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希塔療癒:找到你的靈魂伴侶
-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
-
慈悲枯竭:我撐不住了,還能繼續幫人嗎?助人者的自我修復指南
-
心理學的40堂公開課:探索複雜的人性隱微,解密人類行為模式與思維形塑的科學之路
-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國內外先行者與他們的創見,「增進醫學知識、提升死亡識能」的最佳指引(《斷食善終4》)
-
多巴胺國度實踐篇: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的實務指南
-
地球上最幸福的字:解鎖世界30國的快樂秘方!
-
命定之書:一頁篇幅,讓人生無限增幅
-
健全的社會:佛洛姆從人本主義出發,勾勒人類真正的理想生活
-
剛剛好的焦慮:焦慮可以保護你,你也可以善用焦慮
內容簡介
★日本腦科學權威的25年研究
★牛津大學、Google等皆證實有效
★每天只需花3分鐘就能重塑出幸福型大腦
「想要獲得對方的喜歡」、「想要在工作上創造出成績」、「想成為一個超幸運的人」、「想讓自己不再深陷負面情緒」,以上相信不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一定都曾有過的念頭!
但你知道嗎?大腦這個由 860 億個神經細胞所構成的奇妙結構,其潛力超乎想像。
然而,大多數人並真正瞭解並充分發揮它的全部潛力!
因為,大多數傳統的腦科學研究,皆集中於「如何消除負面狀態」,但近年來的最新研究發現,想要通往幸福的人生,關鍵在於「先讓大腦進入幸福狀態」,也就是培養「幸福型大腦」(Well-being brain)。
用這樣培養出幸福型大腦!
日本腦科學家.醫學博士 岩崎 一郎長達25年的論文及研究報告證實,想培養出幸福型大腦必須聚焦在訓練「島皮質」(又稱島葉)這塊特定區域,因為這樣能幫助大腦達到最佳的平衡協調運作,讓大腦進入幸福狀態!
在書中以「很簡單就能改變的日常小習慣」只需透過每天3分鐘只需持續30天的練習方式,讓你有意識地進行這套腦部鍛鍊。增強溝通能力、改善工作效率及發揮意出想不到的大腦潛力。
特別附錄!只要透過18題測驗,就可知道自己大腦風格與優勢潛力!
書中特別收錄 岩崎 一郎博士特地設計的腦部測驗表,讓你能透過這些測驗快速了解自己現在是如何使用大腦、哪些部分發揮較多以及還有哪些部分有待開發。
"別再閒置你的大腦潛能!現在就跟著腦科學家、醫學博士 岩崎一郎,從改變日常的小習慣開始,打造出重塑出幸福的人生!"
目錄
序章 透過30天的訓練,養成讓大腦各部位彼此協調的習慣
大腦真是太神奇了!……但我們似乎並未充分利用它
如何使用大腦,才能更幸福?
想讓大腦運作更均衡?「島皮質」的鍛鍊是關鍵
每天3分鐘,連續30天養成鍛鍊大腦的習慣
第1章 只要改變一點點用腦方式 你的命運就會完全不一樣
第1天 嘗試用與平常相反的方式來使用大腦
第2天 大腦擁有無窮潛力的科學證據
第3天 大腦活躍的人會出現的行為舉止
第4天 感官連結?直覺?第六感?大腦神祕的運作方式
第5天 大腦會因「反省」而改變運作方式
第2章 在日常生活更巧妙運用大腦的練習法
第6天 為何充滿元氣的打招呼能促進大腦健康?
第7天 直率的態度會影響周圍的人
第8天 洗碗也能成為正念練習
第9天 適當的睡眠可促進快速進入心流狀態
第10天 最新的科學證實「打坐」能夠讓基因產生變化
第11天 養成桑拿習慣可預防失智症
第12天 改變大腦的使用方法就能預防憂鬱症
第3章 喚醒大腦潛能 讓工作更順利的方法
第13天 「拼命咬牙苦撐下去」只會有損大腦健康
第14天 正確提升動力的大腦使用方法
第15天 「強迫感的熱情」與「心流感的熱情」
第16天 擁有不屈服精神的盲眼冒險家
第17天 如何發揮潛力與耐力?啟動「前扣帶皮質」是關鍵
第18天 看見道徳高尚的人所展現的行為,會讓大腦產生驚人變化
第19天 營造團隊「心理安全」的關鍵
第4章 啟動你的大腦力量,實現夢想!
第20天 持續在心中描繪的事,終將以某種形式實現
第21天 「意象訓練」不是空想,而是大腦的導航系統
第22天 寫下「未來日記」,讓自我成長加速發生
第23天 想建立新習慣時,請實施「限時活動」
第24天 不歷經痛苦,就無法實現夢想?
第25天 為什麼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大腦思考偏誤是關鍵
第5章 從大腦開始,打造你想要的人生
第26天 提升大腦功能的人生目標
第27天 解決人生重大課題的關鍵「敬畏體驗」
第28天 原諒很困難,但它能讓你變得更強大
第29天 幫助他人的心蘊藏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第30天 大腦會因為你的說話方式而改變
專欄
讓「日本武士隊」贏得冠軍的大腦使用方法
為什麼我以前無法心懷感謝?
結語 在AI時代中,人類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
當人生走到瓶頸,那場「極端挑戰」竟成為轉念的契機
鍛鍊大腦的6件事
日常不起眼的微小累積,都足以改變人生
人生真正需要的是溫暖的心靈互動
特別附錄-
利用測驗來診斷自己
透過動物角色!了解你使用大腦的方法
健全的自我接納代表「無尾熊」
建立互信關係的代表「海豚」
獨立自主不被左右的代表「熊貓」
環境不斷變化也能適應的代表「河狸」
清楚人生方向的代表「知更鳥」
感受自我潛能與持續成長的代表「日本獼猴」
參考論文、引用來源
內文試閱
透過30天的訓練,養成讓大腦各部位彼此協調的習慣
大腦真是太神奇了!……但我們似乎並未充分利用它
大腦,的確是非常神奇的東西。
這樣的說法,相信你應該在某個地方聽過。
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一些可以讓你理解其一部分的資訊。
所謂的大腦,是由八百六十億個神經細胞組成。
大腦是由860億個神經細胞所構成的,這些神經細胞藉由神經纖維相互連接。若將這些神經纖維全部串聯起來,總長度將達到50萬公里。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個數字應該還沒什麼感覺吧?
讓我們用具體的數字來做比較。地球一圈的周長大約是4萬公里,而將所有神經纖維連接起來,長度是50萬公里。這還不止,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大約是38萬公里,若將神經纖維全部串聯起來,它的長度甚至超過了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還能多繞地球三圈。
換句話說,擁有這樣一條長達50萬公里的神經網絡,並且擁有860億個大腦細胞,每一個人頭腦中都擠滿了如此驚人的結構。
單單聽到這個數字,你或許也會想:「大腦真的太厲害了」。
然而,儘管這樣強大的大腦存在,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沒有充分發揮它的潛力,包含我也不例外。
雖然我們的大腦內擁有可以到達月球的神經網絡,但很多時候,我們僅僅是部分地運用了它,或許可以說,人類大多數的時間都未能發揮大腦的全部潛力。
如何使用大腦,才能更幸福?
其實,關於大腦的研究,直到最近才有了更多的發現。
由於腦科學是在醫學的延伸下發展出來的,因此過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消除負面狀態」上,也就是「如果疾病消失,人們應該就會變得幸福吧」這樣的假設之下進行的。
但我相信你我都知道,就算生活中沒有什麼煩惱或病痛,也不代表我們就真的感到幸福。
「人要如何做,才能過上幸福而富足的人生?」這樣的研究,開始於一九◯◯年代末期。在進入二◯◯◯年代之後,我們才漸漸透過腦的運用方式,一點一滴揭開了「如何讓人生變得更幸福」的線索。
為了讓大家知道這幾十年來的腦科學研究成果,我才寫了《改變人生的大腦鍛鍊: 日本腦科學博士親授活化腦島皮質6大法則,教你用意念扭轉命運,變得更快樂》這本書。
其實我自己,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很會使用大腦的人。說得直白一點,我反而是那種在人際關係上經常碰壁、長期以來都不是很會「用腦」的類型。
在此,先在這裡也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從事腦神經科學研究已超過 25 年。曾在美國的西北大學醫學院腦神經科學研究所等世界頂尖研究機構從事醫學與腦科學相關的研究工作。
雖然長年以來我一直致力於推動醫學的進步,但某一天開始,我心中浮現了一個更深的願望,希望能做出對社會、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更直接有幫助的事。
現在,我的主要活動重心放在針對企業的講座與培訓上。透過「豐富人生的大腦訓練」這套課程,我將「讓人變幸福的大腦使用法」傳遞給更多人。
想讓大腦運作更均衡?「島皮質」的鍛鍊是關鍵
近年來,關於「大腦的某些區域」,科學研究有了新的突破,這些區域對於我們是否能夠幸福且豐富地生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中一個重要的區域就是「島皮質」。
由於島皮質深藏於大腦皮質的摺痕內側,並被其它腦區所覆蓋,因此長期以來不太受到關注。
然而,這個區域實際上擁有極為廣泛的功能,與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深具影響力的感覺和行為有關。
例如:社會情感、道德方面的直覺、同理心、好奇心、對音樂產生的情緒與反應、依賴、痛覺、幽默感、對他人表情的反應、是否購買商品的判斷以及飲食的喜好,都屬於島皮質的功能。
若島葉皮質受損,可能會出現極端的冷漠無感,甚至無法辨別食物是否已經腐敗。此外,島皮質所處理的資訊也會傳送到大腦的其它部位,尤其會傳到前帶狀回與前額葉,所以也與決策過程有關。
為什麼它會參與這麼多面向的功能?因為它在大腦扮演了「樞紐」的角色:
• 負責連結外在世界的感官訊號與我們內在的感受。
• 串起他人的情緒與自己的情緒。
• 鏈接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讓時間感與自我概念得以整合。
正是因為這些樞紐般的功能,我們才有能力理解他人、感同身受。更進一步地,由於島葉皮質與其他大腦區域有高度連結,它能啟動整個大腦的協同運作,讓潛藏的能力被充分發揮。
現代神經科學已經證實:透過鍛鍊島葉皮質,促進大腦整體平衡且有協調性的運作,不但能提升腦力,還能讓一個人過上更加幸福、充實的人生。
每天3分鐘,連續30天養成鍛鍊大腦的習慣
本書將介紹如何以鍛鍊島皮質的方式來使用大腦,進而達到全腦協調運作的效果。我們將透過大約30天,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有意識地進行這樣的練習與嘗試。
如同前文所提,要建立一項新的習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設定一個「期間限定」的目標來實踐。這就像我們每天定時刷牙一樣,希望大家也能養成「鍛練大腦」的習慣。
順帶一提,考古學家發現刷牙的習慣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文明。不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刷牙才真正普及,成為多數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原因是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並透過刷牙能有效預防蛀牙,保持牙齒健康。
因此,我也希望鍛鍊大腦能像刷牙一樣成為你每天的例行公事,因此將這套促進大腦整體平衡運作的練習,命名為「刷新大腦訓練」。
本書源自於我在「3分鐘鍛練大腦」這個Podcast節目的內容,重新改編而成。因此,每一篇章節的內容都設計為約 3 分鐘內可以讀完、實踐的小練習。許多聽眾給了我們非常正面的回饋:
「這些簡單又科學的建議,讓我想要立刻嘗試實踐」
「讓我心情變得正向,有種被療癒的感覺」
「每天聽完後,都更有動力面對當天的挑戰」
從今天開始,只要每天花3分鐘,持續30天,請有意識地投入這樣的鍛鍊。當「刷新大腦訓練」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的人生也將開始產生積極的轉變。
作者資料
岩崎 一郎
腦科學家、醫學博士。畢業於京都大學,並完成京都大學研究所碩士課程後,赴美取得威斯康辛大學醫學博士(Ph.D.)學位。曾擔任日本前通產省的主任研究官,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部腦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美國期間,他逐漸萌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真正回饋社會、幫助人群」的志向,回國後創辦了「國際溝通訓練株式會社」,致力於將腦科學應用於企業訓練課程,協助一般人也能發揮超越天才的表現力,打造高效能的組織發展。截至目前為止,已為超過200間企業提供腦科學導向的企業訓練課程。也是將「經營與領導力」以最新腦科學理論驗證的第一人。 著作包括:《做什麼都三分鐘熱度,是因為大腦牢牢記住沒耐心的你》、《為什麼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能打動人心?》(CrossMedia Publishing)《改變人生的大腦鍛鍊: 日本腦科學博士親授活化腦島皮質6大法則,教你用意念扭轉命運,變得更快樂》(Sunmark出版)等。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