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焦慮法: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 作者:崔西.丹尼斯-蒂瓦里(Tracy Dennis-Tiwary)
- 出版社:臺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23-01-19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亞馬遜4星好評推薦★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都懂的焦慮心法★
★榮獲《商業週刊》選書★
焦慮不是一種病,而是你與生俱來的預見能力,
傾聽大腦提供的焦慮訊息,引爆人生的倍數成長!
「你想太多了。」「別那麼焦慮,會沒事的。」「焦慮會毀了你,你太擔心了。」這些話,你是不是常常聽到,甚至覺得很有道理呢?
我們時常把焦慮視為糟糕的情緒,需要被壓抑、被克制,
但你有沒有想過,焦慮是突破盲點、開創新局的關鍵引擎?
◎人類文明成功的核心,正是被當代社會唾棄的焦慮!
焦慮是保護我們的重要防衛,是激發我們潛能的情緒。從創世以來,人類便運用焦慮激發創造力、勇於探索未知之地,為何焦慮有這種魔力?
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防禦腦」便是焦慮的核心,會下意識的評估風險、預想未來,並掌握大局。
這種防禦能力幫助人類度過上古時期、開創偉大文明,也促使了大企業家預見未來趨勢、搶占先機。可以說,如果沒有焦慮,人類難以擁有先進科技!
◎焦慮與獎賞機制相連,不舒服才能逼你求得獲賞!
人類大腦具有獎賞機制,而焦慮便與獎賞機制緊密相連,當人們藉由實際行動緩解焦慮時,大腦便會釋放讓人愉快的多巴胺,為你帶來難以想像的成就感與自豪!
為了讓你起身行動、追求獎賞,焦慮就必須難受到難以忽略,但焦慮只是一個來自未來的訊息包,只要擁抱焦慮的不適、傾聽預知的未來,便可運用大腦內的獎賞機制,創造人生新局!
◎逃離焦慮迴避悖論,掌握高度專注與快速決策的不二法門
焦慮所帶來的感受,就像是個黑洞,當焦慮來襲時你按兵不動甚至忽視,卻會導致你正面受到焦慮浪潮的衝擊,你越是想逃離焦慮,焦慮就越會追著你跑,這是因為你深陷焦慮迴圈卻毫無自覺!
為了突破焦慮迴圈,你必須要先釐清焦慮的聲音,判斷焦慮的類型並做出相對應的行動,並逐漸從「刻意練習」邁向「自主運用」,在適當的時機掌握焦慮心法,促進大腦快速決策與大局掌握,為你帶來豐碩的成果!
◎這本書可以讓你學到的
1.認識焦慮的腦迴路,理解防禦腦如何預知事件發生
2.掌握社交腦的價值,用來改善焦慮情境
3.理解社交媒體如何影響大腦與情緒,並學習控制
4.學會如何刻意練習與焦慮共處
5.判斷焦慮的類型,並做出相對應的反應
好評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 臨床心理師
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人際關係講師
岑永康&張珮珊 知名媒體人
周思齊 兄弟象明星球員
蕭莉綾 球芽基金理事長
重新思考焦慮,找到與它的和平共處之道,是處理焦慮的有力方法;而背後的 why 與 how,讀者都能在本書裡看到。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不願面對焦慮,反而滋長焦慮。焦慮是攸關生存的警報器,自古以來對人類有諸多幫助,只是現代人的生活環境過於複雜,慢性化、過度反應的焦慮造成了許多身心疾病。祝福我們能藉著這本書,走向「健康的焦慮」而非「沒有焦慮」。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焦慮是生活中的Buff,讓你更有力量?我們該做的,不是消弭或厭惡焦慮,而是擁抱這位歷史悠久的老朋友。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關係講師
焦慮就像警報器,警報器本身不具威脅性,而是用來感應威脅的存在,至於如何使用這台機器,開箱文就在你手上。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以全新的盼望面對焦慮,讓讀者在充滿疫情、戰爭和政治動盪的世界中找到安慰。」
——《書單》(Booklist)雜誌
「本書將打破你對焦慮的成見,你會發現它能帶來希望。崔西‧丹尼斯-提瓦里是情緒神經科學的專家,她的著作引人入勝,幫助我們『擔心得更好』而不是『擔心得更少』。」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第一名暢銷書《重新思考》(Think Again)作者及播客《工作生活》(WorkLife)主持人
「如果你覺得比平常還要焦慮,甚至對焦慮感到焦慮,那麼這本書你非看不可。你會發現,焦慮是人性的一項特質,而不是缺陷。根據多年來的科學研究和個人臨床經驗,崔西.丹尼斯-蒂瓦里提供了必要且強而有力的指引,帶我們認識『焦慮』這個最容易理解又最被低估的情緒。本書清楚、實用,絕對值得一讀!」
——安琪拉.達克沃斯博士(Angela Duckworth, PhD),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恆毅力》(Grit)作者
「焦慮和其因果是現今重要的討論話題,而本書帶來了強而有力又深入淺出的新聲音。在慢性情緒失調被正常化的年代,它提供了知識、同理心和清晰思維。把焦慮當成一項利器是革命性的觀點。」
——艾拉妮絲.莫莉塞特(Alanis Morissette),加拿大歌手
「閱讀本書猶如醍醐灌頂;它將翻轉你對焦慮的理解,為你指明新的道路,也對焦慮的醫療化和麻木提出遲來的挑戰。崔西.丹尼斯-提瓦里鼓勵我們思考如何與焦慮和諧共處、共同成長,並且以富有創意的方式應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在這個充滿焦慮的年代,本書對焦慮的廣泛討論是我們迫切需要的。」
——達契爾.克特納博士(Dacher Keltner, PhD),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兼至善科學中心(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主任
「這本書集結了精彩豐富的研究和深具啟發的故事,說明焦慮跟我們想的很不一樣,只要我們了解並善用這種情緒,它就會帶來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實現夢想。如果你像我一樣有焦慮的傾向,或是必須和焦慮的人相處共事,那麼你必須讀這本書!」
——馬克.布雷克特(Marc Brackett),耶魯大學情緒素養中心(Yale Canter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主任及暢銷書《讓感受自由》(Permission to Feel)作者
「本書令人耳目一新,充滿智慧、關懷和幽默感,它破除了長久以來的迷思,讓我們以充滿希望的新角度去思考如何與焦慮共處、共榮。」
——雷舒瑪.索雅妮(Reshma Saujani),「馬歇爾母親計畫」(Marshall Plan for Moms)執行長及「寫程式的女孩」(Girls Who Code)創辦人
「我們往往把焦慮歸類為『壞』情緒,但這樣的觀念會讓我們忽略它想要傳達的有用訊息。整個文化都應該要學習讓焦慮發揮它的益處,無益的時候則要放下,但首先必須了解它的本質,並正確地去感受。這本書鞭辟入裡、字字珠璣,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我高度推薦。」
——史蒂芬.海斯博士(Steven C. Hayes, PhD),「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發起人及《解放的心靈》(A Liberated Mind)作者
目錄
序言:焦慮守護神的建議
第一部、我們需要焦慮
焦慮是什麼、有哪些作用,以及它如何依賴人類強大的未來想像力。
1.焦慮是什麼與不是什麼
焦慮是一種複雜的情緒,與恐懼有關,但又截然不同。它的強度從日復一日的擔憂到無以復加的恐慌都有可能,但不管我們落在哪一個點,焦慮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能與我們想像的不同。
2.焦慮存在的原因
這種情緒已經進化,讓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更加機智。焦慮的生物學顯示出我們為什麼需要這種難熬的感受,以及它為什麼要令人不舒服才能發揮作用。焦慮超越了我們基本的戰鬥/逃跑反應,因為它根植於我們對社會連結和未來報酬的原始慾望追求。
3.焦慮未來式:選擇屬於你自己的冒險
焦慮會出現,是因為我們會去思考和準備未來,但我們對焦慮的誤解讓我們看不清這一點,所以它才會一直都是負面和傷人的體驗。
第二部、我們對焦慮的誤解如何形成
我們為什麼及何時對焦慮產生誤解,還有科學和現代生活如何讓這種情形雪上加霜。
4.把焦慮當成疾病的故事
心理學和醫學把焦慮變成了一種疾病。但早在這之前,中世紀有關情緒和靈魂生命的觀點就已經將焦慮妖魔化。我們學會避免和壓制它,但這麼做只會讓它失控。
5.舒服地麻木
我們把焦慮當成一種不必要的折磨,竭盡所能地擺脫它。被廣泛且過度使用的抗焦慮藥物和止痛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導致了破壞性甚至致命的後果。
6.怪到機器頭上?
數位科技是不健康焦慮的元凶,因為它助長了逃避心態,也破壞了有益的社會連結。然而,把有問題的焦慮全都怪到科技頭上是不對的,這忽略了問題的複雜性,讓我們難以思考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利用數位科技。
第三部、拯救焦慮
把焦慮看成盟友將改善生活的每一個面向,還能讓機智、創造力和快樂大大提升。拯救焦慮也是在拯救我們自己。
7.焦慮的推動器: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讓我們緊張兮兮。我們可以靠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來想辦法面對不確定性,即使是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也能敞開心胸接受以往想像不到的可能性。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焦慮就是祕方。
8.激發創造力
只要我們願意接受焦慮的不適感,傾聽它的教導,就能變得更有創造力,無論是在創作藝術作品,還是在想晚餐要煮什麼。
9.孩子們並不脆弱
面對孩子的焦慮,我們太常以適應和過度保護去回應。這麼做是出於好意,因為我們認為孩子很脆弱,但這是錯的。當我們不再害怕孩子和自己本身的焦慮時,就可以幫助他們成為堅強又有韌性的人。
10.以正確的方式焦慮
如果你讀到這裡,代表你已經改變了對焦慮的看法。是時候做出行動了。
謝辭
註解
內文試閱
當我們想到創造力時,我們會預設是藝術:一幅畫、一本書、一場音樂演出,或許也會把創造新技術或更好的小工具的發明家納進來。但那是種狹隘的想法。創造力是所有人都擁有且持續在做的事。
創造力指的是任何狀態轉變。當我們的腦筋在某一瞬間忽然一片空白,但是卻在下個片刻冒出想法時,那就是創造力;當我們製造了某個新的事物,某個從來不曾存在過的東西時——即使那是個火腿三明治,那就是創造力。當我們產生想法,或是當我們看到並認知到那是個好的想法時,那就是創造力。當某個解決方案不可行,而我們想出一個替代方案,以便找出問題並加以溝通時,那就是創造力。創造力是看見其他人可能看不見的連結,並以好奇心、活力及開放的心態來追求。把百視達(Blockbuster)的概念結合亞馬遜(Amazon),你就得到了網飛(Netfiix)。
創造力就是看到可能性。
上班時間即將結束,我正埋頭於截稿日期以及堆積了兩個禮拜沒回的電子郵件,它們就像掛在脖子上的沉重負擔。我看了看時鐘——喔,不!晚餐時間到了。我甚至還沒想到要給小孩做些什麼吃。我在一連串「我餓了!晚餐吃什麼?我可以吃點零食嗎?」的轟炸中跑下樓。打開冰箱,裡面是空的。只有一些起司、牛奶、雞蛋(過期了?),在蔬菜保鮮盒裡,我找到了一朵有點萎靡不振的花椰菜。我的心一沉,然後狂跳起來,因為胃裡好像有種腎上腺素爆發的感覺。怎麼辦?我可以就點個披薩——但這禮拜是第三次了(而且今天才禮拜三)。我希望孩子晚上可以更常吃到健康的飯菜,所以我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開始思考。一朵老花椰菜不是個很棒的開始,但是等一下,一種東西叫做網路呀——於是我上網搜尋了「用剩餘花椰菜做晚餐」。不誇張地說,第一個跳出來的文章,就是「用完剩餘花椰菜的十三種方法」。十三種!現在我唯一的問題就是要在這豐富到令人咋舌的菜色中做選擇而已——我該做起司焗烤花椰菜還是生酮花椰菜餡餅好呢?三十分鐘後,我已經用那個悲哀的、被遺忘的花椰菜做了一道新的最愛晚餐。
刺激我創造出一道健康晚餐的不是我對晚餐的游刃有餘,或是自由放任的教養風格,而是焦慮:關心我的孩子是否吃得好的焦慮;對於措手不及、沒有準備晚餐的焦慮;因為我在乎可以一起吃頓不是從盒子裡拿出來的熱騰騰晚餐的焦慮。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大大小小的焦慮時刻,使我們更有創造力,因為焦慮幫助我們看到可能性——即使是朵花椰菜——如此我們才能帶來一些從來不曾存在過的有價事物。
創造力就是看到可能性。而焦慮幫助我們看到可能性存在的可能性。
焦慮也影響著我們如何發揮創意(也就是研究者所稱的流暢性),或是提出的想法或洞見的數量,以及原創性(想法的新穎程度)。而我們的情緒則會影響創造力。
我們如何知道這點?研究者首先在受試者身上誘發特定情緒,像是要求他們寫一篇引起自身強烈情緒的情境的文章,或是觀看情緒激烈的電影片段。然後測量受試者的創造力。結果發現,影響創造力的不是哪種情緒,而是情緒能激發或抑制——換言之,重要的是情緒是否能促使我們行動。憤怒、喜悅和焦慮等激發性的情緒會提高我們的活力,激勵我們去做點事情。雖然激發性情緒(activating emotion)結合了正面與負面感受,但與悲傷、憂鬱、放鬆和平靜等抑制性情緒(deactivating emotion)並不同,因為後者只會使我們慢下來。
二○○八年,一項由歐洲及以色列研究者執行的研究,在受試者身上誘發出激發性和抑制性情緒後,2要求他們腦力激盪,找出改善大學心理學系教學品質的方法,並且盡可能寫下他們所能想到的想法、解決方案和建議――這便跟創造力有關。結果顯示,抑制性情緒對於創造力毫無影響,但是激發性情緒(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則讓人更具流暢性和原創性。適度地感覺到更多焦慮的人(也是憤怒或快樂的人)想出了更多想法,而且這些想法更創新。焦慮促使人們長時間堅持腦力激盪及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創造力。顯然,他們堅持了下來。
焦慮帶來的不適是創造力的泉源,因為如果我們不舒服,就會想辦法解決。我們需要解決它,所以我們採取行動,讓生活變得更好、創造想要的未來。轉身背對焦慮意味著將可能性拒於門外。
當我們對焦慮的反應是變得更有創造力時——當我們畫畫、栽種一個美麗的花園、開啟一場困難的對話,或是把一朵冰箱裡的老花椰菜變成一道相當體面的晚餐時——我們都能看到,焦慮帶來的禮物是正面的選擇,而不是恐懼及擔憂。
我們可以利用焦慮,來以創造性的思維看見各種可能性,並堅持將可能性化為現實。然而,這也存在著風險。它叫做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而焦慮有時也會激發完美主義。
不要在乎完美主義,認識卓越主義
焦慮與完美主義有一些共同點:使我們關注未來將發生的事,並激勵我們把事情做好。就這個意義來說,如果我們想要取得成果並創造事物的話,完美主義是個很好的刺激——但遺憾的是,完美主義在很多時候都不是很好的刺激,因為完美主義不只是關注未來發生的事並以高標準努力將事情做好,也關注我們失敗時的後果。
完美主義者為自己設定的標準不需要解釋——這個標準不切實際、要求過高,而且往往不可能達成。當完美主義者無法達到完美時,會發生什麼?他們不會恢復活力並繼續前進,或是因提升了個人最佳成績而感到自豪。他們也絕不會慶祝自己一路走來的小小成就。相反地,他們用嚴苛的自我批判來打擊自己。對一個完美主義者來說,生活不是全有就是全無:你可以是個贏家或者你可以是個可憐的、毫無價值的失敗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交集。這種對完美無瑕的不屈不撓追求導致了低自尊、憂鬱及對失敗的恐懼。結果,完美主義者最終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他們渴望達成的要少得多,因為他們會退縮、拖延時間,甚至完全停止接受挑戰——因為與其在恥辱中一敗塗地,不如根本不要參賽。
雖然焦慮與完美主義之間有點像,然而焦慮使我們不斷前進,並在遇到障礙時試著讓好事發生,但完美主義卻會使我們止步不前。完美主義不給失敗或不確定性留下任何餘地,反而讓路變窄,直到再也無法前進為止。完美主義(正如極端而不健康的焦慮)把可能性關在門外。
幸運的是,有一種方法可以替代完美主義,利用健康的焦慮並增加持續不懈及創造事物的能力—―就是卓越主義(excellencism),也就是努力追求卓越,而不是完美。它設定了高標準,但是當我們沒有達到這些標準時,卓越主義不會打擊我們。卓越主義者對新的經驗保持開放態度,他會用獨一無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即使做錯了也沒關係——只要他們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以努力取得非凡成就。
與非卓越主義者相比,卓越主義者經常表現出程度更高的焦慮,也更有責任心、有更高的內在動機、更高的推進目標的能力,以及獲得更多的正面幸福感。但他們沒有表現出更多令人衰弱的焦慮,也往往沒有完美主義者背負的其他負擔:更高的倦怠率、強烈的拖延傾向、長期憂鬱以及自殺傾向。
卓越主義吸收了完美主義最好的部分:關注細節、將我們的心與靈魂投入到正在創造或完成的事物中,但卓越主義對於能夠實現的成果卻維持開放而非封閉的態度。以報酬率來比喻更容易理解。
我們大多數人均認為,努力工作就會有回報,反之,如果一項任務應該花一天的時間來完成,而我們只投入了一個小時,結果就無法盡如人意。各種研究不斷強化這個直覺:當學生投入越多的時間、努力和精力在唸書時,成績就會提高;當人們設定困難的目標時,表現通常會超過簡單的目標,因為投入了額外的努力及個人投資。隨著投入的時間與精力增加,得到的成功及績效也會成比例的上升。這是報酬遞增的區域,一單位的努力就得到一單位的進步。這是簡單的數學。
然而,事實證明這並不是簡單的數學,因為重要的不只是努力的量,質也很重要。我們的努力越有目的性、目標越清楚及可實現,我們的表現和學習就越好。然而,只是拼命努力,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就遇到了報酬遞減的問題:效率消失無蹤,花越多的時間和努力得到的進步只會越來越少。更糟的是,報酬遞減會導致報酬減少,也就是投入越多的時間和努力卻讓事情變得更糟。這就像是在推薦的健身房訓練菜單外,增加額外的訓練時間,結果只是證明你已經訓練過度、體力透支,甚至連最基本的動作都做不到而已。換個例子來說的話,就是你為了追求完美的眉形而持續修整眉毛,反而讓眉毛幾乎消失——結果你不得不跟阿嬤一樣用鉛筆重新畫上眉毛。這就是完美主義往往讓我們陷入的境地:在報酬遞減和減少的範疇內,更努力追求捉摸不定的完美,只是讓我們的生產力和創造力下降而已(而且眉毛還變很細)。
我們可以將任何任務分解為報酬遞增區、遞減區以及減少區。想像一下有兩個人,一個是完美主義者,一個則是卓越主義者,他們正在寫一個短篇小說。他們會落在那個區域呢?這兩個人都必須搞清楚自己需要花多少時間:花太少時間的話,劇情就會亂成一團,寫作缺乏組織結構,文法也會很糟糕;時間剛好夠的話,他們就會進入到報酬遞增的區域——故事品質將隨著每小時投入的努力而相應地提高。要到他們接近完成階段時,完美主義者和卓越主義者之間的差異才會突顯出來。完美主義者此時更可能進入報酬遞減區,他每個小時投入的努力在組織、清晰度和創造力方面得到的進步會越來越少。
這就是為什麼無論寫一個小說或是做一件也許有點無聊的事,比如校對時,完美主義者工作成果的品質總是(違反直覺地)低於他們實際能夠達成的品質。例如,研究表明,完美主義者在從事重複性或無聊的任務時,會比非完美主義者花更多的時間、正確性更低,而且工作更沒有效率。對於完美無缺的執著也以相同的方式影響著科學家:極度奉行完美主義的科學家生產出的論文品質較低、較不具創造力,發表數也較少。
卓越主義者則往往會避開這些危險區域。他們在完美與只是過關之間找到甜蜜點——因為他們可以不用完美,就能做到卓越。他們在報酬遞增區中工作的時間較長,因為他們的標準雖高但可以達成,而且他們投資夠多(但不過多)的努力來達成個人最佳表現。他們知道何時該休息。他們不會困在令人筋疲力竭的完美跑步機上。
卓越主義不但幫助人們提高效率和生產力,還能提高所創造事物的品質。在一項二○一二年的研究中,研究者根據近兩千名大學生表現出的卓越主義程度給予分級,即擁有夠高的個人標準但容許犯錯空間的程度。接著,這些大學生完成多個測驗創造力層次的標準化任務——從為漫畫想出詼諧的標題到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針對現實世界衝突提出具原創性、高品質的解決方案。卓越主義的程度高低,影響了個人在更具挑戰性的創造力任務中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的品質(但是對較不具挑戰性的任務則無相同影響力)。換言之,卓越主義程度越高,提出的解決方案的品質就越高。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卓越主義確實比完美主義讓人表現更加優異。
愛迪生曾說,「我從來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而已。」這就是(由焦慮所推動的)卓越主義。卓越主義是種能力,讓人們看見當一種可能性因為失敗而關閉時,另一種可能性就會開啟,並允許我們為實現更大、更有創造力的成就而持續努力。
未來的呼喚
許多人聽見焦慮的呼喚,並用來實現目標。他們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某些情況下是他們的天賦),是他們預見到不可知、不確定的未來,並找到方法走出舒適圈,設想並創造出一些以前從來不曾實現過的事物。即使當他們的焦慮變得難熬、幾乎就像要淹沒他們時,他們仍跳進河中,開始游泳——游向未來。
極為成功的科技企業家就是個例子。暫且放下許多值得批判的事蹟不談,成功的科技企業家不可否認的成就背後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均堅定不移地關注未來。就以二○二一年這場億萬富翁太空競賽為例,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傑夫‧貝佐曼(Jeff Bezos)以及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競爭誰能成為第一位繞行地球的火箭公司的老闆。如果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在疫情期間鼓舞大眾,那就完全適得其反了,因為大多數人將他們的飛行看成是暴發戶華而不實的兜風玩樂而已。但是這件事卻表明,儘管有些人展望未來時希望能看見更多的現狀 ,但也有人看見了可能性——而可能性推動他們前進。伊隆‧馬斯克尤其將他的精力全力投注於塑造未來。儘管這個未來看起來像科幻小說:把人類送上火星、發明可植入人體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以及防止邪惡的人工智慧(AI)接管世界。無論我們對馬斯克或其他企業家的看法如何,有一件事無可爭辯:無論是好是壞,他們均突破了當前可能的界線,創造了他們想要看到的未來。無論是什麼導致他們現在焦慮,但他們的注意力、努力以及大部分財富均投注於未來。
把主題帶回到地球上吧!人們一直利用焦慮來做出關於未來的選擇。這些選擇也許沒有太空旅行和腦機介面那麼宏大,但卻可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真正的正面影響。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研究人員考察了那些在心臟移植手術後,確實可靠地尋求追蹤照護(follow-up care)的人們的特徵。參與術後護理是對復原及預後的有力預測指標,但有很多患者只接受了一些建議的程序與評估,還有一些人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的追蹤照護。根據研究,醫學專業人士知道,對健康的焦慮是大多數人無法堅持接受治療的原因,因為他們太擔心會得知自己的情況不好,所以反而會徹底避免去看醫生。但是把頭埋進沙子裡不是什麼最佳策略,我們必須包容並管理對於不確定的預後的焦慮,並堅持進行治療。這種焦慮甚至會刺激我們格外努力地照顧好自己――這正是研究人員的結論。懷抱焦慮但還不到極端程度的人,更可能接受推薦的治療,並在移植手術後倖存下來。在這種情況中,利用焦慮來做出決定,原本可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焦慮是自由的
如果說不確定性是起跑鳴槍,而焦慮則是幫助我們堅持到終點線的能量,那麼創造力就是充滿可能性的比賽。換言之,創造力產生於當前現實及未來可能性之間的缺口中,也是體驗到焦慮所帶來的不適的地方,如果我們能夠容忍並聆聽焦慮要說的話,我們就可以計畫未來、想像藝術作品,並孵化出新的想法。我們不會在躺在沙發上小睡時創造出卓越的事物。我們是透過努力奮鬥並將自己投身到那道缺口中而創造出卓越事物。如果那道缺口很大,我們會感到衝突與痛苦,但如果沒有衝突,我們的生活就會缺乏動力,停滯不前。生命就是一連串這類大小不一的缺口。
那些有創造力地妥善利用焦慮的人便是如此,他們不喜歡焦慮,也不一定在每個情況下都能完全掌控焦慮――但是沒關係,因為他們在生活中的某些關鍵、重要領域,能夠在焦慮中(用齊克果的話來說)感受到那種自由的眩暈,焦慮幫助他們創造出某些新事物。他們在焦慮中感受到一種具有創造力、無限的可能性,他們利用而不是遠離焦慮。
作者資料
崔西.丹尼斯-蒂瓦里(Tracy Dennis-Tiwary)
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心理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同時也是壓力、焦慮、與復原力研究中心(Stress, Anxiety, and Resilience Research Center)主任、亨特學院健康科技中心(Center for Health Technology at Hunter College)共同執行董事,研究成果曾為數十家媒體所報導及採訪。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