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黃金的傳奇史:拜金6000年,黃金如何統治我們的世界
-
裝潢工法全能百科王【暢銷典藏版】:選對材料、正確工序、監工細節全圖解,一次搞懂工程問題
-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
一分鐘大歷史:從地理大發現、世紀瘟疫到車諾比核災,160個改變世界的關鍵事件完全圖解【二版】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解開你的星際馬雅密碼:集結馬雅、易經、心經、廬恩符文、13月亮曆法,解開時間的秘密
-
被誤解的加薩:加薩是什麼地方?透視以巴衝突的根源
-
不正義的地理學:二戰後東亞的記憶戰爭與歷史裂痕
內容簡介
自休謨與洛克以來,客觀主義的認識論認為真正的知識必須經得起經驗的檢驗,不得超越經驗,如果知識與經驗衝突,人們必須隨時準備拋棄這種「知識」。依據這種認識論,我們必須盡力排除求知過程之中的個人係數,才能達至完全客觀的理想。博藍尼認為,這種以主客觀分離為基礎的認識論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還是有害的。事實上,求知是一種技能,是一種個人懷著責任感與普遍性意圖、從啟發性前兆不斷趨近真實的過程,一旦缺少了個人的求知熱情與參與,任何有意義的知識都無法獲得。而個人對求知的寄託、科學社群對知識主張的共識,以及社會對自由思維的尊重,都是人類知識增長過程中環環相扣的要素。嚴密的理路、詳盡的論證,《個人知識》所呈現的,不僅是一個科學家對自己志業的熱情與省思,更是一個公民對自由社會的忠貞與執著。
【推薦】
◎「這本書的智慧與敏銳度使得它成為認識論學者必讀的作品。」 ——《形上學評論》(Review of Metaphysics)
◎「方法論學者近來不斷試圖擺脫科學傳統的客觀性教條,在這些嘗試裡,博藍尼教授的著作是最為傑出的……。對於關心這個問題的讀者,英文世界裡沒有其他書籍比得上《個人知識》。」 ——菲利普‧瑞夫(Philip Rieff),《一位論記事》(The Unitarian Register)
作者資料
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
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出生於布達佩斯的物理化學家與哲學家,早期研究領域包括醫學、量子力學與熱力學。在移居英國後,研究興趣轉向社會科學與哲學。著作包括《科學、信仰與社會》(Science, Faith and Society)、《自由的邏輯》(The Logic of Liberty)、《意義》(Meaning)、《致知與存有》(Knowing and Being)及《科學思維與社會現實》(Scientific Thought and Social Reality)。
基本資料
作者: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哲學人
出版日期:2004-12-27
ISBN:9789861242958
城邦書號:BP6001
規格:膠裝 / 單色 / 512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