能獲得基本人權嗎?他們有被當「人」看嗎?女性能獲得政治上的平等嗎?能出門投下神聖的一票嗎?就如作者萊波爾所言,美國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她的歷史上充滿了痛苦和偽善,但同時也有正直與希望,本書近六十萬字就圍繞在作者懷著那份建國時的理想初衷,去一一叩問這數百年來的種種歷史發展,省思理想和現實的落差到底有多遠,美國的未來是會走向共存共榮還是分崩離析。
作者說歷史學家應該是個偵探和說故事的人,歷史是一份禮物,也是一份負擔,我們無從閃避,也不能遺忘。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去認識自己的過去。
【國際書評】
《真理的史詩》是一本完整的美國通史著作,涵蓋範圍由哥倫布至川普,整本書雖以編年體為架構,但作者萊波爾教授揚棄傳統編年體通史的敘寫模式,融合報導文學、新聞採訪、歷史傳記以及小說故事等文體,搭配鮮活細膩的筆調,讓整本書閱讀起來,不若諸多學術書籍有種沉重感,反倒像萊波爾教授坐在桌前,端杯咖啡,與讀者們細聊美國歷史的前世今生。——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盧令北
本書是一本美國歷史的巨作,應該是所有研究美國政治和美國社會必讀的教科書。因為作者在不強調修正史觀的情況下,對非洲裔美國人在歷史中的不平待遇,有巨細靡遺的描述。——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嚴震生
令人嘆為觀止的美國歷史……儘管許多優秀的歷史書籍提供了超越傳統歷史「偉大人物」視野的觀點,但萊波爾的書讓各種觀點成為敘述的中心。她向您展示了美國歷史上的所有諷刺和矛盾……這些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聽到的真理。——比爾.蓋茲(Bill Gates),蓋茲筆記
毫不忽視征服帶來的恐怖,奴隸制或屢見不鮮的偏見,萊波爾仍捕捉住了美國的過往如史詩般的特質。——林.亨特(Lynn Hunt),《歷史:為何如此重要》作者
在這本充滿啟發和啟示價值的書中,萊波爾完成了一項艱巨而偉大的創舉,她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正確地了解我們的過去,才能在今天成為更好的人。她沒有過多著墨於政治鬥爭和意識形態上的討論,而是更多描繪了關於自由、奴隸制和土地所有權之中的矛盾。她利用這些衝突和矛盾,在美國歷史中尋找意義和希望。——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美國著名傳記作家,《班傑明.富蘭克林》、《達文西傳》作者
萊波爾的這部關於美國的史詩將一位學者的嚴謹性和一位詩人的抒情完美融合,正如她所說,理解美國的過去一直是美國最核心的議題。她知道「美國的故事」和美國這個國家本身一樣,充滿多元性和變化,她深刻理解這一切的結果就是一部多角度的作品。這部作品不僅好讀,而且值得反覆閱讀。這將是一部經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哲學教授夸梅.安東尼.阿皮亞(Kwame Anthony Appiah)
在這個對美國爭執充滿失望的時代,萊波爾的這本傑作應該是每個心繫美國的人不能錯過的作品。她的作品讓我們想起了曾經困擾這個國家的兩難境地,以及這個國家能從兩百多年的共和體制中生存下來的種種優勢。至少,每一個美國官員都應該反覆閱讀這部作品。——牛津大學、史丹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羅伯特.達萊克(Robert Dallek)
誰能在一本書中寫下既全面又清晰的美國延綿不決的歷史?只有吉兒.萊波爾才有這個勇氣、機智、廣博和洞察力來完成這本大膽而刺激人心的書。《真理的史詩》將許多生動的人物生平交織在一起,闡明了各種激情和事業的起源,這些激情和事業在這一亟需所有我們所能尋得的真理的時代,仍在啟發和分裂美國人。——亞倫.泰爾(Alan Taylor),《美國革命》作者
沒有人以更大的熱情與才華寫過一個充滿缺陷和容易爆發的美國,如何將自己束縛於其立國的超然理想。——蓋瑞.格斯爾(Gary Gerstle),《自由與脅迫》作者
萊波爾這本按時序講述的史詩巨著,生動地闡明了我們共和國歷史上的真理理念,再次證明了她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之一。——哈佛大學教授亨利.路易斯.蓋茲(Henry Louis Gates Jr.)
美國也許誕生於三個真理,政治平等、自然權利和人民主權,但美國的真諦也可能藏在哈佛歷史學家萊波爾所描繪的場景之中:誕生於矛盾的國家,自由之地遍布奴隸,侵略中版圖延伸的祕密,隱沒在長河中的歷史,爭執不休,爭論不止。——《圖書館雜誌》
(萊波爾)這本歷史書優美、易讀、清晰。當新聞迅雷不急掩耳地從一個事件走向另一個事件快速循環,讓人心煩意亂腸胃翻騰之時,它伸出了一隻穩定的手。——《紐約時報》
在她史詩般的新作中,吉兒.萊波爾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從何處而來。——《歐普拉雜誌》
那些致力於真誠思索美國的過去的人有了一本適合他們的佳作。萊波爾的書是一個好的起點。——《華盛頓郵報》
撰寫一本好讀的美國歷史是一項大膽的任務,而吉兒.萊波爾不僅完成這項任務,而且《真理的史詩》也是對這個國家如何發揮潛力又在何處失敗的敏銳探索。——《商業內幕雜誌》
精采的呈現,充滿了勝利、悲劇和希望,這將讓萊波爾的讀者極為喜愛並為她贏得許多新讀者。——《科克斯書評》
哈佛歷史學家和《紐約客》的撰稿人吉兒.萊波爾眼中閃閃發光,稱之為「一本老式的公民書籍」。這份厚實而雄心勃勃的單卷本歷史遠不止於此。本著探索的精神,熱切地擊破偶像,《真理的史詩》呈現了它所描述的國家的建國理想。——《赫芬頓郵報》
吉爾.萊波爾是一位非凡的才華橫溢的作家,而《真理的史詩》是美國歷史的大師之作。透過以智識上誠實的方式呈現我國充滿痛苦的過去與現在,她創造了一本書,真正地將所有的痛苦和勝利囊括在美國的故事之中。——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這本生動的歷史栩栩如生地重現了這塊自由之地上的矛盾與虛偽。——《時代雜誌》
(本書)捕捉了完整的過去,當中在絕望中出現了希望,毀滅中出現了新生,在倒退中出現了前進的動力。——《芝加哥論壇報》
這個對美國過去全面而冷靜的描述並非不斷進步的故事,而是一個衝突與矛盾的故事,理性與信仰、黑人與白人、移民與本地人、工業與農業在其中交錯並在尚未完結的敘事之中激起陣陣的漣漪。——《紐約時報書評》
吉兒.萊波爾是現代生活中智識、原創性,以及風格的罕見結合。——《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這是一個建立在多元種族之上的國家,以及那些尋求實踐「這些真理」的人們的故事。——《衛報》
一直要到開始閱讀這本書,你才會察覺到在這特別的時刻我們是多麼地需要這樣一本書……天才之作。——《紐約時報書評》
令人驚豔……(萊波爾)集合了證據,證明美國比某些人所想的要好,比幾乎任何人所想像的要差,而且比那些最認真的歷史書所傳達的都要怪異。——《哈佛雜誌》
值得紀念……這是一部至關重要的作品,展現了整個故事新穎而清晰的敘事……是一本少見能使人由於其純粹的敘事能量而愉悅地閱讀的歷史書,令人激動,讓人著迷而不住地翻頁。——《新政治人》
目錄
導讀(盧令北)
導讀(嚴震生)
譯者後記(馮卓健)
譯者後記(涂豐恩)
導言 聲明問題
第一部 概念1492-1799
第一章 過去的本質
第二章 統治者和他們的臣民
第三章 戰爭與革命
第四章 一個國家的憲法
第二部 人民1800-1865
第五章 人群的民主
第六章 靈魂與機器
第七章 船隻與殘骸
第八章 面臨戰鬥
第三部 國家1866-1945
第九章 公民、人,與人民
第十章 效率與大眾
第十一章 空中憲章
第十二章 現代性的殘酷
第四部 機器1946-2016
第十三章 知識的世界
第十四章 權利和錯誤
第十五章 戰線
第十六章 美國,已被破壞
結語
導讀
認識美國歷史的一本絕佳讀物
◎文/盧令北(東吳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真理的史詩》是一本完整的美國通史著作,涵蓋範圍由哥倫布至川普,整本書雖以編年體為架構,但作者萊波爾教授揚棄傳統編年體通史的敘寫模式,融合報導文學、新聞採訪、歷史傳記以及小說故事等文體,搭配鮮活細膩的筆調,讓整本書閱讀起來,不若諸多學術書籍有種沉重感,反倒像萊波爾教授坐在桌前,端杯咖啡,與讀者們細聊美國歷史的前世今生。《真理的史詩》跳脫通史書籍或歷史教科書的傳統框架,不以史事的堆積取勝,全書展現強大的親和力與學術底蘊,無怪乎比爾.蓋茲盛讚此書,並將其列入二○一九年推薦書單內。
要如何理解美國歷史呢?「源遠流長」向來不是主要的形容詞彙。與歷來文明古國與近代諸多國家相較,美國歷史顯得渺小,甚至微不足道,因此若單以歷史文明的長度而論,美國是個小國,而這或許也是美國歷史較難吸引他國學生及學者們投身研究的原因之一。不過,此歷史蕞爾小國卻能脫穎而出,縱橫全球,其發揮的影響力,讓所有歷史大國望其項背,以此觀之,美國歷史倒是值得一讀。美國歷史雖不見「源遠流長」,但發展階段明確,且各階段特色鮮明,《真理的史詩》除了彰顯美國歷史這個特色外,更進一步呈現了美國歷史發展各階段所存在的一個事實,就是美國歷史始終在理想與現實兩端擺盪游移,以往如此,二十一世紀亦復如此。
《真理的史詩》的英文版將近千頁,作者萊波爾教授在書中強調,此書的目的不在評論美國歷史,亦不在凸顯特定的史觀或立場,而是以史料為基礎,讓逝者為自己說話,讓今人認識過去,因此全書不批判也不溢美過往歷史。《真理的史詩》標題中所謂的真理,源自於傑佛遜當年負責起草獨立宣言之時,所堅信的三項基本原則,即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以及人民主權,雖說這三項原則建構了美國的國家基礎,孕育了所謂「美國價值」,但此價值在日後美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是否一以貫之,為所有美國人所共同服膺?這是本書所關注的問題。《真理的史詩》將一四九二年至二○一六年的美國歷史,拆分為「哥倫布至華盛頓過世」、「傑佛遜入主白宮至內戰結束」、「重建時期至二戰結束」、「冷戰伊始至川普上台」等四部分,檢視後,萊波爾教授告訴我們答案是否定的。
美國歷史的具有矛盾的特色,早在殖民時期就已顯現。清教徒為尋求政治與宗教自由來到麻薩諸塞地區,但對清教徒對當地追求宗教平等的女性同胞進行迫害,對於堅持宗教寬容的羅傑.威廉斯亦視之為寇讎,迫其流亡外地並建立羅德島殖民地,而麻薩諸塞更是諸多殖民地中,率先將非洲奴隸列入法典的地區。此外,以主張人生而平等,具有生命、自由與財產權等天賦人權馳名的洛克,在其主筆的《卡羅來納基本憲法》中,卻建構奴隸制度,並稱凡自由之人對非洲奴隸均擁有絕對的權力。其後美國人不願做英國政治上的奴隸,起而抗爭,爭取獨立,但對自身的奴隸制度卻緊抱不放,獨立戰爭結束前後,近兩萬名的非洲奴隸逃離美國,至海外尋求自由,對甫成立且標榜自由平等的美利堅合眾國無疑是一記重拳。
此種自由與奴役並存的矛盾現象,在一八六五年以前未曾改變,昔日傑佛遜所主張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以及人民主權等原則,雖說深入人心,成為「美國價值」的一部分,但對執政者而言,並非是牢不可破的人間至理。一八二八年,教育程度不高的安德魯.傑克遜入主白宮,打破以往精英政治的壟斷,開啟了平民政治的年代,素有「傑克遜式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的美譽。然而挾超高民意,被後代史家視為開美國民粹風氣之先的傑克遜,在執政期間,卻屢被冠上「安德魯國王」之稱,傑克遜雖開啟平民政治之風,但對民主法治的認知有限,除無視於聯邦最高法院裁決,強行遷移東南部地區的印第安人外,在高度爭議下,堅持解散具國家銀行地位的「美國第二銀行」。萊波爾教授以「人群之王」形容傑克遜,雖無褒貶之意,但傑克遜諸多施政作為,顯與傑佛遜所堅信的「美國價值」有明顯落差。
這種「美國價值」與美國社會實際運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屢見於美國歷史各個階段。內戰前北方同情非洲奴隸的有志之士,為改善奴隸境遇,根除奴隸制度,主張將境內非裔同胞送回非洲集體安置;林肯反對奴隸制度,主張人生而平等,但至一八六三年以前,林肯仍希望藉由保留奴隸制度,喚回南方重回聯邦。內戰結束,奴隸制度灰飛煙滅,眾人期待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人民主權等傳統價值重新彰顯於一統後的美國,然繼之而起的,卻是美國歷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戒嚴,北方以勝利者之姿,對戰敗的南方進行長達十年的軍事重建。十九世紀後期,政治平等、自然權利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非裔、亞裔、原住民、女性同胞以及中西部農民等權利,均不在國家社會關注範圍之內。
對非裔同胞而言,內戰終結奴隸制度,並帶來三條憲法修正條文,但在現實生活中,依法享有政治平等與人身自由權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原住民的境況更糟,美國政府自十九世紀末推行同化政策,主觀認定如此可以提升原住民的文化層次,避免其繼續沉淪,然而強制推行的結果,卻是造成原住民族群大量縮減,文化支解,原住民猶如失根的蘭花,維繫生存尚不可得,遑論與白人共享所謂自由、平等、人權等權利,所謂「美國價值」,不過是場春秋大夢罷了。即使是中西部的白人農民,在東岸政治經濟派閥長期資源壟斷下,對「美國價值」的一體適用性,展開強烈批判,比其他族裔與階層幸運的是,中西部農民的反動情緒轉化成實質的政治力量,組成「人民黨」積極投入總統、國會等各級選舉,競逐政治權力。
對萊波爾教授而言,即使在二十世紀,美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進而擠進強權俱樂部,成為發號施令者,但此種理想與現實間所產生的矛盾性,未曾稍減。威爾遜以維護民主與世界安全之名,帶領美國參加一戰,戰後,賦予穩定世界和平與秩序職責的「國際聯盟」,卻慘遭國會否決。一九二○年代,美國成為世界首強,然社會咸認為美國孤立於複雜的國際事務之外,方是維繫自由、民主與經濟繁榮的不二法門,而主政的共和黨,力行自由放任的小政府政策,美國經濟一飛沖天,社會豪奢之風盛行,但卻通過了極具道德感的「禁酒令」(憲法第十八修正案)。三○年代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為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民主黨總統小羅斯福一改以往小政府的施政方針,推出新政,聯邦政府權力急速膨脹,大政府時代宣告來臨。小羅斯福重新詮釋了美國自由主義,這種以大政府為核心的自由主義,加速了行政與司法兩部門間的衝突,新政政策屢遭最高法院宣告違憲後,小羅斯福執意改組最高法院,進一步引發憲政危機。
二戰結束了美國的孤立主義與經濟蕭條,隨著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美國歷史中的矛盾性進一步凸顯,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民權問題。美國自十九世紀末以來,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增,自一戰、二戰、韓戰、越戰以及冷戰期間諸多的代理人戰爭中,美國打的旗號,不外乎是反極權統治與捍衛民主自由,唯美國無法自圓其說的是,當美國極力捍衛全球民主、自由與人權之時,對於國內非裔同胞長期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何以置若罔聞、熟視無睹?美國在全球勢力的開展,加速了國內矛盾衝突,如瑞典學者,一九七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岡納爾.邁達爾,在其一九四四年出版的《美國困境》一書所言,美國已陷入困境,這種困境來自於美國既強調人生而自由,天賦人權不可剝奪,但卻又將非裔人民視為次等民族,拒絕賦予其政治與其他權利。
邁達爾揭露了美國的困境,也一語道盡了美國歷史中的矛盾性,非裔同胞的民權困境,雖在經歷一九五○及六○年代激烈衝撞後有所改善,但卻未曾化解。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延續至二十一世紀,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人民主權的「美國價值」雖依舊深固人心,但卻成為保守派與自由派、左派與右派以及不同團體間辨認敵我的識別標誌,敵對陣營除互指對方背離「美國價值」外,自認信守「美國價值」的一方,往往又矛盾地堅持其他團體或族裔無權分享「美國價值」。萊波爾教授以往在受訪時曾言,當歐巴馬上台後,她認為美國歷史上的矛盾會趨緩,唯川普當政後,矛盾與衝突不減反增,萊波爾教授在書中以「國家之船搖搖晃晃」來形容當今的美國。而當國家之船失去指南針,該如何前進?往哪前進?萊波爾教授認為方法無他,就是靠傳統的天文導航,「美國價值」如同天上的星星,國家之船雖然搖搖晃晃,但順著星星所示的航向前進,一切就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見諸美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理想與現實交互擺盪是特色,也是必然,所謂的「美國價值」不是來自於虛幻夢想或空洞理論,而是根基於美國自殖民以來實際生活經驗的累積,因此對美國而言,「美國價值」既是天地真理,也是歷史真相,萊波爾教授對美國的未來抱持樂觀態度,因為面對變局,美國人無須大破大立,只須堅持固有核心價值,這既是美國的歷史,也是美國自古至今成長的原動力。
美國史起源爭議中看《真理的史詩》
◎文/嚴震生(政治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哈佛大學史學教授萊波爾女士二○一八年出版的These Truths: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在二○二○年譯成中文,名為《真理的史詩》。此譯名雖然少了原來帶有嘲諷的口吻,但卻明白地彰顯其歷史巨著的內涵。原著英文長達九百頁,中文譯本也超過一千頁,內容豐富、論述精闢,確實是史詩般的經典著作。
我列出本書中英文版本出版時間的目的,最主要是要強調這一兩年美國史學界出現的「一六一九計畫」,主張美國歷史的起源不是一六○七年維吉尼亞詹姆士敦的長期殖民,也非一六二○年五月花號帶著清教徒登陸普利茅斯後簽署「五月花號協約」的那一刻,而是一六一九年第一批非洲奴隸抵達維吉尼亞的安樂角(Point Comfort)之際。換句話說,這是修正史學(revisionist history)意圖打破傳統史學家的觀點,企圖將美國歷史奴隸制度的黑暗面帶入主流的討論。
本書第八十一頁中提到這「二十名非洲人被判入了奴役之家,美洲的起源之書就此開了新的一章:自由與奴役將成為美洲的亞伯與該隱」。雖然萊波爾並非一六一九計畫的成員,但她在書內提及為何殖民地的美國人在一七七五年四月與英國發生軍事衝突後,選擇在第二年的七月才正式提出獨立宣言,因為維吉尼亞的英國總督鄧莫爾勳爵承諾黑奴若加入英軍,將會獲得自由(頁一四六),所以美國的獨立戰爭或許可解讀為奴隸主為捍衛這個制度的保衛戰。
雖然黑奴在南北戰爭期間,經過林肯的解放宣言獲得自由,但又因南方的隔離和白人至上主義的阻饒,要到一九六○年代的民權運動後,才獲得法律上的平等,但真正的平等至今仍未完全實現。
這本美國史中譯本發行的時間,剛好碰到美國極為動盪的二○二○年。由於新冠病毒的染病者和死亡者中,少數族裔的比例偏高,讓許多人看到美國醫療資源的分配和取得原來是如此的不公。接著繼過去幾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後,美國又發生好幾起警察對非洲裔嫌犯執法過當,甚至導致多位因而喪失生命,其中佛洛伊德一句「我不能呼吸」的吶喊,又成為許多美國關切種族歧視者示威抗議遊行的口號。
此外,美國許多少數族裔對南方各州及部分激進白人團體,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的一個半世紀,仍然對主張黑奴制度、壓迫非洲裔的南方邦聯政治人物和軍事將領表達推崇和敬意,相當不能接受,因此紛紛要求拆除他們的銅像及降下邦聯的旗幟。如果這個邏輯持續延伸,是否意味著許多美國獨立建國的英雄及制憲先賢,因為曾經蓄奴或是沒有反對這個制度,而應當被重新檢視?如果將這些歷史學者心目中形塑美國民主政治的領導人加以貶抑,美國的歷史難道要做完全的修正?過去認定美國的偉大歷史經驗乃是由白種盎格魯撒克遜基督徒所創建的,幾乎是一個共識,但如今這個共識卻受到修正主義的挑戰。
新冠病毒、族群衝突、歷史修正主義已經讓美國兩個政黨的激化程度大幅提升,但九月中旬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的辭世,留下一個最高法院的席次空缺,又再度成為兩黨角力的戰場,將政黨激化待到極致。金斯伯格是一位爭取女權不遺餘力的民權鬥士,又是少數族裔及弱勢團體權益的捍衛者,是美國自由派的指標人物。民主黨和許多進步派人士當然不希望川普在此時任命一位保守派的大法官,讓原本以四比五略屈於下風的自由派力量,會成為三比六的絕對劣勢,但保守派則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若是川普能夠任命一位意識形態較為保守的大法官,將能在未來二、三十年間徹底改變最高法院的生態。
二○一六年二月保守派大法官史卡利亞過世後,共和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主張當時已進入總統選舉的階段,不適合由現任總統在任期最後一年任命新的大法官,應將此任務留給新選出的總統。如今金斯伯格在距選舉前不到兩個月辭世,她的空缺難道不應該等總統選舉結束後才做決定嗎?然而麥康諾參議員現在卻選擇要立刻推動這項提名案,而許多當年、甚至在今年還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選舉年不應任命大法官的共和黨參議員,如今卻選擇更改立場,主張提名程序應快速展開,原因之一當然是他們不想將此任命留給有可能當選的拜登,但或許是更不願意見到的事拜登要任命一位非洲裔的女性為大法官之承諾。
如果我們檢視二○二○年的美國,就不難發現這個國家的價值及政治表現,並未隨著時代的改變向前邁進。本書分成四大部分,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十八世紀末(一四九二至一七九九年)是概念(Idea)、十九世紀到南北戰爭結束(一八○○至一八六五年)為止是人民(People)、南北戰爭結束至二次大戰終止(一八六五年至一九四五年)則是國家(State)、二次戰後到川普當選總統(一九四五至二○一六年)以機器(Machine)為題。每一部分又再分為四個章節,讓讀者透過這些標題來閱讀基本上還是照著時間順序鋪陳的美國歷史,即使部分因涵蓋議題廣泛而必須採取跳躍的敘述。由於內容豐富,個人僅能挑一部分做回應和導讀。
雖然有前述簡單的四大標題,但在萊波爾教授的書中,我們不難發現本書英文的主標題These Truths來自於傑佛遜的獨立宣言中「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可言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才是隱藏在書背後的批判。
本書相當精采的一部分是敘述十九世紀末期美國民粹主義的興起,和代表民主黨三次參選總統的布萊恩、這位天才演說家如何靠著煽動的語言崛起,在三十六歲時拿下一八九六年民主黨的總統提名。布萊恩代表美國十九世紀末期工業革命後、農民生活相對困頓下南部和西部大草原州的利益,他自認是小市民及被剝削勞工的代言人,因此在競選過程中,搭乘火車到二十七個州進行了約六百場的演講,企圖靠著反對建制派來獲得選民認同,但仍然敗給東部代表工商業利益的麥金利。
一百二十年後,同樣是以民粹方式崛起的川普,卻和布萊恩的政治命運大不相同,成功地當選美國總統。若是我們看兩人獲得選舉人票的情形,就會發現在布萊恩獲得勝利的二十二個州中,有十八個是在一百多年後支持川普的南部和西部大草原各州。此外,布萊恩親近民眾進行的選舉造勢,正是川普當選後後不斷複製的模式,後者當然不滿新冠病毒讓他無法持續利用這樣選舉活動來營造他的優勢。
最後,布萊恩在政治生涯結束後,成為一位反對達爾文進化論的佈道家,並且在高度爭議的司法案件「田納西州訴約翰.斯科普斯」中,代表檢方辯護。本書頁五七三中提到「在布萊恩的帶領下,原教旨主義從最初關於事實和真理的神學爭論,變成了一場關於信仰的民粹主義運動」,和我們目前見證川普利用基督教基本教義派的支持,反對進步價值和不相信科學的情形,確實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作者以下的觀察,更是值得我們警惕:「原教旨主義經久不衰,它對國家的建國原則,尤其是對真理的本質所構成的挑戰,將在二十一世紀仍持續讓人感受到。」(頁五七六)
本書雖然是一本美國歷史的巨作,但它更應該是所有研究美國政治和美國社會必讀的教科書。因為作者在不強調修正史觀的情況下,對非洲裔美國人在歷史中的不平待遇,有巨細靡遺的描述。在閱讀少數族群及女性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經歷後,我們不難發現為何種族及性別歧視仍然根深柢固地存在美國社會中,而獨立宣言中所謂人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剝奪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的「這些真理」不僅尚未完全實現,不時還會出現倒退的現象,這或許是對美國民主實踐最大的諷刺。內文試閱
導言 聲明問題
歷史的進程是難以預測的,如同天氣般陰晴不定,也如同情感般飄盪。國家在一閃即逝的契機中興起與衰落,遭受暴力擊打、被貪念腐化、由暴君把持、為惡棍侵襲、被煽動者所蠱惑。這些都確實是真的,直到一個星期二,一七八七年十月三十日,當天《紐約郵包》(New-York Packet)這份報紙的讀者在頭版看見一則農民曆的廣告,這農民曆附加標格預測「日升日落」、「天氣的判斷」以及「白晝與黑夜長度」。此外還額外加上一份全新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憲法,以四千四百字試圖規劃政府各部門的運作,以及各部門間的權力分立,將這些當作像物理學一樣,就像是太陽與月球的運行以及潮汐的漲落。這標示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在這新的時代中歷史的進程成為可被預測的,一個政府不再藉偶然和武力,而是理性與選擇所統治。這個觀念的源起及其命運正是美國歷史的故事。
這部憲法是勤奮及爭論的成果。制憲議會的代表穿著及膝短褲汗流浹背地在費城聚集了一整個夏天,集會的地方悶熱而隱密,辯論廳的窗戶都被釘了起來以免遭到竊聽。在九月中,他們草擬出一個提案,寫在四張羊皮紙上。他們將草案送交印刷廠,印刷商在激昂的前言中製版排了一個巨大的W字母,這W字母就像鳥爪般地鋒利:
我們(We),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為了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和確保我們自己及我們後代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乃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和確立這一部憲法。
隨著時節由夏入秋,合眾國的自由人民,在他們的報紙和農民曆的摺頁中讀到這份憲法。他們被要求決定是否批准這部憲法,即便他們正忙著捆乾草、磨玉米、製皮革、唱聖詩,因為父母們發福了而將去年冬天的外套縫線鬆開,因為孩子長高了而將褲管的摺邊放下。
他們讀著這篇奇特複雜的文件,辯論著當中的規劃。有些人害怕這個新體系賦予聯邦政府(總統、國會,或最高法院,或是這三者全部)太多的權力。許多人,例如維吉尼亞州六十一歲的喬治.梅森(George Mason)這名拒絕簽署草案的制憲議會代表,要求在憲法中納入一個權利法案。(「一個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就準備好的法案」,梅森曾在會中這樣乞求,但沒有效果。)其他人一句一句地抱怨,連逗點都可以抱怨。這文件並不好讀,有些人建議乾脆將整份文件廢棄重寫。「之前召集這場會議的同樣權力,難道不能重新召集另一場會議嗎?」一個公民好奇地說道,「難道人民不仍是他們自己的主人嗎?」
他們所說的話大多有紀錄可查。「大多數國家的襁褓時期都被湮沒在沉默之中,或是為神話所掩蓋。」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曾經這樣說。4美國不是。就像嬰兒的乳齒被保存在玻璃瓶中,美國的襁褓時期被保存在寫在四張羊皮紙上的憲法中,在記載著遠昔氣候的天氣變化的農民曆中,也在數以百計的報紙之中。這些報紙刊載支持與反對新政府體制的文章,這些文章旁有貨運新聞、拍賣通知,以及一些廣告要求歸還那些從未能為自己作主的人,包括婦女和小孩、奴隸與僕人,並希望能為自己與後代確立自由的祝福而逃跑的人。
批准憲法的時節是一如往常忙碌的秋天。在一七八七年十月三十日的《紐約郵包》上,有名校長宣布他在靠近市政府的教室,開班教授「閱讀、寫作、算術,以及商業記帳」。吉爾銳與香平公司(Gearey, Champion, and Co.)的財產正被拍賣,其中主要是「各式各樣的藥品」。從倫敦與利物浦來的多桅帆船,以及從聖克洛斯(St. Croix)、巴爾的摩,以及諾福克(Norfolk)前來的雙桅帆船也在港口的深處下了錨。從查爾斯頓(Charleston)以及薩凡納(Savannah)來的單桅帆船也已將纜繩繫在碼頭上。一名蘇格蘭人懸賞找回他被偷的栗色母馬,這匹母馬高十四掌a,「姿態雄傲,跑姿俊俏」。一位在派克碼頭(Peck Slip)擁有一間倉庫的商人要讓讀者知道他正販售鱈魚乾、大量的糖蜜、一桶桶的薑粉、約克蘭姆酒、醃鱈魚、書寫紙,以及男鞋。《哥倫比亞年鑑》(Columbian Almanack),有的有憲法在附錄中有的則無,也正在印刷商的店內販售中。紐約人也可以向印刷商詢問兩個人的價碼:
求售中。一名有力的年輕黑人少女,二十歲,她身體健康且已經長過天花,有一名年幼的兒子。
這名母親據說「在家務上十分熟練」,她的小孩「大約六個月大」仍在哺乳中。他們的名字並未被提及。他們並非由理性與選擇所支配,而是由暴力與武力。
在奴隸制的日常殘酷和藥劑商的最新新聞之間,當年的《紐約郵包》的第二頁出現了一篇題為《聯邦派文集》第一篇(The Federalist No. 1)的文章。這篇文章由一位年輕的三十一歲律師亞歷山大.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匿名執筆,他告訴讀者:「你們被召喚來為美利堅合眾國深思熟慮一部新憲法。」然而他也指出這件事危機四伏,錯誤的決定會導致「全人類的不幸」。他指出,美利堅合眾國是政治科學中的實驗,標示著政府歷史的一個新紀元:
看起來這個重要的問題要留給這個國家的人民,藉由他們的行為與榜樣來決定:人類社會是否真能透過反思和選擇來建立良善的政府,抑或是他們的政治體制注定要取決於偶然與暴力。
這是那個秋天最重要的課題。以及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此後每個時節都要考量的問題,無論是日出與日落、雨天與雪天、晴天與陰天,抑或是在每個暴風雨的雷鳴之中。人們真的能夠藉由反思與選舉、理性與真理,而非由偶然與暴力、偏見與欺瞞,來治理一個政治社會嗎?有任何一種政府的擘劃,任何一種憲法,可以讓人民以正義公平的原則,作為平等的夥伴來透過發揮判斷力與關懷實現自我管理嗎?還是,無論他們的憲法如何,他們的努力注定要落入腐敗,他們的判斷會被煽動者混淆,他們的理性會被怒火拋棄?
無論天氣如何變換,這問題都是美國歷史的課題,也是這本書的課題。本書記述了這場美國實驗超過四個世紀以來的源起、過程,以及成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曾經見過一本書,書名為《憲法好簡單》(The Constitution Made Easy)。但美國憲法不能被簡單化,它也從來都沒有要被簡單化。
◆◆◆
這場美國實驗建立在三個政治概念之上,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稱呼這些概念為「這些真理」(these truths):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以及人民主權。「我們視這些真理為神聖而不可否認的」,傑佛遜在一七七六年起草獨立宣言時這樣寫。
也就是所有人生而平等而獨立,而從生而平等產生了固有而不可讓渡的權利,包含了維持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為了確保這些目的得以實現,政府在人群之中建立了,從他們所治理的人民中獲得了正當的權力。
這些觀念的根源跟亞里斯多德一樣古老、跟《創世記》一樣久遠,如同橡樹般地開枝散葉。然而它們正是這個國家立國的原則―這個國家藉由宣布這些原則而成立。幾個世紀以來,這些原則被珍藏、指責,以及爭論。人們為了這些原則而爭執,針對這些原則而爭論,力抗這些原則。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讀過傑佛遜的草稿之後,拾起他的鵝毛筆,劃去「神聖而不可否認的」,並建議「這些真理」應該是「不證自明的」。這不只是個微調。神聖而不可否認的真理是神賜且神聖的,是宗教的事物。不證自明的真理是自然中的律法,是經驗論的,是可以觀察而得的,是科學的範疇。這個差別幾乎分裂了共和國。
然而,這個差別幾乎總是被誇大了,而且也很容易誇大為傑佛遜跟富蘭克林之間的差異,這個差異展現在這些字裡行間的風格中:富蘭克林的修改是更強有力的。真正的爭論不在於傑佛遜與富蘭克林之間,他們正如許多其他古往今來的人一樣,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試圖調和信仰與理性。真正的爭論在於「這些真理」與事件的發展之間:美國的歷史是證明了這些真理,還是使這些真理落空了呢?
在進行這場實驗之前,執筆獨立宣言以及憲法的人們格外仔細地研究了歷史。他們窮盡一生都在研習歷史。在一七八七年簽署憲法之時,班傑明.富蘭克林是個駝背嘴歪的八十一歲老人。一七三一年,當他是個像小樹一般挺直的二十五歲青年時,他在「一張意外被保存下來的紙」上寫下了一篇題為〈閱讀歷史的觀察〉的文章。年復一年他不斷地研讀歷史,寫下筆記,然後問自己:過去教了我們什麼?
合眾國建立在對平等的奉獻上,平等主要是一個根植於基督教的道德觀念。但合眾國也同樣建立在無畏無懼地探尋上。建國者認同蘇格蘭的哲學家暨歷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他在一七四八年寫下:「戰爭、陰謀、黨爭,以及革命的紀錄,是許許多多實驗的合集。」他們相信人們可以在道德觀念中,也可以在歷史研究中尋找真理。
在二十一世紀以及更早之前,人們常說美國人缺乏一個共享的過去,共和國在這個裂縫的基礎上正層層剝落。這個論點有部分是跟美國人的祖先有關:美國人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後代,被奴役以及奴役者的後代,聯邦(Union)與邦聯(Confederacy)的後代,新教徒、猶太人、穆斯林,以及天主教徒的後代,移民者以及力圖終結移民者的後代。往往,在美國歷史上(幾乎在所有國家的歷史上皆然)某個人的惡棍正是另一個人的英雄。但是這個論點也有部分是關乎意識形態:合眾國是建立在一套觀念之上,但是美國人已經變得如此的分歧,以至於他們即便曾經能夠,現在也再也無法一致同意這套觀念在現在及過去,有何內涵。
我寫作這本書是因為已經許久沒有人嘗試寫一本從開始到現在,橫跨不同分歧的美國歷史,而這樣的一部書其實是很重要的,也值得一試。這個工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了解歷史作為一個探求的形式(並非輕鬆寫意的,而是一種要求甚高,讓人筋疲力盡的探詢)是建立國家的核心。這一點也是很新鮮的。在西方最古老的故事《伊利亞德》和《奧德賽》中,都作為對戰爭與君王、男人與神祇的頌歌和傳說,而被傳唱與述說著。這些故事都是紀念性的,而古代歷史也是如此,它們就像紀念碑一樣。「我寫下我的作品,不是為了贏得當下的讚賞,」修昔底德(Thucydides)曾寫道,「而是要作為世世代代的財產。」希羅多德(Herodotus)相信寫作歷史的目的在於「是以時光不會消弭人所留下的痕跡」。新型態的歷史寫作一直到十四世紀才首次出現,相較之下較不是紀念性質的,也讓讀者更坐立難安。「歷史是一門哲思性的科學」,北非的穆斯林學者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在一三七七年於他的世界史前言中這樣寫。他在書中將歷史定義為「關於現存事物的原因與起源」的研究。
在斷斷續續的發展後,歷史成為不僅是個記憶的形式,更是個研究的形式,像哲學一般備受爭論。其預設被質疑,其證據被檢視,其論點被反駁。早在十七世紀,華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gh)在倫敦塔被囚禁時著手寫他的《世界史》(History of the World),他當時被允許保有一個五百本書的圖書館。雷利解釋道,過去「已讓我們熟識我們逝去的祖先」,然而「藉由比較和應用他人過去的不幸和我們自己類似的錯誤及不堪」,也為現在帶來光明。研究過去正是為了解除當下的牢籠。
這種對過去的新理解,試圖將歷史從信仰中分開。世界各種宗教的書籍,包括希伯來聖經、新約,以及古蘭經,都充滿著神祕,只有神才能知道的真理,且需要用信心來領受。在新的歷史書中,歷史學家意在解答神祕事物,並發掘自己的真理。這種從崇敬到探詢,從神祕到歷史的轉向對於建立美國是很關鍵的。這不需要拋棄對天啟宗教真理的信仰,也不剝奪人判斷是非的義務,但這需要以懷疑論來檢視過去。追尋起源並非要合理化結果,而是以證據來質疑這些結果。
「我所提供的無非是簡單的事實、明白的論證,以及常識。」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一名火爆的英國雜貨店家之子,一七七六年在《常識》(Common Sense)中這樣寫。潘恩主張,國王沒有權利統治,因為假如我們可以追溯王權至其根源,「我們可以掀開古代的黑暗封面,追溯到他們第一次興起」,我們會發現「他們中的第一人沒有比某些焦躁不安群眾中的首惡更好。」詹姆斯.麥迪遜這樣解釋美國人對歷史的懷疑論,深刻的經驗主義:「這豈非美國人民的光榮?當他們關注在其之前的時代與國家的觀點時,他們並不盲目地對古代、對習俗、對那些名字,產生崇敬,以至於否定了自己良好判斷力所產生的意見、他們對自己所處情況的知識,以及他們自己經驗所得的教訓。」對麥迪遜而言,證據就是一切。
「一個政治的新世代正在來襲」潘恩以其火熱的筆寫著,而「一個新的思考方式已經興起。」宣布獨立本身是個對於現在與未來關係的論證,這個論證需要一種特定的證據:歷史證據。這就是為什麼在獨立宣言中花了很大的篇幅羅列歷史事實。傑佛遜在其中寫下:「為了證明所言屬實,現把下列事實向公正的世界宣布。」
事實、知識、經驗、證明。這些詞彙從法律而來。在十七世紀左右,他們開始進入了當時所謂的「自然歷史」的領域,諸如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在十八世紀前他們也被用於歷史學和政治學。這些真理:這是理性、啟蒙、調查,以及歷史的語言。在一七八七年,當亞歷山大.漢彌爾頓問:「人類社會是否真能透過反思和選擇來建立良善的政府,抑或是他們的政治體制注定要取決於偶然與暴力。」這是科學家在做實驗前會問的那種問題。時間自己會說話,但那時光已經消逝,起初已經來到尾聲。如此,什麼是歷史的判斷呢?
本書藉由述說美國歷史的故事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從一四九二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的航行將不同的大陸聯繫在一起開始,再以一個不僅是綁在一起,更是盤根錯節、緊緊相繫的世界作結。本書記載了美洲殖民地的建立;國家的創建及其透過遷徙、移民、戰爭,及發明而擴張;她陷入內戰;她介入了歐洲的戰爭;她作為世界強權的興起及其在二次大戰後在建立現代自由世界秩序上的角色。這個秩序包含著法治、個人權利、民主化的政府、開放邊界,以及自由市場。本書講述了這個國家對外與共產主義以及對內與歧視的對抗;其分崩離析,以及二○○一年後其所開啟的戰爭。當年兩台飛機襲擊了世貿中心的雙子塔,在其八個街區遠的地方正是一個消失多年商店的地點,在這裡,當年《紐約郵包》的印刷商曾經販賣一名年輕的母親和她六個月大的嬰孩,以及《哥倫比亞年鑑》,有的內含憲法,有的沒有。
藉由這個歷史,我講了一個故事,也試著公平地說這個故事。從開頭到結尾,我試著涵蓋不同的分歧,然而我並未試著去說個完整的故事,也沒有人能夠說清整個故事,很多故事沒有包含在這本書中。在一九五○年代,歷史學家卡爾.德格勒(Carl Degler)解釋了他用以取捨他自己的美國史內容的原則。這是一本迷人的書,書名為《從過去而生》(Out of Our Past)。德格勒說:「讀者應該要知道,他們不會在本書中讀到一八六八到一九○一年之間各總統的政府,也不會提到美洲的印第安人或是十七世紀殖民地的建立」,「一八一二年的戰爭」也只出現在注腳」。我同樣必須要省略很多內容。有些很重要的事件連出現在注腳裡都不會。我試著修剪這些注腳,像是修剪嬰兒的手指甲。
在決定取捨時,我將自己限制於一群在二十一世紀前期構成一個國家的人們,需要知道他們自己過去中的什麼事情。這主要是因為本書同時也要成為一本老派的公民讀物,要解釋民主體制的起源與目的,從城鎮會議到政黨體系,從提名會議到祕密投票,從廣播節目到網路民調。本書主要是政治史,它僅略略提及軍事和外交史或是社會和文化史,但它確實包含了美國法律與宗教,傳媒與科技的歷史,主要是由於人們有時在這些方面試著弄清楚事物的真真假假。
除了作為一份美國簡史以及一本公民讀物之外,本書也想帶來其他貢獻,這是個對於過去本質的詮釋。歷史不僅是一門學科,亦是一種方法。整體而言,我的方法是讓死者替自己說話。我將他們的話語置於全書的字裡行間,有時因為它們像花一般美麗,有時因為它們像昆蟲般醜惡。歷史學家的工作並非批評家或道德家,而應該是偵探和說故事的人,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是傳說的保存者,真相的述說者,真理的闡述者。
那麼,美國的過去是怎樣的呢?當中顯然充斥著痛苦,包含許多的偽善。沒有任何國家及人民可以倖免於此。然而美國的過去也有極多的正直與希望、繁榮與野心,以及許多的發明與美好。有些美國歷史書缺乏對美國的批評,其他的則只有批評。本書不屬於這兩種類型。這個國家建立在其上的真理並非不可質疑的神祕和信條,好像立國是神的作為似的。它們也不全是謊言,皆為虛構的事實,好像在這個缺乏真理的世界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真理似的。一邊是尊崇與崇拜,另一邊是不敬與輕蔑,在兩者之間是條不平坦的道路,我們不再只因前人在我們之前所做的勇敢的舉動,而對他們抱持著虛假的崇敬,或只因為他們的罪愆及過錯而自以為高人一等。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在蓋茲堡(Gettysburg)說過:「我們不能神化這土地。」相對地,我們應該走過這土地,將自己奉獻給生者及逝者。
最後來談談說故事及真理。「我動筆寫了這封信五次,也撕掉了五次,」一九六二年,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寫給姪子一封信,開頭這樣寫道,「你的臉一直浮現在我眼前,也是你的父親、我的弟弟的面容。」他的弟弟已經過世,他想跟姪子聊聊關於當一個黑人,關於為平等而搏鬥,以及關於研究過去和思索起源是多麼的重要與迫切。他繼續寫著:
我在你們的一生中都認識你們,我曾將你爹地扛在我的臂膀上,親著他、拍著他、看著他娃娃學步。我不知道你曾否認識任何一個人如此之久;如果你愛一個人這麼久,先是作為一個嬰兒,然後是一個小孩,然後是一個成人,你對時間和人類的痛苦和努力會有一種很奇特的視野。其他人都看不見我總在你父親的臉孔上所見到的,因為在你父親今日臉孔背後的是所有那些他曾經的面容。
沒有人對一個國家的認識可以追溯到如此之早,從襁褓時期開始,無論是否將其乳齒保存在一個小罐子裡。然而研究歷史就像是這樣,看著一張臉孔,然後在其背後看見一張接著一張的臉孔。「要知道你是從何而來」,鮑德溫這樣告訴他的姪子。過去是一份遺產、禮物,以及負擔,我們無從逃避,你到哪都帶著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認識你的過去。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美國大選前你應該一讀的好書
《真理的史詩》是馬可孛羅文化今年10月出版的一本美國史新書,本書的內容相當豐富,從美洲的殖民時代談起,一路到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時間跨度達五百多年,期間出現的歷史人物跟事件不可勝數。
2020年對全世界、對美國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年,有COVID-19肆虐全世界,有中美之間日益加溫的紛爭,美國也要選出新的領導人,將影響未來十幾年的世界局勢。
在這個關鍵的當下,對於每位想認識美國的讀者來說,《真理的史詩》會是您最佳的選擇。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明明是影響台灣最深遠的西方國家,卻沒有一本像樣的美國史讀本,這是一件相當弔詭、也相當遺憾的事情,《真理的史詩》希望能補足這個空缺,哈佛大學的美國史教授萊波爾將為讀者帶來最新、最完整的美國歷史,述說一段美國的史詩。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吉兒.萊波爾(Jill Lepore)
吉兒.萊波爾是哈佛大學David Woods Kemper '41美國史講座教授。她也是《紐約客》的撰稿人。身為公立學校教師的女兒,萊波爾一直想成為作家,但卻花費數年的時間打零工,從報童、女服務員、廚師助理、祕書、民調電訪員當到鞋店店員。她以儲備軍官訓練團(ROTC)的獎學金進入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主修數學,但最後在1987年獲得英語學士學位。在密西根大學獲得美國文化碩士學位後,她於1995年在耶魯大學獲得美國研究博士學位。2003年起,她在哈佛大學教書,2005年開始為《紐約客》撰稿。她的著作和論文被翻譯各國語文,包括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拉脫維亞文、瑞典文、法文、中文和日文。2012年,她榮膺為哈佛大學學院教授,以表彰她在大學部教學的傑出成就;她還曾在哈佛法學院任教。她是美國藝術科學院和美國哲學學會的成員,也是美國歷史學家協會的前任主席。萊波爾的學術研究大多探討歷史紀錄中證據的缺失和不對稱。她喜歡思考人們如何知道他們所知道的。她的早期作品包括政治史三部曲:《戰爭的名字:菲利普國王的戰爭和美國認同的起源》(1998年),獲得班克羅夫特獎;《紐約燃燒:十八世紀曼哈頓的自由、奴隸和陰謀》(2005年),入圍普利茲獎的決選;以及《時代之書:珍妮.富蘭克林的生活和觀點》(2013年),入圍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她2014年出版的《神力女超人祕史》暢銷全美,並獲得美國歷史圖書獎。她與丈夫和三個兒子住在麻州的劍橋市。 相關著作:《真理的史詩:從創建殖民地到獨立戰爭,從解放黑奴到民粹雲起,一段歷經五百年驗證、淬鍊的美國歷史(上冊)》《真理的史詩:從創建殖民地到獨立戰爭,從解放黑奴到民粹雲起,一段歷經五百年驗證、淬鍊的美國歷史(下冊)》《真理的史詩:從創建殖民地到獨立戰爭,從解放黑奴到民粹雲起,一段歷經五百年驗證、淬鍊的美國歷史(中冊)》基本資料
作者:吉兒.萊波爾(Jill Lepore)
譯者:馮卓健、涂豐恩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Historia歷史學堂
出版日期:2020-10-06
ISBN:9789865509460
城邦書號:MU0037S
規格:膠裝 / 單色 / 109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